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5645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5645A
CN113725645A CN202111002398.9A CN202111002398A CN113725645A CN 113725645 A CN113725645 A CN 113725645A CN 202111002398 A CN202111002398 A CN 202111002398A CN 113725645 A CN113725645 A CN 113725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fixing
heat dissipation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23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义宏
张志辉
殷定彬
游万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23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5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5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绝缘座体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具有供一对接元件插入其中的插接口,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上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具有靠近所述插接口设置的一端和远离所述插接口设置的另一端,每一所述电源端子还具有自所述固定片的所述一端延伸的接触片和自所述固定片的所述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脚,所述接触片上形成有若干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接触部,所述接触片自所述一端朝向所述焊接脚方向延伸形成,以使所述接触部相较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接触片的衔接部位更远离插接口设置。本发明电连接器可有效提高插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22日、申请号为201811227415.7、发明名称为“电连接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卡缘电源连接器做为电源供应器的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传统电源连接器中,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位靠近其插接口设置,进而导致与对接元件电性连接时插接深度较浅,插接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具体地,传统的卡缘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向前且向内凸伸入对接槽,使得接触部位于靠近插接口的位置。然而,在接触部靠近所述插接口设置的情况下,会使得对接电路板的金手指插入深度较短,若有震荡的情况,容易因稳定度较差而使得电流传输下降。若为了解决稳定度较差而使插入行程变深,又会导致对接电路板的金手指的磨损较大,不适合长时间的使用,并且容易随着时间而使功率下降。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插接稳定性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具有供一对接元件插入其中的插接口,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上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具有靠近所述插接口设置的一端和远离所述插接口设置的另一端,每一所述电源端子还具有自所述固定片的所述一端延伸的接触片和自所述固定片的所述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脚,所述接触片上形成有若干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接触部,所述接触片自所述一端朝向所述焊接脚方向延伸形成,以使所述接触部相较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接触片的衔接部位更远离插接口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片形成有若干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弹性臂,若干所述弹性臂自接触片的起始端开始分开延伸、并于接触片的自由末端沿横向相互连接,所述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弹性臂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口供所述对接元件沿前后方向插入或拔出,所述绝缘座体具有设置有固定槽以固定所述固定片的侧壁,所述侧壁还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槽前端以限制电源端子前移的阻挡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片呈凸字型,并具有位于后侧的基板部及自基板部向前突伸形成的突部,所述突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基板部的宽度,所述接触片自所述突部的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部的两侧形成有卡合部,所述突部的两侧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固定槽具有收容所述基板部和突部的中间部、形成在中间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以与限位部和卡合部相干涉配合的固定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槽向后开放设置,所述阻挡部形成有向前开放、并向后连通所述固定槽的透气窗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由所述侧壁限定形成的对接腔,在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所述侧壁形成有散热流道,所述散热流道连通所述固定槽,并且向后开放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座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侧壁,分别固定于一对所述侧壁上的相对位置的两个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上下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夹持所述对接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电源端子沿所述横向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侧壁于相邻电源端子之间的间隔位置处形成前后贯穿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对接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外侧于相邻电源端子的间隔位置处向外突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于所述绝缘座体的外表面,所述散热通道凹设于相应凸出部靠近所述对接腔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电连接器通过将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结构改变,使得电连接器的插入行程较深,实现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将所述接触部相较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接触片的衔接部位更远离插接口设置,使得对接元件并不会因插入行程变深而有较多的磨损。另外,通过电源端子接触片的反折设计,也可以使得电源端子与对接元件的夹持力较佳,可晃动的程度低,从而将电连接器的插接稳定度提高,进而使功率损耗以及使用寿命相对获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中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绝缘本体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中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源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将部分电源端子移除后沿线B-B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将部分电源端子移除后的另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座体1及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1的若干电源端子2。为了便于说明,下文将以电连接器100的对接端视为前端、与对接端相反的另一端视为后端进行说明,也即前后方向为电连接器100与对接元件(未图示)的插接方向,同时,定义与所述前后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为横向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另一个方向为高度方向(也称上下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座体1于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于高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请参图1至图6并结合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绝缘座体1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1及形成在两个侧壁11之间的对接腔12,所述对接腔12形成有供一对接元件插入其中的插接口120。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侧壁11整体呈水平设置,且所述两个侧壁1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以在其间形成所述对接腔12,两个所述侧壁11面向彼此的一侧为各侧壁11的内侧、与所述内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为其外侧,每一所述侧壁11于其内侧设有倾斜延伸的导引面111,所述导引面111自所述侧壁11的前端面110向后且向内侧倾斜延伸,以使所述插接口120的前端开口尺寸最大。
在本发明中,设定对接元件的插接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侧壁11上设有固定槽112及位于所述固定槽112前端的阻挡部113。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壁11上的阻挡部113彼此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槽112整体上呈凸字型设置,并具有位于中部的中间部1121及形成于所述中间部1121两侧的固定部1122。
所述固定槽112向后开放设置,所述阻挡部113形成有向前开放、并向后连通所述固定槽112的透气窗口11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窗口1131沿前后方向将所述阻挡部113贯穿,且所述透气窗口1131沿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槽112的宽度。
于垂直所述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所述侧壁11于所述固定槽112背离对接腔12的一侧还形成有散热流道114,所述散热流道114连通所述固定槽112及所述透气窗口1131,并且向后开放设置。换言之,所述侧壁11的内侧具有所述散热流道114,所述散热流道114与所述对接腔12分置于对应固定槽112于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另外,自所述侧壁11的内表面向外侧凹陷形成至少一凹槽118(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凹槽118与对应的散热流道114及固定槽112均相连通。每一所述固定槽112的外侧对应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的若干所述凹槽118,每一所述凹槽118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向后延伸至所述侧壁11的后端面以呈现向后开放状态,所述凹槽118向前延伸至与所述固定槽112平齐,也即其并未向前将所述侧壁11贯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座体1具有上、下两排所述固定槽112以及形成于上排固定槽112与下排固定槽112之间的间隔壁13,所述间隔壁13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形成于所述绝缘座体1内部,并将上、下排固定槽112隔开,位于同排的若干所述电源端子2沿所述绝缘座体1的横向间隔排列。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壁13沿上下方向位于两个所述侧壁11之间,且靠近所述侧壁11的后端面设置,另外,于前后方向上,所述间隔壁13的后端面位于所述侧壁11的后端面前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座体1也可由两个所述侧壁11间隔形成仅一排所述固定槽112,若干所述电源端子2沿所述绝缘座体1的横向间隔排列。
另外,所述侧壁11于相邻电源端子2之间的间隔位置处形成前后贯穿的散热通道115,所述散热通道115与所述对接腔1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道115分成位于前侧的第一散热通道1151及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151后侧的第二散热通道1152,于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151的宽度较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152的宽度小。于前后方向上,且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15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152的长度,同时,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151位于所述固定槽112的前侧。
所述侧壁11外侧于相邻电源端子2的间隔位置处向外突设有凸出部116,所述凸出部116沿所述插接方向延伸设置,且沿所述侧壁11的壁厚方向(也即高度方向)向外突伸。进一步地,于前后方向上,所述凸出部116延伸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体1的全长度范围,也即自所述绝缘座体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绝缘座体1的后端,进而加强绝缘座体1的结构强度,由于凸出部116设置于相邻电源端子2的间隔位置处,因此也不会影响电源端子2散热。
所述侧壁11于其固定槽1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至少一个通槽117,也即每两个相邻的凸出部116之间夹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槽117,所述通槽117与所述固定槽112、散热流道114及凹槽118均相连通,以将电源端子2产生的热量沿高度方向释放出去。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两个相邻的凸出部116之间夹设的所述通槽117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调整。
请参图7至图11并结合图3至图4所示,每一所述电源端子2呈片状设计,且具有固定于所述侧壁11上的固定片21、自所述固定片21一端延伸入对接腔12内的接触片22和自固定片21另一端延伸出绝缘座体的焊接脚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21大体呈水平设置的平板状,于高度方向上,所述接触片22与所述焊接脚23位于所述固定片21的同一侧。
具体地,所述固定片21呈凸字型,并具有位于后侧的基板部211、形成于所述基板部211两侧的卡合部212、自所述基板部211向前突伸的突部213、形成于所述突部213两侧的限位部214;在本实施例中,于横向方向上,所述突部213的宽度小于所述基板部211的宽度。
另外,所述固定片2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散热开口215,所述散热开口215沿高度方向将所述固定片21贯穿,并且所述散热开口215沿上下方向连通所述对接腔12、散热流道114及通槽117,以将电源端子2产生的热量向后且沿高度方向向外散发出去。进一步地,于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散热开口215与绝缘座体1上对应的所述通槽117对齐设置。在本发明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21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散热开口215,且两个所述散热开口215沿横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开口215的数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设定,以使固定片21上积聚的热量更快散出。
所述接触片22自所述突部213的前端延伸形成,所述基板部211上形成有沿横向延伸的加强肋2112。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片22自所述突部213的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形成,以使所述接触片22与所述固定片21之间的夹角开口朝后。
具体地,所述接触片22自所述固定片21相邻插接口120的一端朝向所述焊接脚23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每一所述接触片22上形成有若干沿横向间隔设置的接触部221,所述接触部221于所述接触片22上远离所述插接口120设置。也即,所述接触片22的起始端220(也即接触片22与所述固定片21的衔接位置)更靠近所述侧壁11的前端面110,所述接触部221位于所述起始端220的后方。
同时,所述接触片22形成有若干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弹性臂223,若干所述弹性臂223自接触片22的起始端220开始分开延伸、并于接触片22的自由末端沿横向相互连接,所述接触部221形成于所述弹性臂223上,且朝向远离所述固定片21的方向突出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接触片22于其后端通过一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连接臂224将若干所述弹性臂223彼此连接,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接触片22上的接触部221朝向彼此拱出,以将对接元件夹持于其中。
组装时,所述电源端子2自后向前组装入所述绝缘座体1内,位于同排的若干所述电源端子2沿所述绝缘座体1的横向间隔排列,与若干电源端子上下对应的对接腔12沿横向贯通设置,两排所述电源端子2中的至少部分电源端子2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
每一所述电源端子2的固定片21固定于所述侧壁11上的固定槽112内,所述阻挡部113位于所述电源端子2的前侧以限制电源端子2向前移动,所述散热流道114位于所述固定片21的外侧且紧邻其设置。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固定片21的外表面与所述侧壁11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此间隙即为所述散热流道114,所述固定片21的外表面暴露于所述散热流道114内而不会直接与侧壁11的内表面相接触,从而使得热量可以沿所述散热流道114传递出去;同时由于所述固定片21的外表面与所述侧壁11之间存在所述散热流道114,而所述散热流道114与所述通槽117之间还设置有所述凹槽118,从而使得固定片21与侧壁11之间的供热气流通的空间更大,于高度方向上,所述电源端子2上产生的热量经所述散热流道114、凹槽118及通槽117向外散出,散热效果更好。
所述固定片21的基板部211和突部213收容于所述固定槽112的中间部1121,所述卡合部212和限位部214与形成在中间部1121两侧的固定部1122相干涉配合,以在所述固定片21的前段和后段同时进行固定,进而将电源端子2稳定固持于对应的固定槽112内,防止在与对接元件对接时电源端子2晃动,提高对接稳定性。
所述连接臂224的后端缘位于所述间隔壁13的前表面前方,在本实施例中,于前后方向上,所述接触部221到所述侧壁11的前端面110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触部221到所述侧壁11的后端面的距离,如此,以使对接元件在远离插接口的位置与接触部221电性接触,进而使得对接元件的插接深度得以有效加深,从而提高插接稳定性。同时,由于插接位置较深,而在所述绝缘座体1的侧壁11上设置有向后开放设置的散热流道114、向前开放设置的透气窗口1131及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散热通道115,并且因散热流道114的存在而使电源端子2在上下方向上并不会与侧壁11接触,从而避免电源端子2两侧因透气性较差而造成的热量过高及积聚,且使得对接腔12内部的热量快速地散发出去。另外,所述电源端子2上设置有与通槽117沿上下方向对应设置的散热开口215,以使电源端子2更快地将热量散发出去。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具有供一对接元件插入其中的插接口,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上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具有靠近所述插接口设置的一端和远离所述插接口设置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源端子还具有自所述固定片的所述一端延伸的接触片和自所述固定片的所述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脚,所述接触片上形成有若干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接触部,所述接触片自所述一端朝向所述焊接脚方向延伸形成,以使所述接触部相较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接触片的衔接部位更远离插接口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形成有若干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弹性臂,若干所述弹性臂自接触片的起始端开始分开延伸、并于接触片的自由末端沿横向相互连接,所述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弹性臂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供所述对接元件沿前后方向插入或拔出,所述绝缘座体具有设置有固定槽以固定所述固定片的侧壁,所述侧壁还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槽前端以限制电源端子前移的阻挡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呈凸字型,并具有位于后侧的基板部及自基板部向前突伸形成的突部,所述突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基板部的宽度,所述接触片自所述突部的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部的两侧形成有卡合部,所述突部的两侧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固定槽具有收容所述基板部和突部的中间部、形成在中间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以与限位部和卡合部相干涉配合的固定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向后开放设置,所述阻挡部形成有向前开放、并向后连通所述固定槽的透气窗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由所述侧壁限定形成的对接腔,在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所述侧壁形成有散热流道,所述散热流道连通所述固定槽,并且向后开放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侧壁,分别固定于一对所述侧壁上的相对位置的两个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上下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夹持所述对接元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电源端子沿所述横向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侧壁于相邻电源端子之间的间隔位置处形成前后贯穿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对接腔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外侧于相邻电源端子的间隔位置处向外突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于所述绝缘座体的外表面,所述散热通道凹设于相应凸出部靠近所述对接腔的一侧。
CN202111002398.9A 2018-10-22 2018-10-22 电连接器 Pending CN113725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2398.9A CN113725645A (zh) 2018-10-22 2018-10-22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7415.7A CN109149196A (zh) 2018-10-22 2018-10-22 电连接器
CN202111002398.9A CN113725645A (zh) 2018-10-22 2018-10-22 电连接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7415.7A Division CN109149196A (zh) 2018-10-22 2018-10-22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645A true CN113725645A (zh) 2021-11-30

Family

ID=648089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7415.7A Pending CN109149196A (zh) 2018-10-22 2018-10-22 电连接器
CN202111002398.9A Pending CN113725645A (zh) 2018-10-22 2018-10-22 电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7415.7A Pending CN109149196A (zh) 2018-10-22 2018-10-22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914919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25294A (ko) * 2019-08-27 2021-03-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커넥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03749U (zh) * 2016-01-14 2016-06-08 温州健坤接插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灯具上的电连接器
CN106856266A (zh) * 2016-01-08 2017-06-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06856269A (zh) * 2015-12-31 2017-06-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206451874U (zh) * 2016-12-30 2017-08-29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107181089A (zh) * 2017-05-12 2017-09-19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2509B2 (en) * 2010-08-06 2013-02-26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compliant heat sink
CN105207006B (zh) * 2014-06-12 2017-11-17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US10205290B2 (en) * 2015-02-17 2019-02-12 Chou Hsien Tsai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5303704U (zh) * 2016-01-14 2016-06-08 温州健坤接插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灯具上的多功能电连接器
CN206864708U (zh) * 2017-05-12 2018-01-09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269A (zh) * 2015-12-31 2017-06-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06856266A (zh) * 2016-01-08 2017-06-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205303749U (zh) * 2016-01-14 2016-06-08 温州健坤接插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灯具上的电连接器
CN206451874U (zh) * 2016-12-30 2017-08-29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107181089A (zh) * 2017-05-12 2017-09-19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9196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US2009027524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20050287860A1 (en) Interlocking memb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027719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20090298343A1 (en) Battery connector with spacing structure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pressed contacts of battery connector
KR20070072339A (ko) 유연한 접합부를 갖춘 전기커넥터
JP2008041664A (ja) コネクタ
US74020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US10680361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769962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terminals constructed to simplify the assembly thereof
CN110783738A (zh) 电源连接器
CN110994247B (zh) 电连接器
CN110190461B (zh) 插头连接器
US2009008190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9160697A (ja) コネクタ
US809684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725645A (zh) 电连接器
CN111262074B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US8100702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106486821B (zh) 电连接器
CN106856270B (zh) 电源连接器
TWI669865B (zh) 電連接器
CN210111175U (zh) 电连接器
US635013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ffectively protecting and precisely positioning terminals there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