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8069B -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8069B
CN113728069B CN202080030724.4A CN202080030724A CN113728069B CN 113728069 B CN113728069 B CN 113728069B CN 202080030724 A CN202080030724 A CN 202080030724A CN 113728069 B CN113728069 B CN 113728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member
fixing
thicknes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07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8069A (zh
Inventor
渡部泰佳
今野英明
神谷翼
小木曾达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Polyma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lymatech Jap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matech Jap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matech Jap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28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8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8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8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1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41Gluing or tap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6Heater elem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oupling elements or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84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6Heaters using particular connecting mean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部件,能够防止电连接部件等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或电连接部件的电阻变大而产生温度上升的不良情况。电连接部件(10),具备导电部件(11)和固定部件(15),固定部件(15)使导电部件(10)与连接对象部件接触,并且保持沿厚度方向(Z)被压缩的状态。导电部件(11)被沿厚度方向(z)压缩25%时的压缩应力为1.0N/mm2以上15.0N/mm2以下。固定部件(15)被沿厚度方向(Z)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伸长量为400μm以下。

Description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部件、以及具备电连接部件的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背景技术
汽车用窗玻璃例如为了设置除霜器、除雾器等,需要在玻璃板上形成被称为母线等的供电部,并在该供电部上连接由金属板等构成的端子。端子与供电部的连接,以往广泛使用焊料。另外,作为焊料的代替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研究了使用具有导电性橡胶作为导电部件的电连接部件。在专利文献1中,导电部件在与端子和供电部这两者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由双面粘接剂、热固性粘接剂、热塑性粘接剂构成的接合层保持,从而确保端子与供电部之间的电连接。
另外,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那样,以往已知一种具备具有电绝缘性的片材部和设置于片材部的导通部的连接片(connector sheet)。连接片用于将构成电气设备的壳体的金属部与内置于壳体中的电路基板的接地连接部电连接,其经由粘接部等固定于电路基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36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27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将金属端子通过焊料固定于玻璃板的供电部的情况下,焊料会由于热或劣化而剥落,导致金属端子容易脱落。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使用由导电性橡胶构成的导电部件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电连接,需要使导电部件压缩,但如果使导电部件压缩,则由于橡胶的反弹力,电连接部件容易脱落。
另外,在使导电性橡胶压缩而通过接合层进行固定的情况下,由于导电性橡胶、接合层的劣化、使用环境的变化等,有时无法在使用的同时充分维持将导电性橡胶压缩的状态。因此,电阻变大,存在如果流通大电流则温度随时间上升之类的问题。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示的连接片用于将壳体的金属部与电路基板接地连接,难以用于使金属端子固定于玻璃板并且将金属端子与供电部电连接。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防止电连接部件或通过电连接部件而安装的端子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或电连接部件的电阻变大而发生温度随时间上升的不良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认真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具备导电部件和固定部件的电连接部件中,通过控制导电部件的压缩应力和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的伸长量,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以下的本发明。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14]。
[1]一种电连接部件,其具备导电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使所述导电部件与连接对象部件接触,并且保持沿厚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所述导电部件被沿所述厚度方向压缩25%时的压缩应力为1.0N/mm2以上15.0N/mm2以下,所述固定部件被沿所述厚度方向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伸长量为400μm以下。
[2]一种电连接部件,其具备导电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使所述导电部件与连接对象部件接触,并且保持沿厚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将所述导电部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压缩,在发生25%压缩变形的状态下在105℃下保持22小时后,除去施加的载荷,释放压缩应力,然后再次沿所述厚度方向压缩25%,此时的压缩应力为0.5N/mm2以上6.0N/mm2以下,所述固定部件被沿所述厚度方向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伸长量为400μm以下。
[3]根据上述[1]或[2]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为粘合剂层,或者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两面的粘合剂层。
[4]根据上述[3]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粘合剂层被沿所述厚度方向拉伸的过程中,断裂时的伸长率为1000%以上,弹性模量为0.02MPa以上。
[5]根据上述[3]或[4]记载的电连接部件,对所述基材进行10Hz、拉伸模式的动态粘弹性评价时,85℃下的损耗正切tanδ为0.08以下。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直径为1.0~3.0mm。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厚度为0.2~1.5mm。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数量为1~10个。
[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整体由具有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构成,所述橡胶状弹性体含有25~90体积%的导电性填料。
[10]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由柱状导电部和围绕在所述柱状导电部周围的绝缘部构成,所述柱状导电部由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制成,所述绝缘部由绝缘性的橡胶状弹性体制成,形成所述柱状导电部的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含有25~80体积%的导电性填料。
[11]根据上述[1]~[10]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具备含有导电性填料的导电部,所述导电性填料沿厚度方向取向。
[12]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为在橡胶状弹性体的外部覆盖了导电层的部件,或者为金属弹簧。
[13]根据上述[1]~[12]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其还具备使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件。
[14]一种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其具有:上述[1]~[13]中任一项记载的电连接部件、至少一面设置有导电层的玻璃板、以及端子,所述电连接部件配置在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层之间,并且所述端子经由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导电层连接,所述端子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玻璃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电连接部件或通过电连接部件而安装的端子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或电连接部件的电阻变大而发生温度随时间上升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的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的剖视图。
图5是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的剖视图。
图6是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导电部件的取向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导电部件的取向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导电部件的取向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电连接部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固定部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固定部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固定部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比较例中用于评价电连接部件的性能的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10具备导电部件11和固定部件15。固定部件15使导电部件11与连接对象部件接触,并且保持导电部件11沿厚度方向Z被压缩的状态。再者,厚度方向Z是与电连接部件10连接到连接对象部件时导通的方向一致的方向,也与固定部件15和后述的连接部件18的厚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11沿厚度方向Z压缩25%时的压缩应力(以下也称为“第1压缩应力”)为1.0N/mm2以上且15.0N/mm2以下。另外,固定部件15被沿厚度方向Z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伸长量为400μm以下。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导电部件11的第1压缩应力和固定部件15沿厚度方向Z的伸长量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在导电部件11以适度的力被按压于连接对象部件的状态下,通过固定部件15进行长期保持。因此,即使长期使用,也难以发生电连接部件10或通过电连接部件10而安装的端子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或电阻变大而发生温度上升的不良情况。
另一方面,如果上述第1压缩应力小于1.0N/mm2,则即使导电部件11被适度压缩,也无法以足够的力按压连接对象部件,因此相对于连接对象部件的连接变得不充分,电阻变大。另外,如果压缩应力超过15.0N/mm2,则被压缩了的导电部件11相对于连接对象部件的反弹力变得过高,会发生电连接部件10或通过电连接部件10而安装的端子剥落等不良情况。
另外,当固定部件15的上述伸长量超过400μm时,如果由于使用而使固定部件15被加热或使内部压力持续施加,则难以将固定部件15的厚度维持在一定以下,会导致导电部件11相对于连接对象部件的连接变得不充分。因此,导电部件11的电阻变大,引起温度上升。
上述第1压缩应力优选为1.5N/mm2以上,更优选为2.0N/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N/mm2以上。如果使导电部件11的第1压缩应力成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电连接部件10相对于连接对象部件的按压力变得更适当,即使长期使用,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电阻变高而发生温度上升。
另外,第1压缩应力优选为12N/mm2以下,更优选为8.0N/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N/mm2以下。如果使第1压缩应力成为这些上限值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抑制电连接部件10由于反弹力而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
另外,固定部件15的上述伸长量优选为340μm以下,更优选为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5μm以下。如果使伸长量成为这些上限值以下,则即使长期使用电连接部件10,也能够防止电阻变高而发生温度上升。对于固定部件15的伸长量没有特别限定,从适当确保后述的粘合剂层的粘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15如后所述可以设有多个,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固定部件具有上述伸长量即可,在如其他实施方式所示仅设有1个的情况下,该1个固定部件具有上述伸长量即可。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如后所述是基材和设置于基材两面的双面粘合胶带,将包含基材的1个双面粘合胶带作为1个固定部件来测定伸长量。固定部件也可以由粘合剂层单独构成,该情况下,测定粘合剂层的伸长量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11可以是沿厚度方向压缩,在发生25%压缩变形的状态下在105℃保持22小时后,除去施加的载荷,释放压缩应力,然后再次沿厚度方向压缩25%,此时的压缩应力(以下也称为第2压缩应力)为0.5N/mm2以上且6.0N/mm2以下的部件。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导电部件11的第2压缩应力的伸长量在上述范围内,导电部件11即使在长期使用后也能够具有一定的压缩应力,能够防止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剥离或电阻变高。再者,第2压缩应力在上述范围内时的固定部件15的上述伸长量也如上所述。
第2压缩应力优选为0.6N/mm2以上,更优选为0.7N/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N/mm2以上。如果使导电部件11的第2压缩应力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即使在长期使用后,电连接部件10相对于连接对象部件的按压力也是适当的,并且能够防止电阻变高而发生温度上升。
另外,第2压缩应力优选为5.0N/mm2以下,更优选为3.0N/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N/mm2以下。如果使第2压缩应力为这些上限值以下,则容易抑制电连接部件10由于反弹力而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
导电部件11的上述第1和第2压缩应力中的任一方在上述预定的范围内即可,优选至少第1压缩应力在上述预定的范围内,优选第1和第2压缩应力两方在上述范围内。
再者,在本发明中,第1和第2压缩应力以及固定部件沿导电方向Z的伸长量,可以采用后述的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定。
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件10还具备使导电部件11与固定部件15连接的连接部件18。导电部件11与固定部件15通过连接部件18而一体化,构成电连接部件10。另外,在连接部件18设有贯通孔18A。导电部件11插入贯通孔18A内部而固定于连接部件18。
以下,对构成电连接部件10的各部件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导电部件)
导电部件11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12。导电部12由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构成。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构成导电部12的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在橡胶状弹性体的内部含有多个导电性填料12B。
导电性填料12B优选以在电连接部件10的厚度方向上连续的方式取向。导电性填料12B更优选具有磁性,并且通过磁场施加而在厚度方向Z上连锁地取向。通过使导电性填料12B以在厚度方向Z上连续的方式取向,能够降低上述的25%压缩时的压缩应力,并且实现低电阻。
导电部12通常形成为柱状。对于柱状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等多边形,但优选圆形。在柱状的导电部12上以围绕其外周的方式设有筒状的绝缘部13,绝缘部13和导电部12成为一体而构成导电部件11。
绝缘部13由绝缘性的橡胶状弹性体构成。即、导电部件11由橡胶状弹性体一体地形成,并且如图1所示,在其中央部分具有以在厚度方向上连续的方式取向的导电性填料12B。再者,如图1所示,导电部件11的外径可以沿着厚度方向Z而不同。例如图1所示,导电部件11的两端面(上表面11A、下表面11B)的外径小于其间的部分的外径。这样,如果导电部件11的两端面11A、11B的外径小,则两端面11A、11B容易沿着厚度方向Z压缩。
导电部12优选在压缩25%时的电阻为100mΩ以下。如果电阻为100mΩ以下,则即使流通大电流,导电部12也不易发热。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上述电阻更优选为20mΩ以下。另外,上述电阻由于材料等制约,通常为0.1mΩ以上。
压缩25%时的电阻,可以通过在将导电部12压缩25%的状态下,使从恒流电源产生的电流通过导电部12并计测电压,算出电阻值而得到。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部件10具有多个导电部件11。通过设置多个导电部件11,后述的端子经由多个导电部件11而与导电层等连接对象部件电连接。因此,即使在端子与连接对象部件之间流通大电流,也能够将各导电部件11的电阻抑制得较低,由此容易抑制导电部件11中的温度上升。另外,如果设置多个导电部件11,则能够减小各导电部件11。因此,由于压缩多个导电部件11整体时的载荷变低,使得端子难以由于导电部件11的反弹力而剥落。
导电部件11例如图3所示,排成一列的多个(图3中是2个)导电部件11排列多个列(图3中是2列)。多个导电部件11彼此的间隔优选为0.5mm以上且200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且50mm以下。通过将导电部件11彼此的间隔设为这些范围内,能够确保相邻的导电部件11、11之间的绝缘性,而无需使电连接部件10的尺寸增大到所需以上。再者,导电部件11彼此的间隔是指各导电部件11与最接近的导电部件11之间的最短距离。
导电性填料12B如上所述,优选为磁性导电性填料。作为磁性导电性填料的材质,可举出镍、钴、铁、铁素体或它们的合金,作为形状有粒子状、纤维状、细片状、细线状等。另外,也可以是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树脂、陶瓷上被覆磁性导电体而形成的填料,也可以是将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被覆于磁性导电体而形成的填料。作为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可举出金、银、铂、铝、铜、铁、钯、铬、不锈钢等。
从通过磁场施加容易形成连锁状态、能够高效地形成导体的观点出发,导电性填料12B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200μm,更优选为5~100μm。再者,平均粒径是指在采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导电性填料的粒度分布中,体积累积为50%时的粒径(D50)。导电性填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导电部12中的导电性填料12B的填充率例如为25~80体积%,优选为30~75体积%。通过在这些范围内,能够在赋予导电部12一定强度的同时确保导电性。再者,填充率是指导电性填料12B相对于导电部12的总体积的体积比例。
另一方面,绝缘部13通常不含有导电性填料12B,绝缘部13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填充率通常为0体积%。但在绝缘部13中,在不损害绝缘性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少量在其制造过程等中不可避免地混入的导电性填料12B。因此,例如绝缘部13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填充率可以小于5体积%,优选小于1体积%。
另外,作为构成导电部的橡胶状弹性体,可例示出热固性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热固性橡胶是通过加热而固化并交联的橡胶,具体而言,可举出硅橡胶、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橡胶、氟橡胶、聚氨酯橡胶等。其中,优选成型加工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等优异的硅橡胶。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举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氟化热塑性弹性体、离子交联类热塑性弹性体等。
橡胶状弹性体可以单独使用上述中的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另外,作为构成绝缘部13的橡胶状弹性体,使用热固性橡胶、热塑性橡胶等即可,其具体例、优选例,如上述说明。构成绝缘部13的橡胶状弹性体同样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如上所述,构成绝缘部13和导电部12的橡胶状弹性体优选一体地形成。因此,构成绝缘部1和导电部12的橡胶状弹性体优选使用相同种类的弹性体,构成绝缘部13和导电部12的橡胶状弹性体更优选都是硅橡胶。
从通过磁场施加等而使导电性填料容易在厚度方向上取向的观点出发,橡胶状弹性体优选为将液状橡胶固化而成的弹性体、或可加热熔融的弹性体。再者,液状橡胶在固化前在常温(23℃)、常压(1个大气压)下为液体,具体的橡胶只要使用作为热固性橡胶列举的材料的液状橡胶即可,其中优选液状硅橡胶。另外,作为可加热熔融的弹性体,可举出热塑性弹性体。
导电部12的硬度优选为30~87,更优选为40~85,进一步优选为60~80。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内,容易将导电部件的压缩25%时的压缩应力调整为期望的范围内。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绝缘层11的硬度优选为20~50,更优选为25~40。
再者,导电部12的硬度是依据JIS K6253-3:2012记载的“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求法-第3部分:硬度计硬度”,使用A型硬度计在23℃测定的。
导电部件11中的导电部12的直径例如为1.0~6.0mm。如果将导电部12的直径设为上述范围内,则容易使压缩25%时的电阻在规定的范围内。其结果,即使在压缩时在导电部件11的上表面11A与下表面11B之间流通大电流,也能够抑制导电部件11的温度上升。从这些观点出发,导电部12的直径优选为1.0~3.0mm,更优选为1.5~2.6mm。再者,导电部12的直径在厚度方向上不同的情况下,是指上表面11A的导电部12的直径和下表面11B的导电部12的直径的平均值。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直径,在圆以外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具有与其面积相等的面积的圆的直径来计算。
导电部12的直径,相对于导电部件11的直径,优选为35~97%。通过设为35%以上,能够充分降低电阻,通过设为97%以下,能够赋予导电部件11适当的弹性。从这些观点出发,导电部12的直径相对于导电部件11的直径的比例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5%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上,并且,更优选为9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比率,能够流通大电流,并且容易长期维持橡胶弹性,能够实现更稳定的导通。再者,导电部件11的直径在厚度方向上不同的情况下,是指上表面11A的直径和下表面11B的直径的平均值。
对于导电部件11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1~8.0mm,优选为1.1~6.0mm,进一步优选为1.8~5.0mm。
另外,对于导电部件1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2~1.5mm,更优选为0.3~1.2mm。通过将导电部件11的厚度设为上述范围内,容易通过后述的固定部件15保持为被压缩的状态。
导电部件11在保持为沿厚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下使用时,对于其压缩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40%,优选为10~35%,进一步优选为15~30%。再者,将没有施加载荷的状态下的导电部件11的厚度设为H0、并将使用时的被压缩了的导电部件11的厚度设为H1,压缩率可以通过公式(H0-H1)/H0算出。
(固定部件)
固定部件15使导电部件11的导电部12与连接对象部件接触,并且以沿厚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保持导电部件11。另外,固定部件15是用于使电连接部件10的两面能够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件,更具体而言,具备分别设置在连接部件18的两面18X、18Y的固定部件15A、15B。
电连接部件10通过具有固定部件15,能够使端子与导电层等连接对象部件之间等电连接,并且能够切实容易地使端子固定在设有连接对象部件的被安装部件(例如玻璃板)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15(即、各固定部件15A、15B)以包围多个导电部件11的方式形成,且形成为框状。再者,图3中,连接部件18形成为四边形,因此与其形状相匹配地,固定部件15(各固定部件15A、15B)形成为四边框形状,但形状并不限定于四边框形状,也可以是任意形状。
另外,固定部件15(即、各固定部件15A、15B)与各导电部件11的间隔均例如为0.1~10.0mm,优选为0.5~5.0mm。再者,上述间隔是指各导电部12与各固定部件15的最短距离。通过将这些间隔都设为上述范围内,容易对各导电部12均匀地施加压力。另外,上述间隔优选为相互接近的值。因此,固定部件15(即、各固定部件15A、15B)与各导电部件11的间隔的最大值相对于最小值优选为3倍以下,更优选为2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倍以下。
固定部件15的厚度例如为40~500μm,优选为60~400μm,更优选为100~300μm。通过使固定部件15的厚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即使在环境温度上升、持续施加内压的状态下,也可抑制导电部的电阻变化。另外,为了使刚体彼此(例如端子与被安装部件)贴合,确保了胶带的柔软性。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下限值以上,能够确保一定的粘合性。
固定部件15的宽度例如为1~30mm,优选为3~20mm,更优选为5~15mm。通过使固定部件15的宽度在上述范围内,能够确保贴附性,并且能够抑制实际使用中的各固定部件向厚度方向的伸长。
各固定部件15A、15B至少具备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是具备基材16A、和设置于基材16A的两面的粘合剂层16B、16C的双面粘合胶带。这样具有基材的双面粘合胶带,经由一侧的粘合剂层16B与连接部件18接合,另一侧的粘合剂层16C用于与其他部件接合。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15A、15B通过具有基材16A,即使厚度变大,也容易将厚度方向的伸长量调整为上述预定的范围内。
基材16A的厚度例如为10~300μm,优选为20~200μm,进一步优选为25~150μm。通过将基材16A的厚度设为上述范围内,可得到固定部件15的机械强度。
各粘合剂层16B、16C的厚度例如为5~100μm,优选为10~60μm,进一步优选为15~50μm。通过将各粘合剂层16B、16C的厚度设为上述范围内,能够确保贴附性,并且能够抑制各固定部件向厚度方向的伸长量。
固定部件15(各固定部件15A、15B)可以是将多个双面粘合胶带重叠而成的结构。例如,如图2(a)所示,一方的固定部件15B可以是将2片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15B1、15B2重叠而成的结构。固定部件15B1、15B2是具备基材16A1、16A2、以及设置在基材16A1、16A2的两面的粘合剂层16B1、16B2、16C1、16C2的双面粘合胶带。另外,如图2(b)所示,与固定部件15B同样地,固定部件15A也可以是将2片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15A1、15A2重叠而成的结构。固定部件15A1、15A2是具备基材16A1、16A2、以及设置在基材16A1、16A2的两面的粘合剂层16B1、16B2、16C1、16C2的双面粘合胶带。
基材16A1、16A2的厚度例如为5~50μm,优选为10~45μm,进一步优选为15~40μm。通过将基材16A1、16A2的厚度设为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固定部件15的柔软性。
各粘合剂层16B1、16B2、16C1、16C2的厚度例如为5~60μm,优选为10~55μm,进一步优选为15~50μm。通过将各粘合剂层16B1、16B2、16C1、16C2的厚度设为上述范围内,能够确保贴附性,并且能够抑制各固定部件向厚度方向的伸长量。
这样,在固定部件15为重叠多个双面粘合胶带的结构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双面粘合胶带的基材16A1、16A2可以采用薄的基材,能够提高固定部件15的柔软性,在将固定部件15固定于其他部件时,例如能够以100~300N左右的较小的压力进行固定。能够以较小的压力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15,能够减少固定时在固定面产生的空气的面积,能够充分确保固定面积,因此能够得到较高的粘合力。
另外,各粘合剂层在沿着厚度方向Z拉伸的过程中,断裂时的伸长率优选为1000%以上,并且弹性模量优选为0.02MPa以上。通过设定在这些范围内,能够提高粘合性,并且容易使上述固定部件15的沿厚度方向Z的伸长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粘合剂层的断裂时的伸长率更优选为1100%以上,另外,弹性模量优选为0.022MPa以上。对于粘合剂层的断裂时的伸长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500%以下,另外,弹性模量例如为0.05MPa以下。
固定部件15的基材在10Hz、拉伸模式的动态粘弹性评价中,优选85℃的损耗正切tanδ为0.08以下。通过使85℃的损耗正切tanδ为0.08以下,在沿厚度方向对固定部件15的基材施加载荷时,能够吸收载荷从而防止厚度方向上的伸长变大。从这些观点出发,85℃的损耗正切tanδ优选为0.0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4以下。对于85℃的损耗正切tanδ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01。
各固定部件15A、15B是适当选择基材、粘合剂层等,将上述伸长量调整在上述预定的范围内的部件。
作为基材,具体而言,可举出树脂膜、纸基材、无纺布、发泡片等,但这些之中,优选树脂膜和发泡片,更优选树脂膜。通过使用树脂膜,容易进一步降低上述伸长量。另外,85℃的损耗正切tanδ也容易降低。
作为树脂膜,例如可举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烯烃类树脂膜、PET膜等聚酯类树脂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改性烯烃类树脂膜、聚氯乙烯类树脂膜、聚氨酯类树脂膜、环烯烃聚合物树脂膜、丙烯酸类树脂膜、聚碳酸酯类树脂膜、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膜、聚酰胺类树脂膜、聚酰亚胺类树脂膜等。其中,从耐热性等观点出发,优选PET膜。
另外,作为发泡片,例如可举出聚乙烯类发泡片、聚丙烯类发泡片等聚烯烃类发泡片、丙烯酸类发泡片、聚氨酯类发泡片、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类发泡片等橡胶类发泡片等。其中,优选聚烯烃类发泡片,特别优选聚丙烯发泡片。通过使用聚丙烯发泡片,容易降低固定部件的伸长量、基材的85℃的损耗正切tanδ等。并且,耐热性也良好。
另外,在发泡片的情况下,如果提高发泡倍率或增大气泡直径,则上述损耗正切、伸长量有增大的倾向。因此,发泡片优选为发泡倍率低、气泡直径小的发泡片。另外,为了减小气泡直径,优选增大发泡片的交联度。再者,气泡直径小的发泡片,优选为聚烯烃类发泡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丙烯酸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有机硅类粘合剂等。其中,从确保一定的粘合力并且容易降低上述伸长量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以下,对于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的情况下的粘合剂的具体例子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丙烯酸类粘合剂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是将至少包含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成分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具有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作为极性基团,具有活性氧,优选为能够与后述的交联剂反应的官能团,具体而言,可举出羧基、羟基、氨基等。这些官能团之中,优选羟基。羟基与后述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等的反应性高,能够容易地形成交联结构。
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与含极性基团的单体(A2)的共聚物、或上述单体(A1)和(A2)与除了(A1)和(A2)以外的其他单体(A3)的共聚物。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与含极性基团的单体(A2)的共聚物。
再者,(甲基)丙烯酸作为表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一者或这两者的用语使用,其他类似的用语也是同样的。
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异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单体(A1)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烷基系聚合物优选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作为主要单体。作为主要单体包含是指其含量按构成烷基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基准计为50质量%以上,单体(A1)的含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另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的含量以单体成分总量基准计优选为9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7质量%以下。
单体(A1)之中,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更优选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8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8的丙烯酸烷基脂单体(A1)为主要单体即可,因此,以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基准计,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8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9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7质量%以下。
作为具有羟基的含极性基团的单体(A2),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
作为含有羧基的含极性基团的单体(A2),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
含极性基团的单体(A2)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在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烷基脂单体(A1)100质量份,含极性基团的单体(A2)的含量例如为1~30质量份,优选为2~20质量份。如果含极性基团的单体(A2)的使用量在上述范围内,则极性基团与交联剂的交联反应容易适当地进行。
另外,作为其他单体(A3),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等丙烯酸类单体。另外,作为其他单体,可举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N-丙烯酰吗啉、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这些其他单体(A3)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丙烯酸类聚合物(A)是丙烯酸类粘合剂的主要成分,相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总量(不挥发成分基准),通常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55~98质量%,更优选为60~95质量%。
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自由基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进行聚合而得到。另外,作为聚合方法,可举出溶液聚合(沸点聚合或恒温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等。
其中,优选活性自由基聚合。通过使用活性自由基聚合,能够抑制低分子量成分,将分散度抑制得较低。因此,容易降低固定部件的伸长量。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例如为1.05~8,优选为1.05~2.5,进一步优选为1.1~2。通过分子量分布为2.5以下,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低分子量成分减少,因此能够防止固定部件的粘合力下降、或上述固定部件的伸长量增大。再者,分子量分布(Mw/Mn)是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万以上且200万以下,更优选为10万以上且100万以下。
再者,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作为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来测定。具体而言,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是将通过四氢呋喃(THF)对丙烯酸类聚合物稀释50倍而得到的稀释液用过滤器过滤,使用所得到的滤液,通过GPC法测定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GPC法中,例如可以使用2690Separations Model(Waters公司制)等。
丙烯酸类粘合剂优选还含有增粘树脂。通过含有增粘树脂,固定部件的粘合性提高。作为增粘树脂,例如可举出松香树脂、歧化松香树脂、聚合松香树脂、氢化松香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松香酯树脂、歧化松香酯树脂、聚合松香酯树脂、氢化松香酯树脂、萜烯树脂、萜烯酚醛树脂、香豆酮-茚树脂、石油类树脂等。
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增粘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70质量份,更优选为10~40质量份。
丙烯酸类粘合剂优选还含有交联剂,固定部件15的粘合剂层通过交联剂交联。对于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等。其中,由于对基材的密合稳定性优异,因此优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丙烯酸类粘合剂中的交联剂的含量,根据粘合剂的种类等适当设定即可,例如,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A)和增粘树脂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5~20质量份,更优选为1~15质量份。通过使交联剂的含量在这些范围内,能够使粘合性良好,并且容易将固定部件15的上述伸长量调整为预定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粘合剂层优选通过交联剂进行交联。作为表示粘合剂层的交联度的指标,有凝胶分数。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例如为30~65质量%,优选为35~55质量%,更优选为40~50质量%。通过将凝胶分数设定为上述范围内,能够确保粘合剂层的凝集力,抑制上述厚度方向的伸长量,并且确保粘合性。
再者,凝胶分数可以通过将由粘合剂层构成的试验片在23℃浸渍于醋酸乙酯中24小时测定不溶成分,由下式进行计算来求出。
凝胶分数(质量%)=(B/A)×100
A:试验片的质量
B:不溶解成分的干燥后的质量
本发明中,丙烯酸类粘合剂可以还含有偶联剂。通过含有偶联剂,容易提高粘合力,特别是对金属(例如端子)的粘合力。作为偶联剂,例如可举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锆酸酯类偶联剂等。其中,由于使粘接性提高的效果优异,优选硅烷偶联剂。上述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偶联剂的含量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5~5质量份。通过在上述范围内,能够适当提高对于被粘合体的粘接力。
丙烯酸类粘合剂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增塑剂、乳化剂、软化剂、填充剂、颜料、燃料等其他添加剂。
在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的情况下,例如通过调整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分散度、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组成、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交联剂的种类等,能够适当调整固定部件沿厚度方向Z的伸长量。例如,如果降低丙烯酸类聚合体的分散度,则上述伸长量有减小的倾向。另外,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使用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8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的情况下,如果减小烷基的碳原子数,则丙烯酸类聚合物变硬,容易减小上述伸长量。另外,如果增大烷基的碳原子数,则丙烯酸类聚合物变得柔软,容易增大上述伸长量。另外,例如通过使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在上述期望的范围内,容易抑制上述伸长量。当然,调整伸长量的因素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适当调整基材的种类、厚度、粘合剂的厚度等。
(连接部件)
如图1、3所示,连接部件18是平面状的片状部件,例如由树脂片制成。树脂片只要具有能够支撑导电部件11和固定部件15的一定的强度就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树脂片可以使用具有可挠性的树脂片。电连接部件10通过由连接部件18一体化,容易夹入端子与连接对象部件之间。另外,导电部件11和固定部件15以一定间隔定位,因此对导电部件11的加压容易变得均匀。
连接部件18形成贯通孔18A。在贯通孔18A中,导电部件11插入其内部而固定。贯通孔18A与多个导电部件11相对应地设有多个。贯通孔18A的形状可以配合绝缘部13、导电部件11的形状而调整,成为圆形、四边形等多边形,但优选为圆形。再者,构成贯通孔18A的外周的部分为边缘部18B。边缘部18B以被埋入各导电部件11(例如绝缘部13)中的方式配置,由此,导电部件11被固定于连接部件18。
对于贯通孔18A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5~8mm,优选为1~4mm。另外,贯通孔18A的直径优选在导电部12的直径的50~200%的范围中选择,更优选在60~150%的范围中选择。
作为构成连接部件18的树脂片,例如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片、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片、聚碳酸酯片、聚醚醚酮片、聚酰亚胺片、聚酰胺片、聚乙烯片、聚丙烯片、聚氨酯片等。其中,从耐久性、耐热性等观点出发,优选PET片、聚酰亚胺片。
对于连接部件18(树脂片)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30~1000μm,优选为50~350μm。
另外,连接部件18除了贯通孔18A以外可以还设有直径小的贯通孔19。通过贯通孔19,固定部件15的内周侧相对于外侧能够通气,容易将电连接部件10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端子进行固定。另外,能够避免由于被包围的空间的空气膨胀而产生的、固定部件15的剥离或导电部件11的导通不良等不良情况。另外,贯通孔19也可以用作在将导电部件11固定于贯通孔18A的作业、形成固定部件15的作业时所使用的定位用孔。
<制造方法>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片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本制造方法中准备模具。模具由铝、铜等的非磁性体制成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构成。上模具和下模具中,在分别与导电部12相对应的位置,埋入由铁、磁石等强磁性体制成的销。销的一端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型腔面露出。
另外,准备用于构成连接部件18的树脂片等。树脂片准备进行冲孔加工等而形成了多个贯通孔18A的片材即可。树脂片插入埋设有销的上述模具中,并将作为导电部件11的原料的液状橡胶、熔融的热塑性弹性体等注入型腔内。液状橡胶中预先混合了具有磁性的导电性填料。
接着,利用磁石从模具的上下施加磁场。在型腔内形成连接销的平行磁场,液状橡胶等之中的导电性填料沿磁力线方向连续取向。在该取向后,将上下模具完全紧固,进行加热处理,使液状橡胶固化,得到导电部件11与构成连接部件18的树脂片成为一体的片状成型体。然后,采用公知方法将固定部件安装于片状成型体,由此得到电连接片。再者,以上的说明中对导电性填料取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导电性填料也可以不取向,该情况下,省略使导电性填料取向的工序即可。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图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仅在于固定部件的结构。以下,在第2实施方式中,仅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对于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部件省略其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连接部件18的两面,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件20中,固定部件25仅设置在连接部件18的一个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部件20的两面也通过固定部件25而与其他部件接合。因此,固定部件25以从连接部件18伸出的方式配置,一方的粘合剂层16B的一部分与连接部件18接合,剩余的部分不与连接部件18接合,而是以从连接部件18伸出的方式配置并露出。由此,通过一方的粘合剂层16B,电连接部件20的一个面(图4中的下表面)侧能够与其他部件接合。另外,通过另一方的粘合剂层16C,电连接部件20的另一个面(图4中的上表面)侧也能够与其他部件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25具有与上述固定部件15A、15B同样的结构,省略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导电部件11的第1和第2压缩应力中的至少一者在上述预定范围内,并且固定部件25在沿厚度方向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伸长量为400μm以下。因此,即使长期使用也难以发生电连接部件10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或电阻增大而产生温度上升之类的不良情况。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图5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仅在于固定部件的结构。以下,在第3实施方式中,仅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对于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部件省略其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连接部件18的两面设置的固定部件15A、15B是具有基材的双面粘合胶带,但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35A、35B分别由粘合剂层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件30中,各固定部件35A、35B由粘合剂层单体构成,沿着厚度方向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拉伸量如上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粘合剂层同样即可。另外,为了使粘合剂层单体的伸长量在上述伸长量的范围内,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适当调整粘合剂的构成。另外,导电部件11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即使长期使用也难以发生电连接部件30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或电阻增大而产生温度上升之类的不良情况。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图6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第4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仅在于固定部件的结构。以下,关于第4实施方式,仅说明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关于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部件省略其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是具有基材的双面粘合胶带,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件40中,固定部件45由粘合剂层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部件45由粘合剂层单体构成,沿着厚度方向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伸长量如上所述。粘合剂层只要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粘合剂层同样即可,并且,为了使粘合剂层单体的伸长量在上述伸长量的范围内,可以如上述中说明的那样适当调整粘合剂的构成。另外,导电部件11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即使长期使用也难以发生电连接部件40从连接对象部件剥离、或电阻增大而产生温度上升之类的不良情况。
[导电部件的变形例]
以上,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电连接部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电连接部件不限定于上述,可以进行各种改良。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导电部件11具有导电部12和绝缘部13,导电部12仅构成导电部件的一部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导电部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导电部件的整体由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形成。即、可以是导电性填料分散于导电部件的整体,导电部件11的整体成为导电部12。作为导电性填料,可以使用导电性炭黑、碳纤维和石墨等碳填料,以及银、铜、镍、金、锡、锌、铂、钯、铁、钨、钼和焊料等金属填料或合金填料,以及将这些材料的粒子表面用金属等导电性涂层覆盖而调制的导电性填料。另外,作为导电性填料,例如也可以使用通过在聚合物粒子或无机粒子的表面施加金属等导电性涂层而得到的导电性填料,所述聚合物离子是由聚乙烯、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苯并胍胺树脂构成的非导电性粒子,所述无机粒子由玻璃珠、二氧化硅、石墨或陶瓷构成。作为导电性填料的形状,可举出粒子状、纤维状、细片状和细线状等。导电性填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该情况下,导电部件的直径与导通部的直径相等。
在导电部件的整体由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形成的情况下,构成导电部件的橡胶状弹性体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填充率优选为25~90体积%的范围,更优选为30~85体积%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5~80体积%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性填料可以沿厚度方向取向,也可以不沿厚度方向取向。
另外,在导电性填料分散于导电部件的整体的情况下,第1和第2压缩应力在上述的范围内容易变得比较大,但即使第1和第2压缩应力变大,通过使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也能够将导电部件适当地保持为压缩了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直径都比它们之间的部分的直径小,但也可以设为仅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任一方的直径比它们之间的部分的直径小。另外,导电部件不需要其上表面和下表面这两者的直径比它们之间的部分的直径小。
作为导电部件,除了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以外,还可以举出在橡胶状弹性体的内部排列有金属细线而成的部件,在橡胶状弹性体的外部覆盖由金属箔、金属布或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等构成的薄的导电层而成的部件,以及金属弹簧等。
在橡胶状弹性体的内部排列有金属细线而成的导电部件,是在橡胶状弹性体的内部使多个金属细线沿着厚度方向Z取向的部件。构成金属细线的金属可举出金、银、铂、铝、铜、铁、镍、钯、铬、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从具有适度的弹性并且具有适当的导电性的观点出发,金属细线的直径优选为0.01~0.2mm,更优选为0.02~0.1mm。
在橡胶状弹性体的外部覆盖金属箔、金属布或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等薄的导电层而成的导电部件,是通过将金、银、铂、铝、铜、铁、镍、钯、铬、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的金属箔或金属布、或者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薄层,在导电部件的整个厚度方向Z上缠绕或涂布于橡胶状弹性体而进行被覆的。从具有适度的弹性并且具有适当的导电性的观点出发,金属箔、金属布或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等构成的导电层的厚度优选为0.001~0.5mm。
作为金属弹簧的导电部件,由金、银、铂、铝、铜、铁、镍、钯、铬、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而构成。作为金属弹簧,可举出螺旋弹簧和板簧、碟形弹簧等。
[导电部件的取向的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的数量和取向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取向,可以采用各种数量和取向。图7~9中示出其具体例。再者,图7~9代表性地示出了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部件的变形例,但以下说明的导电部件的数量和取向能够应用于任一实施方式。
电连接部件10的导电部件11的数量可以如图7所示为1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从抑制由电阻导致的导电部件11的温度上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个以上。另外,对于导电部件11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从生产率等观点出发例如为20个以下,优选为10个以下。
另外,多个导电部件11的取向不需要如图3所示将排列成一列的多个导电部件设置多列,也可以如图8所示将多个导电部件11排列成1列。另外,如图9所示,将横向排成一列的导电部件11沿纵向设置多列的情况下,各列中的导电部件11不需要为相同数量,可以为不同数量。该情况下,各列的导电部件11的数量可以为1个,并且,各列的导电部件不需要在横向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例如图9所示,可以由2个导电部件11的列、1个导电部件11的列、2个导电部件11的列构成。
当然,导电部件11的取向不限定于上述,只要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是任意取向。
[外侧片部件]
另外,电连接部件可以在连接部件的外侧设置外侧片部件。以下,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设置外侧片部件的变形例示于图10并进行说明,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外侧片材。
即、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0所示,在片状的连接部件18的外侧设置外侧片部件22。构成固定部件15A的双面粘合胶带以横跨连接部件18的外周部和外侧片部件22的方式配置,固定部件15A的一方的粘合剂层16B粘接于连接部件18的一个面(上表面)的外周部和外侧片部件22的一个面(上表面)。同样地,构成固定部件15B的双面粘合胶带以横跨连接部件18的外周部和外侧片部件22的方式配置,固定部件15B的一方的粘合剂层16B粘接于连接部件18的另一个面(下表面)的外周部和外侧片部件22的另一个面(下表面)。由此,各固定部件15A、15B除了由连接部件18的外周部支撑以外,还由外侧片部件22支撑。
外侧片部件22通常由树脂片构成。树脂片可以使用与能够用于连接部件的树脂片同样的材料。连接部件18的树脂片和外侧片部件22的树脂片可以由相同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另外,外侧片部件22只要具有与固定部件15(各固定部件15A、15B)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即可。在本变形例中,各固定部件15A、15B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为框状,因此外侧片部件22也可以是以包围连接部件18的方式形成的框状。
[固定部件的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固定部件是将设置于连接部件18的导电部件11包围的框形状,但不限定于框形状。固定部件优选配置在比导电部件11靠外侧。
例如,如图11所示,设置在连接部件18的各面上的固定部件15A、15B可以分别由以夹着导电部12的方式配置的第1和第2固定部件15C、15D构成。另外,固定部件可以如图12所示以从四方包围导电部12的方式,除了设置第1和第2固定部件15C、15D以外还设有第3和第4固定部件15E、15F。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由5个以上固定部件包围多个导电部。此外,可以在上述框状的固定部件上设置将框内部和框外部连接的窄幅的连通路或槽等,构成为固定部件不能遍及整周地接合。
再者,固定部件配置在比导电部件11靠外侧是指,至少1个固定部件被设置为比各导电部件11更接近连接部件18的外周18D(参照图11、12)的任一位置。因此,至少1个固定部件配置在任一导电部件11与外周18D之间即可。如图3、11、12所示,优选各导电部件11被固定部件至少从两侧夹持。
另外,固定部件可以部分地设置在多个导电部件11之间。例如图13所示,固定部件可以是将包围多个导电部件11的外侧的框部15G、和配置在导电部件11与导电部件11之间并连接框部15G的内周部的连接部15H组合而成的部件。
在上述任一情况下,各固定部件可以与第1、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在连接部件的两面,也可以与第2和第4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在连接部件的单面。另外,各固定部件可以是如第1和第2实施方式那样具备基材和位于基材两面的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胶带,也可以如第3和第4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由粘合剂层构成。
再者,在电连接部件中,可以省略连接部件。在省略了连接部件的情况下,例如固定部件可以与导电部件直接接合。
[带有端子的玻璃结构]
本发明的电连接部件例如用于使端子与作为连接对象部件的导电层电连接,并且用于使端子固定于具有导电层的玻璃板(被安装部件)。图14示出了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10使端子71固定于玻璃板72的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70。以下,对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7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70具备电连接部件10、玻璃板72和端子71。玻璃72在其一个面上设有导电层73。端子71被安装在玻璃板72的设有导电层73的面上。
对于导电层73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金、银、铂、铝、铜、铁、钯、铬、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另外,对于端子71的材质也没有特别限定,同样地可以是金、银、铂、铝、铜、铁、钯、铬、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
在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70中,电连接部件10配置在端子71与导电层73之间。此时,电连接部件10的各导电部12的两端面(即、导电部件11的上表面11A、下表面11B)分别与导电层73和端子71接触。因此,端子71经由多个导电部12而与导电层73连接。
另外,电连接部件10通过一方的固定部件15A与玻璃板72接合,并且另一方的固定部件15B与端子71接合,使端子71固定于玻璃板72。固定部件15B除了与玻璃板72接合以外,也可以与导电层73接合。
在此,各导电部件11在压缩的状态下与端子71和导电层73接触。各导电部件11如果进行压缩则导电性提高,并且由于反弹力而向端子71、导电层73施力,因此能够更切实地进行与端子71和导电层73的连接。另外,如果由于反弹力而施力,则端子71容易从玻璃板72剥离,但在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70中,通过固定部件15使端子71更切实地固定于玻璃板72,因此难以发生剥离。
再者,各导电部件11例如可以是压缩了5~40%的状态,优选为压缩了10~30%的状态,进一步优选为压缩了15~30%的状态。
另外,端子71的与多个导电部件11接触的面可以是平面状。通过为平面状,容易将多个导电部件11均等地压缩。
再者,图14的结构中,从连接部件18到导电部件11的下表面11B的厚度大于固定部件15B的厚度。因此,端子71的用于与固定部件15A接合的外周部71A高于其他部分,但外周部71A并不是必须高,端子71的与玻璃板72相对的面可以整体为平面状。
对于玻璃板72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汽车用玻璃板。在汽车用玻璃板上为了除霜器、除雾器等,有时会设置电热丝。在设有电热丝的玻璃板72上通常设置将电热丝缠绕连接的导电层73。端子71经由导电部件11而与导电层73连接,因此电流经由端子71、导电部件11、导电层73而流到电热丝。
设置于汽车用玻璃的电热丝耗电高,需要流动大电流,但本发明的电连接部件10,即使流动大电流也能够抑制温度上升。因此,本发明的电连接部件优选用于汽车用玻璃板,特别是多设置有用于除雾器的传热线的后窗用玻璃板。
再者,在以上的带有端子的玻璃结构体的说明中,对使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部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使用其他电连接部件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本发明的电连接部件10是在玻璃板上具有导电性的连接部的部件,也能够用于与玻璃板上的天线、摄像部加热器、雨刷加热器、背光灯、雨水传感器等传感器类、以及太阳能电池等的电连接。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再者,各种物性如以下这样测定。
[导电部件的第1压缩应力]
关于导电部件的压缩25%时的压缩应力(第1压缩应力),在25℃测定从未加压到压缩厚度25%所需的载荷(N),除以导电部件的截面积,计算出压缩应力(N/mm2)。载荷的测定使用材料试验机(株式会社东阳精机制作所制,商品名“Strograph VE5D”)进行。再者,导电部件的截面积为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导电部件的面积的平均值。
[导电部件的第2压缩应力]
采用与测定第1压缩应力时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在使导电部件压缩25%的状态下,在105℃保持22小时。然后,释放压缩应力,在25℃放置30分钟。接着,采用与第1压缩应力同样的方法,测定压缩25%时的压缩应力,作为第2压缩应力。
[压缩25%时的电阻]
压缩25%时的导电部的电阻,采用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
[固定部件的伸长量]
将固定部件的两面分别与JIS G4305规定的SUS304板夹具接合。然后,在25℃环境下,使用“Autograph AGS-X”(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把持SUS304板夹具,将固定部件沿厚度方向拉伸,在施加了96kPa载荷的状态下维持30分钟。然后,将释放载荷后的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的伸长量在上述材料试验机中进行测定。
[粘合剂层的断裂时的伸长率和弹性模量]
按照固定部件作成时的顺序,将与各固定部件的粘合剂层相同厚度的粘合剂层形成在剥离膜(商品名“SP3000-75”东洋布业株式会社制)的单面上。加工成10mm×200mm的尺寸后,将粘合剂层从剥离片剥离,将该粘合剂层的两端把持在材料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商品名“Autograph AGS-X”)的夹具上。
然后,在25℃环境下,使用上述材料试验机,以5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固定部件,制作S-S曲线,测定粘合剂层的断裂时的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以JIS Z0237的“8.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为基准,测定伸长100μm时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时伸长率下的拉伸强度,通过相对于伸长量的拉伸强度而算出的。
[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
采用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
[基材的tanδ]
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来测定基材的tanδ。动态粘弹性测定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IT计测控制株式会社制,商品名“DVA-200”),在拉伸模式、-50~150℃、以5℃/分钟的升温速度、10Hz的频率进行,读取了85℃时的tanδ的值。
[导电部件1的制作]
首先,准备埋入有强磁性体的销的模具,向该模具中注入混合有作为导电性填料的平均粒径为35μm的银被覆镍粒子的作为液状橡胶的硅橡胶,将具有由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导电部和包围其周围的绝缘部的导电部件成型。导电部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含有率为33体积%。
在导电部件的成型中,在模具内部插入具有1个用于插入导电部件的贯通孔、且厚度为100μm的PET片即树脂片,导电部件一体地成型于树脂片的贯通孔内部,得到了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1(以下也简称为“导电部件1”,之后的导电部件2也同样)。导电部件具有图1所示的结构,树脂片(连接部件)埋入绝缘部,导电部为圆形。另外,如图7所示,在连接部件上设有1个导电部件。连接部件的尺寸为40mm×40mm。导电部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填充率为33体积%。导电性填料沿厚度方向连续地取向。将导电部件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
[导电部件2~4的制作]
改变设置于树脂片的用于插入导电部件的贯通孔的数量,并且如表1所示调整设置于各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的数量。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2、3中,如图8所示,将多个导电部件排成一列,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4中,如图3所示,设置两个由2个导电部件构成的列。导电部件2~4中的各连接部件的大小分别为40×60mm、40×80mm、40×40mm。其它结构与导电部件1相同。
[导电部件5~7的制作]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导电部件和贯通孔的尺寸以外,与导电部件2同样地制作。
[导电部件8的制作]
在树脂片上设置一个正方形的贯通孔,在连接部件上设置一个正方形的导电部件(4mm见方,相当于直径为4.5mm)。导电部件是使含有平均粒径为35μm的银粒子的液状硅橡胶交联固化而形成其整体的。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含有率为43体积%。其它与导电部件1相同。
(固定部件1)
相对于由丙烯酸类聚合物(分子量分布=1.5,重均分子量=90万)和增粘树脂构成的主剂100质量份,配合4质量份的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ートL-55E”,东曹株式会社制)和1质量份的硅烷偶联剂,调制出丙烯酸类粘合剂,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而合成,其主要单体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并且含有羟基作为极性基团。将丙烯酸类粘合剂涂布在作为基材的厚度为100μm的PET膜的两面并加热干燥,由此在基材两面形成各自的厚度为50μm的粘合剂层,得到双面粘合胶带(固定部件1)。将固定部件的详细情况示于表2。
(固定部件2)
相对于由丙烯酸类聚合物(分子量分布=1.5,重均分子量=50万)和增粘树脂构成的主剂100质量份,配合2.1质量份的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ートL-55E”,东曹株式会社制)和1质量份的硅烷偶联剂,调制出丙烯酸类粘合剂,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而合成,其主要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并且含有羟基作为极性基团。将丙烯酸类粘合剂涂布在作为基材的厚度为100μm的PET膜的两面并加热干燥,由此在基材两面形成各自的厚度为50μm的粘合剂层,得到双面粘合胶带(固定部件2)。
(固定部件3)
相对于由丙烯酸类聚合物(商品名“SCT101”,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分子量分布=5~8,重均分子量=110万)和增粘树脂构成的主剂100质量份,配合4质量份的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ートL-55E”,东曹株式会社制)和1质量份的硅烷偶联剂,调制出丙烯酸类粘合剂。将所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涂布在作为基材的厚度为100μm的PET膜的两面并加热干燥,由此在基材两面形成各自的厚度为50μm的粘合剂层,得到双面粘合胶带(固定部件3)。
(电连接部件的制作)
[实施例1]
将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1切成外周与连接部件的大小一致且宽度为10mm的四边形框状,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1的连接部件的两面贴上双面粘合胶带,得到具有图7所示的形态的电连接部件。
[实施例2、3]
将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1切成外周与连接部件的大小一致且宽度为10mm的四边形框状,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2、3各自的连接部件的两面贴上双面粘合胶带,得到除了导电部件的数量以外与图8所示的形态相同的电连接部件。
[实施例4]
将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1切成外周与连接部件的大小一致且宽度为10mm的四边形框状,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4的连接部件的两面贴上双面粘合胶带,得到与图3所示的形态相同的电连接部件。
[实施例5、6]
将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1切成外周与连接部件的大小一致且宽度为10mm的四边形框状,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5、6各自的连接部件的两面贴上双面粘合胶带,得到除了导电部件的数量以外与图8所示的形态相同的电连接部件。
[实施例7]
将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2切成外周与连接部件的大小一致且宽度为10mm的四边形框状,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2的连接部件的两面贴上由双面粘合胶带构成的固定部件2,得到除了导电部件的数量以外与图8所示的形态相同的电连接部件。
[实施例8]
将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1切成外周与连接部件的大小一致且宽度为10mm的四边形框状,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8的连接部件的两面贴上由双面粘合胶带构成的固定部件1,得到除了导电部件的数量以外与图7所示的形态相同的实施例8的电连接部件。
[比较例1]
将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3切成外周与连接部件的大小一致且宽度为10mm的四边形框状,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2的连接部件的两面贴上双面粘合胶带,得到除了导电部件的数量以外与图8所示的形态相同的比较例1的电连接部件。
[比较例2]
将作为双面粘合胶带的固定部件1切成外周与连接部件的大小一致且宽度为10mm的四边形框状,在带有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7的连接部件的两面贴上双面粘合胶带,得到除了导电部件的数量以外与图8所示的形态相同的比较例2的电连接部件。
[温度上升评价]
如图15所示,将在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电连接部件10组装到评价装置中。具体而言,在两片铜板85、86之间以导电部件11被压缩至0.5mm的方式夹入电连接部件10(压缩率为28.5%)。将在电连接部件10的两面设置的固定部件15A、15B与铜板85、86接合。在铜板86、87之间连接恒流电源88,在一方的铜板86上安装热电偶89。在热电偶89上连接有显示由热电偶89测定出的温度的温度显示器90。
在组装上述评价装置之后,从恒流电源88流通26A的恒定电流。将通电30分钟后的铜板86的表面温度作为平衡温度,使用热电偶89对其进行测定。将30分钟后的温度作为平衡温度的理由如下。如果进行通电,则会产生由于电力引起的加热,因此评价装置被加热,成为比外部气温高的温度,向外部气体放热。如果通电一定时间,则由该电力产生的加热量、和由于外部气温与评价装置的温度差产生的放热量相等。将其称为平衡状态,从通电开始约20分钟达到该状态。此后,评价装置的温度恒定。在本评价中,观测了切实达到平衡状态的通电30分钟后的温度。第1次循环的平衡温度观测后,使评价装置恢复为外部气体温度。反复进行3次以上操作,根据第1次循环与第3次循环的平衡温度之差,基于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4。
A:平衡温度之差为2℃以下
B:平衡温度之差大于2℃且为5℃以下
C:平衡温度之差大于5℃
表1
导电部件No. 1 2 3 4 5 6 7 8
导电部直径 mm 2.0 2.0 2.0 2.0 1.25 2.6 0.8 4mm见方
导电部件的直径 mm 3.0 3.0 3.0 3.0 3.0 3.6 3.0 4mm见方
导电部的数量 1 2 3 4 2 2 2 1
导电部厚度(初期值,H0) mm 0.70 0.70 0.70 0.70 0.70 0.70 0.70 0.70
导电部厚度(压缩后,H1) mm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贯通孔的直径 mm 2.0 2.0 2.0 2.0 2.0 2.6 2.0 4.0
第1压缩应力(压缩25%) N/mm2 3.3 3.3 3.3 3.3 2.0 3.4 0.9 6.3
第2压缩应力(压缩25%) N/mm2 0.8 0.8 0.8 0.8 0.7 0.9 0.4 1.9
25%压缩时的电阻值 2 1 1 1 10 1 35 30
导电部硬度A型硬度计 78 78 78 78 73 79 79 45
绝缘部硬度A型硬度计 35 35 35 35 35 35 35
表2
表3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固定部件 固定部件1 固定部件1 固定部件1 固定部件1 固定部件1
导电部件 导电部件1 导电部件2 导电部件3 导电部件4 导电部件5
导电部直径(mm) 2.0 2.0 2.0 2.0 1.25
导电部个数 1 2 3 4 2
电流 26A 26A 26A 26A 26A
施加时间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施加循环 3次 3次 3次 3次 3次
外部气温 23℃ 17℃ 21℃ 24℃ 19℃
平衡温度(第1次循环) 38℃ 26℃ 21℃ 27℃ 30℃
平衡温度(第2次循环) 38℃ 26℃ 23℃ 27℃ 30℃
平衡温度(第3次循环) 40℃ 25℃ 23℃ 28℃ 30℃
温度上升评价 A A A A A
表4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比较例1 比较例2
固定部件 固定部件1 固定部件2 固定部件1 固定部件3 固定部件1
导电部件 导电部件6 导电部件2 导电部件8 导电部件2 导电部件7
导电部直径(mm) 2.6 2.0 4mm见方 2.0 0.8
导电部个数 2 2 1 2 2
电流 26A 26A 26A 26A 26A
施加时间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施加循环 3次 3次 3次 3次 3次
外部气温 18℃ 23℃ 22℃ 23℃ 22℃
平衡温度(第1次循环) 23℃ 35℃ 38℃ 38℃ 42℃
平衡温度(第2次循环) 24℃ 36℃ 39℃ 42℃ 48℃
平衡温度(第3次循环) 24℃ 38℃ 40℃ 45℃ 53℃
温度上升评价 A B A C C
如上所述,在各实施例中,通过使导电部件的第1和第2压缩应力在预定的范围内,并且使固定部件的厚度方向的伸长量为一定值以下,即使对导电部件流通大电流,也能够抑制温度经时上升。
附图标记说明
10、20、30、40 电连接部件
11 导电部件
11A 上表面
11B 下表面
12 导电部
12B 导电性填料
13 绝缘部
15、15A、15B、25、35、35A、35B、45 固定部件
16A 基材
16B、16C 粘合剂层
18 连接部件
18A 贯通孔
22 外部片部件
70 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71 端子
72 玻璃板
73 导电层(连接对象部件)

Claims (14)

1.一种电连接部件,其具备导电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使所述导电部件与连接对象部件接触,并且保持沿厚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
所述导电部件被沿所述厚度方向压缩25%时的压缩应力为1.0N/mm2以上15.0N/mm2以下,
所述固定部件被沿所述厚度方向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伸长量为400μm以下。
2.一种电连接部件,其具备导电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使所述导电部件与连接对象部件接触,并且保持沿厚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
将所述导电部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压缩,在发生25%压缩变形的状态下在105℃下保持22小时后,除去施加的载荷,释放压缩应力,然后再次沿所述厚度方向压缩25%,此时的压缩应力为0.5N/mm2以上6.0N/mm2以下,
所述固定部件被沿所述厚度方向以96kPa拉伸30分钟时的伸长量为40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为粘合剂层,或者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两面的粘合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粘合剂层被沿所述厚度方向拉伸的过程中,断裂时的伸长率为1000%以上,弹性模量为0.02MPa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部件,对所述基材进行10Hz、拉伸模式的动态粘弹性评价时,85℃下的损耗正切tanδ为0.08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
所述导电部的直径为1.0~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厚度为0.2~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数量为1~10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整体由具有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构成,
所述橡胶状弹性体含有25~90体积%的导电性填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由柱状导电部和围绕在所述柱状导电部周围的绝缘部构成,所述柱状导电部由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制成,所述绝缘部由绝缘性橡胶状弹性体制成,
形成所述柱状导电部的导电性橡胶状弹性体含有25~80体积%的导电性填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具备含有导电性填料的导电部,所述导电性填料沿厚度方向取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为在橡胶状弹性体的外部覆盖了导电层的部件,或者为金属弹簧。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部件,其还具备使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件。
14.一种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其具有: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部件、
至少一面设置有导电层的玻璃板、以及
端子,
所述电连接部件配置在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层之间,并且所述端子经由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导电层连接,
所述端子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玻璃板。
CN202080030724.4A 2019-04-26 2020-04-24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Active CN113728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6817 2019-04-26
JP2019086817 2019-04-26
PCT/JP2020/017718 WO2020218520A1 (ja) 2019-04-26 2020-04-24 電気接続部材、及び端子付きガラス板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8069A CN113728069A (zh) 2021-11-30
CN113728069B true CN113728069B (zh) 2023-11-21

Family

ID=7294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0724.4A Active CN113728069B (zh) 2019-04-26 2020-04-24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55368B2 (zh)
EP (1) EP3960830A4 (zh)
JP (2) JP6830720B1 (zh)
CN (1) CN113728069B (zh)
WO (1) WO20202185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66269A4 (en) * 2018-10-11 2022-06-15 Sekisui Polymatech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ON SHEET, AND GLASS SHEET STRUCTURE WITH END
CN113728069B (zh) * 2019-04-26 2023-11-21 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EP4224492A1 (en) 2021-01-20 2023-08-09 Sekisui Polymatech Co., Lt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ember, electrical connecting member,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KR20240089452A (ko) * 2022-03-31 2024-06-20 세키수이 폴리머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접속부재, 전기접속부재의 포장체 및 전기접속부재의 첩부방법
CN117373728B (zh) * 2022-06-30 2024-09-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排、导电排组件及车用电气设备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963A (zh) * 2002-04-03 2005-08-03 陶氏康宁东丽硅氧烷株式会社 导电硅橡胶组合物
CN101026939A (zh) * 2006-02-22 2007-08-29 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连接片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1120257A (zh) * 2005-02-18 2008-02-06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导电性接触器单元及导电性接触器
JP2012043690A (ja) * 2010-08-20 2012-03-01 Asahi Glass Co Ltd 接続部材
CN104604034A (zh) * 2012-08-10 2015-05-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电连接构造和具有该电连接构造的带端子的玻璃板以及带端子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5453349A (zh) * 2013-08-12 2016-03-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有配件的导电片
CN105555894A (zh) * 2013-09-20 2016-05-04 Dic株式会社 粘着胶带及电子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05884D0 (en) 2006-03-24 2006-05-03 Pilkington Plc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0020918A (ja) 2008-07-08 2010-01-2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端子構造及び車両用端子付ガラス板
JPWO2018116844A1 (ja) * 2016-12-22 2019-10-24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US9997846B1 (en) * 2017-02-21 2018-06-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Window electrical terminals
EP3866269A4 (en) * 2018-10-11 2022-06-15 Sekisui Polymatech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ON SHEET, AND GLASS SHEET STRUCTURE WITH END
WO2020203037A1 (ja) * 2019-03-29 2020-10-08 積水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部材、および端子付きガラス板構造
CN113728069B (zh) * 2019-04-26 2023-11-21 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US20210043997A1 (en) * 2019-08-05 2021-02-11 Agc Automotive Americas R&D, Inc. Window assembly with solderless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21029307A1 (ja) * 2019-08-09 2021-02-18 積水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接続部品及び接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963A (zh) * 2002-04-03 2005-08-03 陶氏康宁东丽硅氧烷株式会社 导电硅橡胶组合物
CN101120257A (zh) * 2005-02-18 2008-02-06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导电性接触器单元及导电性接触器
CN101026939A (zh) * 2006-02-22 2007-08-29 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连接片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JP2012043690A (ja) * 2010-08-20 2012-03-01 Asahi Glass Co Ltd 接続部材
CN104604034A (zh) * 2012-08-10 2015-05-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电连接构造和具有该电连接构造的带端子的玻璃板以及带端子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5453349A (zh) * 2013-08-12 2016-03-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有配件的导电片
CN105555894A (zh) * 2013-09-20 2016-05-04 Dic株式会社 粘着胶带及电子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55368B2 (en) 2023-12-26
JP2021057354A (ja) 2021-04-08
EP3960830A4 (en) 2023-03-22
JP6830720B1 (ja) 2021-02-17
JPWO2020218520A1 (ja) 2021-05-06
CN113728069A (zh) 2021-11-30
EP3960830A1 (en) 2022-03-02
US20220190496A1 (en) 2022-06-16
WO2020218520A1 (ja)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28069B (zh)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US9598614B2 (en) Three-dimensional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film
CN102741943B (zh) 异向性导电膜、接合体以及粘结方法
CN106105404A (zh) 可挠性安装模块体的制造方法
KR20140091456A (ko) 부직 접착 테이프 및 그로부터의 물품
EP2461426B1 (en) Anisotropic conduc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isotropic conductor, and anisotropic conductor arrangement sheet
CN113544911B (zh) 电连接构件和附带端子的玻璃板结构
JP7405337B2 (ja) 電気接続シート、及び端子付きガラス板構造
KR101982953B1 (ko) 열확산 시트
KR20230066461A (ko) 도전 부재, 전기 접속 부재, 및 접속 구조
US20140179065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KR20100110342A (ko) 안테나 시스템의 제조 방법
CN112640573B (zh) 片状发热体及发热装置
JP2022109625A (ja) 電気接続部材、及び接続構造
JP5966069B2 (ja) 異方性導電フィルム、接合体及び接続方法
JP2004079278A (ja) 導電性粘着層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