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1090A - 面状光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状光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1090A
CN113741090A CN202110585165.XA CN202110585165A CN113741090A CN 113741090 A CN113741090 A CN 113741090A CN 202110585165 A CN202110585165 A CN 202110585165A CN 113741090 A CN113741090 A CN 113741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diffusion plate
thin plate
light dif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51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胜俣敏伸
桥本俊幸
柏木直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h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ch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2075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19041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a Corp filed Critical Nichi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74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1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6Substrate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rectangula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状光源,其包括:异形形状的安装基板;多个光源,其在俯视时在安装基板之上的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二维排列;以及光扩散板,其设于多个光源的上方,光扩散板包括厚板部、以及板厚比厚板部薄的薄板部,薄板部在俯视时设于位于比配置于最外周的各个光源靠外侧的光扩散板的至少一部分,在多个光源中的位于第一方向的端部的一个光源和其他的光源中,自一个光源的光轴至第一方向的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比自其他的光源的光轴至第一方向的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长,在俯视时,薄板部的第一方向的宽度为自一个光源的光轴朝向光扩散板的外缘的第一方向的宽度比自其他的光源的光轴朝向光扩散板的外缘的第一方向的宽度宽。

Description

面状光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状光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发光二极管等的发光元件的面状光源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器等的各种的光源被广泛利用。
作为这样的面状光源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包括二维排列的发光元件、以及配置于各个发光元件的上方的光扩散板的构成。在该面状光源中,光扩散板包括用于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发光部的光扩散的扩散粒子,并且在发光元件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与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对应的区域中一体形成有向发光元件侧以平缓的曲面状突出的凸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17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俯视形状为异形形状的面状光源中,抑制在周缘产生的亮度不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包括:异形形状的安装基板;多个光源,其俯视时在上述安装基板之上的第一方向以及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二维排列;以及光扩散板,其设于上述多个光源的上方,上述光扩散板包括厚板部、以及板厚比上述厚板部薄的薄板部,上述薄板部俯视时设于位于比配置于最外周的各个上述光源靠外侧的上述光扩散板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位于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一个光源和其他的光源中,自上述一个光源的光轴至上述第一方向的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比自上述其他的光源的光轴至上述第一方向的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长,在俯视时,上述薄板部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自上述一个光源的光轴朝向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宽度比自上述其他的光源的光轴朝向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俯视形状为异形形状的面状光源中,能够抑制在周缘产生的亮度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图1的E部的示意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中的各光源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中的光扩散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光源附近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是对薄板部的宽度进行说明的示意俯视图(其一)。
图8是对薄板部的宽度进行说明的示意俯视图(其二)。
图9是示出与光扩散板相关的模拟的结果的图(其一)。
图10是示出与光扩散板相关的模拟的结果的图(其二)。
图11是对光学部件的配置进行说明的示意剖视图。
图12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面状光源中的光扩散板的示意部分放大剖视图(其一)。
图13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面状光源中的光扩散板的示意部分放大剖视图(其二)。
图14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面状光源中的光扩散板的示意部分放大剖视图(其三)。
图15是举例示出图14的光扩散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分隔部件的示意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7是沿图16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8A是面状光源的外缘附近的示意部分放大剖视图(其一)。
图18B是面状光源的外缘附近的示意部分放大剖视图(其二)。
图19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面状光源中的基板的外形进行说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0是举例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0 面状光源
11、21 基板
11m、14m、14s 上表面
12 光源
12a 发光元件
12b 密封部件
12c 光反射膜
12d 底部填充料
13、23 分隔部件
13a、23a 顶部
13b、23b 壁部
13c、23c、26a 底部
13d 贯通孔
14、24、34、44 光扩散板
14a、24a、34a、44a 厚板部
14b、24b、34b、44b 薄板部
14c、24c、34c、44c 边界
14n、14t、24n、24t 下表面
15 覆盖部件
18A、18B 导体配线
19 接合部件
26 框体
26b 侧壁
27 盖体
28 波长转换部件
34b1 板厚渐减部分
34b2 板厚恒定部分
44b1 第一薄板部
44b2 第二薄板部
70 光学部件
72 波长转换片
73 第一棱镜片
74 第二棱镜片
75 偏振片
110 光学片
120 液晶面板
1000 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必要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位置的用语(例如,“上”、“下”、以及包括这些用语的其他的用语)。但是,这些用语的使用是为了参照附图的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被这些用语的意义所限制。另外,多个附图中示出的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相同或同等的部分或部件。
而且,以下所示实施方式举例示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面状光源,并不将本发明限定为以下实施方式。另外,只要没有特定记载,以下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的配置等并不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而是意在举例示出。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另外,为了使说明明确,有时对附图所示部件的大小、位置关系等进行夸张。
<第一实施方式>
(面状光源10)
图1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图1的E部分的示意部分放大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中的各光源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其是自图1去除分隔部件以及光扩散板的图。图5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中的光扩散板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3的光源附近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如图1~图6所示,面状光源10是具有基板11、光源12、分隔部件13、以及光扩散板14的面发光型的发光装置。但是,分隔部件13不是面状光源10的必须的构成要素,其根据需要设置。在不设置分隔部件13的情况下,例如设置用于支承光扩散板14的支承体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俯视是指自基板11的上表面11m的法线方向观察对象物,俯视形状是指自基板11的上表面11m的法线方向观察对象物的形状。
在作为安装基板的基板11上,配置有多个光源12,在该多个光源12各自中包括发光二极管。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定在基板11上配置的光源12的个数,可以在基板11上配置任意个数的光源12。
分隔部件13配置在基板11的与光源12相同一侧。分隔部件13包括俯视中以网格状配置的顶部13a、以及俯视中包围各个光源12的壁部13b,并且具有多个包围光源12的区域。分隔部件13的壁部13b例如自顶部13a向基板11侧延伸,并且在剖视中,由相对的壁部13b围成的区域的宽度越靠基板11一侧变得越窄。
由壁部13b围成的范围(也即是区域以及空间)规定为一个分隔C,分隔部件13包括多个分隔C。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分隔C中配置一个光源12。但是,也可以在一个分隔C中配置两个以上的光源12。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在一个分隔C中配置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三个光源12。或者,也可以在一个分隔C中配置白色和暖色的两个光源12。
光扩散板14是载置于分隔部件13的顶部13a且配置于光源12的上方的光学部件。面状光源10通过具有光扩散板14能够提高光的均匀性。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板14为了抑制在面状光源10的周缘产生的亮度不均而在周缘具备板厚较薄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将俯视时各部件的最外侧的轮廓部分称为外缘,将具有包括外缘的宽度的区域称为周缘。特别是,在光扩散板14中,光扩散板14的周缘设定为位于俯视时比配置于最外周的各个光源12靠外侧的区域。周缘并不一定表示环状的区域。
以下,对构成面状光源10的各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基板11)
基板11是用于载置多个光源12的部件,其为异形形状。这里,所谓异形形状是指,矩形形状之外的形状,例如为了对应特定的产品形状而对完整的矩形形状施加了部分变形、整体变形的形状。
如图6所示,在基板11的上表面11m形成有用于向发光元件12a等的光源12供给电力的导体配线18A以及18B。导体配线18A以及18B中的、不进行电连接的区域被覆盖部件15覆盖。
作为基板11的材料,至少可以使一对的导体配线18A以及导体配线18B绝缘分离即可,例如能够举出陶瓷、树脂、复合材料等。作为陶瓷,例如能够举出氧化铝、莫来石、镁橄榄石、玻璃陶瓷、氮化物类(例如AlN)、碳化物类(例如SiC)、LTCC等。作为树脂,可以举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BT树脂、聚邻苯二甲酰胺(P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作为复合材料,可以举出在上述树脂中混合玻璃纤维、SiO2、TiO2、Al2O3等的无机填充物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强化树脂(玻璃环氧树脂)、以及在金属部件上形成绝缘层的金属基板等。
基板11的厚度能够适当选择。基板11可以为能够通过卷对卷(roll to roll)方式制造的柔性基板或刚性基板中的任一者。刚性基板可以为能够弯曲的薄型刚性基板。导体配线18A以及导体配线18B只要为导电性部件即可,其材料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作为电路基板等的配线层通常使用的材料。可以在导体配线18A以及导体配线18B的表面形成镀膜、光反射膜等。
优选覆盖部件15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作为覆盖部件15的材料,可以举出与作为基板11的材料举例示出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作为覆盖部件15,通过使用在上述树脂中含有白色系的填充物等的材料,自光源12放出的光被反射,能够提高面状光源10的光取出效率。
(光源12)
多个光源12俯视时在基板11之上的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二维排列。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例如是图1等的X方向以及Y方向。
光源12是发光部件,其包含例如自己发光的发光元件自身、用透光性树脂等密封发光元件后的发光部件、以及发光元件被包装后的表面安装型的发光装置(也称作LED)等。例如,作为光源12,如图6所示,可以举出用密封部件12b覆盖发光元件12a的光源。光源12可以为使用一个发光元件12a的光源,也可以使用多个发光元件作为一个光源12。另外,作为光源12也可以是具有包括包围发光元件的侧面的光反射性材料的树脂、以及覆盖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以及包括光反射性材料的树脂的上表面的透光性部件的构成。也可以是包括覆盖发光元件的上表面的透光性部件、以及包括包围发光元件的侧面以及透光性部件的侧面的光反射性材料的树脂的构成。这里的透光性部件可以包括荧光体。可以在发光元件与透光性部件之间设置用于将发光元件和透光性部件粘接的透光性的接合部件。
光源12具有何种配光特性均可,但是为了在由分隔部件13的壁部13b包围的各分隔C中使亮度不均较小地进行光照,优选为宽配光。特别是,优选光源12各自具有蝙蝠翼(原文:
Figure BDA0003086951840000071
)配光特性。由此抑制光源12的向正上方向出射的光量,扩展各个光源12的配光,通过使扩展的光照射壁部13b以及底部13c,能够抑制由壁部13b包围的各分隔C中的亮度不均。
这里,蝙蝠翼配光特性是指,以光轴L为0°,在配光角的绝对值比0°大的角度中具有比0°强的发光强度的发光强度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光轴OA定义为,通过光源12的中心,与基板11的上表面11a垂直相交的线。
特别是,作为具有蝙蝠翼配光特性的光源12,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举出使用在上表面具有光反射膜12c的发光元件12a的光源。通过在发光元件12a的上表面设置光反射膜12c,发光元件12a的向上方向的光被光反射膜12c反射从而发光元件12a的正上的光量被抑制,可以得到蝙蝠翼配光特性。由于光反射膜12c可以直接形成于发光元件12a,因此不必另外组合用于蝙蝠翼配光的特別的透镜,可以使光源12的厚度较薄。
光反射膜12c可以为银、铜等的金属膜、在树脂中含有白色系的填充物等的膜、以及这些的组合等中的任一者。另外,光反射膜12c作为电介质多层膜(DBR膜)可以相对于发光元件12a的发光波长具有相对于入射角的反射率角度依赖性。具体而言,优选将光反射膜12c的反射率设定为斜入射比垂直入射低。由此,发光元件12a的正上的亮度的变化变缓,可以抑制发光元件12a的正上成为暗点等极端变暗的情况。
作为光源12,例如,可以举出直接安装于基板11的发光元件12a的高度为100μm~500μm的光源。可以举出光反射膜12c的厚度为0.1μm~3.0μm的光源。即使包括密封部件12b,也可以将光源12的厚度设定为0.5mm~2.0mm左右。
优选多个光源12以能够彼此独立驱动,并且能够对每个光源12进行调光控制(例如,局部调光或者高动态范围)的方式在基板11之上配线。
(发光元件12a)
作为发光元件12a,可以利用公知的发光元件。例如,优选作为发光元件12a使用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12a可以选择任意波长的发光元件。例如,作为蓝色、绿色的发光元件,可以使用使用了GaN、InGaN、AlGaN、AlInGaN等的氮化物类半导体的发光元件。并且,作为红色的发光元件,可以使用GaAlAs、AlInGaP等。而且,也可以使用由这些之外的材料构成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使用的发光元件的组成以及发光色、大小、个数等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
如图6所示,发光元件12a可以举出以跨过设于基板11的上表面11a的正负一对的导体配线18A以及导体配线18B的方式隔着接合部件19倒装芯片安装的发光元件。但是,发光元件12a不限于倒装芯片安装,也可以为面朝上安装。
接合部件19为用于将发光元件12a固定于基板或导体配线的部件,可以举出绝缘性的树脂或导电性的部件等。如图6所示倒装芯片安装的情况下使用导电性的部件。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含Au合金、含Ag合金、含Pd合金、含In合金、含Pb-Pd合金、含Au-Ga合金、含Au-Sn合金、含Sn合金、含Sn-Cu合金、含Sn-Cu-Ag合金、含Au-Ge合金、含Au-Si合金、含Al合金、含Cu-In合金、金属与焊剂的混合物等。
(密封部件12b)
密封部件12b以自外部环境保护发光元件12a且对自发光元件12a输出的光进行光学控制(例如,获得蝙蝠翼配光特性)等的目的覆盖发光元件12a。密封部件12b由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作为密封部件12b的材料,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硅树脂或其混合树脂等的透光性树脂、玻璃等。其中,考虑耐光性以及成形的容易度,优选使用硅树脂。在密封部件12b中,可以含有用于使来自发光元件12a的光扩散的扩散剂、与发光元件12a的发光色对应的着色剂等。扩散剂以及着色剂等可以使用该领域公知的试剂。
密封部件12b可以与基板11直接接触。密封部件12b被调整为能够进行印刷、涂布器涂布等的黏稠度,并且能够通过加热处理、光照射使其硬化。作为密封部件12b的形状,可以举出例如大致半球形状、剖视中纵长的凸形状、剖视中扁平的凸形状、俯视中圆形状或椭圆形状等。这里,纵长的凸形状是指,在剖视中,与基板11的上表面11a垂直的方向的最大长度比与基板11的上表面11a平行的方向的最大长度长的形状。并且,扁平的凸形状是指,在剖视中,与基板11的上表面11a平行的方向的最大长度比与基板11的上表面11a垂直的方向的最大长度长的形状。可以在发光元件12a的下表面与基板11的上表面11a之间配置密封部件12b作为底部填充料12d。
(分隔部件13)
分隔部件13的壁部13b可以在俯视中配置为网格状。在俯视中,可以将相邻的分隔C的边界视作顶部13a。优选分隔部件13在分隔C内具有与壁部13b的下端相连的底部13c。换言之,优选分隔部件13通过底部13c和壁部13b构成分隔C。底部13c在俯视中可以延伸至基板11的周缘。在该情况下,底部13c可以位于比最外周的壁部13b靠基板11的外缘侧。分隔部件13的周缘可以具有与基板11的周缘重合的部分。优选分隔部件13是具有反射性的部件。
分隔部件13例如在分隔C内,在底部13c大致中央具有供光源12配置的贯通孔13d。如图6所示,优选在贯通孔13d内配置光源12。贯通孔13d的形状以及大小为使光源12全部露出的形状以及大小即可,优选设定为贯通孔13d的外缘只位于光源12的附近。由此,分隔部件13具有反射性的情况下,使来自光源12的光也在底部13c反射,能够提高光的取出效率。
顶部13a是壁部13b的最高的部位。顶部13a可以为平面,但是优选顶部13a的附近为棱的形状。即,优选构成顶部13a的壁部13b的纵剖面构成锐角三角形,更优选构成锐角等腰三角形。
优选设定锐角三角形或锐角等腰三角形的锐角、即、壁部13b的顶部13a侧的角度(图6中的α)为例如60°~90°。通过设定为这样的范围,能够使分隔部件13占据的空间以及区域降低,且能够降低分隔部件13的高度,从而能够实现发光装置10的小型化以及薄型化。
分隔部件13的顶部13a间的间距P可以根据使用的光源的大小、意图的发光装置的大小以及性能等进行适当调整。作为间距P,能够举出例如1mm~50mm,优选为5mm~20mm,更优选为6mm~15mm。优选包围光源12的壁部13b在分隔C侧由自底部13c以及基板11的上表面11a附近朝向上部扩张地倾斜的面构成。
另外,优选分隔部件13自身的高度、即、自分隔部件13的底部13c的下表面至顶部13a的长度为8mm以下,设定为更薄型的发光装置的情况下优选为1mm~4mm左右。并且,优选自分隔部件13的底部13c的下表面至光扩散板14的距离为8mm左右以下,设定为更薄型的发光装置的情况下优选为2mm~4mm左右。由此,可以将包括光扩散板14等的光学部件的背光单元设定为极其薄型。作为分隔部件13的厚度例如可以举出100μm~300μm。
分隔部件13包围光源12而构成的分隔C的形状、即、由壁部13b分隔的区域的形状在俯视中为四边形,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例如圆形、椭圆形等。但是,为了高效地配置多个光源12,优选为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的多边形。由此,根据发光装置10的发光面的面积,能够容易地通过壁部13b将发光区域分隔为任意的数量,从而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发光区域。
由壁部13b分隔的分隔C的数量可以任意设定,可以根据发光装置的期望的尺寸来改变壁部13b的形状以及配置、分隔C的数量等。根据配置于基板11之上的光源12的数量以及位置,分隔部件13可以设定为俯视中例如为三个分隔C相邻且三个顶部的端集中于一点的形状、图2所示四个分隔C相邻且四个顶部集中的形状、六个分隔C相邻且六个顶部集中于一点的形状等各种形状。在四个分隔C相邻且四个顶部集中的情况下,分隔C的俯视中的形状为四边形。
优选分隔部件13配置于基板11之上,且分隔部件13的底部13c的下表面与基板11的上表面11a固定。特别是,为了不使来自光源12的出射光射入基板11与分隔部件13之间,优选使用光反射性的粘接部件固定贯通孔13d的周围。更优选例如沿贯通孔13d的外缘环状地配置光反射性的粘接部件。粘接部件可以为两面胶带、热熔型的粘接片、热硬化树脂或热可塑树脂等的树脂类的粘接剂。优选这些粘接部件具有较高难燃性。但是,也可以使用紧固螺丝将分隔部件13固定到基板11之上。
如上所述,优选分隔部件13具有光反射性。由此,可以通过壁部13b以及底部13c使自光源12出射的光高效地反射。特别是,壁部13b如上所述具有倾斜的情况下,自光源12出射的光被照射至壁部13b,可以使光向上方向反射。由此,相邻的分隔C即使在不点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对比度进一步提高。另外,可以高效地进行向上方向的光的反射。
分隔部件13可以使用含有由氧化钛、氧化铝、氧化硅等的金属氧化物粒子构成的反射材料的树脂等来进行成形,也可以使用不含有反射材料的树脂来进行成形之后,在表面设置反射材料。或者,可以使用包括微细气泡的树脂。在该情况下,光在气泡的界面反射。另外,作为分隔部件13中使用的树脂,可以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酯等热塑性树脂、或者环氧树脂或硅酮等热固化性树脂等。优选设定为分隔部件13对于来自光源12的出射光的反射率为70%以上。
分隔部件13可以由使用金属模具的成形方法、通过光造形的成形方法等形成。作为使用金属模具的成形方法,可以适用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压缩成形、真空成形、气压成形、冲压成形等的成形方法。例如通过使用由PET等形成的反射片进行真空成形,可以形成底部13c与壁部13b一体形成的分隔部件13。
(光扩散板14)
光扩散板14是用于使入射的光扩散且透过的异形形状的部件,其可以在多个光源12的上方配置一个。优选光扩散板14为平坦的板状部件,但是可以在其表面配置凹凸。优选光扩散板14实质上相对于基板11平行配置。
将分隔部件13的顶部13a之间的间隙设定为P(mm)的情况下,优选以光扩散板14与光源12的距离OD为例如0.3P(mm)以下的方式配置光扩散板14,更优选以光扩散板14与光源12的距离OD为0.25P(mm)以下的方式配置光扩散板14。这里,如图6所示,距离OD是指,自基板11的最表面、即基板11在其表面具有覆盖层、配线层等的情况下自其最表面至光扩散板14的下表面的距离。从别的观点出发,对于光扩散板14,优选例如图6所示自分隔部件13的底部13c的上表面的距离H为1.5mm~5mm,更优选为2mm~3mm。
光扩散板14可以由例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树脂等相对于可视光光吸收较少的材料构成。为了使入射的光扩散,光扩散板14可以在其表面设置凹凸,也可以使折射率不同的材料在光扩散板14中分散。凹凸可以设定为例如0.01mm~0.1mm的大小。作为折射率不同的材料,可以自例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选择使用。
光扩散板14的厚度、光扩散的程度可以适当设定,作为光扩散片、扩散膜(diffusefilm)等可以利用市售的部件。例如,光扩散板14的厚度可以在最厚部设定为1mm~2mm。
在面状光源10中,由于基板11为异形形状,因此在一边维持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矩阵排列,一边尽可能多地将光源12铺设在基板11之上的情况下,在基板11的外缘侧产生未配置光源12的区域。并且,若不采取任何对策,则面状光源10的周缘(例如,分隔部件13的最外周与光扩散板14的外缘之间的区域)成为暗部,有时在面状光源的周缘产生亮度不均。在图1中,例如在由双点划线F围成的区域中暗部明显。即,若不采取任何对策,则在面状光源10的周缘的一部分产生亮度不均。因此,在面状光源10中,通过将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一部分设定为比中央侧薄,抑制了亮度不均的产生。根据需要,可以将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全部设定为比中央侧薄。以下,对光扩散板14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
光扩散板14包括厚板部14a、以及板厚比厚板部14a薄的薄板部14b,并且厚板部14a与薄板部14b相邻配置且一体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为了方便,将厚板部14a用白色示出,将薄板部14b用点状图案示出。光扩散板14可以由1张构成,也可以由2层以上构成。在光扩散板14由2层构成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设定为在基板侧的第一层之上设置横向宽度比第一层窄的第二层的构成。此时,可以将在第一层之上配置第二层的区域设定为厚板部14a,并且将在第一层之上未配置第二层的区域设定为薄板部14b。
厚板部14a与薄板部14b的边界14c位于例如与分隔部件13的最外周的壁部13b相对的位置。由此,在比分隔部件13的最外周的壁部13b靠外缘侧,能够降低光扩散的频率从而增加透过薄板部14b的光。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面状光源10的周缘的亮度不均的产生。边界14c也可以位于与分隔部件13的最外周的顶部13a相对的位置。
壁部13b位于光扩散板14的厚板部14a与薄板部14b的边界的正下(图3)或正下附近的情况下,对于自光源12射入光扩散板14的薄板部14b的光,在光扩散板14的厚板部14a扩散的光的一部分射入薄板部14b。对于射入薄板部14b的光,由于薄板部14b的膜厚较薄,因此扩散的频率降低。由此,薄板部14b中的光取出提高。
优选薄板部14b的厚度为厚板部14a的厚度的0.5倍以下。由此,自薄板部14b的区域取出的光增加,从而能够抑制在面状光源10的周缘的亮度不均的产生。
厚板部14a的下表面14n(光源12侧的面)与薄板部14b的下表面14t(光源12侧的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厚板部14a的上表面14m(与光源12相反一侧的面)与薄板部14b的上表面14s(与光源12相反一侧的面)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
即,自基板11的上表面11m至薄板部14b的下表面14t的高度与自基板11的上表面11m至厚板部14a的下表面14n的高度相同。另一方面,自基板11的上表面11m至薄板部14b的上表面14s的高度比自基板11的上表面11m至厚板部14a的上表面14m的高度低。
在俯视时,薄板部14b设于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在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整个区域(由点状图案示出的部分)设有薄板部14b。通过在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整个区域设置薄板部14b,能够提高薄板部14b的周缘的整个区域的亮度,从而能够降低亮度不均。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在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一部分的区域设置薄板部14b。
在面状光源10中,在俯视中,自位于X方向的端部的光源12的光轴至X方向的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距离越远的部分,薄板部14b的X方向的宽度越宽。例如,如图7所示,在多个光源12中的位于X方向的端部的一个光源121和其他的光源122中,自一个光源121的光轴OA1至X方向的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距离L1比自其他的光源122的光轴OA2至X方向的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距离L2长。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俯视时,对于薄板部14b的X方向的宽度,自一个光源121的光轴OA1朝向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X方向的宽度W1比自其他的光源122的光轴OA2朝向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X方向的宽度W2宽。
另外,在俯视时,自位于Y方向的端部的光源12的光轴至Y方向的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越远的部分,薄板部14b的Y方向的宽度越宽。例如,如图7所示,在多个光源12中的位于Y方向的端部的一个光源123和其他的光源124中,自一个光源123的光轴OA3至Y方向的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距离L3比自其他的光源124的光轴OA4至Y方向的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距离L4长。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俯视时,对于薄板部14b的Y方向的宽度,自一个光源123的光轴OA3朝向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Y方向的宽度W3比自其他的光源124的光轴OA4朝向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Y方向的宽度W4宽。
图9以及图10是示出与光扩散板相关的模拟结果的图。图9是面状光源10的模拟结果,图10是代替面状光源10的光扩散板14而搭载板厚恒定的光扩散板14X的面状光源10X的模拟结果(比较例)。在图9以及图10中,许多的细线表示光线。
若比较图9以及图10的被虚线包围的部分,则能够确认设有薄板部14b的面状光源10与未设置薄板部的面状光源10X相比光线的密度较高的部分较多,光扩散板14的周缘中的光取出良好。即,能够确认能够抑制光扩散板14的周缘中的发光面的亮度不均。这是由于,通过在光扩散板14设置薄板部14b,薄板部14b中的光扩散的频率降低,从而透过薄板部14b的光增加。另外,还由于自在薄板部14b侧露出的厚板部14a的侧面出射的光、透过薄板部14b而在厚板部14a的侧面反射的光朝向光扩散板的上表面侧,从而光扩散板的上表面侧的光的密度变高。
关于光扩散板14,在将厚板部14a的厚度设定为1.2mm,将薄板部14b的厚度改变为0.4mm、0.2mm、0.1mm的各值的情况下进行模拟,计算出薄板部14b的区域中的透过薄板部14b的光的亮度。如表1所示,在薄板部14b为0.4mm的情况下,与薄板部14b为1.2mm(即,薄板部14b与厚板部14a厚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较,得到了增加1.1倍的结果。同样地,在薄板部14b为0.2mm的情况下,得到了增加1.12倍的结果。另外,在薄板部14b为0.1mm的情况下,得到了增加1.17倍的结果。
(表1)
Figure BDA0003086951840000141
另外,若比较自光扩散板的侧面向外漏出的光,则能够确认设有薄板部14b的面状光源10与未设置薄板部的面状光源10X相比漏出较少。即,在面状光源10中,能够使以往在侧方漏出的光朝向光扩散板14的上表面侧,并且薄板部14b中的光扩散的频率减少这两者互相结合,从而能够提高板部14b的上表面侧的光线的密度。
另外,在面状光源10中通过在光扩散板14中设置薄板部14b,能够使自光扩散板14的侧面向外漏出的光的量变少。
在面状光源10中,在光扩散板14的上方,有时配置用于将来自光源12的光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的波长转换片。在光扩散板14的上方配置波长转换片的情况下,若光自光扩散板的侧面向外漏出,则面状光源的端部看起来为发光元件12a的发光色(例如,蓝色)。但是,由于在面状光源10中通过在光扩散板14中设置薄板部14b,能够使自光扩散板14的侧面向外漏出的光的量变少,因此能够抑制面状光源10的端部看起来为发光元件12a的发光色的现象。即,在光扩散板14的上方配置波长转换片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与通过波长转换片转换的波长不同波长的光自光扩散板14的侧面向外漏出的现象。
这样,在面状光源10中,由于基板11为异形形状,因此在一边维持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矩阵排列,一边在基板11上铺设尽可能多的光源12的情况下,在基板11的外缘侧产生未配置光源12的区域。并且,若不采取任何对策,则例如分隔部件13的最外周与光扩散板14的外缘之间的区域成为暗部。即,若不采取任何对策,则在面状光源10的周缘的一部分产生亮度不均。但是,通过在光扩散板14的周缘设置薄板部14b,在薄板部14b中与光扩散相比优先光取出,从而能够降低光扩散的频率而增加透过薄板部14b的光。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面状光源10的周缘的亮度不均的产生。
但是,由于薄板部14b设于担心产生亮度不均的部分即可,因此并不一定在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整个区域设置薄板部14b,可以仅在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一部分的区域设置薄板部14b。
另外,基于相同的理由,在X方向和Y方向者两者中,并不需要自位于端部的光源12的光轴至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距离越远的部分,薄板部14b的宽度越宽。即,在X方向与Y方向的至少一者中,自位于端部的光源12的光轴至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距离越远的部分,薄板部14b的宽度越宽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面状光源10可以在光扩散板14的上方具有从使来自光源12的光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的波长转换片、棱镜片、以及偏振片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可以在光扩散板14的上方隔开规定距离或在光扩散板14的上表面直接或间接地配置波长转换片72、棱镜片(第一棱镜片73及第二棱镜片74)、偏振片75等光学部件,进而在其上配置液晶面板,作为直下式背光用光源使用的面发光型的发光装置。这些光学构件的层叠顺序可以任意设定。
(波长转换片72)
波长转换片72可以配置于光扩散板14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中的任一者,如图11所示,优选配置于光扩散板14的上表面。波长转换片72吸收自光源12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并且发出与来自光源12的出射光的波长不同波长的光。例如,能过实现波长转换片72吸收来自光源12的蓝色光的一部分并发出黄色光、绿色光和/或红色光,从而出射白色光的发光装置10。由于波长转换片72自光源12的发光元件12a离开距离,因此可以使用难于在发光元件12a的附近使用的、对热或光强度的耐性较差的荧光体等。由此,可以提高发光装置10的作为背光的性能。波长转换片72具有片形状或层形状,包括上述荧光体等。需要说明的是,波长转换片有时被称为波长转换层。
(第一棱镜片73以及第二棱镜片74)
第一棱镜片73以及第二棱镜片74在其表面具有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棱镜排列的形状。例如,在x方向和与x方向成直角的y方向的二维中观察棱镜片的平面时,第一棱镜片73可以具有沿y方向延伸的多个棱镜,第二棱镜片74可以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多个棱镜。第一棱镜片73以及第二棱镜片74可以将自各个方向入射的光折射为朝向与发光装置10相对的显示面板的方向。由此,可以使自发光装置10的发光面出射的光主要向与上表面垂直的方向出射,可以提高自正面观察发光装置10的情况的亮度。
(偏振片75)
偏振片75例如可以选择地使与配置在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等的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偏振光板的偏振方向一致的偏振方向的光透过,使与其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偏振光向第一棱镜片73以及第二棱镜片74侧反射。自偏振片75返回的偏振光的一部分于第一棱镜片73、第二棱镜片74、波长转换片72、以及光扩散板14再次反射。此时,偏光方向改变,例如转换为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偏振光板的偏振方向的偏振光,再次入射至偏振片75,并向显示面板出射。由此,自发光装置10出射的光的偏光方向统一,可以高效地出射对显示面板的亮度提高有效的偏振方向的光。偏振片75、第一棱镜片73、第二棱镜片74等作为背光用的光学部件可以使用市售的光学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面状光源10中,可以替代设置波长转换片72而在密封部件12b中含有荧光体等的波长转换材料,该荧光体吸收来自发光元件12a的光并发出与来自发光元件12a的输出光不同波长的光。由此,能够实现例如通过密封部件12b吸收来自光源12的蓝色光的一部分并发出黄色光、绿色光和/或红色光,从而出射白色光的发光装置10。
密封部件12b除了波长转换材料之外还可以包含用于使来自发光元件12a的光扩散的扩散剂、与发光元件12a的发光色对应的着色剂等。扩散剂以及着色剂等可以使用该领域公知的试剂。而且,还可以使用在密封部件12b中不含有蛍光体等的波长转换材料,而是氮化物类半导体被荧光体等的波长转换材料覆盖的发光元件12a、即发光元件12a自身出射白色光的元件。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示出了光扩散板的薄板部的剖视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有时省略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的说明。
图12~图14是举例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面状光源中的光扩散板的示意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5是举例示出图14的光扩散板的俯视示意图。
在图12所示光扩散板24中,自基板11的上表面11m至薄板部24b的下表面24t的高度与自基板11的上表面11m至厚板部24a的下表面24n的高度相同。并且,薄板部24b随着自与厚板部24a的边界24c接近光扩散板24的外缘其厚度逐渐变薄。
这样,厚板部与薄板部的边界没有必要如图3所示那样为阶梯状,可以如图12所示那样为厚度平滑改变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在薄板部24b中与光扩散相比也优先光取出,从而能够降低光扩散的频率而增加透过薄板部24b的光。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面状光源的周缘的亮度不均的产生。
另外,也可以不是如图12所示光扩散板24那样薄板部24b整体逐渐变薄的形状,而是薄板部为具有厚度随着自与厚板部的边界接近光扩散板的外缘逐渐变薄的部分的形状。例如,如图13所示光扩散板34那样,薄板部34b可以具有随着自与厚板部34a的边界34c接近光扩散板34的外缘而厚度逐渐变薄的板厚渐减部分34b1,而且,在比板厚渐减部分34b1靠光扩散板34的外缘侧可以具有板厚恒定部分34b2。板厚恒定部分34b2的板厚为例如与板厚渐减部分34b1的最薄部分相同的板厚。
另外,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光扩散板44那样,薄板部44b可以包括厚板部44a侧的第一薄板部44b1、以及位于比第一薄板部44b1靠光扩散板44的外缘侧且板厚比第一薄板部44b1薄的第二薄板部44b2。这样,通过使薄板部44b的板厚以两阶段改变,能够提高面状光源的端部的亮度。即,由于自光源12越远暗部越明显,因此通过使光扩散板14的板厚也自光源12越远越薄,能够抑制在面状光源的周缘的亮度不均的产生。薄板部44b的板厚的改变也可以为两阶段以上。另外,薄板部44b的剖视形状可以设定为将图12~图14中图示的形状适当组合的形状。
第二薄板部44b2例如俯视时配置于比分隔部件13的贯通孔13d配置的区域靠光扩散板44的外缘侧。第二薄板部44b2也可以配置于未配置光源12的分隔C。第一薄板部44b1与第二薄板部44b2的边界44c也可以位于俯视时与分隔部件13的顶部13a重叠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一定需要在光扩散板44的周缘的全部区域设置第一薄板部44b1以及第二薄板部44b2,也可以在难以产生亮度不均的区域仅配置第一薄板部44b1。例如,在图15中光源12以直线状配置的区域R中,由于难以产生亮度不均,因此可以仅配置第一薄板部44b1。或者,在图15中光源12以直线状配置的区域R中基本不产生亮度不均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区域R中不设置薄板部44b。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示出了分隔部件在周缘具有大小不同的分隔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有时省略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构成部分的说明。
图1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分隔部件的示意部分放大俯视图。图17是沿图16的B-B线的剖视图。在图16以及图17所示分隔部件23中,构成最外周的分隔C的顶部23a以及壁部23b配置于基板11的外缘附近。即,在最外周的分隔C的至少一部分中,在俯视时,由壁部23b围成的区域的面积比内周侧的分隔C的情况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6以及图17的例子中,虽然将由最外周的分隔C的壁部23b围成的区域的面积在X方向进行了放大,但是也可以在Y方向进行放大。或者,可以是将由最外周的分隔C的壁部23b围成的区域的面积在X方向进行了放大的部分与在Y方向进行了放大的部分混合存在。
这样,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在俯视时,虽然在分隔C内露出的底部23c的面积在全部分隔C中均等,但不限于此。如图16以及图17的例子所示,在俯视中,位于分隔部件23的最外周的由壁部23b围成的区域的至少一个与位于比最外周靠内周侧的由壁部23b围成的区域相比面积较大。
在图16以及图17所示分隔部件23的构造中,构成最外周的分隔C的壁部23b位于基板11的外缘附近,从而向出射面侧的光取出提高。即,在图16以及图17所示分隔部件23的构造中,由于壁部23b也位于基板11的周缘,因此能够向光扩散板14的薄板部14b输送更多的光。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在面状光源10的周缘的亮度不均的产生。但是,也可以不在分隔部件23中的最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壁部23b。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6以及图17中,虽然在光扩散板14的厚板部14a与薄板部14b的边界的位置未配置分隔部件的壁部23b,但是也可以在该位置设置壁部23b。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中,示出了光扩散板以及分隔部件之外的部件的变形例。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中,有时省略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构成部分的说明。
图18A是面状光源的外缘附近的示意部分放大剖视图。如图18A所示,面状光源可以具有包围基板11以及光扩散板14的框体26。框体26为异形形状,其例如为与基板11相似的形状且具有在俯视中比基板11大一圈的底部26a。
底部26a的周缘自基板11的外侧以环状露出,且在露出的部分以包围基板11的方式设置侧壁26b。在侧壁26b的与底部26a相反一侧可以具有包围基板11以及光扩散板14的外缘的盖体27。盖体27配置于不妨碍自各光源12的出射光的位置。框体26、盖体27由例如包括反射材料的树脂、金属、陶瓷等各种材料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8B所示,可以在侧壁26b的内侧面中的基板11与光扩散板14之间的区域配置包括荧光体的波长转换部件28。由此,来自光源12的光的一部分通过配置于侧壁26b的内侧面的波长转换部件28被波长转换而取出波长转换厚的光,从而能够抑制面状光源10的端部看起来为发光元件的发光色的现象。在侧壁26b的内侧面配置波长转换部件28的情况下,在面状光源的剖视中,可以在光源12与侧壁26b之间配置分隔部件13的壁部13b,也可以不配置。波长转换部件28可以配置于侧壁26b的内侧面整体,也可以在侧壁26b的内侧面中配置于比光扩散板14的下表面靠下侧的区域。在波长转换部件28配置于比光扩散板14的下表面靠下侧的区域的情况下,光扩散板14的薄板部14b可以覆盖波长转换部件28的上方,也可以不覆盖。作为波长转换部件28,可以使用发出黄色光的材料(例如,YAG)。配置于侧壁26b的内侧面的波长转换部件28可以为单个,也可以为多个。
这样,通过在面状光源中设置框体26、盖体27,能够自来自外部的冲击等保护基板11、光扩散板14。需要说明的是,光扩散板14、基板11、以及框体26可以为相似形状的异形形状。
图19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面状光源中的基板的外形进行说明的俯视示意图,其仅图示了基板、光源、以及分隔部件。光扩散板的形状可以例如与图5相同。图19所示面状光源20的基板21为异形形状,与图1所示基板11相比,其为未配置光源12的区域被切除的形状。即,基板21的最外侧形状是与分隔部件13的最外侧形状对应的形状。在图19的例子中,基板21位于俯视时与分隔部件13重叠的位置(分隔部件13的下侧)。
这样,面状光源中使用的基板21可以为未光源12的区域被切除的形状。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与图5相同形状的光扩散板14,也能够降低在光扩散板14的周缘的光扩散的频率,从而使透过光扩散板14的光增加。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面状光源的周缘的亮度不均的产生。
面状光源10的剖视形状可以为如图11等所示那样与XY平面平行的直线形状,也可以为相对于XY平面弯曲的形状。例如,在X方向中,可以为出射面侧凹陷那样的弯曲形状。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用作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有时省略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构成部分的说明。
图20是举例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图。如图20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0自上侧依次包括液晶面板120、光学片110、以及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光源10。需要说明的是,在面状光源10中,附图标记70示出了光扩散板、波长转换片等的光学部件。这里光学片110可以除了光学部件之外或者改变其一部分而包括DBEF(反射型偏振片)、BEF(亮度上升片)、彩色滤光片等。
液晶显示装置1000是在液晶面板120的下方层叠面状光源10的、所谓直下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000将自面状光源10照射的光向液晶面板120照射。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构成部件之外,还可以包括彩色滤光片等的部件。
一般来说,在直下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面板与面状光源的距离较近,因此担心面状光源的色不均、亮度不均会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色不均、亮度不均。因此,作为直下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面状光源,期望色不均、亮度不均较少的面状光源。通过使用在液晶显示装置1000中使用面状光源10,能够在使面状光源10的厚度较薄为5mm以下、3mm以下、1mm以下等的同时,抑制在周缘产生的亮度不均且使整体的亮度不均、色不均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限定为一个面状光源10用作一个液晶显示装置1000的背光的情况,也可以是排列多个面状光源10以用作一个液晶显示装置1000的背光。例如,与通过制作多个较小的面状光源10且各自进行检查等来制作安装的光源12的数量较多的较大的一个面状光源1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成品率提高。
这样,由于面状光源10自光学部件70放射出均匀的光,因此用作液晶显示装置1000的背光是合适的。
但是,不限于此,面状光源10也可以适合用作电视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头上显示器、数字标牌、公告牌等的背光。另外,面状光源10也可以用作照明用的光源,还可以用作应急灯、线照明、或者各种的彩灯、车载用的安装等。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面状光源10中适当实施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3中所示一个以上的变形。
以上,对优选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可以不超出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范围地对上述实施方式等施加各种的变形以及置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扩散板的厚板部的下表面(光源侧的面)与薄板部的下表面(光源侧的面)位于相同平面之上的例子,但是光扩散板的厚板部的上表面(与光源相反一侧的面)与薄板部的上表面(与光源相反一侧的面)可以位于相同平面上。即,可以使光扩散板的下表面侧而设置薄板部。例如,可以考虑使图6所示光扩散板14、图12所示光扩散板24、图13所示光扩散板34、图14所示光扩散板44上下反转的形状等。在这些情况下,虽然不能期待自厚板部的侧面朝向光扩散板的上表面侧的光增加,但是由于薄板部中的光扩散的频率较少从而透过薄板部的光增加,因此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板的周缘中的发光面的亮度不均的一定的效果。
另外,可以使光扩散板中含有氧化钛粒子、荧光体粒子等的散射粒子,并且使薄板部中含有的散射粒子的浓度比厚板部中含有的散射粒子的浓度低。由此,进一步降低薄板部中的光扩散的频率而进一步使透过薄板部的光增加増,从而能够提高抑制光扩散板的周缘中的发光面的亮度不均的效果。或者,通过在光扩散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形成含有散射粒子的散射粒子层,并且使于薄板部形成的散乱粒子层中的散射粒子的浓度比于厚板部形成的散射粒子层中的散射粒子的浓度低,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Claims (18)

1.一种面状光源,包括:
异形形状的安装基板;
多个光源,其在俯视时在上述安装基板之上的第一方向以及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二维排列;以及
光扩散板,其设于上述多个光源的上方,
上述光扩散板包括厚板部、以及板厚比上述厚板部薄的薄板部,
上述薄板部在俯视时设于位于比配置于最外周的各个上述光源靠外侧的上述光扩散板的至少一部分,
在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位于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一个光源和其他的光源中,自上述一个光源的光轴至上述第一方向的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比自上述其他的光源的光轴至上述第一方向的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长,
在俯视时,上述薄板部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自上述一个光源的光轴朝向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宽度比自上述其他的光源的光轴朝向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在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位于上述第二方向的端部一个光源和其他的光源中,自上述一个光源的光轴至上述第二方向的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比自上述其他的光源的光轴至上述第二方向的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距离长,
在俯视时,上述薄板部的上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为自上述一个光源的光轴朝向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上述第二方向的宽度比自上述其他的光源的光轴朝向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的上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自上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至上述薄板部的上述光源侧的面的高度与自上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至上述厚板部的上述光源侧的面的高度相同,
自上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至上述薄板部的与上述光源相反一侧的面的高度比自上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至上述厚板部的与上述光源相反一侧的面的高度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自上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至上述薄板部的上述光源侧的面的高度与自上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至上述厚板部的上述光源侧的面的高度相同,
上述薄板部具有厚度随着自与上述厚板部的边界接近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逐渐变薄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上述薄板部设于上述光扩散板的周缘的全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还具有分隔部件,其包括在俯视时包围各个上述光源的壁部,并且其具有多个由上述壁部包围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上述薄板部与上述厚板部的边界位于与上述分隔部件的最外周的壁部相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上述分隔部件具有与上述壁部的下端相连的底部,
上述底部具有供上述光源配置的贯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上述底部在俯视时延伸至上述安装基板的周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上述薄板部包括上述厚板部侧的第一薄板部、以及位于比上述第一薄板部靠上述光扩散板的外缘侧且板厚比上述第一薄板部薄的第二薄板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在上述分隔部件中的最外周的至少一部分,未设置上述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还具有包围上述安装基板以及上述光扩散板的框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上述框体为异形形状,且为与上述安装基板相似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上述光扩散板为异形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上述光扩散板、上述安装基板以及上述框体为相似形状的异形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在俯视时,上述分隔部件的位于最外周的上述区域的至少一个的面积比位于比上述最外周靠内周侧的上述区域的面积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
在上述光扩散板的上方,还包括用于将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的波长转换层。
1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将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光源用作背光光源。
CN202110585165.XA 2020-05-29 2021-05-27 面状光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7410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5002 2020-05-29
JP2020095002 2020-05-29
JP2020-207548 2020-12-15
JP2020207548A JP2021190417A (ja) 2020-05-29 2020-12-15 面状光源、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1090A true CN113741090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0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5165.XA Pending CN113741090A (zh) 2020-05-29 2021-05-27 面状光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11428984B2 (zh)
CN (1) CN11374109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8897B1 (ko) 2005-04-29 2012-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80001835A (ko) 2006-06-30 2008-01-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광 확산 부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표시장치
JP2010066664A (ja) 2008-09-12 2010-03-25 Nippon Zeon Co Ltd 光拡散板、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820134B2 (ja) 2011-03-17 2015-1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2221779A (ja) 2011-04-11 2012-11-12 Funai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モジュール
US9920907B2 (en) * 2015-11-04 2018-03-20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6493345B2 (ja) * 2016-09-16 2019-04-03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921509B2 (ja) * 2016-11-30 2021-08-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8124012A1 (ja) * 2016-12-27 2018-07-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スペーサー、面光源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8181630A (ja) 2017-04-14 2018-11-1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
JP7081914B2 (ja) 2017-10-11 2022-06-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461530B1 (ko) 2017-11-13 2022-10-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428534B1 (ko) 2017-12-20 2022-08-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9197093A (ja) 2018-05-08 2019-11-14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11668202A (zh) * 2019-03-08 2020-09-15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28984B2 (en) 2022-08-30
US11650455B2 (en) 2023-05-16
US20210373385A1 (en) 2021-12-02
US20220357619A1 (en) 2022-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921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light unit having the same
TWI784376B (zh) 發光裝置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11668202A (zh) 光源装置
US11205744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11692688B2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surface light sour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module
CN215932316U (zh) 发光模组和面状光源
JP7231845B2 (ja) 光源装置
JP2022082802A (ja) 発光装置
EP4063945A1 (en) Light-reflecting member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CN114122229A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面状光源、液晶显示装置
CN113741090A (zh) 面状光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20057595A (ja) 発光装置
CN115248515B (zh) 分区部件、面状光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21190417A (ja) 面状光源、液晶表示装置
JP7029077B2 (ja) 発光装置
TW202300817A (zh) 分隔部件及面狀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