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5006B -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5006B
CN113745006B CN202110945251.7A CN202110945251A CN113745006B CN 113745006 B CN113745006 B CN 113745006B CN 202110945251 A CN202110945251 A CN 202110945251A CN 113745006 B CN113745006 B CN 113745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aluminum
organic powder
casting
batter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52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5006A (zh
Inventor
尹志华
李良
尹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nghao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nghao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nghao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nghao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452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5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5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5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5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5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4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 H01G9/042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G9/045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based on alumi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 H01G13/0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将有机粉末与铝粉进行掺杂混合,得到复合粉体;S20、对所述复合粉体进行压铸成型,得到由丸粒构成的电芯铸体;S30、对压铸成型的电芯铸体进行真空高温碳化,然后氧化,在电芯铸体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得到铝电正极。本发明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制作的铝电正极可大大提升铝电解电容器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具有储备电能并瞬间释放的功能,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电容器广泛应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隔直流等电路中,为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还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及电脑等电子设备,是电器电子业界不可替代的电子部件。
在电容器中,铝电解电容器是最常用的器件,铝电解电容器一般包括有阳极箔、阴极箔以及电解纸,阳极箔、阴极箔以及电解纸卷绕在一起形成电容器芯包。目前,阳极箔大多采用的是腐蚀箔,腐蚀箔虽然可以增加阳极箔的表面积,但是增加的面积有限,对铝电解电容器最终的性能提升有限。
随着粉末冶金技术趋于成熟,在众多的金属零部件粗胚制取工艺中均有使用,一般都是单质金属或者是合金金属,且加工工艺成熟,粉末被挤压成型后,于高温真空中煅烧至结晶状态或晶界趋于稳定状态,再降温精加工,工艺高效且高质量,附加值高。因此,若能将此加工工艺结合到铝电解电容器的电极生产中,则将大大提升铝电解电容器的性能。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有机粉末与铝粉进行掺杂混合,得到复合粉体;
S20、对所述复合粉体进行压铸成型,得到由丸粒构成的电芯铸体;
S30、对压铸成型的电芯铸体进行真空高温碳化,然后氧化,在电芯铸体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得到铝电正极。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通过湿法掺杂工艺或者干法掺杂工艺对所述铝粉与有机粉末进行掺杂均匀混合,得到复合粉体;其中,所述铝粉和有机粉末的颗粒大小为3nm-0.5mm。
进一步地,步骤S20中,将集流体置入预先制作好的电芯模具中,在电芯模具中填充所述复合粉体,通过高压对复合粉体进行压铸,得到由复合粉体的丸粒构成的电芯铸体。
进一步地,步骤S30中,将电芯铸体排盘放入石墨模具槽穴中,放入碳化工艺炉进行高温烘烤。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烘烤的烘烤温度为180℃-350℃,烘烤时间为1-10小时。
进一步地,将高温真空炭化后的电芯铸体放入高温高压CVD炉,进行石墨烯生成工艺。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铸体在高温高压CVD炉中,于600℃-680℃温度下在真空碳化后的碳晶体的碳须中生长导电石墨烯管,形成高导电性阴极。
进一步地,步骤S20中还包括有对复合粉体的压铸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的信息对压力进行控制,确保复合粉体中的有机粉末无碳化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步骤S30中得到的铝电正极进行化成,得到电芯本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S50、对电芯本体进行封装,得到铝电解电容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制作的铝电正极可大大提升铝电解电容器的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的流程图示;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的复合粉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的电芯铸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的铝电正极制成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即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电路连通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有机粉末与铝粉进行掺杂混合,得到复合粉体;
其中,所述铝粉和有机粉末的颗粒大小为3nm-0.5mm;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湿法掺杂工艺对所述铝粉与有机粉末进行掺杂均匀混合,得到复合粉体;具体的,通过溶剂将铝粉与有机粉末混合,然后将溶剂快速析出并烘干得到铝粉与有机粉末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进行打磨成粉,得到复合粉体100。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干法掺杂工艺所述铝粉与有机粉末进行掺杂均匀混合;具体的,将铝粉与有机粉末直接经过混合器进行搅拌、震动混合,有机粉吸附到铝金属颗粒上得到复合粉体100,再通过复合粉体收集器收集打包。干法掺杂工艺过程污染程度小,分散较为充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粉末为淀粉(无卤素、无面筋)粉末。
S20、对所述复合粉体进行压铸成型,得到由丸粒构成的电芯铸体;
具体的,将集流体置入预先制作好的电芯模具中,在电芯模具中填充所述复合粉体,以将金属导针的铝舌包住,然后通过高压对复合粉体进行压铸,得到由复合粉体的丸粒构成的电芯铸体200。其中,所述集流体包括导电金属导针201、导箔等。
其中,复合粉体在高压下,压力转换为热量,复合粉体中的有机物粉末会发生碳化,铝粉则会出现重新结晶与析出现象,从而导致复合粉体产生质变,所以进行高压对复合粉体进行压铸过程中,需要对压力的精度进行严格控制,压力的精度要求高;在一些实例中,步骤S20中还包括有对复合粉体的压铸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的信息对压力进行控制,确保复合粉体中的有机粉末无碳化现象发生。
S30、对压铸成型的电芯铸体进行真空高温碳化,然后氧化,在电芯铸体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得到铝电正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压铸成型的电芯铸体进行真空高温碳化,具体的,电芯铸体排盘放入石墨模具槽穴中,放入碳化工艺炉中进行高温烘烤,其中烘烤温度为180℃-350℃,烘烤时间为1-10小时;对有机粉末进行高温真空碳化,碳晶体的碳须生长渗透进铝晶界中,并完成固晶(对铝晶界间隙)填充,这个过程后,碳须和碳晶成为阴极导电解质附着并与吸附的主体存在,通过与金属导体的连接,形成良好的阴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压铸成型的电芯铸体进行高温真空碳化及石墨烯生成,具体的,电芯铸体排盘放入石墨模具槽穴中,放入碳化工艺炉中进行高温真空烘烤碳化,其中烘烤温度为180℃-350℃,烘烤时间为1-10小时。转入高温高压CVD真空炉中,进行石墨烯生成工艺,具体的,在600℃-680℃温度中进一步于真空碳化后碳晶体的碳须中生长导电石墨烯管,形成高导电性阴极,并完成固晶(对铝晶界间隙)填充。其中,碳须、碳晶、石墨烯管三者组成的导电体直接成为阴极低电导率电解质附着与吸附的主体存在,在后续的阴极引出中起到对阳极的表面诱电作用,并与金属导体连接,形成良好的阴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步骤S30中得到的铝电正极进行化成,得到电芯本体;
具体的,对碳化后的有机粉末形成的灰粉进行溶解析出,然后进行电化学赋能。具体的,将步骤S30中得到的铝电正极经过乙醇浸泡超声波清洗,对高温碳化过程中有机粉末火化形成的灰粉进行熔解析出,然后进行电化学赋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化学赋能过程为将铝电正极在己二酸、硼酸、或者是二者混合的酸类溶液中通电氧化,生长成α晶相三氧化二铝介质膜,其中,介质膜的膜厚度决定耐电压与比容。赋能电流大小为铝电正极载流极限能力的5%-30%,赋能电压不设上限,在实际应用中取3VDC-2000VDC施电压。需要说明的是,赋能过程中,铝电正极的体积会有膨胀现象,这是由于氧化膜的生长撑大了铝电正极,也是铝电正极化阳极的比容最大化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50、对电芯本体进行封装,得到铝电解电容器;
具体的,于电芯本体表面包裹高分子导电聚合物,装入金属铝壳,在金属外壳内填充导电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导电聚合物聚合反应后与铝壳结合为一体,形成电容器的阴极及引出金属电极;最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正极端面,或者用橡胶粒封装正极端面,正极端子过度段包裹在密封胶头中;从正、负极引出金属用电阻焊延引出各种脚型端子,得到铝电解电容器300。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作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作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作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作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创作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此外,本发明创作的范围不旨在限于说明书中所述的过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和步骤的特定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可以利用执行与本文所述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功能或获得与本文所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结果的目前存在的或稍后要开发的上述披露、过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将这些过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有机粉末与铝粉进行掺杂混合,得到复合粉体,所述有机粉末为淀粉;
S20、对所述复合粉体进行压铸成型,得到由丸粒构成的电芯铸体,将集流体置入预先制作好的电芯模具中,在电芯模具中填充所述复合粉体,以将金属导针的铝舌包住,然后通过高压对复合粉体进行压铸,对复合粉体的压铸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的信息对压力进行控制,确保复合粉体中的有机粉末无碳化现象发生;
S30、对压铸成型的电芯铸体进行真空高温碳化,得到具有阴极的铝电正极,对压铸成型的电芯铸体进行高温真空碳化及石墨烯生成,电芯铸体排盘放入石墨模具槽穴中,放入碳化工艺炉中进行高温真空烘烤碳化,其中烘烤温度为180℃-350℃,烘烤时间为1-10小时,转入高温高压CVD真空炉中,进行石墨烯生成工艺,在600℃-680℃温度中进一步于真空碳化后碳晶体的碳须中生长导电石墨烯管,形成高导电性阴极,并对铝晶界间隙填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通过湿法掺杂工艺或者干法掺杂工艺对所述铝粉与有机粉末进行掺杂均匀混合,得到复合粉体;其中,所述铝粉和有机粉末的颗粒大小为3nm-0.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步骤S30中得到的具有阴极的铝电正极进行化成,得到电芯本体;
S50、对电芯本体进行封装,得到铝电解电容器。
CN202110945251.7A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745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5251.7A CN113745006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5251.7A CN113745006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5006A CN113745006A (zh) 2021-12-03
CN113745006B true CN113745006B (zh) 2024-01-16

Family

ID=78731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5251.7A Active CN113745006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50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1537A (zh) * 2021-08-17 2021-11-05 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8279A (ja) * 2006-10-10 2008-04-24 Toyo Aluminium Kk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電極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30286A (zh) * 2017-05-05 2017-08-11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铝阳极材料的制作方法
CN107316745A (zh) * 2017-07-18 2017-11-03 丰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铝电解电容器的电极构造体及铝电解电容器
CN108172403A (zh) * 2017-12-19 2018-06-15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粉末铝正极材料及铝电解电容器制备方法
CN110073455A (zh) * 2016-11-18 2019-07-30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10718393A (zh) * 2019-10-31 2020-01-21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8279A (ja) * 2006-10-10 2008-04-24 Toyo Aluminium Kk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電極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73455A (zh) * 2016-11-18 2019-07-30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07030286A (zh) * 2017-05-05 2017-08-11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铝阳极材料的制作方法
CN107316745A (zh) * 2017-07-18 2017-11-03 丰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铝电解电容器的电极构造体及铝电解电容器
CN108172403A (zh) * 2017-12-19 2018-06-15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粉末铝正极材料及铝电解电容器制备方法
CN110718393A (zh) * 2019-10-31 2020-01-21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5006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35218B1 (ko) 탄소-계 물질을 포함하는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JP4945182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10134A1 (zh) 一种基于复合正、负极材料的新型电池电容
KR101137719B1 (ko) 슈퍼커패시터용 활성탄 전극의 제조방법
TWI269328B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10197899B (zh) 一种锂箔的制备方法
CN102484245A (zh) 铅蓄电池用负极板的制造方法以及铅蓄电池
JP4793264B2 (ja) コンデンサ素子及びカーボンペースト
JP5698196B2 (ja) 電解銅箔、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集電体及び二次電池
CN113745006B (zh) 一种有机粉末混铸式铝电正极制作方法
CN113611537A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3611538A (zh) 一种粉体电芯固态高分子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7613406A (zh) 一种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JP2019144039A (ja) 非水系リチウム型蓄電素子のsoc推定方法、推定装置、システム
CN215911317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KR20110040027A (ko) 하이브리드 슈퍼커패시터의 제조방법
JP2007123244A (ja) 円筒型アルカリ蓄電池
JP2019145267A (ja) 非水系リチウム型蓄電素子の状態推定方法、推定装置、システム
JP2014072129A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電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デバイス
CN201345299Y (zh) 一种高分子固体片式钽电解电容器
KR100606487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
CN110459813A (zh) 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1864203A (zh) 一种高电容量锂电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9145268A (ja) 非水系リチウム型蓄電素子の容量劣化率推定方法および容量劣化率推定装置、システム
KR20140077227A (ko) 리튬 이온 커패시터 양극 활물질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