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8471A -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8471A
CN113808471A CN202111114035.4A CN202111114035A CN113808471A CN 113808471 A CN113808471 A CN 113808471A CN 202111114035 A CN202111114035 A CN 202111114035A CN 113808471 A CN113808471 A CN 113808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frying
heat
stir
teaching 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40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国成
严天奇
杨忠林
曾荣华
熊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tong Ruichu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tong Ruichu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tong Ruichun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tong Ruichu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40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84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8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8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5/02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of machin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它包括驱动组件和炒茶组件,炒茶组件包括翻炒筒,翻炒筒设置为透明材质;翻炒筒内穿插有导热片,翻炒筒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由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轴上螺旋设置有炒叶片;翻炒筒的上端设置有物料孔、入热气孔和入排气孔。本发明提供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完整地阐释制茶工艺的流程步骤,解决市场上炒茶教具缺失的问题,让小学生有着直观理解的认识,从而提高茶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

Description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教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古代的劳动产物,但同时也茶是一种古代的劳动产物,同时也象征着一种品位。中国的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传播各种中国的艺术,成为中国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所以其内容极其丰富,早从唐朝开始就有煎茶工艺,这是茶最早的艺术品尝形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新时期,茶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不断拓展、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融入了现代科技、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使茶文化的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通过课堂展示制茶工艺教具的形式,让小学生们开始直观了解中国的制茶工艺文化。
目前而言,相关专利较少,集中在沏茶环节。
专利CN202010669683.5一种传统文化用教具,专利CN201811433977.7用于茶汤颜色识别的教具,专利CN201821771076.4一种用于讲解传统文化的教具,这些专利与本申请技术方案本质上并无关联,对本申请创造性并不构成技术启示。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
部分教具并未针对制茶工艺进行教学,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品茶、品茶工艺,而忽略了制茶工艺、炒茶工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
目前很多教具并未实现透明的结构,而让学生在学习工艺上没有那样的直观,会有一些局限。
传统的教具并没有使用一些可运转的机械结构,学生们很难从相对僵硬不可移动的机械结构中理解到完整的原理,因此需开发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驱动组件和炒茶组件,炒茶组件包括翻炒筒,翻炒筒设置为透明材质;翻炒筒内穿插有导热片,翻炒筒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由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轴上螺旋设置有炒叶片;翻炒筒的上端设置有物料孔、入热气孔和入排气孔。
进一步的,炒叶片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穿插于在旋转轴内,另一端上设置有叶片,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从动结构、次轴承和齿轮及链条组件。
进一步的,翻炒筒的下端通过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旋转轴通过轴承组件与翻炒筒连接。
进一步的,翻炒筒的侧端设置有排气阀。
进一步的,翻炒筒设置为环保型铝硅钢化玻璃的外层玻璃结构结合内部铝合金材料结构;铝硅酸盐玻璃成分为Li20-A12O3-SiO,且采用压延法生产。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的制作方法,导热片的选型参照以下:在一质量均匀的平板内,当t1>t2热量以导热方式通过物体,从t1向t2方向传递;
取热流方向微分长度dn,在dt的瞬时传递的热量为Q,单位时间内通过平板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和传热面积成正比,即:
dQ∝dA·dt/dn
写成等式为:
dQ=-λdA·dt/dn
式中Q-----导热速率,w;
A------导热面积,m2;
dt/dn-----温度梯度,K/m;
λ------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w/m·K;
由于温度梯度的方向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而热流方向与之相反,故在式子中乘负号。上式称为导热基本方程式,也称为傅立叶定律,对于稳定导热和不稳定导热均适用。
导热系数λ是物质导热性能的标志,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导热系数λ的值越大,表示其导热性能越好。物质的导热性能,也就是λ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以及压力等有关。λ的物理意义为:当温度梯度为1K/m时,每秒钟通过1m2的导热面积而传导的热量,其单位为W/m·K或W/m·℃。
单层平面壁情况时:
设有一均质的面积很大的单层平面壁,厚度为b,平壁内的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x轴方向变化。
在稳定导热时,导热速率Q不随时间变化,传热面积A和导热系数λ也是常量,则傅立叶公式可简化为:
Q=-λAdt/dx
将此式积分,当x=0,t=t1;x=b时,t=t2,积分结果为:
Q=λA(t1-t2)/b
若改写成传热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则有:
Figure BDA0003274840290000041
式中b-----平面壁厚度,m;△t-----平壁两侧温度差,即导热推动力,K;R=b/λA------导热热阻,K/W。此式说明,单层平面壁的导热速率,与推动力△t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烘干茶叶的同时,旋转翻炒筒可以实现茶叶的循环和翻转干燥,保证茶叶加热和干燥的均匀性,提高茶叶的干燥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出原理学生们:将预留的气体冲入旋转加热筒的茶叶加热室,压力增大,茶叶压缩后,茶叶中的水分在干燥过程中更容易排出。加热室抽真空,一方面蒸汽排出,另一方面使茶叶组织膨胀,更有利于后续茶叶的干燥。
2、本发明直观性在科技活动中常用作演示用教具,直观教具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了条件。直观能促使学生的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帮助其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物媒介大多是可以触摸、使用、解剖的,这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环保型铝硅酸盐钢化玻璃的外层玻璃结构与内部铝合金材料结构相结合,为解决传统教具局限于固定模型,无法向学生展示直观的机械运动原理的问题,本教具采用连续的机械结构,可支持齿轮的手动驱动,无需外力驱动整个结构运动,使能耗、原材料、工序节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旋转轴与炒叶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炒叶片的示意图。
图6为导热基本关系图。
图7为单层平壁稳定热传导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驱动电机;2、从动结构;3、次轴承;4、齿轮;5、翻炒筒;6、导热片;7、排气阀;8、支撑柱;9、底座;10、旋转轴;11、物料孔;12、入热气孔;13、炒叶片;1301、固定杆;1302、加强筋;1303、叶片;14、轴承组件;15、入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驱动组件和炒茶组件,炒茶组件包括翻炒筒5,翻炒筒5设置为透明材质;翻炒筒5内穿插有导热片6,翻炒筒5设置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由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轴10上螺旋设置有炒叶片13;翻炒筒5的上端设置有物料孔11、入热气孔12和入排气孔15。首先将茶叶通过物料孔11放至翻炒筒5内,在螺旋设置有炒叶片13的作用下进行炒茶;导热片6具有导热的作用,炒叶片13在驱动组件带动旋转轴的作用下进行旋转。物料孔11、入热气孔12和入排气孔15保证了热量的交流和物料的投放稳定。
作为本发明具体的一个实施例,炒叶片13包括固定杆1301,固定杆1301的一端穿插于在旋转轴10内,另一端上设置有叶片1303,固定杆1301的两端设置有加强筋1302。
作为本发明具体的一个实施例,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从动结构2、次轴承3和齿轮4及链条组件。
作为本发明具体的一个实施例,翻炒筒5的下端通过支撑柱8设置在底座9上。这样的结构设计确保了炒茶机教具工作时的稳定。
作为本发明具体的一个实施例,旋转轴10通过轴承组件14与翻炒筒5连接。
作为本发明具体的一个实施例,翻炒筒5的侧端设置有排气阀7。
作为本发明具体的一个实施例,翻炒筒5设置为环保型铝硅钢化玻璃的外层玻璃结构结合内部铝合金材料结构;铝硅酸盐玻璃成分为Li20-A12O3-SiO,且采用压延法生产。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的制作方法,导热片6的选型参照以下:在一质量均匀的平板内,当t1>t2热量以导热方式通过物体,从t1向t2方向传递,如图6所示;
取热流方向微分长度dn,在dt的瞬时传递的热量为Q,单位时间内通过平板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和传热面积成正比,即:
dQ∝dA·dt/dn
写成等式为:
dQ=-λdA·dt/dn
式中Q-----导热速率,w;
A------导热面积,m2;
dt/dn-----温度梯度,K/m;
λ------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w/m·K;
由于温度梯度的方向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而热流方向与之相反,故在式子中乘负号。上式称为导热基本方程式,也称为傅立叶定律,对于稳定导热和不稳定导热均适用。
导热系数λ是物质导热性能的标志,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导热系数λ的值越大,表示其导热性能越好。物质的导热性能,也就是λ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以及压力等有关。λ的物理意义为:当温度梯度为1K/m时,每秒钟通过1m2的导热面积而传导的热量,其单位为W/m·K或W/m·℃。
单层平面壁情况时:
设有一均质的面积很大的单层平面壁,厚度为b,平壁内的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x轴方向变化,如图7所示。
在稳定导热时,导热速率Q不随时间变化,传热面积A和导热系数λ也是常量,则傅立叶公式可简化为:
Q=-λAdt/dx
将此式积分,当x=0,t=t1;x=b时,t=t2,积分结果为:
Q=λA(t1-t2)/b
若改写成传热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则有:
Figure BDA0003274840290000071
式中b-----平面壁厚度,m;△t-----平壁两侧温度差,即导热推动力,K;R=b/λA------导热热阻,K/W。此式说明,单层平面壁的导热速率,与推动力△t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
本发明中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上一个与系杆H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度ωH,系杆的角速度变为0,即系杆静止,整个周转轮系转化为假想的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轮系在运转过程中,如果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的位置均固定不动,则称该轮系为定轴轮系。
轮系的传动比: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
当首轮用“1”,末轮用“k”表示时,
其传动比i1k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74840290000081
传动比计算包含两项内容:
1)确定传动比的大小数值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为组成该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即:
Figure BDA0003274840290000082
2)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a)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
b)轮系中所有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不都平行,但首、末两轮的轴线互相平行
c)轮系中首、末两轮几何轴线不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组件和炒茶组件,炒茶组件包括翻炒筒(5),翻炒筒(5)设置为透明材质;翻炒筒(5)内穿插有导热片(6),翻炒筒(5)设置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由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轴(10)上螺旋设置有炒叶片(13);翻炒筒(5)的上端设置有物料孔(11)、入热气孔(12)和入排气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法,其特征在于,炒叶片(13)包括固定杆(1301),固定杆(1301)的一端穿插于在旋转轴(10)内,另一端上设置有叶片(1303),固定杆(1301)的两端设置有加强筋(1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法,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从动结构(2)、次轴承(3)和齿轮(4)及链条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其特征在于,翻炒筒(5)的下端通过支撑柱(8)设置在底座(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旋转轴(10)通过轴承组件(14)与翻炒筒(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其特征在于,翻炒筒(5)的侧端设置有排气阀(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其特征在于,翻炒筒(5)设置为环保型铝硅钢化玻璃的外层玻璃结构结合内部铝合金材料结构;铝硅酸盐玻璃成分为Li20-A12O3-SiO,且采用压延法生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热片(6)的选型参照以下:在一质量均匀的平板内,当t1>t2热量以导热方式通过物体,从t1向t2方向传递;
取热流方向微分长度dn,在dt的瞬时传递的热量为Q,单位时间内通过平板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和传热面积成正比,即:
dQ∝dA·dt/dn
写成等式为:
dQ=-λdA·dt/dn
式中Q-----导热速率,w;
A------导热面积,m2;
dt/dn-----温度梯度,K/m;
λ------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w/m·K;
由于温度梯度的方向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而热流方向与之相反,故在式子中乘负号。上式称为导热基本方程式,也称为傅立叶定律,对于稳定导热和不稳定导热均适用;
导热系数λ是物质导热性能的标志,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导热系数λ的值越大,表示其导热性能越好。物质的导热性能,也就是λ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以及压力等有关。λ的物理意义为:当温度梯度为1K/m时,每秒钟通过1m2的导热面积而传导的热量,其单位为W/m·K或W/m·℃。
单层平面壁情况时:
设有一均质的面积很大的单层平面壁,厚度为b,平壁内的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x轴方向变化;
在稳定导热时,导热速率Q不随时间变化,传热面积A和导热系数λ也是常量,则傅立叶公式可简化为:
Q=-λAdt/dx
将此式积分,当x=0,t=t1;x=b时,t=t2,积分结果为:
Q=λA(t1-t2)/b
若改写成传热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则有:
Figure FDA0003274840280000031
式中b-----平面壁厚度,m;△t-----平壁两侧温度差,即导热推动力,K;R=b/λA------导热热阻,K/W。此式说明,单层平面壁的导热速率,与推动力△t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
CN202111114035.4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38084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4035.4A CN113808471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4035.4A CN113808471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8471A true CN113808471A (zh) 2021-12-17

Family

ID=78940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4035.4A Pending CN113808471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847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6286A (zh) * 2015-05-15 2015-09-09 遂昌睿丰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一体化桌面型制茶机
CN109464944A (zh) * 2018-11-21 2019-03-15 马鞍山迪斯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油漆制备专用分散装置
CN209376602U (zh) * 2018-08-13 2019-09-13 湖北香耳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滚筒式连续杀青机
CN111657365A (zh) * 2020-06-10 2020-09-15 泉州台商投资区秋鑫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6286A (zh) * 2015-05-15 2015-09-09 遂昌睿丰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一体化桌面型制茶机
CN209376602U (zh) * 2018-08-13 2019-09-13 湖北香耳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滚筒式连续杀青机
CN109464944A (zh) * 2018-11-21 2019-03-15 马鞍山迪斯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油漆制备专用分散装置
CN111657365A (zh) * 2020-06-10 2020-09-15 泉州台商投资区秋鑫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德华: "《化工基础与实验》", vol. 1, 高等教育出版社, pages: 48 - 5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ritchlow Islamic patterns
Wheeler Imago mundi: another view of the creation in Ovid's Metamorphoses
CN113808471A (zh) 一种展示制茶工艺的教具及制作方法
Gallitto et al. An approach to the Venturi effect by historical instruments
CN208126930U (zh) 一种铜线生产用节能供热装置
CN206516079U (zh) 一种多功能中文教学展示板
JPS5929997A (ja) 熱交換装置における沸騰熱伝達面
CN204423693U (zh) 一种立体式音符教学装置
Martin The Books of Haggai, Zechariah and Malachi. Commentary by Rex Mason. The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168.£ 7· 50 (cloth);£ 3· 30 (paper).-The Second Book of Samuel. Commentary by Peter R. Ackroyd. The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247.£ 8· 00 (cloth);£ 3· 25
CN2692766Y (zh) 锋面演示器
Craythorne The Best of Anthropology Today
CN2354198Y (zh) 速看速记训练器
McGill Matter Chatter: Exploring the effect heat has on states of matter using the fi e senses
Fergonzi Fortunato Depero in 2019
Fucci All the Rembrandts (Amsterdam, Rijksmuseum, 15 February–10 June 2019). Catalogue Rembrandt x Rijksmuseum ed. Erik Hinterding et al.(Amsterdam, 2019); exhibition publication Jonathan Bikker, Rembrandt: Biography of a Rebel (Amsterdam, 2019).
Even Fra Filippo Lippi: The Carmelite Painter
م. شيماء حمزة رديف optical illusion in contemporary ceramic (American ceramic as a model)
Woodward Clean breaks and continuity: Victor Pasmore's range and influences, from Manet to the machine age, via Turner
CN204143650U (zh) 英语学习用展示架
Ulin Crafting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French Chocolate
Finn et al. Recent Issues
Kottke On the visualization of longitudinal vortices in stagnation flows
Marshall Essays on Paul. By CK Barrett. London, SPCK, 1982. Pp. 171.£ 10· 50.
Li Paradox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Levy-Navarro A review of" Consuming Splendor: Society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by Linda Levy Pe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