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8589A - 改变有线局域网中的主节点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改变有线局域网中的主节点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8589A
CN113728589A CN202080030458.5A CN202080030458A CN113728589A CN 113728589 A CN113728589 A CN 113728589A CN 202080030458 A CN202080030458 A CN 202080030458A CN 113728589 A CN113728589 A CN 113728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beacon
network
event
m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04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8589B (zh
Inventor
M·伦施勒
M·米勒
T·林克
V·艾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728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8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8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8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43Bus networks involving priority mechanisms
    • H04L12/4015Bus networks involving priority mechanisms by schedu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at the communication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9Details regarding the setting of the power status of a node according to activity on the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43Bus networks involving priorit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7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13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random access, e.g. carrier-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8Departure or maintenanc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1Group master select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63Discovery through centralising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3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physical layer [OSI layer 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各种实施方案涉及包括共享传输介质(例如,10SPE网络)的有线局域网(WLAN)。方法可包括检测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的WLAN中的事件。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该事件而禁用作为该WLAN的主节点操作的第一节点的信标。此外,该方法可包括使得第二节点能够作为该WLAN的该主节点操作。

Description

改变有线局域网中的主节点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2019年4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838750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涉及网络中的节点主控的管理,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有线局域网中的主节点的改变。
背景技术
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外围设备的各种接口标准可用于提供高速连接。用于连接计算机(例如,在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中)的广泛使用的灵活联网标准是以太网协议。以太网通信通常是指多个端点的网络内的点对点通信。以太网通常有效地使用共享资源,易于维护和重新配置,并且可兼容许多系统。
附图说明
虽然本公开以特别指出并清楚地要求保护具体实施方案的权利要求书作为结尾,但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通过以下描述可更容易地确定本公开范围内的实施方案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网段的功能框图;
图2描绘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针对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子层的线的多个总线周期;
图3描绘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针对PLCA子层的线的另一个总线周期;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2所示的第二总线周期相关联的信号时序图;
图5描绘了包括多个节点的网络;
图6描绘了包括网络和节点的系统;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6的物理层设备(PHY)的示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操作网络(诸如10SPE网络)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操作网络节点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描绘了包括网络的载具;并且
图11是可用于一些实施方案的计算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了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可实施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特定示例。充分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公开。然而,可利用其他实施方案,并且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材料和过程的变化。
本文所呈现的图示并不旨在为任何特定方法、系统、设备或结构的实际视图,而仅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理想化表示。本文所呈现的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为了读者的方便,各附图中的类似结构或部件可保持相同或相似的编号;然而,编号的相似性并不意味着该结构或部件在尺寸、组成、配置或任何其他属性方面必须是相同的。
以下描述可包括示例以帮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实践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使用术语“示例性的”、“通过示例”和“例如”是指相关描述是说明性的,虽然本公开的范围旨在涵盖示例和法律等同形式,但使用此类术语并不旨在将实施方案或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指定的部件、步骤、特征或功能等。
应当容易理解,如本文一般所述并且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案的部件可被布置和设计成多种不同的配置。因此,对各种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代表各种实施方案。虽然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可在附图中呈现,但是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除非特别指明。
此外,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仅为示例,并且不应理解为实施本公开的唯一方式,除非本文另外指明。元件、电路和功能可以框图形式示出,以便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本公开。相反,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应理解为实施本公开的唯一方式,除非本文另外指明。另外,块定义和各个块之间逻辑的分区是特定实施方式的示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可通过许多其他分区解决方案来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省略了关于定时考虑等的细节,其中此类细节不需要获得本公开的完全理解,并且在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法中的任何一者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为了清晰地呈现和描述,一些附图可以将信号示出为单个信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号可表示信号总线,其中总线可具有多种位宽度,并且本公开可在包括单个数据信号在内的任意数量的数据信号上实现。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案描述的各种例示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用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集成电路(IC)、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栅极或晶体管逻辑部件、分立硬件部件或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在本文中可也称为“主机处理器”或简称“主机”)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诸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在通用计算机被配置为执行与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关的计算指令(例如,软件代码)时,包括处理器的通用计算机被认为是专用计算机。
实施方案可根据被描绘为流程图、流程示意图、结构图或框图的过程来描述。虽然流程图可将操作动作描述为顺序过程,但是这些动作中的许多动作可在另一序列中、并行地或基本上同时地执行。此外,可重新安排动作的顺序。过程可以对应于方法、线程、函数、程序、子例程、子程序等。此外,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在硬件、软件或两者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函数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或传输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递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
除非明确说明此类限制,否则使用名称诸如“第一”、“第二”等对本文的元件的任何引用不限制那些元件的数量或顺序。相反,这些名称可在本文中用作在两个或更多个元件或元件的实例之间进行区分的便利方法。因此,提及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并不意味着在那里只能采用两个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必须以某种方式在第二元件之前。此外,除非另外指明,一组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
如本文所用,涉及给定参数、属性或条件的术语“基本上”是指并且包括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给定参数、属性或条件满足小程度的方差的程度,诸如例如在可接受的制造公差内。以举例的方式,取决于基本上满足的具体参数、属性或条件,参数、属性或条件可至少满足90%、至少满足95%、或甚至至少满足99%。
车辆,诸如汽车、卡车、公共汽车、船舶和/或飞行器,均可包括车辆通信网络。车辆通信网络的复杂性可根据网络内的多个电子设备而改变。例如,先进的车辆通信网络可包括用于例如引擎控制、传输控制、安全控制(例如,防抱制动)和排放控制的各种控制模块。为了支持这些模块,汽车工业依靠各种通信协议。
10SPE(即,10Mbps单对以太网)是当前作为IEEE 802.3cgTM进行规范开发的网络技术。10SPE可用于在多点网络上提供无冲突的确定性传输。10SPE规范旨在包括任选的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协调子层,其用于避免多点总线上的物理冲突。PLCA依赖于主节点(即PLCA主节点),该主节点发出开始总线周期的信标,该信标以轮询方式在多点节点之间共享。然而,如果主节点发生故障,则总线上的所有流量都会停止并且总线变得不可用。此外,正在开发的10SPE规范目前不提供用于动态地改变网络的主节点的方式。术语“主节点”是指节点标识为零(0)的节点,并且术语“从节点”是指节点标识大于零(0)的节点。
各种实施方案涉及改变网络的主节点,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启用网络(例如,有线局域网诸如10SPE网络)中的回退主节点。更具体地讲,各种实施方案可涉及禁用网络的主节点(例如,响应于一个或多个事件和/或状况)以及用新主节点替换先前主节点(例如,响应于检测到主节点未以足够频率传输信标)。换句话讲,正作为主节点操作的第一节点可能发生故障和/或可能被禁用(例如,出于一个或多个原因,诸如在载具碰撞期间触发安全气囊),并且先前作为从节点操作的另一个节点可成为主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物理层(PHY)(例如,从节点的PHY)可实现信标计数器。PHY的固件可周期性地读取信标计数器。如果信标计数器的计数没有改变(或计数小于预期(例如,阈值)计数),则可确定主节点被禁用、破坏和/或丢失。在这种情况下,可启用回退主节点(例如,经由固件),并且网络可重新同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10SPE PHY设备可与微控制器单元(MCU)一起使用,该MCU被配置为使用管理数据输入/输出(MDIO)接口来向10SPE PHY设备写入和/或从该设备读取。根据各种实施方案,多点网络上的从节点可保持由主节点发出的信标的计数(例如,经由计数器)。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固件(FW)(例如,在MCU中)可轮询(例如,周期性地读取)计数器的值。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如果计数值不以预期速率改变,则固件可推断主节点已发生故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确定主节点已发生故障和/或主节点被禁用,则指定回退主节点(例如,从节点)处的固件使其PHY为PLCA主节点。此外,回退主节点可重新开始总线上的信标的传输,使得总线流量可恢复。为了改变主节点,当前主节点处的固件可致使当前主节点的PHY停止其信标(例如,响应于检测到诸如载具碰撞的事件,其可在安全气囊展开时向主节点发信号通知)。这最终致使指定回退主节点接管作为主节点。
例如,如果紧急呼叫(eCall)节点为回退主节点,则可将主控移交至eCall节点。例如,当(例如,响应于安全气囊的展开)检测到撞击(例如,涉及包括10SPE网络的载具的撞击)时,可能需要这样。各种实施方案可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例如,包括10SPE网络的载具的)撞击而支持eCall。例如,主固件禁用网络的主节点(例如,在放大器设备中实现的网络节点)。此外,eCall主节点的固件(例如,在天线或麦克风中实现的网络节点的固件)可检测缺少信标计数的增加并且通过发布信标来使网络重新同步。eCall设备(例如,麦克风)可用于请求协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固件可控制主改变/交换的一个或多个(例如,每个)动作。另选地或除此之外,改变/交换的一个或多个动作可由硬件控制。
正在开发的10SPE规范当前包括定时器(例如,在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节点中),该定时器可在无信标出现的情况下致使节点在已经过特定时间段之后不活动(即,超时)。根据各种实施方案,响应于一个或多个超时,回退主节点可承担主角色并且使总线重新同步。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在主改变/交换期间可能不需要在主节点和回退主节点之间交换一个或多个消息,并且因此网络可能更稳健。
现在参考附图解释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链路层设备MAC 104和物理层(PHY)设备PHY 102的网段100的功能框图。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网段100可以是多点网络的片段、多点子网络的片段、混合介质网络的片段或它们的组合或它们的子组合。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网段100可为微控制器类型嵌入式系统、用户类型计算机、计算机服务器、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持设备、移动设备、无线耳塞设备或耳机设备、有线耳塞或耳机设备、电器子系统、照明子系统、声音子系统、建筑物控制系统、住所监控系统(例如,为了安全或公用设施使用,无限制)系统、电梯系统或子系统、公共交通管制系统(例如,用于地上的火车、地下的地铁、电车或公共汽车,无限制)、汽车系统或汽车子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无限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为其一部分,或者包括这一个或多个设备或系统或子系统。
PHY 102可被配置为与MAC 104连接。作为非限制性示例,PHY 102和/或MAC 104可为包括被配置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实施方案的全部或部分的存储器和/或逻辑的芯片封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PHY 102和MAC 104可分别在单个芯片包装(例如,包装中的系统(SIP))中实现为单独的芯片封装或电路(例如,集成电路)。
PHY 102还与共享传输介质106连接,该共享传输介质是作为用于节点的通信路径的物理介质,这些节点是网段100或网段100所属网络的一部分,包括具有PHY 102和MAC104的相应实例的节点。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共享传输介质106可以是诸如用于单对以太网的单一双绞线。基带网络上的设备(例如,不限于多站网络)共享相同的物理传输介质,并且通常使用该介质的整个带宽进行传输(换句话说,用于基带传输的数字信号占用介质的整个带宽)。因此,基带网络上只有一个设备可在给定时刻传输。所以,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用于处理共享传输介质106的争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PHY 102和MAC104相关联的网络节点可被配置为作为主节点操作,该主节点被配置为管理网络的网络级任务。例如,网络节点可被配置为在总线周期的开始时在共享传输介质106上传输信标信号,如参考图2、图3和图4所讨论的。另外,网络节点可被配置为作为网络中的从节点操作,而可操作地耦接到共享传输介质106的另一个网络节点作为主节点操作。网络节点可被配置为在发生主节点的故障或丢失的情况下作为备份主节点操作。网络节点可被配置为检测主节点的故障或丢失(例如,在作为从节点操作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网络节点正作为主节点操作时,网络节点可响应于事件(诸如载具碰撞)或确定在其作为主节点的操作中已发生故障而终止其作为主节点的操作,并且可操作地耦接到共享传输介质106的另一个网络节点可响应于检测到缺少在共享传输介质106上发信号通知的信标而采取作为主节点的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网络节点正作为从节点操作时,网络节点可响应于确定已发生主节点的故障或丢失(例如,响应于检测到缺少在共享传输介质106上发信号通知的信标)而采取作为主节点的操作。
图2描绘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针对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子层的线246(例如,图1的共享传输介质106)的多个总线周期200。具体地讲,图2示出了第一总线周期248和第二总线周期250。总线周期200包括线246的多个时隙252(例如,时隙202至时隙232)。时隙252各自标记有与在时隙252中的相应一者期间要进行通信的各种网络节点(例如,节点0、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节点N)中的一者相对应的数字(例如,0、1、2、3、4、N,数字N比网络节点的数量少数字一)。另外,图2指示每个总线周期200中的通信包括信标238、静默240、数据242还是确认信号244。例如,如图2所示,信标238可由节点0(例如,主节点)在时隙202、时隙204和时隙206中的每一者期间发送。另外,在时隙208至时隙226中的每一者期间,静默240可存在于线246上(即,在时隙206至时隙226期间不传输数据)。此外,在时隙232中,可发送确认信号244(即,由节点3发送,以例如在发送数据242的分组之前捕获总线)。可在时隙228和时隙230期间发送数据242。更具体地讲,节点1可在时隙228期间发送数据242,并且节点3可在时隙230期间发送数据242。
在每个总线周期200期间,主节点(节点0)可发出信标238,该信标之后是每个节点(节点0至节点N)的一个或多个时隙252。如图2所示,第一总线周期248包括具有由节点0传输的信标238的时隙202,然后针对期间节点0至节点N保持静默的时隙208至时隙214的静默240(即,在对应于节点0的时隙208、对应于节点1的时隙210、对应于节点2至N-1的时隙212和对应于节点N的时隙214期间的静默240)。应当注意,在每个节点在总线周期期间仅采用最小时隙长度236的情况下,如与第一总线周期248的情况一样,总线周期将具有最小总线周期长度234。
在第一总线周期248之后,可发生第二总线周期250。在第二总线周期250期间,主节点(例如,节点0)可在时隙204期间发出信标238,然后在对应于节点零的具有最小时隙长度236的时隙216期间发出静默240。第二总线周期250包括由节点1在时隙228期间传输的数据242,然后针对对应于节点2的时隙218的静默240。在时隙232处,第二总线周期250包括空闲信号244(例如,以在发送数据242的分组之前捕获总线)然后是时隙230,从而承载由节点3传输的数据242、空闲信号244和数据242。第二总线周期250还包括在对应于节点4的时隙220、对应于节点5到节点N-1的时隙222和对应于节点N的时隙224期间传输的静默240。时隙206处的附加信标238和从时隙226处的节点零开始的单独节点传输随后是第二总线周期250。
图3描绘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针对PLCA子层的线246的另一个总线周期300。类似于图2的总线周期200,总线周期300包括时隙328,其被标记以指示时隙328的节点和内容。总线周期300包括由主节点(例如,节点0)在时隙302中发信号通知的信标238、由节点0在时隙306中发信号通知的空闲信号244以及在时隙314中发信号通知的数据242。总线周期300还包括由节点1在时隙308中发信号通知的确认信号244以及在时隙316中发信号通知的数据242。总线周期300还包括由节点2至N-1中的每一者分别在时隙310和时隙318中发信号通知的确认信号244和数据242。最后,总线周期300包括由节点N分别在时隙312和时隙320中发信号通知的确认信号244和数据242。图3还示出了总线周期300之后的总线周期的分别传输信标238和静默240的时隙304和时隙322。
图3示出了最大总线周期长度326,其中信标238在每个周期的开始时发送,并且每个节点发送确认信号244和数据242。假设由节点1-N传输的确认信号244和数据242的每个组合具有最大时隙长度324,则总线周期300的持续时间是最大总线周期长度326。因此,如果多个节点是已知的,则可确定最小总线周期长度234(图2)和最大总线周期长度326(图3)。
由于每个总线周期伴随有一个信标238,因此可随时间推移对信标238信号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可确定所计数的信标238信号的数量是否与最小总线周期长度234和最大总线周期长度326一致。例如,如果在给定时间段内计数的信标238信号的计数数量小于将配合在给定时间段内的具有最大总线周期长度326的总线周期的数量,则可确定已发生问题。因此,回退主节点可接管作为主节点(例如,没有先前主节点的干预)。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与图2所示的(例如,PLCA子层的)第二总线周期250相关联的信号时序图400。信号时序图400示出了图2的线246上的线信号424、节点1信号420、节点3信号422以及CUR_ID线418上的当前节点标识信号(CUR_ID信号442)。节点1信号420包括TXEN线402上的传输启用信号(TXEN信号426)、TXD线404上的传输数据信号(TXD信号428)、CRS线406上的载波感测信号(CRS信号430)以及COL线408上的冲突检测信号(COL信号432)。类似地,节点3信号422包括TXEN线410上的TXEN信号434、TXD线412上的TXD信号436、CRS线414上的CRS信号438以及COL线416上的COL信号440。CUR_ID信号442指示了指示节点(例如,节点0至节点7)中的哪一者被指定为在线246上传输数据242的标识。
如图4所示,在以CUR_ID线418上的CUR_ID信号442指定的节点7结束的先前总线周期(例如,第一总线周期248)之后,节点0在线246上发送信标238。在由CUR_ID线418上的CUR_ID信号442指定节点0在线246上传输之后,CUR_ID信号442指示节点1,并且节点1在线246上发送数据242。当节点1在线246上发送数据242时,节点3尝试在线246上发送数据242。然而,由于节点1当前正在线246上发送数据242,因此逻辑冲突产生(即,与节点3相关联的COL信号440转变为高,并且拥塞信号444在TXD线412的TXD信号436中被断言)。当节点3的CRS线414的CRS信号438保持高时,节点1完成在线246上发送数据242,并且CUR_ID信号442然后指示节点2。随后,CUR_ID信号442指示节点3。随后,节点3信号422的CRS信号438从高446转变为低448,在此之后节点3可在线246上发送空闲信号244和数据242。
图5描绘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多个节点(节点502、节点504、节点506、节点508和节点510)的网络500。在该示例中,节点502包括放大器,节点504包括麦克风,节点506包括天线,节点508包括扬声器,并且节点510包括传感器。此外,在第一状态512中,作为放大器的节点502可作为主节点(节点0)操作。此外,在至少一个事件(例如,可通过安全气囊的展开和/或主节点的故障(丢失)发信号通知的事故)发生时,网络500可改变为第二状态514。在第二状态514中,在第一状态512中为从节点的节点可承担主节点的角色。换句话讲,例如,如果节点502发生故障和/或被禁用,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天线的节点506可承担主节点的角色。换句话讲,在主节点502丢失时,节点506可被配置为作为回退主节点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节点506可在第一状态512期间被指定为备份主节点516。备份主节点516的指定可防止所有剩余操作节点同时尝试承担主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切换主节点之外,还可利用不同的节点集来重新配置网络。例如,如果节点502发生故障,则节点506可成为主节点,并且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可被禁用(例如,以简化网络500,使得与地面站的通信(例如,在事故之后)被简化和/或更可靠)。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节点504(麦克风)和节点508(扬声器)可在第二状态514期间被禁用以简化与地面站的通信。
如前所述,如果先前主节点(在第一状态512期间的节点502)发生故障或被禁用,则另一个节点(例如,在图5的第二状态514中的节点506)可承担主节点的角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节点506在特定时间段期间检测的信标238的总数下降到低于预定值范围,则可检测到先前主节点的故障。可基于最大总线周期长度326(图3)来选择该预定值范围。
图6描绘了包括网络602(例如,10SPE网络)和节点612的系统600,该节点包括物理层(PHY 700)、子层604和传感器6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图5的节点(例如,节点502、节点504、节点506、节点508和节点51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如针对图6的节点612所示的那样来实现。例如,子层604可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微控制器(μC)和/或固件(FW)。作为非限制性示例,PHY 700可经由介质相关接口(MDI 610)与网络602连接,并且PHY 700可经由介质独立接口(MII 608)与子层604连接。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6的PHY 700的示例的框图。图7示出了可操作地耦接到线246(例如,共享传输介质106)的PHY 700。PHY 700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线246的信标计数器702、可操作地耦接到信标计数器702的操作模式控制器704,以及可操作地耦接到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和线246的信标生成器706。信标计数器702被配置为接收由可操作地耦接到线246的主节点生成的信标信号7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信标信号708由PHY 700生成,同时PHY 700正作为网络的主节点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信标信号708由另一个节点生成,同时另一个节点正作为网络的主节点操作并且PHY 700正以从模式操作。信标计数器702被配置为对信标信号708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在信标计数/速率信号712中将信标计数/速率报告给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信标计数/速率信号712可指示所检测的信标信号708的数量(例如,在预定时间段期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信标计数/速率信号712可指示信标信号708的速率。
操作模式控制器704被配置为接收信标计数/速率信号712并且确定信标计数/速率是否落入可接受范围内。可接受范围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最大总线周期长度(例如,最大总线周期长度326)来确定。例如,如果信标计数/速率小于将针对每个总线周期的最大总线周期长度而预期的数量/速率,则可确定在信标信号708应被传输的时间,信标信号708不在线246上传输。因此,信标计数/速率的可接受范围的最小值可基于最大总线周期长度来确定。
当PHY 700正作为主节点操作时,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可被配置为响应于事件而终止PHY 700作为主节点的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事件可包括PHY 700作为主节点的操作中的故障(例如,响应于确定由信标计数/速率信号712指示的信标计数/速率超出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事件可包括可通过事件信号710发信号通知给操作模式控制器704的载具碰撞或其他事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事件信号710可包括安全气囊展开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事件信号710可从线246提供给PHY7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事件信号710可直接(例如,直接从安全气囊排放设备)提供给PHY 700。操作模式控制器704被配置为传输主启用/禁用信号714,该主启用/禁用信号指示信标生成器706终止信标信号708向线246的传输。
当PHY 700正作为从节点操作时,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可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由信标计数/速率信号712指示的信标/计数率超出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而开始PHY 700作为主节点的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PHY700已被指定为备份主节点(例如,由当前主节点),则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可仅开始PHY 700作为主节点的操作。例如,操作模式控制器704被配置为传输主启用/禁用信号714,该主启用/禁用信号指示信标生成器706开始信标信号708向线246的传输。信标生成器706被配置为接收主启用/禁用信号714,并且响应于主启用/禁用信号714而将信标信号708传输到线246或不将信标信号708传输到线24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操作模式控制器704被配置为经由线246将事件信号710传输到先前主节点,之后控制PHY 700以接管作为主节点。事件信号710被配置为向先前主节点指示检测到事件,并且先前主节点未作为主节点正确地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可将事件信号710传输到连接到线246的所有其他节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事件信号710可指示先前主节点和/或要响应于事件而被禁用的其他节点中的一者或多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事件信号710可指示连接到线246的节点中的一个节点接管作为回退主节点,以准备好响应于检测到作为主节点的PHY 700的故障或丢失而接管作为主节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可被配置为在不传输事件信号710的情况下控制PHY 700以接管作为主节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可被配置为接收由网络的另一个节点传输的事件信号710。例如,如果PHY 700正作为主节点操作并且网络的另一个节点检测到作为主节点的PHY 700的故障,则另一节点可传输事件信号7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操作模式控制器704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事件信号710而通过改变主启用/禁用信号714的状态来禁用PHY 700作为主节点的操作。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操作模式控制器704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将PHY 700指定为回退主节点的事件信号710而控制PHY 700以作为回退主节点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PHY 700的至少一部分可使用电气硬件(例如,组合逻辑)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PHY 700的至少一部分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PHY 700的至少一部分可使用固件和/或软件来实现。
图8是示出操作网络(诸如10SPE网络)的示例性方法800的流程图。可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布置方法8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方法800可由设备或系统诸如网络500(参见图5)、系统600(参见图6)、其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另一个系统或设备来执行。在这些和其他实施方案中,方法800可基于存储在一个或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指令的执行来执行。尽管示出为离散框,但是根据期望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各种框划分为附加框,组合成更少的框或者消除。
方法800可开始于框802,其中可检测网络中的事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通过在一定时间段内检测信标信号的不足数量来间接检测事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更直接地(例如,经由安全气囊展开信号)检测事件。事件可包括例如环境的改变(例如,撞击和/或事故、导致非预期信标计数数量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损失(非限制))或导致所检测的信标238信号的速率或数量超出预定值范围的其他事件。事件可由主节点和/或从节点检测。例如,节点502的PHY和/或节点506的PHY可检测环境的改变或者信标238信号的超出预定值范围的速率或数量。改变可包括未以预期速率改变的所检测的信标238信号的数量的计数值。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事件可被传送到主节点(例如,在图5的第一状态512期间的主节点502)。
在框804处,可响应于所检测的事件而禁用信标,并且方法800可行进到框806。更具体地讲,例如,可禁用主节点(例如,在图5的第一状态512期间的主节点502)的信标。例如,主节点或另一个节点可禁用主节点的信标。更具体地讲,例如,主节点的固件可禁用主节点的信标。
在框806处,可使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重新同步,并且方法800可行进到框808。更具体地讲,例如,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每个PHY可进入PLCA RESYNC状态以使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重新同步。
在框808处,从节点(例如,回退主节点)可承担网络的主控。换句话讲,可将主节点(“主控”)从一个节点改变到另一个节点。例如,从节点506(参见图5)可承担主角色。还更具体地讲,例如,从节点的固件可将其PLCA ID设置为0以承担主控。
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方法800进行修改、添加或省略。例如,方法800的操作可以不同的顺序实现。此外,概述的操作和动作仅作为示例提供,并且操作和动作中的一些可以是任选的,组合成更少的操作和动作,或者扩展成附加的操作和动作而不偏离所公开实施方案的本质。
图9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操作网络节点的示例性方法900的流程图。在框902中,方法900检测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的有线局域网中的事件,该有线局域网包括共享传输介质的线。在框904中,如果网络节点正作为有线局域网的主节点操作,则方法900响应于事件而禁用由网络节点传输的信标以便禁用网络节点作为主节点的操作。在框906中,如果网络节点正作为从节点(例如,回退主节点)操作,则方法900响应于事件而使得信标能够由网络节点传输以便使网络节点作为有线局域网的主节点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网络节点可接管作为主节点的操作,并且在对事件的间接响应中传输信标。例如,网络节点可响应于确定先前主节点未以足够速率提供信标信号(例如,信标的计数低于预期)而接管作为主节点的操作。
图10描绘了包括具有多个节点(例如,放大器、麦克风、天线、扬声器、传感器等)的网络1002(例如,10SPE网络)的载具1000(例如,卡车、公共汽车、船舶和/或飞机)。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网络1002(也可称为“载具网络”)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子层。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节点(例如,放大器)可被配置为作为10SPE网络的主节点操作。此外,第二节点(例如,天线)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所检测的事件(例如,撞击/事故或涉及载具1000的其他主节点禁用事件)而承担来自第一节点的主控责任。
如本文所述,网络的一个或多个从节点(例如,从节点)可检测PLCA主节点的故障(例如,通过监测信标计数和/或其他参数(例如,信号质量))。此外,指定从节点(例如,回退主节点)可成为(例如,接管)主节点(例如,响应于主节点的故障)。更具体地讲,例如,基于信标计数和可能的其他状态信息(例如,信号质量),可将网络的主节点从一个节点切换到另一个节点。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原始主节点可被重新配置为从节点。作为更具体的示例,在撞击期间(例如,涉及包括网络的载具),主节点可停止发送信标,并且eCall节点可检测到例如缺少信标计数的改变并且接管作为主节点。
图11是可用于一些实施方案的计算装置1100的框图。计算设备1100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设备(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存储装置”1104)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2(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处理器”1102)。存储装置1104包括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例如,软件、固件)。计算机可读指令被配置为指示处理器1102执行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操作。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配置为指示处理器1102执行图8的方法800和/或图9的方法900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另一个示例,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配置为指示处理器1102执行针对以下讨论的操作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图5的节点(例如,节点502、节点504、节点506、节点508、或节点510);图6的网络602、PHY 700、子层604或传感器606;图7的信标计数器702、操作模式控制器704、信标生成器706;或图10的网络1002。作为具体的非限制性示例,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配置为指示处理器1102响应于检测到对应于主节点故障的事件而禁用主节点(例如,禁用其自身)。作为另一个具体的非限制性示例,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配置为指示处理器1102控制物理层设备(例如,图6和图7的PHY 700)以响应于检测到对应于主节点故障的事件而承担主节点的角色。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可通过检测PLCA主故障以及部署回退主节点(例如,用于恢复和/或用于eCall支持)来改善10SPE稳健性。
如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模块”或“部件”可以是指被配置为执行可以存储在计算系统的通用硬件(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处理设备等)上并且/或者由通用硬件执行的模块或部件和/或软件对象或软件例程的动作的特定硬件实施方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中描述的不同部件、模块、发动机和服务可以实现为在计算系统上执行的对象或进程(例如,作为单独的线程)。虽然本公开中描述的系统和方法中的一些系统和方法通常被描述为在软件中实现(存储在通用硬件上并且/或者由通用硬件执行),但是特定硬件实施方式或软件和特定硬件实施方式的组合也是可能且可以预期的。
用于本公开,尤其是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例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主体)通常旨在作为“开放”术语(例如,术语“包括”应被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被解释为“至少具有”,术语“包括”应被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等)。
另外,如果预期特定数量的引入的权利要求表述,则在权利要求中将明确叙述此类意图,并且在不进行此类表述的情况下,不存在此类意图。例如,作为对理解的帮助,以下所附权利要求书可包含使用介绍性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来引入权利要求表述。然而,使用此类短语不应理解为暗示由不定冠词“一个”或“一种”引入的权利要求表述将包含此类引入的权利要求表述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限定于仅包含一个此类表述的实施方案,即使当相同的权利要求包括介绍性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和不定冠词,诸如“一个”或“一种”(例如,“一个”和/或“一种”可被解释为指的是“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使用用于引入权利要求表述的定冠词的使用也是如此。
此外,即使明确列举了所引入的权利要求表述的特定编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将认识到,此类表述应被解释为意指至少所列举的数目(例如,在不存在其他修饰语的情况下,“两个表述”的基本表述是指至少两个表述或两个或更多个表述)。此外,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的至少一个”或“A、B和C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惯例的那些情况下,通常此类构造旨在仅包括A、仅包括B、仅包括C、包括A和B两者、包括A和C两者、包括B和C两者或包括A、B和C三者等等。
此外,无论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附图中,呈现两个或更多个另外的术语的任何分离的词或短语应当理解为考虑包括术语中的一个、两个术语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术语两者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应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实施例
以下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非穷举、非限制性列表。并非以下列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每一个均被单独地指示为可与下面列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上述实施方案中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组合。然而,意图是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与所有其他示例性实施方案和上述实施方案组合,除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实施方案不可组合。
实施例1:一种方法,包括:检测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的10SPE网络中的事件;响应于该事件而禁用作为该10SPE网络的主节点操作的该10SPE网络的第一节点的信标;以及使得第二节点能够作为该10SPE网络的该主节点来操作。
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该事件包括:监测该第一节点的信标计数;以及响应于该信标小于预期计数而确定该第一节点已发生故障。
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禁用包括经由该第一节点的固件来禁用该第一节点的该信标。
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该事件传送到该第一节点。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禁用该第一节点的该信标包括禁用放大器的信标。
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方法,其中启用该第二节点包括使得天线能够作为该主节点操作。
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该事件而禁用该10SPE网络的该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其他节点。
实施例8:一种方法,包括:对由作为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的10SPE网络的主节点操作的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进行计数;以及响应于由该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小于阈值数量,将该主节点改变为该10SPE网络的另一个节点。
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8所述的方法,其中对由作为该主节点操作的该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进行计数包括对由放大器发送的信标的数量进行计数。
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该主节点改变为该10SPE网络的另一个节点包括将该主节点改变为该10SPE网络的天线。
实施例11:根据实施例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由该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小于阈值数量,禁用该节点。
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由该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小于该阈值数量,禁用该10SPE网络的至少第三节点。
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该主节点改变为该10SPE网络的另一个节点包括将该另一个节点的PCLA标识(ID)设置为0。
实施例14:一种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的10SPE网络,包括:第一节点,该第一节点被配置为作为该10SPE网络的主节点操作;以及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事件而承担来自该第一节点的主控责任。
实施例15:根据实施例14所述的10SPE网络,其中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中的至少一者被配置为致使该10SPE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响应于该事件而离线。
实施例16:根据实施例14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10SPE网络,还包括被配置为响应于该事件而离线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
实施例17:根据实施例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10SPE网络,其中该第二节点被配置为对由该第一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进行计数。
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7所述的10SPE网络,其中该事件响应于由该第一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小于信标的预期数量。
实施例19:根据实施例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10SPE网络,其中该事件包括故障和撞击中的至少一者。
实施例20:一种包括10SPE网络的载具,该网络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PLCA),该载具包括:放大器,该放大器被配置为作为该10SPE网络的主节点操作;以及天线,该天线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事件而承担来自该放大器的主控责任。
实施例21: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载具,其中该事件包括涉及该载具的撞击。
实施例22:一种用于网络节点的物理层设备,该物理层设备包括:信标计数器,该信标计数器可操作地耦接到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的有线局域网的共享传输介质的线,该信标计数器被配置为对该线上的信标信号进行计数并且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的信标计数或该信标信号的信标速率;和操作模式控制器,该操作模式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所确定的信标计数或所确定的信标速率是否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内;以及响应于确定所确定的信标计数或所确定的信标速率落在该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控制该物理层设备以接管作为该有线局域网的主节点的操作。
实施例23:根据实施例22所述的物理层设备,其中该操作模式控制器被配置为仅在该物理层设备已被指定为回退主节点的情况下控制该物理层设备以接管作为该主节点的操作。
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22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物理层设备,其中该操作模式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事件而禁用由该网络节点传输的信标以禁用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主节点的操作。
实施例25:根据实施例24所述的物理层设备,其中该事件包括载具碰撞。
实施例26:根据实施例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理层设备,其中基于该线上的总线周期的最大总线周期长度来确定该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的最小值。
实施例27:一种操作网络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的有线局域网中的事件,该有线局域网包括共享传输介质的线;以及如果该网络节点正作为从节点操作,则响应于确定在预定的时间段内的信标计数或信标信号的信标速率小于预定最小值,使得该信标能够由该网络节点传输以使该网络节点作为该有线局域网的主节点操作。
实施例28:根据实施例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该网络节点正作为该有线局域网的该主节点操作,则响应于该事件而禁用由该网络节点传输的信标以便禁用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主节点的操作。
实施例29: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禁用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主节点的操作而禁用至少一个节点。
实施例30:根据实施例28和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事件包括接收被配置为发信号通知该事件的事件信号。
实施例31:根据实施例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禁用该信标包括经由该网络节点的固件来禁用该信标。
实施例32:根据实施例2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该事件而使得该信标能够由该网络节点传输以使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主节点操作包括仅在该网络节点先前被指定为回退网络节点的情况下从使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从节点操作转变为使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主节点操作。
实施例33:根据实施例3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使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从节点操作转变为使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主节点操作包括在没有来自先前主节点的干预的情况下从使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从节点操作转变为使该网络节点作为该主节点操作。
实施例34:根据实施例2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该事件包括:监测该线上的信标信号以检测该线上的信标计数或信标速率;以及响应于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确定该主节点已发生故障。
实施例35:根据实施例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包括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超过该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的最大值。
实施例36:根据实施例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包括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下降到低于该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的最小值。
实施例37:根据实施例27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该事件而将该事件传送到先前主节点。
实施例38:根据实施例27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该事件而禁用该有线局域网的先前主节点和至少一个其他节点。
实施例39:一种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的有线局域网(WLAN),包括:共享传输介质的线;第一节点,该第一节点可操作地耦接到该线,该第一节点被配置为作为该WLAN的主节点操作;以及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事件而承担来自该第一节点的主控责任。
实施例40:根据实施例39所述的WLAN,其中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中的至少一者被配置为响应于该事件而禁用该WLAN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
实施例41:根据实施例39和40中任一项所述的WLAN,其中该第二节点被配置为对由该第一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进行计数。
实施例42:根据实施例41所述的WLAN,其中该事件响应于由该第一节点在预定时间段内发送的该信标的数量或信标速率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
实施例43:根据实施例39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WLAN,其中该事件包括该第一节点的故障以及包括该第一节点的载具的撞击中的至少一者。
实施例44:一种包括有线局域网的载具,该有线局域网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该载具包括:放大器,该放大器被配置为作为该WLAN的主节点操作,该WLAN包括共享传输介质;以及天线,该天线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事件而承担来自该放大器的主控责任。
实施例45:根据实施例44所述的载具,其中该事件包括涉及该载具的撞击。
虽然本文关于某些图示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并理解本发明不受此限制。相反,在不脱离下文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及其法律等同形式的情况下,可对图示实施方案和所述实施方案进行许多添加、删除和修改。此外,来自一个实施方案的特性可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特性组合,同时仍被包括在发明人所设想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用于网络节点的物理层设备,所述物理层设备包括:
信标计数器,所述信标计数器可操作地耦接到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的有线局域网的共享传输介质的线,所述信标计数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线上的信标信号进行计数并且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的信标计数或所述信标信号的信标速率;和
操作模式控制器,所述操作模式控制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确定的信标计数或所确定的信标速率是否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内;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确定的信标计数或所确定的信标速率落在所述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控制所述物理层设备以接管作为所述有线局域网的主节点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层设备,其中所述操作模式控制器被配置为仅在所述物理层设备已被指定为回退主节点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物理层设备以接管作为所述主节点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层设备,其中所述操作模式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事件而禁用由所述网络节点传输的信标以禁用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主节点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理层设备,其中所述事件包括载具碰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层设备,其中基于所述线上的总线周期的最大总线周期长度来确定所述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的最小值。
6.一种操作网络节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的有线局域网中的事件,所述有线局域网包括共享传输介质的线;以及
如果所述网络节点正作为从节点操作,则响应于确定在预定的时间段内的信标计数或信标信号的信标速率小于预定最小值,使得所述信标能够由所述网络节点传输以使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有线局域网的主节点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网络节点正作为所述有线局域网的所述主节点操作,则响应于所述事件而禁用由所述网络节点传输的信标以便禁用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主节点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禁用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主节点的操作而禁用至少一个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事件包括接收被配置为发信号通知所述事件的事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禁用所述信标包括经由所述网络节点的固件来禁用所述信标。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所述事件而使得所述信标能够由所述网络节点传输以使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主节点操作包括仅在所述网络节点先前被指定为回退网络节点的情况下从使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从节点操作转变为使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主节点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使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从节点操作转变为使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主节点操作包括在没有来自先前主节点的干预的情况下从使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从节点操作转变为使所述网络节点作为所述主节点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线上的信标信号以检测所述线上的信标计数或信标速率;以及
响应于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确定所述主节点已发生故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包括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超过所述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的最大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包括所检测的信标计数或所检测的信标速率下降到低于所述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的最小值。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事件而将所述事件传送到先前主节点。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事件而禁用所述有线局域网的先前主节点和至少一个其他节点。
18.一种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的有线局域网(WLAN),包括:
共享传输介质的线;
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线,所述第一节点被配置为作为所述WLAN的主节点操作;以及
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事件而承担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主控责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WLAN,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中的至少一者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事件而禁用所述WLAN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WLAN,其中所述第二节点被配置为对由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信标的数量进行计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WLAN,其中所述事件响应于由所述第一节点在预定时间段内发送的所述信标的数量或信标速率落在预定的可接受值范围之外。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WLAN,其中所述事件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故障以及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载具的撞击中的至少一者。
23.一种包括有线局域网的载具,所述有线局域网包括物理级冲突避免,所述载具包括:
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被配置为作为所述WLAN的主节点操作,所述WLAN包括共享传输介质;以及
天线,所述天线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事件而承担来自所述放大器的主控责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事件包括涉及所述载具的撞击。
CN202080030458.5A 2019-04-25 2020-01-22 改变有线局域网中的主节点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3728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38750P 2019-04-25 2019-04-25
US62/838,750 2019-04-25
PCT/US2020/014627 WO2020219131A1 (en) 2019-04-25 2020-01-22 Changing a master node in a wired local area network and rel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8589A true CN113728589A (zh) 2021-11-30
CN113728589B CN113728589B (zh) 2022-10-28

Family

ID=69726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0458.5A Active CN113728589B (zh) 2019-04-25 2020-01-22 改变有线局域网中的主节点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405127B2 (zh)
JP (1) JP2022530400A (zh)
KR (1) KR20210137549A (zh)
CN (1) CN113728589B (zh)
DE (1) DE112020002093B4 (zh)
WO (1) WO20202191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2117A (zh) 2019-05-03 2022-09-06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仿真有线局域网中的冲突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EP3761568B1 (en) * 2019-07-01 2023-05-31 Volvo Car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over a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bus
CN112422295B (zh) 2019-08-23 2023-06-13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接口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US11671521B2 (en) 2019-08-23 2023-06-06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Ethernet interface and rel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CN112423403A (zh) 2019-08-23 2021-02-26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网络上的冲突
CN112422385B (zh) 2019-08-23 2022-11-29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的媒体访问的接口以及相关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US11513577B2 (en) 2020-03-24 2022-11-29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Low connection count interface wake sourc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10SPE local and remote wake and rel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EP3905606A1 (en) * 2020-04-30 2021-11-03 KONE Corporation Safety communication in an elevato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022495A (zh) * 2021-04-16 2021-06-25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及其方法、以及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7465B1 (en) * 2002-04-22 2009-09-0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nodes as masters or slaves
CN103379595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sta获取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064166A1 (en) * 2012-09-06 2014-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lection of early-rx duration during network sleep operation
EP2790461A1 (en) * 2013-04-08 2014-10-1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ynchronization packet transmitter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7431934A (zh) * 2015-03-24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频谱的分层级共享的信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4031A (ja) * 1983-10-14 1985-05-13 Nec Corp 移動端末装置位置表示方式
US6298376B1 (en) 1997-03-07 2001-10-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ault tolerant communication monitor for a master/slave system
WO2001055676A1 (fr) * 1998-07-27 2001-08-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ysteme d'informations d'urgence et systeme de navigation
US6363416B1 (en) 1998-08-28 2002-03-26 3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election of a representative node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built-in redundancy
KR20000050944A (ko) * 1999-01-13 2000-08-05 윤흥여 응급전화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US6397133B1 (en) * 1999-04-19 2002-05-28 Palmer Safety Systems, Llc Vehicle rollover safety system
US6983317B1 (en) * 2000-02-28 2006-0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AU2001259402A1 (en) * 2000-05-02 2001-11-12 Sun Microsystems, Inc. Cluster membership monitor
US7389332B1 (en) * 2001-09-07 2008-06-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odes operating in a master-slave configuration
DE10155550C1 (de) * 2001-11-12 2003-10-02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 Verfahren und Notrufeinrichtung zur Auslösung eines Notrufs von einem Fahrzeug
US6795759B2 (en) * 2002-08-26 2004-09-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 logging of vehicle data
DE102004036453A1 (de) * 2004-07-27 2006-03-23 Hirschmann Electronics Gmbh & Co. Kg Antenne zur Anwendung für Kommunikation (Senden und/oder Empfangen) in einem Fahrzeug, insbesondere in einem Personenkraftwagen
FR2887064B1 (fr) * 2005-06-14 2007-08-1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ysteme et procede d'appel d'urgenc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7457620B2 (en) * 2005-07-15 2008-11-25 Cisco Technology, Inc. Off-channel beac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80254746A1 (en) * 2007-04-13 2008-10-16 Lear Corporation Voice-enabled hands-free telephone system for audibly announcing vehicle component information to vehicle users in response to spoken requests from the users
DE102009012628A1 (de) * 2009-03-11 2010-09-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nordnung zum Senden eines Notrufs
US8593991B2 (en) * 2009-04-24 2013-11-26 Digi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sleeping nod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583773B2 (en) * 2011-01-11 2013-1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nomous primary node election within a virtual input/output server cluster
US8775689B2 (en) * 2011-05-02 2014-07-08 Deere & Company Electronic modules with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US9055425B2 (en) * 2012-09-27 2015-06-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emergency calling with mobile devices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US9772665B2 (en) * 2012-10-05 2017-09-26 Analog Devices, Inc. Power switching in a two-wire conductor system
CN103124421B (zh) * 2012-12-12 2016-06-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节点的分簇方法
ES1091107Y (es) * 2013-09-04 2014-01-21 Navarro Gabriel Prieto Casco para mejora de la seguridad vial y del motorista
US10271269B2 (en) * 2013-09-27 2019-04-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hanges of cluster head
US20150109997A1 (en) * 2013-10-21 2015-04-23 Alexander Sirotki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between a cellular manager and a wlan access device
EP2869659A1 (en) * 2013-10-31 2015-05-06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ergency services
DE102014003945A1 (de) * 2014-03-20 2015-09-24 Audi Ag Steuergerät in einem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Notfallkommunikation
JP6630719B2 (ja) * 2014-07-23 2020-01-15 ク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車両開始型緊急呼
KR101589214B1 (ko) * 2014-09-23 2016-01-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에서의 안테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01534B1 (ko) * 2014-11-11 2016-03-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긴급 콜 발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6332040B2 (ja) 2015-01-07 2018-05-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サブマスタノード
DE102015007144A1 (de) * 2015-06-03 2016-12-08 Audi Ag Zweitnutzung einer Kraftfahrzeugantenne durch ein E-Call-Steuergerät
DE102015215294A1 (de) * 2015-08-11 2017-02-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ereitstellen von Hilfsmitteln nach einem Fahrzeugunfall
KR102387266B1 (ko) * 2015-10-19 2022-04-15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553805B (zh) * 2015-12-15 2019-04-19 深圳市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Can网络中主站掉电保护系统及方法
WO2017165564A1 (en) * 2016-03-22 2017-09-28 Estimot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beacon interaction and management
US10122621B2 (en) * 2016-06-16 2018-11-06 Sap Se Modified consensus protocol for eliminating heartbeat network traffic
US10447493B2 (en) 2016-07-26 2019-10-1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AC and physical layer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s on shared physical medium with multi-drop capability
WO2018023169A1 (en) * 2016-08-03 2018-02-08 Nestlawn Pt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elevation
US10565227B1 (en) * 2016-08-31 2020-02-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eadership lease protocol for data replication groups
CN206416931U (zh) * 2016-10-18 2017-08-18 北京鼎丰竭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北斗定位老年代步车
CN206421568U (zh) * 2016-12-23 2017-08-18 郑州祥和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院前医疗急救车载终端监控定位通话工单导航的装置
DE102017215864B3 (de) * 2017-09-08 2019-03-07 Audi Ag Verfahren zum Regeln einer Sendeleistung für eine von einem Kraftfahrzeug ausgehende Funkverbindung, Regel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mit Regelvorrichtung
CN109729111B (zh) * 2017-10-27 2021-10-08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理分布式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0925097B2 (en) * 2018-01-19 2021-02-16 Canova Tech S.r.l. Method for preventing physical collision on ethernet multidrop networks
US11272543B2 (en) * 2018-02-21 2022-03-08 Nxp B.V. Physical layer device that connects to a shared media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hysical layer device that connects to a shared media
US10868765B2 (en) * 2018-05-25 2020-12-15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ing traffic on PLCA-enabled 10SPE networks
CN108770035A (zh) * 2018-05-30 2018-1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簇头节点选取方法及系统
US10999099B2 (en) * 2018-08-27 2021-05-04 Nxp B.V. Physical lay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hysical layer device
US10736177B2 (en) * 2018-09-11 2020-08-04 WiSilica Inc. Dynamic wireless network topology for reduced spectrum flooding
US11233750B2 (en) * 2018-10-29 2022-01-25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in vehicle network
US11171807B2 (en) * 2018-10-30 2021-11-09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priority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in vehicle network
KR20200109931A (ko) * 2019-03-15 2020-09-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네트워크에서 웨이크업 신호의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223114B2 (en) * 2019-12-27 2022-01-11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Antenna system for a vehicle telematics unit
KR20210147495A (ko) * 2020-05-29 2021-1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네트워크에서 nm 기능을 이용하는 통신 노드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11711526B (zh) * 2020-06-16 2024-03-26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节点的共识方法及系统
US11700146B2 (en) * 2020-08-26 2023-07-1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EMI reduction in PLCA-based networks through beacon temporal spread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7465B1 (en) * 2002-04-22 2009-09-0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nodes as masters or slaves
CN103379595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sta获取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064166A1 (en) * 2012-09-06 2014-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lection of early-rx duration during network sleep operation
EP2790461A1 (en) * 2013-04-08 2014-10-1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ynchronization packet transmitter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7431934A (zh) * 2015-03-24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频谱的分层级共享的信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VID TUNG,CHONG WONG,FRANCOIS CHIN: "Saturated throughput of IEEE 802.15.3c MAC in the directional contention access period", 《2009 IEEE 2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
何赛: "城市智能公交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 《江苏通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8589B (zh) 2022-10-28
DE112020002093T5 (de) 2022-01-13
US20200343993A1 (en) 2020-10-29
US20220368451A1 (en) 2022-11-17
KR20210137549A (ko) 2021-11-17
WO2020219131A1 (en) 2020-10-29
US11405127B2 (en) 2022-08-02
DE112020002093B4 (de) 2023-01-19
JP2022530400A (ja) 2022-06-29
US11876616B2 (en)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28589B (zh) 改变有线局域网中的主节点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EP1879326B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wakeup method for un-wakeup node
US8306004B2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having high-ranking network and low-ranking networks, interchange terminal connecting high-ranking network and low-ranking network, microcomputer controlling connection between transmission line of low-ranking network and transmission line of high-ranking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receiver connected with transmission line of low-ranking network and transmission line of high-ranking network
CN112422153B (zh) 检测到共享传输介质处冲突后处理数据接收的方法和系统
US111718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priority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in vehicle network
US849397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950807A (zh) 具有睡眠模式和部分网络支持的物理层设备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KR20190000514A (ko) 차량 네트워크에서 진단 오류 방지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60146055A (ko) 차량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 노드의 동작방법
US20130111074A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an operating mode of at least one device
US20180049210A9 (en) Access Method with Access Slots and Priority Resolution
US116168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communication node using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 in vehicle network
CN113785538B (zh) 用于时间敏感型和尽力服务型数据分组的介质访问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Umair et 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network protocols of automotive systems
Marques et al. Efficient transient error recovery in FlexRay using the dynamic segment
Sharma In-vehic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protocol
Herpel et al. A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the design of safety-relevant automotive multi-ECU systems
KR20160146048A (ko) 차량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 노드의 동작방법
Rufino et al. Enforcing dependability and timeliness i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s
Radhiga et al. Design of FlexRay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protocol for an automotive application
Sedhumadhavan et al. Design of FPGA based Flexray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Superi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Reddy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an Sniffer
KR20200049577A (ko) 차량 네트워크에서 우선 전송 기회를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Mahmud Various Emerging Time-Triggered Protocols for Drive-by-Wire Applications
JP435305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故障ノード特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