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0426B - 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0426B
CN113710426B CN202080030114.4A CN202080030114A CN113710426B CN 113710426 B CN113710426 B CN 113710426B CN 202080030114 A CN202080030114 A CN 202080030114A CN 113710426 B CN113710426 B CN 113710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an
housing
shaft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01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0426A (zh
Inventor
青木阳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710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0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0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0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8Coo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0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 B26D1/0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振动工具(101)具有壳体(10)、主轴(5)、电机(4)和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具有偏心轴(61)、驱动轴承(63)和摆动臂(65)。偏心轴(61)由金属制成且与输出轴(45)呈同轴状地连接。偏心轴(61)具有偏心部(611)。驱动轴承(63)包含被固定于偏心部(611)的外周的内圈、外圈、树脂制的保持器和滚珠。摆动臂(65)具有被固定于主轴(5)的第1端部和与驱动轴承(63)的外圈的外周抵接的第2端部。振动工具(101)还具有金属制的散热部(风扇(81)),该散热部以与偏心轴(61)接触的方式配置且以与偏心轴(61)一体旋转的方式构成。

Description

作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工具(work tool),其通过驱动顶端工具摆动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作业工具(所谓的振动工具),该作业工具通过驱动被安装于主轴下端的顶端工具摆动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这样的振动工具具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向主轴进行传递,从而使主轴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167391号中公开了一种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具有偏心轴、驱动轴承和摆动臂。偏心轴被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且具有偏心部。驱动轴承被安装于偏心部的外周。摆动臂具有被固定于主轴的外周的一端部和以抵接于驱动轴承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两股叉形状的另一端部。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传动机构中,驱动轴承由于高速旋转且高负荷运转而导致发热量较大。因此,希望有一种用于提高驱动轴承耐久性的发热对策方案。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工具的有效的发热对策方案,其中所述作业工具通过驱动顶端工具摆动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方式,提供一种作业工具,该作业工具驱动顶端工具摆动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该作业工具具有壳体、主轴、电机和传动机构。主轴以可绕第1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被壳体支承。电机被收纳于壳体。另外,电机具有定子、转子和第1轴。第1轴从转子延伸出来且以与转子一体地绕第2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构成。传动机构构成为将电机的第1轴的旋转运动向主轴进行传递,且使主轴在绕第1旋转轴线的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传动机构具有第2轴、驱动轴承和摆动部件。第2轴与第1轴呈同轴状地连接,且具有相对于第2旋转轴线偏心的偏心部。第2轴由金属制成。驱动轴承具有内圈、外圈、保持器和多个滚动体。内圈被固定于偏心部的外周。保持器由树脂制成,且被配置于内圈与外圈之间。多个滚动体被保持器以可滚动的方式保持。摆动部件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第1端部被固定于主轴。第2端部以与驱动轴承的外圈的外周抵接的方式配置。作业工具还具有散热部,该散热部以与第2轴接触的方式配置,且以与第2轴一体旋转的方式构成。散热部由金属制成。
本方式的传动机构在电机被驱动时,通过被固定于第2轴的偏心部的外周的驱动轴承和具有与驱动轴承的外周抵接的第2端部的摆动部件来使主轴往复转动。在这样的传动机构中,由于对驱动轴承施加极大的负荷,因此驱动轴承可能会发热而成为高温。相对于此,在本方式中,金属制的散热部与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制的第2轴接触。据此,由驱动轴承产生的热通过导热而经由第2轴向散热部进行移动。而且,通过散热部的旋转而使周围空气产生流动,由此能够促进散热部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使由驱动轴承产生的热有效地进行散热。因此,能够将不耐热但耐振动性优异的树脂制的保持器适用于驱动轴承。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散热部可以从第2轴向径向外侧突出。而且,散热部可以具有与散热部的旋转方向交叉的交叉面。根据本方式,由于使散热部形成为容易在旋转时截流并搅拌空气的形状,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散热。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散热部可以构成为风扇,该风扇构成为通过电机的动力进行旋转且生成从壳体的进气口流入壳体内的气流。即,散热部可以兼用风扇。根据本方式,通过由风扇生成的气流,能够适当冷却壳体内的零部件,并且进一步促进作为散热部的风扇与空气的热交换。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作业工具还可以具有风扇,该风扇构成为通过电机的动力而与第2轴一体地进行旋转且生成从壳体的进气口流入壳体内的气流。而且,散热部可以形成为与风扇独立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散热部可以在第2旋转轴线的轴向上被配置于风扇与驱动轴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壳体可以具有第1流路和第2流路。第1流路是将用于冷却电机的气流导向电机的流路。第2流路是与第1流路不同的流路,其是将用于冷却散热部的气流导向散热部的流路。根据本方式,通过被第1流路导向的气流,能够冷却发热量大的电机,并且通过被第2流路导向的气流,能够与电机单独地冷却散热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风扇可以构成为具有多个第1叶片和多个第2叶片的单个风扇,其中,多个所述第1叶片以生成在第1流路流动的气流的方式构成;多个所述第2叶片以生成在第2流路流动的气流的方式构成。根据本方式,能够实现不增加零部件数量而高效地冷却电机和散热部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多个第2叶片的数量可以比多个第1叶片的数量多。根据本方式,能够使散热部的表面积增加,提高散热性。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电机可以为无刷电机。而且,第2流路可以设置为通过包含定子和转子的电机主体部的径向外侧。与有刷电机相比,无刷电机由于转子小且热容量小,因此易于温度变高。相对于此,根据本方式,转子通过被第1流路导向的气流而被冷却,并且第2流路从电机主体部的径向外侧通过。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流路通过的气流受到转子的热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第1旋转轴线和第2旋转轴线可以相互平行延伸。即,主轴和电机的输出轴可以相互平行延伸。根据本方式,与第1旋转轴线和第2旋转轴线交叉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主轴和电机配置于接近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作业工具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顶端工具的状态的振动工具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的剖视图。
图3是内壳体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V-V的剖视图。
图6是驱动轴承的立体图。
图7是安装于偏心轴的风扇和其他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图1的进一步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第1收纳部~第3收纳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在第2收纳部中配置有分隔板的状态的第1收纳部~第3收纳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安装于偏心轴的风扇、散热板和其他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15是安装于偏心轴的风扇、散热板和其他的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2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工具101。此外,振动工具101为电动式作业工具的一例,其通过驱动顶端工具91摆动来对被加工件(未图示)进行加工作业。
首先,说明振动工具101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振动工具101具有长形的壳体(也称为工具主体)10。在壳体10的长轴方向上的一端部,收纳有长形的主轴5和作为驱动源的电机4。主轴5以其长轴与壳体10的长轴交叉的方式(详细而言,以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主轴5的轴向上的一端部从壳体10突出,且向外部露出。在该部分上,能够拆装顶端工具91。另外,在壳体10的长轴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能够拆装用于向电机4供电的电池93。振动工具101构成为通过电机4的动力而使主轴5在绕旋转轴线A1的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由此使顶端工具91摆动。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针对振动工具101的方向,将旋转轴线A1的延伸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将主轴5的安装顶端工具91的一端部侧定义为下侧,将相反侧定义为上侧。另外,将与旋转轴线A1正交,并且与壳体10的长轴方向对应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在前后方向上,将壳体10的收纳有主轴5的一端部侧定义为前侧,将安装电池93的另一端部侧定义为后侧。另外,将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
下面,说明振动工具101的详细结构。
首先,说明壳体1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包含长形的外壳体2和长形的内壳体3,其中,所述长形的外壳体2形成振动工具101的外部轮廓;所述长形的内壳体3被收纳于外壳体2。此外,虽然没有详细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构成为所谓的防振壳体,外壳体2和内壳体3通过多个弹性部件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
外壳体2包含前端部21、后端部23和中央部22,其中,所述中央部22连接前端部21和后端部23。
前端部21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在内部配置有内壳体3的前端部31。在壳体10(外壳体2)的前端部的上部,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杆79。杆79为用于通过后述的锁定机构7(参照图4)进行对顶端工具91的固定和解除固定的操作部件。另外,在前端部21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动式的操作部296。操作部296为用于在接通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电机4的驱动用的开关29的操作部件。另外,在前端部21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通孔。这些通孔作为用于使空气从壳体10的内部向外部流出的排气口809发挥作用。
后端部23形成为朝向后方扩展(截面积变大)的筒状。在后端部23的内部中保持有开关29。另外,在后端部23的内部中,配置有内壳体3的弹性连接部37和后端部38。
中央部22形成为直径大致均匀的筒状,且呈直线状沿前后方向延伸。中央部22构成能够由使用者进行握持的握持部。因此,中央部22以易于使用者握持的方式,形成得比前端部21和后端部23细。
如图1~图3所示,内壳体3包含前端部31、延伸部36、弹性连接部37和后端部38。
前端部31为用于收纳主轴5、电机4和传动机构6的部分。前端部31包括第1收纳部32、第2收纳部33、第3收纳部34和罩部35。第1收纳部32为被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部分。第1收纳部32的上部被罩局部地覆盖。第2收纳部33为被形成为直径比第1收纳部32大的圆筒状的部分。第2收纳部33被配置于第1收纳部32的后侧。第3收纳部34为被形成为直径比第2收纳部33小的圆筒状的部分。第3收纳部34被配置于第1收纳部32的后侧且被配置于第2收纳部33的下侧。第3收纳部34与第1收纳部32和第2收纳部33连通。第1收纳部32、第2收纳部33和第3收纳部34由金属一体形成。罩部35为覆盖第2收纳部33的上端的开口的部分,与延伸部36、弹性连接部37和后端部38一体地由树脂形成。
延伸部36为被连接于前端部31的后端部,且向后方延伸的筒状的部分。延伸部36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与中央部(握持部)22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同等程度,延伸部36大致整体上被收纳于中央部22。
弹性连接部37为从延伸部36的后端向后方延伸,且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延伸部36与后端部38的部分。弹性连接部37包括多个弹性肋371,该多个弹性肋371对延伸部36与后端部38在前后方向上进行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弹性肋371相互分离地围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壳体3的长轴配置。与内壳体3的其他的部分相比,弹性肋371被形成为易于弹性变形的形状,并且由弹性模量低的材料形成。据此,能够抑制在加工作业时由前端部31产生的振动向后端部38进行传递。此外,开关29被配置于由弹性肋371包围的空间内。
后端部38形成为大致矩形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部38的后侧部分构成电池安装部,并且具有能滑动卡合电池93的卡合结构和与电池93电连接的端子等。另外,后端部38的前侧部分构成控制单元收纳部,且收纳有包含控制电路的控制器383。当开关29成为接通状态时,控制器383对电机4进行驱动。如上所述,后端部38被配置于外壳体2的后端部23的内部,但在后端部23与后端部3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后端部23的后端(敞开端)与后端部38的外周面规定的环状的开口作为用于使外部空气流入壳体10内的进气口801发挥功能。
下面,说明内壳体3的前端部31的内部结构的详细情况。
如图4所示,在前端部31中收纳有主轴5、锁定机构7、电机4和传动机构6。
主轴5为大致圆筒状的长形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轴5被两个轴承57和轴承58以可绕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支承。轴承57和轴承58被保持于第1收纳部32的下部。主轴5具有凸缘状的工具安装部51。工具安装部51被设置于从壳体10向外部露出的主轴5的下端部,且向径向外侧突出。工具安装部51为以可拆装顶端工具91的方式构成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工具91被夹持于工具安装部51与夹紧轴71的夹紧头711之间,且相对于主轴5被保持为固定状。
夹紧轴71以可贯插于主轴5的方式构成。夹紧轴71为大致圆柱状的长形部件。夹紧轴71在其下端部具有凸缘状的夹紧头711。另外,在夹紧轴71的上端部形成有多个环状槽,该环状槽包围夹紧轴71的整周。
锁定机构7为以将夹紧轴71锁定于夹紧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的方式构成的机构。夹紧位置为夹紧轴71能够在其与主轴5之间夹持顶端工具91的位置。锁定机构7在第1收纳部32内被配置于主轴5的上方。锁定机构7包含施力弹簧73和一对夹紧部件77。施力弹簧73对夹紧轴71向上方进行施力。一对夹紧部件77能与在夹紧轴71的上端部形成的槽部卡合。锁定机构7构成为与使用者对杆79的转动操作联动而进行动作。
此外,由于锁定机构7和杆79的基本结构为公知结构,因此在此简单地进行说明。在杆79被配置于锁定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夹紧部件77与夹紧轴71的槽部卡合,对夹紧轴71进行夹持。在该状态下,夹紧轴71被施力弹簧73向上方施力,在夹紧位置上被锁定,由此顶端工具91相对于主轴5被保持为固定状。另一方面,当杆79被从锁定位置向上方转动,从而被配置于锁定解除位置时,施力弹簧73对夹紧部件77的作用力被解除,夹紧部件77成为能向径向外侧移动的状态。即,夹紧轴71的锁定被解除,使用者能将夹紧轴71从主轴5抽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机4,采用小型且高功率的无刷直流电机。电机4具有定子41、转子43和输出轴45,其中,所述转子43被配置于定子41内;所述输出轴45从转子43延伸设置,且与转子43一体旋转。电机4以输出轴45的旋转轴线A2与主轴5的旋转轴线A1平行(即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被收纳于第2收纳部33。输出轴45从转子43向下方突出。
传动机构6构成为,将输出轴45的旋转运动向主轴5传递,且使主轴5在绕旋转轴线A1的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传动机构6具有偏心轴61、驱动轴承63和摆动臂65。
偏心轴61为金属制(例如,铁制)的轴,且与电机4的输出轴45呈同轴状连接。偏心轴61被固定于输出轴45的外周,且从转子43的下端延伸至第3收纳部34的下端部。偏心轴61被轴承617和轴承618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轴承617被保持于第2收纳部33的下端部。轴承618被保持于第3收纳部34的下端部。偏心轴61中的位于轴承617上侧的部分具有凸缘部615。凸缘部615与轴承617的内圈接触且被其支承。偏心轴61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A2偏心的偏心部611。偏心部61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轴承617和轴承618之间。偏心轴61随着电机4的驱动而与输出轴45一体旋转。
驱动轴承63为滚珠轴承,且被安装于偏心部611。更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驱动轴承63具有内圈631、外圈633、保持器635和多个滚珠637,其中,所述保持器635被配置于内圈631与外圈633之间;所述多个滚珠637以可滚动的方式被保持器635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圈631和外圈633由金属制成,相对于此,保持器635由耐振动的树脂制成。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轴承63通过其内圈631被固定于偏心部611的外周而被安装于偏心部611。此外,在偏心部611的位于驱动轴承63上侧的部分(位于驱动轴承63与轴承617之间的部分)上固定有平衡器67,该平衡器67用于在偏心轴61旋转时调节平衡。
摆动臂65为将驱动轴承63与主轴5连接的部件。摆动臂65以横跨第1收纳部32和第3收纳部34的方式进行延伸。摆动臂65的一端部形成为环状,在轴承57和轴承58之间被固定于主轴5的外周。另一方面,摆动臂65的另一端部形成为两股叉形状,以从左右抵接于驱动轴承63的外圈633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此外,外圈633的外周面为圆柱面。
当电机4被驱动时,偏心轴61与输出轴45一体旋转。随着偏心轴61的旋转,偏心部611的中心绕旋转轴线A2进行移动,因此驱动轴承63也绕旋转轴线A2进行移动。据此,摆动臂65以主轴5的旋转轴线A1为中心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摆动。由于摆动臂65的一端部被固定于主轴5,因此主轴5随着摆动臂65的摆动连动而绕旋转轴线A1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其结果,驱动被固定于主轴5的顶端工具91在摆动面内绕旋转轴线A1摆动,从而能执行加工作业。
另外,如图4所示,在偏心轴61上固定有风扇81。更详细而言,风扇81被固定在偏心轴61的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转子43与驱动轴承63之间的部分(进一步详细而言,转子43与上侧的轴承617之间的部分(位于凸缘部615上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81构成为作为散热部发挥功能,其中,该散热部生成用于冷却电机4的气流,并且对通过偏心轴61传递的热进行散热。而且,风扇81构成为,为了提高散热性,还生成用于与电机4单独地冷却风扇81的气流。
具体而言,风扇81构成为能从两个方向进气的离心风扇,如图4和图7所示,包括基部811、多个第1叶片813和多个第2叶片815。此外,基部811、第1叶片813和第2叶片815由金属(例如,铝合金)一体形成。
基部811包含圆筒状的轮毂和圆环状的板部,其中,所述轮毂被固定于偏心轴61的外周;所述板部从轮毂向径向外侧突出。多个第1叶片813分别从基部811的板部的上表面向上方(转子43侧)突出,且呈放射状从轮毂延伸至板部的外缘。另一方面,多个第2叶片815分别从板部的下表面向下方(即,与第1叶片813的相反侧)突出,且呈放射状从轮毂延伸至板部的外缘。第1叶片813和第2叶片815分别具有与绕旋转轴线A2的周向(即,风扇81的旋转方向)交叉的表面。风扇81通过第1叶片813生成用于冷却电机4的气流,并且通过第2叶片815生成用于冷却作为散热部发挥功能的风扇81的气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叶片815的数量比第1叶片813多。另外,第1叶片813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高度比第2叶片815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高度大。
下面,说明第2收纳部33中的电机4和风扇81的配置的详细情况和壳体10内的流路。
如图8和图9所示,第2收纳部33包括圆环状的底壁331和大致圆筒状的周壁336,该周壁336从底壁331的周缘向上方突出。
在底壁331的周向上的四个部位上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32。突出部332从上方观察呈半圆状,且具有通孔。另外,在底壁331的中央部上设置有构成轴承617的保持部的圆筒部333。在底壁331的周缘部上设置有台阶部334,该台阶部334沿着周壁336从底壁33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此外,台阶部334不设置于与突出部332对应的部分和与后述的槽338对应的部分,而呈分割成五个部位的圆环状。台阶部334的突出高度与圆筒部333大致相同。
在周壁336的周向上的四个部位上设置有突出部337,该突出部337与突出部332对应,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剖面呈半圆状。突出部337沿上下方向从周壁336的下端延伸至上端。另外,在周壁336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直线状的槽338,该槽338沿上下方向从周壁336的下端延伸至上端。而且,周壁336具有通孔,该通孔被形成于周向上的多个部位。这些通孔作为排气口807发挥功能,该排气口807用于使空气从第2收纳部33的内部向外部流出。
如图8和图10所示,在第2收纳部33中配置有圆环状的分隔板391。分隔板391由底壁331的台阶部334和被保持于圆筒部333的轴承617的外圈支承。据此,第2收纳部33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形成于分隔板391与罩部35的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和形成于分隔板391与底壁331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此外,在分隔板391的内周缘的周围形成有多个通孔392。
电机4和被固定于偏心轴61的风扇81在被收纳于外壳40的状态下,被配置于第2收纳部33中的位于分隔板391上侧的空间。外壳40形成为圆筒状。外壳40隔着分隔板391被台阶部334支承,且嵌合于第2收纳部33。据此,如图8、图11~图12所示,在外壳40的外周面与周壁336的四个突出部337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四个通路804。另外,由外壳40的外周面和周壁336的槽338,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路805。如上所述,在与突出部332和突出部337对应的部分和与槽338对应的部分上不设置台阶部334,因此通路804、805的下端分别与分隔板391下侧的空间连通。
另外,外壳40在比其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靠下侧的部位具有从内周面向径向内部突出的圆环状的分隔部401。电机4被配置于比分隔部401靠上侧的空间。此外,在定子41的上侧配置有环状的基板411,该基板411搭载有霍尔传感器。输出轴45和偏心轴61从分隔部401的中央的通孔向下方突出,风扇81的第1叶片813和第2叶片815被配置于比分隔部401靠下侧的空间。在外壳40中的、被配置于第1叶片813和第2叶片815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这些通孔被设置于与第2收纳部33的周壁336上设置的排气口807对应的位置(参照图12),作为用于使空气从外壳40的内部向外部流出的排气口808发挥功能。
另外,覆盖第2收纳部33的上端的开口的罩部35被四个螺钉394连接于第2收纳部33。此外,在各螺钉394的头部抵接于底壁331的下表面,各螺钉394的顶端部被螺合于罩部35的状态下,由各螺钉394对第2收纳部33与罩部35进行紧固。各螺钉394的轴部被松动地插入于突出部332的通孔和上述的通路80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叶片813构成为随着风扇81的旋转而将空气从上侧沿旋转轴线A1方向吸入且向径向外侧送出。据此,生成通过进气口801流入壳体10内,经由电机4到达第1叶片813,且通过排气口809向壳体10的外部流出的气流。该气流的流路如下所示,在图1、图2、图8、图11~图12中用实线粗箭头示出其一部分。
首先,从进气口801流入外壳体2的空气在后端部23与后端部38之间的间隙和后端部38内流动,对控制器383进行冷却,然后,在弹性肋371之间通过且流入延伸部36内(参照图1、图2)。在筒状的延伸部36内通过且流入前端部21的空气主要从配置于定子41的上侧的基板411上侧通过中央部的通孔流入电机4(电机主体部)内,一边在定子41与转子43之间向下流动一边对电机4进行冷却,并流入在第1叶片813之间形成的通路(参照图8、图11~图12)。被第1叶片813向径向外侧送出的空气从外壳40和第2收纳部33的排气口808和排气口807向内壳体3的外部流出(参照图12),然后,从外壳体2的排气口809向壳体10的外部流出(参照图8)。
另一方面,第2叶片815构成为随着风扇81的旋转而将空气从下侧沿旋转轴线A1方向吸入且向径向外侧送出。据此,生成通过进气口801流入壳体10内,通过电机主体部的径向外侧到达第2叶片815,且通过排气口809向壳体10的外部流出的气流。该气流的流路如下所示,在图1、图2、图8、图11~图12中用虚线粗箭头示出其一部分(但是,对于与上述的由第1叶片813生成的气流的流路共同的部分,省略了虚线粗箭头)。
首先,从进气口801流入外壳体2的空气流入延伸部36内(参照图1、图2)。到此为止的流路与由第1叶片813生成的气流的流路相同。在延伸部36内通过且流入前端部21的空气通过基板411的上侧或者周围,流入通路804(螺钉394周围的空间)和通路805,且向下流动(参照图8、图11~图12)。然后,空气从通路804和通路805的下端流入分隔板391下侧的空间,从通孔392通过且流入在第2叶片815之间形成的通路(参照图8、图12)。一边在第2叶片815的通路中流动一边对风扇81进行冷却且被向径向外侧送出的空气从排气口808和排气口807向内壳体3的外部流出(参照图12),然后,与被第1叶片813送出的气流同样,从外壳体2的排气口809向壳体10的外部流出(参照图8)。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101的传动机构6在电机4被驱动时,通过驱动轴承63和摆动臂65使主轴5往复转动,其中,驱动轴承63被固定于偏心轴61的偏心部611的外周,摆动臂65具有与驱动轴承63的外圈633的外周抵接的两股叉形状的端部(即,一对抵接部)。在这样的传动机构6中,由于对驱动轴承63施加极大的负荷,因此驱动轴承63可能会发热而成为高温。
相对于此,在振动工具101中,在导热系数比较高的金属制的偏心轴61上设置有作为散热部的金属制的风扇81。据此,由驱动轴承63产生的热通过导热而经由偏心轴61向风扇81进行移动。另外,随着风扇81的旋转而生成从进气口801流入壳体10内,通过风扇81从排气口809向壳体10的外部流出的气流。在该气流与风扇81之间高效地进行热交换,从而风扇81被冷却。由于风扇81被冷却,通过偏心轴61而与风扇81导热连接的驱动轴承63被冷却。这样,在振动工具101中,由驱动轴承63产生的热通过风扇81有效地被散热。因此,能够将不耐热但耐振动性优异的树脂制的保持器635适用于驱动轴承63。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中,如上所述,具有将用于冷却电机4的气流导向电机4的流路(从电机4的上侧(基板411的通孔)至电机4(电机主体部)内的流路),以及与该流路单独设置且将用于冷却风扇81的气流导向风扇81(详细而言,第2叶片815)的流路(通路804和通路805)。据此,能够与电机4单独地冷却风扇81。据此,即使在电机4的发热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维持风扇81的散热性。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冷却风扇81的流路通过电机主体部(定子41)的径向外侧(详细而言,通路804和通路805)而到达风扇81(详细而言,第2叶片815)。与有刷电机相比,无刷电机由于转子43小且热容量小,因此易于温度变高。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从定子41与转子43之间通过的气流来冷却电机主体部,并且用于冷却风扇81的流路从电机主体部(定子41和转子43)的径向外侧(更详细而言,外壳40的外侧)通过。因此,能够抑制从用于冷却风扇81的流路通过的气流受到转子43的热的影响。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81构成为具有多个第1叶片813和多个第2叶片815的单个风扇,其中,多个所述第1叶片813构成为生成用于冷却电机4的气流;多个所述第2叶片815构成为生成用于冷却风扇81的气流。据此,能够实现不增加零部件数量而高效地冷却电机4和作为散热部的风扇81的结构。另外,与用于冷却风扇81的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第2叶片815被设置得比第1叶片813多,据此能够通过增加散热部的表面积来提高散热性。另外,通过设置多个第2叶片815,使发挥前缘效应的前缘部增加,从而能提高散热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轴5和电机4以各自的旋转轴线A1和旋转轴线A2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配置,与以旋转轴线A1和旋转轴线A2正交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主轴5和电机4配置于接近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端部31内)。据此,能够实现振动工具101的小型化(尤其是握持部的小径化)。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3~图15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工具102。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102的大部分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101实质上相同,但风扇83的结构不同。另外,振动工具102在具有与风扇83单独形成的散热板85方面与振动工具101不同。下面,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者简化图示和说明,而主要说明不同的结构。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102中,在内壳体3的前端部31中也收纳有与第1实施方式具有相同结构的主轴5、锁定机构7、电机4和传动机构6。另一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第2收纳部33中,与电机4一起收纳有风扇83和散热板85。
本实施方式的风扇83为从一个方向进行进气的通常的离心风扇,如图14和图15所示,具有基部831和多个叶片83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83由树脂制成。基部831具有与基部811(参照图4和图7)大致相同的结构,被固定于偏心轴61的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转子43与轴承617之间的部分。多个叶片833具有与多个第1叶片813(参照图4和图7)大致相同的结构,且从基部831的板部向上方突出,呈放射状从轮毂延伸至板部的外缘。叶片833构成为随着风扇83的旋转而从上侧沿旋转轴线A1方向吸入空气且向径向外侧送出。叶片833生成从与第1叶片813生成的气流相同的流路通过且朝向电机4的气流。
如图14和图15所示,散热板85整体为圆环状的平板部件,且由金属(例如,铝)形成。散热板85在风扇83的下侧被固定于偏心轴61,且从偏心轴61向径向外侧突出。散热板85在中央部851被夹持于基部831的轮毂的下表面与偏心轴61的凸缘部615的上表面之间的状态下,以与风扇83和偏心轴61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固定。此外,中央部851成为比外周侧的部分略微向上方突出的厚壁部。据此,在风扇83(基部831)与散热板85的中央部851的靠外周侧的部分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些许的间隙。即,散热板85的上表面的大部分不与风扇83接触。
另外,在散热板85上形成有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翅片853。在本实施方式中,翅片853通过切开翘起而形成为矩形的突起。翅片853以其板面与绕旋转轴线A2的周向(即,散热板85的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式从散热板85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此外,翅片853随着靠向下方而向与散热板85的旋转方向(图14的箭头A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倾斜。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振动工具102中,当电机4被驱动时,风扇83与偏心轴61一体旋转,生成从进气口801流入壳体10内,对电机4进行冷却之后,通过风扇83从排气口809向壳体10的外部流出的气流。另一方面,随着电机4的驱动,散热板85也与偏心轴61一体旋转。据此,通过散热板85周围的空气产生流动,能够促进散热板85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有效地对由驱动轴承63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尤其,散热板85具有多个翅片853,该多个翅片853从偏心轴61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具有与散热板85的旋转方向交叉的表面。翅片853使散热板85的表面积增加,并且随着散热板85的旋转截流并搅拌空气。另外,各翅片853的前缘部能够发挥前缘效应。据此,在振动工具102中,也能通过散热板85有效地对由驱动轴承63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散热板85为与生成用于冷却电机4的气流的风扇83独立的部件。因此,通过由比重较小的树脂形成风扇83,由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形成散热板85,能够一边抑制传动机构6的质量增加,一边实现驱动轴承63的发热对策方案。另外,通过在平板状的散热板85上利用切开翘起形成翅片853,还能够抑制散热板85的制造成本。而且,通过由风扇83和偏心轴61夹持固定散热板85这样的简单的方法,散热板85与偏心轴61导热连接,且能够一体旋转,因此散热板85的组装性也优异。
下面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振动工具101、102分别为“作业工具”的一例。壳体10为“壳体”的一例。主轴5为“主轴”的一例。旋转轴线A1为“第1旋转轴线”的一例。电机4、定子41、转子43、输出轴45分别为“电机”、“定子”、“转子”的一例。旋转轴线A2为“第2旋转轴线”的一例。传动机构6为“传动机构”的一例。偏心轴61、偏心部611分别为“第2轴”、“偏心部”的一例。驱动轴承63、内圈631、外圈633、保持器635、滚珠637分别为“驱动轴承”、“内圈”、“外圈”、“保持器”、“滚动体”的一例。摆动臂65为“摆动部件”的一例。风扇81为“散热部”和“风扇”的一例。散热板85为“散热部”的一例。风扇83为“风扇”的一例。第1叶片813、第2叶片815分别为“第1叶片”、“第2叶片”的一例。进气口801为“进气口”的一例。从基板411的上侧至电机4(电机主体部)的流路为“第1流路”的一例。从通路804和通路805通过且到达风扇81、散热板85的流路为“第2流路”的一例。
上述实施方式仅仅为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业工具并不限定于所例示的振动工具101和振动工具102的结构。例如,能够施加下述例示的变更。此外,这些变更中的仅任一个或者多个可以分别与实施方式所示的振动工具101和振动工具102或者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组合采用。
例如,作为散热部发挥功能的风扇81和散热板85也可以分别由除了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铝合金、铝以外的金属形成。例如,可以采用锌、铜、镁或者包含这些中的任一种的合金。此外,从提高散热性的角度出发,优选风扇81和散热板85由导热性比较高的金属形成。另外,从轻量化的角度出发,优选采用比重比较小的金属。同样,从驱动轴承63向风扇81或者散热板85传递热的偏心轴61也可以由除了例示的铁以外的金属形成。此外,关于偏心轴61,优选除了导热系数以外,还要考虑比风扇81、散热板85更需要强度来选定适当的金属。
第1实施方式所例示的风扇81的结构、配置能够适当变更。具体而言,例如,基部811的直径、第1叶片813、第2叶片815的数量、形状、配置等也可以变更。另外,风扇81构成为第1叶片813和第2叶片815与基部811一体形成的一个部件。然而,可以单独形成具有第1叶片813的第1风扇和具有第2叶片815的第2风扇,且分别固定于偏心轴61。在该情况下,与第2实施方式的风扇83和散热板85同样,第1风扇和第2风扇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第2实施方式所例示的风扇83和散热板85的结构、配置也能够适当变更。具体而言,例如,基部831的直径、叶片833的数量、形状、配置、散热板85的直径、翅片853的数量、形状、配置等也可以变更。例如,散热板85的外形可以为多边形、星形,而不为圆形。在该情况下,当散热板85旋转时外缘能够截流空气而发挥前缘效应。此外,从提高散热性的角度出发,优选设置翅片853,但也可以将其省略。另外,翅片853也可以由切开翘起以外的任意方法形成。另外,翅片853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地,以向与散热板85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另外,将散热板85以与偏心轴61一体旋转的方式结合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通过夹持实现的固定。例如,也可以通过在散热板85和凸缘部615中的一方设置的凹部与在另一方设置的凸部的卡合,将散热板85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偏心轴61。另外,也可以根据翅片853的结构,将与散热板85的中央部851接触的偏心轴61的凸缘部615在不到达轴承617的外圈的范围内向径向外侧扩展,从而实现散热性的提高。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作为离心风扇的风扇81和风扇83,但也可以采用轴流风扇、斜流风扇来代替离心风扇。此外,也可以根据风扇81和风扇83的变更来适当变更壳体10内的气流的流路。例如,也可以在由轴流风扇生成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配置电机4和散热部(例如,散热板85)。而且,也可以在轴流风扇的下游侧分支出用于冷却电机4的流路和用于冷却散热部的流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轴5和电机4在壳体10的前端部内,以各自的旋转轴线A1和旋转轴线A2相互平行延伸方式配置。然而,主轴5和电机4也可以以旋转轴线A1和旋转轴线A2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电机4可以配置于壳体10的握持部内。另外,驱动轴承63可以采用外圈633的外周面为弯曲状的所谓的桶型轴承。
另外,壳体10、主轴5、电机4、传动机构5、锁定机构7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外壳体2和内壳体3的形状、它们的弹性连接结构也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壳体10也可以为单层结构的壳体,而不为防振壳体。电机4也可以为外转子型的无刷电机而不为内转子型,并且也可以为具有电刷的电机而不为无刷电机。另外,也可以采用交流电机而不为直流电机。摆动臂65的两个端部之中的抵接于驱动轴承63的外圈633的端部只要具有在外圈633的左右两个部位上抵接于外圈633的一对抵接部即可,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环状来代替两股叉形状。锁定机构7可以构成为,不通过夹紧部件77而是通过滚珠、其他的部件来将夹紧轴71以固定状保持于主轴5,也可以省略锁定机构7。主轴5的结构也可以根据锁定机构7的变更而变更。此外,在省略了锁定机构7的情况下,夹紧轴71也可以通过螺钉等方法固定于主轴5。
另外,鉴于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与其变形例的主旨,构建了以下的方式。以下方式中的一个方式或者多个方式可以独立地采用或者与实施方式所示的振动工具101、102、上述变形例或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组合采用。
[方式1]
所述散热部在所述第2旋转轴线的轴向上被配置于所述转子与所述驱动轴承之间。
[方式2]
还具有一对轴承,该一对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第2轴,
所述偏心部被配置于所述一对轴承之间,
所述散热部在所述第2旋转轴线的轴向上,被配置于所述一对轴承中的靠近所述转子的一方与所述转子之间。
[方式3]
所述风扇被固定于所述第2轴,且以绕所述第2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构成。
[方式4]
所述风扇为用于生成气流的风扇,该气流用于冷却所述电机。
[方式5]
所述风扇构成为能够从两个方向进气的离心风扇。
[方式6]
所述第1流路构成为将用于冷却所述电机的所述气流导向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
[方式7]
还具有外壳,该外壳用于收纳所述电机主体部,
所述第2流路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径向外侧通过。
[方式8]
所述摆动部件的所述第2端部包含一对抵接部,该一对抵接部被配置为在正交于所述第2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向,并且抵接于所述外圈的所述外周。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2:振动工具;10:壳体;2:外壳体;21:前端部;22:中央部;23:后端部;29:开关;296:操作部;3:内壳体;31:前端部;32:第1收纳部;33:第2收纳部;331:底壁;332:突出部;333:圆筒部;334:台阶部;336:周壁;337:突出部;338:槽;34:第3收纳部;35:罩部;36:延伸部;37:弹性连接部;371:弹性肋;38:后端部;383:控制器;391:分隔板;392:通孔;394:螺钉;4:电机;40:外壳;401:分隔部;41:定子;411:基板;43:转子;45:输出轴;5:主轴;51:工具安装部;57:轴承;58:轴承;6:传动机构;61:偏心轴;611:偏心部;615:凸缘部;617:轴承;618:轴承;63:驱动轴承;631:内圈;633:外圈;635:保持器;637:滚珠;65:摆动臂;67:平衡器;7:锁定机构;71:夹紧轴;711:夹紧头;73:施力弹簧;77:夹紧部件;79:杆;801:进气口;804:通路;805:通路;807:排气口;808:排气口;809:排气口;81:风扇;811:基部;813:第1叶片;815:第2叶片;83:风扇;831:基部;833:叶片;85:散热板;851:中央部;853:翅片;91:顶端工具;93:电池;A1:旋转轴线;A2:旋转轴线。

Claims (10)

1.一种作业工具,其通过驱动顶端工具摆动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其特征在于,
具有壳体、主轴、电机和传动机构,其中,
所述主轴以可绕第1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所述壳体支承;
所述电机被收纳于所述壳体,且具有定子、转子和第1轴,该第1轴从所述转子延伸出来且与所述转子一体地绕第2旋转轴线进行旋转;
所述传动机构构成为,将所述第1轴的旋转运动向所述主轴进行传递且使所述主轴在绕所述第1旋转轴线的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
所述传动机构具有金属制的第2轴、驱动轴承和摆动部件,其中,
所述第2轴与所述第1轴呈同轴状连接,且具有相对于所述第2旋转轴线偏心的偏心部;
所述驱动轴承包含内圈、外圈、树脂制的保持器和多个滚动体,其中,所述内圈被固定于所述偏心部的外周,所述保持器被配置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所述滚动体被所述保持器以可滚动的方式保持;
所述摆动部件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其中,所述第1端部被固定于所述主轴,所述第2端部以与所述驱动轴承的所述外圈的外周抵接的方式配置,
所述作业工具还具有金属制的散热部,该散热部以与所述第2轴接触的方式配置且以与所述第2轴一体旋转的方式构成,
所述壳体具有第1流路和第2流路,其中,所述第1流路是将用于冷却所述电机的气流导向所述电机的流路;所述第2流路是与所述第1流路不同的流路,其是将用于冷却所述散热部的气流导向所述散热部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从所述第2轴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具有与所述散热部的旋转方向交叉的交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构成为风扇,该风扇构成为通过所述电机的动力进行旋转且生成从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流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风扇,该风扇构成为通过所述电机的动力而与所述第2轴一体地进行旋转且生成从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流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
所述散热部被作为与所述风扇不同的部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在所述第2旋转轴线的轴向上被配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驱动轴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是具有多个第1叶片和多个第2叶片的单个风扇,其中,所述多个第1叶片以生成在所述第1流路流动的气流的方式构成;所述多个第2叶片以生成在所述第2流路流动的气流的方式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是具有多个第1叶片和多个第2叶片的单个风扇,其中,所述多个第1叶片以生成在所述第1流路流动的气流的方式构成;所述多个第2叶片以生成在所述第2流路流动的气流的方式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2叶片的数量比所述多个第1叶片的数量多。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
所述第2流路通过包含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的电机主体部的径向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旋转轴线和所述第2旋转轴线相互平行延伸。
CN202080030114.4A 2019-04-22 2020-04-13 作业工具 Active CN1137104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1354A JP7193412B2 (ja) 2019-04-22 2019-04-22 作業工具
JP2019-081354 2019-04-22
PCT/JP2020/016350 WO2020218073A1 (ja) 2019-04-22 2020-04-13 作業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0426A CN113710426A (zh) 2021-11-26
CN113710426B true CN113710426B (zh) 2023-12-19

Family

ID=7293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0114.4A Active CN113710426B (zh) 2019-04-22 2020-04-13 作业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84793A1 (zh)
JP (1) JP7193412B2 (zh)
CN (1) CN113710426B (zh)
DE (1) DE112020001397T5 (zh)
WO (1) WO20202180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01465A1 (en) * 2019-07-04 2021-01-07 Griot's Garage, Inc. Eccentric mechanism and power tool provided with the eccentric mechanism
WO2024038822A1 (ja) * 2022-08-19 2024-02-22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作業機
EP4327980A3 (en) * 2022-08-26 2024-05-08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ower tool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2578A (en) * 1996-02-23 1997-05-27 Ryobi North America Exhaust stator and fan for a power tool
JP2008272869A (ja) * 2007-04-27 2008-11-13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JP2011005574A (ja) * 2009-06-24 2011-01-13 Hitachi Koki Co Ltd オイルパルス工具
CN102458777A (zh) * 2009-06-19 2012-05-16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JP2014061557A (ja) * 2012-09-20 2014-04-10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CN106166729A (zh) * 2015-05-19 2016-11-30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JP2017132006A (ja) * 2016-01-28 2017-08-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EP3208049A1 (en) * 2016-02-19 2017-08-23 Makita Corporation Work tool
CN107097183A (zh) * 2016-02-19 2017-08-29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CN107107326A (zh) * 2014-12-18 2017-08-2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CN107148327A (zh) * 2014-10-29 2017-09-08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动力作业机
JP2017177309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作業工具
CN109482961A (zh) * 2017-09-13 2019-03-19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和便携式圆盘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7894B2 (ja) 2016-02-19 2020-05-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JP6938295B2 (ja) 2017-09-13 2021-09-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2578A (en) * 1996-02-23 1997-05-27 Ryobi North America Exhaust stator and fan for a power tool
JP2008272869A (ja) * 2007-04-27 2008-11-13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CN102458777A (zh) * 2009-06-19 2012-05-16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JP2011005574A (ja) * 2009-06-24 2011-01-13 Hitachi Koki Co Ltd オイルパルス工具
JP2014061557A (ja) * 2012-09-20 2014-04-10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CN107148327A (zh) * 2014-10-29 2017-09-08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动力作业机
CN107107326A (zh) * 2014-12-18 2017-08-2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CN106166729A (zh) * 2015-05-19 2016-11-30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JP2017132006A (ja) * 2016-01-28 2017-08-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EP3208049A1 (en) * 2016-02-19 2017-08-23 Makita Corporation Work tool
CN107097183A (zh) * 2016-02-19 2017-08-29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JP2017177309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作業工具
CN109482961A (zh) * 2017-09-13 2019-03-19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和便携式圆盘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0426A (zh) 2021-11-26
JP2020175494A (ja) 2020-10-29
WO2020218073A1 (ja) 2020-10-29
JP7193412B2 (ja) 2022-12-20
US20220184793A1 (en) 2022-06-16
DE112020001397T5 (de) 2021-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0426B (zh) 作业工具
JP5013314B2 (ja) 電動工具
JP5979364B2 (ja) 携帯用ブロワ
JP5416397B2 (ja) 作業工具
JP5327706B2 (ja) 電動工具
JP7078384B2 (ja) 電動工具
US20190299387A1 (en) Power tool
JP6697894B2 (ja) 作業工具
US20230173599A1 (en) Power tool
JP5729599B2 (ja) 動力工具
KR100987882B1 (ko) 냉각수단을 구비한 핸드피스
JP2013173228A (ja) 携帯用丸鋸
JP5024609B2 (ja) 電動工具
JP2016068205A (ja) 電動工具
JP7377687B2 (ja) 作業工具
JP2022017126A (ja) 作業工具
JP2022017127A (ja) 作業工具
JP7464112B2 (ja) 動力工具
US11897111B2 (en) Power tool
WO2023101021A1 (ja) 作業機
JP2002027709A (ja) モータ装置のモータ冷却構造
US20240149419A1 (en) Reciprocating tool
CN117984274A (zh) 往复运动工具
JP6759759B2 (ja) 電動工具
JP2024024260A (ja) 作業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