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8374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8374A
CN113728374A CN201980095604.XA CN201980095604A CN113728374A CN 113728374 A CN113728374 A CN 113728374A CN 201980095604 A CN201980095604 A CN 201980095604A CN 113728374 A CN113728374 A CN 113728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support
housing
disposed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56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晟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28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8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支承条的支承部、支承框架以及彼此联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容纳显示模块、支承部和支承框架,并且第二壳体沿着第一方向在远离或靠近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动。当第二壳体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以远离第一壳体时,支承条中的一些支承条在支承板的一侧处与支承板一起水平地布置,并且支承框架在第一方向上扩展开以支承水平布置的支承条。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向用户提供图像的电子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膝上型计算机、导航和智能电视)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生成图像,以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提供图像。
近年来,随着显示装置的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例如,正在开发能够折叠或卷绕的柔性显示装置。其形状被各种改变的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容易地携带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在柔性显示装置中,可扩展开的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块,并且根据需要,通过从壳体抽出到外部而将柔性显示模块扩展开。柔性显示模块下方设置有支承部,并且支承部支承柔性显示模块。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支承显示模块的支承条变形的显示装置。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支承部,设置在显示模块的后表面上,并且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支承条;支承框架,设置在支承部下方以与支承部的一部分重叠;第一壳体,配置成容纳显示模块、支承部和支承框架;以及第二壳体,联接到第一壳体以沿着第一方向在远离或靠近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动。当第二壳体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以远离第一壳体时,多个支承条中的一些支承条在支承板的一侧处与支承板一起水平地布置,并且支承框架在第一方向上扩展开以支承水平布置的支承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支承部,设置在显示模块的后表面上,并且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支承条;第一壳体,配置成容纳显示模块和支承部;第二壳体,联接成沿着第一方向在远离或靠近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动;第一支承框架,设置在支承板下方,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二支承框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与第一支承框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并与支承板连接;以及第三支承框架,设置在第一支承框架和第二支承框架之间。第三支承框架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承框架的一部分,并且第三支承框架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开口中,以沿着第一开口移动,其中,第一开口限定在第二支承框架中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显示装置的扩展模式中(在该扩展模式中,显示模块的暴露表面增加),支承框架可以设置在支承显示模块的支承条下方,以对支承条进行支承,从而防止支承条由于外力而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扩展模式的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任一像素的等效电路的示例的视图。
图6是与图5中所示的发光元件对应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8和图9是图7中所示的支承框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中所示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图11是沿着图10中所示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0中所示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和支承显示模块的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显示模块和支承部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正常模式中的第一壳体、支承框架和第二壳体的联接状态的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5中所示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5中所示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5中所示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扩展模式中的第一壳体、支承框架和第二壳体的联接状态的视图。
图20是对应于图2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扩展模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1至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支承框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还将理解,当一个部件(或区域、层、部分)被称为“在”另一部件“上”、“连接到”另一部件或“联接到”另一部件,其可以直接设置/连接/联接在一部件上、或可以直接设置/连接/联接到一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居间的第三部件。
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楚,夸大了部件的厚度、比例和尺寸。
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将理解的是,虽然在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在一实施方式中被称为第一元件的第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被称为第二元件。除非表示为相反,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
此外,“下方”、“之下”、“上方”、“上”等用于说明附图中所示的部件的相关关系。这些术语可以是相对概念并基于附图中所表示的方向来描述。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此外,术语,诸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除非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的含义进行解释,否则在本文中明确地限定。
“包括(include)”或“包含(comprise)”的含义指定属性、固定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但不排除其它属性、固定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扩展模式的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显示模块DM和在其中容纳显示模块DM的壳体CS。显示模块DM可以通过限定在壳体CS的上部分中的开口OP暴露于外部。
壳体CS可以包括第一壳体CS1和联接到第一壳体CS1以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的第二壳体CS2。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可以彼此联接以容纳显示模块DM。
在下文中,与第一方向DR1交叉的方向被限定为第二方向DR2。与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基本上垂直交叉的方向被限定为第三方向DR3。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从平面观察”可以意为从第三方向D3观察的状态。
将在下面参照图7至图10详细描述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的更详细的配置。
参照图1和图2,第二壳体CS2可以沿着第一方向DR1在远离或靠近第一壳体CS1的方向上移动。当第二壳体CS2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时,可以根据第二壳体CS2的移动来调整显示模块DM的暴露表面的面积。当第二壳体CS2移动时,可以实现显示装置DD的正常模式和扩展模式二者。
例如,显示模块DM可以是柔性显示模块,并且可以由设置在显示模块DM下方的支承部(在下文中,在图13中示出)支承。支承部可以连接到第二壳体CS2,并且当第二壳体CS2沿着第一方向DR1在远离第一壳体CS1的方向上移动时,支承部也可以沿着第一方向DR1在远离第一方向DR1的方向上移动。
尽管未示出,除了显示模块DM的通过开口OP暴露的部分之外,显示模块DM的未暴露于外部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CS1中。当第二壳体CS2移动时,设置在支承部上的显示模块DM可以与支承部一起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并且因此,显示模块DM的暴露表面可以增加。当显示模块DM的暴露表面增加时,用户可以通过更大的屏幕来视觉识别图像。显示装置DD的、显示模块DM的暴露表面增加的状态可以被限定为扩展模式。
如图1中所示,在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彼此相邻地联接的状态下,显示模块DM的暴露表面可以设定为被最小化。例如,第二壳体CS2可以沿着第一方向DR1在靠近第一壳体CS1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如图1中所示,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可以设置成彼此相邻。显示装置DD的这种状态可以被限定为正常模式。
图3是图1的显示模块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照图3,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的触摸感测部TSP、设置在触摸感测部TSP上的窗WIN、以及设置在触摸感测部TSP和窗WIN之间的粘合剂OCA。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显示面板110可以是发射型显示面板。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能够显示图像的各种显示面板(诸如,液晶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和电泳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DP。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DP可以是发射型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例如,显示面板DP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射层可以包括有机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层可以包括量子点、量子棒等。在下文中,显示面板DP将被描述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DP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衬底SUB、设置在衬底SUB上的像素层PXL、以及设置在衬底SUB上以覆盖像素层PXL的薄膜封装层TFE。衬底SUB可以是透明衬底并且包括柔性塑料衬底。例如,衬底SUB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
衬底SUB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像素层PXL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上。像素层PXL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并且像素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发光元件。
薄膜封装层TEF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无机层和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无机层之间的有机层。无机层可以包括无机材料并保护像素层PXL免受水分/氧气的影响。有机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并保护像素层PXL免受诸如灰尘颗粒的外来物质的影响。
触摸感测部TSP可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上。触摸感测部TSP可以感测外部输入(用户的手、触摸笔等)以将外部输入改变成预定的输入信号。触摸感测部TSP可以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以感测外部输入。感测电极可以以电容方式感测外部输入。
当制造显示模块DM时,可以在薄膜封装层TFE上直接制造触摸感测部TSP。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触摸感测部TSP可以被制造为与显示面板DP分离的触摸面板,并且然后通过使用粘合剂附接到显示面板DP。
窗WIN可以保护显示面板DP和触摸感测部TSP免受外部刮划和冲击的影响。窗WIN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OCA附接到触摸感测部TSP。粘合剂OCA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在显示面板DP中生成的图像可以穿过窗WIN,并且然后被提供给用户。
图4是图3的显示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4,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扫描驱动器SDV、数据驱动器DDV和发射驱动器EDV。尽管在图4中示例了显示面板DP的平面形状,但是省略了触摸感测部TSP的平面形状。
显示面板DP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其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边和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短边。显示面板DP可以具有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个像素PX、多个扫描线SL1至SLm、多个数据线DL1至DLn以及多个发射线EL1至ELm。这里,m和n是自然数。像素PX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上并连接到扫描线SL1至SLm、数据线DL1至DLn以及发射线EL1至ELm。
扫描驱动器SDV、数据驱动器DDV和发射驱动器EDV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上。扫描驱动器SDV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DA上设置成与显示面板DP的一侧(其被限定为显示面板DP的长边之一)相邻。
发射驱动器EDV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DA上设置成与显示面板DP的另一侧(其被限定为与显示面板DP的所述一侧相对的一侧)相邻。数据驱动器DDV可以以集成电路芯片的形式制造,并且在非显示区域NDA上设置成与显示面板DP的短边中的任一个短边相邻。
扫描线SL1至SLm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扫描驱动器SDV。数据线DL1至DLn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连接到数据驱动器DDV。发射线EL1至ELm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发射驱动器EDV。
扫描驱动器SDV可以生成多个扫描信号,并且扫描信号可以通过扫描线SL1至SLm施加到像素PX。扫描信号可以顺序地施加到像素PX。数据驱动器DDV可以生成多个数据电压,并且数据电压可以通过数据线DL1至DLn施加到像素PX。发射驱动器EDV可以生成多个发射信号,并且发射信号可以通过发射线EL1至ELm施加到像素PX。
尽管未示出,但是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控制扫描驱动器SDV、数据驱动器DDV和发射驱动器EDV的操作的时序控制器(未示出)。
像素PX可以响应于扫描信号接收数据电压。像素PX可以响应于发射信号发射具有与数据电压对应的亮度的光以显示图像。像素PX的发射时间可以由发射信号控制。
图5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任一像素的等效电路的示例的视图。
参照图5,像素PX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元件LD和像素电路CC。像素电路CC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1至T7和电容器CP。像素电路CC可以对应于数据电压控制流到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电流的量。
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以发射具有与从像素电路CC提供的电流的量对应的预定亮度的光。为此,第一电压ELVDD可以设定为比第二电压ELVSS的电平大的电平。
晶体管T1至T7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输入电极(或源电极)、输出电极(或漏电极)和控制电极(或栅电极)。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输入电极或输出电极可以被称为第一电极,并且另一个可以被称为第二电极。
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可以经由第五晶体管T5连接到第一电压ELVDD,并且第二电极可以经由第六晶体管T6连接到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电极。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晶体管T1可以被称为驱动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可以根据施加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的电压来控制流到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电流的量。
第二晶体管T2可以连接在数据线DL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并且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当第i扫描信号Si被提供给第i扫描线SLi时,第二晶体管T2可以导通,以将数据线DL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
第三晶体管T3可以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控制电极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当第i扫描信号Si被提供给第i扫描线SLi时,第三晶体管T3可以导通,以将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控制电极彼此电连接。当第三晶体管T3导通时,第一晶体管T1可以以二极管的形式连接。
第四晶体管T4连接在节点ND和初始化电力生成器(未示出)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1)扫描线SLi-1。当第(i-1)扫描信号被提供给第(i-1)扫描线SLi-1时,第四晶体管T4可以导通,以向节点ND提供初始化电压Vint。
第五晶体管T5可以连接在电力线PL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发射线ELi。
第六晶体管T6可以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电极之间。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发射线ELi。
第七晶体管T7可以连接在初始化电力生成器(未示出)和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电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i+1)扫描线SLi+1。当将第(i+1)扫描信号被提供给第(i+1)扫描线SLi+1时,第七晶体管T7可以导通,以将初始化电压Vint提供给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电极。
第七晶体管T7可以改善像素PX的黑色显示能力。当第七晶体管T7导通时,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寄生电容器(未示出)可以放电。在这种情况下,当实现黑色亮度时,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能不会由于来自第一晶体管T1的泄漏电流而发光,并且因此,可以改善黑色显示性能。
尽管在图5中从根本上示出了PMOS,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像素PX可以由NMOS或NMOS和PMOS的组合构成。
电容器CP可以设置在电力线PL和节点ND之间。电容器CP可以存储数据电压。当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根据存储在电容器CP中的电压导通时,可以确定流过第一晶体管T1的电流的量。
图6是与图5的发光元件对应的部分的剖视图。
参照图6,像素PX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元件OLED和连接到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晶体管TR。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和设置在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之间的有机发射层OEL。晶体管TR可以是图5中所示的第六晶体管T6。
第一电极E1可以是阳极电极,并且第二电极E2可以是阴极电极。第一电极E1可以被限定为像素电极,并且第二电极E2可以被限定为公共电极。
像素PX可以被分成像素区域PA和围绕像素区域PA的非像素区域NPA。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以设置在像素区域PA上,并且晶体管TR可以设置在非像素区域NPA上。
晶体管TR和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以设置在衬底SUB上。缓冲层BFL可以设置在衬底SUB上,并且缓冲层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晶体管TR的半导体层SM可以设置在缓冲层BFL上。半导体层SM可以包括由诸如非晶硅或晶体硅的无机材料制成的半导体,或者可以包括有机半导体。此外,半导体层SM可以包括氧化物半导体。
尽管在图6中未示出,但是半导体层SM可以包括源区、漏区以及源区和漏区之间的沟道区。
第一绝缘层INS1可以设置在缓冲层BFL上以覆盖半导体层SM。第一绝缘层INS1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晶体管TR的与半导体层SM重叠的栅电极GE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NS1上。栅电极GE可以设置成与半导体层SM的沟道区重叠。
第二绝缘层INS2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NS1上以覆盖栅电极GE。第二绝缘层INS2可以被限定为层间电介质。第二绝缘层INS2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
晶体管TR的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设置成在第二绝缘层INS2上彼此间隔开。源电极SE可以通过限定成穿过第一绝缘层INS1和第二绝缘层INS2的第一接触孔CH1连接到半导体层SM的源区。漏电极DE可以通过限定成穿过第一绝缘层INS1和第二绝缘层INS2的第二接触孔CH2连接到半导体层SM的漏区。
第三绝缘层INS3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NS2上以覆盖晶体管TR的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第三绝缘层INS3可以限定为提供平坦的顶表面并包括有机材料的平坦化层。
第一电极E1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NS3上。第一电极E1可以通过限定成穿过第三绝缘层INS3的第三接触孔H3连接到晶体管TR的漏电极DE。
像素限定层PDL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E1和第三绝缘层INS3上,通过该像素限定层PDL暴露第一电极E1的预定区域。在像素限定层PDL中可以限定有通过其暴露第一电极E1的预定部分的开口PX_OP。
有机发射层OEL可以在开口PX_OP内设置在第一电极E1上。有机发射层OEL可以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一种。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有机发射层OEL可以通过分别生成红光、绿光和蓝光的有机材料的组合生成白光。
第二电极可以设置在像素限定层PDL和有机发光层OEL上。薄膜封装层TFE可以设置在有机发光元件OLED上以覆盖像素PX。衬底SUB和薄膜封装层TFE之间的层可以被限定为像素层PXL。
可以将第一电压ELVDD施加到第一电极E1,并且可以将第二电压ELVSS施加到第二电极E2。注入到有机发射层OEL中的空穴和电子可以彼此联接以形成激子。在激子可以转变成基态时,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以发光。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以根据电流的流动发射红光、绿光或蓝光以显示图像。
图7至图12是图1中所示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地,图7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图8和图9是图7中所示的支承框架的立体图,并且图10是图1中所示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图11是沿着图10中所示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12是沿着图10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7至图10,壳体CS可以包括第一壳体CS1、设置在第一壳体CS1中的支承框架SF、以及联接到第一壳体CS1的第二壳体CS2。
参照图7,第一壳体CS1可以包括第一侧壁SW1、第二侧壁SW2、第三侧壁SW3和第一底部BP1。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侧壁SW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面对第一侧壁SW1。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
第一引导槽GG1可以限定在彼此面对的第一侧壁SW1的内侧表面和第二侧壁SW2的内侧表面中的每个中。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的内侧表面可以限定第一壳体CS1的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面对的内侧表面。
在图7的立体图中示出了限定在第一侧壁SW1的内侧表面上的第一引导槽GG1,但是第一引导槽GG1也可以限定在第二侧壁SW2的内侧表面上。
第一引导槽GG1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EX1、第二延伸部EX2和弯曲部CVP。第一延伸部EX3可以在第一方向DR3上延伸。第二延伸部EX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下方。
例如,尽管第二延伸部EX2在第一方向DR1的长度比第一延伸部EX1在第一方向DR1的长度长,但是第二延伸部EX2的长度与第一延伸部EX1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不限于此。
弯曲部CVP可以以弯曲形状从第一延伸部EX1的一端延伸到第二延伸部EX2的一端。弯曲部CVP可以与第一壳体CS1的、第一壳体CS1的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侧相邻。
第一延伸部EX1的一端和第二延伸部EX2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壳体CS1的一侧相邻。弯曲部CVP可以具有朝向第一壳体CS1的一侧凸出的弯曲形状。
第三侧壁SW3可以限定第一壳体CS1的一侧。第三侧壁SW3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SW1的一侧和第二侧壁SW2的一侧之间。第三侧壁SW3的外表面可以具有朝向外侧凸出的弯曲形状。第三侧壁SW3的内表面,其是与第三侧壁SW3的外表面相对的表面,可以具有凹入的弯曲形状。
第一底部BP1可以具有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第一底部BP1可以从第一侧壁SW1的下端、第二侧壁SW2的下端和第三侧壁SW3的下端延伸。
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部分PT1、第二部分PT2和第一突起PRT1。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中的每个的内侧表面可以是第一部分PT1和第二部分PT2中的每个的内侧表面。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中的每个的外侧表面,其是与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中的每个的内侧表面相对的表面,可以是第一部分PT1和第二部分PT2中的每个的外侧表面。
第一突起PRT1可以从第一侧壁SW1的外侧表面和第二侧壁SW2的外侧表面中的每个突出,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引导槽GG2可以限定在第一突起PRT1下方。
第一部分PT1可以与第三侧壁SW3相邻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部分PT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从第一部分PT1的下部分延伸。
第一突起PRT1可以从第一部分PT1的外侧表面突出。第一突起PRT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二引导槽GG2可以限定在第一侧壁SW1的外侧表面和第二侧壁SW2的外侧表面中的每个上。第二引导槽GG2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PRT1下方。
第一部分PT1的上端可以设置成高于第一突起PRT1。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三引导槽GG3可以限定在第一部分PT1的设置成高于第一突起PRT1的部分与第一突起PRT1之间。
支承框架SF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之间。支承框架SF可以与第三侧壁SW3相邻。支承框架SP可以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和第二延伸部EX2之间。支承框架SF可以与弯曲部CVP相邻。
参照图7和图8,支承框架SF可以包括第一支承框架SF1、第二支承框架SF2和第三支承框架SF3。第一支承框架SF1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第一壳体CS1。具体地,第一支承框架SF1可以与弯曲部CVP相邻,并且连接并固定到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
第二支承框架SF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一支承框架SF1间隔开。第二支承框架SF2可以不连接到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而是连接到将在下面描述的支承板。上述构成将参照图15和图16详细描述。
第三支承框架SF3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之间。第三支承框架SF3的一端可以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承框架SF1的一部分。
凹槽GV可以从第一支承框架SF1的与第三支承框架SF3的一端连接的部分限定到第一支承框架SF1的一侧OS1。凹槽GV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由于凹槽GV被限定在第一支承框架SF1中,所以第三支承框架SF3的一端可以在第一支承框架SF1的所述部分处容易地旋转。
第三支承框架SF3的与第三支承框架SF3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支承框架SF2,以沿着第二支承框架SF2在第二方向DR2上移动。在第二支承框架SF2中可以限定有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一开口OP1。第三支承框架SF3的另一端可以插入到第一开口OP1中,以沿着第一开口OP1在第二方向DR2上移动。
第一支承框架SF1可以延伸成与第三支承框架SF3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角度。更优选地,由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限定的角度θ可以大于20度并且小于80度。
第三支承框架SF3的另一端可以包括突起单元PU,该突起单元PU在第三方向DR3上突出并且插入到第一开口OP1中。突起单元PU可以沿着第一开口OP1在第二方向DR2上移动。当突起单元PU沿着第一开口OP1移动时,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
例如,如图8中所示,突起单元PU可以沿着第一开口OP1朝向第二支承框架SF2的一侧OS2移动。限定在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之间的角度θ可以减小,并且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之间的间隙可以减小。突起单元PU可以设置成与第二支承框架SF2的一侧OS2相邻。
如图9中所示,突起单元PU可以沿着第一开口OP1在远离第二支承框架SF2的一侧OS2的方向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限定的角度θ可以增大,并且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之间的间隙可以增大。因此,支承框架SF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展开。
当由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形成的角度θ最小化时,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之间的间隙可以设定为被最小化。当由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限定的角度θ最大化时,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之间的间隙可以设定为被最大化。
可以限定第一虚拟线IL1,其从第一支承框架SF1的与第三支承框架SF3的一端连接的部分平行于第一方向DR1延伸。第一开口OP1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支承框架SF2的与第一虚拟线IL1交叉的部分和第二支承框架SF2的一侧OS2之间的距离DT。
参照图10、图11和图12,第二壳体CS2可以包括第一外侧壁OSW1、第二外侧壁OSW2、第三外侧壁OSW3、第二底部BP2和覆盖部COV。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外侧壁OSW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面对第一外侧壁OSW1。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
第二壳体CS2可以包括第二突起PRT2,其从彼此面对的第一外侧壁OSW1的内侧表面和第二外侧壁OSW2的内侧表面中的每个突出,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突起PRT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从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中的每个的一侧延伸。
尽管在图10的立体图中示出了设置在第一外侧壁OSW1的内侧表面上的第二突起PRT2,但是实质上,第二突起PRT2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外侧壁OSW2的内侧表面上。
第二突起PRT2可以设置在与第二引导槽GG2对应的位置处。实质上,第二突起PRT2可以插入到第二引导槽GG2中,并且该配置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中的每个的一侧可以基本上被限定为当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彼此联接时,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中的每个的与第三侧壁SW3相邻的一端。在下文中,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的相对侧被限定为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的另一侧。
第三外侧壁OSW3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外侧壁OSW1的另一侧和第二外侧壁OSW2的另一侧之间。当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彼此联接时,第三外侧壁OSW3可以面对第三侧壁SW3。
第三外侧壁OSW3的外表面可以具有朝向外侧凸出的弯曲形状。第三侧壁SW3的与第三外侧壁OSW3的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可以具有凹入的弯曲形状。当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彼此联接时,第三外侧壁OSW3的内表面可以面对第三侧壁SW3的内表面。
第二底部BP2可以具有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第二底部BP2可以从第一外侧壁OSW1的下端、第二外侧壁OSW2的下端和第三外侧壁OSW3的下端延伸。
覆盖部COV可以连接到第一外侧壁OSW1的上端、第二外侧壁OSW2的上端和第三外侧壁OSW3的上端。覆盖部COV可以沿着第一外侧壁OSW1的上端、第二外侧壁OSW2的上端和第三外侧壁OSW3的上端延伸。连接到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的覆盖部COV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连接到第三外侧壁OSW3的覆盖部COV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
第二壳体CS2可以包括第三突起PRT3,其从第一外侧壁OSW1的内侧表面和第二外侧壁OSW2的内侧表面中的每个突出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三突起PRT3可以从第一外侧壁OSW1的另一侧和第二外侧壁OSW2的另一侧中的每个延伸。连接槽CG可以限定在第三突起PRT3和盖COV之间。
尽管在图10的立体图中示出了设置在第一外侧壁OSW1的内侧表面上/中的第三突起PRT3和连接槽CG,但是实质上,第三突起PRT3和连接槽CG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外侧壁OSW2的内侧表面上/中。
图13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和支承显示模块的支承部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显示模块和支承部的侧视图。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4中,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SP被示出为处于联接状态中,并且图14示出了当在第二方向DR2上观察时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SP的侧视图。
参照图13,支承部SP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DM下方。支承部SP可以是刚性类型。支承部SP可以包括支承板SSP、多个支承条SB和子支承板SUP。可以省略子支承板SUP。
支承条SB可以设置在支承板SSP和子支承板SUP之间。支承条SB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在第一方向DR1上布置。支承条SB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当在第二方向DR2上观察时,支承条SB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倒梯形形状。
例如,示出了彼此间隔开的支承条SB,但是支承条SB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支承条SB可以实现为联结结构,在该结构中支承条SB彼此可旋转地联接。
支承板SSP可以具有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支承板SSP可以包括第一支承板SSP1、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承板SSP1和支承条SB之间的第二支承板SSP2。第一支承板SSP1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支承板SSP2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
子支承板SUP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子支承板SUP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其具有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边和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短边。
参照图14,支承部SP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DM下方以支承显示模块DM。支承部SP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DM的与显示模块DM的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上。显示模块DM的前表面可以被限定为显示图像的显示表面DS。
尽管未示出,但是在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SP之间设置有粘合剂,以将支承部SP附接到显示模块DM。例如,粘合剂可以包括压敏粘合剂,但不限于此,粘合剂可以包括各种粘合剂。
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第一区域AA1和第二区域AA2。支承板SSP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A1的后表面上。支承条SB和子支承板SUP可以设置在第二区域AA2的后表面上。
图15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正常模式中的第一壳体、支承框架和第二壳体的联接状态的视图。图16是沿着图15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7是沿着图15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18是沿着图15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5中省略了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SP,并且在图16、图17和图18的剖视图中示出了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SP。
参照图15,第二壳体CS2可以联接到第一壳体CS1。图15中所示的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的联接状态可以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DD的正常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壳体CS2的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可以设置成与第一壳体CS1的第三侧壁SW3相邻。
开口OP可以限定在第三侧壁SW3和覆盖部COV之间。第三侧壁SW3可以面对第三外侧壁OSW3。第三突起PRT3可以设置在第二部分PT2上。第三突起PRT3的一端可以面对第一部分PT1的一端并且与第一部分PT1的一端相邻。
支承框架SF的状态可以与图8中所示的支承框架SF的状态基本上相同。例如,第三支承框架SF3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支承框架SF2的一侧相邻,并且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之间的距离可以最小化。
参照图16,显示模块DM、支承板SSP、支承条SB、子支承板SUP和支承框架SF可以容纳在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中。图16中所示的显示装置DD的状态可以是显示装置DD的正常模式,其被实现为沿着第一方向DR1在第二壳体CS2接近第一壳体CS1的方向上移动。
当在第二方向DR2上观察时,显示模块DM的前表面可以与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中的每个的边缘相邻。支承板SSP、支承条SB和子支承板SUP可以设置在连接槽CG和第一引导槽GG1中以支承显示模块DM。
支承板SSP可以连接到第二壳体CS2。例如,第一支承板SSP1可以设置在连接槽CG中并连接到第二壳体CS2。第二支承板SSP2可以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上,并且支承条SB可以设置在弯曲部CVP和第二延伸部EX2上。子支承板SUP可以设置在第二延伸部EX2上。
支承框架SF可以设置在支承板SSP下方并连接到支承板SSP。例如,支承框架SF可以设置在支承板SSP的与支承条SB相邻的一部分下方,并可以连接到支承板SSP。
具体地,第二支承框架SF2可以连接到第二支承板SSP2的与支承条SB相邻的部分。因此,当第二支承板SSP2移动时,第二支承框架SF2可以移动。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支承框架SF1连接并固定到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所以第一支承框架SF1可以不移动。
第二支承框架SF2可以各种方式连接到第二支承板SSP2。例如,第二支承框架SF2可以通过粘合剂连接到第二支承板SSP2。此外,第二支承框架SF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到第二支承板SSP2。
参照图16和图17,第一支承板SSP1的两侧可以设置在连接槽CG中并分别连接到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如图16中所示,当在第二方向DR2上观察时,连接槽CG可以与第一延伸部EX1设置在同一条线上,而不与第一延伸部EX1重叠。
第一支承板SSP1可以各种方式连接到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例如,第一支承板SSP1可以通过螺钉或粘合剂连接到第一外侧壁OSW1和第二外侧壁OSW2的第三突起PRT3。第三突起PRT3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部分PT2上。显示模块DM的两侧可以不设置在连接槽CG中。
参照图16和图18,第二支承板SSP2的两侧和支承条SB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中。尽管未以剖面示出,但是子支承板SUP的两侧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中。第二支承板SSP2、支承条SB和子支承板SUP可以沿着第一引导槽GG1移动。
第二支承板SSP2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上,并且支承条SB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在弯曲部CVP和第二延伸部EX2中。尽管未示出,但是子支承板SUP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延伸部EX2中。
显示模块DM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SW1的内侧表面和第二侧壁SW2的内侧表面之间。显示模块DM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侧壁SW1的内侧表面和第二侧壁SW2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长度。
第一外侧壁OSW1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SW1的外侧表面(其是与第一侧壁SW1的内侧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第二外侧壁OSW2可以设置在第二侧壁SW2的外侧表面(其是与第二侧壁SW2的内侧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第二底部BP2可以设置在第一底部BP1下方。
第二突起PRT2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引导槽GG2中。第二突起PRT2可以沿着第二引导槽GG2移动。
连接到第一外侧壁OSW1的上端的覆盖部COV可以覆盖第一侧壁SW1的上部分。连接到第二外侧壁OSW2的上端的覆盖部COV可以覆盖第二侧壁SW2的上部分。
图19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扩展模式中的第一壳体、支承框架和第二壳体的联接状态的视图。图20是对应于图2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扩展模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9中省略了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SP,并且在图20的剖视图中示出了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SP。图20是基本上对应于图16的剖视图。
参照图19和图20,当第二壳体CS2沿着第一方向DR1移动以远离第一壳体CS1时,支承板SSP可以随着第二壳体CS2朝向第一壳体CS1的外部移动。当第二壳体CS2移动时,设置在支承部SP上的显示模块DM也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因此,显示模块DM的暴露表面可以增加以实现图2中所示的扩展模式。
当第二壳体CS2移动时,连接到第二壳体CS2的第一支承板SSP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朝向第一壳体CS1的外部移动。第二支承板SSP2、支承条SB和子支承板SUP可以沿着第一引导槽GG1移动。
当支承条SB随着支承板SSP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时,支承条SB中的一些支承条SB可以在支承板SSP的一侧处沿着第一方向DR1设置,并且也可以与支承板SSP一起水平设置。支承框架SF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展开,以支承与支承板SSP一起水平设置的支承条SB。
具体地,支承条SB可以随着支承板SSP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在支承条SB中的与第二支承板SSP2相邻的一些支承条SB可以沿着弯曲部CVP移动到第一延伸部EX1,并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的一部分中。
连接到第二支承板SSP2的第二支承框架SF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支承框架SF的状态可以与图9中所示的支承框架SF的状态基本上相同。例如,第三支承框架SF3的另一端可以沿着第一开口OP1远离第二支承框架SF2的一侧移动,并且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之间的距离可以最大化。
支承框架SF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展开,并且可以设置在支承条SB中的与支承板SSP相邻的一些支承条SB下方。例如,支承框架SF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展开,并且设置在设置于第一延伸部EX1的一部分中的支承条SB下方。
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的一部分中的支承条SB可以与第二支承板SSP2相邻。具体地,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可以设置于在第一延伸部EX1的一部分处与第二支承板SSP2一起水平地设置的支承条SB下方。
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可以支承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的一部分中的支承条SB。例如,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的上部分可以与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的一部分中的支承条SB的下部分接触。
在扩展模式中,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的一部分中的支承条SB可能由于外力在第一侧壁SW1和第二侧壁SW2之间向下下垂,并且因此可能变形。当支承条SB变形时,显示模块DM可能无法被支承条SB正常地支承。
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扩展模式中,支承框架SF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展开以支承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的一部分中的支承条SB。由于第一支承框架SF1和第三支承框架SF3对支承条SB进行支承,可以防止支承条SB由于外力而变形。
结果,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D可以防止支承条SB变形。
图21至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支承框架的视图。
在下文中,图21至图28中所示的支承框架SF_1、SF_2、SF_3和SF_4的配置与图8和图9中所示的支承框架SF的配置不同将主要描述。支承框架SF_1、SF_2、SF_3和SF_4设置在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中的配置可以与图15和图19中的配置基本上相同。因此,为了便于描述,在图21至图28中,第一壳体CS1和第二壳体CS2未示出,并且仅示出支承框架SF_1、SF_2、SF_3和SF_4。
参照图21和图22,支承框架SF_1可以包括第一支承框架SF1_1、第二支承框架SF2_1、第三支承框架SF3_1和第四支承框架SF3_2。第一支承框架SF1_1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第一壳体CS1,并且第二支承框架SF2_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支承板SSP。
第三支承框架SF3_1和第四支承框架SF3_2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框架SF1_1和第二支承框架SF2_1之间。第三支承框架SF3_1的一端和第四支承框架SF3_2的一端可以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承框架SF1_1的预定部分。
第二支承框架SF2_1可以具有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它们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三支承框架SF3_1的另一端和第四支承框架SF3_2的另一端可以分别插入到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中,以沿着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22中所示,在显示装置DD的扩展模式中,支承框架SF_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展开,并且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中的支承条SB可以由第二支承框架SF2_1、第三支承框架SF3_1和第四支承框架SF3_2支承。
参照图23和图24,支承框架SF_2可以包括第一支承框架SF1_2、第二支承框架SF2_2、第三支承框架SF4_1、第四支承框架SF4_2、第五支承框架SF4_3和第六支承框架SF4_4。第一支承框架SF1_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第一壳体CS1,并且第二支承框架SF2_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支承板SSP。
第三支承框架SF4_1、第四支承框架SF4_2、第五支承框架SF4_3和第六支承框架SF4_4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框架SF1_2和第二支承框架SF2_2之间。第二支承框架SF2_2可以具有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它们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
第三支承框架SF4_1的一端可以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承框架SF1_2的一部分,并且第三支承框架SF4_1的另一端可以可旋转地连接到第四支承框架SF4_2的一端。第四支承框架SF4_2的另一端可以插入到第一开口OP1中以沿着第一开口OP1移动。
第五支承框架SF4_3的一端可以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承框架SF1_2的另一部分,并且第五支承框架SF4_3的另一端可以可旋转地连接到第六支承框架SF4_4的一端。第六支承框架SF4_4的另一端可以插入到第二开口OP2中以沿着第二开口OP2移动。
如图24中所示,在显示装置DD的扩展模式中,支承框架SF_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展开,并且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中的支承条SB可以由第二支承框架SF2_2、第三支承框架SF4_1、第四支承框架SF4_2、第五支承框架SF4_3和第六支承框架SF4_4支承。
参照图25和图26,支承框架SF_3可以包括第一支承框架SF1_3、第二支承框架SF2_3、第三支承框架SF5_1、第四支承框架SF5_2、第五支承框架SF5_3和第六支承框架SF5_4。第一支承框架SF1_3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第一壳体CS1,并且第二支承框架SF2_3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连接到支承板SSP。
第三支承框架SF5_1、第四支承框架SF5_2、第五支承框架SF5_3和第六支承框架SF5_4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框架SF1_3和第二支承框架SF2_3之间。第二支承框架SF2_3可以具有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它们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一支承框架SF1_3可以具有第三开口OP3和第四开口OP4,它们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
第三支承框架SF5_1的一端、第四支承框架SF5_2的一端、第五支承框架SF5_3的一端和第六支承框架SF5_4的一端可以可旋转地彼此连接。
第三支承框架SF5_1的另一端可以插入到第一开口OP1中以沿着第一开口OP1移动,并且第四支承框架SF5_2的另一端可以插入到第二开口OP2中以沿着第二开口OP2移动。第五支承框架SF5_3的另一端可以插入到第三开口OP3中以沿着第三开口OP3移动,并且第六支承框架SF5_4的另一端可以插入到第四开口OP4中以沿着第四开口OP4移动。
如图26中所示,在显示装置DD的扩展模式中,支承框架SF_3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展开,并且设置在第一延伸部EX1中的支承条SB可以由第二支承框架SF2_3、第三支承框架SF5_1、第四支承框架SF5_2、第五支承框架SF5_3和第六支承框架SF5_4支承。
参照图27和图28,支承框架SF_4可以包括第一支承框架SF1_4、第二支承框架SF2_4和第三支承框架SF6。支承框架SF_4的结构可以与图8和图9中所示的支承框架SF的反向结构基本上相同。
例如,第一支承框架SF1_4可以与图8和图9中所示的第二支承框架SF2基本上相同,并且第二支承框架SF2_4可以与图8和图9中所示的第一支承框架SF1基本上相同。第三支承框架SF6可以与图8和图9中所示的第三支承框架SF3基本上相同。
第一支承框架SF1_4可以连接到支承板SSP,并且第二支承框架SF2_4可以连接到第一壳体CS1。第三支承框架SF6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承框架SF2_4的一部分。第三支承框架SF6的另一端可以插入到限定在第一支承框架SF1_4中的第一开口OP1中,以沿着第一开口OP1移动。
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范围内。因此,在法律允许的最大程度上,本发明的范围将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最宽泛的允许的解释来确定,且不应由前述详细描述来约束或限制。
工业实用性
柔性显示模块根据用户的需要的扩展和收缩可以是能够改善用户便利性的技术,并且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工业实用性。

Claims (26)

1.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
支承部,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后表面上,并且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支承条;
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下方以与所述支承部的一部分重叠;
第一壳体,配置成容纳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支承部和所述支承框架;以及
第二壳体,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以沿着第一方向在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当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远离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多个支承条中的一些支承条在所述支承板的一侧处与所述支承板一起水平地布置,并且所述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扩展开以支承水平布置的所述支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板连接到所述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
第一支承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承框架间隔开,并且连接到所述支承板;以及
第三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承框架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以沿着所述第二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所述另一端包括突起单元,所述突起单元在与由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突出,
其中,所述突起单元被插入到限定在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中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从所述第一支承框架的与所述第三支承框架连接的所述一部分到所述第一支承框架的一侧限定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远离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和所述第三支承框架设置在水平布置的所述支承条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支承框架与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限定从所述第一支承框架的与所述第三支承框架连接的所述一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虚拟线,并且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承框架的与所述第一虚拟线交叉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承框架的一侧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板包括:
第一支承板,连接到所述第二壳体;以及
第二支承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支承条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板的两侧和所述支承条的两侧设置在限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表面中的第一引导槽中,所述第一引导槽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面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槽包括:
第一延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第二延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下方;以及
弯曲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以弯曲形状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邻,以及
所述第二支承板的所述两侧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中,并且所述支承条的所述两侧设置在所述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与所述弯曲部相邻。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水平布置的所述支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远离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扩展开,并且设置在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中的所述支承条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侧壁;
第三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以限定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一侧;以及
第一底部,从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和所述第三侧壁的下端延伸,以具有由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槽限定在彼此面对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表面中的每个中,并且所述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个包括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表面中的每个突出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
在所述第一突起下方限定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引导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
第一外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表面上;
第二外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表面上;
第三外侧壁,面对所述第三侧壁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壁和所述第二外侧壁之间;
第二底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下方;以及
第二突起,从彼此面对的所述第一外侧壁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外侧壁的内侧表面中的每个突出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槽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连接到所述第一外侧壁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外侧壁的上端,以覆盖所述第一侧壁的上部分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三突起,所述第三突起从所述第一外侧壁的所述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外侧壁的所述内侧表面中的每个突出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
所述第一支承板的两侧设置在限定在所述覆盖部和所述第三突起部之间的连接槽中,并且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观察时,所述连接槽不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
第一支承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支承板;以及
第三支承框架和第四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承框架的一端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承框架的预定部分,以及
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并沿着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在相反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限定在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中,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
第一支承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支承板;以及
第三支承框架、第四支承框架、第五支承框架和第六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承框架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四支承框架的一端,
所述第五支承框架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承框架的所述另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五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六支承框架的一端,以及
所述第四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并沿着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限定在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中,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
第一支承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支承板;以及
第三支承框架、第四支承框架、第五支承框架和第六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一端、所述第四支承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五支承框架的一端和所述第六支承框架的一端可旋转地彼此连接,
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限定在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中,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五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支承框架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到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中,并沿着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移动,其中,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限定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中,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
第一支承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支承板;
第二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第三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承框架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开口中,以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限定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中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24.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
支承部,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后表面上,并且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支承条;
第一壳体,配置成容纳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支承部;
第二壳体,联接成沿着第一方向在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动;
第一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承板下方,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第二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承框架间隔开,并与所述支承板连接;以及
第三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承框架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三支承框架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开口中,以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限定在所述第二支承框架中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板包括:
第一支承板,连接到所述第二壳体;以及
第二支承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支承条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框架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承板。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远离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多个支承条中的一些支承条与所述支承板一起水平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承框架和所述第三支承框架设置在水平布置的所述支承条下方。
CN201980095604.XA 2019-04-24 2019-06-28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7283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47743A KR20200124793A (ko) 2019-04-24 2019-04-24 표시 장치
KR10-2019-0047743 2019-04-24
PCT/KR2019/007932 WO2020218674A1 (ko) 2019-04-24 2019-06-28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8374A true CN113728374A (zh) 2021-11-30

Family

ID=72940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5604.XA Pending CN113728374A (zh) 2019-04-24 2019-06-2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2022627B2 (zh)
EP (1) EP3961608A4 (zh)
JP (1) JP7300519B2 (zh)
KR (1) KR20200124793A (zh)
CN (1) CN113728374A (zh)
WO (1) WO20202186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0694A1 (ko) * 2020-04-13 2021-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케이스
CN116324946A (zh) * 2020-11-06 2023-06-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4400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extendable assembly
CN102902308A (zh) * 2011-09-02 2013-01-30 微软公司 可展开的移动设备
US20160170450A1 (en) * 2014-12-16 2016-06-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US20160216737A1 (en) * 2015-01-22 2016-07-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6971673A (zh) * 2017-05-26 2017-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US20180077808A1 (en) * 2016-09-12 2018-03-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80103552A1 (en) * 2016-10-11 2018-04-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xpan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7919065A (zh) * 2016-10-10 2018-04-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064404A (zh) * 2016-12-30 2018-05-2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8932908A (zh) * 2018-08-28 2018-12-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折叠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1627B1 (ko) 2003-09-19 2011-01-28 (주)폴딩모바일 멀티 디스프레이 장치
KR101077146B1 (ko) * 2010-01-12 2011-10-27 삼현테크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170476B1 (ko) 2010-08-05 2012-08-02 (주) 유원컴텍 슬라이드 업 휴대단말기
KR101479842B1 (ko) 2013-05-21 2015-01-26 주식회사 베프스 2단 접이식 구조의 다중 디스플레이형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230023815A (ko) * 2014-05-06 2023-02-1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장치
KR20160031363A (ko) 2014-09-12 2016-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연성 디스플레이 소자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06982B1 (ko) 2015-05-29 2021-10-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슬라이더블 디스플레이
KR20170116551A (ko) 2016-04-11 2017-10-19 박현민 연성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슬라이딩 모듈
KR102547146B1 (ko) 2016-07-07 2023-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90004618A (ko) * 2017-07-04 2019-01-14 신진철 슬라이딩 구동에 의한 화면 확장형 이동 단말기
US11165897B2 (en) * 2019-02-14 2021-11-02 Lg Electronics Inc. Roll-slide mobile terminal
CN110599912A (zh) * 2019-10-15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220154153A (ko) * 2020-06-30 2022-1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4400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extendable assembly
CN102902308A (zh) * 2011-09-02 2013-01-30 微软公司 可展开的移动设备
US20160170450A1 (en) * 2014-12-16 2016-06-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US20160216737A1 (en) * 2015-01-22 2016-07-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80077808A1 (en) * 2016-09-12 2018-03-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7919065A (zh) * 2016-10-10 2018-04-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80103552A1 (en) * 2016-10-11 2018-04-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xpan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8064404A (zh) * 2016-12-30 2018-05-2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WO2018120071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6971673A (zh) * 2017-05-26 2017-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8932908A (zh) * 2018-08-28 2018-12-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折叠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022627B2 (en) 2024-06-25
WO2020218674A1 (ko) 2020-10-29
JP7300519B2 (ja) 2023-06-29
US20220167512A1 (en) 2022-05-26
EP3961608A4 (en) 2023-01-25
JP2022530445A (ja) 2022-06-29
KR20200124793A (ko) 2020-11-04
EP3961608A1 (en) 2022-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6003B1 (en) Display device
US1129772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754864B (zh) 显示设备
CN105225610B (zh) 显示模块及具有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
EP3674839B1 (en) Display device
CN114207695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75507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pporting part
US11793062B2 (en) Carrier panel including dummy adhesive layer
CN111128012B (zh) 显示装置
CN113728374A (zh) 显示装置
EP3770725B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40038199A (ko) 표시 장치
CN116913213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