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9541U -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9541U
CN213399541U CN202022693373.5U CN202022693373U CN213399541U CN 213399541 U CN213399541 U CN 213399541U CN 202022693373 U CN202022693373 U CN 202022693373U CN 213399541 U CN213399541 U CN 213399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module
flat cable
touch display
display laye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33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浚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33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9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9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9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屏幕模组包括:触控显示层、驱动芯片、连接排线和辅助支撑件。利用辅助支撑件实现了对连接排线的支撑和保护。其中,辅助支撑件包括增高部和设置于增高部一侧的支撑部,增高部设置于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之间,增加了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在屏幕模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为连接排线提供伸展空间,避免了连接排线因堆叠而造成应力集中。支撑部能够对伸展的连接排线进行支撑,避免了连接排线因外力挤压而发生应力集中。上述增高部和支撑部配合提升了对连接排线的保护效果,进而提升了屏幕模组及使用屏幕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包括屏幕模组,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显示及触摸控制功能。屏幕模组的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需要通过排线实现电连接,然而,由于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的设置位置差异,导致排线在屏幕模组的组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堆叠或受到挤压而产生应力集中,进而造成排线断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以保护屏幕模组内的连接排线,提升屏幕模组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屏幕模组,所述屏幕模组包括:触控显示层、驱动芯片、连接排线和辅助支撑件;
所述触控显示层和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屏幕模组厚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所述连接排线分别与所述触控显示层和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增高部和设置于所述增高部一侧的支撑部,所述增高部设置在所述触控显示层和所述驱动芯片之间,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排线支撑配合。
可选的,所述连接排线弯折形成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撑件的结构匹配于所述容纳空间。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弓形结构、半圆形结构或扇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增高部一侧的多个凸起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弧形配合面,弧形配合面与所述连接排线支撑配合。
可选的,所述连接排线自所述触控显示层延伸形成,和/或所述连接排线延伸至所述驱动芯片下方。
可选的,所述增高部的设置位置在所述触控显示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触控显示层的边缘区域。
可选的,所述触控显示层的外侧还设有偏光层、光学胶层和盖板层,所述触控显示层的内侧还设有支撑膜层和复合胶层,所述增高部粘接在所述复合胶层上。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的材质包括PET、PI、PMMA中至少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屏幕模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屏幕模组包括辅助支撑件,利用辅助支撑件实现了对连接排线的支撑和保护。其中,辅助支撑件包括增高部和设置于增高部一侧的支撑部,增高部设置于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之间,增加了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在屏幕模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为连接排线提供伸展空间,避免了连接排线因堆叠而造成应力集中。支撑部能够对伸展的连接排线进行支撑,避免了连接排线因外力挤压而发生应力集中。上述增高部和支撑部配合提升了对连接排线的保护效果,进而提升了屏幕模组及使用屏幕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屏幕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屏幕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屏幕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屏幕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屏幕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包括屏幕模组,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显示及触摸控制功能。屏幕模组的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需要通过排线实现电连接,然而,由于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的设置位置差异,导致排线在屏幕模组的组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堆叠或受到挤压而产生应力集中,进而造成排线断裂等问题。
本公开提出一种屏幕模组,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屏幕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屏幕模组1包括:触控显示层11、驱动芯片12、连接排线13和辅助支撑件14。触控显示层11和驱动芯片12设置于屏幕模组1厚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连接排线13分别与触控显示层11和驱动芯片12电连接。辅助支撑件14包括增高部141和设置于增高部141一侧的支撑部142,增高部141设置在触控显示层11和驱动芯片12之间,支撑部142与连接排线13支撑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屏幕模组1包括辅助支撑件14,利用辅助支撑件14实现了对连接排线13的支撑和保护。其中,辅助支撑件14包括增高部141和设置于增高部141一侧的支撑部142,增高部141设置于触控显示层11和驱动芯片12之间,增加了触控显示层11和驱动芯片12在屏幕模组1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差,为连接排线13提供伸展空间,避免了连接排线13因堆叠形变而造成应力集中。支撑部142能够对伸展的连接排线13进行支撑,避免了连接排线13因外力挤压形变而发生应力集中。上述增高部141和支撑部142配合提升了对连接排线13的保护效果,进而提升了屏幕模组1及使用屏幕模组1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上述辅助支撑件14不占用屏幕模组1的额外空间,不影响屏幕模组1的制程,因而提升了辅助支撑件14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排线13弯折形成的容纳空间131,支撑件的结构匹配于容纳空间131。即,当完成屏幕模组1的组装后,支撑部142能够填充在连接排线13弯折形成的容纳空间131内,对连接排线13的处于悬空状态的整体结构进行支撑,有效避免了任意位置处的连接排线13因外力挤压而发生应力集中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42可以为弓形结构、半圆形结构或扇形结构,可以根据容纳空间131的结构形状进行选择。或者,支撑部142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结构,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部142包括设置于增高部141一侧的一个或多个凸起结构1421。当支撑部142包括多个凸起结构1421时,相邻凸起结构1421之间可以设有间隔,以形成针对连接排线13的多位置支撑效果。通过多个凸起结构1421对连接排线13进行支撑,不仅减少了支撑部142的材料成本,还提升了支撑部142的设置灵活性。或者,多个凸起结构1421配合于连接排线13的顶部可以拼接形成连续结构,相邻凸起结构1421靠近增高部141的根部之间可以设有间隔,以减少支撑部142的用料成本和空间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42包括弧形配合面1422,弧形配合面1422与连接排线13支撑配合,其中,支撑部14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起结构1421。以支撑部142包括多个凸起结构1421为例,凸起结构1421朝向连接排线13的侧面可以为弧形配合面1422,以通过多个凸起结构1421的弧形配合面1422对连接排线13进行支撑,也能够针对作用于连接排线13的外部挤压力实现保护功能。
如图2所示,上述多个凸起结构1421的弧形配合面1422可以首尾拼接形成与连接排线13弧度匹配的支撑面。或者,如图3所示,多个凸起结构1421的弧形配合面1422也可以针对连接排线13经常受到挤压的区域进行支撑。例如,使一个凸起结构1421的弧形配合面1422配合于连接排线13的中间区域,一个凸起结构1421的弧形配合面1422配合于连接排线13靠近触控显示层11的端部区域,一个凸起结构1421的弧形配合面1422配合于连接排线13靠近驱动芯片12的端部区域,本公开并不对凸起结构1421的数量、设置位置以及弧形配合面1422与连接排线13的配合位置进行限定。
如图4所示,以支撑部142包括一个凸起结构1421为例,凸起结构1421朝向连接排线13的顶部可以设有弧形配合面1422,弧形配合面1422可以与连接排线13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支撑配合。凸起结构1421靠近增高部141的根部可以和连接排线13之间设有间隔,以减少支撑部142的用料成本和空间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42可以与增高部141一体成型,以提升辅助支撑件14的组装便利性,同时提升辅助支撑件14的结构强度。或者,支撑部142还可以组装于增高部141,以提升支撑部142的设置灵活性,且便于增高部141和支撑部142的加工制造。例如支撑部142可以通过焊接、铆接、卡接等方式组装于增高部141,本公开并不对支撑部142与增高部141的组装方式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排线13可以自触控显示层11延伸形成,以与触控显示层11形成一体式结构,以简化连接排线13的组装工艺。或者,连接排线13也可以为独立的排线结构,且通过后续的绑定连接工艺分别与触控显示层11和驱动芯片12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屏幕模组1可以是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器)屏幕,也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屏幕,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屏幕模组1为OLED屏幕时,触控显示层11和连接排线1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当屏幕模组1为LCD时,连接排线13可以通过后续绑定工艺分别与触控显示层11及驱动芯片12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触控显示层11的外侧还设有偏光层15、光学胶层16和盖板层17,触控显示层11的内侧还设有支撑膜层18和复合胶层19,增高部141粘接在复合胶层19上。其中,触控显示层1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偏光层15可以配合于触控显示层11的外侧面,光学胶层16设置在盖板层17和偏光层15之间。支撑膜层18可以配合于触控显示层11的内侧面,复合胶层19贴合在支撑膜层18上。连接排线13弯折后可以延伸至驱动芯片12下方,延伸至驱动芯片12下方的连接排线13下方还可以设有支撑膜层18。辅助支撑件14的增高部141可以设置于连接排线13下方的支撑膜层18与复合胶层19之间,且通过复合胶层19粘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排线13可以延伸至驱动芯片12下方,使得驱动芯片12与连接排线13形成上下位置关系,便于驱动芯片12与连接排线13的电连接工艺实现,还能够提升驱动芯片12与连接排线13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高部141的设置位置在触控显示层11上的投影位于触控显示层11的边缘区域。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增高部141靠近触控显示层11的边沿,不仅能够降低增高部141的空间占用,还能够避免支撑部142与触控显示层11等功能层边沿的结构干涉,提升支撑部142设置灵活性和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42的材质包括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涤纶树脂)、PI(Polyimide,聚酰亚胺)、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至少之一,支撑部142的材质还可以为其他塑性体,本公开并不对支撑部142的材质进行限制。
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屏幕模组1。
由于屏幕模组1包括辅助支撑件14,利用辅助支撑件14实现了对连接排线13的支撑和保护。其中,辅助支撑件14包括增高部141和设置于增高部141一侧的支撑部142,增高部141设置于触控显示层11和驱动芯片12之间,增加了触控显示层11和驱动芯片12在屏幕模组1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差,为连接排线13提供伸展空间,避免了连接排线13因堆叠形变而造成应力集中。支撑部142能够对伸展的连接排线13进行支撑,避免了连接排线13因外力挤压形变而发生应力集中。上述增高部141和支撑部142配合提升了对连接排线13的保护效果,进而提升了屏幕模组1及使用屏幕模组1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上述辅助支撑件14不占用屏幕模组1的额外空间,不影响屏幕模组1的制程,因而提升了辅助支撑件14的使用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电视、车载终端、医疗终端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显示层、驱动芯片、连接排线和辅助支撑件;
所述触控显示层和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屏幕模组厚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所述连接排线分别与所述触控显示层和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增高部和设置于所述增高部一侧的支撑部,所述增高部设置在所述触控显示层和所述驱动芯片之间,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排线支撑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排线弯折形成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撑件的结构匹配于所述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弓形结构、半圆形结构或扇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增高部一侧的多个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弧形配合面,弧形配合面与所述连接排线支撑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排线自所述触控显示层延伸形成,和/或所述连接排线延伸至所述驱动芯片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部的设置位置在所述触控显示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触控显示层的边缘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层的外侧还设有偏光层、光学胶层和盖板层,所述触控显示层的内侧还设有支撑膜层和复合胶层,所述增高部粘接在所述复合胶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材质包括PET、PI、PMMA中至少之一。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屏幕模组。
CN202022693373.5U 2020-11-18 2020-11-18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399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3373.5U CN213399541U (zh) 2020-11-18 2020-11-18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3373.5U CN213399541U (zh) 2020-11-18 2020-11-18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9541U true CN213399541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5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3373.5U Active CN213399541U (zh) 2020-11-18 2020-11-18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9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76074U (zh) 柔性显示模组
CN10876624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0923669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bending area and a panel-sheet coupling layer
CN111816082A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09658832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15499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750363B (zh) 显示组件、显示模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30881B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1956938A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12322555U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2469193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3436530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703602A (zh) 显示面板
CN213399541U (zh)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75204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399960B (zh) 一种曲面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513208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595528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044869U (zh) 一种铁框包边机构、胶铁及背光模组
US2022031260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 plate thereof
KR102568323B1 (ko) 내로우 베젤을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317583C (zh) 防止变形的固定框架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15273664B (zh)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曲面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113066365A (zh) 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217389096U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