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6281A -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6281A
CN113756281A CN202110926128.0A CN202110926128A CN113756281A CN 113756281 A CN113756281 A CN 113756281A CN 202110926128 A CN202110926128 A CN 202110926128A CN 113756281 A CN113756281 A CN 113756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leeve
positioning
grou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61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6281B (zh
Inventor
李展峰
杨鑫
陆跃
程桂芝
孙顺熹
王国正
郑久常
陶路路
陈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21109261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628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92612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756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6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6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6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6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准备;2)定位装置的安装;3)钻取导孔;4)打设注浆管;5)注浆作业。本发明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感应地内压力,控制注浆过程,保障地内压力平衡,降低对地层扰动,而且整个喷浆过程自动化控制,避免人为操作的误差,加固效果好,质量有保障,并且在注浆管的打入地面的过程中始终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导向限位,保证注浆管打入过程中的垂直度,有效避免注浆管的倾斜,提高实际的施工质量,而且在注浆完成后可以将定位装置拆卸进行重复利用,从而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加密,地铁运营期间周围建筑拆除重建以及铁路、公路上跨地铁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在既有地铁隧道旁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固地基也将越来越常见。现有的注浆加固施工过程中,对土体影响较大,注浆孔周围的土体容易发生移位,甚至发生孔壁坍塌或缩径,当在既有地铁隧道附近施工时,必然要造成地铁隧道较大的位移与变形,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并给后期的地铁养护维修带来困难。因此如何解决地下工程施工尤其注浆工艺压力较大情况下对底层扰动大,进而对地下结构物造成破坏的问题,造成近接运营线施工安全风险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设计合理,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感应地内压力,控制注浆过程,保障地内压力平衡,降低对地层扰动,而且整个喷浆过程自动化控制,避免人为操作的误差,加固效果好,质量有保障,并且在注浆管的打入地面的过程中始终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导向限位,保证注浆管打入过程中的垂直度,有效避免注浆管的倾斜,提高实际的施工质量,而且在注浆完成后可以将定位装置拆卸进行重复利用,从而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按照施工平面图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对桩位具体位置精确放样,并做好标记;
2)定位装置的安装:
(1)在桩位的两侧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引导轨,两侧的引导轨水平对称设置;根据桩位的实际位置、定位装置的实际尺寸等进行两个引导轨的安装,确保两个引导轨关于桩位水平对称设置,从而便于后续控制注浆管的打设过程中的垂直度,从而提高最终的成桩质量,将引导轨与地面之间直接安装固定,保证安装牢固性,确保引导轨对其他部件的支撑导向作用;
(2)在两个引导轨上各安装一个底支撑,底支撑包括底座和移动座,移动座限位滑动在底座上,且移动座通过第一紧定螺钉与底座限位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称分布的卡板,两个卡板与底座之间形成卡槽,底座通过卡槽滑动卡接在引导轨上,同时移动座底部的移动滚轮正好位于引导轨的滑槽内;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底支撑由底座和移动座组成,移动座在底座上滑动卡接,可以对移动座在底座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底座调节到位后通过第一紧定螺钉限位固定,从而有效保证整个底支撑的整体结构稳固性和牢固性,而底座自身通过底部的两个卡板形成卡槽,从而滑动卡接在引导轨上,可以对底支撑在引导轨上的实际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在底座卡接在引导轨上时,移动座下方的移动滚轮正好位于引导轨内,使得移动座自身调节过程中移动滚轮可以沿着滑槽滑移,而底座与移动座限位固定后形成一个整体时,当底支撑沿着引导轨滑移时,移动座的移动滚轮同样沿着滑槽滑移,使得移动座自身的移动调节和整个底支撑的移动调节过程更加的方便简单,更便于实际的调节操作;
(3)在两个底支撑上各安装一个顶支撑,顶支撑包括托架和导向杆,托架的顶部两端均设置分支架,导向杆滑动卡接在分支架顶部的燕尾滑槽内,且导向杆通过第二紧定螺钉与分支架限位固定,将托架匹配卡接到移动座中部的卡框槽内;每个底支撑上对应安装一个顶支撑,顶支撑通过托架正好对应卡接在底支撑的移动座的卡框槽内,从而实现顶支撑与底支撑的精准卡接限位,安装拆卸方便,而顶支撑自身又包括托架和导向杆,托架的两端又设置了分支架,每个分支架的燕尾滑槽内对应滑动卡接一个导向杆,导向杆可以沿着燕尾滑槽移动,并且在导向杆移动到位后通过第二紧定螺钉固定,从而有效确保整个顶支撑组装后的自身结构牢固性和稳固性,通过导向杆在燕尾滑槽内的移动,配合移动座和底支撑的移动调节,可以实现对套管的位置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使得套管的孔心移动到与桩位的位置一致,从而实现定位装置与桩位的精准定位,从而便于定位装置对注浆管的导向束缚作用,保证注浆管的垂直下移,从而提高最终的成桩质量;
(4)在两个顶支撑之间安装导向板,沿着引导轨移动底支撑从而对顶支撑进行同步调节,使得导向板两端的定位槽正好对应卡接在两个顶支撑的托架中部的导向柱上,同时导向板正好抵触压紧在托架上,再在导向柱的端部旋入紧固螺母,但不拧紧紧固螺母;通过导向板可以实现两个顶支撑之间的连接,同时对两个顶支撑进行辅助调整定位,确保两个顶支撑关于桩位对称分布,导向板通过两端的定位槽配合托架上的导向柱,实现与两个顶支撑的初步卡接定位,并且导向板的两端正好抵触在托架上,在后续旋紧紧固螺母后既可以确保导向板与托架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又可以通过紧固螺母将托架限位压紧在卡框槽内,而在该安装步骤中只在导向柱的端部选入紧固螺母但并不拧紧,从而可以便于后续其他部件的安装调节定位,整体安装过程合理,不影响到后续的安装调节;
(5)在两个顶支撑上各安装一个导弧架,两个导弧架相对设置,导弧架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对应顶支撑上,首先将导弧架放置在导向板上,调整导弧架的位置,使得导弧架上预留的孔与导向板上预留的孔对应,再通过螺栓组件将导弧架与导向板固定,从而使得导弧架上的导弧面与导向板中部的导槽对应,接着将支撑柱穿过顶支撑上的导向杆顶部的限位框,支撑柱穿过限位框的同时,导向板沿着支撑柱移动带动导弧架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支撑柱穿过限位框的同时穿过导弧架端部的限位槽,再调节支撑柱两端延伸出的长度,使得支撑柱两端延伸出的长度误差控制在1-8mm,再通过螺钉将限位框与支撑柱之间固定;两个导弧架上的导弧面相对设置,限制引导套管,便于后续套管的导向下移作业,并且在安装时,先将两个导弧架安装到导向板上,通过预留的孔配合螺栓组件将导弧架与导向板之间安装固定,有效保证导弧架与导向板之间的精准安装固定,接着通过支撑柱将导弧架与对应的顶支撑之间连接,支撑柱贯穿顶支撑顶部的限位框,同时穿过导弧架上的限位槽,将导弧架与顶支撑之间间接定位连接,导弧架通过支撑柱限制,同时导向板又受到导向柱的限制,而导向板与导弧架之间又相互牵制,从而有效保证导弧架与对应顶支撑之间的精准定位、导向板与两个顶支撑之间的精准定位,安装拆卸方便简单,同时控制支撑柱两端延伸出的长度,可以尽可能地保证整个定位装置的结构平衡性和稳固性;
(6)安装套管,将套管卡入到导向板的导槽内,同时套管两侧的延伸块与两个导弧架对应,延伸块上的第一插杆正好插入到导弧架的第一插孔内,而导弧架上的第二插杆正好插入到延伸块的第二插孔内,并在第一插杆上旋入下限位螺母,第二插杆上旋入上限位螺母;套管的外径与导向板中心的导槽对应,套管的底部正好卡接在导槽内,同时套管上部也正好限位卡接在两个导弧面所形成的限位空间内,从而保证套管安装时整体平稳性和垂直性,并且通过第一插杆配合第一插孔、第二插杆配合第二插孔,实现套管的进一步精准安装定位,并且在套管移动到位后通过第一插杆上的下限位螺母和第二插杆上的上限位螺母可以正好将套管夹紧固定,从而保证套管移动到位后的结构稳固性,确保后续套管的导向限位作用;
(7)在套管内安装支撑板,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扩板,扩板上设置有定位柱,将支撑板上的定位穿孔与定位柱对应,支撑板套设在定位柱上,再在定位柱的端部旋入定位螺母并拧紧,使得支撑板中心的孔与套管的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接着在支撑板中心的孔内插入定位桩杆,往下移动定位桩杆,直至定位桩杆触碰到地面,拧松第一紧定螺钉和第二紧定螺钉,移动调节套管,套管带动定位桩杆同步移动,直至定位桩杆的底端正好移动到桩位,拧紧第一紧定螺钉、第二紧定螺钉和紧固螺母,再通过底座上预留的定位孔配合地脚螺钉将底座与地面之间固定,接着将定位桩杆取下,再拧下定位螺母将支撑板拆下;支撑板通过定位柱与定位穿孔实现与套管的精准定位,保证安装后支撑板中心的孔正好与套管的孔同轴心,而支撑板安装到位后通过定位螺母限位固定,有效保证支撑板的整体安装牢固性,再在支撑板的中心插入定位桩杆,通过拧松第一紧定螺钉和第二紧定螺钉,并且紧固螺母也未拧紧,从而可以对定位桩杆的位置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使得定位桩杆的底端正好移动到桩位位置处,从而确保套管孔的中心正好也位于桩位处,从而便于后续对注浆管的导向限位,保证注浆管打设过程中的垂直度,定位桩杆移动到时,通过拧紧第一紧定螺钉、第二紧定螺钉和紧固螺母确保整个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固性和牢固性,使得定位桩杆无法再移动调节,从而保证套管的精准定位,再通过定位孔配合地脚螺钉将底座进一步固定,进一步确保移动调节到位后的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提高安全性能,固定后再将定位桩杆和支撑板取下,从而不影响到后续的导孔钻取和注浆管的打入设置;
(8)拧松上限位螺母和下限位螺母,沿着导弧面和导槽往下移动敲击套管,直至套管的底端插入到地面10-25cm,再拧紧上限位螺母和下限位螺母;当套管移动到位后,将套管往地面方向移动,使得套管的底端插入到地面一定长度,保证套管安装后的整体稳固性和垂直性,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与地面之间的安装牢固性;
3)钻取导孔:将钻孔设备移动到位,钻杆的底端穿过套管抵触在施工地面上,调整钻杆的位置,使得钻杆移动到桩位处,再在桩位处钻取5-8m深的注浆导孔;通过钻取5-8m深的注浆导孔可以便于后续注浆管的打设,并且套管的孔径较大,可以为钻杆的调节钻取留有空间,设计合理巧妙,钻孔与桩位对应,使得形成的注浆导孔正好位于设计桩位处,而套管的中心也正好位于桩位处,从而确保套管与注浆导孔的对应;
4)打设注浆管:
(1)在套管内安装内导套,内导套中心的孔的孔径根据注浆管的外径确定,将内导套插入到套管内,调整内导套的位置,使得内导套上的定位穿孔与定位柱对应,内导套通过定位穿孔卡接到定位柱上,再在定位柱上旋入定位螺母并拧紧;内导套根据注浆管的实际外径尺寸进行调节更换,确保内导套的中心孔径正好与注浆管外径匹配,从而实现对不同管径的注浆管的限位导向,通过定位装置对注浆管的垂直度进行限位引导,保证注浆管打设过程中的垂直度,从而确保成桩质量,内导套实际安装时,内导套正好卡入到套管内,再通过定位穿孔与定位柱实现精准定位,并且内导套卡入到位后通过定位螺母进行限位压紧,保证内导套与套管之间的安装牢固性;
(2)将注浆管穿过内导套插入到预钻到的注浆导孔内,接着往注浆管的顶端施加垂直压力,直至注浆管埋入到指定孔深;在注浆管的打设过程中,注浆管始终受到定位装置的限制导向,保证从打设开始到打设结束过程中注浆管下移的垂直度,有效避免注浆管发生倾斜偏差,提高最终的成桩质量;
5)注浆作业:将高压水和压缩空气经管路输送到注浆管内,经注浆管进入到土体内切割土体,再由泥浆泵将水泥浆通过管路输送到注浆管喷入到土体中,在土中凝固形成加固体,并且利用拔管设备边注浆边拔注浆管,而且注浆管的底端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注浆的整个过程中的地下压力进行实时感应;采用该方式进行注浆作业,既可以保证注浆效果,同时达到减少对隧道附近土层的扰动,并且在注浆过程中根据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大小智能控制注浆过程,保证地内压力的平衡,降低喷浆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微扰动的施工目的。
进一步,注浆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与注浆管内部的排浆管相连通,使得多余的空气、水和泥浆的混合体通过注浆管底端的排泥口进入排浆管内,再经排浆管进入到地面上方的泥浆处理设备中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排泥口配合注浆管将多余的空气、水和泥浆排除,并集中收集处理,既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注浆过程造成地下压力异常而影响到地下结构,将多余空气、水和泥将排出,可以控制压力,保证地内压力平衡,降低对地层的扰动,而且整个注浆过程配合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避免认为操作的误差,加固效果好,质量有保障。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感应地内压力,控制注浆过程,保障地内压力平衡,降低对地层扰动,而且整个喷浆过程自动化控制,避免人为操作的误差,加固效果好,质量有保障,并且在注浆管的打入地面的过程中始终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导向限位,保证注浆管打入过程中的垂直度,有效避免注浆管的倾斜,提高实际的施工质量,而且在注浆完成后可以将定位装置拆卸进行重复利用,从而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并且针对定位装置自身的安装,将底支撑设置成底座和移动座,整个底支撑自身可以沿着引导轨滑移调节,而移动座可以沿着底座移动调节,顶支撑设置成托架和导向杆,导向杆可以移动调节,而导向板又可以配合导向杆的移动进行同步移动,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进行全面调整,使得中部的套管中心移动到与桩位位置一致,通过多种调节可以降低装置的安装精准度和难度,使得安装过程可以存着一定的误差范围值,从而更便于实际的安装固定,而内导套的孔径可以根据实际的注浆管外径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管径的注浆管的束缚导向,保证注浆管的垂直度,适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于底支撑安装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顶支撑安装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导向板安装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导弧架安装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处于套管安装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处于定位装置与桩位之间定位调节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处于定位装置与桩位调节到位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处于内导套安装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内导套在套管内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底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底座与移动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底支撑与引导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导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内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定位桩杆与支撑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槽;2-引导轨;3-底支撑;4-底座;5-移动座;6-第一紧定螺钉;7-卡板;8-卡槽;9-移动滚轮;10-顶支撑;11-托架;12-导向杆;13-分支架;14-燕尾滑槽;15-第二紧定螺钉;16-限位框;17-导向板;18-定位槽;19-导向柱;20-紧固螺母;21-导弧架;22-螺栓组件;23-导弧面;24-导槽;25-限位槽;26-套管;27-延伸块;28-第一插杆;29-第一插孔;30-第二插杆;31-第二插孔;32-卡框槽;33-内导套;34-定位孔;35-支撑柱;36-上限位螺母;37-下限位螺母;38-定位柱;39-扩板;40-定位桩杆;41-支撑板;42-定位螺母;43-定位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按照施工平面图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对桩位具体位置精确放样,并做好标记;
2)定位装置的安装:
(1)在桩位的两侧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引导轨2,两侧的引导轨2水平对称设置;根据桩位的实际位置、定位装置的实际尺寸等进行两个引导轨2的安装,确保两个引导轨2关于桩位水平对称设置,从而便于后续控制注浆管的打设过程中的垂直度,从而提高最终的成桩质量,将引导轨2与地面之间直接安装固定,保证安装牢固性,确保引导轨2对其他部件的支撑导向作用;
(2)在两个引导轨2上各安装一个底支撑3,底支撑3包括底座4和移动座5,移动座5限位滑动在底座4上,且移动座5通过第一紧定螺钉6与底座4限位固定,底座4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称分布的卡板7,两个卡板7与底座4之间形成卡槽8,底座4通过卡槽8滑动卡接在引导轨2上,同时移动座5底部的移动滚轮9正好位于引导轨2的滑槽1内;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底支撑3由底座4和移动座5组成,移动座5在底座4上滑动卡接,可以对移动座5在底座4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底座4调节到位后通过第一紧定螺钉6限位固定,从而有效保证整个底支撑3的整体结构稳固性和牢固性,而底座4自身通过底部的两个卡板7形成卡槽8,从而滑动卡接在引导轨2上,可以对底支撑3在引导轨2上的实际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在底座4卡接在引导轨2上时,移动座5下方的移动滚轮9正好位于引导轨2内,使得移动座5自身调节过程中移动滚轮9可以沿着滑槽1滑移,而底座4与移动座5限位固定后形成一个整体时,当底支撑3沿着引导轨2滑移时,移动座5的移动滚轮9同样沿着滑槽1滑移,使得移动座5自身的移动调节和整个底支撑3的移动调节过程更加的方便简单,更便于实际的调节操作;
(3)在两个底支撑3上各安装一个顶支撑10,顶支撑10包括托架11和导向杆12,托架11的顶部两端均设置分支架13,导向杆12滑动卡接在分支架13顶部的燕尾滑槽14内,且导向杆12通过第二紧定螺钉15与分支架13限位固定,将托架11匹配卡接到移动座5中部的卡框槽32内;每个底支撑3上对应安装一个顶支撑10,顶支撑10通过托架11正好对应卡接在底支撑3的移动座5的卡框槽32内,从而实现顶支撑10与底支撑3的精准卡接限位,安装拆卸方便,而顶支撑10自身又包括托架11和导向杆12,托架11的两端又设置了分支架13,每个分支架13的燕尾滑槽14内对应滑动卡接一个导向杆12,导向杆12可以沿着燕尾滑槽14移动,并且在导向杆12移动到位后通过第二紧定螺钉15固定,从而有效确保整个顶支撑10组装后的自身结构牢固性和稳固性,通过导向杆12在燕尾滑槽14内的移动,配合移动座5和底支撑3的移动调节,可以实现对套管的位置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使得套管的孔心移动到与桩位的位置一致,从而实现定位装置与桩位的精准定位,从而便于定位装置对注浆管的导向束缚作用,保证注浆管的垂直下移,从而提高最终的成桩质量;
(4)在两个顶支撑10之间安装导向板17,沿着引导轨2移动底支撑3从而对顶支撑10进行同步调节,使得导向板17两端的定位槽18正好对应卡接在两个顶支撑10的托架11中部的导向柱19上,同时导向板17正好抵触压紧在托架11上,再在导向柱19的端部旋入紧固螺母20,但不拧紧紧固螺母20;通过导向板17可以实现两个顶支撑10之间的连接,同时对两个顶支撑10进行辅助调整定位,确保两个顶支撑10关于桩位对称分布,导向板17通过两端的定位槽18配合托架11上的导向柱19,实现与两个顶支撑10的初步卡接定位,并且导向板17的两端正好抵触在托架11上,在后续旋紧紧固螺母20后既可以确保导向板17与托架1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又可以通过紧固螺母20将托架11限位压紧在卡框槽32内,而在该安装步骤中只在导向柱19的端部选入紧固螺母20但并不拧紧,从而可以便于后续其他部件的安装调节定位,整体安装过程合理,不影响到后续的安装调节;
(5)在两个顶支撑10上各安装一个导弧架21,两个导弧架21相对设置,导弧架21通过支撑柱35安装在对应顶支撑10上,首先将导弧架21放置在导向板17上,调整导弧架21的位置,使得导弧架21上预留的孔与导向板17上预留的孔对应,再通过螺栓组件22将导弧架21与导向板17固定,从而使得导弧架21上的导弧面23与导向板17中部的导槽24对应,接着将支撑柱35穿过顶支撑10上的导向杆12顶部的限位框16,支撑柱35穿过限位框16的同时,导向板17沿着支撑柱35移动带动导弧架21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支撑柱35穿过限位框16的同时穿过导弧架21端部的限位槽25,再调节支撑柱35两端延伸出的长度,使得支撑柱35两端延伸出的长度误差控制在1-8mm,再通过螺钉将限位框16与支撑柱35之间固定;两个导弧架21上的导弧面23相对设置,限制引导套管26,便于后续套管26的导向下移作业,并且在安装时,先将两个导弧架21安装到导向板17上,通过预留的孔配合螺栓组件22将导弧架21与导向板17之间安装固定,有效保证导弧架21与导向板17之间的精准安装固定,接着通过支撑柱35将导弧架21与对应的顶支撑10之间连接,支撑柱35贯穿顶支撑10顶部的限位框16,同时穿过导弧架21上的限位槽25,将导弧架21与顶支撑10之间间接定位连接,导弧架21通过支撑柱35限制,同时导向板17又受到导向柱19的限制,而导向板17与导弧架21之间又相互牵制,从而有效保证导弧架21与对应顶支撑10之间的精准定位、导向板17与两个顶支撑10之间的精准定位,安装拆卸方便简单,同时控制支撑柱35两端延伸出的长度,可以尽可能地保证整个定位装置的结构平衡性和稳固性;
(6)安装套管26,将套管26卡入到导向板17的导槽24内,同时套管26两侧的延伸块27与两个导弧架21对应,延伸块27上的第一插杆28正好插入到导弧架21的第一插孔29内,而导弧架21上的第二插杆30正好插入到延伸块27的第二插孔31内,并在第一插杆28上旋入下限位螺母37,第二插杆30上旋入上限位螺母36;套管26的外径与导向板17中心的导槽24对应,套管26的底部正好卡接在导槽24内,同时套管26上部也正好限位卡接在两个导弧面23所形成的限位空间内,从而保证套管26安装时整体平稳性和垂直性,并且通过第一插杆28配合第一插孔29、第二插杆30配合第二插孔31,实现套管26的进一步精准安装定位,并且在套管26移动到位后通过第一插杆28上的下限位螺母37和第二插杆30上的上限位螺母36可以正好将套管26夹紧固定,从而保证套管26移动到位后的结构稳固性,确保后续套管26的导向限位作用;
(7)在套管26内安装支撑板41,套管26的外侧设置有扩板39,扩板39上设置有定位柱38,将支撑板41上的定位穿孔43与定位柱38对应,支撑板41套设在定位柱38上,再在定位柱38的端部旋入定位螺母42并拧紧,使得支撑板41中心的孔与套管26的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接着在支撑板41中心的孔内插入定位桩杆40,往下移动定位桩杆40,直至定位桩杆40触碰到地面,拧松第一紧定螺钉6和第二紧定螺钉15,移动调节套管26,套管26带动定位桩杆40同步移动,直至定位桩杆40的底端正好移动到桩位,拧紧第一紧定螺钉6、第二紧定螺钉15和紧固螺母20,再通过底座4上预留的定位孔34配合地脚螺钉将底座4与地面之间固定,接着将定位桩杆40取下,再拧下定位螺母42将支撑板41拆下;支撑板41通过定位柱38与定位穿孔43实现与套管26的精准定位,保证安装后支撑板41中心的孔正好与套管26的孔同轴心,而支撑板41安装到位后通过定位螺母42限位固定,有效保证支撑板41的整体安装牢固性,再在支撑板41的中心插入定位桩杆40,通过拧松第一紧定螺钉6和第二紧定螺钉15,并且紧固螺母20也未拧紧,从而可以对定位桩杆40的位置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使得定位桩杆40的底端正好移动到桩位位置处,从而确保套管26孔的中心正好也位于桩位处,从而便于后续对注浆管的导向限位,保证注浆管打设过程中的垂直度,定位桩杆40移动到时,通过拧紧第一紧定螺钉6、第二紧定螺钉15和紧固螺母20确保整个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固性和牢固性,使得定位桩杆40无法再移动调节,从而保证套管26的精准定位,再通过定位孔34配合地脚螺钉将底座4进一步固定,进一步确保移动调节到位后的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提高安全性能,固定后再将定位桩杆40和支撑板41取下,从而不影响到后续的导孔钻取和注浆管的打入设置;
(8)拧松上限位螺母36和下限位螺母37,沿着导弧面23和导槽24往下移动敲击套管26,直至套管26的底端插入到地面10-25cm,再拧紧上限位螺母36和下限位螺母37;当套管26移动到位后,将套管26往地面方向移动,使得套管26的底端插入到地面一定长度,保证套管26安装后的整体稳固性和垂直性,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与地面之间的安装牢固性;
3)钻取导孔:将钻孔设备移动到位,钻杆的底端穿过套管26抵触在施工地面上,调整钻杆的位置,使得钻杆移动到桩位处,再在桩位处钻取5-8m深的注浆导孔;通过钻取5-8m深的注浆导孔可以便于后续注浆管的打设,并且套管26的孔径较大,可以为钻杆的调节钻取留有空间,设计合理巧妙,钻孔与桩位对应,使得形成的注浆导孔正好位于设计桩位处,而套管26的中心也正好位于桩位处,从而确保套管26与注浆导孔的对应;
4)打设注浆管:
(1)在套管26内安装内导套33,内导套33中心的孔的孔径根据注浆管的外径确定,将内导套33插入到套管26内,调整内导套33的位置,使得内导套33上的定位穿孔43与定位柱38对应,内导套33通过定位穿孔43卡接到定位柱38上,再在定位柱38上旋入定位螺母42并拧紧;内导套33根据注浆管的实际外径尺寸进行调节更换,确保内导套33的中心孔径正好与注浆管外径匹配,从而实现对不同管径的注浆管的限位导向,通过定位装置对注浆管的垂直度进行限位引导,保证注浆管打设过程中的垂直度,从而确保成桩质量,内导套33实际安装时,内导套33正好卡入到套管26内,再通过定位穿孔43与定位柱38实现精准定位,并且内导套33卡入到位后通过定位螺母42进行限位压紧,保证内导套33与套管26之间的安装牢固性;
(2)将注浆管穿过内导套33插入到预钻到的注浆导孔内,接着往注浆管的顶端施加垂直压力,直至注浆管埋入到指定孔深;在注浆管的打设过程中,注浆管始终受到定位装置的限制导向,保证从打设开始到打设结束过程中注浆管下移的垂直度,有效避免注浆管发生倾斜偏差,提高最终的成桩质量;
5)注浆作业:将高压水和压缩空气经管路输送到注浆管内,经注浆管进入到土体内切割土体,再由泥浆泵将水泥浆通过管路输送到注浆管喷入到土体中,在土中凝固形成加固体,并且利用拔管设备边注浆边拔注浆管,而且注浆管的底端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注浆的整个过程中的地下压力进行实时感应;采用该方式进行注浆作业,既可以保证注浆效果,同时达到减少对隧道附近土层的扰动,并且在注浆过程中根据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大小智能控制注浆过程,保证地内压力的平衡,降低喷浆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微扰动的施工目的;
注浆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注浆管内部设置了排浆管,排泥口与注浆管内部的排浆管相连通,使得多余的空气、水和泥浆的混合体通过注浆管底端的排泥口进入排浆管内,再经排浆管进入到地面上方的泥浆处理设备中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排泥口配合注浆管将多余的空气、水和泥浆排除,并集中收集处理,既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注浆过程挤压造成地下压力异常而影响到地下结构,将多余空气、水和泥将排出,可以控制压力,保证地内压力平衡,降低对地层的扰动,而且整个注浆过程配合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避免认为操作的误差,加固效果好,质量有保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

1.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按照施工平面图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对桩位具体位置精确放样,并做好标记;
2)定位装置的安装:
(1)在桩位的两侧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引导轨,两侧的引导轨水平对称设置;
(2)在两个引导轨上各安装一个底支撑,底支撑包括底座和移动座,移动座限位滑动在底座上,且移动座通过第一紧定螺钉与底座限位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称分布的卡板,两个卡板与底座之间形成卡槽,底座通过卡槽滑动卡接在引导轨上,同时移动座底部的移动滚轮正好位于引导轨的滑槽内;
(3)在两个底支撑上各安装一个顶支撑,顶支撑包括托架和导向杆,托架的顶部两端均设置分支架,导向杆滑动卡接在分支架顶部的燕尾滑槽内,且导向杆通过第二紧定螺钉与分支架限位固定,将托架匹配卡接到移动座中部的卡框槽内;
(4)在两个顶支撑之间安装导向板,沿着引导轨移动底支撑从而对顶支撑进行同步调节,使得导向板两端的定位槽正好对应卡接在两个顶支撑的托架中部的导向柱上,同时导向板正好抵触压紧在托架上,再在导向柱的端部旋入紧固螺母,但不拧紧紧固螺母;
(5)在两个顶支撑上各安装一个导弧架,两个导弧架相对设置,导弧架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对应顶支撑上,首先将导弧架放置在导向板上,调整导弧架的位置,使得导弧架上预留的孔与导向板上预留的孔对应,再通过螺栓组件将导弧架与导向板固定,从而使得导弧架上的导弧面与导向板中部的导槽对应,接着将支撑柱穿过顶支撑上的导向杆顶部的限位框,支撑柱穿过限位框的同时,导向板沿着支撑柱移动带动导弧架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支撑柱穿过限位框的同时穿过导弧架端部的限位槽,再调节支撑柱两端延伸出的长度,使得支撑柱两端延伸出的长度误差控制在1-8mm,再通过螺钉将限位框与支撑柱之间固定;
(6)安装套管,将套管卡入到导向板的导槽内,同时套管两侧的延伸块与两个导弧架对应,延伸块上的第一插杆正好插入到导弧架的第一插孔内,而导弧架上的第二插杆正好插入到延伸块的第二插孔内,并在第一插杆上旋入下限位螺母,第二插杆上旋入上限位螺母;
(7)在套管内安装支撑板,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扩板,扩板上设置有定位柱,将支撑板上的定位穿孔与定位柱对应,支撑板套设在定位柱上,再在定位柱的端部旋入定位螺母并拧紧,使得支撑板中心的孔与套管的孔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接着在支撑板中心的孔内插入定位桩杆,往下移动定位桩杆,直至定位桩杆触碰到地面,拧松第一紧定螺钉和第二紧定螺钉,移动调节套管,套管带动定位桩杆同步移动,直至定位桩杆的底端正好移动到桩位,拧紧第一紧定螺钉、第二紧定螺钉和紧固螺母,再通过底座上预留的定位孔配合地脚螺钉将底座与地面之间固定,接着将定位桩杆取下,再拧下定位螺母将支撑板拆下;
(8)拧松上限位螺母和下限位螺母,沿着导弧面和导槽往下移动敲击套管,直至套管的底端插入到地面10-25cm,再拧紧上限位螺母和下限位螺母;
3)钻取导孔:将钻孔设备移动到位,钻杆的底端穿过套管抵触在施工地面上,调整钻杆的位置,使得钻杆移动到桩位处,再在桩位处钻取5-8m深的注浆导孔;
4)打设注浆管:
(1)在套管内安装内导套,内导套中心的孔的孔径根据注浆管的外径确定,将内导套插入到套管内,调整内导套的位置,使得内导套上的定位穿孔与定位柱对应,内导套通过卡接到定位柱上,再在定位柱上旋入定位螺母并拧紧;
(2)将注浆管穿过内导套插入到预钻到的注浆导孔内,接着往注浆管的顶端施加垂直压力,直至注浆管埋入到指定孔深;
5)注浆作业:将高压水和压缩空气经管路输送到注浆管内,经注浆管进入到土体内切割土体,再由泥浆泵将水泥浆通过管路输送到注浆管喷入到土体中,在土中凝固形成加固体,并且利用拔管设备边注浆边拔注浆管,而且注浆管的底端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注浆的整个过程中的地下压力进行实时感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注浆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与注浆管内部的排浆管相连通,使得多余的空气、水和水泥浆的混合体通过注浆管底端的排泥口进入排浆管内,再经排浆管进入到地面上方的泥浆处理设备中进行集中处理。
CN202110926128.0A 2021-08-12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756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6128.0A CN113756281B (zh) 2021-08-12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6128.0A CN113756281B (zh) 2021-08-12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6281A true CN113756281A (zh) 2021-12-07
CN113756281B CN113756281B (zh) 2024-05-17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8113A (zh) * 2023-07-17 2023-08-29 巴斯夫浩珂矿业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注浆封孔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63787C1 (ru) * 2004-06-15 2005-11-10 ОАО "Восточ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горноруд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вскрытия и ремонта тоннеля глубокого заложения
CN102747725A (zh) * 2012-07-13 2012-10-24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钻孔灌注桩微扰动施工方法
KR20150005054A (ko) * 2013-07-04 2015-01-14 이광익 회수식 확공비트를 이용한 터널 그라우팅 보강 공법
CN104863183A (zh) * 2015-03-04 2015-08-26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断面隧道近接建筑物施工隔离减震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862721A (zh) * 2016-03-29 2016-08-17 广东华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加固纠偏具有可调性预埋钢管的注浆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60826A (zh) * 2017-05-09 2017-08-18 北京鸿锐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台车辅助注浆装置及注浆工艺
CN107152042A (zh) * 2017-05-23 2017-09-12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盾构下穿房屋的微扰动倾斜旋喷群桩咬合加固工法
CN109339051A (zh) * 2018-11-15 2019-02-15 张运考 一种mjs工法桩施工方法
CN111156032A (zh) * 2020-01-20 2020-05-15 杭州临安中民筑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浆管内插型钢注浆加固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及方法
CN113153367A (zh) * 2021-04-13 2021-07-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不同涌水量的流砂地层加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63787C1 (ru) * 2004-06-15 2005-11-10 ОАО "Восточ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горноруд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вскрытия и ремонта тоннеля глубокого заложения
CN102747725A (zh) * 2012-07-13 2012-10-24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钻孔灌注桩微扰动施工方法
KR20150005054A (ko) * 2013-07-04 2015-01-14 이광익 회수식 확공비트를 이용한 터널 그라우팅 보강 공법
CN104863183A (zh) * 2015-03-04 2015-08-26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断面隧道近接建筑物施工隔离减震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862721A (zh) * 2016-03-29 2016-08-17 广东华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加固纠偏具有可调性预埋钢管的注浆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60826A (zh) * 2017-05-09 2017-08-18 北京鸿锐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台车辅助注浆装置及注浆工艺
CN107152042A (zh) * 2017-05-23 2017-09-12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盾构下穿房屋的微扰动倾斜旋喷群桩咬合加固工法
CN109339051A (zh) * 2018-11-15 2019-02-15 张运考 一种mjs工法桩施工方法
CN111156032A (zh) * 2020-01-20 2020-05-15 杭州临安中民筑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浆管内插型钢注浆加固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及方法
CN113153367A (zh) * 2021-04-13 2021-07-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不同涌水量的流砂地层加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丛茂强;陈锦剑;王建华: "基于注浆压力控制的混凝土顶管施工微扰动机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vol. 47, no. 6, 31 December 2013 (2013-12-31) *
凌同华;张胜;李升冉;邓杰夫: "邻近隧道施工既有桥桩变形控制及注浆加固方案优化",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l. 45, no. 7, 31 December 2014 (2014-12-3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8113A (zh) * 2023-07-17 2023-08-29 巴斯夫浩珂矿业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注浆封孔器
CN116658113B (zh) * 2023-07-17 2023-11-03 巴斯夫浩珂矿业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注浆封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0272B (zh) 一种用于矿山法多种断面混凝土施工的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61156B (zh) 分离式隧道换拱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969795B (zh) 一种隧道的开挖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1826222U (zh) 轨道板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模板的固定装置
CN205785614U (zh) 一种围岩压力盒固定装置
CN203499697U (zh) 一种用于矿山法多种断面混凝土施工的台车
CN112727470B (zh) 一种重叠段盾构隧道施工加固方法
CN113756281A (zh)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CN113756281B (zh) 一种近接运营线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JP2013044126A (ja) 軌道の軌道狂い補修方法
CN208651806U (zh) 小口径管道连续作业的施工设备
CN210440048U (zh) 适用于连拱隧道曲中墙施工用的模架
CN113152459B (zh) 一种生态河道地基加固用钢护筒的施工方法
CN110748034A (zh) 一种镂空墙施工工艺
CN108506032B (zh) 一种导洞内大体积顶纵梁的施工方法
CN114278314B (zh) 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CN206346201U (zh) 一种用于安放格构柱的防砂定位系统
CN220890102U (zh) 锚杆钻机固定装置
CN109797635A (zh) 一种用于公路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模板自动施工方法及配套装置
CN209780930U (zh) 一种用于软弱层状围岩隧底加固的装置及其软弱层状围岩隧底加固结构
CN109577999B (zh) 防侧墙变形及盾构机栽头的盾构机过中间风井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8933156U (zh) 用于沟槽的支护装置
CN220550581U (zh) 一种加固建筑地基基础
CN220979402U (zh) 一种辅助钻机定位的装置
CN218030241U (zh) 一种自钻式/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