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5171A - 电池组、系统、操作状态传送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系统、操作状态传送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5171A
CN113765171A CN202110408498.5A CN202110408498A CN113765171A CN 113765171 A CN113765171 A CN 113765171A CN 202110408498 A CN202110408498 A CN 202110408498A CN 113765171 A CN113765171 A CN 113765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pack
operation state
abnormality
outpu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84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野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b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b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biko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b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765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5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5Detection of state of health [SO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向连接目标的设备供电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力输出电路,所述电力输出电路构成为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第1电力,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2电力,所述第1电力是用于使所述设备操作的电力,所述第2电力是用于使所述设备不操作的大小的电力。

Description

电池组、系统、操作状态传送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系统、操作状态传送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电池组的操作异常时的通信方法,现已存在例如使用专用信号线的通信等多种方法。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电池组的操作异常的情况下经由供电线在供电时发送电信号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534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通信方法中,需要在使用前确定电池组和连接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向连接目标的设备供电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力输出电路,所述电力输出电路构成为,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第1电力,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2电力,所述第1电力是用于使所述设备操作的电力,所述第2电力是用于使所述设备不操作的大小的电力。
这样的电池组不再需要确定电池组和连接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因此无需依存特定的电池组就能使连接设备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电池组1以及连接目标的设备10的系统100的示意图。
图2为电池组1以及设备10的电路图。
图3为示出电池保护电路3所承担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4为电池组输出的第1电力D1以及第2电力D2的电压值的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所涉及的从电池组1到设备10的操作状态传送方法的活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所示实施例中示出的各种特征事项均能够相互组合。
在此,用于实现在本实施例中所出现的软件的程序可以被提供为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存储介质,也可以被提供为从外部服务器下载的形式,还可以被提供为使所述程序由外部计算机启动,并且由客户终端(即所谓的云计算)来实现功能的形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部″可以包括例如由广义上的电路实施的硬件资源和可以由这些硬件资源具体实现的软件信息处理的组合。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涉及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既可以是例如表示电压或电流的信号值的物理值,或者是作为由0或1所组成的二进制数的位集合的信号值的高低,又或者是通过量子叠加(所谓的量子位)来表示,且可以从广义的电路上来执行通信或计算。
此外,广义上的电路是通过至少适当地组合电路(Circuit)、电路系统(Circuitry)、处理器(Processor)以及存储器(Memory)等而实现的电路。即,包含用于特定应用的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设备(如简单可编程逻辑设备(Simple Programmable Logical Device:SPLD)、复合可编程逻辑设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以及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1.整体结构
在第1章中,将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包含电池组1以及连接目标的设备10的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100具备电池组1和连接目标的设备10。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1向连接目标的设备10供电。电池组1以及设备10构成为可通过电池组1的第1连接端子T1以及设备10的第2连接端子T2向设备10供给第1电力D1以及第2电力D2。这样一来,设备10构成为基于第1电力D1操作,且基于第2电力得到控制。如图1所示,系统100还可具备信息处理装置20。信息处理装置20可通过电信线路取得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相关的信息。
1.1电池组1
图2为电池组1和设备10的电路图。电池组1包括电源部2、电池保护电路3、存储部4、通信部5、电力输出电路6、电压转换电路7、信号输出电路8和测定部9。以下将对结构要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1.1电源部2
电源部2为电池组1的电源。电源部2可以例如为由二次电池21构成。二次电池21是能够反复充放电的电池(充电式电池),且构成为能够向电池组1供电。
电池组1的第1连接端子T1具有第1正极侧连接端子T11和第1负极侧连接端子T12。在电池组1充电时,将充电器的正极侧连接端子(未示出)连接至第1正极侧连接端子T11,将充电器的负极侧连接端子(未示出)连接至第1负极侧连接端子T12,从外部电源向电池组1充电。
设备10的第2连接端子T2具有第2正极侧连接端子T21和第2负极侧连接端子T22。当电池组1放电时,第2正极侧连接端子T21连接至第1正极侧连接端子T11,第2负极侧连接端子T22连接至第1负极侧连接端子T12,将第1电力D1和第2电力D2从电池组1向设备10放电。
二次电池21可例如为铅蓄电池、碱性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是锂离子电池,但是类型不受限于此。此外,电源部2的二次电池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数量不限。
1.1.2电池保护电路3
当电池组1处于异常操作状态时,电池保护电路3保护电池组1和设备10。电池保护电路3连接至电源部2、电力输出电路6、信号输出电路8以及测定部9。电池保护电路3控制电力输出电路6和信号输出电路8。电池保护电路3的操作电源由电源部2供给。
电池保护电路3对电池组1相关的整体操作进行处理或控制。电池保护电路3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未示出)。图3为示出电池保护电路3所承担的功能的功能框图。电池保护电路3通过读取存储在存储部4中的预定程序来实现与电池组1有关的各种功能。具体而言包括但不仅限判断功能、信号通信功能、电力测定功能、接收功能、历史记录保存功能以及历史记录通信功能。即,信息处理基于软件(存储在存储部4中)由硬件(电池保护电路3)来具体实现,且由判断部31、信号通信部32、电力测定部33、接收部34、历史记录保存部35以及历史记录通信部36来执行。
(判断部31)
判断部31构成为可判断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是否发生异常。进而,判断部31构成为可判断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此外,确定单元31被配置为能够确定操作状态中异常的类型。在此,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可例如为过充电状态、过放电状态、电池组1充放电时发生的电压值及电流值异常,以及电池组1中的电子设备发热异常。但异常的类型并不仅限于此,而是包括电池组1操作状态出现异常的所有现象。例如,判断部31可以获取电池组1的电压值、电流值以及电子设备的温度等数据,通过比较预先存储在存储部4中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发生异常。
判断部31构成为基于后述的电力测定部33所测定的第1电力D1的第1电压值V1或是电流值来判断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例如,判断部31可以获取电池组1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的数据,并基于所获取的数据来判断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
此外,判断部31构成为可基于后述的接收部34所接收的测定设备92的输出值来判断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例如,判断部31可以获取搭载于电池组1的电子设备的温度等数据,并基于所获取的数据来判断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
(信号通信部32)
当信号通信部32判断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异常时,便将异常的类型信号化。由于信号为数字电信号,因此通过数字-模拟转换电路(未示出)将其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并发送至信号输出电路8。例如,在电压异常的情况下,电信号重复开关一次。在电子设备温度异常的情况下,电信号重复开关两次。这样一来,信号通信部32将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信号化以使其可识别。在信号化时,信号通信部32可以通过改变打开或关闭状态的时间来识别电信号。
(电力测定部33)
电力测定部33构成为可测定由电源部2输出的第1电力D1。电力测定部33测定第1电力D1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具体而言,电力测定部33测定作为负载的电阻91的前后电压,并将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除以电阻91的值来测定第1电力D1的电流。电压值也通过同样的方式由电压测定电路(未示出)来测定。由于电流值和电压值是模拟电信号,因此通过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未示出)转换为数字电信号。
电力测定部33也可测定第1电力D1的电力值。在电池组1中设有电力测定电路来测定电力值。由于这样的电力值是模拟电信号,因此通过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未示出)转换为数字电信号。测定电力值不仅可以检测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异常,而且还可以在电源部2是二次电池21时掌握剩余量。
(接收部34)
接收部34构成为可接收测定设备92的输出值。当测定设备92为电压值或电流值的模拟电信号时,输出数据通过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未示出)转换为数字电信号。接收部34接收被转换为数字电信号的输出数据。测定设备92不仅可以设置在电池组1的内部,还可以设置在电池组1的外部。
(历史记录保存部35)
历史记录保存部35构成为当判断部31判断异常发生时,可将判断异常发生的时刻以及异常发生时的操作状态作为历史记录进行保存。换言之,历史记录保存部35将判断异常发生的时刻以及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存储至存储部4。
历史记录保存部35除了操作状态异常以外,还可将二次电池21的剩余量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至存储部4。具体而言,电力测定部33以预定间隔测定二次电池21的剩余量,并且将所测定的时刻和剩余量保存至存储部4。这样一来,通过保存二次电池21的剩余量的历史记录,可以掌握充电完成所需时间以及充电率等情况,还可掌握二次电池21的老化状态。由此,用户就可掌握二次电池的更换时机。
(历史记录通信部36)
历史记录通信部36将保存在历史记录保存部35的历史记录相关数据等发送至后述的通信部5。发送时间可以是历史记录保存部35每次将操作状态作为历史记录保存的时候,也可以是固定时间间隔。
1.1.3存储部4
存储部4存储由以上描述所定义的各种信息,这可以例如由作为固态驱动器(SoldState Drive:SSD)等存储设备或是用于存储程序运算相关的临时必要信息(参数、数组等)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存储器来实施。并且,这些还可以互相组合。特别是当判断部31已判断出电池组1发生异常时,存储部4存储判断异常发生的时刻和异常发生时的操作状态。此外,存储部4存储判断程序、信号通信程序、电力测定程序、接收程序、历史记录保存程序以及历史记录通信程序。除此之外,存储部4还存储由电池保护电路3执行的与电池保护电路3相关的各种程序等。
1.1.4通信部5
通信部5虽优选诸如USB、IEEE1394、Thunderbolt以及有线LAN网络通信等有线通信方式,但根据需要也可包含无线LAN网络通信、LTE/3G等移动通信以及Bluetooth(注册商标)通信等方式。
即,优选为通过以上多个通信方式的结合来实施。特别是电池保护电路3和存储部4以及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优选构成为可根据预定的通信标准来实现通信。
当判断部31判断电池组1发生异常时,通信部5可将判断异常发生的时刻以及异常发生时的操作状态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20。此外,与电池组1的操作相关的程序以及参数等数据可通过电信线路与信息处理装置20实现通信。
1.1.5电力输出电路6
电力输出电路6具备CFET61(电荷场效应晶体管(Charge Field EffectTransistor))和DFET62(放电场效应晶体管(Discharg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可切换电池组1的充放电。电力输出电路6连接至电源部2以及信号输出电路8。此外,当电池组1发生异常时,为将第2电力D2输出至设备10,电力输出电路6连接至电压转换电路7。
当电池组1充放电时,CFET61和DFET62组合以控制电力输出电路6使得电流不会沿反方向流动。具体而言,DFET62切断电池组1的放电方向上的电流,且CFET61切断电池组1的充电方向上的电流。
电流从外部充电器在DFET6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当电池组1充电时,从电池保护电路3向CFET61的栅极侧施加电压,因此电流进一步在CFET6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流过并流至二次电池21。这样一来,电池组1得到充电。
电流从二次电池21在CFET6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当电池组1放电时,从电池保护电路3向DFET62的栅极侧施加电压,因此电流进一步在DFET6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流过并流至设备10。这样一来,电池组1得到放电。
当电池组1的第1连接端子T1和设备10的第2连接端子T2连接时,电力从二次电池21输入至电力输出电路6。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正常时,电力输出电路6构成为输出第1电力D1。在此,第1电力D1是用于使设备10操作的电力。另一方面,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异常时,电力输出电路6构成为输出第2电力D2。在此,第2电力D2是用于使设备10不工作的大小的电力。
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正常时,第1电力D1的电流在电池保护电路3向DFET62的栅极侧施加电压时在DFET6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通过,经由信号输出电路8和第1连接端子T1流至设备10。在图2中,虽然第1电力D1的电流是经由信号输出电路8流至第1连接端子T1,但是也可不必经过信号输出电路8。
另一方面,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异常时,从电池保护电路3不会有电压施加至DFET62的栅极侧。因此,第1电力D1的电流不在DFET6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而流至电压转换电路7。由此,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异常时,第1电力D1被输入至电力输出电路6。
1.1.6电压转换电路7
电压转换电路7连接至电力输出电路6和信号输出电路8,并将从电力输出电路6输入的第1电力D1的第1电压值V1转换为第2电压值V2。电压转换电路7将转换为第2电压值V2的第2电力D2输出至信号输出电路8。第2电压值V2的大小要小于第1电压值V1的大小。(第2电压值V2/第1电压值V1)的值大于0且小于1。
具体而言,(第2电压值V2/第1电压值V1)的值为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71,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并且也可以在以上示例的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
1.1.7信号输出电路8
信号输出电路8连接至电压转换电路7和第1连接端子T1,目具备二极管81和FET82(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信号输出电路8构成为基于由判断部31所判断的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类型来改变从电压转换电路7输入的第2电力D2的第2电压值V2。具体而言,从信号通信部32发送的电信号控制FET82以使第2电力D2的第2电压变动。这样一来,信号输出电路8将表示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类型的电信号发送至设备10。
此外,当二次电池21的剩余量等于或低于预定阈值时,信号输出电路8构成为使第2电压值V2变动。通过将表示二次电池21的剩余电量减少的状态的电信号发送至设备10,设备10可根据二次电池21的剩余量进行相应操作。
图4为电池组1输出的第1电力D1和第2电力D2的电压值的状态图。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正常时,从电力输出电路6输入的第1电力D1由信号输出电路8信号化并输出至第1连接端子T1。第1电力D1的电压为第1电压值V1。另一方面,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被判断为异常时,从电力输出电路6输入的第1电力D1被电压转换电路7转换为第2电力D2。然后,第2电力D2由信号输出电路8信号化并输出至第1连接端子T1。如图4所示,第2电力D2的电压在第2电压值V2和第3电压值V3之间变动。在此,第3电压值V3的值可以大于第2电压值V2的值。
具体而言,从电压转换电路7输入的第2电力D2被输入至FET82的源极,并且在FET8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第2电力D2的电流由施加至FET 82的栅极的电压(栅极电压)来控制。由于从信号通信部32发送的电信号的电压被施加至FET82的栅极侧,因此当电信号打开时,FET8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第2电力D2的电压变为第2电压值V2。另一方面,当电信号关闭时,电流不在FET8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而是经过二极管81流动。由于二极管81引起电压下降,第2电力D2的电压变为第3电压值V3。信号输出电路8可以降低第3电压值V3直到其接近0。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具有降低电压的功能即可,并不仅限于二极管81。
在图4的示例中,输入至信号输出电路8的第2电力D2的电压作为L/H信号被输出,其中第2电压值V2为High,第3电压值V3为Low。(第3电压值V3/第2电压值V2)的绝对值优选为0~10。由于第3电压值V3的下限值可以为0,因此(第3电压值V3/第2电压值V2)的绝对值包括0。此外,由于包括V3和V2的值相等的情况,因此(第3电压值V3/第2电压值V2)的绝对值还包括1。
具体而言,(第3电压值V3/第2电压值V2)的绝对值可例如为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71,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1,2,3,4,5,6,7,8,9,10,并且也可以在以上示例的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
信号输出电路8可以将第2电压值V2改变为大于2的电压值。通过使量化多于2个阶段,向设备10传送的数据量增多。电池组1还可以传送更多操作状态的异常类型。
1.1.8测定部9
测定部9具备测定设备92。测定部9连接至电池保护电路3,且测定设备92所测定的物理量被输出至电池保护电路3。
测定装置92测定温度、湿度、气压和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电池组1若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则可能会损害电路,因此测定加速度是有用的。而且,测定设备92所测定的物理量还不仅限于此,只要是能掌握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均可。测定部9可具有用于分别测定各个物理量的多个测定设备92,也可具有能够同时测定多个物理量的测定设备92。
测定设备92具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测定通过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而获得的值。例如,测定温度的测定设备92具有热电偶、测温电阻体、热敏电阻、半导体以及石英振子的传感器。但传感器并不仅限于此,只要是能将温度转换成电信号均可。
1.2设备10
本节将对连接至电池组1的设备10进行说明。电池组1的第1连接端子T1和设备10的第2连接端子T2连接,从电池组1向设备10供给第1电力D1和第2电力D2。设备10的使用不受限制,只要是能连接至电池组1即可。例如,设备10可以是诸如链锯、割灌机、绿篱修剪机或鼓风机等手持式作业机械,也可以是诸如圆锯或带锯的切割机、投光器或是发电机等工业机械制品。设备10包括信号判定电路11,控制部12和操作部13。以下将对各构成要素作进一步说明。
1.2.1信号判定电路11
信号判定电路11具备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未示出)。信号判定电路11将从电池组1输入的第1电力D1和第2电力D2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数字化的电信号被输出至控制部12。
1.2.2控制部12
控制部12识别从电池组1输入的第2电力D2的第2电压值V2的变动值。然后,控制部12构成为可基于识别出的变动值通过第2电力D2来控制设备10。控制部12具备CPU121。具体而言,CPU121基于从信号判定电路11输入的电信号来控制设备10中的电子设备和动力设备。
CPU121基于电信号的变化来识别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类型,并且控制设备10中的电子设备和动力设备。例如,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发生异常时,CPU121从所传送出的电信号中识别出异常,并停止后述的操作部13的操作。控制部12可以代替CPU121具备模拟控制器以对设备10中的电子设备和动力设备进行模拟控制。
1.2.3操作部13
操作部13具备作为动力设备的发动机131。操作部13至少输入第1电力D1。然后,操作部13构成为通过输入的第1电力D1进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第2电力D2的大小等于或小于使操作部13操作的电力值,因此当第2电力D2被输入至操作部13时,发动机131不操作。
1.3信息处理装置20
本节将对信息处理装置20进行说明。信息处理设备20构成为能够通过电信线路以预定的通信标准与电池组1进行通信。信息处理装置20可以从通信部5实时获取关于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以及异常类型的数据。因此,使用中的大量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可以被迅速掌握,这样的数据在维护或修理中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2.操作状态传送方法
在第2章中,将对第1章中描述的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传送方法进行说明。向连接目标的设备10供电的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传送方法具备电力输出步骤。在电力输出步骤中,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正常时,输出第1电力D1。当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异常时,输出第2电力D2。第1电力D1是用于使设备10操作的电力,第2电力D2是用于使装置10不工作的大小的电力。由此,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被传送至设备10。以下将对所述操作状态传送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5为实施例所涉及的从电池组1到设备10的操作状态传送方法的活动图。以下将结合本图进行说明。
[开始]
(活动A01)
电池组1输出使连接目标的设备10的发动机131操作的第1电力D1。
(活动A02)
判断部31判断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是否正常。当操作状态正常时,执行活动A01。当操作状态异常时,则执行活动A03。
(活动A03)
判断部31判断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类型。
(活动A04)
电压转换电路7将第1电力D1的第1电压值V1转换为第2电压值V2,并作为第2电力D2输出。
(活动A05)
信号输出电路8基于操作状态的异常类型使第2电力D2的第2电压值V2在第2电压值V2和第3电压值V3之间变动。
(活动A06)
信号输出电路8将变动的第2电力D2的第2电压值V2作为电信号输出。
(活动A07)
表示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电信号被输入至设备10的信号判定电路11。
(活动A08)
控制部12的CPU121通过数字化操作状态的异常信号来判定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
(活动A09)
控制部12的CPU121控制设备10中的电子设备。然后,当第2电力D2输入至操作部13时,操作部13的发动机131可以停止。此外,在设备10或信息处理装置20的显示器(未示出)上还可以显示操作状态的异常类型。
[结束]
如图5所示,在将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有无或异常类型传送至连接目标的设备10的方法中,与在从电池组1向设备10供电的电力线中叠加电信号的方式来传送的方法相比,不必考虑电池组1和设备10之间的兼容性。由于在以叠加电信号传送的方法中设备10必须将供给的电力与传送的电信号分离,因此在设计设备10的电路时需要考虑阻抗的纤维设计。不仅如此,还需要信号调制电路等,并且设备10的电路配置会变得复杂且容易受到外部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是相同型号的电池组1也会出现设备10不兼容的现象,不适合于未指定且具有多种类型的电池组1。
如本实施例那样,在经由供电的电力线将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有无或异常类型发送至连接目标的设备10的方法中,无需另外设置通信专用的终端,由此端子结构得以简化。因此,可以以低成本使电池组1小型化。此外,由于端子数量少,所以更容易制成防水防尘的结构。
电池组1在将操作状态的异常有无或异常类型向连接目标的设备10传送时,并不输出使操作部13操作的第1电压值V1。因此,操作部13在设备10的控制部12检测到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异常之前就可以停止。
3.其他
本发明还可通过以下所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来提供。
(1)历史记录保存部35除了保存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发生异常的时刻和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之外,还可以将电池组1的型号存储在存储部4中。由此,可以分别详细地掌握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从而有利于品质保证。
(2)历史记录保存部35还可以进一步将电池组1和设备10连接的次数存储在存储部4中。对于电池组1的用户来说,有利于预测何时需要更换老化的电池组1。
(3)测定部9所具有的测定设备92也可以在电池组1的外部。通过掌握电池组1的使用环境,可以更安全地使用电池组1。另外,由于能够掌握充电环境,因此能够更安全地对电池组1进行充电。
(4)设备10还可具备存储部。此时,当控制部12的CPU121接收到显示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异常的电信号时,可将异常发生的时刻和异常发生时的操作状态作为历史记录保存在存储部。存储的数据有利于设备10的制造商、分销商或是管理者对设备10的品质进行分析。
(5)电压转换电路7还可以相应于二次电池21的剩余量来控制第2电压值V2。信号输出电路8通过使电压值下降的第2电压值V2变动,从而即使在二次电池21的剩余量减少时也能保证将电池组1的操作状态的异常有无或是异常类型传送至连接目标的设备10。
此外,本发明也可通过以下所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来提供。
在所述电池组中,还具备判断部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判断部构成为可判断所述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所述信号输出电路构成为基于所述被判断异常的类型来使第2电力的第2电压值变动。
在所述电池组中,还具备电力测定部,所述电力测定部构成为可测定所述第1电力,所述判断部构成为基于所述电力测定部所测定的所述第1电力的电压值或电流值来判断所述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
在所述电池组中,还具备接收部,所述接收部构成为可接收测定设备的输出值,所述判断部构成为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所述输出值来判断所述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
在所述电池组中,还具备历史记录保存部,所述判断部构成为可判断所述操作状态是否有异常发生,所述历史记录保存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出所述异常发生的情况下可将所述异常发生的判断时刻以及所述异常发生时的所述操作状态作为历史记录进行保存。
在所述电池组中,还具备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构成为可向所述电池组供电,所述信号输出电路构成为当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电量达到预定值以下时,使所述第2电压值变动。
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以及所述设备,所述电池组以及所述设备构成为可通过所述电池组的第1连接端子和所述设备的第2连接端子将所述第1电力和所述第2电力供给至所述设备,所述设备构成为基于所述第1电力来操作,且基于所述第2电力被控制。
在所述系统中,所述设备还具备控制部和操作部,所述控制部识别所述第2电力的第2电压值的变动值,且构成为基于识别的所述变动值通过所述第2电力来控制所述设备,所述操作部构成为至少被输入所述第1电力,且通过被输入的所述第1电力来操作。
在所述系统中,所述设备为工业机械制品。
一种向连接目标的设备供电的电池组的操作状态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力输出步骤,在所述电力输出步骤中,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第1电力,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2电力,所述第1电力为使所述设备操作的电力,所述第2电力为使所述设备不操作的大小的电力,由此,向所述设备传送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一种使计算机作为控制电力输出电路的控制部来实现功能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为,在向连接目标的设备供电的电池组的操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力输出电路以输出第1电力,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力输出电路以输出第2电力,所述第1电力为使所述设备操作的电力,所述第2电力为使所述设备不操作的大小的电力。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最后,虽已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种种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仅作为示例提出,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还可通过其他各种实施例来实现,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内。相关实施例或变形例不仅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还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范围的内。
【符号简单说明】
1:电池组
2:电源部
21:二次电池
3:电池保护电路
30:通信总线
31:判断部
32:信号通信部
33:电力测定部
34:接收部
35:历史记录保存部
36:历史记录通信部
4:存储部
5:通信部
6:电力输出电路
61:CFET
62:DFET
7:电压转换电路
8:信号输出电路
81:二极管
82:FET
9:测定部
91:电阻
92:测定设备
10:设备
11:信号判定电路
12:控制部
121:CPU
13:操作部
131:发动机
20:信息处理装置
100:系统
D1:第1电力
D2:第2电力
T1:第1连接端子
T11:第1正极侧连接端子
T12:第1负极侧连接端子
T2:第2连接端子
T21:第2正极侧连接端子
T22:第2负极侧连接端子
V1:第1电压值
V2:第2电压值
V3:第3电压值

Claims (11)

1.一种向连接目标的设备供电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力输出电路,
所述电力输出电路构成为,
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第1电力,
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2电力,
所述第1电力是用于使所述设备操作的电力,
所述第2电力是用于使所述设备不操作的大小的电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判断部和信号输出电路,
所述判断部构成为可判断所述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
所述信号输出电路构成为基于所述被判断出的异常的类型来使第2电力的第2电压值变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电力测定部,
所述电力测定部构成为可测定所述第1电力,
所述判断部构成为基于所述电力测定部所测定的所述第1电力的电压值或电流值来判断所述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接收部,
所述接收部构成为可接收测定设备的输出值,
所述判断部构成为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所述输出值来判断所述操作状态的异常的类型。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历史记录保存部,
所述判断部构成为可判断所述操作状态是否有异常发生,
所述历史记录保存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出所述异常发生的情况下可将所述异常发生的判断时刻以及所述异常发生时的所述操作状态作为历史记录进行保存。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二次电池,
所述二次电池构成为可向所述电池组供电,
所述信号输出电路构成为当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电量达到预定值以下时,使所述第2电压值变动。
7.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以及所述设备,所述电池组以及所述设备构成为,
可通过所述电池组的第1连接端子和所述设备的第2连接端子将所述第1电力和所述第2电力供给至所述设备,
所述设备构成为,
基于所述第1电力来操作,
且基于所述第2电力被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具备控制部和操作部,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
识别所述第2电力的第2电压值的变动值,
且基于识别的所述变动值,通过所述第2电力来控制所述设备,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
至少被输入所述第1电力,
且通过被输入的所述第1电力来操作。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为工业机械制品。
10.一种向连接目标的设备供电的电池组的操作状态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力输出步骤,
在所述电力输出步骤中,
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第1电力,
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2电力,
所述第1电力为使所述设备操作的电力,
所述第2电力为使所述设备不操作的大小的电力,
由此,向所述设备传送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
11.一种使计算机作为控制电力输出电路的控制部来实现功能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
在向连接目标的设备供电的电池组的操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力输出电路以输出第1电力,
在所述电池组的操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力输出电路以输出第2电力,所述第1电力为使所述设备操作的电力,
所述第2电力为使所述设备不操作的大小的电力。
CN202110408498.5A 2020-06-02 2021-04-15 电池组、系统、操作状态传送方法以及程序 Pending CN1137651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6282A JP7436295B2 (ja) 2020-06-02 2020-06-02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システム、動作状態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96282 2020-06-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5171A true CN113765171A (zh) 2021-12-07

Family

ID=7562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8498.5A Pending CN113765171A (zh) 2020-06-02 2021-04-15 电池组、系统、操作状态传送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76624A1 (zh)
EP (1) EP3920367A1 (zh)
JP (1) JP7436295B2 (zh)
CN (1) CN11376517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9489B2 (en) * 2017-02-10 2022-05-10 Ri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communication and battery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WO2020262002A1 (ja) * 2019-06-27 2020-12-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その異常監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3409A (ja) 1992-11-05 1994-05-31 Sony Corp 2次電池の保護回路制御方式
JP4204446B2 (ja) * 2003-11-14 2009-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バッテリ保護処理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保護処理装置の起動制御方法
JP2006302733A (ja) * 2005-04-22 2006-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パック及びその接続システム
JP4410722B2 (ja) * 2005-05-06 2010-02-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源装置
JP4829999B2 (ja) * 2009-05-08 2011-12-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電池パック
JP6141678B2 (ja) * 2013-05-07 2017-06-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機器用装置
JP6273643B2 (ja) * 2014-01-06 2018-02-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非常用照明装置
JP7281897B2 (ja) 2018-12-12 2023-05-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36295B2 (ja) 2024-02-21
EP3920367A1 (en) 2021-12-08
JP2021191161A (ja) 2021-12-13
US20210376624A1 (en) 2021-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9247B2 (en) Power autonomous portable electric tool set
CN100479258C (zh) 电池包
EP1881333B1 (en) Monitoring battery cell voltage
CN113765171A (zh) 电池组、系统、操作状态传送方法以及程序
US20170160346A1 (en) Measurement system
US2019006775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deterioration assessment device
JP5670693B2 (ja) 組電池の電圧監視装置
US20140084867A1 (en) Secondary battery device and battery capacity estimation system
US2019001807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degradation determination device
KR20090011497A (ko) 배터리 셀의 충전량 밸런싱 장치 및 방법
JP2010158161A5 (zh)
US2019002538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degradation assessment device
JP2007280757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US202201494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using a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TW201924132A (zh) 串聯電池單元的監控系統
US8305084B2 (en) Voltage measuring apparatus for assembled battery
CN113296003B (zh) 一种动力电池压差预警方法和系统
WO1994002968A1 (en) Device for displaying remaining charge of secondary cell
WO2018155270A1 (ja) 充電システム、電池パック、及び保護装置
US11437834B2 (en) Storage battery apparatus with current cutoff control
CN107958581B (zh) 电子机械适配器、储能器系统及运行储能器系统的方法
CN114079121A (zh) 具有机电接口的可更换蓄电池包和/或用电装置
JP5561049B2 (ja) 電池電圧測定装置
KR102000993B1 (ko) 배터리 상태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시스템
US8248034B2 (en) Dry cell battery discharg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