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1376A -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1376A
CN113701376A CN202111076583.2A CN202111076583A CN113701376A CN 113701376 A CN113701376 A CN 113701376A CN 202111076583 A CN202111076583 A CN 202111076583A CN 113701376 A CN113701376 A CN 113701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ort
working medium
gas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65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优
林海佳
赵材波
康建
李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0765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1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1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13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using ej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循环系统包括主循环流路以及换热流路。主循环流路包括沿工质流向依次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工质处理流路和气液分离器,工质处理流路包括接通至气液分离器的选通支路,选通支路包括一个选通口,选通口设有调节阀。换热流路包括位于同一空间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口通过工质处理流路接通于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口通过第一膨胀阀接通至气液分离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接通至调节阀,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口通过第二膨胀阀接通至气液分离器。本发明,通过控制调节阀的状态,第一换热器进行制冷除湿,第二换热器进行升温,可实现轻载除湿甚至零负荷下的大除湿能力输出。

Description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房空调领域,变频空调系统会根据数据中心热负荷的高低调节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输出,从而实现负荷匹配,满足数据机房的恒温恒湿要求。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对室内温湿度精度有较高要求,常年要求制冷输出的机房空调需要经常应对热负荷波动、湿负荷变动的情况。
数据中心湿度控制不当容易出现室内湿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湿度过大容易出现凝露水,湿度太小容易产生静电,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威胁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南方非常容易出现寒潮天气,数据中心围护结构或者通过门窗侵入的湿汽导致数据中心室内湿度过大,机房空调需要加大除湿能力,从而导致蒸发温度过低、室内送风温度波动过大。特别是数据中心高湿低负荷的情况下,机房空调的运行存在矛盾现象:机组匹配低负荷输出,除湿能力下降无法降低室内湿负荷;加大除湿能力满足室内湿度要求了又会超出热负荷的需求,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幅度过大。
针对数据中心,常见解决方案是利用电加热除湿再热后的冷空气,使得机房空调的制冷输出不至于过小,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的恒温要求,但电加热再热方式是非常浪费电能的一种方式,在数据中心巨大的电能需求下,节能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数据中心的机房空调在轻载除湿情况下的恒温恒湿控制问题、如何降低轻载除湿运行时的电能浪费问题,是节能型高效机房空调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针对实际的民用和工商用舒适性空调,也经常会出现寒潮天气下室内的除湿需求。目前舒适性空调常见的除湿模式实际上多数也就是低蒸发温度下的低风速制冷运行,运行后室内温度随之下降,造成用户体感温度下降,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很多场合都会采用专门的除湿机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现有温湿度调节的空调无论是机房空调还是民用和商用空调,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无法同时调节到合适范围,无法实现轻载除湿。
有鉴于此,亟需对现有的空调结构进行改进,以实现空调的轻载除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不能实现轻载除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系统,包括:
主循环流路,包括沿工质流向依次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工质处理流路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工质处理流路包括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选通支路,所述选通支路包括一个选通口,所述选通口设有调节阀;以及,
换热流路,所述换热流路包括位于同一空间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口通过所述工质处理流路接通于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口通过第一膨胀阀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接通至所述调节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口通过第二膨胀阀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
其中,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接通,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通过所述选通支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接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质处理流路包括第一喷射器,所述第一喷射器包括第一喷射口以及第一引射口,所述第一喷射口接通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口接通于第一引射口,所述第一喷射器的出口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所述选通支路包括第二喷射器,所述第二喷射器设有第二喷射口和第二引射口,所述第二喷射口和第二引射口均接通至所述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二喷射器的上游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置于第一状态,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所述第二喷射器不工作;所述调节阀置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喷射器分别连通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
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设有四个出口,以分别连通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二引射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射器的出口设有单向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设有:
进口,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工质处理流路的出口;
通液口,所述通液口包括第一通液口和第二通液口,所述第一通液口、所述第一膨胀阀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二通液口、所述第二膨胀阀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口依次连通;以及,
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工质处理流路的出口,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膨胀阀朝向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侧,所述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膨胀阀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控制开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内风机,以驱动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气流流动,所述第一换热器相比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气流的上游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外风机和/或水冷件,所述外风机用于驱动流经所述冷凝器进行换热的气流流动;所述水冷件用于驱动冷却水对所述冷凝器进行换热降温。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结构的空调循环系统,包括:
获取控制信号;
若获取到切换为第一状态信号,则所述调节阀切换第一状态;
第一部分工质流经第一换热器进行制冷除湿换热,第二部分工质流经第二换热器进行再热换热;
气流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实现除湿再热。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节阀运行至第二状态;
第一部分工质流经第一换热器制冷,第二部分工质流经第二换热器制冷;
气流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实现二级制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设置了并联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工质由压缩机经由冷凝器进入工质处理流路形成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的液体工质(可能含少量气体)。工质处理流路用于将工质进行处理,而后通过气液分离器实现气液分离,只允许气态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进入换热流路的冷媒减少,可降低换热流路以及压缩机的负载。而且,工质处理流路一般采用喷射器来回收空调系统的膨胀功,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吸气口压力,以降低压缩机运转的功耗,从而实现空调系统的轻载运行。
第一部分工质(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经过工质处理流路和气液分离器处理后形成低温工质,进入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室内空气降温的同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冷凝水,起到制冷和除湿的效果。
若调节阀受控调节至第一状态,第二部分工质(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直接进入第二换热器,此时第二换热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则此时室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对除湿后的冷空气再热升温,可防止室内空气除湿时温度随之下降,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温度处于所需控制范围,从而实现室内空间的恒温恒湿控制;
若调节阀受控调节至第二状态,第二部分工质(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先进入选通支路和气液分离器形成低温工质,而后经由第二膨胀阀进入第二蒸发器,此时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的功能相同,起到制冷效果。室内空气经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时起到双重制冷作用,可实现梯级制冷的控制,有助于提高空气制冷温度的调节灵活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除湿再热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在二级制冷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压缩机;20、冷凝器;30、工质处理流路;301、第一喷射器;3011、第一喷射口;3012、第一引射口;31、选通支路;311、第二喷射器;3111、第二喷射口;3112、第二引射口;312、单向阀;313、调节阀;40、气液分离器;41、进口;42、通液口;421、第一通液口;422、第二通液口;43、出气口;51、第一换热器;511、第一膨胀阀;52、第二换热器;521、第二膨胀阀;61、内风机;62、外风机。
虚线箭头代表气流方向,实线箭头代表工质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不能实现轻载除湿的技术问题,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循环系统,既适用于机房空调,也适用于民用和商用空调。
第一方面,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系统,包括主循环流路以及换热流路。工质是指各种热机或热力设备借以完成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常见的有燃烧气体、水蒸汽、制冷剂以及空气等。本发明中工质主要指制冷剂,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20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主循环流路包括沿工质流向依次设置的压缩机10、冷凝器20、工质处理流路30和气液分离器40,工质处理流路30包括接通至气液分离器40的选通支路31,选通支路31包括一个选通口,选通口设有调节阀313。换热流路包括位于同一空间的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第一换热器51的第一口通过工质处理流路30接通于气液分离器40,第一换热器51的第二口通过第一膨胀阀511接通至气液分离器40。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接通至调节阀313,第二换热器52的第二口通过第二膨胀阀521接通至气液分离器40。
参阅图2和图3,压缩机10排出的工质经由冷凝器20排出,第一部分工质由工质处理流路30、气液分离器40分离出液体工质并经过第一膨胀阀511进入第一换热器51,对空气进行制冷除湿。第二部分工质则由于调节阀313的状态不同,进入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或者进入选通支路31。
调节阀313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参阅图2,第一状态下,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与冷凝器20的出口接通。调节阀313受控运行至第一状态,第二部分工质进入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对空气进行再热,而后经由第二膨胀阀521进入气液分离器40,而后气体工质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实现一个工质循环。
参阅图3,第二状态下,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通过选通支路31与气液分离器40接通。调节阀313受控运行至第二状态,第二部分工质进入选通支路31,再进入气液分离器40,而后液体工质经由第二膨胀阀521进入第二换热器52的第二口,而后经由第二换热器52回到选通支路31,对空气进行制冷,实现一个工质循环。
第一膨胀阀511和第二膨胀阀521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开度:在除湿再热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二膨胀阀521的开度控制第二换热器52中的制冷剂流量,从而控制冷空气的再热量大小。在二级制冷时,可以在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之间实现不同的蒸发温度、不同的制冷剂流量,从而控制两个换热器的制冷能力。具体地,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可设置为蒸发器,在实际应用中,两个蒸发器是同一空间内使用的两个末端,比如俗称的一拖二或者一拖多家庭中央空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置了并联的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工质由压缩机10经由冷凝器20进入工质处理流路30形成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的液体工质(可能含少量气体):
第一部分工质(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经过工质处理流路30和气液分离器40处理后形成低温工质,进入第一换热器51,第一换热器51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室内空气降温的同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冷凝水,起到制冷和除湿的效果。
参阅图2,若调节阀313受控调节至第一状态,第二部分工质(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直接进入第二换热器52,此时第二换热器52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则此时室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对除湿后的冷空气再热升温,可防止室内空气除湿时温度随之下降,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温度处于所需控制范围,从而实现室内空间的恒温恒湿控制。因为再热冷空气的第二换热器52直接引入冷凝器20的工质,利用了冷凝器20的冷凝废热,不需要额外的电加热,因此本系统的恒温除湿运行更节能。故而,本发明,通过控制调节阀313的状态,第一换热器51进行制冷除湿,第二换热器52进行升温,进而使得空气可先后经过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可实现轻载除湿甚至零负荷下的大除湿能力输出,有效避免现有制冷适中但除湿不足的问题,也避免了除湿适中但制冷过度的问题。
参阅图3,若调节阀313受控调节至第二状态,第二部分工质(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先进入选通支路31和气液分离器40形成低温工质,而后经由第二调节阀313进入第二换热器52,此时第二换热器52和第一换热器51的功能相同,起到制冷效果。室内空气经过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时起到双重制冷作用,可实现梯级制冷的控制,有助于提高空气制冷温度的调节灵活性。
具体地,调节阀313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的工质流向相反;调节阀313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的工质流向相同。工质流向相反,工质在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内的流动分别独立控制,不仅降低工质流程,而且也更易控制工质的温度和压力。
参阅图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工质处理流路30包括第一喷射器301,第一喷射器301包括第一喷射口3011以及第一引射口3012,第一喷射口3011接通于冷凝器20的出口,第一换热器51的第一口接通于第一引射口3012,第一喷射器301的出口接通至气液分离器40的进口41。
本实施例中,在工质处理流路30设置了第一喷射器301,在选通支路31设置了第二喷射器311,第一喷射器301连通冷凝器20和第一换热器51,第一部分工质(高压高温或者高压中温制冷剂)进入第一喷射器301的第一喷射口3011,而后实现高速喷射,并从第一换热器51的第一口抽吸低压工质(制冷剂),第一喷射器301内的工质(制冷剂)混合后在扩压段降速升压,最终形成压力居中的制冷剂,而后再进入气液分离器40实现气液分离,气体工质(制冷剂)进入压缩机10吸气口,从而完成一个制冷主循环。气液分离器40内的液体工质(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器51,第一换热器51内的低温低压工质吸收外面的空气热量蒸发为气体,低压气体工质受第一喷射器301的低压抽吸作用进入第一喷射器301的第一引射口3012,从而完成一个喷射循环。
第一喷射器301将高压工质节流降压,并抽吸低压工质与节流后的工质实现混合,经过扩散形成压力居中的制冷剂,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吸气口压力,降低压缩机的功耗。常规制冷设备常单独采用调节阀313的结构,液体制冷剂流过调节阀313容易出现阀内制冷剂泄露、液体制冷剂冷量和热量容易抵消等不利影响,本实施例中,第一喷射器301和第二喷射器311可有效防止制冷剂的泄漏以及热量的抵消损耗。
第二喷射器311设有第二喷射口3111和第二引射口3112,第二喷射口3111和第二引射口3112均接通至调节阀313,调节阀313设于第二喷射器311的上游侧。调节阀313用于控制第二喷射器311是否工作。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调节阀313置于第一状态,调节阀313连通冷凝器20和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第二喷射器311不工作;调节阀313置于第二状态,第二喷射器311分别连通冷凝器20和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将调节阀313的运行状态与系统的工质流动需求结合,利用调节阀313的状态来确定第二喷射器311是否工作。第二喷射器311在调节阀313在第二状态时,第二喷射器311和第一喷射器301的工作原理相同,第二换热器52和第一换热器51的工作原理相同。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调节阀313为四通阀,四通阀设有四个出口,以分别连通冷凝器20、第二喷射口3111、第二引射口3112以及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调节阀313设置为四通阀,四通阀根据需要可受控形成多种通路,因此可满足本发明中第二喷射器311的要求。具体地,冷凝器20的出口连接到四通阀的D口,四通阀的C口连接到第二喷射器311的第二喷射口3111,四通阀的S口连接到第二喷射器311的第二引射口3112,四通阀的E口连接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第二喷射器311的出口连通到气液分离器40的进口41。
参阅图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喷射器311的出口设有单向阀312。单向阀312可有效保证工质的单向流动,在工质处理流路30和选通支路31的输出端,避免两个流路互相影响而导致工质倒流。
参阅图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40设有进口41、通液口42以及出气口43。进口41连通工质处理流路30的出口。通液口42包括第一通液口421和第二通液口422,第一通液口421、第一膨胀阀511和第一换热器51的第二口依次连通,第二通液口422、第二膨胀阀521和第二换热器52的第二口依次连通。出气口43连通压缩机10的吸气口。
进口41连接工质处理流路30的出口即工质处理流路30和选通支路31的出口,工质处理流路30和选通支路31输出的工质通过进口41进入气液分离器40,进行气液分离,而后气体工质进入压缩机10的吸气口以进行下一步主循环,液体工质则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气液分离有助于提高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的换热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工质处理流路30的出口,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二膨胀阀521朝向气液分离器40的一侧,调节阀313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二膨胀阀521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控制开度。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调节阀313处于第一状态,系统设计时监控第二膨胀阀521的制冷剂出口压力Pb,同时监控气液分离器40的进口41压力Pf,控制第二膨胀阀521的开度调节保证Pb≤Pf,这样有利于提升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内风机61,以驱动流经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的气流流动,第一换热器51相比第二换热器52位于风机气流的上游侧。气流经过内风机61驱动后,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并向室内侧排出,才能实现除湿再热功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外风机62,用于驱动流经冷凝器20进行换热的气流流动。冷凝器20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保证冷凝器20的高效运行,对冷凝器20进行风冷散热。在其它优选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可以设置水冷件如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水对冷凝器20进行换热降温。外风机62和水冷件也可以组合使用,在冷凝器20高效工作时保证其正常工作。
第二方面,参阅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结构的空调循环系统,包括:
获取控制信号;
若获取到切换为第一状态信号,则所述调节阀313切换第一状态;
第一部分工质流经第一换热器51进行制冷除湿换热,第二部分工质流经第二换热器52进行再热换热;
气流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实现除湿再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参阅图3,上述方法还包括:
调节阀313运行至第二状态;
第一部分工质流经第一换热器51制冷,第二部分工质流经第二换热器52制冷;
气流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实现二级制冷。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调节阀313设置为四通阀,四通阀处于第一状态(上电),第二喷射器311不工作,实现除湿再热;四通阀处于第二状态(不上电),第二喷射器311工作,实现二级制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调节阀313的状态,第一换热器51进行制冷除湿,第二换热器52进行升温,进而使得空气可先后经过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可实现轻载除湿的功能,有效避免现有制冷适中但除湿不足的问题,也避免了除湿适中但制冷过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循环流路,包括沿工质流向依次设置的压缩机(10)、冷凝器(20)、工质处理流路(30)和气液分离器(40),所述工质处理流路(30)包括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40)的选通支路(31),所述选通支路(31)包括一个选通口,所述选通口设有调节阀(313);以及,
换热流路,所述换热流路包括位于同一空间的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所述第一换热器(51)的第一口通过所述工质处理流路(30)接通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0),所述第一换热器(51)的第二口通过第一膨胀阀(511)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40);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接通至所述调节阀(313),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二口通过第二膨胀阀(521)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40);
其中,所述调节阀(313)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与所述冷凝器(20)的出口接通,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通过所述选通支路(31)与所述气液分离器(40)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处理流路(30)包括第一喷射器(301),所述第一喷射器(301)包括第一喷射口(3011)以及第一引射口(3012),所述第一喷射口(3011)接通于所述冷凝器(20)的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51)的第一口接通于第一引射口(3012),所述第一喷射器(301)的出口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40)的进口(41);所述选通支路(31)包括第二喷射器(311),所述第二喷射器(311)设有第二喷射口(3111)和第二引射口(3112),所述第二喷射口(3111)和第二引射口(3112)均接通至所述调节阀(313),所述调节阀(313)设于所述第二喷射器(311)的上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313)置于第一状态,所述调节阀(313)连通所述冷凝器(2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所述第二喷射器(311)不工作;所述调节阀(313)置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喷射器(311)分别连通所述冷凝器(2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313)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设有四个出口,以分别连通所述冷凝器(20)、所述第二喷射口(3111)、所述第二引射口(3112)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器(311)的出口设有单向阀(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0)设有:
进口(41),所述进口(41)连通所述工质处理流路(30)的出口;
通液口(42),所述通液口(42)包括第一通液口(421)和第二通液口(422),所述第一通液口(421)、所述第一膨胀阀(51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51)的第二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二通液口(422)、所述第二膨胀阀(5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二口依次连通;
出气口(43),所述出气口(43)连通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工质处理流路(30)的出口,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膨胀阀(521)朝向所述气液分离器(40)的一侧,所述调节阀(31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膨胀阀(521)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控制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内风机(61),以驱动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5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气流流动,所述第一换热器(51)相比所述第二换热器(52)位于气流的上游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外风机(62)和/或水冷件,所述外风机(62)用于驱动流经所述冷凝器(20)进行换热的气流流动;所述水冷件用于驱动冷却水对所述冷凝器(20)进行换热降温。
10.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循环系统,包括:
获取控制信号;
若获取到切换为第一状态信号,则所述调节阀(313)切换第一状态;
第一部分工质流经第一换热器(51)进行制冷除湿换热,第二部分工质流经第二换热器(52)进行再热换热;
气流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实现除湿再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节阀(313)运行至第二状态;
第一部分工质流经第一换热器(51)制冷,第二部分工质流经第二换热器(52)制冷;
气流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实现二级制冷。
CN202111076583.2A 2021-09-14 2021-09-14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701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6583.2A CN113701376A (zh) 2021-09-14 2021-09-14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6583.2A CN113701376A (zh) 2021-09-14 2021-09-14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1376A true CN113701376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60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6583.2A Pending CN113701376A (zh) 2021-09-14 2021-09-14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13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9038A (zh) * 2022-04-18 2022-07-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采用双级喷射器增效的梯级换热热泵循环系统
CN114739037A (zh) * 2022-04-08 2022-07-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双喷射器多回路蒸发的蒸气压缩循环系统及工作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734A (zh) * 2001-10-04 2003-04-16 株式会社电装 喷射器回路
CN1432775A (zh) * 2002-01-15 2003-07-30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喷射器循环系统的空调器
US20040123624A1 (en) * 2002-12-17 2004-07-01 Hiromi Ohta Vapor-compression refrigerant cycle system
JP2005249315A (ja) * 2004-03-04 2005-09-15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US20140345318A1 (en) * 2011-11-17 2014-11-27 Denso Corporation Ejector-type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20160200175A1 (en) * 2013-08-29 2016-07-14 Denso Corporation Ejector refrigeration cycle
CN106766317A (zh) * 2017-01-24 2017-05-31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蒸汽压缩辅助过冷的co2跨临界制冷循环冷库
CN108224833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开利公司 喷射器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809422U (zh) * 2021-09-14 2022-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734A (zh) * 2001-10-04 2003-04-16 株式会社电装 喷射器回路
CN1432775A (zh) * 2002-01-15 2003-07-30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喷射器循环系统的空调器
US20040123624A1 (en) * 2002-12-17 2004-07-01 Hiromi Ohta Vapor-compression refrigerant cycle system
JP2005249315A (ja) * 2004-03-04 2005-09-15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US20140345318A1 (en) * 2011-11-17 2014-11-27 Denso Corporation Ejector-type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20160200175A1 (en) * 2013-08-29 2016-07-14 Denso Corporation Ejector refrigeration cycle
CN108224833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开利公司 喷射器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6317A (zh) * 2017-01-24 2017-05-31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蒸汽压缩辅助过冷的co2跨临界制冷循环冷库
CN215809422U (zh) * 2021-09-14 2022-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林;谈莹莹;梁坤峰;崔晓龙;: "一种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no. 06, 15 June 2012 (2012-06-1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9037A (zh) * 2022-04-08 2022-07-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双喷射器多回路蒸发的蒸气压缩循环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4739038A (zh) * 2022-04-18 2022-07-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采用双级喷射器增效的梯级换热热泵循环系统
CN114739038B (zh) * 2022-04-18 2023-0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采用双级喷射器增效的梯级换热热泵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6028B (zh) 一种无霜型制冷剂双循环新风空调机组
WO2017219650A1 (zh) 空调系统、复合冷凝器、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665596U (zh) 直膨式热回收空气处理装置
EP3553398B1 (en) Air conditioning heat pump system which uses inject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CN113720034A (zh)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8679747B (zh) 一种新风除湿空调系统
CN215809421U (zh)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
WO2022110898A1 (zh)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及其热回收方法
CN113701376A (zh)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281556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6281897U (zh) 新风设备
CN113446756A (zh) 一种带变速压缩机的四管制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10500804B (zh) 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6007219A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08075A (zh) 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809422U (zh) 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
CN112229003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13498B (zh) 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576515A (zh) 一种太阳能增强型喷射式双温热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3514499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CN114484623A (zh) 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822929U (zh) 热泵机组
CN210004512U (zh) 恒温除湿空调器
CN108759156B (zh)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14413499B (zh) 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