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3537A -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3537A
CN113713537A CN202111068390.2A CN202111068390A CN113713537A CN 113713537 A CN113713537 A CN 113713537A CN 202111068390 A CN202111068390 A CN 202111068390A CN 113713537 A CN113713537 A CN 113713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suction pipe
air suct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83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智
林华阳
曹雨
胡玥
李成林
王子卫
蒲炜霄
祝彬
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 Chengtou Zhonghu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 Chengtou Zhonghu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 Chengtou Zhonghu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 Chengtou Zhonghu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83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35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3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3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9/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other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制砂除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它包括水管、吸尘单元,本发明中首先通过吸尘单元将中间围起来的灰尘吸收一部分,而剩余未吸收到的灰尘在飘出吸尘单元外围后通过水管中的雾化喷嘴喷出雾化气体,对剩余的灰尘起到降尘作用,通过双层吸收可大大提高吸尘效果。传统的没有中间的吸尘层,即使具有吸尘层也是通过传统的单个吸尘管吸尘,吸尘范围较小,耗能较高。相比于传统的吸尘设备,本发明设计的吸尘单元因为没有使用阻隔通道的小孔过滤网进行对灰尘的过滤,所以吸尘阻力相对较小,在灰尘经过涡轮后灰尘的动力被吸收了一部分,灰尘在后续的移动过程受到的相对阻力相对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制砂除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会伴随者灰尘,目前的处理方式是水雾除尘,效果好;但水雾接触灰尘后会变成泥土;对于附近的路人,落下的泥点会溅落到衣服上,使得衣服变脏,所以最好是先进行一定程度的吸尘,再通过水雾进行降尘,但是传统的负压形成吸尘的耗能较高,吸尘效果差。
本发明设计一种吸尘和水雾共同作用的设计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它包括水管、吸尘单元,其中环形水管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水管上均匀的具有多个朝向水管上侧,中间和下侧的雾化喷嘴;水管的中间周向均匀的安装有多个吸尘单元。
所述吸尘单元包括第一吸气管、过滤箱、底座、气泵、电机、第二吸气管、涡轮、第一单向离合器、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二单向离合器、第五齿轮,其中气泵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侧,气泵的动力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电机通过L形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侧,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安装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过滤箱固定安装底座的上侧,过滤箱与气泵连接;过滤箱的上侧安装有第二吸气管,第二吸气管内旋转安装有涡轮,第二吸气管内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位于涡轮的下侧;涡轮转轴通过齿轮传动输出一个第一转轴,变速器安装在过滤箱的上侧,第一转轴与变速器连接;第二转轴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第三齿轮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二吸气管的上端周向均匀的安装有四个第一吸气管,四个第一吸气管的入口均背向水管;第二转轴的旋转速度等于电机输出轴的旋转速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吸气管分为内外两层腔体,内侧腔体的一端与第二吸气管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外侧腔体与内侧腔体之间均匀的开有多个弧形斜向分布的进气孔;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对应吸尘单元中的四个第一吸气管中的外腔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吸气管未与第二吸气管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环壳,第一连接环壳的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四个排气管,所述四个排气管未与第一连接环壳连接的一端向外展开后弯曲返回朝向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一连接环壳通过气管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第一吸气管安装第一连接环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分流箱,分流箱具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对应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分流箱上具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一连接环壳连接,第二出气口与对应第一吸气管的外层腔体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吸气管的上端具有第二连接环壳,四个第一吸气管通过第二连接环壳与对应的第二吸气管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箱内开有蜗状的过滤通道,过滤通道的内壁面上具有毛绒吸附结构;过滤通道与第二吸气管相通;过滤箱的外侧具有吸气口,吸气口与过滤通道相通,吸气口与气泵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涡轮的涡轮转轴通过固定支撑固定安装在第二吸气管内,涡轮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过滤板的下侧;第一转轴的一端位于第二吸气管内,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出第二吸气管与减速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将灰尘被去除过程中被吹动的动能通过涡轮回收起来,然后传回到气泵的驱动上,起到降低耗能的作用。
2、本发明中首先通过吸尘单元将中间围起来的灰尘吸收一部分,而剩余未吸收到的灰尘在飘出吸尘单元外围后通过水管中的雾化喷嘴喷出雾化气体,对剩余的灰尘起到降尘作用,通过双层吸收可大大提高吸尘效果。传统的没有中间的吸尘层,即使具有吸尘层也是通过传统的单个吸尘管吸尘,吸尘范围较小,耗能较高。
3、相比于传统的吸尘设备,本发明设计的吸尘单元因为没有使用阻隔通道的小孔过滤网进行对灰尘的过滤,所以吸尘阻力相对较小,在灰尘经过涡轮后灰尘的动力被吸收了一部分,灰尘在后续的移动过程受到的相对阻力相对较小。
4、本发明在吸尘过程中,被气泵排出的气体会有一部分被转移到第一吸气管的外侧腔体内,进入外侧腔体内的气体会通过弧形斜向分布的进气孔进入第一吸管内侧腔体内,在内侧腔体的内壁面附近形成气膜层,防止灰尘黏附在第一吸管内侧腔体的壁面上将第一吸管和第一吸管上的进气孔堵塞。
5、本发明在吸尘过程中,被气泵排出的气体会有一部分被转移到第一连接环壳内,最后从对应的排气管排出,排出的气体正对对应的第一吸气管入口,可对第一吸气管入口处的灰尘起到吹动作用,促进灰尘进入第一吸气管内,起到提高吸尘效果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雾化喷嘴分布示意图。
图3是吸尘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分流箱安装示意图。
图5是涡轮安装示意图。
图6是过滤箱结构示意图。
图7是气泵输入轴驱动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水管;2、吸尘单元;3、支撑板;4、雾化喷嘴;5、第一吸气管;6、排气管;7、过滤箱;8、底座;9、气泵;10、电机;11、第二吸气管;12、第一连接环壳;13、进气孔;14、分流箱;15、进气口;16、第一出气口;17、第二出气口;18、第二连接环壳;19、变速器;20、L形支撑板;21、涡轮;22、过滤板;23、过滤通道;24、吸气口;25、固定支撑;26、涡轮转轴;27、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29、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31、第一单向离合器;32、第三齿轮;33、动力输入轴;34、第四齿轮;35、第二单向离合器;36、第五齿轮;37、毛绒吸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或者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长度、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发明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它包括水管1、吸尘单元2,其中如图2所示,环形水管1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水管1上均匀的具有多个朝向水管1上侧,中间和下侧的雾化喷嘴4;如图1所示,水管1的中间周向均匀的安装有多个吸尘单元2。
本发明中首先通过吸尘单元2将中间围起来的灰尘吸收一部分,而剩余未吸收到的灰尘在飘出吸尘单元2外围后通过水管1中的雾化喷嘴4喷出雾化气体,对剩余的灰尘起到降尘作用,通过双层吸收可大大提高吸尘效果。传统的没有中间的吸尘层,即使具有吸尘层也是通过传统的单个吸尘管吸尘,吸尘范围较小,耗能较高。
如图3所示,所述吸尘单元2包括第一吸气管5、过滤箱7、底座8、气泵9、电机10、第二吸气管11、涡轮21、第一单向离合器31、第三齿轮32、第四齿轮34、第二单向离合器35、第五齿轮36,其中如图5所示,气泵9固定安装在底座8的上侧,气泵9的动力输入轴33上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34;电机10通过L形支撑板20固定安装在底座8的上侧,电机10的输出轴上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35安装有第五齿轮36,第五齿轮36与第四齿轮34啮合;过滤箱7固定安装底座8的上侧,过滤箱7与气泵9连接;过滤箱7的上侧安装有第二吸气管11,第二吸气管11内旋转安装有涡轮21,第二吸气管11内安装有过滤板22,过滤板22位于涡轮21的下侧;涡轮转轴26通过齿轮传动输出一个第一转轴29,变速器19安装在过滤箱7的上侧,如图7所示,第一转轴29与变速器19连接;第二转轴30固定安装在变速器19的输出轴上,第三齿轮32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31安装在第二转轴30上,第三齿轮32与第四齿轮34啮合;如图4所示,第二吸气管11的上端周向均匀的安装有四个第一吸气管5,四个第一吸气管5的入口均背向水管1;第二转轴30的旋转速度等于电机10输出轴的旋转速度。
过滤板22的作用是对进气的气体中的灰尘起到初步过滤作用,因过滤板22的孔相对较大,作用灰尘进过过滤板22的阻力相对较小。过滤板22上的第二吸气管11上开有定期排尘的排尘口,不排尘时处于关闭状态,排尘时打开进行排尘。
本发明中电机10工作会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35带动第五齿轮36旋转,第五齿轮36旋转带动第四齿轮34旋转,第四齿轮34旋转带动气泵9的动力输入轴33旋转,进而驱动气泵9工作。
本发明中当被气体带动的灰尘和气体一起从第一吸气管5进入后,沿着第一吸气管5会进入到第二吸气管11内结合起来,在气体和灰尘进入第二吸气管11内后向下移动会经过涡轮21,在气体的吹动力和灰尘的动力作用下会驱动涡轮21工作,涡轮21工作带动涡轮转轴26旋转,涡轮转轴26旋转带动第一齿轮27旋转,第一齿轮27旋转带动第二齿轮28旋转,第二齿轮28旋转带动第一转轴29旋转,第一转轴29旋转经过变速器19的变速后会带动第二转轴30旋转,第二转轴30旋转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31带动第三齿轮32旋转,第三齿轮32旋转带动第四齿轮34旋转,第四齿轮34旋转带动气泵9的动力输入轴33旋转,进而驱动气泵9工作;本发明中经过变速器19的变速,在涡轮21的动力没有输入到气泵9时,涡轮21的旋转速度大于单电机10带动气泵9的气泵9动力输入轴33的转速。
本发明第一单向离合器31和第二单向离合器35为超越离合器,通过设计的第一单向离合器31和第二单向离合器35保证在电机10驱动气泵9动力输入轴33旋转的时候,如果涡轮21传递到第二转轴30的旋转速度等于电机10输出轴的旋转速度时,第一齿轮27被电机10和涡轮21传递的动力同时驱动,如果电机10输出轴的旋转速度等于涡轮21传递到第二转轴30上的旋转速度时,涡轮21的旋转不会受到第四齿轮34旋转的影响;例如具有前后脚蹬的双人自行车,其中一个蹬的快的时候,另一个蹬的人不会对自行车提供动力,只有两个人脚蹬的速度相等时,两个人才会同时对自行车的前进提供动力。
本发明设计的在涡轮21的动力没有输入到气泵9时,涡轮21的旋转速度大于单电机10带动气泵9的气泵9动力输入轴33的转速,但是涡轮21输入的能量有限,当涡轮21和电机10同时通过各自的单向离合器对气泵9进行传动时,涡轮21的能量会输入到气泵9中,且涡轮21的输入增加了气泵9的转速,同时因为涡轮21的传动加入,对电机10而言气泵9负载减小,电机10转速增加,此时气泵9被电机10和涡轮21同时驱动。
本发明通过将灰尘被去除过程中被吹动的动能通过涡轮21回收起来,然后传回到气泵9的驱动上,起到降低耗能的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吸尘设备,本发明设计的吸尘单元2因为没有使用阻隔通道的小孔过滤网进行对灰尘的过滤,所以吸尘阻力相对较小,在灰尘经过涡轮21后灰尘的动力被吸收了一部分,灰尘在后续的移动过程受到的相对阻力相对较小。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吸气管5分为内外两层腔体,内侧腔体的一端与第二吸气管11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外侧腔体与内侧腔体之间均匀的开有多个弧形斜向分布的进气孔13;气泵9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对应吸尘单元2中的四个第一吸气管5中的外腔连接。 本发明在吸尘过程中,被气泵9排出的气体会有一部分被转移到第一吸气管5的外侧腔体内,进入外侧腔体内的气体会通过弧形斜向分布的进气孔13进入第一吸管内侧腔体内,在内侧腔体的内壁面附近形成气膜层,防止灰尘黏附在第一吸管内侧腔体的壁面上将第一吸管和第一吸管上的进气孔13堵塞。此处气膜层所需的进气量很小,所以进气口15很小不会影响第二吸尘管内层腔体对灰尘的抽吸。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吸气管5未与第二吸气管11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环壳12,第一连接环壳12的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四个排气管6,所述四个排气管6未与第一连接环壳12连接的一端向外展开后弯曲返回朝向第一吸气管5;所述第一连接环壳12通过气管与气泵9的出气口连接。
本发明在吸尘过程中,被气泵9排出的气体会有一部分被转移到第一连接环壳12内,最后从对应的排气管6排出,排出的气体正对对应的第一吸气管5入口,可对第一吸气管5入口处的灰尘起到吹动作用,促进灰尘进入第一吸气管5内,起到提高吸尘效果的作用。
如图4所示,每个所述第一吸气管5安装第一连接环壳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分流箱14,分流箱14具有进气口15,进气口15与对应气泵9的出气口连接;分流箱14上具有第一出气口16和第二出气口17,第一出气口16与第一连接环壳12连接,第二出气口17与对应第一吸气管5的外层腔体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吸气管11的上端具有第二连接环壳18,四个第一吸气管5通过第二连接环壳18与对应的第二吸气管11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过滤箱7内开有蜗状的过滤通道23,过滤通道23的内壁面上具有毛绒吸附结构37;过滤通道23与第二吸气管11相通;过滤箱7的外侧具有吸气口24,吸气口24与过滤通道23相通,吸气口24与气泵9连接。过滤通道23内壁面的偏外侧壁面上的毛绒吸附结构37对进入的气体携带的灰尘起到吸附作用,起到过滤作用,同时因为仅偏外侧壁面上具有毛绒吸附结构37,所以对气流的阻力较小。
如图7所示,所述涡轮21的涡轮转轴26通过固定支撑25固定安装在第二吸气管11内,涡轮转轴2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27,第一齿轮27位于过滤板22的下侧;第一转轴29的一端位于第二吸气管11内,第一转轴29的另一端穿出第二吸气管11与减速器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方式:当使用本发明设计的设备,首先通过吸尘单元2将中间围起来的灰尘吸收一部分,而剩余未吸收到的灰尘在飘出吸尘单元2外围后通过水管1中的雾化喷嘴4喷出雾化气体,对剩余的灰尘起到降尘作用,通过双层吸收可大大提高吸尘效果。
在吸尘单元2吸尘的时候,电机10工作会带动气泵9工作,气泵9吸气,通过地第二吸气管11和第一吸气管5使得位于中间的灰尘随着气体进入第一吸气管5内,当被气体带动的灰尘和气体一起从第一吸气管5进入后,沿着第一吸气管5会进入到第二吸气管11内结合起来,进入第二吸气管11内,在气体和灰尘进入第二吸气管11内后向下移动会经过涡轮21,在气体的吹动力和灰尘的动力作用下会驱动涡轮21工作,涡轮21吸收气体中灰尘一部分动力后,气体和灰尘会进入过滤箱7内,被过滤箱7内的毛绒吸附结构37过滤后进入气泵9,最后被气泵9排出,输送到第一连接环壳12内和第一吸气管5的外侧腔体内。

Claims (7)

1.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管、吸尘单元,其中环形水管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水管上均匀的具有多个朝向水管上侧,中间和下侧的雾化喷嘴;水管的中间周向均匀的安装有多个吸尘单元;
所述吸尘单元包括第一吸气管、过滤箱、底座、气泵、电机、第二吸气管、涡轮、第一单向离合器、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二单向离合器、第五齿轮,其中气泵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侧,气泵的动力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电机通过L形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侧,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安装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过滤箱固定安装底座的上侧,过滤箱与气泵连接;过滤箱的上侧安装有第二吸气管,第二吸气管内旋转安装有涡轮,第二吸气管内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位于涡轮的下侧;涡轮转轴通过齿轮传动输出一个第一转轴,变速器安装在过滤箱的上侧,第一转轴与变速器连接;第二转轴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第三齿轮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二吸气管的上端周向均匀的安装有四个第一吸气管,四个第一吸气管的入口均背向水管;第二转轴的旋转速度等于电机输出轴的旋转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管分为内外两层腔体,内侧腔体的一端与第二吸气管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外侧腔体与内侧腔体之间均匀的开有多个弧形斜向分布的进气孔;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对应吸尘单元中的四个第一吸气管中的外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管未与第二吸气管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环壳,第一连接环壳的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四个排气管,所述四个排气管未与第一连接环壳连接的一端向外展开后弯曲返回朝向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一连接环壳通过气管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吸气管安装第一连接环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分流箱,分流箱具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对应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分流箱上具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一连接环壳连接,第二出气口与对应第一吸气管的外层腔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上端具有第二连接环壳,四个第一吸气管通过第二连接环壳与对应的第二吸气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内开有蜗状的过滤通道,过滤通道的内壁面上具有毛绒吸附结构;过滤通道与第二吸气管相通;过滤箱的外侧具有吸气口,吸气口与过滤通道相通,吸气口与气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的涡轮转轴通过固定支撑固定安装在第二吸气管内,涡轮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过滤板的下侧;第一转轴的一端位于第二吸气管内,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出第二吸气管与减速器连接。
CN202111068390.2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Pending CN1137135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8390.2A CN113713537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8390.2A CN113713537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3537A true CN113713537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83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8390.2A Pending CN113713537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35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9108A (zh) * 2022-04-14 2022-05-10 河南环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环保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9108A (zh) * 2022-04-14 2022-05-10 河南环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环保设备
CN114459108B (zh) * 2022-04-14 2022-07-01 河南环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环保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2617B (zh) 一种高效烟尘气泡除尘器
WO2011120208A1 (zh) 喷雾离心式除尘风机
CN106439955B (zh) 一种全过滤油烟净化器
WO2022028141A1 (zh) 一种基于旋转过滤自动清洁消防排烟风机
CN211358063U (zh) 一种工业用节能环保一体化装置
CN202933596U (zh) 轴流风机水雾化除尘器
CN113713537A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高效除尘环保设备
CN209362171U (zh) 一种环保的废气净化洗涤装置
CN101201056A (zh) 净化装置内置式离心风机
CN111701340B (zh) 一种湿法脱硫工艺用自清洁式除雾器
CN203540242U (zh) 一种高浓度粉尘分离脉冲除尘器
CN101049586A (zh) 一种新型旋风除尘器
CN209997354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CN202237581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15307247A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具有净化功能的自通风设备
CN200985890Y (zh) 净化装置内置式离心风机
CN207922402U (zh) 一种太阳能房顶空气净化器
CN209438298U (zh) 一种火车用组合式集尘器
CN208742188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除尘设备
CN202705976U (zh) 一种道路清扫车的无尘外泄装置
CN2477284Y (zh) 离心湿式油烟净化机
CN201189433Y (zh) 一种组合净化装置
CN113731814B (zh) 一种环保再生机制砂除粉器
CN218653628U (zh) 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
CN214130856U (zh) 一种环保除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