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68A - 单向磨料流加工 - Google Patents

单向磨料流加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68A
CN1137768A CN94194546A CN94194546A CN1137768A CN 1137768 A CN1137768 A CN 1137768A CN 94194546 A CN94194546 A CN 94194546A CN 94194546 A CN94194546 A CN 94194546A CN 1137768 A CN1137768 A CN 1137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extrusion
medium
extrusion medium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94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59C (zh
Inventor
劳伦斯J·罗兹
托马斯A·科胡特
尼古拉斯P·诺克费克
丹尼W·扬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trusion Millst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xtrusion Millst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trusion Millst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xtrusion Millsto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9/0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1/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31/1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other means for tumbling of work
    • B24B31/116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other means for tumbling of work using plastically deformable grinding compound, moved relatively to the workpie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磨料流加工装置包括一往复运动的活塞(42)和一挤压介质室(10),它能将其单向挤压通过具有内部通道(41)的工件(40)的内部表面,从而对所述表面进行研磨加工。夹具(24)引导从所述挤压介质室(10)来的粘弹性磨料分散体流入在工件(40)内的内部通道(41)的进口,同时安装一收集器(30),利用重力收集从内部通道的出口挤出并落入收集器的粘弹性磨料分散体。挤压介质室设有进口(16),以周期性地接受在重力作用下从收集器返流入挤压介质室(10)的粘弹性磨料分散体。

Description

单向磨料流加工
技术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传统的机械工具和机械加工领域,它将含有分散的磨料的粘弹性介质挤压通过工件的表面,特别是孔、流道和其它内部结构的内表面。这种技术已被广泛使用,例如将内燃机的进气管、气缸盖和孔磨光,以降低流动阻力和保持工作液体向各气缸的平衡流动。涉及的案子
本发明涉及美国专利5,070,652号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内容。现有技术
磨料流加工是一种非传统的加工工艺,它将掺有磨料粒子的粘弹性介质挤压通过或经过一工件表面,以便使磨料对该表面加工。在磨料流加工中,磨料的作用可被认为类似于切削、锉削、磨削、研磨、抛光或搪磨加工,其中,被挤压的粘弹性磨料介质象个“塞子”一样通过或经过工件。当该塞子在压力下被挤压通过狭窄的通道时,它成了一个可按工件表面自行成形的物体,从而对工件选定的表面进行加工。
虽然磨料流加工有点类似于其它的研磨技术,这种技术利用流体作介质以携带呈分散状态的磨料粒子,并进行类似的研磨加工(诸如流体动力加工),但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在使用流体(即液体或气体)的应用中,必须有非常高的速度,这不仅是为了使粒子保持分散状态,还因为在这种加工中,粒子相对被研磨表面的高速碰撞是主要的作用力。然而,所有这些流体动力加工受到流体动力学定律的限制,因此,不能均衡地加工复杂的表面。
然而,在本发明中,如同在其它的磨料流加工中那样,粘弹性的磨料介质是一种在相当大的压力作用下、但以相当低的速度被挤压通过限定通道的半固态的、非牛顿的流体。半固态的粘弹性介质不仅使磨料粒子保持均匀的分散状态,并且在半固态的、粘弹性的介质和粒子被挤压通过或经过工件时,它还进一步对受到剪切力作用的磨料粒子提供相对牢固的支撑,以使粒子牢靠地抵压在通道表面。因此,当粒子被迫沿着被研磨的壁表面移动时,不再是以高速碰撞被研磨的通道表面,而是以(比悬浮在流体载体里的高速粒子)更高得多的作用力缓慢而有效地对工件表面加工。然而,与大多数利用固体支承使磨料粒子紧贴着工件的传统研磨技术不同,支承磨料粒子的介质是粘弹性的,因此作为一种支撑材料,它能适应通道或通道转弯和改变形状时的转角和变形的横截面形状。
一般用来进行磨料流加工的、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两个相对的挤压室、而工件可插入它们之间的结构。挤压室是进行挤压的、变容的、可膨胀的室,它具有机械驱动的活塞,该活塞能从室内将进行研磨的介质挤压通过工件的通道,然后进入另一个挤压室。在工件和两个挤压室之间必须固定一个或两个可拆卸的、使工件固定在挤压室上和使工件通道与挤压室密封连接的工件夹具。工件夹具必须被设计成可牢牢地固定工件,以使待加工的工件表面暴露在两个挤压室之间的通道内,从而允许磨料介质被挤入和挤出工件,且不会有任何泄漏。如果待研磨的表面是一个通过工件的孔,夹具必须能使孔的两端各与一挤压室密封连接,从而使孔本身成为在一个挤压室和另一个挤压室之间的密封通道。另一方面,如果待研磨的工件表面是一个外表面,夹具一般就较复杂,并必须被设计成由工件和夹具一起形成基本的限定通道,从而使待研磨的表面成为通道的一部分,这样在介质被挤压通过通道时将至少研磨该表面。
一些进行磨料流加工的早期技术采用单向加工方法,它利用一个挤压室,磨料介质从该挤压室被挤压通过一进口夹具和工件通道,然后在其离开工件时允许其落到加工台上或落入一容器内。每过一段时间,必须将收集的磨料介质重新装入挤压室。由于将介质送回到挤压室需要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因此这种单向将磨料介质来回挤压通过一个或几个工件(如上所述)的技术消除了利用人工重新装载挤压室的需要,并显著地缩短整个加工时间。
当加工循环开始时,将掺有磨料粒子的、由半固态的、可流动的、粘弹性材料组成的挤压介质装入一个挤压室,而另一个挤压室是空的或近乎空的。加工进行时,利用液压的或机械的方法,将磨料介质从充填的室、经约束通道挤压通过待研磨的工件表面而进入空的室,从而如希望的那样对表面进行加工。一般来说,被挤压的介质然后在两个挤压室之间被来回双向挤压,直至达到所需要的研磨程度为止。利用约束器或芯杆引导磨料介质沿待研磨的表面流动可对埋头孔、凹陷区、甚至封闭的内腔进行研磨。关于采用磨料流加工的基本的现有技术的更详细说明可见美国专利3,521,412号(麦卡蒂);3,634,973号(麦卡蒂);3,802,128号(小迈尼尔);以及3,819,343号(罗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有技术是非常有效的,但相对于某些工件特征来说它们的确存在着局限性。所述的美国专利5,070,652号是最接近本发明的现有技术,它存在着已被本发明克服的局限性。例如,某些工件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这将使设计或应用夹具、以有效地密封在待加工的通道上的开口变得困难。作为这种工件的例子,有些内燃机(其每个气缸上有多个进气和/或出气阀)上的较先进的气缸盖对于在孔的歧管一侧还是活塞缸一侧进行固定都是很困难的。对于利用磨料流加工来抛光在这种气缸盖里的进气口或出气口来说,将夹具固定在孔的歧管一侧是相对容易的,因为孔的外侧开口通常位于一平表面上,而进气或出气岐管最后将固定在该表面上。而孔的另一端要密封连接一夹具却是非常不容易,因为孔的开口一般与圆盖形或半球形气缸盖内的复杂的几何结构靠得很近,由于圆盖形的气缸盖还包含着一个火花塞开口,从而使该气缸盖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化。虽然也可设计出适当的夹具,但制造成本相当昂贵,而且如果要获得足以防止介质流入诸如出气口和火花塞开口等区域的密封,那么将气缸盖工件妥善地安装在这种夹具上可能是非常耗时的。此外,由于通道是呈锥形的,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向流动经过这类进口的加工不是很理想的。
这种技术的另一个显著缺点在于,常常需要靠活塞式挤压室的一次充填量来完成对工件的加工(对于复杂的零件来说,这将需要特别大的挤压室和介质量),或必须在加工循环之间卸下、然后再装上夹具(这将需要额外的工作量,耽误时间并增加了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在我们先前的美国专利5,070,652号里,单向流动是通过将介质收集在处于“备用”状态的一挤压介质室、而利用在“工作”状态的另一配对的挤压介质室进行加工而实现的。当在工作状态的挤压介质室里的工作介质被排出的时候,处于备用状态的挤压介质室将被重新充填,这时,两个配对的挤压介质室的作用互相交换。
加工时,两个挤压介质室在连续的循环中可在两种状态之间变换,直至完成工件的加工。然后取下工件,安装另一个工件,并重新开始加工。
这种技术需要两个挤压室,以及与它们相关的液压驱动的活塞,而在加工循环的任何时候只有一个在进行有效的加工,这意味着存在额外的装备费用,而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能接受的。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低成本的、可进行单向磨料流加工的装置,它可对工件内形成的内孔、流道和类似结构进行磨削、去毛刺、切圆角和抛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快速又容易的单向磨料流加工。
本发明提供的这些和其它的目的通过下面说明书的描述将变得更清楚。
                    发明的简要介绍
提供一种磨料流加工和抛光装置,它具有一液压驱动的、往复运动的活塞和一挤压介质室,该挤压介质室能接受呈粘弹性的磨料分散体,并将其单向挤压通过具有内部通道的工件的内表面,从而对所述表面进行研磨加工。
一夹具引导粘弹性的磨料介质从所述挤压室进入工件内部通道的进口,并安装一收集器,以便当粘弹性磨料分散体从内部通道的出口挤出并落入该收集器时利用重力作用收集该磨料。
挤压室设一进口,以便接受在重力作用下从收集器流入挤压介质室的粘弹性磨料分散体。
液压驱动的活塞间歇地从在所述挤压介质室的挤压位置退回,以打开挤压介质室进口,并使在重力作用下返流的所述粘弹性磨料分散体通过打开的进口进入所述挤压介质室。在活塞退回时在挤压介质室里形成的低压将有助于介质的重力流进入该室并加速充填过程。
当挤压介质室充填工作介质时,活塞向前移动并与挤压介质室接合,密封在室内的介质,并准备另一个挤压循环。以一种连续的、循环的方式重新开始操作,直至完成对工件的加工,然后换上另一个工件,开始新的循环。
这种加工可利用一个或几个挤压介质室进行。当必须实施短的生产过程时,可考虑使用单个挤压介质室,以降低装置成本。有时,也可使用两个或更多的挤压介质室。其中一个挤压介质室接受工作介质流,而另一个挤压介质室进行加工,从而不需要从工件上或从磨料介质的加工流上卸下夹具。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实施例在不同运转阶段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实施例在不同运转阶段的剖视示意图。详细说明
单向磨料流加工、研磨和抛光的工作性能在很大范围内是非常理想的,特别是在那些因被加工零件的复杂性或介质必须通过的开口的形状而使来回挤压介质所需的夹具做不出来的场合。在另外一些场合,双向、来回挤压可能太费钱,诸如在较短的生产过程中。在有些情形下,所需要的设备可能太昂贵和复杂。
早先,我们已经提供了有效和实际可行的单向磨料流加工技术,它公布于第5,070,652号美国专利。然而,仍需要简化设备和操作。
在本发明里,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的、低成本的、且同样可靠和方便的系统,它只需极少的调整工具和夹具,就能进行单向磨料流加工、研磨和抛光。该系统使用至少一个由活塞驱动的挤压室,或液压驱动挤压介质室及类似的驱动机构。在该挤压室脱机时,利用磨料介质的重力流动再装满该室。
这种简化是可实现的,即利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被挤压的磨料介质的重力作用来重新给料。磨料从工件的出口落入一料斗,在那里有控制地和间歇地通过挤压介质室进口而进入挤压室。这种重新给料是通过操纵驱动活塞进行控制的,该活塞周期性地从所述挤压介质室里的挤压位置退回到退回位置,以便打开所述挤压介质室进口,让粘弹性的磨料分散体在重力作用下返流到所述挤压介质室。
挤压介质室进口直接与料斗的内腔连通,磨料介质汇集在料斗里,而该进口一般由活塞所封闭。当活塞退回时,该进口与挤压室内腔连通,从而允许介质流入并充填该室,以备加工作业重新开始。
在较佳的实施例里,挤压室是一垂直取向的挤压介质室,它具有若干环形排列的、通过挤压介质室侧壁上端的进口,和一在挤压介质室底部的出口。在该较佳的实施例里,活塞被从上向下驱动。
在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也可以使挤压介质室顶部敞开,并提供一通过活塞面的进口。该进口需要一种隔离阀装置以关闭该进口。
如果愿意,垂直设置的活塞可被从下向上驱动,且出口和进口均位于顶部。这种装置要求在活塞后退时打开关闭着进口的阀以便进行重新给料的流动,这种阀可以是滑阀、单向阀或类似的阀。
可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相匹敌的是一种水平安装和驱动的圆筒形挤压室,而料斗与设置在挤压室壁的上表面上的进口连通。该进口最好在活塞退回到挤压介质室的头部打开。其出口设在挤压介质室远离进口的另一端上。
用于本发明的、被推荐的粘弹性介质的特征是具有非牛顿的流动性能。当在挤压和磨料流加工过程中处于剪切状态时,这些材料就象塞子流动通过通道,在施加剪切时呈现出显著增加的粘滞性。当施加的剪切撤消时,该材料在松弛情况下呈现出较低的粘滞性和较多的流动性能。特别是,在重力作用下它能容易地流动,这样,聚集在料斗底部的材料在活塞从挤压室退回而打开进口时可容易地流入和充填该挤压室。退回活塞还会对挤压室抽真空,这样,当进口打开时将把介质吸入挤压室里。一旦挤压室填满介质,活塞就会向前进入挤压室,关闭进口,将介质封闭在挤压室里,然后,系统准备下一个挤压循环,而这是通过进一步驱动活塞向前进入挤压室进行的。
用于本发明的较佳的介质是聚硼硅氧烷,它可被增塑,通常利用硅液,以达到适当的低剪切粘性。在该介质中添加适当量的磨料,而对磨料的选择涉及到工件的材料和在工件上进行的加工,其一般的类型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说明。可以使用的磨料包括硅石,氧化铝,碳硅砂,金刚砂,碳化钨,碳化硅,金刚石,胡桃壳等。
参看图1和1a,它们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它被用来研磨和抛光内燃机气缸盖的进气口。如图1和2所示,本装置包括一挤压室10,它能够依序处理一系列工件,例如内燃机气缸盖。
图1和2描述了本系统的细节,其中挤压室10置于工件40之下,而该工件40可方便地安装在一夹紧台(未画出)上。
参看图1,该图描述了第一步加工工序,工件40(在本案中是一气缸盖)被固定不动,这样,夹具24可使进口与在待研磨的工件内的通道对齐并连通。待研磨工件通道28的出口一侧位于料斗30的上方,这样,离开通道28的磨料介质将落入料斗内并被收集和重新导入挤压室10。在这个具体应用中,被加工的通道一般是气缸盖的进气口。因此,将气缸盖(工件40)的进气岐管一侧牢牢地固定在夹具24上是较为可取的。
为了开始第一步加工工序,如图1所示,挤压室10含有要被挤压通过工件的磨料介质。然后启动挤压室,使由一液压缸或类似装置驱动的活塞42向下移动,挤压在挤压室10里的磨料介质,使其通过由排出口11限定的通道,通过管道26,到达夹具24和工件通道41,从而使磨料介质如所希望的那样研磨工件40的通道41的内表面。当磨料介质离开工件40时,磨料介质落入料斗30,而重力将使其汇聚并靠近挤压室10的进口16。
在某些地方,通常当工件40已被加工到所需程度时,或当挤压室10已将所有充填的磨料介质挤出时。第一步加工工序即告完成。而在本发明中,不需要将装置设计成具有足够大的挤压室容积,以致在每一个加工循环中就完成在各工件上的研磨工作。与现有技术不同,即不再苛求在活塞42每完成一个挤压冲程时,就要被加工的工件加工完毕并卸下,再换上一个新的未加工的工件。这是因为可以采用多次循环,从而又不必在操作中对所用的夹紧装置和调整装置作任何改变。多次循环允许有效地使用较小的装置,从而节省可观的费用。
当加工工序的第一步完成时,这可以是工件所需要的加工已完成,或活塞42到达排出冲程的尽头,便开始向挤压室重新充填磨料介质的第二步。如图2所示,活塞42退回到某一位置,以打开位于料斗40底部内的、通过室10的壁的充填口16。在重力和活塞退回产生的真空作用下,使磨料介质流动通过进口16,直到挤压介质室被完全填满为止。
如图2所示,挤压室10设有一排环状进口16,它们环绕挤压介质室的圆周排列,并通过挤压介质室的壁。当活塞42向上退回到图1所示的位置时,进口16向料斗30的内腔敞开,从而提供聚集在料斗里的、靠近该进口处的介质。
一当室10填满时,活塞42向下移动到将进口1 6封闭的位置,然后已充填的挤压介质室10便准备好开始另一循环。
接着,准备好重复第一步,或者加工另一个新的工件,或者如果需要的话对同一工件继续进行另一次加工循环。
很显然,本装置提供磨料介质单向流动通过工件的内部通道。
从上面的介绍可看到,在充填的磨料介质必须流入的挤压室10上,进口16的设置必须使该进口可接受料斗30内的磨料介质。因此,该进口必须与料斗30的内腔连通,并从实用出发,通过挤压室的进口应位于挤压室的上部,从而可较方便地接受磨料介质流,以充填室10。
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将看到,也可以使用带有一个敞开的顶部的挤压室,并带有通过活塞42的进口,而在该进口处设一诸如滑阀之类的打开和关闭机构,从而不再需要通过挤压介质室壁的进口。
同样地,开设于工件上的、磨料介质必须由此离开的出口应面向下,或至少是横向的,这样,可控制磨料介质的落下,并让其落入接受室或料斗装置里,而不致聚集在工件上。在磨料介质被挤压通过的进口和磨料介质必须由此掉落的工件出口之间,磨料介质必须通过的通道可是由工件设计时决定的任何形状和方向。
很显然,倘若磨料介质通过面向上的开口离开工件,将其导入适当的挤压室将是较困难的。然而,如果确实需要,也可允许面向上的出口,但需提供适当的屏障、引导装置,或者甚至是单独的出口夹具,以便将离开的磨料介质导入一个可掉入接受该介质的挤压室的地方。
利用一可倾斜的或可转动的工作台将工件安装在夹具上和料斗30上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手段,但显然也可利用其它的技术。例如,在有些应用中,的确比较简单,只是有选择地将工件固定在适当的挤压室的上方,且不需要任何可移动的器具。在另外的实施例里,料斗装置事实上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出口夹具,它将磨料介质导入可让其随后流入接受该介质的挤压室的地方。
应该明白,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并不要求全部取消任何出口固定。虽然本发明的大多数应用可在没有任何出口的情况下进行,但应该看到,在有些情况下,至少一个局部的出口夹具可能是必需的,特别是在如果出现在工件上表面的出口是不能避免的情况下。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工件和接受介质的挤压室之间的整套出口夹具也将不是必需的。按照本发明的实践,只有能将离开的磨料介质引导到一个随后可使其落入接受该介质的挤压室的地方的、任何这种出口夹具才是有用的,而且也不要求往复流动中夹具所必须的那种严格的密封。
虽然上述的装置和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大量相同的特征,但也有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提供了值得称道的优点,特别是对于具有至少一个表面、而该表面难以固定和密封连接一夹具的工件的加工来说。具体来说,允许在出口处离开工件的磨料介质落下将免去对夹具和密封出口一侧的需要。还应该清楚地看到:由于仅使用一个夹具,就可免去制造出口夹具而节省费用,还因为免去安装和密封出口夹具又可节省时间。而且这个优点对于如上所述的、具有难以夹紧的表面的工件是非常有利的,还有,在加工不管夹紧其表面是容易的还是困难的工件时,能节省费用和时间都是好的。除了上述优点之外,使用如上所述的落下的磨料介质,与使用完全封闭在内的磨料介质相比,将降低对能量的需要,因为它不再需要用能量和动力将磨料介质从工件挤压到回收该介质的挤压室去。此外,磨料介质离开工件后将不再受磨擦力作用,这必将降低磨料颗粒的磨损程度;还有,不受约束的磨料介质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将在其重新压缩和重新挤出前的这段时间里得到很好的冷却,这将进一步提高介质的使用寿命,甚至不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磨料流加工装置有时必需的介质外部冷却装置。
与我们先前的5,070,652号美国专利相比,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简化和可靠性,并因省去了旋转台机构而显著地节省了设备费用。意想不到的是,因将可流动的介质重新充填挤压室所需要的时间延迟十分有限,并且当单个循环足以完全加工好工件的内部通道时,必将会发现,将工件取下并将另一工件安装到位所需要的时间完全可以或基本上足以使介质流入要填充的挤压室,因此当开始一个新的循环时将不再需要延时。
在图3和4中,描述了挤压室10的一种替换装置,它具有进口16,该进口位于并通过水平放置的圆筒形室的上表面。该装置的操作和功能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
上述介绍和具体的实施例是用来描述本发明,以使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可实施本发明,而不是用来限止其范围。本发明的全部范围由附后的权利要求书限定,该权利要求书陈述了本发明的具体界限。

Claims (5)

1.一种磨料流加工和抛光装置,包括一液压驱动的、往复运动的活塞和一挤压介质室,该挤压介质室可接受磨料的粘弹性分散体,并将其单向挤压通过具有内部通道的工件的内部表面,以对所述表面进行研磨加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夹具装置,其引导从所述液压挤压介质室来的所述粘弹性磨料分散体流入所述内部通道的至少一个进口;
(2)收集器,其利用重力作用收集从所述内部通道的至少一个出口来的所述粘弹性磨料分散体;
(3)一挤压介质室进口,可控制地和间歇地打开,使来自所述收集器的所述粘弹性磨料分散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所述液压挤压介质室;
(4)所述液压驱动的活塞能将所述挤压介质室里的所述粘弹性的磨料分散体挤压通过所述内部通道并落入所述收集器,且可间歇地从在所述挤压介质室里的挤压位置退回到一退回位置以打开所述挤压介质室进口,使所述粘弹性磨料分散体在重力作用下返流入所述挤压介质室,然后向前移动而封闭所述挤压介质室进口并将所述粘弹性磨料分散体密封在所述挤压介质室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介质室安装在一垂直位置上,所述活塞从上向下驱动,所述挤压介质室进口是通过挤压介质室壁的至少一个开口,当活塞在挤压位置时该开口位于活塞上方,当所述活塞退回到退回位置时该开口在活塞面的下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介质室安装在一垂直位置上,所述活塞从上向下驱动,而所述挤压介质室进口是通过活塞面的至少一个装有阀的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介质室安装在一垂直位置上,所述活塞从下向上驱动,而所述挤压介质室进口是通过挤压介质室上端的至少一个开口,该开口带有一控制所述粘弹性介质流入所述挤压介质室的阀,且当所述活塞从挤压位置退回到退回位置时所述阀被打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介质室安装在一水平位置上,所述挤压介质室进口是通过挤压介质室壁的至少一个开口,当活塞处于挤压位置时该开口位于活塞之外,当所述活塞退回到退回位置时该开口在活塞面和挤压介质室内腔之间。
CN94194546A 1993-10-22 1994-10-24 磨料流加工和抛光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698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139,744 1993-10-22
US08/139,744 US5367833A (en) 1993-10-22 1993-10-22 Unidirectional abrasive flow machin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68A true CN1137768A (zh) 1996-12-11
CN1069859C CN1069859C (zh) 2001-08-22

Family

ID=22488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45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69859C (zh) 1993-10-22 1994-10-24 磨料流加工和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367833A (zh)
EP (1) EP0724499B1 (zh)
KR (1) KR100343315B1 (zh)
CN (1) CN1069859C (zh)
CA (1) CA2174720C (zh)
DE (1) DE69427483T2 (zh)
RU (1) RU2138385C1 (zh)
TW (1) TW252064B (zh)
WO (1) WO199501110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3264A (zh) * 2016-01-05 2017-08-04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清洁燃气涡轮发动机构件的磨蚀性凝胶去污剂
CN109153105A (zh) * 2016-05-24 2019-0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用于对三维构造体的贯通流路进行研磨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83629A (zh) * 2021-07-12 2021-11-02 南京航太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磨粒流加工用磁性软弹性磨料及制备方法
CN116061014A (zh) * 2022-12-26 2023-05-0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盲腔工件精密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2288A (en) * 1995-08-30 1997-12-30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moving excess overlay coating from within cooling holes of aluminide coated gas turbine engine components
US5788558A (en) * 1995-11-13 1998-08-04 Localmed,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lishing lumenal prostheses
US5906759A (en) * 1996-12-26 1999-05-25 Medinol Ltd. Stent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tent deforming blades
US7959664B2 (en) 1996-12-26 2011-06-14 Medinol, Ltd. Flat process of drug coating for stents
IT1304136B1 (it) * 1998-11-27 2001-03-07 Claudio Mingot Composizione, procedimento e apparecchiatura per la lucidatura dipezzi.
DE19912348A1 (de) * 1999-03-19 2000-09-28 Gegenheimer Helmut Schleifmaschine
KR20010096988A (ko) * 2000-04-19 2001-11-08 박상록 디젤기관용 연료분사밸브의 유동성 입자에 의한 고압화대응 가공방법
US6500050B2 (en) 2000-09-06 2002-12-31 Extrude Hone Corporation High precision abrasive flow mach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40155125A1 (en) * 2003-02-11 2004-08-12 Kramer Martin S. High pressure fluid jet nozz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US7121937B2 (en) 2003-03-17 2006-10-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brasive brush elements and segments
WO2006007554A2 (en) * 2004-07-01 2006-01-19 Extrude Hone Corporation Abrasive machining media containing thermoplastic polymer
US8828077B2 (en) 2006-03-15 2014-09-09 Medinol Ltd. Flat process of preparing drug eluting stents
KR20150047637A (ko) * 2007-01-29 2015-05-04 토소우 에스엠디, 인크 극도로 매끄러운 면의 스퍼터 타겟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753760B2 (en) 2008-04-07 2010-07-13 Kennamet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lishing drill bits
RU2501642C1 (ru) * 2012-08-06 2013-12-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вод им. В.А. Дегтяре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текучим абразивом отверстий длинномерных деталей
CN110938206B (zh) 2013-05-01 2022-11-04 英威达纺织(英国)有限公司 在聚酰胺制造工艺中减少凝胶形成
US9687953B2 (en) * 2014-06-27 2017-06-27 Applied Materials, Inc. Chamber components with polished internal apertures
JP2016179515A (ja) * 2015-03-23 2016-10-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三次元構造体の貫通流路を研磨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WO2019003397A1 (ja) * 2017-06-28 2019-01-03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中空スタビライザーの製造方法
RU182524U1 (ru) * 2017-09-19 2018-08-22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ауки и технологий имени академика М.Ф. Решетнева" (СибГУ им. М.Ф. Решетнева)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полирования внутренних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секционно-изогнутых волноводов при абразивно-экструзионной обработке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19597A (en) * 1969-09-17 1973-06-06 Feldcamp Eg Method and means for finishing an aperture
US5070625A (en) * 1988-04-25 1991-12-10 Urquhart Gordon T Oven for the curing and cooling of painted objects and method
CN1065279A (zh) * 1991-03-26 1992-10-14 航空航天工业部南方动力机械公司 一种挤压抛光工作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3264A (zh) * 2016-01-05 2017-08-04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清洁燃气涡轮发动机构件的磨蚀性凝胶去污剂
CN109153105A (zh) * 2016-05-24 2019-0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用于对三维构造体的贯通流路进行研磨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83629A (zh) * 2021-07-12 2021-11-02 南京航太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磨粒流加工用磁性软弹性磨料及制备方法
CN116061014A (zh) * 2022-12-26 2023-05-0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盲腔工件精密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24499A1 (en) 1996-08-07
AU674802B2 (en) 1997-01-09
EP0724499A4 (en) 1997-07-09
DE69427483D1 (de) 2001-07-19
DE69427483T2 (de) 2002-04-25
AU8127194A (en) 1995-05-08
RU2138385C1 (ru) 1999-09-27
CN1069859C (zh) 2001-08-22
US5367833A (en) 1994-11-29
KR100343315B1 (ko) 2002-12-06
CA2174720C (en) 2004-02-03
KR960705654A (ko) 1996-11-08
EP0724499B1 (en) 2001-06-13
CA2174720A1 (en) 1995-04-27
TW252064B (zh) 1995-07-21
WO1995011109A1 (en) 1995-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59C (zh) 磨料流加工和抛光装置
CA2095254C (en) Reversible unidirectional abrasive flow machining
US5542348A (en) Process for compacting metal shavings
CN112846874A (zh)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快速固定夹具
US4319435A (en) Blasting machine for deburring workpieces
CN1347788A (zh) 高精度磨料流动加工设备和方法
CN210335524U (zh) 一种单向连续磨粒流抛光装置
CN111438538A (zh) 一种挡绳杆自动攻孔丝机
CN115637410A (zh) 一种高精度光学透镜加工用镀膜装置及其镀膜方法
CN113305631B (zh) 一种机床加工含油污碎屑回收处理装置
CN1516784A (zh) 液体的定量排出装置
JP2003260653A (ja) バリ取り装置
CN115302395A (zh) 一种轴承空心滚子的超精与残余应力消减方法
CN212552680U (zh) 一种挡绳杆自动攻孔丝机
CN112338550B (zh) 双头中心钻孔专机
AU674802C (en) Unidirectional abrasive flow machining
CN215036570U (zh) 联动式流体抛光机
CN213998880U (zh) 一种压裂车柱塞泵柱塞加工专用磨削装置
CN212882850U (zh) 一种多功能研磨分样机
CN221337838U (zh) 一种油缸油泵内孔抛光设备
CN221474748U (zh) 摆线轮齿槽抛光装置
CN217680593U (zh) 一种具有出料角度可调节的泵送装置
CN118578273A (zh) 一种汽车装配件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CN207983080U (zh) 下料方便的研磨机
CN117961603A (zh) 一种航空航天钛合金结构件的切削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