CN113814750A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4750A
CN113814750A CN202111389782.9A CN202111389782A CN113814750A CN 113814750 A CN113814750 A CN 113814750A CN 202111389782 A CN202111389782 A CN 202111389782A CN 113814750 A CN113814750 A CN 113814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automobile
shield
negative pressure
protecti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97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栋
吴国涛
张彪
陈浩
钱淑娟
乐森
胡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o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o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o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o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897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4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4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64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by using a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金属零配件的加工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本发明包括主轴、刀具、工装和除屑装置,工装用于安装汽车主壳体,主轴的一端与刀具连接,用于带动刀具运动以对汽车主壳体进行加工;除屑装置包括护罩、排屑管、存屑组件和负压组件,护罩套设于刀具外并适于与汽车主壳体的加工部位相抵,排屑管的一端与护罩连通,排屑管的另一端经存屑组件与负压组件连通,负压组件适于使护罩内产生负压,以将护罩内的金属屑抽取经排屑管输送至存屑组件内。本发明通过设置除屑装置,将加工时产生的金属屑限制在护罩内,防止金属屑划伤汽车主壳体,并通过负压组件使金属屑从排屑管压入存屑组件,减少金属屑对刀具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金属零配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到金属板作为汽车配件,例如新能源汽车主壳体通常先采用钢板通过冷冲压工艺制成,然后在通过车床对其进行打磨和钻孔等加工作业。
但是利用金属板制成的新能源汽车主壳体在通过车床对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高速飞溅,不仅容易对加工后的汽车主壳体表面造成损伤,而且因附着在汽车主壳体的表面的金属屑不断堆叠也会增加车床的刀具的作业量,进而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汽车主壳体的加工过程中减少金属屑对汽车主壳体和刀具的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包括主轴、刀具、工装和除屑装置,所述工装上用于安装汽车主壳体,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刀具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刀具运动以对所述汽车主壳体进行加工;所述除屑装置包括护罩、排屑管、存屑组件和负压组件,所述护罩套设于所述刀具外并适于与所述汽车主壳体的加工部位相抵,所述排屑管的一端与所述护罩连通,所述排屑管的另一端经所述存屑组件与所述负压组件连通,所述负压组件适于使所述护罩内产生负压,以将所述护罩内的金属屑抽取经所述排屑管输送至所述存屑组件内;所述除屑装置还包括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电磁吸盘,所述第一电磁吸盘的形状与所述护罩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电磁吸盘套设于所述护罩外,用于驱使处于所述护罩内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向所述护罩内壁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护罩为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或圆台结构,所述护罩的内径大于所述刀具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护罩包括内罩,所述内罩的内壁设有便于所述金属屑从下向上螺旋运动的导向结构。
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罩内壁且作为排屑通道的螺旋凹槽结构;或,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凸起结构,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凸起结构之间形成作为排屑通道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护罩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内罩外;所述外罩的底部设置有变形结构,当所述刀具在对所述汽车主壳体进行加工时,所述变形结构适于在所述汽车主壳体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护罩与所述汽车主壳体紧密接触。
可选地,所述外罩顶部设置有位于中央的第一通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旁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所述刀具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排屑管插入。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通孔呈环形排列;各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导向结构的顶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的宽度沿着所述金属屑的螺旋运动的方向从下至上逐渐变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磁吸盘的壁厚从下至上逐渐变小。
可选地,所述除屑装置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的形状与所述外罩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外罩与所述内罩之间处,或,所述加热结构套设于所述外罩外且处于所述变形结构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对汽车主壳体加工之前,可以通过工装对汽车主壳体进行定位夹紧。通过主轴与刀具连接,以及护罩套设于刀具外,从而便于主轴带动刀具和护罩运动至汽车主壳体处,利用刀具的运动例如高速旋转可以对汽车主壳体进行加工,例如打磨或钻孔等作业,与此同时,在对汽车主壳体加工过程中,护罩的底部与汽车主壳体相抵,从而将对汽车主壳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全部封闭在护罩内,以防止金属屑对加工后的汽车主壳体的表面造成损伤;并且,通过排屑管的一端与护罩的一端连通,以及排屑管的另一端经存屑组件与负压组件连通,以便于在负压组件处于抽风状态时,使得护罩的内部产生负压,以将处于护罩内部的金属屑抽取经排屑管输送至存屑组件内进行存储,从而大大减少加工过程中护罩内的金属屑对刀具的撞击损伤程度,相应地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通过将吸附组件的第一电磁吸盘套设在护罩外,从而利用第一电磁吸盘在通电状态时,利用通电产生的磁性吸附力将处于护罩内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吸附向护罩的内壁方向运动,以使护罩内的金属屑远离刀具,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屑对刀具的影响;在第一电磁吸盘处于断电状态时因失去磁性吸附力,处于护罩内壁处的金属屑可以沿着护罩的内壁,有序在负压组件的负压作用下例如以从下向上螺旋的运动方式顺利进入排屑管,有效避免护罩内所有金属屑混乱地堆叠在护罩内的上方,以实现对护罩内金属屑高效有序的排屑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的整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护罩的轴侧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护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护罩的轴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护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护罩与吸附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护罩与吸附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护罩与吸附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屑组件和负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装;2-除屑装置;21-护罩;211-内罩;2111-导向结构;212-外罩;2121-变形结构;213-第一通孔;214-第二通孔;215-加热结构;216-吸附组件;22-排屑管;23-存屑组件;24-负压组件;3-汽车主壳体;4-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的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和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包括主轴、刀具4、工装1和除屑装置2,所述工装1上用于安装汽车主壳体3,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刀具4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刀具4运动以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进行加工;所述除屑装置2包括护罩21、排屑管22、存屑组件23和负压组件24,所述护罩21套设于所述刀具4外并适于与所述汽车主壳体3的加工部位相抵,所述排屑管22的一端与所述护罩21连通,所述排屑管22的另一端经所述存屑组件23与所述负压组件24连通,所述负压组件24适于使所述护罩内产生负压,以将所述护罩21内的金属屑抽取经所述排屑管22输送至所述存屑组件23内;所述除屑装置2还包括吸附组件216,所述吸附组件216包括第一电磁吸盘,所述第一电磁吸盘的形状与所述护罩2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电磁吸盘套设于所述护罩21外,用于驱使处于所述护罩21内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向所述护罩21内壁方向运动。
具体地,工装1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可以为液压夹具,也可以为手动夹具,用于对汽车主壳体3定位夹紧,使汽车主壳体3固定在工装1上,为后续刀具4加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主轴的一端连接刀具4,主轴运动可带动刀具4运动例如高速旋转,完成对汽车主壳体3的加工。
除屑装置2包括护罩21、排屑管22、存屑组件23和负压组件24,护罩21可套设于刀具4外,护罩21将汽车主壳体3的加工部位包括在内,护罩21的底部与汽车主壳体3的上表面抵接。排屑管22的一端与护罩21连通,排屑管22的另一端与存屑组件23连通,连通方式可采用如下结构:护罩21的顶部可开设有通孔,排屑管22通过通孔连接在护罩21上;排屑管22也可与护罩21一体化设置。排屑管22和存屑组件23的连通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排屑管22用于将刀具4加工产生的金属屑排出,使金属屑进入存屑组件23内,排屑管22的数量可为1个或多个,只要满足将刀具4加工产生的金属屑排出护罩21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负压组件24与存屑组件23连通,连通方式可采用如下结构:存屑组件23外侧壁开设有出口,负压组件24通过出口与存屑组件23连通;负压组件24也可与存屑组件23一体化设置。负压组件24可为风机或气泵,用于在除屑组件的内外产生压强差,金属屑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从护罩21经排屑管22进入存屑组件23内。
加工系统还包括电控装置,存屑组件23的底部可设有第二电磁吸盘,第二电磁吸盘与电控装置连接,可通电产生磁场,对存屑组件23内的金属屑产生磁力,使金属屑吸附在存屑组件23的底部,避免金属屑进入存屑组件23外侧壁开设的出口,从而影响负压组件24正常工作。其中,存屑组件23包括存屑箱,存屑箱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气口,进料口与排屑管连通,出气口与负压组件24连通,第二电磁吸盘可以设置在存屑箱内,利用磁力吸附从进料口进入存屑箱内的金属屑,以防止金属屑再进入负压组件24内。另外,存屑组件还包括过滤网,将过滤网设置在存屑箱的出气口处,用于封堵出气口,防止存屑箱内的金属屑从出气口进入负压组件24内,而影响负压组件24的正常工作。
结合图10所示,加工系统对汽车主壳体的加工步骤如下:
S1、在对汽车主壳体进行加工之前,控制主轴带动刀具以及护罩运动至所述汽车主壳体处;其中,主轴用于固定刀具并带动刀具进行相应运动,例如带动刀具升起、下落、高速旋转、停止转动等作业。
S2、控制主轴带动刀具运动,以对所述汽车主壳体进行加工;其中,可以通过加工系统的电控装置控制主轴带动刀具在下落过程中高速旋转,以对汽车主壳体进行相应的加工作业,例如钻孔、切削、打磨等作用。
S3、控制负压组件进入抽风状态,以使护罩内产生负压,将护罩内金属屑经排屑管输送至存屑组件内。其中,负压组件在通电工作状态可以使护罩内产生负压,利用护罩内外压强差将护罩内的金属屑抽取,经过排屑管进入存屑组件内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汽车主壳体加工之前,可以通过所述工装1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进行定位夹紧。通过所述主轴与所述刀具4连接,以及所述护罩21套设于所述刀具4外,从而便于所述主轴带动所述刀具4和所述护罩21运动至所述汽车主壳体3处,利用所述刀具4的运动可以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进行加工,例如打磨或钻孔等作业,与此同时,在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加工过程中,所述护罩21的底部与所述汽车主壳体3相抵,从而将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全部封闭在所述护罩21内,以防止金属屑对加工后的所述汽车主壳体3的表面造成损伤;并且,通过所述排屑管22的一端与所述护罩21的一端连通,以及所述排屑管22的另一端经所述存屑组件23与所述负压组件24连通,以便于在所述负压组件24处于抽风状态时,使得所述护罩21的内部产生负压,以将处于所述护罩21内部的金属屑抽取经所述排屑管22输送至所述存屑组件23内,从而大大减少加工过程中所述护罩21内的金属屑对所述刀具4的撞击损伤程度,相应地延长所述刀具4的使用寿命。通过将吸附组件216的第一电磁吸盘套设在护罩21外,从而利用第一电磁吸盘在通电状态时,利用通电产生的磁性吸附力将处于护罩21内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吸附向护罩21的内壁方向运动,以使护罩21内的金属屑远离刀具,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屑对刀具4的影响;在第一电磁吸盘处于断电状态时因失去磁性吸附力,处于护罩21内壁处的金属屑可以沿着护罩21的内壁,有序在负压组件24的负压作用下例如以从下向上螺旋的运动方式顺利进入排屑管22,有效避免护罩21内所有金属屑混乱地堆叠在护罩21内的上方,以实现对护罩21内金属屑高效有序的排屑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磁吸盘设置于护罩21的外侧,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一电磁吸盘可与电控装置连接,通电产生磁场,对护罩21内处于磁场中的金属屑产生磁力,以驱使处于护罩21内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向护罩21的内壁方向运动。第一电磁吸盘工作时,可规律性的间断通电和断电,避免金属屑滞留在导向结构2111上与第一电磁吸盘对应位置处,进而保证金属屑顺利快速沿着护罩21的内壁进入排屑管22内,保证对金属屑的快速顺利的排屑作用。
第一电磁吸盘与护罩2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结构:护罩21的周侧设有连接结构,第一电磁吸盘通过连接结构与护罩21卡接,例如连接结构可以为卡槽与凸起配合结构;也可在护罩21周侧涂抹封装胶,第一电磁吸盘通过封装胶连接在护罩21上,第一电磁吸盘与护罩21的连接方式只要满足将第一电磁吸盘固定在护罩21上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吸附组件216可为一个/多个,当吸附组件216为1个时,可为圆环结构;当吸附组件216为多个时,可为多个呈圆周排列的弧形结构,吸附组件216的数量与形状只要满足吸附金属屑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护罩21为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或圆台结构,所述护罩21的内径大于所述刀具4的外径。
具体地,护罩21可为内部空心的圆筒结构或圆台结构,护罩21背离汽车主壳体的一端可设置第一通孔213,护罩21的内径大于刀具4的直径,可使刀具4从第一通孔213处通过。护罩21也可为内部为空心的棱柱体结构或其他结构,护罩21的形状只要满足可使刀具4穿过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例如图2所示,当护罩21为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的圆台结构,此时护罩21的底端直径要大于护罩21的顶端直径,从而使得吸附组件216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性吸附力时,使得处于所述护罩21内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向所述护罩21内壁方向运动之后,此时利用护罩21下宽上窄的特点,使得运动至护罩21内壁处的金属屑距离刀具4的位置更远,可以有效避免护罩21内所有金属屑对刀具4的撞击影响,进一步保证刀具4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护罩21设为空心结构,使所述刀具4加工产生的金属屑被限制在所述护罩21内,防止金属屑飞溅划伤所述汽车主壳体3已经加工的表面。所述护罩21的内径大于所述刀具4的直径,使所述刀具4可在所述护罩21内上下移动,便于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加工,而且也便于护罩21完全套设在刀具4内,以确保可以将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金属屑全部密封在护罩21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护罩21包括内罩211,所述内罩211的内壁设有便于所述金属屑从下向上螺旋运动的导向结构2111。
具体地,护罩21可包括内罩211,内罩211的内壁设有导向结构2111,导向结构2111可为螺旋向上结构,当吸附组件216中第一电磁吸盘在进行通电状态时产生电磁吸附力,进而使得处于所述护罩21内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先向所述护罩21即内罩211内壁方向运动,并运动至导向结构2111处,然后在对第一电磁吸盘进行断电并失去电磁吸附力,由于刀具4是高速旋转运动对汽车主壳体进行加工,故此时护罩21产生的金属屑也是呈螺旋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使得金属屑沿导向结构2111从下至上以螺旋的向上的方式向排屑管22运动,同时由于负压组件21产生的负压,还可以在金属屑失去第一电磁吸盘的电磁吸附力时仍然可以沿着导向结构2111有序快速螺旋向上运动,防止金属屑混乱的堆叠在护罩21的内部顶部,防止堵塞,从而实现对金属屑的高效有序排屑作业。
内罩211的内壁也可设有光滑结构,或涂抹润滑剂,以减少金属屑与内罩211间的摩擦力,便于金属屑向排屑管22运动,进而提高金属屑在导向结构2111的运动速度,保证排屑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导向结构2111,作为金属屑的运动路径或排屑通道,使金属屑可沿导向结构2111按指定路径螺旋运动,便于金属屑顺利进入所述排屑管22。
在本实施例中,在利用负压组件24抽取金属屑沿着导向结构2111向外排出时,通过设置所述吸附组件216,可以加强金属屑向上的运动动力,不仅提高金属屑的运动速度,避免金属屑运动到所述护罩21中部后下落,而且还可以先将处于护罩21的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吸附至护罩21的内壁的导向结构2111处,避免部分金属屑始终滞留在护罩21内,换言之,吸附组件216配合所述负压组件24同时使用,可增大金属屑受到的向上的力,加快金属屑排出的速度与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导向结构2111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罩211内壁且作为排屑通道的螺旋凹槽结构;或,所述导向结构2111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凸起结构,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凸起结构之间形成作为排屑通道的凹槽。
具体地,导向结构2111可包括螺旋凹槽结构,螺旋凹槽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或导向结构2111可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凸起结构,相邻两个螺旋凸起结构之间形成凹槽,例如若螺旋凸起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时,凹槽的数量为一个,若螺旋凸起结构的数量为三个时,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换言之,若螺旋凸起结构的数量为n个时,凹槽的数量为n-1个。螺旋凹槽结构或凹槽可作为金属屑提供运动轨道,螺旋凹槽结构或凹槽的旋转方向与刀具4加工产生金属屑的旋转方向一致,从而进一步减少金属屑在导向结构2111内的运动阻力,提高排屑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导向结构2111中设置凹槽,使金属屑可在凹槽中运动,便于金属屑快速顺利进入所述排屑管2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护罩21还包括外罩212,所述外罩212套设于所述内罩211外;所述外罩212的底部设置有变形结构2121,当所述刀具4在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进行加工时,所述变形结构2121适于在所述汽车主壳体3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护罩21与所述汽车主壳体3紧密接触。
具体地,护罩21还包括外罩212,外罩212套设在内罩211外,外罩212与内罩21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结构:外罩212与内罩211可为一体化结构;也可在外罩212与内罩211之间设置封装胶,外罩212可通过封装胶连接在内罩211上;外罩212的内壁也可与内罩211的外壁抵接。
外罩212的底部设有变形结构2121,变形结构2121可由可形变的柔软材料制成,例如可设置成褶皱结构或采用硅胶、乳胶、橡胶材料等。当通过刀具4向下运动对汽车主壳体进行加工过程中,变形结构2121会在汽车主壳体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例如处于压缩状态,护罩21通过变形结构2121一直与汽车主壳体3抵接,并且在刀具向下运动过程中,变形结构2121也可以减少护罩21对汽车主壳体的硬冲击力,避免汽车主壳体3受力变形;而且在刀具4加工时,汽车主壳体3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变形结构2121可根据振动产生形变,使护罩21与汽车主壳体3始终紧密接触,进而保证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全部密封在护罩21内。而当刀具4对汽车主壳体加工完毕向上运动时,变形结构2121因失去汽车主壳体的反作用力而逐渐恢复至原始状态,即处于伸展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变形结构2121,为所述护罩21与所述汽车主壳体3提供缓冲,使所述护罩21与所述汽车主壳体3在所述刀具4运动时仍能紧密接触,防止金属屑飞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外罩212顶部设置有位于中央的第一通孔21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3旁的第二通孔214,所述第一通孔213用于供所述刀具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14用于供所述排屑管22插入。
具体地,外罩212的顶部可设有第一通孔213,第一通孔213位于外罩212顶部的中央,第一通孔21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刀具4的直径,以便于刀具4顺利穿过第一通孔213。外罩212的顶部还可设有第二通孔214,第二通孔214围绕第一通孔213设置,第二通孔214可与排屑管22连接。第二通孔214的数量可为1个/多个,第二通孔214的数量只要满足可将金属屑全部排出护罩21即可,可根据现场刀具4对汽车主壳体加工过程中产生金属屑的数量进行调整确定,故第二通孔214的数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通孔213,使所述刀具4可伸入所述护罩21中,方便所述刀具4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进行加工,通过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14,使运动到所述护罩21顶部的金属屑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14进入所述排屑管22中,方便金属屑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通孔21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通孔214呈环形排列;各所述第二通孔214分别与所述导向结构2111的顶端连通。
具体地,第二通孔214的数量可为多个,第二通孔214设置在外罩212顶部围绕第一通孔213呈环形排列;第二通孔214也可设置在外罩212的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二通孔214与导向结构2111的顶端连接,以运动至导向结构2111顶部的金属屑直接沿第二通孔214顺利进入排屑管22,避免金属屑在护罩21的顶部堆叠。第二通孔214可为弧形通孔,不仅减少金属屑与第二通孔214之间的摩擦力,而且也增大单位时间内经过第二通孔214的金属屑的数量,以提高排屑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第二通孔214设置为多个,增加了单位时间内进入所述排屑管22的数量,加快了金属屑排出的速度,增强了排屑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2111的宽度沿着所述金属屑的螺旋运动的方向从下至上逐渐变大。
具体地,导向结构2111的宽度是指导向结构2111中为金属屑提供排屑通道例如凹槽或螺旋凹槽结构的宽度尺寸;由于在刀具对汽车主壳体的不断加工过程中,产生金属屑的数量越来越多,故通过将导向结构2111的宽度沿金属屑的运动方向从下至上限定逐渐变大,可以防止金属屑在护罩中内罩的顶部堆叠,从而可以保证金属屑在导向结构2111内顺利运动至排屑管内,也不会堵塞排屑管,实现金属屑的持续有序排屑作业。导向结构2111的内壁为弧形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金属屑在导向结构2111内的流动摩擦力,进一步提高金属屑的运动速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吸盘的壁厚从下至上逐渐变小。
具体地,第一电磁吸盘的壁厚从下至上逐渐变小,换言之,第一电磁吸盘的下端较厚,上端较薄,并且第一电磁吸盘的厚度越大,在通电时产生的磁性吸附力越大,反之,第一电磁吸盘的厚度越小,在通电时产生的磁性吸附力越小,故第一电磁吸盘在通电时,从下至上的磁性吸附力也逐渐变小。换言之,第一电磁吸盘在通电状态产生磁场,第一电磁吸盘的壁厚越小,产生的磁场相对越弱,对处于磁场中金属屑产生的磁力越小,处于护罩内金属屑在磁场中运动时随着第一电磁吸盘的壁厚大小其自身受到向上的磁性吸附力也逐渐减小,当金属屑沿着导向结构2111运动至导向结构2111的顶端时,此时金属屑受到第一电磁吸盘的磁性吸附力越小,但此时金属屑因惯性作用,金属屑仍能继续向上运动从第二通孔214进入排屑管22,从而不仅避免金属屑滞留堆叠在护罩的顶端,而且此时由于第一电磁吸盘对顶部厚度较薄产生的电磁吸附力较小,也可以防止运动至内罩顶部的金属屑掉落。并且由于第一电磁吸盘在通电时产生磁性吸附力,在断电时失去磁性吸附力,故当第一电磁吸盘在通电时将处于护罩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吸附使其向护罩的内壁方向运动,直至护罩内所有金属屑运动至护罩的内罩内壁处,然后对第一电磁吸盘断电,此时金属屑因失去第一电磁吸盘的作用不会一致滞留在导向结构的某个位置。由于导向结构的旋向与刀具的旋转方向一致,从而对汽车主壳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在护罩的旋转方向与导向结构的旋向也相同,而此时由于负压组件持续工作产生负压,从而使得运动至护罩内壁的金属屑沿着导向结构以螺旋方向向上运动,换言之,吸附组件216的第一电磁吸盘与负压组件配合作用,不仅将先将护罩内的所有金属屑吸附使其运动至护罩的内罩内壁处,在利用负压组件的负压作用将高速旋转的金属屑沿着导向结构以螺旋方向向上运动,而且由于第一电磁吸盘的间断通电和断电,还可以防止导向结构内的运动的金属屑掉落,从而保证导向结构内的所有金属屑顺利从第二通孔进入排屑管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磁吸盘的壁厚从下至上逐渐变小,在将金属屑快速排出所述护罩21的同时,避免金属屑滞留在护罩21上与第一电磁吸盘对应位置处,并且还可以节省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除屑装置2还包括加热结构215,所述加热结构215的形状与所述外罩212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加热结构215设置于所述外罩212与所述内罩211之间处,或,所述加热结构215套设于所述外罩212外且处于所述变形结构2121的上方。
通常情况下,刀具4在加工汽车主壳体3的过程中,一般会用到切削液,起到对刀具4冷却和润滑的作用,但使用过的切削液会残留在护罩21内以及附着在金属屑上,从而影响金属屑排出效果。
具体地,除屑装置2还包括加热结构215,加热结构215的形状与外罩212的形状相匹配,加热结构215可套设于外罩212的外侧,位于变形结构2121的上方,吸附组件216的下方;或,加热结构215也可设置外罩212与内罩211之间,且位于变形结构2121的上方。
加热结构215与外罩212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结构:外罩212的表面可设有安装结构,加热结构215通过安装结构与外罩212卡接,例如安装结构可以为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结构的配合结构;也可在外罩212表面涂抹封装胶,加热结构215通过封装胶连接在外罩212与内罩211之间,加热结构215与外罩212的连接方式只要满足将加热结构215连接在外罩212上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加热结构215可以为螺旋向上的加热管结构,从而便于缠绕在内罩211外或外罩212外,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平稳安装在护罩上的形状结构均适用于本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加热结构215可与电控装置电连接,以通电生热,提高护罩21内平均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加热结构215,对所述护罩21内部进行加热,提高所述护罩21内的平均温度,便于护罩21内使用后的切削液更易汽化排出,使护罩21的内壁更加干燥,减少对金属屑的运动阻力,保证金属屑的运动速度;还可以使金属屑表面的切削液汽化,干燥金属屑,降低金属屑的重量和运动阻力,确保金属屑可以在导向结构2111内顺利螺旋向上运动;同时所述护罩21内空气以及金属屑表面的切削液气化受热膨胀,以使护罩21内的气压变大,又可以增大所述护罩21内外的压强差,以加速金属屑从所述护罩21排出速度和效率。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刀具(4)、工装(1)和除屑装置(2),所述工装(1)上用于安装汽车主壳体(3),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刀具(4)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刀具(4)运动以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进行加工;所述除屑装置(2)包括护罩(21)、排屑管(22)、存屑组件(23)和负压组件(24),所述护罩(21)套设于所述刀具(4)外并适于与所述汽车主壳体(3)的加工部位相抵,所述排屑管(22)的一端与所述护罩(21)连通,所述排屑管(22)的另一端经所述存屑组件(23)与所述负压组件(24)连通,所述负压组件(24)适于使所述护罩内产生负压,以将所述护罩(21)内的金属屑抽取经所述排屑管(22)输送至所述存屑组件(23)内;所述除屑装置(2)还包括吸附组件(216),所述吸附组件(216)包括第一电磁吸盘,所述第一电磁吸盘的形状与所述护罩(2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电磁吸盘套设于所述护罩(21)外,用于驱使处于所述护罩(21)内中心区域的金属屑向所述护罩(21)内壁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21)为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或圆台结构,所述护罩(21)的内径大于所述刀具(4)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21)包括内罩(211),所述内罩(211)的内壁设有便于所述金属屑从下向上螺旋运动的导向结构(2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2111)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罩(211)内壁且作为排屑通道的螺旋凹槽结构;或,所述导向结构(2111)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凸起结构,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凸起结构之间形成作为所述排屑通道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21)还包括外罩(212),所述外罩(212)套设于所述内罩(211)外;所述外罩(212)的底部设置有变形结构(2121),当所述刀具(4)在对所述汽车主壳体(3)进行加工时,所述变形结构(2121)适于在所述汽车主壳体(3)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护罩(21)与所述汽车主壳体(3)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12)顶部设置有位于中央的第一通孔(21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3)旁的第二通孔(214),所述第一通孔(213)用于供所述刀具(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14)用于供所述排屑管(22)插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1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通孔(214)呈环形排列;各所述第二通孔(214)分别与所述导向结构(2111)的顶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2111)的宽度沿着所述金属屑的螺旋运动的方向从下至上逐渐变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吸盘的壁厚从下至上逐渐变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屑装置(2)还包括加热结构(215),所述加热结构(215)的形状与所述外罩(212)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加热结构(215)设置于所述外罩(212)与所述内罩(211)之间处,或,所述加热结构(215)套设于所述外罩(212)外且处于所述变形结构(2121)的上方。
CN202111389782.9A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Pending CN113814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9782.9A CN113814750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9782.9A CN113814750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4750A true CN113814750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9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9782.9A Pending CN113814750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475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9573A (ja) * 2008-09-18 2010-04-02 Sony Corp 加工装置
CN105835120A (zh) * 2016-06-06 2016-08-10 大连理工大学 负压逆向冷却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质量加工方法
CN206326511U (zh) * 2016-12-21 2017-07-14 重庆市永川区泰兴机械厂 用于金属工件打磨的除屑装置
CN107457601A (zh) * 2017-07-13 2017-12-12 台山市仁丰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工作台
CN207547701U (zh) * 2017-06-20 2018-06-29 济宁金宇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风冷功能的电磁集屑钻床
CN108687860A (zh) * 2018-05-14 2018-10-23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材料制孔加工主动排屑装置及方法
CN210060579U (zh) * 2019-06-17 2020-02-14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利用风力回收机械零部件加工废屑的装置
CN214079434U (zh) * 2020-12-30 2021-08-31 大连昊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除屑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钻孔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9573A (ja) * 2008-09-18 2010-04-02 Sony Corp 加工装置
CN105835120A (zh) * 2016-06-06 2016-08-10 大连理工大学 负压逆向冷却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质量加工方法
CN206326511U (zh) * 2016-12-21 2017-07-14 重庆市永川区泰兴机械厂 用于金属工件打磨的除屑装置
CN207547701U (zh) * 2017-06-20 2018-06-29 济宁金宇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风冷功能的电磁集屑钻床
CN107457601A (zh) * 2017-07-13 2017-12-12 台山市仁丰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工作台
CN108687860A (zh) * 2018-05-14 2018-10-23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材料制孔加工主动排屑装置及方法
CN210060579U (zh) * 2019-06-17 2020-02-14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利用风力回收机械零部件加工废屑的装置
CN214079434U (zh) * 2020-12-30 2021-08-31 大连昊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除屑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钻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6885B1 (ko) 머시닝 센터용 유니버셜 툴 마운팅 시스템
CN102078974B (zh) 一种气浮高速电主轴
CN206882798U (zh) 一种气浮高速电主轴
US20070060022A1 (en) Gear manufacturing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the operation of such a gear manufacturing machine
JP5908512B2 (ja) マシン一体型ツールマガジンストアを備えるガントリ構造の立形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US9573201B2 (en) Vacuum drilling system and methods
CN101585155A (zh) 刀柄主体
CN114273685B (zh) 一种气浮轴承及气浮轴承支承的高压气浮电主轴
CN107983988B (zh) 一种电机主轴钻孔设备
KR102427733B1 (ko) 공작기계의 터렛 공구대
CN113814750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壳体的加工系统
KR200477399Y1 (ko) 고무제품 자동 가장자리 트리밍 장치
CN110340721A (zh) 机床
CN209830313U (zh) 一种钻床
KR101795853B1 (ko) 실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작기계
CN214393219U (zh) 超高气压夹头座
CN115175778A (zh) 机床的长镗杆装置
JP2004042152A (ja) 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CN113752091B (zh) 一种用于对工件钻斜孔和绞孔的加工设备
CN113677463A (zh) 用于切削加工工件的刀具
KR101314490B1 (ko) 공작기계용 주축대의 이물질 유입 방지장치
CN220240083U (zh) 一种镜框加工设备的旋转多刀头装置
CN218611750U (zh) 一种带肋板环形薄壁件的车削专用夹具
CN217667749U (zh) 一种用于球阀加工的钻孔机
KR101496562B1 (ko) 절삭유 공급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