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8440A -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8440A
CN113708440A CN202110916723.6A CN202110916723A CN113708440A CN 113708440 A CN113708440 A CN 113708440A CN 202110916723 A CN202110916723 A CN 202110916723A CN 113708440 A CN113708440 A CN 113708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elf
signal
module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67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旭东
黄思远
孔祥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on O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O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O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on O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67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8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8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解锁模块、自锁模块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所述解锁模块,用于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复位信号;所述自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通过利用小型电磁阀带动锁止结构,完成自锁和解锁,摆脱了镜头自锁过程对电驱动的依赖,实现了自锁和解锁两种状态的灵活切换。

Description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聚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群组锁附方式采用步进电机或直流电机控制锁止结构进行工作,需要依靠丝杆,齿轮等中间传动机构,并且不管开启和关闭都需要依托电驱动,无法满足断电即锁止的要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锁止结构依赖电驱动无法断电即自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控制电路,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模块、自锁模块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自锁模块与执行结构电耦合,所述执行结构上搭载有锁止结构;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所述解锁模块,用于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复位信号;
所述自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所述自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可选地,所述自锁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电容及电磁阀线圈;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
所述电磁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磁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进行充电,根据所述放电信号进行放电;
所述电磁阀线圈,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输出所述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所述电磁阀线圈,还用于根据所述放电信号输出所述锁止控制信号,从而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充放电控制单元及第一旁路单元;其中,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旁路单元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
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为高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在所述驱动信号为低电平或参考电压断开时,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放电信号;
所述第一旁路单元,用于对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进行滤波。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及第一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参考电压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磁阀线圈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还与所述第一旁路单元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旁路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及第四电阻;其中,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解锁模块包括解锁单元及第二旁路单元;其中,所述解锁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旁路单元连接,所述解锁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
所述解锁单元,用于在所述解锁信号为高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所述复位信号;
所述解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解锁信号为低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待机信号,从而使所述自锁模块待机;
所述第二旁路单元,用于对所述解锁单元进行滤波。
可选地,所述解锁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及第三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解锁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旁路单元连接;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旁路单元包括:第四电容及第六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锁控制装置,所述自锁控制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锁控制方法,所所述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模块、自锁模块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自锁模块与执行结构电耦合,所述执行结构上搭载有锁止结构;
所述自锁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所述解锁模块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复位信号;
所述自锁模块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所述自锁模块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本发明通过设置自锁控制电路,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模块、自锁模块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自锁模块与执行结构电耦合,所述执行结构上搭载有锁止结构;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所述解锁模块,用于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复位信号;所述自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所述自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通过利用小型电磁阀带动锁止结构,完成自锁和解锁,摆脱了镜头自锁过程对电驱动的依赖,实现了自锁和解锁两种状态的灵活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自锁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锁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锁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充放电控制模块 GND 接地
101 充放电控制单元 DRIVER 驱动信号输出端
102 第一旁路单元 UNLOCK 解锁信号输出端
200 解锁模块 R1~R6 第一至第六电阻
300 自锁模块 C1~C4 第一至第四电容
201 解锁单元 Q1~Q3 第一至第三三极管
202 第二旁路单元 D1 第一二极管
VCC 参考电压 L1 电磁阀线圈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自锁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模块200、自锁模块300及充放电控制模块100,所述自锁模块300与执行结构电耦合,所述执行结构上搭载有锁止结构;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100,用于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300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100至少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一端用于接入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在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从而实现向后续电路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所述解锁模块200,用于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300输出复位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解锁模块200至少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用于接入解锁信号,在解锁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从而实现向后续电路输出复位信号。
所述自锁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所述自锁模块300,还用于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锁模块300至少包括可以储存电量的无源器件,该无源器件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储存电荷,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释放电荷,
可以理解的是,电磁阀线圈通电时,可以使执行结构运动,所述解锁控制信号为电磁阀线圈中的一个方向的电流信号,所述锁止控制信号为与所述解锁控制信号相反方向的电流信号,当电磁阀线圈接收到解锁控制信号时,执行结构朝一个方向运动,当电磁阀线圈接收到锁止控制信号时,执行结构朝相反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结构用于带动锁止结构的动作,所述锁止结构可以是对镜头进行限位的机械结构,所述镜头由音圈马达驱动,例如:丝杆或传动机构,在电磁阀线圈接收到解锁控制信号时,执行结构将丝杆或传动机构移向能够使镜头正常活动的方向,此过程称为解锁锁止结构;在电磁阀线圈接收到锁止控制信号时,电磁阀的受控端推动相关丝杆或传动机构到能够对镜头进行限位的位置,例如将丝杆或传动机构推入一个卡槽内,从而使镜头无法活动,此过程称为完成自锁。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自锁控制电路电路,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模块200、自锁模块300及充放电控制模块100,所述自锁模块300与执行结构电耦合,所述执行结构上搭载有锁止结构;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100,用于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300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所述解锁模块200,用于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300输出复位信号;所述自锁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所述自锁模块300,还用于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该电路通过利用小型电磁阀带动锁止结构,完成自锁和解锁,摆脱了镜头自锁过程对电驱动的依赖,实现了自锁和解锁两种状态的灵活切换。
进一步地,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自锁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所述自锁模块3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容C1及电磁阀线圈L1;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100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100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GND;
所述电磁阀线圈L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磁阀线圈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
所述第一电容C1,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进行充电,根据所述放电信号进行放电。
所述电磁阀线圈L1,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输出所述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三极管Q1接收到所述充电信号时,发射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并且压差满足导通条件,第一三极管Q1导通,在电磁阀线圈L1接收到驱动信号传输的驱动信号之前,第一电容C1充电,在电磁阀线圈L1接收到驱动信号时,电磁阀线圈L1中产生正向电流,从而使执行结构带动丝杆或传动结构向不进行限位的方向运动,解锁锁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正向电流即如上文所述的解锁控制信号,正向电流使执行结构将丝杆或传动机构移向能够使镜头正常活动的方向,完成解锁锁止结构。
所述电磁阀线圈L1,还用于根据所述放电信号输出所述锁止控制信号,从而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三极管Q1接收到所述放电信号时,发射极电压小于基极电压,第一三极管Q1关闭,此时第一电容C1放电,从而使电磁阀线圈L1中产生反向电流,执行结构带动相关丝杆及传动结构向进行限位的方向运动,从而完成自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反向电流即如上文所述的锁止控制信号,正向电流使执行结构将丝杆或传动机构移向能够对镜头进行限位的方向,从而将丝杆或传动机构推入卡槽,完成自锁。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100包括充放电控制单元101及第一旁路单元102;其中,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1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旁路单元102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101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模块300连接;
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101,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为高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300输出充电信号,在所述驱动信号为低电平或参考电压断开时,向所述自锁模块300输出放电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100至少包括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一端用于接收驱动信号,另一端与后续电路连接,在所述驱动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向自锁模块300输出充电信号,所述充电信号为一电压信号;在所述驱动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向自锁模块300输出放电信号,所述放电信号为一电压信号,大小为0V。
所述第一旁路单元102,用于对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101进行滤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旁路单元102可以消除电路网络中的干扰信号。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
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101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二三极管Q2及第一二极管D1;其中,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驱动信号输出端DRIVER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参考电压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磁阀线圈L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端DRIVER可以是微处理器的一个输出引脚,该输出引脚可以将微处理器生成的电平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或关闭,向自锁模块300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还与所述第一旁路单元102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电路,实现了断电即锁止,提高了对装配过程中异常断电情况的应对能力。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
所述第一旁路单元102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及第四电阻R4;其中,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GND,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GND,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GND。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
所述解锁模块200包括解锁单元201及第二旁路单元202;其中,所述解锁单元2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旁路单元202连接,所述解锁单元201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模块300连接;
所述解锁单元201,用于在所述解锁信号为高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300输出所述复位信号。
所述解锁单元201,还用于在所述解锁信号为低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300输出待机信号,从而使所述自锁模块300待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解锁单元201至少包括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一端用于接收解锁信号,另一端与后续电路连接,在所述解锁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向自锁模块300输出复位信号,所述复位信号为一电压信号;在所述解锁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向自锁模块300输出待机信号,所述待机信号为一电压信号,大小为0V。
在本实施例中,当自锁模块300接收到待机信号后,仅仅是降低电磁阀线圈L1中通过的电流,并不使执行结构发生运动,作为锁止结构的丝杆或传动机构仍然处于自锁相关的卡槽内,此过程即为待机,此时的静态工作电流为微安级的超低电流。
所述第二旁路单元202,用于对所述解锁单元201进行滤波。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
所述解锁单元201包括第五电阻R5及第三三极管Q3;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解锁信号输出端UNLOCK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旁路单元20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解锁信号输出端UNLOCK可以是微处理器的一个输出引脚,该输出引脚可以将微处理器生成的电平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向自锁模块300输出复位信号或待机信号。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GND。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
所述第二旁路单元202包括:第四电容C4及第六电阻R6;其中,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GND,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GND。
本实施例通过以上电路,在锁止结构解锁时,通过拉低解锁信号,从而实现了在不影响锁止结构的情况下的超低电流待机。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锁控制装置,所述自锁控制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
由于本自锁控制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如上文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模块、自锁模块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自锁模块与执行结构电耦合,所述执行结构上搭载有锁止结构;
所述自锁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至少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一端用于接入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在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从而实现向后续电路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步骤S20:所述解锁模块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复位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解锁模块至少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用于接入解锁信号,在解锁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从而实现向后续电路输出复位信号。
步骤S30:所述自锁模块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步骤S40:所述自锁模块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可以理解的是,电磁阀线圈通电时,可以使执行结构运动,所述解锁控制信号为电磁阀线圈中的一个方向的电流信号,所述锁止控制信号为与所述解锁控制信号相反方向的电流信号,当电磁阀线圈接收到解锁控制信号时,执行结构朝一个方向运动,当电磁阀线圈接收到锁止控制信号时,执行结构朝相反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结构用于带动锁止结构的动作,所述锁止结构可以是对镜头进行限位的机械结构,所述镜头由音圈马达驱动,例如:丝杆或传动机构,在电磁阀线圈接收到解锁控制信号时,执行结构将丝杆或传动机构移向能够使镜头正常活动的方向,此过程称为解锁锁止结构;在电磁阀线圈接收到锁止控制信号时,电磁阀的受控端推动相关丝杆或传动机构到能够对镜头进行限位的位置,例如将丝杆或传动机构推入一个卡槽内,从而使镜头无法活动,此过程称为完成自锁。
由于本自锁控制方法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自锁控制电路,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模块、自锁模块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自锁模块与执行结构电耦合,所述执行结构上搭载有锁止结构;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所述解锁模块,用于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复位信号;
所述自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所述自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电容及电磁阀线圈;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
所述电磁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磁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进行充电,根据所述放电信号进行放电;
所述电磁阀线圈,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输出所述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所述电磁阀线圈,还用于根据所述放电信号输出所述锁止控制信号,从而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充放电控制单元及第一旁路单元;其中,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旁路单元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
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为高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在所述驱动信号为低电平或参考电压断开时,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放电信号;
所述第一旁路单元,用于对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进行滤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及第一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参考电压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磁阀线圈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还与所述第一旁路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路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及第四电阻;其中,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模块包括解锁单元及第二旁路单元;其中,所述解锁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旁路单元连接,所述解锁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
所述解锁单元,用于在所述解锁信号为高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所述复位信号;
所述解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解锁信号为低电平时,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待机信号,从而使所述自锁模块待机;
所述第二旁路单元,用于对所述解锁单元进行滤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及第三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解锁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旁路单元连接;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路单元包括:第四电容及第六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9.一种自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
10.一种自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控制电路,所述自锁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模块、自锁模块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自锁模块与执行结构电耦合,所述执行结构上搭载有锁止结构;
所述自锁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接入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充电信号或放电信号;
所述解锁模块接入解锁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信号向所述自锁模块输出复位信号;
所述自锁模块根据所述充电信号及所述复位信号向执行结构输出解锁控制信号,从而解锁锁止结构;
所述自锁模块根据所述放电信号向所述执行结构输出锁止控制信号,以推动锁止结构,从而完成自锁。
CN202110916723.6A 2021-08-10 2021-08-10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3708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6723.6A CN113708440A (zh) 2021-08-10 2021-08-10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6723.6A CN113708440A (zh) 2021-08-10 2021-08-10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8440A true CN113708440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52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6723.6A Pending CN113708440A (zh) 2021-08-10 2021-08-10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84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9438A (zh) * 2022-07-05 2022-10-14 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急停复位系统、充电桩和充电桩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9438A (zh) * 2022-07-05 2022-10-14 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急停复位系统、充电桩和充电桩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12381A (en) Motor drive circuit with reverse-battery protection
CN113708440A (zh)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US20170302094A1 (en) Parallel string voltage support
CN215911926U (zh) 自锁控制电路、装置及光学镜头
CN211032215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枪电子锁的控制装置
CN210578326U (zh) 一种电子驻车系统的直流电机电流检测控制电路
EP1550193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schalten eines zwischen kapazitiven elementen angeordneten leistungsschalters
DE19817335C1 (de) Elektronischer Blinkgeber
DE102006046032B3 (de) Steuervorrichtung mit Klemme 15-Halteschaltung
DE102015207783A1 (de) Gegen Überspannung geschütztes elektronisches Steuergerät
EP0339407A2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ischen Verbrauchers
WO2005055387A1 (de)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induktiven verbrauchers
EP2131497B1 (de) Halbleiterschalter mit Kurzschlussabschaltung
DE3231142A1 (de) Wasseranzeigevorrichtung fuer kraftstoff-wasserabscheider
CN112659935A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直流充电枪电子锁控制电路
CN215681771U (zh) 车载电源电路及汽车
EP1203386B1 (de) Elektrische schaltungsanordnung
DE3532339C2 (zh)
DE102010020746A1 (de) Verpolschutzschal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Verpolschutzes
DE102019217893A1 (de) Schaltnetzteilvorrichtung
CN217469767U (zh) 一种电子锁控制电路与充电装置
CN210119681U (zh) 自保持输出的驱动电路装置
CN214215495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直流充电枪电子锁控制电路
CN215575534U (zh) 直流注入式检测电路、动力电池输出电路和电动汽车
CN218526084U (zh) 保护电路和汽车电动尾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