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5632A -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5632A
CN113745632A CN202111045709.XA CN202111045709A CN113745632A CN 113745632 A CN113745632 A CN 113745632A CN 202111045709 A CN202111045709 A CN 202111045709A CN 113745632 A CN113745632 A CN 113745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ressing
pressing frame
film
fram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57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力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ongling Technology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ongling Technology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ongling Technology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ongling Technology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57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56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5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563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05Devices for making primary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涉及锂电池加工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上压膜架和下压膜架,且机架通过连杆机构上设置有下切割刀;所述上压膜架上固定连接有上切割刀;所述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下压膜架上,所述上压膜架下压的过程中使下压膜架下移,所述下压膜架下移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下切割刀向下运动以切断覆膜。通过上压膜架下压驱动下压膜架向上运动,对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压紧的同时使下压膜架驱动下切割刀向上运动对大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切割,如此对覆膜进行压紧的过程同时实现了切割,进而减少操作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极板组为犷增加蓄电池的容景并使结构紧凑,其电极可由多片极板并联组成具有相同极性的极板连接成的组件称作极板组,又称极板群。电池极板组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将它们隔开的隔板,将电池极板组放入到装有电解液的电池壳体中即可完成电池的组装,在电池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电池极板组是单独加工的,因此在进行电池组装加工时,需要运输电池极板组,为了确保电池极板组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损伤,需要用到覆膜装置电池极板组的上下表面进行贴膜。
在公开号为“CN111668533A”,公开日期为2020年9月15日,名称为《一种电池极板组的覆膜机构》的发明申请中其包括机架、进料输送链、上料接料装置、转送装置、上料取放装置和贴膜装置,贴膜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上下两层的贴膜座,下层与转送装置对接并设置有转送拦截块,上层设置有膜卷、导膜筒和方形的导膜框,且导膜框超出贴膜座的下层,贴膜座侧面还设置有贴膜推动气缸,贴膜推动气缸连接有用于推动贴膜座下层上的产品的贴膜推块,机架上设置有竖直走向的拉膜气缸,拉膜气缸连接有与导膜框下方的膜配合的拉膜夹持器,贴膜座的上层位于导膜框的外侧设置有上部压膜筒,机架与上部压膜筒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下部压膜筒,且下部压膜筒的外侧设置有贴膜接料座,导膜框配合有切断装置;提高了整体贴膜的效率。
在包括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在对电池极板组的上下表面进行贴膜时,在贴膜完成后再进行切割,使得操作步骤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上压膜架和下压膜架,且机架通过连杆机构上设置有下切割刀;所述上压膜架上固定连接有上切割刀;所述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下压膜架上,所述上压膜架下压的过程中使下压膜架下移,所述下压膜架下移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下切割刀向下运动以切断覆膜。
优选的,所述上压膜架和下压膜架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辊筒。
优选的,所述下压膜架和机架上之间还设有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使得下压膜架不受力时能够自动复位。
优选的,所述下压膜架的径向方向上设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对电极板组进行上料。
所述下压膜架的轴向方向上还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对电极板优选的,进行下料;
所述进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均通过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下压膜架远离下料机构的一端还设置有送膜机构,所述送膜机构上转动连接有覆膜辊,所述覆膜辊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压膜辊。
优选的,所述覆膜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输胶管,且覆膜辊的周侧环绕开设有多个出胶孔。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上压膜架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在凸轮的轨迹上运动;
所述上压膜架和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带轮以及套接在两个第一带轮上的第一送料带;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带轮以及套接在第二带轮上的第二送料带。
优选的,位于上压膜架上的各所述压膜辊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轮,个所述第一传送轮上套接有第一传送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通过上压膜架下压驱动下压膜架向上运动,对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压紧的同时使下压膜架驱动下切割刀向上运动对大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切割,如此对覆膜进行压紧的过程同时实现了切割,进而减少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凸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覆膜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覆膜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安装架;1.111、覆膜辊;1.112、压膜辊;1.114、胶辊;1.1141、输胶管;1.115、固定架;1.116、第一锥形齿轮;1.117、压膜辊;1.2、上压膜架;1.21、第一弹簧;1.22、第一传送轮;1.23、第一传送带;1.24、滚轮;1.25、输送辊;1.27、上切割刀;1.3、进料机构;1.30、电机;1.31、第二锥形齿轮;1.32、第一带轮;1.33、第一送料带;1.4、凸轮;1.41、第二传送轮;1.42、第三传送轮;1.43、第二传送带;1.5、下料机构;1.51、第二带轮;1.52、第二送料带;1.53、销轴;1.6、下切割刀;1.61、滑槽;1.70、第一连杆;1.71、第二连杆;1.73、第三连杆;1.8、下压膜架;1.80、弹性支撑组件;1.801、第一支撑柱;1.802、第二支撑柱;1.803、第二弹簧;1.90、第四传送轮;1.91、第三传送带;1.10、第四传送带;1.11、第五传送轮;1.12、第五传送带;1.13、辊筒;1.14、卷膜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照图1-11所示,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且机架1通过连杆机构上设置有下切割刀1.6;上压膜架1.2上固定连接有上切割刀1.27;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下压膜架1.8上,上压膜架1.2下压的过程中使下压膜架1.8下移,下压膜架1.8下移通过连杆机构驱动下切割刀1.6向下运动以切断覆膜。
其中,机架1的上滑动连接有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上压膜架1.2位于机架1的上方,且上压膜架1.2在机架1的的竖直方向上能够往复运动,下压膜架1.8与上压膜架1.2的位置对应设置,上压膜架1.2的末端固定固定连接上切割刀1.27,下切割刀1.6与上切割刀1.27的位置对应设置,下切割刀1.6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且下切割刀1.6和下压膜架1.8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进行连接,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下压膜架1.8上,在上压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使上压膜架1.2对电池极板组进行抵接,由于上压膜架1.2通过电池极板组将力传递给下压膜架1.8,进而使下压膜架1.8受力,使得下压膜架1.8受力向下滑动,进而使下压膜架1.8向下运动的过程驱动连杆机构,使连杆机构带动下切割刀1.6向上运动,进而使上切割刀1.27和下切割刀1.6同时对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切断,使得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在对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贴膜进行压紧的同时还对覆膜进行切割。
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70,第一连杆1.70的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且第一连杆1.70的两端分别与下压膜架1.8和下切割刀1.6活动连接,因此在下压膜架1.8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使第一连杆1.70的中部绕着机架上的铰接轴转动,使得第一连杆1.70靠近下压膜架1.8的一端向下运动的时候驱动第一连杆1.70靠近下切割刀1.6的一端向上运动,进而实现下压膜架1.8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驱动下切割刀1.6向上运动。
上压膜架1.2在机架1的竖直方向上相对滑动连接,上压膜架1.2接受驱动机构的驱动使得上压模架1.2能够在机架1的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液压缸驱动上压膜架1.2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通过上压膜架1.2下压驱动下压膜架1.8向上运动,对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压紧的同时使下压膜架1.8驱动下切割刀1.6向上运动对大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切割,如此对覆膜进行压紧的过程同时实现了切割,进而减少操作步骤。
参照图1、2、5、6、7、8和1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下压膜架1.8的径向方向上设有进料机构1.3,进料机构1.3用于对电极板组进行上料,下压膜架1.8的轴向方向上还设有下料机构1.5,下料机构1.5用于对电极板进行下料,进料机构1.3和下料机构1.5均通过电机1.30驱动。
参照图1和3所示,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0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辊筒1.13。
具体的,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0上的各个辊筒1.13一一对应设置,位于上压膜架1.2上的各个辊筒1.13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第三传送轮1.42,位于上压膜架1.2上的各个辊筒1.13之间均套接有一第二传送带1.43。
通过位于上压膜架1.2上的各个辊筒1.13之间同步运动,使上压膜架1.2与电池极板组刚好接触时,使各辊筒1.13对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压实的同时使电池极板组朝着下料机构1.5运动。
下压膜架1.8远离下料机构1.5的一端还设置有送膜机构,送膜机构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1上,位于送膜机构上转动连接有胶辊1.114,胶辊1.11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压膜辊1.112;胶辊1.1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输胶管1.1141,且胶辊1.114的周侧环绕开设有多个出胶孔。
具体的,胶辊1.114为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胶辊1.114的内部设置有胶水容置腔室,胶辊1.114的轴向方向上等距环绕设置有多个出胶孔,各出胶孔分别与胶水容置腔室贯通连接,胶辊1.114的一端与输胶管1.1141贯通连接,输胶管1.1141同轴套接在胶辊1.114的端部,且输胶管1.1141与胶辊1.11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压膜辊1.112共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位于压膜辊1.112的上下两侧上,另一个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1上,且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1上的压膜辊1.112靠近下压模架1.8的一侧,位于安装架1.1上的压膜辊1.1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16,第一锥形齿轮1.116与第二锥形齿轮1.31啮合。
胶辊1.114分别位于胶辊1.114上下两侧的压膜辊1.112形成两个输送空间,位于胶辊1.114上方的压膜辊1.112与胶辊1.114形成第一输送空间用于输送上覆膜,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与胶辊1.114形成第二输送空间,第二输送空间用于输送下覆膜。
如图2和3所示,位于胶辊1.114上方的压膜辊1.11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第三传送轮1.42,与凸轮1.41同轴固定连接的其中一个第二传送轮1.41之间套接有一个第二传送带1.43,使得位于胶辊1.114上下两侧的压膜辊1.112能够与凸轮1.4保持同步的转动,进而实现输送上覆膜。
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第四传送轮1.90,另一第四传送轮1.90固定连接在第二带轮1.51上,两个第四传送轮1.90之间套接有第三传送带1.91,进而使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与第二带轮1.51保持同步转动,又因为第二带轮1.51与凸轮1.4均接受电机1.30的驱动,因此位于胶辊1.114上下两侧的压膜辊1.112同步转动,而胶辊1.114由于与两张覆膜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胶辊1.114能够被动使转动,进而实现对上覆膜的下表面和下覆膜的上表面进行涂胶。
参照图2和8所示,下压膜架1.8和机架1上之间还设有弹性支撑组件1.80,弹性支撑组件1.80使得下压膜架1.8不受力时能够自动复位。
具体的,弹性支撑组件1.80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的第一支撑柱1.801、固定连接在上压膜架1.2上的第二支撑柱1.802以及位于第一支撑柱1.801和第二支撑柱1.802之间的第二弹簧1.803。
第一支撑柱1.801内同轴套接有第二支撑柱1.802,第二弹簧1.8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柱1.801和第二支撑柱1.802上。
当下压膜架1.8受到上压膜架1.2的抵接时,使下压膜架1.8带动第二支撑柱1.802在第一支撑柱1.801内使第二弹簧1.803受力压缩,使下压膜架1.8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一连杆1.70转动,使下切割刀1.6向上运动,当下压膜架1.8与上压膜架1.2的之间的抵接力达到最大后第二弹簧1.803压缩至最大弹性形变量,当上压膜架1.2逐渐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下压膜架1.8受到的抵接力消失,进而第二弹簧1.803产生恢复原状的趋势,进而使下压膜架1.8向上运动进行复位的同时驱动下切割刀1.6向下运动进行复位。
参照图4、6和11所示,下料机构1.5位于进料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销轴1.53,下切割刀1.6端面贯通连接有与销轴1.53相适配的两个滑槽1.61,使下切割刀1.6滑动连接在下料机构1.5的进料端。
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包括铰接在机架1上的第一连杆1.70,第一连杆1.7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71,第一连杆1.70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1.72,第二连杆1.71的端部与下切割刀1.6铰接,第三连杆1.72的端部与下压膜架1.8铰接。
如图1所示,下压膜架1.8靠近进料机构1.3的一端转动连接输送辊1.25。
当电池极板组从进料机构滑动至下压膜架1.8上时,此时由于电池极板组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朝着压膜架1.8滑动,通过输送辊1.25将电池极板组与压膜架1.8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得电池极板组能够更好的滑动至下压膜架1.8上。
如图1所示,安装架1.1的端部开设有与膜卷辊1.117相适配的卡槽,且安装架1.1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115,固定架1.115上开设有与膜卷辊1.117相适配的卡槽,进而方便使用者将膜卷辊1.117套接在安装架1.1上。
如图4和5所示,上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带轮1.32以及套接在两个第一带轮1.32上的第一送料带1.33;
下料机构1.5包括两个第二带轮1.51以及套接在第二带轮1.51上的第二送料带1.52。
具体的,其中一个第一带轮1.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31,另一个第一带轮1.32的端部与电机1.3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如图4和5所示,第四传送轮1.90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带轮1.51的两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第三输送轮,其中一个第四传送轮1.90固定连接在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的一端,另一个第四传送轮1.90同轴固定连接在两个第四传送轮1.90之间套接有第三传送带1.91。
将第二带轮1.51与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通过两个第四传送轮1.90以及第三传送带1.91进行连接,使第二带轮1.51在完成送料的同时还能够带得动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转动,进而完成送膜的步骤。
如图1所示,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凸轮1.4,上压膜架1.2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24,滚轮1.24在凸轮1.4的轨迹上运动;上压膜架1.2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21,在机架1和上压膜架1.2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使得凸轮1.4在驱动。
其中,机架1相对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两个腰形滑槽,上压膜架1.2的相对两端面固定连接有腰形滑槽相适配的柱形滑块1.20。第一弹簧1.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柱形滑块1.20上,第一弹簧1.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
第三传送轮1.42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个第三传送轮1.42同轴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二带轮1.51下料端的第二带轮1.51上,另一个第三传送轮1.42同轴固定连接在位于输胶管1.1141上方的覆膜辊1.111的一端。凸轮1.4的两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轮1.41。
具体的,位于凸轮1.4上的其中一个第二传送轮1.41;进料机构1.5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带轮1.51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传送轮1.42,第二传送轮1.41与第三传送轮1.42通过第二传送带1.43进行连接。
通过第二传送轮1.41与第三传送轮1.42通过第二传送带1.43进行连接,使得下料机构1.5在对电池极板进行下料的同时还驱动凸轮1.4转动,通过凸轮1.4与滚轮1.24相互作用,使凸轮1.4带动上压膜架1.2向下运动,使得滚轮1.24带动各个辊筒1.13转动,对电极板组上的覆膜进行压实的同时还带动电池极板组朝着下料机构1.5运动,直至电池极板组刚好运动到下料机构1.5上的时候使上压膜架1.2运动至最低点,然后在通过第一弹簧1.21进行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在启动电机1.30之前,上压膜架1.2位于最顶端,使用者手动将覆膜分别贴合在第一电池极板的上下表面后,手动第一电池极板组放在下压膜架1.8上,然后在将第二电池极板组放在进料机构1.3上,此时启动电机1.30,使位于进料机构1.3上的第二电池极板组从通过电机1.30驱动第一带轮1.32转动,进而第一锥形齿轮1.116与第二锥形齿轮1.31啮合,进而使得覆膜辊1.111转动,使电池极板组从进料机构1.3的上料端滑动至进料机构1.3的下料端,此时使凸轮1.4与滚轮1.24相互作用,滚轮1.24在凸轮1.4的运动轨迹上运动,使凸轮1.4带动上压膜架1.2向下运动,当位于进料机构1.3上的第二电池极板组上运动至刚好与下压膜架1.8相接触后,此时电池极板组的惯性作用下,使电池极板组与输送辊1.25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进而使电池极板组从进料机构1.3滑动至下压膜架1.8上,此时第一电池极板组的上表面刚好与上压膜架1.2上的辊筒1.13相接触,此时第二弹簧1.803处于原长状态,使由于辊筒1.13通过第一传送轮1.22与滚轮1.24连接,进而使为与上压膜架1.2上的各个辊筒1.13同步转动,对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贴膜进行压实,使第一电池极板组运动至下料机构1.5上,第二电池极板正好运动至下压膜架1.8上,此时上压膜架1.2运动至最低点,使上压膜架1.2对下压膜架1.8之间抵接力达到最大,使下压膜架1.8带动第三连杆1.73运动,使第三连杆1.73驱动第一连杆1.70,使第一连杆1.70带动第二连杆1.71运动,使得第二连杆1.71带动下切割刀1.6向上运动,进而将第一电池极板组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切断,然后上压膜架1.2向上运动,使下压膜架1.8在第二弹簧1.803作用下进行复位的同时驱动下切割刀1.6复位,完成一个工作流程,依次往复。
在本实例中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有限的实验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对电机1.30的转速进行合理的调节,以及对上压膜架1.2、下压膜架1.8、以及下料机构1.5的长度做出合理调节以实现上述工作原理的流程。
参照图2、3、4、5、8、9、10和11所示,本发明中提出另一个实施例,下压膜架1.8的径向方向上设有进料机构1.3,进料机构1.3用于对电极板组进行上料,下压膜架1.8的轴向方向上还设有下料机构1.5,下料机构1.5用于对电极板进行下料,进料机构1.3和下料机构1.5均通过电机1.30驱动。
参照图1和3所示,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0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辊筒1.13。
具体的,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0上的各个辊筒1.13一一对应设置,位于上压膜架1.2上的各个辊筒1.13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第三传送轮1.42,位于上压膜架1.2上的各个辊筒1.13之间均套接有一第二传送带1.43。
通过位于上压膜架1.2上的各个辊筒1.13之间同步运动,使上压膜架1.2与电池极板组刚好接触时,使各辊筒1.13对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压实的同时使电池极板组朝着下料机构1.5运动。
下压膜架1.8远离下料机构1.5的一端还设置有送膜机构,送膜机构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1上,位于送膜机构上转动连接有胶辊1.114,胶辊1.11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压膜辊1.112;胶辊1.1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输胶管1.1141,且胶辊1.114的周侧环绕开设有多个出胶孔。
具体的,胶辊1.114为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胶辊1.114的内部设置有胶水容置腔室,胶辊1.114的轴向方向上等距环绕设置有多个出胶孔,各出胶孔分别与胶水容置腔室贯通连接,胶辊1.114的一端与输胶管1.1141贯通连接,输胶管1.1141同轴套接在胶辊1.114的端部,且输胶管1.1141与胶辊1.11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压膜辊1.112共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位于压膜辊1.112的上下两侧上,另一个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1上,且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1上的压膜辊1.112靠近下压模架1.8的一侧,位于安装架1.1上的压膜辊1.1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16,第一锥形齿轮1.116与第二锥形齿轮1.31啮合。
胶辊1.114分别位于胶辊1.114上下两侧的压膜辊1.112形成两个输送空间,位于胶辊1.114上方的压膜辊1.112与胶辊1.114形成第一输送空间用于输送上覆膜,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与胶辊1.114形成第二输送空间,第二输送空间用于输送下覆膜。
如图2和3所示,位于胶辊1.114上方的压膜辊1.11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第三传送轮1.42,与凸轮1.41同轴固定连接的其中一个第二传送轮1.41之间套接有一个第二传送带1.43,使得位于胶辊1.114上下两侧的压膜辊1.112能够与凸轮1.4保持同步的转动,进而实现输送上覆膜。
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第四传送轮1.90,另一第四传送轮1.90固定连接在第二带轮1.51上,两个第四传送轮1.90之间套接有第三传送带1.91,进而使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与第二带轮1.51保持同步转动,又因为第二带轮1.51与凸轮1.4均接受电机1.30的驱动,因此位于胶辊1.114上下两侧的压膜辊1.112同步转动,而胶辊1.114由于与两张覆膜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胶辊1.114能够被动使转动,进而实现对上覆膜的下表面和下覆膜的上表面进行涂胶。
参照图2和8所示,下压膜架1.8和机架1上之间还设有弹性支撑组件1.80,弹性支撑组件1.80使得下压膜架1.8不受力时能够自动复位。
具体的,弹性支撑组件1.80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的第一支撑柱1.801、固定连接在上压膜架1.2上的第二支撑柱1.802以及位于第一支撑柱1.801和第二支撑柱1.802之间的第二弹簧1.803。
第一支撑柱1.801内同轴套接有第二支撑柱1.802,第二弹簧1.8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柱1.801和第二支撑柱1.802上。
当下压膜架1.8受到上压膜架1.2的抵接时,使下压膜架1.8带动第二支撑柱1.802在第一支撑柱1.801内使第二弹簧1.803受力压缩,使下压膜架1.8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驱动第一连杆1.70转动,使下切割刀1.6向上运动,当下压膜架1.8与上压膜架1.2的之间的抵接力达到最大后第二弹簧1.803压缩至最大弹性形变量,当上压膜架1.2逐渐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下压膜架1.8受到的抵接力消失,进而第二弹簧1.803产生恢复原状的趋势,进而使下压膜架1.8向上运动进行复位的同时驱动下切割刀1.6向下运动进行复位。
参照图4、10和11所示,下料机构1.5位于进料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销轴1.53,下切割刀1.6端面贯通连接有与销轴1.53相适配的滑槽1.61,使下切割刀1.6滑动连接在下料机构1.5的进料端。
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包括铰接在机架1上的第一连杆1.70,第一连杆1.7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71,第一连杆1.70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1.72,第二连杆1.71的端部与下切割刀1.6铰接,第三连杆1.72的端部与下压膜架1.8铰接。
如图1所示,下压膜架1.8靠近进料机构1.3的一端转动连接输送辊1.25。
当电池极板组从进料机构滑动至下压膜架1.8上时,此时由于电池极板组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朝着压膜架1.8滑动,通过输送辊1.25将电池极板组与压膜架1.8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得电池极板组能够更好的滑动至下压膜架1.8上。
如图1所示,安装架1.1的端部开设有与膜卷辊1.117相适配的卡槽,且安装架1.1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115,固定架1.115上开设有与膜卷辊1.117相适配的卡槽,进而方便使用者将膜卷辊1.117套接在安装架1.1上。
如图4和5所示,上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带轮1.32以及套接在两个第一带轮1.32上的第一送料带1.33;
下料机构1.5包括两个第二带轮1.51以及套接在第二带轮1.51上的第二送料带1.52。
具体的,其中一个第一带轮1.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31,另一个第一带轮1.32的端部与电机1.3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如图4和5所示,第四传送轮1.90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带轮1.51的两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第三输送轮,其中一个第四传送轮1.90固定连接在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的一端,另一个第四传送轮1.90同轴固定连接在两个第四传送轮1.90之间套接有第三传送带1.91。
将第二带轮1.51与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通过两个第四传送轮1.90以及第三传送带1.91进行连接,使第二带轮1.51在完成送料的同时还能够带得动位于胶辊1.114下方的压膜辊1.112转动,进而完成送膜的步骤。
如图1所示,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凸轮1.4,上压膜架1.2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24,滚轮1.24在凸轮1.4的轨迹上运动;上压膜架1.2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21,在机架1和上压膜架1.2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使得凸轮1.4在驱动。
其中,机架1相对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两个腰形滑槽,上压膜架1.2的相对两端面固定连接有腰形滑槽相适配的柱形滑块1.20。第一弹簧1.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柱形滑块1.20上,第一弹簧1.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
第三传送轮1.42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个第三传送轮1.42同轴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二带轮1.51下料端的第二带轮1.51上,另一个第三传送轮1.42同轴固定连接在位于输胶管1.1141上方的覆膜辊1.111的一端。凸轮1.4的两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轮1.41。
具体的,位于凸轮1.4上的其中一个第二传送轮1.41;进料机构1.5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带轮1.51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传送轮1.42,第二传送轮1.41与第三传送轮1.42通过第二传送带1.43进行连接。
通过第二传送轮1.41与第三传送轮1.42通过第二传送带1.43进行连接,使得下料机构1.5在对电池极板进行下料的同时还驱动凸轮1.4转动,通过凸轮1.4与滚轮1.24相互作用,使凸轮1.4带动上压膜架1.2向下运动,使得滚轮1.24带动各个辊筒1.13转动,对电极板组上的覆膜进行压实的同时还带动电池极板组朝着下料机构1.5运动,直至电池极板组刚好运动到下料机构1.5上的时候使上压膜架1.2运动至最低点,然后在通过第一弹簧1.21进行复位。
如图3所示,在下料架1.5上设置有卷膜机构,卷膜机构包括两个卷膜辊1.14,卷膜辊1.14与其中一个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锥形齿轮1.14的压膜辊1.112之间通过带轮组件进行连接;
其中一个第五传送轮1.11与胶辊1.114上的第三传送轮1.42同轴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五传送轮1.11与其中一个卷膜辊1.14同轴固定连接。
带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五传送轮1.11以及套接在两个第五传送轮1.11之间的第五传送带1.12,卷膜机构能够进行卷膜。
如图3所示,两个卷膜辊1.14的远离第五传送轮1.11的另一端通过齿轮链条机构进行连接或者带轮进行连接,以实现卷膜。
通过将卷膜机构与压膜辊1.112进行连接,使压膜辊1.112在转动的同时还驱动两个卷膜辊1.14转动,进而实现卷膜。
在本实施例中,在启动电机1.30之前上压膜架1.2位于最顶端,将两卷覆膜进行张紧,即将各卷覆膜的上的覆膜端头分别穿过压膜辊1.112和胶辊1.114间隙内,然后将在各个覆膜端头固定在连接在卷膜辊1.14上;此时启动电机1.30,使电池极板组从进料机构1.3的上料端滑动至进料机构1.3的下料端,此时使凸轮1.4与滚轮1.24相互作用,滚轮1.24在凸轮1.4的运动轨迹上运动,使凸轮1.4带动上压膜架1.2向下运动,当位于进料机构1.3上的第二电池极板组上运动至刚好与下压膜架1.8相接触后,此时电池极板组的惯性作用下,使电池极板组与输送辊1.25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进而使电池极板组从进料机构1.3滑动至下压膜架1.8上,此时电池极板组的上表面刚好与上压膜架1.2上的辊筒相接触,使压膜辊1.112转动,此时第二弹簧1.803处于原长状态,使压膜辊1.112电池极板组上下表面覆膜辊1.111一遍的同时使电池极板组运动至下料机构1.5上,电池极板正好运动至下压膜架1.8上,直至上压膜架1.2对下压膜架1.8进行抵接,使下压膜架1.8带动第三连接杆运动,使第一连杆1.73驱动第一连杆1.70,使第一连杆1.70带动第二连杆1.71运动,使得第二连杆1.71带动下切割刀1.6向上运动,进而使上切割刀1.27和下切割刀1.6的框体结构对覆膜进行按压,剩下的覆膜边角缠绕在各个卷膜辊1.14上,通过进而将电池极板组的上下表面的覆膜进行切断,然后上压膜架1.2向上运动,使下压膜架1.8膜在第二弹簧1.803作用下进行复位,完成一个工作流程,依次往复。
参照图9和10,在本是实施例中上切割刀1.27和下切割刀1.6为与电池极板组向对应的框体结构,两卷覆膜上按压与电池极板相适配的孔,进而实现对卷膜进行切割,而两卷卷膜的边角通过卷膜辊1.14卷起使得两卷覆膜始终保持在张紧的状态下。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1.80),且机架(1)通过连杆机构上设置有下切割刀(1.6);所述上压膜架(1.2)上固定连接有上切割刀(1.27);所述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下压膜架(1.80)上,所述上压膜架(1.2)下压的过程中使下压膜架(1.80)下移,所述下压膜架(1.80)下移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下切割刀(1.6)向下运动以切断覆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膜架(1.2)和下压膜架(1.80)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辊筒(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膜架(1.80)和机架(1)上之间还设有弹性支撑组件(1.8),所述弹性支撑组件(1.8)使得下压膜架(1.80)不受力时能够自动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膜架(1.80)的径向方向上设有进料机构(1.3),所述进料机构(1.3)用于对电极板组进行上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膜架(1.80)的轴向方向上还设有下料机构(1.5),所述下料机构(1.5)用于对电极板进行下料;
所述进料机构(1.3)和下料机构(1.5)均通过电机(1.30)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膜架(1.80)远离下料机构(1.5)的一端还设置有送膜机构,所述送膜机构上转动连接有覆膜辊(1.111),所述覆膜辊(1.11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压膜辊(1.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辊(1.1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输胶管(1.114),且覆膜辊(1.111)的周侧环绕开设有多个出胶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凸轮(1.4),所述上压膜架(1.2)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24),所述滚轮(1.24)在凸轮(1.4)的轨迹上运动;
所述上压膜架(1.2)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2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带轮(1.32)以及套接在两个第一带轮(1.32)上的第一送料带(1.33);
所述下料机构(1.5)包括两个第二带轮(1.51)以及套接在第二带轮(1.51)上的第二送料带(1.5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压膜架(1.2)上的各所述压膜辊(1.11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轮(1.22),各所述第一传送轮(1.22)上套接有第一传送带(1.23)。
CN202111045709.XA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Withdrawn CN1137456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5709.XA CN113745632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5709.XA CN113745632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5632A true CN113745632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36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5709.XA Withdrawn CN113745632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563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2703A (zh) * 2022-02-22 2022-05-17 佛山市天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芯外保护膜缠绕装置
CN115258248A (zh) * 2022-07-22 2022-11-01 冯天卉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快速贴膜装置及方法
CN117022780A (zh) * 2023-10-09 2023-11-10 南通实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用包装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2703A (zh) * 2022-02-22 2022-05-17 佛山市天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芯外保护膜缠绕装置
CN114512703B (zh) * 2022-02-22 2022-09-30 佛山市天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芯外保护膜缠绕装置
CN115258248A (zh) * 2022-07-22 2022-11-01 冯天卉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快速贴膜装置及方法
CN115258248B (zh) * 2022-07-22 2023-10-31 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快速贴膜装置及方法
CN117022780A (zh) * 2023-10-09 2023-11-10 南通实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用包装机
CN117022780B (zh) * 2023-10-09 2023-12-26 南通实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用包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5632A (zh) 一种锂电池覆膜装置
CN105742688B (zh) 一种用于卷绕式叠片电池自动卷绕的装置
WO2023087542A1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用的覆膜装置
CN210430010U (zh) 一种锂电池叠片设备
WO2022237645A1 (zh) 叠片装置及具有其的叠片设备
CN112133966A (zh) 一种自动翻转式锂电池绝缘纸包覆装置
CN110676516A (zh) 一种锂电池叠片设备
CN104362375A (zh) 电芯卷绕装置
CN114229577A (zh) 一种引线套管全自动制作机
CN211769324U (zh) 柔性基材输送装置以及挂网填浆设备
CN210489747U (zh) 一种双叠片台叠片设备
CN109277686B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盖帽压焊装置
CN113371525B (zh) 一种全自动双面胶转贴设备及转贴方法
CN115838020A (zh) 一种电池极耳的上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4827832U (zh) 一种防水相册加工用覆膜装置
CN109179030B (zh) 一种电容用薄膜生产接带装置
CN209133554U (zh) 一种支架压合工装
CN210236652U (zh) 一种反渗透膜分切机构
CN219055807U (zh) 一种粘贴压紧装置
CN205985202U (zh) 一种用于卷绕式叠片电池自动卷绕的装置
CN117423923B (zh) 一种锂电池电极塑料隔膜烘干回收设备
CN221050052U (zh) 一种茎叶类蔬菜打捆用送膜装置
CN217728984U (zh) 一种物料冲压组件
CN216958138U (zh) 一种绕卷式叠片电池的绕卷装置
CN108598546B (zh) 电池制作机及电池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