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1094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1094A
CN113741094A CN202110983537.4A CN202110983537A CN113741094A CN 113741094 A CN113741094 A CN 113741094A CN 202110983537 A CN202110983537 A CN 202110983537A CN 113741094 A CN113741094 A CN 113741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limiting
sub
bottom plat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35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1094B (zh
Inventor
陈泰成
褚康愉
华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35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1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1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1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1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1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外框、光源模块、膜片以及限位部,外框包括底板、侧壁以及折边,侧壁设置于底板边缘且与底板连接,折边与底板相对设置且与侧壁连接。光源模块设置于底板与侧壁连接的一面上,光源模块与底板连接。膜片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弯折部与主体部的边缘连接,主体部覆盖于光源模块上。限位部设置于折边远离侧壁的一侧且与侧壁相对设置,弯折部设置于限位部与侧壁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膜片的弯折部设置于折边与主体部之间,同时,弯折部还设置于限位部与侧壁之间。折边、主体部、限位部以及侧壁共同实现了对弯折部的限位,在外框不设置挂耳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膜片的安装限位。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中,通常在背板上制造挂耳,膜片上制造安装孔,挂耳卡接于安装孔卡内从而实现膜片与背板的固定。另外,显示装置通常直立使用,挂耳的设置可以对膜片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避免膜片在使用过程中下落。在背板的制造过程中,一般是将背板自身的材料弯折以形成挂耳。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显示装置逐渐向轻薄和窄边框的方向发展。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背板逐渐变窄变薄,背板难以利用自身材料制造形成挂耳。因此,在没有设置挂耳的显示装置中,存在着膜片难以安装限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显示装置中膜片的安装限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外框,包括底板、侧壁以及折边,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折边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侧壁连接;
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连接的一面上,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底板连接;
膜片,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连接,所述主体部覆盖于所述光源模块上;
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折边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且与所述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侧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折边具有面向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内表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面向所述侧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折边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弯折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一间隙内。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包括装饰部与延伸部,所述装饰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装饰部与所述侧壁邻接,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折边连接,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装饰部的一端弯折形成所述限位部。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子部的末端与所述折边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弯折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二间隙内。
可选的,所述折边的自由末端向所述底板方向弯折或凸出以形成所述限位部。
可选的,所述折边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限位部穿设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折边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具有连接子部和限位子部,所述连接子部与所述折边卡接,所述限位子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子部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限位子部与所述折边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弯折部的末端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三间隙。
可选的,所述弯折部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折边与主体部之间具有第一高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一高度。
可选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具有预设夹角,第一状态下,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限位部抵接,以使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夹角;第二状态下,所述弯折部回弹,以使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侧壁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外框、光源模块、膜片以及限位部,外框包括底板、侧壁以及折边,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折边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侧壁连接。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连接的一面上,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底板连接。膜片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连接,所述主体部覆盖于所述光源模块上。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折边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且与所述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侧壁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膜片的弯折部设置于折边与主体部之间,同时,弯折部还设置于限位部与侧壁之间。折边、主体部、限位部以及侧壁共同实现了对弯折部的限位,在外框不设置挂耳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膜片的安装限位。在没有设置挂耳的显示装置中,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膜片的安装限位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限位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液晶电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LED模组作为LED液晶电视的关键部件,其内部膜片需要与背板固定。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常用的固定方法是,膜片上设置有固定孔,背板上设置有挂耳或挂钩结构,挂耳穿设于固定孔内将背板与膜片进行基础固定,再用胶带辅助粘贴进行加固。另外,显示装置通常直立使用,挂耳的设置可以对膜片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避免膜片在使用过程中下落。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外框1、光源模块2、膜片3以及限位部4。外框1包括底板11、侧壁12以及折边13,所述侧壁12设置于所述底板11边缘且与所述底板11连接,所述折边13与所述底板11相对设置且与所述侧壁12连接,外框 1的底板11、侧壁12及折边13形成一容纳空间1a,用于容纳光源模块2、膜片3以及限位部4。光源模块2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与所述侧壁12连接的一面上,所述光源模块2与所述底板11连接。
其中,膜片3包括主体部31和弯折部32,所述弯折部32与所述主体部 31的边缘连接,所述主体部31覆盖于所述光源模块2上。限位部4设置于所述折边13远离所述侧壁12的一侧且与所述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弯折部32 设置于所述限位部4与所述侧壁12之间。当显示装置100直立使用时,弯折部32的末端与限位部4抵接,能够限制膜片3在竖直方向Y上的位移。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框1上没有设置挂耳结构,利用膜片3的弯折部32以及限位部4与外框1的配合,实现了膜片3与外框1的安装。
相关技术中,在外框的制造过程中,一般是将外框上侧壁弯折以形成挂耳。为了加强固定,外框上通常设计多个挂耳,膜片上相应的设计多个固定孔。由于制造误差的存在,挂耳的位置、形状、直线度等参数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有可能导致挂耳无法与膜片正常安装。示例性的,挂耳本身的形状误差较大,如挂耳发生弯折,导致挂耳无法穿设于膜片内。或者挂耳的位置误差较大,导致挂耳无法与膜片上的固定孔对齐,从而导致挂耳无法穿设于膜片的固定孔内。当存在多个挂耳时,各挂耳的位置不同,导致多个挂耳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各挂耳所在直线的直线度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有可能导致部分挂耳可以插接于膜片的固定孔内,但是另外一些挂耳却无法插接于膜片的固定孔内。膜片与具有多个挂耳的外框无法顺利安装,其原因多种多样。
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三次元测量仪对外框上的各挂耳进行检测,利用三次元测量仪获取各挂耳的三维坐标。但是,三次元测量仪属于高端精密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且需要严密的数据处理模型、良好的观测条件、专用的测量装置,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在检测时,需要将外框搬运到专用的测量室,量测过程耗时间久,生产线需要停线等待测量结果,这影响了生产线的装配效率。挂耳虽然可以实现膜片与外框的安装,但其在安装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随着科技的进步,显示装置逐渐向轻薄和窄边框的方向发展。外框逐渐变窄变薄,外框难以利用自身材料制造形成挂耳。因此,在轻薄款的显示装置中,外框上难以制作挂耳结构,存在着膜片难以安装限位的问题。相关技术中,针对无法制作挂耳结构的外框,膜片的固定大多是利用额外的小件(金属或塑料材质)与外框固定,或是将膜片与外框直接利用胶带或胶水贴合固定,但该种设置会增加装配的工序,降低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了膜片3本身弹性、可弯折性以及外框1与各部件之间的间隙来实现膜片3的安装与限位。膜片3具有弹性,在膜片3的生产中,可以与预先将膜片3的边缘弯折以形成弯折部32,所述弯折部32与所述主体部31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请参阅图2,在第一状态下,膜片3与外框1进行安装,需要将膜片3插入折边13与底板11之间,在安装的过程中,主体部31逐渐向侧壁12靠近。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4与主体部31之间的距离小于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 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弯折部32与所述限位部4抵接。此时,膜片3发生形变,所述弯折部32与所述主体部31之间的夹角变小(小于预设夹角),从而使得弯折部32能顺利地沿着限位部4到达限位部4与侧壁12之间。
请参阅图1,在第二状态下,当弯折部32通过限位部4与主体部31之间的狭小缝隙后,弯折部32不再与限位部4抵接,所述弯折部32回弹以使所述弯折部32设置于所述限位部4与所述侧壁1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膜片3的弯折部32设置于折边13与主体部31之间,同时,弯折部32还设置于限位部4与侧壁12之间。折边13、主体部31、限位部4以及侧壁12共同实现了对弯折部32的限位,在外框1不设置挂耳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膜片3的安装限位。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是在ELED及DLED超窄边架构下无法制作挂耳时,能够实现膜片3的固定,能够解决轻薄化显示装置100中膜片3的安装限位问题。
其中,外框1中的各部分通常一体成型,限位部4可以单独制作后与外框1的折边13连接。所述限位部4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折边13具有面向所述底板11的内表面131,所述限位部4与所述内表面13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膜片3进行安装时,膜片3处于形变状态,弯折部32需要与限位部4 抵接,膜片3的主体部31也有可能与限位部4抵接上。当限位部4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时,可以尽量避免限位部4对主体部31的表面划伤。示例性的,限位部4可以为一矩形块,直接连接在折边13的内表面131。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加强对膜片3的限位效果,所述限位部4面向所述侧壁12的一面上设置有凸起41,所述凸起41与所述折边 1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a。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装置100直立使用时,所述弯折部32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一间隙4a内。膜片3具有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振动或者膜片3内部的力会导致弯折部32逐渐回弹,即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之间的夹角变大。当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之间的夹角过大时,限位部 4对弯折部32的限位效果将降低,膜片3在使用的过程中将会在竖直方向Y 上移动。相比于矩形块式的限位部4,该种具有凸起41的限位部4能够避免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之间的夹角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大,增强限位效果。限位部4的形状不局限于矩形,还可以为L型、梯形等,此处不做限制。
限位部4可以为一矩形块并与折边13的内表面131粘接,限位部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并以其他形式与折边13连接。示例性的,请参阅图5,图5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限位部4可以为一卡扣结构,所述折边13上可以设置有开口13a,所述限位部4穿设于所述开口13a 并与所述折边13连接。所述限位部4具有连接子部44和限位子部45,所述连接子部44与所述折边13卡接。所述限位子部45设置于所述连接子部44 与所述侧壁12之间,所述限位子部45与所述折边13之间具有第三间隙4c,所述弯折部32的末端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三间隙4c。开口13a与折边13的末端之间为连接部132,连接子部44还包括第三子部443、第四子部444以及第五子部445,第三子部443、第四子部444以及第五子部445依次弯折连接以形成一卡槽44a,该卡槽44a与折边13末端的连接部132卡接,第三子部443 设置于连接部132远离侧壁12的一侧,第四子部444与连接部132抵接,第五子部445卡接于开口13a内。限位子部45自第五子部445的末端向侧壁12 延伸并与折边13之间形成第三间隙4c。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6,图6为图5中限位部的安装示意图。在安装过程中,先将膜片3与外框1连接,使得弯折部32位于折边13与主体部31 之间,且位于开口13a与侧壁12之间。然后将限位部4与折边13卡接。可以先将第五子部445插入开口13a,然后将连接子部44与连接部132卡接。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限位部4 可以单独制作后与外框1连接,当然,也可以由显示装置100中零部件上的结构充当限位部4。示例性的,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中框5,所述中框5包括装饰部51与延伸部52,所述装饰部51与所述延伸部52连接,所述装饰部 51与所述侧壁12邻接,所述延伸部52与所述折边13连接。为了简化显示装置100的连接结构,所述延伸部52远离所述装饰部51的一端也可以弯折形成所述限位部4。可以理解的是,该种设置不需要单独制造一限位部4,减少了显示装置100的零件数量,进而减少了装配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强限位效果,中框5的延伸部52的末端可以形成一弯钩结构。示例性的,所述限位部4包括第一子部42和第二子部43,所述第一子部42与所述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子部43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部 42与所述侧壁12之间,所述第二子部43的末端与所述折边1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4b,所述弯折部32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二间隙4b内。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限位部4也可以由折边13形成,示例性的,所述折边13的自由末端向所述底板11方向弯折形成一台阶结构,在台阶结构远离侧壁12的末端即形成限位部4。或者,折边13的末端向底板11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限位部4。可以理解的是,这样可以减少装配零件,提高装配效率。
所述弯折部32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L,所述折边13与主体部31 之间具有第一高度H。需要说明的是,膜片3具有一定的弹力,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之间的预设角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使用装配过程中的外力。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之间的夹角可能会增大,即弯折部32回弹。如果第一长度L小于第一高度H,则弯折部32有可能回弹至与主体部31平齐的情况(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之间的夹角180°)。此时,限位部4不再能对膜片3进行竖直方向Y的限位。为了避免限位失效,可以设置第一长度L大于第一高度H。当弯折部32回弹时,如当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之间的夹角为90°,弯折部32的末端能够与折边13抵接。由于折边13的存在,弯折部32的进一步回弹将会被阻止,弯折部32不会与主体部31平齐,限位部4也能继续保持对弯折部32的限位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包括底板、侧壁以及折边,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折边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侧壁连接;
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连接的一面上,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底板连接;
膜片,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连接,所述主体部覆盖于所述光源模块上;
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折边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且与所述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折边具有面向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内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面向所述侧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折边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弯折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一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包括装饰部与延伸部,所述装饰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装饰部与所述侧壁邻接,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折边连接,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装饰部的一端弯折形成所述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子部的末端与所述折边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弯折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二间隙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的自由末端向所述底板方向弯折或凸出以形成所述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限位部穿设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折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具有连接子部和限位子部,所述连接子部与所述折边卡接,所述限位子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子部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限位子部与所述折边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弯折部的末端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折边与主体部之间具有第一高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一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具有预设夹角,第一状态下,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限位部抵接,以使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夹角;第二状态下,所述弯折部回弹,以使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侧壁之间。
CN202110983537.4A 2021-08-25 2021-08-25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741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3537.4A CN113741094B (zh) 2021-08-25 2021-08-25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3537.4A CN113741094B (zh) 2021-08-25 2021-08-25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1094A true CN113741094A (zh) 2021-12-03
CN113741094B CN113741094B (zh) 2024-01-19

Family

ID=7873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3537.4A Active CN113741094B (zh) 2021-08-25 2021-08-2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109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70623U (zh) * 2016-12-28 2017-06-20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031747A (zh) * 2017-09-22 2018-12-1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0824767A (zh) * 2019-10-28 2020-02-2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508348A (zh) * 2020-06-11 2020-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挂耳、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623471U (zh) * 2020-07-27 2021-02-26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安装卡扣、膜片安装结构及背光模组
CN112578590A (zh) * 2019-09-29 2021-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150201U (zh) * 2020-10-30 2021-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1135341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13843708U (zh) * 2020-12-29 2021-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膜片挂耳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70623U (zh) * 2016-12-28 2017-06-20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031747A (zh) * 2017-09-22 2018-12-1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2578590A (zh) * 2019-09-29 2021-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24767A (zh) * 2019-10-28 2020-02-2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WO2021135341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508348A (zh) * 2020-06-11 2020-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挂耳、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623471U (zh) * 2020-07-27 2021-02-26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安装卡扣、膜片安装结构及背光模组
CN213150201U (zh) * 2020-10-30 2021-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13843708U (zh) * 2020-12-29 2021-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膜片挂耳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1094B (zh)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87435B1 (ko) 마운팅 프레임 결합구조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JP6434656B2 (ja) 電子装置
JP2000206900A (ja) コンピュ―タ用平板表示装置及びそのモジュ―ル
JPH09315062A (ja) Icカード
CN107820180B (zh) 终端设备、扬声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3843708U (zh) 膜片挂耳及显示设备
US2011007534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isk drive
CN113741094A (zh) 显示装置
JP4299737B2 (ja) 表示装置及び前記表示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WO2006090543A1 (ja) パネル取付金具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765630B2 (ja) センサ取付用のリテーナ
CN216901232U (zh) 光学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516358U (zh) 柔性屏组件和显示装置
KR10031920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6083317B2 (ja) シールドケース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0297360B (zh) 集成安装结构、抽屉式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036269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5769266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模块
CN107995571B (zh) 电子装置、电声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86304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20069013A (ko) 기판실장형 커넥터
US11550150B2 (en) Heads up display housing
WO2018196133A1 (zh) 用于扬声器模组的壳体、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9811295U (zh) 一种侧光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5494444U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电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