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4643A -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4643A
CN113744643A CN202110968406.9A CN202110968406A CN113744643A CN 113744643 A CN113744643 A CN 113744643A CN 202110968406 A CN202110968406 A CN 202110968406A CN 113744643 A CN113744643 A CN 113744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display panel
mobile device
unit
limi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84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4643B (zh
Inventor
李登仟
黄海
杨镇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84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4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4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4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4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4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移动装置应用于显示面板,包括底部支架、限位部件及连接于该限位部件与该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的第一侧面与该限位部件的第二侧面平齐,该第一侧面为该连接部件靠近该显示面板的侧面,该第二侧面为该限位部件靠近该显示面板的侧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于限位部件与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限位部件对应显示面板的侧面平齐,增强了与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在移动显示面板时,减少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了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Description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对显示面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制作显示面板时,需要将显示面板进行移动,对于移动显示面板的移动装置,通常设置有与显示面板底部驱动元器件对应的底部保护支架,还设置有对显示面板平行移动的有固定作用的限位部件,对限位部件周围区域的显示面板有一定的垂直方向的固定作用,但是对于远离限位部件区域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固定作用较弱,在移动显示面板时,远离限位部件区域的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会损伤显示面板,导致显示面板质量不达标。
因此,亟需一种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可以缓解当前显示面板在安装移动时因垂直方向的振动而受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应用于显示面板,包括底部支架、限位部件及连接于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限位部件的第二侧面平齐,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连接部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限位部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载区及位于所述承载区外围的非承载区;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多个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开口位于所述非承载区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至少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及第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之间的第二连接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向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一侧伸出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单元向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二侧伸出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移动装置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垂直,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单元还向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第二侧伸出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单元还向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第一侧伸出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架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三侧,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四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四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及第三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向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一侧伸出设置,所述第三限位单元向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二侧伸出设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第三连接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直线部分、第二直线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分与所述第二直线部分之间的弯曲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直线部分及所述第二直线部分与所述移动装置平行,所述弯曲部分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弯曲,所述弯曲部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折叠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为伸缩单元,所述限位部件在平行于所述伸缩单元的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移动装置,包括底部支架、限位部件及连接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底部支架的连接部件;
将显示面板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
提供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与所述限位部件对应的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括与所述限位部件对应的多个第二凸台;
将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移动装置及所述显示面板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限位部件的第二侧面平齐,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连接部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限位部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在移动装置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限位部件的限位开口内,所述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限位开口的外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于限位部件与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限位部件对应显示面板的侧面平齐,增强了与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在移动显示面板时,减少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了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六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七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八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第九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近些年,对显示面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制作显示面板时,需要将显示面板进行移动,对于移动显示面板的移动装置,通常设置有与显示面板底部驱动元器件对应的底部保护支架,还设置有对显示面板平行移动的有固定作用的限位部件,对限位部件周围区域的显示面板有一定的垂直方向的固定作用,但是对于远离限位部件区域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固定作用较弱,在移动显示面板时,远离限位部件区域的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会损伤显示面板,导致显示面板质量不达标。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装置100,应用于显示面板10,包括底部支架200、限位部件300及连接于所述限位部件300与所述底部支架200之间的连接部件400;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400的第一侧面101与所述限位部件300的第二侧面102平齐,所述第一侧面101为所述连接部件40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面,所述第二侧面102为所述限位部件30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面。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于限位部件与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限位部件对应显示面板的侧面平齐,增强了与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在移动显示面板时,减少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了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背板、阵列基板及发光单元,所述移动装置100位于所述背板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400与所述限位部件300、所述底部支架200一体设置,可以提升所述移动装置100的一体移动性,提高移动效率,具体请参阅图1。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100包括承载区C及位于所述承载区C外围的非承载区D;所述限位部件300包括多个限位开口301,所述限位开口301位于所述非承载区D内,具体请参阅图1。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300包括对应所述限位开口301的开口承载单元302及限位主体单元303,所述开口承载单元302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承载区C内对应的所述限位主体单元303的宽度,具体请参阅图1,例如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的所述开口承载单元302的宽度大于所述承载区C内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的限位主体单元303的宽度,有利于下上托盘与所述限位开口301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承载单元302对应限位区E,具体请参阅图1,可以通过上下托盘等物体中的结构穿过所述限位开口301,对所述显示面板10及所述移动装置100程三明治夹形,从而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水平方向的振动,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具体限位结构请参阅后文显示面板10的制作方法的实施例及图11。
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开口承载单元302可以对应一个所述限位开口301,一个所述开口承载单元302可以对应多个所述限位开口301,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龙,所述限位开口30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任意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所述限位开口301贯穿所述限位部件300,在移动设置所述显示面板10时,所述显示面板10位于所述承载区C内,位于所述非承载区D的所述限位开口301用于固定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通过上下托盘等物体中的结构穿过所述限位开口301,对所述显示面板10及所述移动装置100程三明治夹形,从而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水平方向的振动,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所述连接部件400可以对所述显示面板10远离所述限位部件300的区域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从而进一步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400的第一侧面101与所述限位部件300的第二侧面102平齐,所述第一侧面101为所述连接部件40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面,所述第二侧面102为所述限位部件30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面,具体请参阅图2。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100还包括粘结部件,所述粘结部件位于所述移动装置10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0一侧,所述粘结部件用于加强所述移动装置1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结力,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与所述移动装置100之间的相对位移,尤其是在所述连接部件4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之间的所述粘结部件,增大了所述移动装置1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结面积,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述移动装置1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结力,更好地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部件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粘结材料,在此不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300至少包括第一限位单元310及第二限位单元320,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与所述底部支架200之间;所述连接部件400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与所述底部支架200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410、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之间的第二连接单元420,具体请参阅图3、图4。
设置至少两个限位单元,从而加强显示面板10不同区域的限位固定效果,所述限位部件300还可以包括多个限位单元,相邻两个限位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及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包括多个限位开口301,所述限位开口301位于所述非承载区D内,增多限位开口301的设置点位,增强对显示面板10的限位固定效果,进一步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向所述移动装置100的第一侧110伸出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向所述移动装置100的第二侧120伸出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110与所述第二侧120为所述移动装置100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单元420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垂直,所述第二连接单元420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垂直,具体请参阅图3。
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及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呈对角固定方式,在提高对显示面板10的限位固定效果,尤其是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的同时,减少了对限位开口301的安装调试的组装时间,提高了移动装置100与显示面板10贴合固定的效率,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还向所述移动装置100的所述第二侧120伸出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还向所述移动装置100的所述第一侧110伸出设置,具体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及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均在移动装置100的第一侧110及第二侧120有伸出,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及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的所述限位开口301在第一侧110及第二侧120均有设置,上下侧均固定,进一步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水平方向的振动,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所述连接部件400可以对所述显示面板10远离所述限位部件300的区域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从而进一步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折叠区B及位于所述折叠区B两侧的平面区A,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及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对应所述平面区A设置,具体请参阅图5。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架200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100的第三侧130,所述移动装置100包括与所述第三侧130相对设置的第四侧140;所述限位部件300包括第一限位单元310,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与所述底部支架20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与所述显示面板10对应所述第四侧14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具体请参阅图5,或者,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与所述底部支架20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与所述显示面板10对应所述第四侧14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具体请参阅图6。
所述第三侧130为所述移动装置100的底部一侧,第四侧140为所述移动装置100的顶部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为折叠式显示面板10,在显示面板10的折叠区B,会在背板上的支撑层上进行图案化设计,用以折叠时减小弯折应力,降低各层的脱落风险,而这一区域的结构强度相对薄弱,因此需要尽量可与支撑层上进行图案化区有任何的接触,所述限位部件300只包括第一限位单元310,将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设置偏向顶部或偏向底部,将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避开该强度相对薄弱的折叠区B,从而降低对显示面板10的损坏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300包括第一限位单元310及第三限位单元330;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向所述移动装置100的第一侧110伸出设置,所述第三限位单元330向所述移动装置100的第二侧120伸出设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400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与所述底部支架200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410、连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单元330与所述底部支架200之间的第三连接单元430,具体请参阅图7。
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及所述第三限位单元330均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边设置及固定,减少了对显示面板10中心区域的压迫,可以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减少对所述显示面板10中心区域损坏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架200的伸出单元210,所述伸出单元210作为辅助支撑贴合固定的结构,具体请参阅图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410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420的长度相异。即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20对应显示面板10不同的高度,增多限位开口301的设置点位,增强对显示面板10的限位固定效果,进一步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400包括第一直线部分401、第二直线部分402及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分401与所述第二直线部分402之间的弯曲部分403;其中,所述第一直线部分401及所述第二直线部分402与所述移动装置100平行,所述弯曲部分403向远离显示面板10一侧弯曲,所述弯曲部分403对应所述显示面板10的折叠区B,具体请参阅图8。
对显示面板10的折叠区B进行跨越式贴合设置,避开该强度相对薄弱的折叠区B,从而降低对显示面板10的损坏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400为伸缩单元440,所述限位部件300在平行于所述伸缩单元440的方向上移动,具体请参阅图9。所述伸缩单元440可以与所述限位部件300一体设置,所述伸缩单元440可以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310一体设置,适应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10,适应不同折叠区B的避让设置,从而减少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400还包括向所述第一侧110或所述第二侧120方向延伸的辅助粘结单元404,所述辅助粘结单元404可以增加粘结部件的设置面积,以提高移动装置1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结固定稳定性,具体请参阅图3。所述辅助粘结单元可以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单元410、第二连接单元420、第三连接单元430中任一或多个设置,图中仅以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单元410设置为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于限位部件与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限位部件对应显示面板的侧面平齐,增强了与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在移动显示面板时,减少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了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0、提供一移动装置100,包括底部支架200、限位部件300及连接所述限位部件300与所述底部支架200的连接部件400。
S200、将显示面板10置于所述移动装置100上。
S300、提供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所述第一支撑部件30包括与所述限位部件300对应的多个第一凸台31,所述第二支撑部件40包括与所述限位部件300对应的多个第二凸台41。
S400、将所述第一支撑部件30、所述第二支撑部件40、所述移动装置100及所述显示面板10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400的第一侧面101与所述限位部件300的第二侧面102平齐,所述第一侧面101为所述连接部件40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面,所述第二侧面102为所述限位部件30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面,在移动装置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台31位于所述限位部件300的限位开口301内,所述第二凸台41设置于所述限位开口301的外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于限位部件与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限位部件对应显示面板的侧面平齐,增强了与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在移动显示面板时,减少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了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30包括与所述限位部件300对应的多个第一凸台31,所述第二支撑部件40包括与所述限位部件300对应的多个第二凸台41,具体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1中的限位区E对应的局部放大结构图。所述第一支撑部件30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件40可以为托盘,即对应上下托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31在所述限位开口301内,所述第一凸台31的尺寸与对应所述限位开口301的尺寸相同,所述移动装置100及所述显示面板1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30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40之间,所述第一凸台31起到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水平方向的振动的作用,所述第二凸台41压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所述第二凸台41起到减少所述显示面板10垂直方向的振动的作用。所述第二凸台4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口承载单元302内、位于所述限位开口301外,具体请参阅图1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于限位部件与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限位部件对应显示面板的侧面平齐,增强了与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在移动显示面板时,减少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了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移动装置应用于显示面板,包括底部支架、限位部件及连接于该限位部件与该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的第一侧面与该限位部件的第二侧面平齐,该第一侧面为该连接部件靠近该显示面板的侧面,该第二侧面为该限位部件靠近该显示面板的侧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于限位部件与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限位部件对应显示面板的侧面平齐,增强了与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在移动显示面板时,减少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保护了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动装置,应用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限位部件及连接于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部件;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限位部件的第二侧面平齐,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连接部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限位部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载区及位于所述承载区外围的非承载区;
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多个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开口位于所述非承载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至少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及第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之间的第二连接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向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一侧伸出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单元向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二侧伸出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移动装置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垂直,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限位单元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还向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第二侧伸出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单元还向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第一侧伸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三侧,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
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四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四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及第三限位单元;
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向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一侧伸出设置,所述第三限位单元向所述移动装置的第二侧伸出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之间的第三连接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直线部分、第二直线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分与所述第二直线部分之间的弯曲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直线部分及所述第二直线部分与所述移动装置平行,所述弯曲部分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弯曲,所述弯曲部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折叠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伸缩单元,所述限位部件在平行于所述伸缩单元的方向上移动。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移动装置,包括底部支架、限位部件及连接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底部支架的连接部件;
将显示面板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
提供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与所述限位部件对应的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括与所述限位部件对应的多个第二凸台;
将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移动装置及所述显示面板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限位部件的第二侧面平齐,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连接部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限位部件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在移动装置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限位部件的限位开口内,所述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限位开口的外围。
CN202110968406.9A 2021-08-23 2021-08-23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744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8406.9A CN113744643B (zh) 2021-08-23 2021-08-23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8406.9A CN113744643B (zh) 2021-08-23 2021-08-23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4643A true CN113744643A (zh) 2021-12-03
CN113744643B CN113744643B (zh) 2022-08-23

Family

ID=78732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8406.9A Active CN113744643B (zh) 2021-08-23 2021-08-23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464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9596A (ja) * 2003-12-26 2005-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の収納保持構造
KR20100092222A (ko) * 2009-02-12 2010-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폴더블 모바일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30110601A (ko) * 2012-03-29 2013-10-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형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CN105116569A (zh) * 2015-09-11 2015-12-02 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载台及显示面板检测装置
CN107540235A (zh) * 2016-06-27 2018-01-05 天津中晟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夹取装置
CN208607861U (zh) * 2018-08-09 2019-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529514U (zh) * 2020-04-16 2020-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固定支架及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9596A (ja) * 2003-12-26 2005-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の収納保持構造
KR20100092222A (ko) * 2009-02-12 2010-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폴더블 모바일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30110601A (ko) * 2012-03-29 2013-10-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형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CN105116569A (zh) * 2015-09-11 2015-12-02 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载台及显示面板检测装置
CN107540235A (zh) * 2016-06-27 2018-01-05 天津中晟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夹取装置
CN208607861U (zh) * 2018-08-09 2019-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529514U (zh) * 2020-04-16 2020-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固定支架及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4643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7096B (zh)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KR100647609B1 (ko) 새시 베이스용 모서리 보강재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모듈
US9888593B2 (en) Back plate of curved display device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CN11155419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屏体
US20230238709A1 (en) Active-passive integrated antenna
CN113744643B (zh)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2495482A (zh) 承载座及使用承载座的显示装置
US7595977B2 (en) Method for joining plates, plate join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10441962B (zh) 背光模块
US20140078700A1 (en) Circuit board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937060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213594373U (zh) 一种整体式b柱内板结构
CN211348916U (zh) 钣金与型材结合的显示面板
CN219204926U (zh) 踩踏式显示装置的led箱体及具有其的踩踏式显示装置
JPWO2017104099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補強部材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I466608B (zh) And a method of supplying the resin and the reinforcing resin
TWI473560B (zh) 面板承載結構
CN213399541U (zh)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88234B (zh) 支撑结构以及支撑件组
CN218728446U (zh) 一种异形屏贴合治具
CN113113457A (zh) 一种显示面板
KR100730126B1 (ko) 보스 결합 구조,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보스 결합 방법
CN220419879U (zh) 用于安装触控板的强固框体结构
CN211257646U (zh) 一种新型板材安装拼接装置
CN219303643U (zh) 封装壳体结构和功率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