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0302A -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0302A
CN113700302A CN202111063441.2A CN202111063441A CN113700302A CN 113700302 A CN113700302 A CN 113700302A CN 202111063441 A CN202111063441 A CN 202111063441A CN 113700302 A CN113700302 A CN 113700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er
supporting
concrete
assembly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34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凯宏
黄悠
叶斯静
周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34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03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0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0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1Filling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S1,构建地基,并在地基上设置支撑结构;S2,在承重柱、支撑柱和支撑架上依次开设出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S3,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分别倒入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并在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中分别插入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以及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插入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将第一装配板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四周上,再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将第二装配板固定在支撑结构的顶端上,具有通过装配的方式建造出平房,通过装配的方式建造出房屋,不仅会缩短工期,还会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还会降低成本的投入。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现有的房屋一般是采用堆砌的方式建成的,尤其是平房,但是该类方法不仅建筑周期长,而且劳动强度大,从而会提高成本的投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房屋一般是采用堆砌的方式建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S1,构建地基,并在地基上设置支撑结构;
S2,在承重柱、支撑柱和支撑架上依次开设出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S3,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分别倒入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并在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中分别插入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以及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插入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并使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的内壁中,直至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凝固,当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凝固后,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涂上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从而得到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
S4,将第一装配板上的第一连接钢筋对应的插入到第一连接孔中,插入后,并通过其余的第一连接孔将混凝土导入到第一连接孔中,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将第一装配板固定在承重柱和支撑柱之间;
S5,在两组第一装配板之间、第一装配板与承重柱之间、第一装配板与支撑柱之间依次倒入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提高第一装配板的固定稳定性及密封性;
S6,将第二装配板上的第二连接钢筋对应的插入到第二连接孔中,插入后,并通过其余的第二连接孔将混凝土导入到第二连接孔中,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将第二装配板固定在支撑架上;
S7,在第二装配板与第一装配板之间、第二装配板与承重柱之间、第二装配板与支撑柱、第二装配板与支撑架之间依次倒入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提高第二装配板的固定稳定性及密封性,这样就会建造出平房;
S8,当将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固定在支撑结构上时,从而会完成对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构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四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一装配板,且通过第一装配板在支撑结构的四周形成密封;
所述支撑结构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二装配板,且通过第二装配板在支撑结构的顶端形成密封。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结构是由四组承重柱、四组支撑柱和支撑架组成,所述承重柱和所述支撑柱设在地基上,且支撑柱位于两组承重柱之间,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形状的为十字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重柱与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一装配板,且承重柱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两组第一装配板;
所述承重柱与所述第一装配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装配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两组所述第一装配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架上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二装配板,且第二装配板的外侧分别与承重柱、所述支撑柱和第一装配板接触;
所述第二装配板与所述承重柱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与所述第一装配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装配板是由第一壳体、第一填充物、第一钢筋和第一保护层组成,所述第一壳体内壁设有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一填充物中均匀设有第一钢筋,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表面设有第一保护层;
所述第一填充物是由混凝土和树脂混合制成。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一连接钢筋,所述承重柱和所述支撑柱上均匀开设四组第一连接孔,四组所述第一连接孔呈十字形排列,且四组所述第一连接孔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钢筋固定安装在第一装配板上,且第一连接钢筋卡接在第一连接孔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装配板是由第二壳体、第二填充物、第二钢筋和第二保护层组成,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有第二填充物,所述第二填充物中均匀设有第二钢筋,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表面设有第二保护层;
所述第二填充物是由混凝土和树脂混合制成。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和第二连接钢筋,所述支撑架上均匀开设四组第二连接孔,四组所述第二连接孔呈十字形排列,且四组所述第二连接孔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钢筋固定安装在第二装配板上,且第二连接钢筋卡接在第一连接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将第一装配板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四周上,再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将第二装配板固定在支撑结构的顶端上,具有通过装配的方式建造出平房,通过装配的方式建造出房屋,不仅会缩短工期,还会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还会降低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装配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装配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装配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结构1、承重柱11、支撑柱12、支撑架13、第一装配板2、第一壳体21、第一填充物22、第一钢筋23、第一保护层24、第一连接孔31、第一连接钢筋32、第二装配板4、第二壳体41、第二填充物42、第二钢筋43、第二保护层44、第二连接孔51、第二连接钢筋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具有降低成本投入的优点,请参阅图1-图6,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S1,构建地基,并在地基上设置支撑结构1;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1,所述支撑结构1的四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一装配板2,且通过第一装配板2在支撑结构1的四周形成密封;
所述支撑结构1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二装配板4,且通过第二装配板4在支撑结构1的顶端形成密封;
所述支撑结构1是由四组承重柱11、四组支撑柱12和支撑架13组成,所述承重柱11和所述支撑柱12设在地基上,且支撑柱12位于两组承重柱11之间,所述支撑柱12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架13,且支撑架13的形状的为十字形;
S2,在承重柱11、支撑柱12和支撑架13上依次开设出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51;
S3,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41中分别倒入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并在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中分别插入第一钢筋23和第二钢筋43,以及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41上分别插入第一连接钢筋32和第二连接钢筋52,并使第一连接钢筋32和第二连接钢筋52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的内壁中,直至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凝固,当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凝固后,并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41上分别涂上第一保护层24和第二保护层44,从而得到第一装配板2和第二装配板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板2是由第一壳体21、第一填充物22、第一钢筋23和第一保护层24组成,所述第一壳体21内壁设有第一填充物22,所述第一填充物22中均匀设有第一钢筋23,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侧表面设有第一保护层24;
所述第一填充物22是由混凝土和树脂混合制成;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31和第一连接钢筋32,所述承重柱11和所述支撑柱12上均匀开设四组第一连接孔31,四组所述第一连接孔31呈十字形排列,且四组所述第一连接孔31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钢筋32固定安装在第一装配板2上,且第一连接钢筋32卡接在第一连接孔31上;
所述第二装配板4是由第二壳体41、第二填充物42、第二钢筋43和第二保护层44组成,所述第二壳体41内壁设有第二填充物42,所述第二填充物42中均匀设有第二钢筋43,所述第二壳体41的外侧表面设有第二保护层44;
所述第二填充物42是由混凝土和树脂混合制成;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钢筋52,所述支撑架13上均匀开设四组第二连接孔51,四组所述第二连接孔51呈十字形排列,且四组所述第二连接孔51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钢筋52固定安装在第二装配板4上,且第二连接钢筋52卡接在第一连接孔31上;
S4,将第一装配板2上的第一连接钢筋32对应的插入到第一连接孔31中,插入后,并通过其余的第一连接孔31将混凝土导入到第一连接孔31中,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将第一装配板2固定在承重柱11和支撑柱12之间;
S5,在两组第一装配板2之间、第一装配板2与承重柱11之间、第一装配板2与支撑柱12之间依次倒入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提高第一装配板2的固定稳定性及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柱11与所述支撑柱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一装配板2,且承重柱11与所述支撑柱12之间设有两组第一装配板2;
所述承重柱11与所述第一装配板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支撑柱12与所述第一装配板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两组所述第一装配板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
S6,将第二装配板4上的第二连接钢筋52对应的插入到第二连接孔51中,插入后,并通过其余的第二连接孔51将混凝土导入到第二连接孔51中,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将第二装配板4固定在支撑架13上;
S7,在第二装配板4与第一装配板2之间、第二装配板4与承重柱11之间、第二装配板4与支撑柱12、第二装配板4与支撑架13之间依次倒入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提高第二装配板4的固定稳定性及密封性,这样就会建造出平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13上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二装配板4,且第二装配板4的外侧分别与承重柱11、所述支撑柱12和第一装配板2接触;
所述第二装配板4与所述承重柱11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4与所述支撑柱1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4与所述第一装配板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4与所述支撑架13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
S8,当将第一装配板2和第二装配板4固定在支撑结构1上时,从而会完成对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构建。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S1,构建地基,并在地基上设置支撑结构(1);
S2,在承重柱(11)、支撑柱(12)和支撑架(13)上依次开设出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51);
S3,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41)中分别倒入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并在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中分别插入第一钢筋(23)和第二钢筋(43),以及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41)上分别插入第一连接钢筋(32)和第二连接钢筋(52),并使第一连接钢筋(32)和第二连接钢筋(52)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的内壁中,直至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凝固,当第一填充物(22)和第二填充物(42)凝固后,并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41)上分别涂上第一保护层(24)和第二保护层(44),从而得到第一装配板(2)和第二装配板(4);
S4,将第一装配板(2)上的第一连接钢筋(32)对应的插入到第一连接孔(31)中,插入后,并通过其余的第一连接孔(31)将混凝土导入到第一连接孔(31)中,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将第一装配板(2)固定在承重柱(11)和支撑柱(12)之间;
S5,在两组第一装配板(2)之间、第一装配板(2)与承重柱(11)之间、第一装配板(2)与支撑柱(12)之间依次倒入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提高第一装配板(2)的固定稳定性及密封性;
S6,将第二装配板(4)上的第二连接钢筋(52)对应的插入到第二连接孔(51)中,插入后,并通过其余的第二连接孔(51)将混凝土导入到第二连接孔(51)中,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将第二装配板(4)固定在支撑架(13)上;
S7,在第二装配板(4)与第一装配板(2)之间、第二装配板(4)与承重柱(11)之间、第二装配板(4)与支撑柱(12)、第二装配板(4)与支撑架(13)之间依次倒入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从而提高第二装配板(4)的固定稳定性及密封性,这样就会建造出平房;
S8,当将第一装配板(2)和第二装配板(4)固定在支撑结构(1)上时,从而会完成对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结构(1),所述支撑结构(1)的四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一装配板(2),且通过第一装配板(2)在支撑结构(1)的四周形成密封;
所述支撑结构(1)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二装配板(4),且通过第二装配板(4)在支撑结构(1)的顶端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是由四组承重柱(11)、四组支撑柱(12)和支撑架(13)组成,所述承重柱(11)和所述支撑柱(12)设在地基上,且支撑柱(12)位于两组承重柱(11)之间,所述支撑柱(12)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架(13),且支撑架(13)的形状的为十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11)与所述支撑柱(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一装配板(2),且承重柱(11)与所述支撑柱(12)之间设有两组第一装配板(2);
所述承重柱(11)与所述第一装配板(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支撑柱(12)与所述第一装配板(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两组所述第一装配板(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上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安装第二装配板(4),且第二装配板(4)的外侧分别与承重柱(11)、所述支撑柱(12)和第一装配板(2)接触;
所述第二装配板(4)与所述承重柱(11)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4)与所述支撑柱(1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4)与所述第一装配板(2)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二装配板(4)与所述支撑架(13)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板(2)是由第一壳体(21)、第一填充物(22)、第一钢筋(23)和第一保护层(24)组成,所述第一壳体(21)内壁设有第一填充物(22),所述第一填充物(22)中均匀设有第一钢筋(23),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侧表面设有第一保护层(24);
所述第一填充物(22)是由混凝土和树脂混合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31)和第一连接钢筋(32),所述承重柱(11)和所述支撑柱(12)上均匀开设四组第一连接孔(31),四组所述第一连接孔(31)呈十字形排列,且四组所述第一连接孔(31)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钢筋(32)固定安装在第一装配板(2)上,且第一连接钢筋(32)卡接在第一连接孔(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板(4)是由第二壳体(41)、第二填充物(42)、第二钢筋(43)和第二保护层(44)组成,所述第二壳体(41)内壁设有第二填充物(42),所述第二填充物(42)中均匀设有第二钢筋(43),所述第二壳体(41)的外侧表面设有第二保护层(44);
所述第二填充物(42)是由混凝土和树脂混合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钢筋(52),所述支撑架(13)上均匀开设四组第二连接孔(51),四组所述第二连接孔(51)呈十字形排列,且四组所述第二连接孔(51)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钢筋(52)固定安装在第二装配板(4)上,且第二连接钢筋(52)卡接在第一连接孔(31)上。
CN202111063441.2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37003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3441.2A CN113700302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3441.2A CN113700302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0302A true CN113700302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5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3441.2A Pending CN113700302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030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5438A (ja) * 1996-01-16 1997-07-29 Shimizu Corp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板および建物の補強構造
CN104612321A (zh) * 2015-02-09 2015-05-13 山东凝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轻质高强内隔墙板及制备方法
CN206090822U (zh) * 2016-09-29 2017-04-12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承重框架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CN206289832U (zh) * 2016-12-16 2017-06-30 张效思 一种空心轻质预制体
CN109083272A (zh) * 2018-09-26 2018-12-25 安徽品小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067011U (zh) * 2019-05-16 2020-02-14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建筑
CN213572498U (zh) * 2020-05-29 2021-06-29 贾新华 基于带凹槽预制轻骨料砼填充大墙板组装的框架结构
CN113235807A (zh) * 2021-05-22 2021-08-10 宁波市明森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5438A (ja) * 1996-01-16 1997-07-29 Shimizu Corp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板および建物の補強構造
CN104612321A (zh) * 2015-02-09 2015-05-13 山东凝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轻质高强内隔墙板及制备方法
CN206090822U (zh) * 2016-09-29 2017-04-12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承重框架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CN206289832U (zh) * 2016-12-16 2017-06-30 张效思 一种空心轻质预制体
CN109083272A (zh) * 2018-09-26 2018-12-25 安徽品小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067011U (zh) * 2019-05-16 2020-02-14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建筑
CN213572498U (zh) * 2020-05-29 2021-06-29 贾新华 基于带凹槽预制轻骨料砼填充大墙板组装的框架结构
CN113235807A (zh) * 2021-05-22 2021-08-10 宁波市明森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5858B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CN101691784B (zh) 钢结构石膏墙体大开间节能住宅建筑及现场分层分段制作方法
WO1982001023A1 (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ystem component part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CN110965639B (zh) 一种预制装配干式连接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13041B (zh) 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及其明挖施工方法
CN109853783A (zh) 装配式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JP2005097946A (ja) 橋脚の構築方法
CN101936074A (zh) 快捷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及装置
CN217232317U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预制墙水平连接结构
CN209703768U (zh) 装配式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113700302A (zh) 一种装配式绿色精致建筑体系的构建方法
JPH10152998A (ja) 既存建築物の耐震補強構造
KR102493976B1 (ko) 내진보강용 pc 보강블록 조립체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CN111411746A (zh) 一种无粘结预制楼梯及其施工方法
CN114575451B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法
CN206571156U (zh) 独立柱模板支设以及混凝土浇筑设备
CN113235735B (zh) 一种带轻质隔墙的传统穿斗式木结构房屋及构建方法
CN215978814U (zh) 一种装配式施工围挡
CN215802269U (zh) 一种h型钢和混凝土组合支撑结构
CN215483820U (zh) 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剪力墙体
CN109057084B (zh) 一种建筑方法
CN218029487U (zh) 一种轻型拼接式预制混凝土围护结构
CN215977672U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CN114351930B (zh) 联排式矩形钢管混凝土拱形屋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63998B (zh) 榫卯连接装配式轻墙农房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