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2788A -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2788A
CN113722788A CN202110800846.3A CN202110800846A CN113722788A CN 113722788 A CN113722788 A CN 113722788A CN 202110800846 A CN202110800846 A CN 202110800846A CN 113722788 A CN113722788 A CN 113722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room
module
model
construction
mod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08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2788B (zh
Inventor
叶桦生
王宇
张佶
陈航宇
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20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20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20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20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008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2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2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2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2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2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进行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件的结构设计;对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对模块化设备机组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并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本发明通过BIM技术进行设备机组建模,并通过机电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整合,规划出模块化机房运输路线及与二次结构的施工顺序,进而运用可拆卸滑轮组将模块化机房运输至指定位置,可解决传统施工现场多专业多工种同时施工协调难度大,施工工序设计难度大的问题,通过BIM技术进行预拼装,通过二次深化设计,合理布置各类管道、阀门、增压泵等的位置,规划整体设备及管道共用钢。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的设备层(以下均简称为设备层)是指沿结构高度设置,专用作布置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机房等设备的楼层。超高层结构为提高其侧向刚度,减少结构变形,需要沿结构高度设置加强层,即在核心筒与外框架、外框架之间设置刚度较大的伸臂桁架加强核心筒与框架柱的连系,但会导致所在楼层建筑空间难以充分利用。为了降低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设备层常设置在结构加强层处。
传统设备层机电施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只有主体结构提供相应的工作面,才能进行机电的深化设计和安装,效率低下。第二,设备层的设备安装因多设备机组共用同一空间特点,空间深化设计难度大。第三,因设备层机电设备集中程度高,一方面机电管线要考虑各专业设备之间的连系,也要考虑与结构桁架的交叉碰撞,现场多专业多工种协调难度大,施工工序设计难度大。第四,超高层建筑机电施工中,最大限度地控制机电系统的震动是超高层建筑机电系统安装的重点,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管线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设备机组运输安装需考虑与结构桁架的交叉碰撞使得其设计难度大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模步骤,根据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的设计图,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形成机房管综模型;支撑架设计步骤,根据设备机组的尺寸信息以及设备基础的尺寸信息,进行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件的结构设计并建模,组合形成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模块化设计步骤,对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得到含有至少两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化机组模型,并确定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吊运施工设计步骤,根据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以及机房土建结构,对模块化设备机组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并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得到运输路线图和施工计划表。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在所述吊运施工设计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模拟步骤,依据运输路线图和施工计划表,基于BIM技术,对模块模型进行吊装和运输的模拟,并依次进行各个模块模型的安装模拟,并确定设备机组加工图。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在所述施工模拟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预制步骤,根据加工图,进行各个零部件的生产和预拼装,得到模块化设备机组实体;
施工步骤,依据运输路线图和施工计划表,对模块化设备机组实体的各个模块依次进行吊运和滑轮式运输以运至机房内,并在机房内依次进行各个模块的安装,以完成施工。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在所述施工模拟步骤中,在吊装、运输和安装模拟过程,对运输路线图和模块化设计的模块进行检测,如果出现干涉,返回所述建模步骤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所述建模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建模子步骤,根据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的结构,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并拼装整合,得到初步机房模型;处理子步骤,根据机房结构内空间结构位置,对所述初步机房模型进行设备机组管线综合,得到机房管综模型。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在所述吊运施工设计步骤中,如果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大于机房门洞尺寸,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为先安装设备机组后施工二次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通过BIM技术对设备及管道进行建模预拼装,通过二次深化设计,合理布置各类管道、阀门、增压泵等的位置,规划整体设备及管道共用钢架,保证原功能不改变,解决传统施工中超高层建筑设备层各专业管道冲突、空间深化设计难度大的问题,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设计变更,加快了施工速度;另外,通过机电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整合,可直观、轻易规划出模块化机房运输路线及与二次结构的施工顺序,进而运用可拆卸滑轮组将模块化机房运输至指定位置,可解决传统施工现场多专业多工种同时施工协调难度大,施工工序设计难度大的问题;进一步地,可使用地面预埋的钢结构地脚螺栓与整体设备及管道共用钢架连接,代替传统设备支架,增强了设备机组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故,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层中机房的空间设计困难问题,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工作量,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人工,进而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该系统包括:建模模块,用于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得到机房管综模型;支撑架设计模块,用于对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件的进行建模,组合形成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模块化设计模块,用于对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得到含有至少两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化机组模型,并确定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吊运施工设计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以及机房土建结构尺寸,确定模块化设备机组的运输路线以及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该系统还包括:施工模拟模块,用于基于BIM技术,对模块模型进行吊装、运输和安装模拟。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所述建模模块包括:建模单元,用于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并拼装整合,得到初步机房模型;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初步机房模型进行设备机组管线综合,得到机房管综模型。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所述吊运施工设计模块,还用于如果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大于机房门洞尺寸,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为先安装设备机组后施工二次结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中设计阶段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架及设备机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B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阶段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阶段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A吊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A运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A运输使用的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机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脚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模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的流程框图。本实施例中,可进行超高层设备机组的运输和安装,亦可进行底层设备机组的运输和安装;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模步骤S1,根据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的设计图,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形成机房管综模型。
具体地,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建模,采用BIM软件的revit得到机房管综模型。其中,如图3所示,设备机组可以为水泵机组,其包括:管帽1、水锤消除器2、水泵5、气压罐6、闸阀7;当然设备机组亦可以其他设备机组,例如换热机组 发电机组等。
支撑架设计步骤S2,根据设备机组的尺寸信息以及设备基础的尺寸信息,进行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件的结构设计并建模,组合形成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
具体地,根据调整后设备机组模型及设备基础11的尺寸,进行整体支撑架以及固定连接件的结构设计,确保支撑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通过支撑架对设备机组进行支撑,通过固定连接件实现设备机组和支撑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进而实现设备机组的吊运和在机房内的安装固定;并且,可在机房管综模型中进行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件的建模,组合形成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可以为钢架,可采用材质为Q235的钢方管3作为支撑架的骨架,钢方管3间采用E43电焊条焊接,进而将材质为Q235厚度为6mm尺寸为80mm*80mm的钢垫板8焊接于支撑架的钢架柱脚处,支撑架完成后,将气压罐6、水泵5用E43电焊条焊接至支撑架上;固定连接件可以为地脚螺栓,即支撑架的钢架柱脚可以与预埋于结构底板的Q235方钢的地脚螺栓9相连接,进一步通过M16*60的膨胀螺栓10将钢垫板8与设备基础11连接。设备机组的管道与钢方管3之间可通过抱箍4固定。
模块化设计步骤S3,对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得到含有至少两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化机组模型,并确定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
具体地,首先,根据卸料平台的尺寸、限重、塔吊限重以及运输路线的空间限制,对整体钢架及设备机组进行模块化设计,以使模块化后的结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现场安装量,可对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将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划分为至少两个模块模型,形成含有至少两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化机组设备模型。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运输路线上结构柱间宽度为7米净高为4.2米,卸料平台12的尺寸为5米*5米且限重1000kg,故将设备机组划分为如图4所示的模块A和如图5所示的模块B,模块A包括:整体钢架、抱箍4、两组水泵5、气压罐6及与设备连接的横管、立管及相应阀门即部分闸阀7。模块B包括:上部水平管、管帽1、水锤消除器2及相应阀门即部分闸阀7。然后,确定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以据此进行二次结构施工次序的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模块A的尺寸为2米*2.5米*2.5米,重量为200kg;模块B的尺寸为3米*0.5米,重量为20kg。
吊运施工设计步骤S4,根据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以及机房土建结构,对模块化设备机组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并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得到运输路线图和施工计划表。
具体地,根据模块化设计步骤S3确定的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结合机房土建结构即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先对模块化设备机组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即对设备机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确保设备机组运输路线平整且有足够空间运输设备机组;并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如果至少其中一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大于机房门洞尺寸,也就是说,模块模型尺寸大于机房门洞尺寸,采用先安装设备机组后施工二次结构的方式进行施工,也就是说,先安装至设备基础,再组装各个模块,后二次结构施工, 或者先把各个模块运至机房内,模块组装的同时进行二次结构施工;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模块A尺寸大于门洞尺寸1.5米*2.1米,所以设备机组安装应先于二次结构施工。其中,二次结构施工为砌体结构即房间的腔体施工。
施工模拟步骤S5,依据运输路线图和施工计划表,基于BIM技术,对模块模型进行吊装和运输的模拟,并依次进行各个模块模型的安装模拟,并确定设备机组加工图。
具体地,可应用BIM技术对模块化设备机组按照模块化设计步骤S3的模块化设计,对各个模块模型即各个模块模型依次进行吊装、运输,以使各个模块模型运输至机房土建模型内,并在机房土建模型内,依次进行各个模块模型的安装模拟,例如先安装模块A的模型至设备基础模型上,再安装模块B的模型,形成模块化机组模型。该步骤进行吊装、运输、安装模拟,确保模块化设备机组的顺利施工;如果模拟过程中出现干涉即交叉碰撞或错误,则返回至建模步骤S1重新进行管线综合以及后续相关步骤,直至模拟过程中无误,确定加工图并导出,以便于后续施工。
预制步骤S6,根据加工图,进行各个零部件的生产和预拼装,得到模块化设备机组实体。
具体地,如图6所述,根据施工模拟步骤S5中得到的加工图,在工厂对各个零部件即设备机组的零部件以及支撑架等零部件进行生产和预拼装,得到模块化设备机组实体;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可将模块化设备机组实体运输至施工现场,如果有误则调整模型和加工图。
施工步骤S7,对模块化设备机组实体的各个模块依次进行吊运和滑轮式运输以运至机房内,并在机房内依次进行各个模块的安装,以完成施工。
具体地,如图7所示,首先,如图8和图9所示,可将模块A通过卸料平台12吊运至对应楼层,通过滑轮式运输将模块A在对应楼层内进行平面运输,以使其运输至机房内,可进行二次结构施工;然后,将模块B通过施工电梯或卸料平台吊运,并运输或搬运至机房内;最后,将模块A定位完成后,拆卸滑轮组13,如图8所示,该滑轮组13可通过顶部竖直设置的支撑钢方管131插接在支撑架的竖向设置的钢方管3内,以实现模块A的运输;如图11和图12所示,利用千斤顶将钢架柱脚对准地脚螺栓的钢方管,将模块A缓慢落至设备基础11上即支撑架的竖向设置的钢方管插固在地脚螺栓9的连接钢方管91的外周后,采用膨胀螺栓10进行二次固定;固定完成后,安装模块B,安装完成后,模块化机房安装完成。
也就是说,首先,利用Revit软件对机房中设备、阀门、管道进行BIM建模、预拼装,进一步在设备、阀门、管道模型中进行钢架及支吊架设计,完成后进行设备及管道模块化设计,进一步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确认。确认无误后,导出深化加工图,工厂根据BIM模型导出的加工图对各构件进行生产加工及组装成模块,进一步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运至预留卸料平台处,运输至机房相应位置,固定完成后,机房安装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建模步骤S1包括如下子步骤:
建模子步骤S11,根据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的结构,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并拼装整合,得到初步机房模型。具体地,首先,根据建筑、结构图纸即施工蓝图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得到机房土建结构模型和设备机组模型;然后,将机房土建结构模型和设备机组模型进行拼装整合,形成初步机房模型。
处理子步骤S12,根据机房结构内空间结构位置,对所述初步机房模型进行设备机组管线综合,得到机房管综模型。具体地,根据机房结构内空间结构位置进行设备机组管线综合即优化处理,形成机房管综模型。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通过BIM技术对设备及管道进行建模预拼装,通过二次深化设计,合理布置各类管道、阀门、增压泵等的位置,规划整体设备及管道共用钢架,保证原功能不改变,解决传统施工中超高层建筑设备层各专业管道冲突、空间深化设计难度大的问题,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设计变更,加快了施工速度;另外,通过机电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整合,可直观、轻易规划出模块化机房运输路线及与二次结构的施工顺序,进而运用可拆卸滑轮组将模块化机房运输至指定位置,可解决传统施工现场多专业多工种同时施工协调难度大,施工工序设计难度大的问题;进一步地,可使用地面预埋的钢结构地脚螺栓与整体设备及管道共用钢架连接,代替传统设备支架,增强了设备机组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故,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层中机房的空间设计困难问题,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工作量,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人工,进而节约成本。
另外,该方法还具有如下效果:
1、运用BIM技术进行设备机房管线综合及钢架设计,规划整体共用钢架,保证原功能不改变的情况下,合理布置各类管道、阀门、增压泵等的位置,可解决传统施工中超高层建筑设备层空间深化设计难度大的问题,可有效解决碰撞问题。
2、运用BIM技术对机房进行模块化设计,将设备机组化零为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降低施工现场安装及焊接工作量。
3、运用BIM技术进行模块化机房运输、安装模拟,通过机电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整合,可直观、轻易规划出模块化机房运输路线及与二次结构的施工顺序,传统施工中需要吊装叉车进楼层中运输设备,受到主体结构空间限制,本发明利用可拆卸滑轮组使得运输单体最小化,可解决现场多专业多工种协调难度大,施工工序设计难度大的问题。
4、运用地脚螺栓固定模块化设备机组,利用钢结构地脚螺栓与钢架相连接代替传统使用水泵支架,增强了设备机组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
系统实施例:
参见图1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建模模块100、支撑架设计模块200、模块化设计模块300、吊运施工设计模块400和施工模拟模块500;其中,建模模块100,用于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得到机房管综模型;支撑架设计模块200,用于根据机房管综模型对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件的进行建模,组合形成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模块化设计模块300,用于对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得到含有至少两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化机组模型,并确定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吊运施工设计模块400,用于根据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以及机房土建结构尺寸,确定模块化设备机组的运输路线以及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如果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大于机房门洞尺寸,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为先安装设备机组后施工二次结构;施工模拟模块500,用于基于BIM技术,对模块模型进行吊装、运输和安装模拟。
参见图1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模模块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该建模模块100包括:建模单元110和处理单元120;其中,建模单元110,用于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并拼装整合,得到初步机房模型;处理单元120,用于对所述初步机房模型进行设备机组管线综合,得到机房管综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系统原理相同,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模步骤,根据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的设计图,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形成机房管综模型;
支撑架设计步骤,根据设备机组的尺寸信息以及设备基础的尺寸信息,进行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件的结构设计并建模,组合形成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
模块化设计步骤,对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得到含有至少两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化机组模型,并确定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
吊运施工设计步骤,根据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以及机房土建结构,对模块化设备机组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并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得到运输路线图和施工计划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运施工设计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模拟步骤,依据运输路线图和施工计划表,基于BIM技术,对模块模型进行吊装和运输的模拟,并依次进行各个模块模型的安装模拟,并确定设备机组加工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工模拟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预制步骤,根据加工图,进行各个零部件的生产和预拼装,得到模块化设备机组实体;
施工步骤,依据运输路线图和施工计划表,对模块化设备机组实体的各个模块依次进行吊运和滑轮式运输以运至机房内,并在机房内依次进行各个模块的安装,以完成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施工模拟步骤中,在吊装、运输和安装模拟过程,对运输路线图和模块化设计的模块进行检测,如果出现干涉,返回所述建模步骤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建模子步骤,根据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的结构,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并拼装整合,得到初步机房模型;
处理子步骤,根据机房结构内空间结构位置,对所述初步机房模型进行设备机组管线综合,得到机房管综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吊运施工设计步骤中,如果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大于机房门洞尺寸,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为先安装设备机组后施工二次结构。
7.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模模块,用于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得到机房管综模型;
支撑架设计模块,用于对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件的进行建模,组合形成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
模块化设计模块,用于对带有支撑架的机房管综模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得到含有至少两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化机组模型,并确定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
吊运施工设计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以及机房土建结构尺寸,确定模块化设备机组的运输路线以及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施工模拟模块,用于基于BIM技术,对模块模型进行吊装、运输和安装模拟。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包括:
建模单元,用于对机房土建结构及设备机组进行建模,并拼装整合,得到初步机房模型;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初步机房模型进行设备机组管线综合,得到机房管综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运施工设计模块,还用于如果模块模型的模块尺寸大于机房门洞尺寸,确定机房的二次结构施工次序为先安装设备机组后施工二次结构。
CN202110800846.3A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722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0846.3A CN113722788B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0846.3A CN113722788B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2788A true CN113722788A (zh) 2021-11-30
CN113722788B CN113722788B (zh) 2023-09-29

Family

ID=7867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0846.3A Active CN113722788B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27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9707A (zh) * 2021-12-24 2022-04-12 重庆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医疗设备吊装方法
CN115879192A (zh) * 2022-11-03 2023-03-31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机房设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4723A (zh) * 2018-12-14 2019-04-12 中建二局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施工方法
CN110952811A (zh) * 2019-10-24 2020-04-03 中天西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机房深化设计流程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51067A (zh) * 2020-11-16 2021-04-13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预制化机房装配施工方法和系统
CN112832557A (zh) * 2020-12-21 2021-05-25 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冷水机房装配式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4723A (zh) * 2018-12-14 2019-04-12 中建二局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施工方法
CN110952811A (zh) * 2019-10-24 2020-04-03 中天西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机房深化设计流程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51067A (zh) * 2020-11-16 2021-04-13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预制化机房装配施工方法和系统
CN112832557A (zh) * 2020-12-21 2021-05-25 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冷水机房装配式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9707A (zh) * 2021-12-24 2022-04-12 重庆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医疗设备吊装方法
CN115879192A (zh) * 2022-11-03 2023-03-31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机房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2788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risangeerthanan et al. Review of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inter-module connections in multi-story modular buildings
CN113722788B (zh)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机房运输及安装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JP5523179B2 (ja) 建屋の建設工法及びルームモジュール
US7882665B2 (en) Construction configuration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steel houses
CN112900692B (zh) 一种大跨度异形钢结构建筑及其支撑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CN111395532B (zh) 大跨度半开口椭圆球面网壳安装施工方法
CN101324109A (zh) 开合屋盖系统的球面滑移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3235734A (zh) 板式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结构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116145857A (zh) 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模块单元、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14232805A (zh) 一种超高度大跨度钢混凝土梁吊挂结构的施工方法
JP2003013621A (ja) 発電プラント建設工法
CN112049439B (zh) 一种受限空间内整体提升安装钢平台的方法
CN106088399A (zh) 一种多腔钢柱剪力墙组合结构建筑体系的安装方法
CN112320553A (zh) 一种筒体四周悬挑结构的提升安装方法及其提升工装
CN216042835U (zh) 一种具有轻质墙板的挑高框架结构的加层装置
CN116220384A (zh) 一种钢结构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同步施工方法
CN116344088A (zh) 一种核工程不锈钢覆面叠合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96082A (zh) 一种框架或筒体承重高层模块化建筑半倒装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5012575A (zh) 一种铁路站房双曲方管桁架屋盖分块提升施工工艺
CN211172365U (zh) 装配式低层住宅结构体系
CN110321620B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
JP2002167901A (ja) トラス梁とその構築方法
CN102121250A (zh) 核电站安全壳筏基钢筋笼的施工方法
CN111608270A (zh) 一种预制通长柱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978094U (zh) 一种利用既有结构免支撑的施工电梯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