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1919A -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1919A
CN113801919A CN202111234491.2A CN202111234491A CN113801919A CN 113801919 A CN113801919 A CN 113801919A CN 202111234491 A CN202111234491 A CN 202111234491A CN 113801919 A CN113801919 A CN 113801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detection
chip
stranded dna
nucle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44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先伟
王倩
闪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2344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1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1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19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13Hybridisation assays
    • C12Q1/6834Enzymatic or biochemical coupling of nucleic acids to a solid phase
    • C12Q1/6837Enzymatic or biochemical coupling of nucleic acids to a solid phase using probe arrays or probe chip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检测方法,首先,在载有用于检测的核糖核酸(RNA)探针微阵列的基因芯片上,使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扩增引物等对检测分子进行恒温扩增获得单链DNA扩增产物。若检测分子中含有阳性序列,则单链DNA扩增产物会与基因芯片上的互补核糖核酸探针杂交。随后,反应混合液中的RNase H会特异性分解与单链DNA扩增产物杂交的核糖核酸探针。最后,通过检测基因芯片上的探针分解状况即可完成检测分析。本发明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疾病诊断特异性高﹑检测效率高﹑检测便利性高和检测成本低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检测是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受检个体或其携带病毒、病原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而做出诊断结果的技术。其检测对象主要为核酸(DNA和RNA)。分子检测是临床医学检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传染性疾病、优生优育、血液筛查、遗传性疾病、肿瘤伴随诊断等领域。
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分子检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科研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的核酸检测分析。核酸扩增技术主要是采用酶催化反应进行的。例如,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中,利用DNA在95 °C高温时会变性成单链,低温(通常是60 °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DNA依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将温度调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通常是72 °C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通过PCR反应扩增出高的拷贝数,然后通过荧光探针或荧光素染色等凝胶电泳方法即可实现检测分析。但是,PCR方法需要在高温和低温中重复循环数十次才可实现检测分析,需要使用能够随时间严格调节宽范围温度的昂贵的热循环仪和昂贵的荧光检测光学系统,从而导致PCR检测效率低,便利性差和使用成本高等缺点。
为了解决检测效率低,便利性差和使用成本高等问题,许多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开发了可以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核酸扩增方法。例如链替代扩增反应(Strand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method,专利文件:JPH07114718)﹑滚环扩增(Rollingcircle amplification,专利文件:WO1997019193,EP1585833)﹑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专利文件:US6410278)﹑核酸依赖性扩增(Nuclear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专利文件:EP0329822)﹑转录介导扩增(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专利文件:US5399491和US5824518)等等。然而上述恒温扩增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便利性﹑降低了检测的成本,但是在检测灵敏度方面具有一定的问题。
在多数传染病中,例如呼吸道传染病中,许多病毒和细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相似,以非典型肺炎为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SARS等均有可能引发非典型肺炎。因此,如何特异性地诊断病原体对患者救治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上述PCR和恒温扩增检测方法,受限于其荧光检测通道的数目,往往要求多种病原体或致病基因探针使用同种荧光素进行标识,从而导致检测结果无法明确至特定的病原体或致病基因。因此,上述PCR和恒温扩增检测方法在疾病诊断特异性方面具有极大的限制。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分子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特异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基因芯片是指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即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靶标核苷酸探针,当溶液中带有标记的核酸序列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探针位置,即可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从而实现对目标DNA或RNA的检测分析。
然而,常规的基于基因芯片的检测分析仍然存在下述缺点:1)检测的便利性差,基于基因芯片的检测分析,需要经过目标检测物的扩增﹑探针杂交﹑探针染色﹑芯片清洗等多个步骤才可以完成检测,操作过程繁琐;2)检测效率低,基因芯片虽然可以通过一次检测给出成千上万条信息,具有极高的检测通量,但是在单次检测中,由于目标检测物扩增﹑探针杂交﹑探针染色等过程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完成一次检测所需要的时间为6小时以上;3)检测成本高,基因芯片用于临床诊断时需要配套相应的诊断仪器(如芯片杂交仪﹑芯片清洗仪和芯片扫描仪等),造成了使用成本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疾病诊断特异性高﹑检测效率高﹑检测便利性高和检测成本低等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首先,在载有用于检测的核糖核酸(RNA)探针微阵列的基因芯片上,使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扩增引物等对检测分子进行恒温扩增获得单链DNA扩增产物。若检测分子中含有阳性序列,则单链DNA扩增产物会与基因芯片上的互补核糖核酸探针杂交。随后,反应混合液中的RNase H会特异性分解与单链DNA扩增产物杂交的核糖核酸探针。最后,通过检测基因芯片上的探针分解状况即可完成检测分析;具体的,本发明基于SPR分析仪上完成分子检测分析,首先,在载有用于检测的核糖核酸(RNA)探针微阵列的SPR芯片上,使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扩增引物等对检测分子进行恒温扩增获得单链DNA扩增产物;若检测分子中含有阳性序列,则单链DNA扩增产物会与SPR芯片上的互补核糖核酸探针杂交;随后,反应混合液中的RNaseH会特异性分解与单链DNA扩增产物杂交的核糖核酸探针,SPR芯片上的探针被分解后,对应区域的SPR条件将发生改变,最终对应区域反射光的强度将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单链DNA扩增产物的扩增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选自下组的反应混合物
(a)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至少两种扩增引物和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等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的反应扩增混合物;或
(b)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核糖核苷三磷酸、至少两种扩增引物、Reverse transcriptase、RNA polymerase和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等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的反应扩增混合物;或
(c)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含有至少两种扩增引物、例如但不限于具有RNase H活性的各种酶或催化剂等的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的反应混合物;或
(d)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的通过改变温度、溶液离子强度、pH等变性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的含有例如但不限于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的反应混合物;
在恒温或温度变化等的条件下,将目标(模板)的核酸扩增生成单链DNA或变性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
进一步地,当使用反应混合物(a)、(b)或(c)时,作为目标(模板)的核酸为DNA或RNA;当目标(模板)的核酸是RNA时,需事先用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具有逆转录活性的酶和至少引物处理核酸,以便将核酸转化为逆转录产物;同时,反应混合物可以含有具有逆转录活性的酶,也可以使用单一的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和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
进一步地,互补核糖核酸探针的构成可采用以下形式:
(a)探针全部由核糖核酸(RNA)构成;
(b)探针由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因芯片相关的制备方法﹑芯片材质﹑形态:
(a)基因芯片的制备可采用但不限于原位合成﹑探针吸附固定﹑探针共价偶联固定;
(b)基因芯片的材质可采用但不限于玻璃,PMMA,硝酸纤维素膜﹑聚偏二氟乙烯膜﹑SPR芯片﹑芯片复合材质﹑磁珠﹑各种材质的纳米颗粒;
(c)基因芯片的形态可采用但不限于由一种或多种探针微阵列构成﹑基因芯片与其它种类芯片复合构成﹑纳米颗粒型基因芯片﹑微流控复合型基因芯片;
(d)其它芯片领域内的不同形式。
本发明是基于基因芯片的分子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疾病诊断特异性高﹑检测效率高﹑检测便利性高和检测成本低等优势。在其中一示例中,本发明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分析仪完成上述分子检测分析,显示了极高的检测灵敏度﹑疾病诊断特异性﹑检测效率和检测便利性,并且大大地降低了检测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应用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基于SPR分析仪上完成分子检测分析,如图1所示,首先,基于SPR分析仪上完成分子检测分析,首先,在载有用于检测的核糖核酸(RNA)探针微阵列的SPR芯片上,使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扩增引物等对检测分子进行恒温扩增获得单链DNA扩增产物;若检测分子中含有阳性序列,则单链DNA扩增产物会与SPR芯片上的互补核糖核酸探针杂交;随后,反应混合液中的RNaseH会特异性分解与单链DNA扩增产物杂交的核糖核酸探针;SPR芯片上的探针被分解后,对应区域的SPR条件将发生改变,最终对应区域反射光的强度将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单链DNA扩增产物的扩增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选自下组的反应混合物
(a)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至少两种扩增引物和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等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的反应扩增混合物;或
(b)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核糖核苷三磷酸、至少两种扩增引物、Reverse transcriptase、RNA polymerase和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等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的反应扩增混合物;或
(c)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含有至少两种扩增引物、例如但不限于具有RNase H活性的各种酶或催化剂等的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的反应混合物;或
(d)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的通过改变温度、溶液离子强度、pH等变性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的含有例如但不限于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的反应混合物;
在恒温或温度变化等的条件下,将目标(模板)的核酸扩增生成单链DNA或变性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使用反应混合物(a)、(b)或(c)时,作为目标(模板)的核酸为DNA或RNA;当目标(模板)的核酸是RNA时,需事先用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具有逆转录活性的酶和至少引物处理核酸,以便将核酸转化为逆转录产物;同时,反应混合物可以含有具有逆转录活性的酶,也可以使用单一的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和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
本实施例中,互补核糖核酸探针的构成可采用以下形式:
(a)探针全部由核糖核酸(RNA)构成;
(b)探针由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例如但不限于DNA-RNA﹑RNA-DNA﹑DNA-RNA-DNA﹑RNA-DNA-RNA等形态。
本实施例中的基因芯片相关的制备方法﹑芯片材质﹑形态:
(a)基因芯片的制备可采用但不限于原位合成﹑探针吸附固定﹑探针共价偶联固定等;
(b)基因芯片的材质可采用但不限于玻璃,PMMA,硝酸纤维素膜﹑聚偏二氟乙烯膜﹑SPR芯片﹑芯片复合材质﹑磁珠﹑各种材质的纳米颗粒等等;
(c)基因芯片的形态可采用但不限于由一种或多种探针微阵列构成﹑基因芯片与其它种类芯片复合构成﹑纳米颗粒型基因芯片﹑微流控复合型基因芯片等等;
(d)其它芯片领域内的不同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靶核酸的方法,包括以下反应或步骤:
(1)在恒温或温度变化等的条件下,目标(模板)的核酸可扩增生成单链DNA或变性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
(2)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DNA与芯片表面的探针杂交,随后杂交的探针被RNase H分解;
(3)采用但不限于荧光探针杂交检测﹑化学发光探针杂交检测﹑放射线探针杂交检测﹑SPR检测等检测方法。
本实施例中,可从含有核酸的任何样品中制备或分离可用作本发明中的目标(模板)的核酸(DNA或RNA)。或者,样品可直接用于本发明的核酸扩增反应中。含有核酸的样品的示例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取自生物体的样品如全血、血清、血块黄层、尿、粪便、脑脊液、精液、唾液、组织(如癌组织或淋巴结)及细胞培养物(如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物或细菌细胞培养物)、含有核酸如类病毒、病毒、细菌、真菌、酵母菌、植物和动物的样品、怀疑污染或感染有微生物如病毒或细菌的样品(如食品或生物制剂)、以及含有生物体的样品,如土壤和废水。样品可为含有核酸的制剂,此制剂是按照已知的方法对上述样品进行加工制得的。例如,细胞破坏产物或通过对产物进行分级分离得到的样品、样品中的核酸、或对其中的特异性核酸群体(RNA)进行了富集的样品可被用作本发明的制剂。此外,优选使用核酸,如利用已知方法、对样品中含有的核酸进行扩增而得到的DNA或RNA。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利用去污剂溶解、超声、利用玻璃珠振荡或搅拌、或弗氏压碎器来处理上述的材料,从而制备含有核酸的制剂,但这并不限制本发明。在某些情况下,对制剂进行进一步加工以对核酸进行纯化是有利的(如在内源核酸酶存在的情况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核酸是通过已知的方法如苯酚提取、色谱法、离子交换法、凝胶电泳法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纯化的。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dNTP(dATP、dCTP、dGTP和dTTP的混合物)和NTP(ATP、CTP、GTP和UTP的混合物)用于目标(模板)扩增的反应底物。此外,dUTP或dNTP(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类似物如7-脱氮-dGTP,或例如dITP的核苷三磷酸或dNTP类似物的衍生物或含有具有官能团的衍生物,例如具有氨基的dUTP等也可以用作反应底物。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引物用于目标(模板)扩增。因此,引物的种类或数量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
实施例1:
1.DNA目标(模板)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中的PA序列为样本(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分别在该序列的5’末端和3’末端加入用于插入质粒的BstZ I和EcoR I的识别序列。将该片段插入pGEM-T中的BstZ I位点和EcoR I位点之间,随后转化入大肠杆菌中。取4 ml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使用Plasmid purification kits提取质粒,用BstZ I和EcoR I切割得到的质粒,以获得线性DNA。纯化线性DNA后,基于OD260检测结果,并使用TE缓冲液(pH 8.0)制备浓度为100﹑101﹑102﹑103﹑104﹑105 copies/μl的DNA溶液作为DNA目标(模板)。
2.RNA目标(模板)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中的PA序列为样本,分别在该序列的5’末端和3’末端加入用于插入质粒的BstZ I和EcoR I的识别序列。将该片段插入pGEM-T中的BstZ I位点和EcoR I位点之间,随后转染入大肠杆菌中。取4 ml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使用Plasmid purification kits提取质粒,用EcoR I切割得到的质粒,以获得线性DNA。使用MEGAscript T7 kit体外转录RNA,并根据试剂盒所附说明书进行体外转录和RNA纯化。基于OD260检测结果,并使用TE缓冲液(pH 8.0)制备浓度为100﹑101﹑102﹑103﹑104﹑105 copies/μl的RNA溶液作为RNA目标(模板)。
3. 扩增引物与探针的制备:
使用OLIGO等软件设计目标分析物的扩增引物与探针,所有扩增引物与探针的Tm值尽量相近,GC含量在45~55%之间,扩增片段在80~150 bp之间。其中,不同目标分析物的探针的长度尽量相同。
引物:Forward primer:5’-TGAAATCAACACCACGACCA-3’
Reverse primer:
5’-AATTCTAATACGACTCACTATAGGGAGATCATATAGCGGTATCCCCTC-3’
探针:
Probe:5’- HS(CH2)6- TTTTTTTTTTTTTTTctccctgttctcagcggtcca-3’;
其中,大写表示脱氧核糖核酸,小写表示核糖核酸
在核糖核酸(RNA)探针的5’末端加入巯基化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HS(CH2)6(T)15,使探针最终形态为5’- HS(CH2)6(T)15-RNA probe-3’。
4.基因芯片的制备
在使用之前,SPR芯片在60°C下用“碱性食人鱼”(NH3/H2O2/水 = 1:1:3,v/v)处理15分钟。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将400 μL的“酸性食人鱼”(H2SO4/H2O2 = 3:1 v/v)滴在金表面上。孵育步骤持续2分钟,然后依次用水、乙醇冲洗换能器,并在氮气干燥箱内干燥。
首先将清洁处理过的SPR芯片浸入1 mM 11-氨基-1-十一烷硫醇盐酸盐(MUAM)乙醇溶液中至少2小时,使用乙醇和水充分清洗SPR芯片后,放于氮气干燥箱内干燥。随后使用3 mM 9-芴甲基-N-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Fmoc-NHS)溶液(3 : 2比例的DMSO : 100 mM TEA缓冲液,pH 7)与修饰的金表面反应1小时。根据设计的微阵列图形制备石英掩膜,并将石英掩膜覆盖至SPR芯片表面,使用365 nm的紫外线裂解SPR芯片上暴露在紫外线照射区域的氨基化烷烃硫醇单层,并使用乙醇清洗除去裂解的带有氨基保护基的氨基化烷烃硫醇。随后将SPR芯片再次浸入MUAM乙醇溶液,使SPR芯片表面在带有氨基保护基的氨基化烷烃硫醇背景中形成MUAM微阵列。使用琥珀酰亚胺 4-(N-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1-羧酸盐(溶于100mM 三乙醇胺(TEA),pH 7)溶液在MUAM微阵列反应生成巯基反应活性的马来酰亚胺后,使用微型气动泵将探针点样至SPR芯片MUAM微阵列上预定的位置进行共价偶联固定。将探针固定至SPR芯片表面后,用超纯水清洗SPR芯片后,将SPR芯片浸泡1 M 三(2-氨基乙基)胺(TAEA)的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20分钟。最后,SPR芯片用超纯水洗涤并与4 mMPEG-NHS溶液(溶于100 mM TEA,pH 8 中)反应20分钟,以减小SPR芯片表面在检测时发生的非特异性吸附。
5.DNA/RNA目标(模板)检测
将1 μl的不同浓度的DNA或RNA目标(模板)检测分别加入24 μl的反应预混液(含有40 mM Tris–HCl pH 8.5, 12 mM MgCl2 , 42 mM KCl, 5 mM DTT, 15% DMSO, 1 mM ofeach dNTP, 2 mM of each rNTP, 1 mM of ITP,0.2 µM 正向和反向引物)并充分混合后,65 °C加热5分钟。反应液冷却至40 °C左右后,加入BSA,5 U RNase H,32 U T7 RNA 聚合酶和6.4 U AMV逆转录酶。将反应溶液添加并覆盖至SPR芯片表面的微阵列上,40 °C反应15~60分钟。结果表明,本发明对H1N1流感病毒中的PA DNA目标(模板)的检测灵敏度为1000copies,对H1N1流感病毒中的PA RNA目标(模板)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copies。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PR分析仪上完成分子检测分析,首先,在载有用于检测的核糖核酸(RNA)探针微阵列的SPR芯片上,使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扩增引物等对检测分子进行恒温扩增获得单链DNA扩增产物;若检测分子中含有阳性序列,则单链DNA扩增产物会与SPR芯片上的互补核糖核酸探针杂交;随后,反应混合液中的RNaseH会特异性分解与单链DNA扩增产物杂交的核糖核酸探针,SPR芯片上的探针被分解后,对应区域的SPR条件将发生改变,最终对应区域反射光的强度将发生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单链DNA扩增产物的扩增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选自下组的反应混合物
(a)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至少两种扩增引物和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等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的反应扩增混合物;或
(b)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核糖核苷三磷酸、至少两种扩增引物、Reverse transcriptase、RNA polymerase和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等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的反应扩增混合物;或
(c)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含有至少两种扩增引物、例如但不限于具有RNase H活性的各种酶或催化剂等的可以反应生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的反应混合物;或
(d)含有目标(模板)的核酸的通过改变温度、溶液离子强度、pH等变性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的含有例如但不限于具有RNase H活性的酶或催化剂的反应混合物;
在恒温或温度变化等的条件下,将目标(模板)的核酸扩增生成单链DNA或变性成单链DNA或形成可与芯片表面探针杂交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反应混合物(a)、(b)或(c)时,作为目标(模板)的核酸为DNA或RNA;当目标(模板)的核酸是RNA时,需事先用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具有逆转录活性的酶和至少引物处理核酸,以便将核酸转化为逆转录产物;同时,反应混合物可以含有具有逆转录活性的酶,也可以使用单一的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和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互补核糖核酸探针的构成可采用以下形式:
(a)探针全部由核糖核酸(RNA)构成;
(b)探针由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因芯片相关的制备方法﹑芯片材质﹑形态:
(a)基因芯片的制备可采用但不限于原位合成﹑探针吸附固定﹑探针共价偶联固定;
(b)基因芯片的材质可采用但不限于玻璃,PMMA,硝酸纤维素膜﹑聚偏二氟乙烯膜﹑SPR芯片﹑芯片复合材质﹑磁珠﹑各种材质的纳米颗粒;
(c)基因芯片的形态可采用但不限于由一种或多种探针微阵列构成﹑基因芯片与其它种类芯片复合构成﹑纳米颗粒型基因芯片﹑微流控复合型基因芯片;
(d)其它芯片领域内的不同形式。
CN202111234491.2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Withdrawn CN113801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4491.2A CN113801919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4491.2A CN113801919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1919A true CN113801919A (zh) 2021-12-17

Family

ID=7893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4491.2A Withdrawn CN113801919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19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33929B2 (ja) 核酸配列の増幅方法
EP0656068B1 (en) Amplification and detection process
US6376191B1 (en) Microarray-based analysis of polynucleotide sequence variations
JP4860869B2 (ja) 固相支持体上の複数のポリヌクレオチドを増幅し、検出する方法
JP5565781B2 (ja) 核酸クロマトグラフ法を利用した肺炎原因菌の検出方法
JP4833981B2 (ja) 非対称pcr増幅法、その特別なプライマーおよび用途
US20170354967A1 (en) Lab-on-chip system for analyzing nucleic acid
EP3754029A1 (en) Nicking and extension amplification reaction for the exponential ampl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
US20040067492A1 (en) Reverse transcription on microarrays
JPH0723800A (ja) 核酸の検出方法
WO2010080691A1 (en) 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 of target nucleic acids
AU741141B2 (en) Specific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nucleic acids
US8435742B2 (en) Method and kit for detection/quantification of target RNA
EP1969145B1 (en)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and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JP4724380B2 (ja) 核酸の測定方法に用いる核酸プローブおよびデータを解析する方法
JP3985959B2 (ja) 核酸の測定方法に用いる核酸プローブおよびデータを解析する方法
JP5357893B2 (ja) 迅速超長鎖pcrのための単一酵素系
CN113801919A (zh)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Bashari Development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knowledge
CN108474031A (zh) Rna酶h用于选择性扩增病毒dna的用途
JP3109033B2 (ja) 核酸配列の増幅方法、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の試薬キット
CN117043355A (zh) 用于新发传染病的即时需求诊断的保护性等温核酸扩增(pina)方法
WO2002002814A1 (fr) Procede tres sensible de detection d'acide nucleique
JP2011055787A (ja) プライマー固定化基板による標的核酸の特異的検出法
CA2363938A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icroorganisms based on sequencing gene frag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