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7618B - 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7618B
CN113757618B CN202110540141.2A CN202110540141A CN113757618B CN 113757618 B CN113757618 B CN 113757618B CN 202110540141 A CN202110540141 A CN 202110540141A CN 113757618 B CN113757618 B CN 113757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tribution pattern
light distribution
pattern forming
inci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01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7618A (zh
Inventor
伊东树生
本多贵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57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7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7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7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 F21S41/365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successively reflecting the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7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reflectors
    • F21S41/675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reflectors by moving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变更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并且能够提高能量效率的车辆用灯具。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具备:光源(30);配光图案形成部(51),其将射入的光反射而射出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并且能够变更所述规定的配光图案;反射器(40),其将作为从光源(3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第一光(L1)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以及反射器部(260),其将从光源(30)射出的光中的不向反射器(40)射入的第二光(L2)反射并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灯具,已知有由机动车用前照灯所代表的车辆用前照灯、向路面等描绘图像的路面描绘装置等。而且,在车辆用灯具中,为了使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成为规定的配光图案,探讨了各种各样的构成。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作为对光进行反射的装置的DMD(Digital Mirror Device)而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的车辆用灯具。
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DMD、反射器、框体。光源、DMD以及反射器被框体包围,通过反射器将从光源射出的光向DMD导光。DMD具有由能够单独切换倾斜状态的多个反射元件的反射面构成的反射控制面,通过反射控制面来反射光而形成与多个反射元件的倾斜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由此,下述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灯具能够通过控制DMD中的多个反射元件的倾斜状态,来变更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67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由于从光源射出的光一般会扩散,因此如上所述在使用反射器将光向DMD导光的情况下,为了将扩散的光无损耗地向反射器射入,而考虑扩大反射器。然而,若扩大反射器,则反射器有可能与从DMD朝向投影透镜传输的光的光路重叠,从而有可能阻碍光的传输,因此在设计上很难扩大反射器。由此,即使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那样具有将从光源射出的光向DMD导光的反射器,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也不会向反射器射入而向DMD导光,其结果是,有可能产生无助于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的损耗光。因而,存在想要在利用能够变更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的DMD那样的构成的车辆用灯具中减少这样的损耗光而提高能量效率的需求。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变更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并且能够提高能量效率的车辆用灯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配光图案形成部,其将射入的光反射而射出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并且能够变更所述规定的配光图案;导光部,其将作为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第一光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导光;以及反射器部,其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中的不向所述导光部射入的第二光反射并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导光。
本说明书中的光的配光图案是指由该光形成的像的形状以及该像中的光的强度分布。由此,即使从车辆用灯具射出的光的像的形状相同,如果该像中的光的强度分布不同,则这些光的配光图案也会是互不相同的配光图案。
根据该车辆用灯具,能够利用向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入的光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并且能够变更该规定的配光图案。另外,由于能够使不向上述导光部射入的光通过反射器部向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入,因此与不设置这样的反射器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损耗,从而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另外,优选所述反射器部由配置为连续反射所述第二光的多个反射器构成。
如果反射器部由这样的多个反射器构成,能够使由某个反射器反射后的光的传输方向由接下来反射该光的反射器而发生变更,第二光的传输方向的调整能够变得容易。
另外,上述车辆用灯具也可以还具备至少一个聚光透镜,该聚光透镜将从所述导光部射出的所述第一光以及由所述反射器部反射的所述第二光的至少一方的光的一部分朝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聚光。
在该情况下,能够在配光图案形成部中形成供由聚光透镜聚光的光所射入的光度较高的区域和不由聚光透镜聚光的光所射入的光度较低的区域。其结果是,在由从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出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中,一部分区域的光度能够比其他区域的光度高。
另外,也可以是,从所述导光部射出而朝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传输的所述第一光的光轴、和由所述反射器部反射而朝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传输的所述第二光的光轴平行。
另外,优选上述车辆用灯具还具备投影透镜,在所述投影透镜中,至少射入有从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出的所述第一光。
通过设置这样的投影透镜,能够调整从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出的第一光的发散角,能够容易形成所希望的配光图案。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车辆用灯具具备上述投影透镜的情况下,在所述投影透镜中,还射入有从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出的所述第二光。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调整从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出的第二光的发散角。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车辆用灯具具备上述投影透镜的情况下,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是能够使该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射入面变形为朝向所述投影透镜反射向所述射入面射入的光的状态的DMD(Digital Mirror Device,数字反射镜设备),向所述射入面射入的所述第一光以及所述第二光相对于所述状态下的所述射入面的法线向相同侧倾斜。
在DMD的射入面处于向该射入面射入的光朝向投影透镜反射的状态的情况下,且在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相对于上述法线而相互向相反侧倾斜的情况下,向DMD的射入面射入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相对于上述法线而大致相互向相反侧反射,反射后,逐渐分离。由此,难以使以上第一光和第二光双方向投影透镜射入。另一方面,在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相对于射入面的法线向相同侧倾斜的情况下,向DMD的射入面射入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相对于上述法线而向大致相同侧反射,向大致相同方向传输。因而,通过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相对于射入面的法线而向相同侧倾斜,从而与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相对于上述法线而相互向相反侧倾斜的情况下相比,容易使第一光以及第二光双方向投影透镜射入。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在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射入面重叠。
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光和第二光在上述射入面不重叠的情况下相比,能够提高配光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光度。
另外,也可以是,形成为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在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射入面不重叠。
在该情况下,能够形成相互独立的基于第一光的配光图案和基于第二光的配光图案,能够将这些配光图案进行组合而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光图案。
发明效果
如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变更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并且能够提高能量效率的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灯具的铅垂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反射元件的第一倾斜状态的样子的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反射元件的第二倾斜状态的样子的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中的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射入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5是表示由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形成的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以与图1同样的视点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灯具的剖视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图6所示的车辆用灯具中的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射入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图7所示的射入面中的第一光和第二光所重叠的区域中的反射元件、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的样子的图,是从与图6同样的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由图6所示的车辆用灯具形成的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效果的图。
图11是以与图1同样的视点表示图6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车辆用灯具;30:光源;40:反射器(导光部);51:配光图案形成部;51S:射入面;61:反射器(反射器部);70:投影透镜;90:聚光透镜;260:反射器部;261:第一反射器;262:第二反射器;L1:第一光;L2:第二光;NL: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用于实施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方式与附图进行例示。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解释。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从以下实施方式进行变更、改良。另外,在上述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有时将各构件的尺寸夸大表示。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设置为机动车用的前照灯。如图1所示,车辆用灯具1具备框体10、灯具单元20作为主要构成。灯具单元20能够射出远光。
框体10具备灯壳体11、前罩12以及后罩13作为主要构成。灯壳体11的前方开口,前罩12以封闭该开口的方式固定于灯壳体11。另外,在灯壳体11的后方形成有比前方小的开口,后罩13以封闭该开口的方式固定于灯壳体11。由这些灯壳体11、前罩12、以及后罩13形成的空间为灯室R,在该灯室R内容纳有灯具单元20。
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通过未图示的构成固定于框体10。该灯具单元20具备光源30、反射器40、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反射器61、投影透镜70、光吸收构件80作为主要构成。如上所述,车辆用灯具1是车辆用前照灯,投影透镜70的光轴70a沿前后方向延伸。图1是车辆用灯具1的铅垂方向的剖视图,是从作为与光轴70a垂直的方向之一的左右方向观察车辆用灯具1所见的图。
光源30是射出光的发光元件,例如可以是表面安装型的LED(Light EmittingDiode)。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该光源30射出白色光。光源30以射出面朝向前方并且朝向上方的方式安装于电路基板31。此外,对光源30的数量、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光源30也可以是射出激光的激光元件。
反射器40作为将从光源3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向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导光的导光部而发挥功能,以投影透镜70的光轴70a为基准而配置于下侧。本实施方式的反射器40是曲面状的板状构件,配置为从前方侧覆盖光源30。因而,反射器40的光源30侧的面成为反射从光源30射出的光的反射面40r。该反射面40r以向与光源30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状的方式弯曲,构成为一个焦点与光源30重叠且另一个焦点位于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后文所述的第一区域上的旋转椭圆曲面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构成,作为从光源3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第一光L1,在反射面40r向后上方反射,朝向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传输。此外,在图1中,第一光L1的光路用实线表示。
可是,从光源30射出的光有扩散的倾向。由此,在从光源30射出的光中,存在不向作为导光部的反射器40射入的光。该光是第二光L2,在图1中,第二光L2的光路用单点划线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光源30射出的第二光L2大致朝向上方射出。
反射器61作为反射从光源30射出的第二光L2并向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导光的反射器部而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的反射器61是曲面状的板状构件,以投影透镜70的光轴70a为基准而配置于上侧。由此,作为反射器部的反射器61以光轴70a为基准而配置于作为导光部的反射器40的相反侧。另外,反射器61配置于光源30的大致正上方,以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为基准而配置于前方且上方。通过使反射器61配置于这样的位置,上述第二光L2向反射器61射入。作为该反射器61的光源30侧的面的反射面61r,以向与光源30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状的方式弯曲,构成为一个焦点与光源30重叠且另一个焦点位于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后文所述的第二区域上的旋转椭圆曲面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构成,第二光L2被反射面61r向后下方反射,朝向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传输。
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具备配光图案形成部51、边缘罩52、保护罩53作为主要构成。边缘罩52覆盖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侧面的整周、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后方侧的面。保护罩53是具有透光性的板状构件,覆盖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前方侧的面而保护该前方侧的面。该保护罩53固定于边缘罩52。此外,边缘罩52、保护罩53不是必须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以反射器40为基准而配置于后上方,以反射器61为基准而配置于后下方。另外,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配置为保护罩53的前方侧的面53S大致沿铅垂方向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通过这样配置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由反射器40反射后的第一光L1以及由反射器61反射后的第二光L2透过保护罩53而向作为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前方侧的面的射入面51S射入。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光图案形成部51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大致长方形。
配光图案形成部51构成为将射入的光反射而射出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并且能够变更该规定的配光图案。本实施方式的配光图案形成部51是所谓的DMD,具有多个反射元件。这些反射元件二维地排列,以能够变更相对于未图示的基板的倾斜角度的方式支承于该基板。在这些多个反射元件的各自中连接有驱动电路,通过施加给这些反射元件各自的电压,单独切换各反射元件的倾斜状态。这样,各反射元件能够变化为向一方侧以规定的角度的量倾斜的第一倾斜状态、和向另一方侧以规定的角度的量倾斜的第二倾斜状态。
在此,图2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倾斜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是从左右方向观察反射元件51D所见的剖视图。图3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倾斜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是从左右方向观察反射元件51D所见的剖视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相当于与通过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入的光、和从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出的光的面正交的方向。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状态的各反射元件51D相对于通过各个反射元件51D且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线VL以规定的角度的量向前方倾斜。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倾斜状态的各反射元件51D相对于线VL以规定的角度的量向后方倾斜。
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是上述多个反射元件51D的各反射面集合而成的面。因而,射入面51S的形状根据各反射元件51D的倾斜状态而变化,向射入面51S射入的光的反射方向根据射入面51S的形状而变化,其结果是,通过射入面51S反射的光的配光图案发生变化。如此,射入面51S作为控制向射入面51S射入的光的反射方向而使配光图案变化的反射控制面而发挥功能。如上所述,射入面51S是多个反射元件51D的各反射面集合而成的面。由此,能够考虑在多个反射元件51D的所有反射面共面的情况下,射入面51S的形状为平面,如此,在射入面51S为平面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射入面51S与保护罩53的面53S大致平行。
图4是概略地表示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的一部分的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射入面51S划分为位于下侧的第一区域51S1和位于上侧的第二区域51S2。在第一区域51S1中包含供第一光L1射入并射出的区域,在第二区域51S2中包含供第二光L2射入并射出的区域。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向射入面51S的不同的区域射入,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在射入面51S不重叠。在图4中,第一区域51S1用阴影表示。例如,也可以是,将第一区域51S1和第二区域51S2的边界设置为比射入面51S的中心51a靠上侧,将第一区域51S1设置为比第二区域51S2宽。如此,能够使第一光L1比第二光L2容易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配置于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51D各自单独成为第一倾斜状态以及第二倾斜状态,控制配置于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51D各自单独成为第一倾斜状态以及第二倾斜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控制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和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反射元件组射入的第一光L1成为与该反射元件组的第一倾斜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如图1所示向大致前方侧反射。另一方面,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反射元件组射入的第一光L1成为与该反射元件组的第二倾斜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向大致上方侧反射。另外,在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反射元件组射入的第二光L2成为与该反射元件组的第二倾斜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向大致前方侧反射。另一方面,在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反射元件组射入的第二光L2成为与该反射元件组的第一倾斜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向大致下方侧反射。
投影透镜70是调整射入的光的发散角的透镜,配置于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的前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透镜70的射入面70i以及射出面70o形成为凸状。另外,投影透镜70的光轴70a通过射入面51S的中心51a或者其附近,投影透镜70的后方焦点位于射入面51S上或者其附近。此外,投影透镜70的光轴70a与是平面的情况下的射入面51S大致垂直。
如上,由于所述投影透镜70配置于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的前方,因此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第一区域51S1射入的第一光L1、和在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第二区域51S2射入的第二光L2,向投影透镜70射入。其结果是,这些光的发散角得到调整。另一方面,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一区域51S1射入的第一光L1、和在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二区域51S2射入的第二光L2,不向投影透镜70射入。
这样,发散角在投影透镜70中得到调整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从车辆用灯具1向前方射出。图5是表示由从车辆用灯具1向前方射出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表示投影于距离车辆用灯具1在前方例如大致25m处的虚拟铅垂面的配光图案。此外,图5中的符号S表示水平线。
如图5所示,由从车辆用灯具1向前方射出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形成的配光图案PH1是远光的配光图案。该配光图案PH1中来自第一光L1的配光图案PT1用实线表示,具有与远光配光图案相同的形状。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一区域51S1射入的第一光L1作为形成配光图案PT1的光而从第一区域51S1射出。另一方面,配光图案PH1中来自第二光L2的配光图案PT2用虚线表示。该配光图案PT2为大致长方形的形状,投影于配光图案PH1中大致比水平线S靠上方的区域。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二区域51S2射入的第二光L2作为形成配光图案PT2的光而从第二区域51S2射出。这样,在图5所示的配光图案PH1中,配光图案PT1和配光图案PT2在比大致水平线S靠上方的区域重叠,比水平线S大致靠上方的区域的光度比其他区域的光度高。
如图1所示,光吸收构件80配置为比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靠下方侧并且比光源30靠后方侧。该光吸收构件80是将射入的光的大部分转换为热的构件,例如,也可以是由铝等金属构成且在表面施加了黑色铝矾土加工等的板状构件。在图1中,示出了光吸收构件80远离框体10而配置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光吸收构件80安装于框体10。或者,也可以不设置光吸收构件80而使框体10自身具有光吸收性。
如上所述,在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光L2向下侧传输。因而,在该情况下,第二光L2向光吸收构件80射入而转换为热。另外,如上所述,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光L1向上方侧传输。如上所述,在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的上方侧配置有反射器61。因而,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光L1向反射器61射入而向下方侧反射。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器61构成为将射入的第一光L1朝向光吸收构件80反射。由此,该第一光L1向光吸收构件80射入而转换为热。这样转换的热例如经由未图示的散热器等散热。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具备:光源30;配光图案形成部51,其将射入的光反射而射出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并且能够变更规定的配光图案;反射器40,其是将作为从光源3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第一光L1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的导光部;以及反射器61,其是反射从光源30射出的光中的不向导光部射入的第二光L2并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的反射器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利用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入的光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并且,能够变更该规定的配光图案。另外,由于能够使不向作为导光部的反射器40射入的光通过反射器部而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入,因此与不设置这样的反射器部的情况下相比,能够抑制从光源30射出的光的损耗,从而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中,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在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不重叠。因而,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光L1的配光图案PT1和第二光L2的配光图案PT2,能够将这些配光图案组合而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光图案。例如,如果将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设置为第一倾斜状态,将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设置为第二倾斜状态,则能够利用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形成图5所示的配光图案PH1。另外,如果将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设置为第一倾斜状态,将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设置为第一倾斜状态,则能够形成仅由配光图案PT1构成的配光图案。或者,如果将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设置为第二倾斜状态,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设置为第二倾斜状态,则能够形成仅由配光图案PT2构成的配光图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反射器部由一个反射器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由多个反射器构成反射器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第一区域51S1射入的第一光L1、和在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第二区域51S2射入的第二光L2这二者向投影透镜70射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在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仅有向该第一区域51S1射入的第一光L1,向投影透镜70射入。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投影透镜70中,至少射入有从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出的第一光L1。至少第一光L1的发散角通过这样的投影透镜70得到调整。另外,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射入有从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出的第二光L2向投影透镜70。由此,第二光L2的发散角能够进一步得到调整。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以与图1同样的视点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灯具2的剖视图。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同的构成要素,除非有特别说明,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车辆用灯具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是能够射出远光的车辆用前照灯。如图6所示,车辆用灯具2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构成不同的灯具单元220。灯具单元220通过未图示的构成固定于框体10,具备光源30、作为导光部的反射器40、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反射器部260、投影透镜70、光吸收构件80作为主要构成。
反射器部260以投影透镜70的光轴70a为基准而配置于下侧,配置于与作为导光部的反射器40相同的一侧。在这一点上,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2与作为反射器部的反射器61和作为导光部的反射器40以光轴70a为基准而配置于相互相反侧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不同。此外,该光轴70a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穿过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的中心51a或者其附近。另外,投影透镜70的后方焦点位于射入面51S上或者其附近。
反射器部260包括第一反射器261、以及位于比第一反射器261靠下侧的第二反射器262。
第一反射器261配置于比光源30靠上侧且不与反射器40接触的位置,配置于不向反射器40射入的第二光L2的光路上。该第一反射器261的光源30侧的面为反射面261r,从光源30射出的第二光L2向反射面261r射入。该反射面261r以向与光源30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状的方式弯曲,构成为一个焦点与光源30重叠且另一个焦点与第二反射器262的反射面262r的焦点大致一致的旋转椭圆曲面的一部分。因而,向反射面261r射入的第二光L2向第二反射器262侧反射。
第二反射器262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反射器40和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之间,在铅垂方向上配置于光源30和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之间。另外,第二反射器262配置于与从光源30射出而朝向第一反射器261传输的第二光L2的光路不重叠的位置。该第二反射器262的第一反射器261侧的面为反射面262r。如上所述,反射面262r的焦点与第一反射器261的反射面261r的另一个焦点大致一致。因而,通过第一反射器261的反射面261r反射的第二光L2向反射面262r射入。该反射面262r形成为以向与第一反射器261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状的方式弯曲的例如抛物面型。根据这样的构成,向反射面262r射入的第二光L2向后上方反射,朝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传输。本实施方式的反射面262r形成为被反射面262r反射的第二光L2的光轴与被反射器40反射的第一光L1的光轴平行。
如此,反射器部260的第一反射器261和第二反射器262配置为分别依次连续反射第二光L2而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中的供被反射器40反射的第一光L1射入的区域LS1、和供被第二反射器262反射的第二光L2射入的区域LS2重叠。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在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重叠,将区域LS1、LS2合并而成的区域为供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射入的射入区域LS。
此外,在图7中,区域LS1和区域LS2以圆形示出,但是不限于圆形。另外,对区域LS1和区域LS2重叠的面积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区域LS1以及区域LS2的一方与另一方完全重叠,也可以是区域LS1以及区域LS2相互完全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射入区域LS的反射元件组的各反射元件各自独立地向第一倾斜状态以及第二倾斜状态变化。在这一点上,本实施方式的配光图案形成部51与第一光L1射入的第一区域51S1的反射元件组和第二光L2射入的第二区域51S2的反射元件组独立变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配光图案形成部51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射入区域LS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反射元件组射入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成为具有与该反射元件组的第一倾斜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的光L3。此外,在图6中从射入区域LS射出的光用粗线表示。图8是概略地表示图7所示的射入区域LS中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所重叠的区域中的反射元件51D、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的样子的图,是从左右方向观察反射元件51D所见的剖视图。该图8表示反射元件51D各自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相当于与通过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入的光、和从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出的光的面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从左右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向射入面51S射入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相对于第一倾斜状态下的射入面51S的法线NL而向相同侧倾斜。由此,在射入面51S中,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相对于法线NL向大致相同侧反射,作为上述光L3向大致前方传输。这样,光L3向比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靠前方侧配置的投影透镜70射入,发散角通过投影透镜70得到调整,从而向车辆用灯具2的前方射出。
图9是表示由从车辆用灯具2向前方射出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表示投影于距离车辆用灯具2在前方例如大致25m处的虚拟铅垂面的配光图案。此外,图9中的符号S表示水平线。如图9所示,由从车辆用灯具1向前方射出的光L3形成的配光图案PH2为远光的配光图案。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射入区域LS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将向射入区域LS射入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作为形成配光图案PH2的光L3而从射入区域LS射出。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射入区域LS的反射元件组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反射元件组射入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成为与该反射元件组的第二倾斜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向大致上方侧反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靠上方侧,配置有光吸收构件80。由此,该反射后的光向光吸收构件80射入而转换为热,经由未图示的散热器等而散热。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2具备:光源30;配光图案形成部51,其将射入的光反射而射出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并且能够变更规定的配光图案;反射器40,其是将作为从光源3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第一光L1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的导光部;以及反射器部260,其反射从光源30射出的光中的不向导光部射入的第二光L2并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
因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同样地,能够利用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入的光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并且,能够变更该规定的配光图案。另外,由于能够使不向作为导光部的反射器40射入的光通过反射器部260而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入,因此与不设置这样的反射器部的情况下相比,能够抑制从光源30射出的光的损耗,从而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中,如上所述,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在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重叠。由此,与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在射入面51S不重叠的第一实施方式比较,能够提高配光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光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向作为相同区域的射入区域LS射入,因此能够通过仅控制射入区域LS的反射元件组的倾斜状态而形成所希望的配光图案。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不需要分别控制不同区域的反射元件组的倾斜状态,因此比较容易控制配光图案形成部51,能够减少控制负担。
可是,如图10所示,在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射入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相对于第一倾斜状态下的射入面51S的法线NL相互向相反侧倾斜的情况下,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射入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相对于法线NL向大致相反侧反射,反射后,逐渐分离。由此,难以使这些第一光和第二光双方向投影透镜70射入。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向射入面51S射入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相对于第一倾斜状态下的射入面51S的法线NL而向相同侧倾斜。由此,如图8所示,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相对于法线NL向大致相同侧反射,向大致相同方向传输。因而,与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相对于法线NL向相互相反侧倾斜的情况相比,容易使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双方向投影透镜70射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反射器部260由分别依次连续反射第二光L2的两个反射器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使反射器部由一个反射器构成,也可以由分别依次连续反射第二光L2的三个以上的反射器构成。在反射器部由一个反射器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另一方面,在由配置为分别依次连续反射第二光的多个反射器构成反射器部的情况下,能够使由某个反射器反射的光的传输方向由接下来反射该光的反射器变更,从而能够依次变更第二光L2的传输方向。这样,第二光L2的传输方向的调整能够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反射器40射出而朝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传输的第一光L1的光轴、和被反射器部260反射而朝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传输的第二光L2的光轴平行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这些光的光轴也可以不平行。即使在光轴相互不平行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向射入区域LS射入的情况下,如果由处于第一倾斜状态的射入区域LS的反射元件组反射的光L3向投影透镜70射入,也能形成上述配光图案PH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在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面51S重叠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为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在射入面51S不重叠。这样,能够单独形成来自第一光L1的配光图案和来自第二光L2的配光图案。
以上,以上述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在从作为导光部的反射器40射出的第一光L1的光路上以及被反射器部260反射的第二光L2的光路上配置聚光透镜90,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的一部分通过该聚光透镜90而朝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聚光。如此,能够在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射入区域LS中形成被聚光透镜90聚光的光射入的光度较高的区域和不被聚光透镜90聚光的光射入的光度较低的区域。其结果是,在由从配光图案形成部51射出的光L3形成的配光图案中,能够使一部分区域的光度比其他区域的光度高。例如,能够形成中心区域的光度比其他区域的光度高的配光图案。此外,也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聚光透镜90。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从反射器40射出而朝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第一光L1的光路上以及在反射器61反射而朝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的第二光L2的光路上的至少一方设置聚光透镜90。如此,能够通过至少设置一个将从导光部射出的第一光L1以及由反射器部反射的第二光L2的至少一方的光的一部分朝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聚光的聚光透镜90,形成一部分区域的光度比其他区域的光度高的配光图案。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投影透镜7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一定要设置投影透镜70。只是,能够利用投影透镜70调整至少第一光L1的发散角,从而容易地形成所希望的配光图案。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形成远光的配光图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由车辆用灯具形成的配光图案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形成近光,也可以形成路面描绘。在形成路面描绘的情况下,可以是向车辆的左侧、右侧,或者后方射出光的车辆用灯具。
另外,反射器40的反射面40r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第一光L1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则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反射器61、261、262的反射面61r、261r、262r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第二光L2向配光图案形成部51导光,则没有特别的限定。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导光部是反射器4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导光部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透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配光图案形成部51是DM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配光图案形成单元50只要将射入的光反射而射出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并且能够变更该规定的配光图案,也可以是其他的构成。例如,也可以使用LCOS(LiquidCrystal On Silicon)作为配光图案形成部。LCOS具备在表面呈矩阵状配置有电位分别独立地受到控制的多个电极的硅基板、透明电极、以及被电极和透明电极夹持的液晶层。在LCOS中,多个电极的电位各自独立地受到控制,从而被各个电极和透明电极夹持的液晶层的折射率独立变化。由此,从透明电极侧射入并被电极反射而从透明电极侧射出的光透过设置为与电极的电位对应的折射率的液晶层。因而,按照每个与各个电极对应的部位来调节向LCOS射入的光的相位,相位分布调制后的光从LCOS射出。由于相位相互不同的光互相干扰而衍射,因此LCOS根据由与各电极对应的液晶层的折射率构成的图案、而对射入的光进行衍射,并射出基于该折射率的图案的配光图案的光。如上所述,在LCOS中,从透明电极侧射入的光被电极反射而从透明电极侧射出,由从该透明电极侧射出的光形成配光图案。由此,可以理解为,在LCOS中,电极的透明电极侧的面是反射光的反射面,由被电极的透明电极侧的面反射的光形成配光图案。另外,LCOS能够通过控制多个电极的电位,变更被电极的透明电极侧的面反射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能够变更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并且能够提高能量效率的车辆用灯具,能够在机动车等车辆用灯具等的领域中使用。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
光源;
配光图案形成部,其将射入的光反射而射出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并且能够变更所述规定的配光图案;
导光部,其将作为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第一光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导光;以及
反射器部,其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中的不向所述导光部射入的第二光反射并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导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器部由配置为连续反射所述第二光的多个反射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还具备至少一个聚光透镜,该聚光透镜将从所述导光部射出的所述第一光以及由所述反射器部反射的所述第二光的至少一方的光的一部分朝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聚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导光部射出而朝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传输的所述第一光的光轴、和由所述反射器部反射而朝向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传输的所述第二光的光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还具备投影透镜,
在所述投影透镜中,至少射入有从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出的所述第一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投影透镜中,还射入有从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射出的所述第二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是能够使该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射入面变形为朝向所述投影透镜反射向所述射入面射入的光的状态的DMD,
向所述射入面射入的所述第一光以及所述第二光相对于所述状态下的所述射入面的法线向相同侧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在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射入面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在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的射入面不重叠。
CN202110540141.2A 2020-06-01 2021-05-18 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113757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5792A JP2021190344A (ja) 2020-06-01 2020-06-01 車両用灯具
JP2020-095792 2020-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7618A CN113757618A (zh) 2021-12-07
CN113757618B true CN113757618B (zh) 2024-05-07

Family

ID=78787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0141.2A Active CN113757618B (zh) 2020-06-01 2021-05-18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90344A (zh)
CN (1) CN113757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4023A (zh) * 2022-06-08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方法、交通工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0579A (ja) * 2005-01-07 2006-07-20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EP2623372A2 (en) * 2012-02-02 2013-08-07 Ichikoh Industries, Ltd. Vehicle headlamp and vehicle headlamp device
CN103244885A (zh) * 2012-02-02 2013-08-14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照灯以及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CN107013858A (zh) * 2015-11-12 2017-08-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照灯
CN110260257A (zh) * 2019-07-11 2019-09-20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bs分光器的前照灯单元
CN212657653U (zh) * 2019-07-08 2021-03-05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97968A (ja) * 2015-11-18 2017-06-0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6867237B2 (ja) * 2017-06-14 2021-04-2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0579A (ja) * 2005-01-07 2006-07-20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EP2623372A2 (en) * 2012-02-02 2013-08-07 Ichikoh Industries, Ltd. Vehicle headlamp and vehicle headlamp device
CN103244885A (zh) * 2012-02-02 2013-08-14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照灯以及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CN107013858A (zh) * 2015-11-12 2017-08-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照灯
CN212657653U (zh) * 2019-07-08 2021-03-05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CN110260257A (zh) * 2019-07-11 2019-09-20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bs分光器的前照灯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90344A (ja) 2021-12-13
CN113757618A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55080B1 (ko) 차량 헤드램프
JP4047266B2 (ja) 灯具
JP7453278B2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JP6742445B2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KR20040073330A (ko) 차량용 전조등
CN102338337A (zh) 车辆用灯具
KR102511409B1 (ko) 타원체 반사경 및 시준기를 포함한 자동차 헤드램프
CN212657652U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10736071A (zh) 车辆用灯具
CN113757618B (zh) 车辆用灯具
CN112197240B (zh) 车辆用灯具
JP7397849B2 (ja) 車両用灯具
US20240019098A1 (en) Light module for a lighting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US11841122B2 (en) Motor vehicle light module comprising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WO2023019568A1 (zh) 车灯照明模组及车灯
JP7449939B2 (ja) 車両用灯具
WO2022244677A1 (ja) 車両用灯具
CN112368510B (zh) 车辆用灯具
CN211083943U (zh) 车辆用灯具
JP2022127822A (ja) 車両用灯具
CN111911881A (zh) 车辆用灯具
CN114623414A (zh) 用于车辆的灯
CN114466992A (zh) 灯具单元
JP2020040554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