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5384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5384B
CN113725384B CN202111018499.5A CN202111018499A CN113725384B CN 113725384 B CN113725384 B CN 113725384B CN 202111018499 A CN202111018499 A CN 202111018499A CN 113725384 B CN113725384 B CN 113725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substrate
light
proj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84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5384A (zh
Inventor
胡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84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5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5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5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限定层、发光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一遮光结构;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位于第一开口内且位于第一开口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开口的孔径逐渐增加,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第一开口的深度;第一电极层位于发光层和像素限定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分部,第一电极分部与第一开口的侧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一遮光结构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遮光结构与第一电极分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要求越来越高。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金属层和阴极金属层等结构会对入射至显示面板内部的环境光进行反射,使环境光再次射出显示面板,如此,将导致用户在显示装置的黑屏状态下仍能观察到亮光,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像素限定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沿衬底基板指向像素限定层的方向,第一开口的孔径逐渐增加,形成第一开口的侧壁;
发光层,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位于第一开口内且位于第一开口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第一开口的深度;
第一电极层,位于发光层和像素限定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分部,第一电极分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的侧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第一遮光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遮光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发光单元的深度小于像素限定层的第一开口的深度,使得第一电极层不平坦,形成闪耀光栅结构,导致第一电极层,尤其是位于第一开口的侧壁处的第一电极分部对环境光的反射率较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结构,使第一遮光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使第一遮光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从而可以利用第一遮光结构遮挡至少部分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的环境光,降低第一电极分部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且附图中各元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其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如背景技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金属层和阴极金属层等结构会对入射至显示面板内部的环境光进行反射,使环境光再次射出显示面板,导致用户在显示装置的黑屏状态下仍能观察到亮光,影响显示效果。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位于像素限定层开口内,使得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金属层不平坦,形成闪耀光栅结构,位于像素限定层的开口侧壁处的部分阴极金属对环境光的反射率相较于其他位置处的阴极金属对环境光的反射率高,对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的影响更大。而且,当采用彩色滤光膜取代偏光片的技术,即将彩色滤光膜直接做在封装层上,利用彩色滤光膜的滤光原理,达到阻挡环境光反射的作用时,彩虹纹现象因局部反射率的增大而变得明显,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其中,彩虹纹现象是指,环境光通过彩色滤光膜等膜层以后,在发光二极管的电极层(如阴极层)中会发生较强的反射,反射光在经过黑矩阵(black matrix,BM)边缘时会发生单边衍射的现象,衍射光与反射光等进行了较为复杂的光的干涉等现象,导致颜色上发生了分离,因为每个子像素的滤光膜分别是对应单色光,故在宏观上,呈现出具有一定周期的各类颜色的彩纹,称为彩虹纹现象或色分离现象。由此可见,当环境光的反射率增大时,彩虹纹现象会变得明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限定层、发光层、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一遮光结构;像素限定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沿衬底基板指向像素限定层的方向,第一开口的孔径逐渐增加,形成第一开口的侧壁;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位于第一开口内且位于第一开口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第一开口的深度;第一电极层位于发光层和像素限定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分部,第一电极分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的侧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一遮光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遮光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第一遮光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且第一遮光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因而可以利用第一遮光结构遮挡至少部分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的环境光,降低第一电极分部对环境光的反射率,弱化彩虹纹现象,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像素限定层20、发光层30、第一电极层40以及第一遮光结构51;像素限定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像素限定层20具有多个第一开口201,沿衬底基板10指向像素限定层20的方向,第一开口201的孔径逐渐增加,形成第一开口201的侧壁;发光层3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1,发光单元31位于第一开口201内且位于第一开口20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发光单元31的厚度小于第一开口201的深度;第一电极层40位于发光层30和像素限定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电极层40包括第一电极分部41,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201的侧壁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一遮光结构51位于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遮光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驱动电路层71和第二电极层,驱动电路层71位于衬底基板10靠近像素限定层20的一侧;第二电极层位于驱动电路层71与像素限定层20之间,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二电极75;第一开口201露出部分第二电极75。其中,第二电极75是指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第一电极层40是指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发光单元31则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具体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发光功能层、电子阻挡层、空穴传输层以及空穴注入层等膜层。驱动电路层71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一个像素驱动电路与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过多说明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像素驱动电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所有发光二极管共用阴极(即第一电极层40)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可独立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沿衬底基板10指向像素限定层20的方向,第一开口201的孔径逐渐增加,使得第一开口201的侧壁为斜面。由于发光单元31位于第一开口201内且位于第一开口20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发光单元31的厚度小于第一开口201的深度,使得第一电极层40不平坦,即第一电极层40的各个部分并非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显示面板100中位于第一开口201内的部分第一电极层可形成闪耀光栅结构,与第一开口201的侧壁投影交叠的第一电极分部41对环境光的反射率较高,对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的影响较大。
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遮光结构51,并且第一遮光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从而可以利用第一遮光结构51遮挡至少部分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41的环境光,降低第一电极分部41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改善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此外,如图1所示,可选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的彩色滤光层,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60,色阻单元6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单元3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如此可以通过彩色滤光层的滤光原理阻挡环境光的反射。从图1可以看出,色阻单元60覆盖第一开口201内的第一电极层4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结构51降低第一电极分部41对环境光的反射率,还可以弱化反射的环境光经色阻单元60出射后引发的彩虹纹现象,改善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第一遮光结构51的材料可以为黑色光阻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结构,使第一遮光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且使第一遮光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从而可以利用第一遮光结构遮挡至少部分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的环境光,降低第一电极分部对环境光的反射率,弱化彩虹纹现象,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可选第一遮光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如此,全部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41的环境光均可以被第一遮光结构51遮挡,降低第一电极分部41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可选第一遮光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叠。如此,既可以遮挡全部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41的环境光,又可以避免对发光单元31出射的光束造成较大的影响,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关于第一遮光结构51所在的膜层位置,可有如下可选方案。
参见图1,可选第一遮光结构51与第一电极分部41接触。如此设置,可使第一遮光结构51对环境光具有良好的遮挡效果,还可以降低第一遮光结构51和第一电极分部41的对位难度,从而降低工艺难度。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彩色滤光层,彩色滤光层位于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60,相邻色阻单元60之间设置有第二遮光结构52,色阻单元6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单元3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第一遮光结构51与第二遮光结构52同层设置。
第二遮光结构52可以是黑矩阵,由黑色光阻材料制成。通过在相邻色阻单元60之间设置第二遮光结构52,可以降低不同发光单元31发出光线的相互串扰。本实施例将第一遮光结构51和第二遮光结构52同层设置,在降低第一电极分部41对环境光的反射率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可选第一遮光结构51和第二遮光结构52采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如此,可以节省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当第一遮光结构51与第二遮光结构52同层设置时,可选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遮光结构51的厚度小于第二遮光结构52的厚度。如此,可以降低第一遮光结构51对发光单元31出射光束的遮挡,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当然,上述结构并非限定。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薄膜封装层72、位于薄膜封装层72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触控层73以及位于彩色滤光层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光学胶层74,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遮光结构51还可以与触控层73和光学胶层74中的任意一者同层设置,或者,第一遮光结构51还可以内嵌于薄膜封装层7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只要保证第一遮光结构51位于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第一遮光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即可。
示例性的,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以第一遮光结构51与触控层73同层设置,且第一遮光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叠为例进行示意。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以第一遮光结构51与光学胶层74同层设置,且第一遮光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叠为例进行示意。
关于第一遮光结构51的材料,除了选择与黑矩阵相同的黑色光阻材料以外,还可以有如下可选方案。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彩色滤光层,彩色滤光层位于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60,色阻单元6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单元3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发光单元31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31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312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313,第一颜色发光单元311发出的第一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312发出的第二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λ2,第三颜色发光单元313发出的第三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λ3;色阻单元60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和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与第一颜色发光单元311对应设置,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与第二颜色发光单元312对应设置,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与第三颜色发光单元313对应设置;第一遮光结构51包括第一子遮光结构511、第二子遮光结构512和第三子遮光结构513;第一子遮光结构51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二子遮光结构51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三子遮光结构513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一子遮光结构511与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和/或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采用同一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第二子遮光结构512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和/或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采用同一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第三子遮光结构513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和/或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采用同一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
其中,色阻单元60具有滤光作用,色阻单元60与发光单元31对应设置,可以透过与发光单元31发出的光颜色(中心波长)相同的光,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所能透过的光的颜色(中心波长)是不同的。据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结构51采用与对应的色阻单元60颜色相异的色阻材料制备得到,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所能透过的光的颜色(中心波长)不同,使第一遮光结构51和相应的色阻单元60配合实现对环境光的遮挡,降低第一电极分部41对环境光的反射率,弱化彩虹纹现象,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第一子遮光结构511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且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覆盖的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叠,此时,第一遮光结构51可以与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和/或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采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由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与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所能透过的光的颜色不同,因此,环境光中透过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的光,无法透过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因而无法入射至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覆盖的第一电极分部41上,进而可以降低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同理,与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正投影交叠的第二子遮光结构512,可以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和/或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采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以遮挡入射至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覆盖的第一电极分部41上的环境光;与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投影交叠的第三子遮光结构513,可以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和/或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采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以遮挡入射至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覆盖的第一电极分部41上的环境光。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子遮光结构511与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的材料相同;第二子遮光结构512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的材料相同,第三子遮光结构513与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的材料相同。当然,此结构仅为示意,并非限定,只要保证第一遮光结构51与其对应的色阻单元60所能透过的光的颜色(中心波长)相异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第一遮光结构51与其他颜色的色阻单元60在同一工艺中制备为例进行说明,如此可以节省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遮光结构51可以与其他颜色的色阻单元60在不同的工艺步骤中制备,只要保证第一遮光结构51采用与其对应的色阻单元60颜色相异的色阻材料即可。
可选的,第一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620nm~630nm,第二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555nm~585nm,第三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440nm~480nm。换而言之,第一颜色的光可以为红光,第二颜色的光可以为绿光,第三颜色的光可以为蓝光。相应的,第一颜色发光单元311的出光颜色为红光,中心波长为620nm~630nm;第二颜色发光单元312的出光颜色为绿光,中心波长为555nm~585nm;第三颜色发光单元313的出光颜色为蓝光,中心波长为440nm~480nm;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所能透过的光为红光,中心波长为620nm~630nm;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所能透过的光为绿光,中心波长为555nm~585nm;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所能透过的光为蓝光,中心波长为440nm~480nm。
继续参见图6,可选的,第一遮光结构51内嵌于对应的色阻单元60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遮光结构51的厚度小于对应的色阻单元60的厚度。
具体的,当第一遮光结构51内嵌于对应的色阻单元60时,若第一遮光结构51与对应的色阻单元60的厚度相等,则会有部分环境光可以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41,降低遮光效果。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遮光结构51内嵌于对应的色阻单元60时,设置第一遮光结构51的厚度小于对应的色阻单元60的厚度,从而可以利用第一遮光结构51和对应的色阻单元60遮挡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41的环境光,而且可以避免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具体原理参见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子遮光结构511内嵌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子遮光结构511的厚度小于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的厚度;第二子遮光结构512内嵌于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二子遮光结构512的厚度小于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的厚度;第三子遮光结构513内嵌于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三子遮光结构513的厚度小于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遮光结构51由与对应的色阻单元颜色相异的色阻材料制成时,图6所示结构并非限定。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可选将第一遮光结构51与光学胶层74同层设置。此外,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还可选将第一遮光结构51与触控层73同层设置。只要保证第一遮光结构51与对应的色阻单元6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且与第一电极分部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即可。
进一步地,可选第一遮光结构51的厚度为1μm~5μm,与第一遮光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色阻单元60的厚度为1μm~5μm。
具体的,若色阻材料的厚度过薄,对相异颜色的光的吸光能力则较弱。以红色色阻为例,若红色色阻的厚度过薄,部分蓝光和绿光可能会透过红色色阻。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遮光效果,第一遮光结构51和与第一遮光结构51正投影重叠的部分色阻单元60的厚度不宜过薄,可选二者的厚度至少为1μm,以保证第一遮光结构51和与第一遮光结构51正投影重叠的部分色阻单元60具有足够的吸光能力,保证对入射至第一电极分部41的环境光的遮挡能力。
此外,若色阻材料的厚度过厚,一方面会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另一方面,色阻单元60对其可透过的光也会造成较多的损耗,影响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和显示亮度。以红色色阻为例,若红色色阻的厚度过厚,会增加对红光的损耗。因此,色阻单元60的最大厚度不宜过厚。尤其当第一遮光结构51内嵌于对应的色阻单元60时,色阻单元60的最大厚度为第一遮光结构51和与第一遮光结构51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色阻单元60的厚度之和,因此,第一遮光结构51和与第一遮光结构51正投影重叠的部分色阻单元60的厚度不宜过厚。可选二者厚度至多为5μm,如此,无论第一遮光结构51是否内嵌于对应的色阻单元60内,均可以在保证遮挡环境光的同时,避免影响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和显示亮度,同时避免过多增加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
综上,上述实施例针对第一遮光结构51的设置位置以及所用材料等做了详细说明。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6中的任一附图以及图9,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彩色滤光层,彩色滤光层位于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60,相邻色阻单元60之间设置有第二遮光结构52,色阻单元6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单元3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色阻单元60包括第一色阻分部601和第二色阻分部602;第一色阻分部601、第二色阻分部602、第一遮光结构51以及第二遮光结构5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依次分别为第一色阻投影6010、第二色阻投影6020、第一遮光投影510和第二遮光投影520;第一色阻投影6010、第二色阻投影6020、第一遮光投影510和第二遮光投影520互不交叠,且第一遮光投影510围绕第一色阻投影6010,第二色阻投影6020围绕第一遮光投影510,第二遮光投影520围绕第二色阻投影6020;多个色阻单元60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图中以不同的填充表示),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的比值相等,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的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的比值/>相等;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且均平行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
具体的,参照图1-图6中的任一附图,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至少包括第一色阻分部601和第二色阻分部602,第一色阻分部601和第二色阻分部60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均与第一遮光结构51和第二遮光结构5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第一色阻分部601和第二色阻分部602为色阻单元60中的透光部分。由于第一遮光结构51的设置,使得原本的色阻单元60被划分为多个部分,如此,环境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衍射,若衍射光在不同方向出现差异,可能会导致色散恶化,影响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本实施例设置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长度的比值(长宽比),以及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长度的比值(长宽比)均相等,以避免因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中透光部分的长宽比不同,造成衍射光在不同方向出现差异,从而可以避免色散严重,改善显示面板在黑屏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参见图6和图9,色阻单元60可以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单元61(如红色色阻单元)、第二颜色色阻单元62(如绿色色阻单元)以及第三颜色色阻单元63(如蓝色色阻单元)。本实施例中,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中的第一色阻分部601满足即,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的比值相等。式中,X1R表示红色色阻单元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Y1R表示红色色阻单元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X1G表示绿色色阻单元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Y1G表示绿色色阻单元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X1B表示蓝色色阻单元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Y1B表示蓝色色阻单元的第一色阻分部60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此外,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中的第二色阻分部602满足/>即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60的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的比值相等。式中,X2R表示红色色阻单元的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Y2R表示红色色阻单元的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X2G表示绿色色阻单元的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Y2G表示绿色色阻单元的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X2B表示蓝色色阻单元的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Y2B表示蓝色色阻单元的第二色阻分部60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因而具备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图10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沿所述衬底基板指向所述像素限定层的方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孔径逐渐增加,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
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像素限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分部,所述第一电极分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所述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第二遮光结构,所述第二遮光结构设置在相邻所述色阻单元之间;
第一遮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分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侧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且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分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分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分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所述第一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二遮光结构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遮光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遮光结构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和所述第二遮光结构采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一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λ1,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二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λ2,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三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λ3;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单元、第二颜色色阻单元和第三颜色色阻单元,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单元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单元与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单元与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包括第一子遮光结构、第二子遮光结构和第三子遮光结构;所述第一子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所述第二子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所述第三子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所述第一子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单元和/或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单元采用同一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所述第二子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单元和/或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单元采用同一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所述第三子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单元和/或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单元采用同一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内嵌于对应的所述色阻单元中,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遮光结构的厚度小于对应的所述色阻单元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结构的厚度为1μm~5μm;与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所述色阻单元的厚度为1μm~5μ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620nm~630nm,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555nm~585nm,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的中心波长为440nm~480n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色阻分部和第二色阻分部;所述第一色阻分部、所述第二色阻分部、所述第一遮光结构以及所述第二遮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依次分别为第一色阻投影、第二色阻投影、第一遮光投影和第二遮光投影;所述第一色阻投影、所述第二色阻投影、所述第一遮光投影和所述第二遮光投影互不交叠,且所述第一遮光投影围绕所述第一色阻投影,所述第二色阻投影围绕所述第一遮光投影,所述第二遮光投影围绕所述第二色阻投影;
多个所述色阻单元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不同颜色的所述色阻单元的第一色阻分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相等,不同颜色的所述色阻单元的第二色阻分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相等;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018499.5A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725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8499.5A CN113725384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8499.5A CN113725384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384A CN113725384A (zh) 2021-11-30
CN113725384B true CN113725384B (zh) 2024-02-06

Family

ID=78680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8499.5A Active CN113725384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5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1571B (zh) * 2021-12-08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14361358B (zh) * 2021-12-20 2024-02-06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72559A (zh) * 2022-06-30 2022-10-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828919A (zh) * 2023-06-30 2023-09-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6948A (zh) * 2017-06-29 2017-11-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119453A (zh) * 2018-09-25 2019-01-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584549A (zh) * 2020-04-29 2020-08-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200141421A (ko) * 2014-09-01 2020-1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2130697A (zh) * 2020-09-29 2020-12-2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2517208U (zh) * 2020-08-12 2021-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51888A (zh) * 2021-01-28 2021-06-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88705B2 (en) * 2014-05-27 2019-08-20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KR102335812B1 (ko) * 2014-09-19 2021-1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00080729A (ko) * 2018-12-27 2020-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41421A (ko) * 2014-09-01 2020-1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7316948A (zh) * 2017-06-29 2017-11-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119453A (zh) * 2018-09-25 2019-01-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584549A (zh) * 2020-04-29 2020-08-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2517208U (zh) * 2020-08-12 2021-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0697A (zh) * 2020-09-29 2020-12-2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951888A (zh) * 2021-01-28 2021-06-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384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2538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2538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479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0977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2920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9435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88953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396428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8299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64119B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316888B (zh) 一种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050014591A (ko) 컬러필터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380914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87193B (zh) 显示面板
CN112987386A (zh) 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5047668B (zh) 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US10969618B1 (en) Opposite substrate
CN1159889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3511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68141B (zh)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503643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4706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5132902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863926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掩膜版
CN11378257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