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0198A -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0198A
CN113700198A CN202111115173.4A CN202111115173A CN113700198A CN 113700198 A CN113700198 A CN 113700198A CN 202111115173 A CN202111115173 A CN 202111115173A CN 113700198 A CN113700198 A CN 113700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shell
bottom cylinder
petal
layer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51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0198B (zh
Inventor
苏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Run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Run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Run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Run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51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0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0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0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0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0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7/00Roofs; Roof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7/08Vaulted roofs
    • E04B7/10Shell structures, e.g. of hyperbolic-parabolic shape; Grid-like formations acting as shell structures; Folded structures
    • E04B7/102Shell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7/00Roofs; Roof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7/16Roof structures with movable roof parts
    • E04B7/163Roof structures with movable roof parts characterised by a pivoting movement of the movable roof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scop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包括底部圆筒、半球壳组、驱动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所述底部圆筒包括底部圆筒主体、安装轴、第一导轮、第一顶部限位件。每组所述半球壳组皆包括中层瓣型壳体、以及顶层瓣型壳体。每个所述中层瓣型壳体皆包括中层瓣型壳体主体、第一限位凸缘、第二顶部限位件、第一顶部导轮、以及第一底部导轮。所述顶层瓣型壳体包括顶层瓣型壳体主体、第二限位凸缘、以及传动带安装件。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皆包括安装架、驱动机构、以及传动带。所述底部圆筒主体、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皆包括骨架、以及轻质防护层。该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操作简便,减少了天文圆顶的重量,便于天文圆顶的安装,且传动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背景技术
天文台是专门进行天象观测和天文学研究的机构,世界各国天文台大多设在山上。每个天文台都拥有一些观测天象的仪器设备,主要是天文望远镜。
如中国专利便携式天文圆顶,专利号为CN201720154776.8,其通过两组可独立进行启闭的四分之一球顶对接组成,每组四分之一球顶均由两块以上可相互重叠、展开的弧形球片组成;所述便携式天文圆顶还包括两组分别与每组四分之一球顶的最上端一块弧形球片相连接的用于带动最上端一块弧形球片转动以启闭半球壳顶的转动驱动装置。但该天文圆顶使用的材料重量大,不便于组装,降低了安装效率,并且弧形球片在传动的过程中,由于弧形球片重力大,且弧形球片的单侧施加力带动另一个弧形球片转动,易使弧形球片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且提高安装效率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以满足工业需求。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包括一个底部圆筒,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上的半球壳组,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上且连接所述半球壳组的驱动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一侧的智能控制装置。所述底部圆筒包括一个底部圆筒主体,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主体上的安装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主体朝向所述半球壳组一侧边缘上的第一导轮、第一顶部限位件。每组所述半球壳组皆包括至少一个铰接于所述安装轴上的中层瓣型壳体,以及一个铰接于所述安装轴上且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一侧的顶层瓣型壳体。所述底部圆筒、所述中层瓣型壳体、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依次外径增大。每个所述中层瓣型壳体皆包括一个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侧边缘上的第一限位凸缘,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背向所述底部圆筒一侧边缘的第二顶部限位件,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一侧的第一顶部导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一侧的第一底部导轮。所述顶层瓣型壳体包括一个顶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侧边缘的第二限位凸缘,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限位件朝向所述底部圆筒一侧的传动带安装件。所述底部圆筒主体、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皆包括骨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骨架上的轻质防护层。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皆包括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圆筒上的安装架,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带安装件。所述传动带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轮、所述第一顶部导轮上,所述传动带环绕于所述第一底部导轮上,以使所述中层瓣型壳体在转动过程中两端均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包括还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上的感应控制装置,两个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半球壳组一侧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半球壳组一侧的导流板、以及密封圈,所述导流板、以及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朝向另一个所述半球壳组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沿所述半球壳组对称轴的截面上,所述导流板的外轮廓成波浪状。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扇辦叶片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层扇辦叶片主体外侧壁上的弧形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缘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顶部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底部圆筒主体外侧壁,所述第二限位凸缘设置于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的内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驱动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连接所述驱动主体上的驱动轴,一个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手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手动摇杆,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手动摇杆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一侧的支撑架,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全天相机、小型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光感开关、监控装置、以及远程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防护层由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二氧化硅涂层、聚氨酯、玻纤有机硅树脂、合成橡胶、防雨布、碳纤维板、以及铝板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中两组所述半球壳体铰接于所述底部圆筒的安装轴上,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带动两组所述半球壳体开合。所述底部圆筒朝向所述半球壳组一侧边缘上的第一导轮、以及第一顶部限位件。每组所述半球壳体包括铰接于所述安装轴上的中层瓣型壳体、所述顶层瓣型壳体,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中所述中层瓣型壳体的两侧边缘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凸缘,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背向所述底部圆筒一侧边缘设置第二顶部限位件,且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顶部导轮、以及所述第一底部导轮。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中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侧边缘设置的第二限位凸缘,以及在所述底部限位件朝向所述底部圆筒一侧设置的传动带安装件。所述驱动装置中所述传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带安装件,所述传动带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轮、所述第一顶部导轮上,所述传动带环绕于所述第一底部导轮上。当所述半球壳组闭合时,所述驱动装置中带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移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中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缘与相邻所述中层瓣型壳体的所述第二顶部限位件抵接在一起,从而可对该中层瓣型壳体主体的一侧施加拉力,并且所述传动带环绕至所述第一底部导轮上,从而所述传动带拉动所述第一底部导轮,即对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的另一侧施加拉力,以使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转动稳定。另外,所述底部圆筒主体、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皆包括骨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骨架上的轻质防护层,通过轻质防护层以减轻了所述底部圆筒主体、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的质量。该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操作简便,减少了天文圆顶的重量,便于天文圆顶的安装,且传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包括一个底部圆筒10,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10上的半球壳组20,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10上且连接所述半球壳组10的驱动装置30,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智能控制装置40,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10上的感应控制装置50,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半球壳组20一侧的密封装置60。所述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组件、电器连接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底部圆筒10包括一个底部圆筒主体11,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主体11上的安装轴12,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主体11朝向所述半球壳组20一侧边缘上的第一导轮13、第一顶部限位件14。
所述安装轴12用于连接所述半球壳组20,以使两组所述半球壳组20可绕所述安装轴12转动,以实现两组所述半球壳组20之间的开合。
所述第一导轮13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故所述第一导轮13结合所述驱动装置30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14用于限制所述半球壳组20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因此,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14将结合所述半球壳组20进行详细说明。
每组所述半球壳组20皆包括至少一个铰接于所述安装轴12上的中层瓣型壳体21,以及一个铰接于所述安装轴12上且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一侧的顶层瓣型壳体22。
所述底部圆筒10、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依次外径增大,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底部圆筒10与所述半球壳组20之间成鱼鳞状,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半球壳体10表面上的灰尘、雨水逐层滑落,以避免灰尘、雨水流至所述底部圆筒1、所述中层瓣型壳体11、所述顶层瓣型壳体12之间的间隙内。
每个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皆包括一个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两侧边缘上的第一限位凸缘212,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背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边缘的第二顶部限位件213,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一侧的第一顶部导轮214,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一侧的第一底部导轮215,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层扇辦叶片主体211外侧壁上的弧形滑块216。
所述第一限位凸缘212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顶部限位件213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14设置于所述底部圆筒主体11外侧壁,所述第二限位凸缘222设置于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的内侧壁,从而便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以及所述底部圆筒10之间相互限位,且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可带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移动。
所述第一顶部导轮214、以及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两侧,所述第一顶部导轮214、以及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皆与所述驱动装置30连接,故所述第一顶部导轮214、以及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结合所述驱动装置30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弧形滑块216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外侧壁上,当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上移动时,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上的下述传动带33抵接于所述弧形滑块216上,减少下述传动带33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之间的摩擦。
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包括一个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两侧边缘的第二限位凸缘22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限位件朝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传动带安装件223。
所述底部圆筒主体11、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皆包括骨架11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骨架111上的轻质防护层112。所述底部圆筒主体11、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中的所述骨架111外轮廓成不同形状。
所述轻质防护层112由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二氧化硅涂层、聚氨酯(PU)、玻纤有机硅树脂、合成橡胶、防雨布、碳纤维板、以及铝板中的任意一种制成,以使所述轻质防护层112具有稳定的抗腐性,抗紫外线腐蚀能力,耐久性强,且减轻了所述底部圆筒主体11、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的重量。所述轻质防护层11制成材料可分为柔性材料、刚性材料,柔性材料为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二氧化硅涂层、二氧化硅涂层、聚氨酯、玻纤有机硅树脂、以及防雨布,刚性材料为碳纤维板、铝板,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二氧化硅涂层、二氧化硅涂层、聚氨酯、玻纤有机硅树脂、合成橡胶、防雨布,碳纤维板、以及铝板皆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第二限位凸缘222、以及所述传动带安装件223皆设置于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的内侧壁上,所述传动带安装件223用于连接下述传动带33,以使所述驱动装置30可带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以及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绕所述安装轴1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为一个。当任意一个所述半球壳组20闭合时,所述驱动装置30带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向另一个所述半球壳组20方向转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中朝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缘222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所述第二顶部限位件213抵接在一起,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中朝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缘212与所述底部圆筒10上的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14抵接在一起,从而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带动了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转动,并且限制了所述半球壳组20闭合时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位置。
当任意一个所述半球壳组20开启时,所述驱动装置30反向转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利用自身重力转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中背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缘222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所述第二顶部限位件213抵接在一起,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中背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缘212与所述底部圆筒10上的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14抵接在一起,从而限制了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的下落位置。
每个所述驱动装置30皆包括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圆筒10上的安装架31,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的驱动机构32,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32上的传动带33。
所述安装架31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机构32,所述安装架31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的驱动主体321,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且连接所述驱动主体321上的驱动轴322,一个设置于所述驱动轴322上的第一齿轮32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的手动驱动装置324。所述驱动轴322用于安装所述传动带33,从而带动所述传动带33转动。
所述驱动主体321包括电机、减速机(图未示)、离合器装置(图未示),所述电机、减速机、离合器装置皆为一种现有技术,所述减速机、所述离合器装置均用于调节限制所述驱动机构32的转速,以保证所述驱动主体321带动所述驱动轴322转动稳定,并防止所述手动驱动装置324带动所述半球壳组20移动时,所述半球壳组20通过自身重力下滑。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324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的手动摇杆324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手动摇杆3241上的第二齿轮3242。所述第一齿轮323与所述第二齿轮3242啮合在一起,从而驱动所述手动摇杆3241时,所述第二齿轮3242可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23、以及所述驱动轴322转动,从而两个所述半球壳组20实现人工开启或闭合,以防止设备断电。
所述传动带33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2,所述传动带3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带安装件223,所述传动带33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轮13、所述第一顶部导轮214上,所述传动带33环绕于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上,在所述驱动机构32的带动下,所述传动带33可沿所述第一导轮13、所述第一顶部导轮214、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滑动,从而实现了所述半球壳组20的开合。
所述传动带33带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以及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转动,且使所述半球壳组20闭合时,由于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背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缘222与相邻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所述第二顶部限位件213抵接在一起,从而对该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一侧施加拉力,且所述传动带33环绕至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上,从而所述传动带33拉动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即对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另一侧施加拉力,以使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转动稳定,且延长了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使用寿命。
所述智能控制装置4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支撑架41,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的全天相机42、小型气象站43、雨量传感器44、光感开关45、监控装置46、以及远程控制模块47。
所述全天相机42为全天云量信息进行监视的工具,所述小型气象站43用于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光合辐射、蒸发、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多种气象参数,所述雨量传感器44用于监测雨量,所述光感开关45通过外界光照强弱控制天文圆顶,所述监控装置46即为监控摄像头,以实现智能控制该天文圆顶。所述远程控制模块47通过使用者发出信号,将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图未示)内,驱动两个所述半球壳组20转动,以实现人工控制。
所述全天相机42、所述小型气象站43、所述雨量传感器44、所述光感开关45、所述监控装置46、以及所述远程控制模块47皆连接控制装置(图未示)与所述驱动装置30连接,其通过光照强度、云量、雨量自动控制所述半球壳组20的开合,从而实现了天文球顶的智能化。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所述光感开关45感应到外界光照强度弱,且所述全天相机42、所述小型气象站43、以及所述雨量传感器44监测到外界无雨且云量少,则控制所述半球壳组20打开,实现智能控制该天文圆顶的开合。并且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47进行远距离控制天文圆顶的开合。所述全天相机42、所述小型气象站43、所述雨量传感器44、所述光感开关45、所述监控装置46、以及所述远程控制模块47皆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两个所述感应控制装置5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14上,当所述所述半球壳组20闭合时,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背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缘212与所述底部圆筒10上的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14抵接在一起时,所述感应控制装置50的一端也抵接至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背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缘212上,则所述半球壳组20停止闭合。当所述半球壳组20开启时,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朝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缘212与所述底部圆筒10上的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14抵接在一起,所述感应控制装置50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朝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缘212上,所述半球壳组20停止开启。所述感应控制装置50为双向开关,其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密封装置60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半球壳组20一侧的导流板61、以及密封圈62。所述导流板61、以及密封圈62分别设置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朝向另一个所述半球壳组20的一侧,当两组所述半球壳组20闭合在一起时,所述密封圈62夹设于两组所述半球壳组20中顶层瓣型壳体22之间,所述导流板61罩设于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一侧,从而对两组所述半球壳组20中顶层瓣型壳体22之间间隙进行了密封防护,在沿所述半球壳组20对称轴的截面上,所述导流板61的外轮廓成波浪状,当雨水掉落至所述导流板61上时,雨水可沿所述导流板61表面的凹槽流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中两组所述半球壳体20铰接于所述底部圆筒10的安装轴12上,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30带动两组所述半球壳体20开合。所述底部圆筒10朝向所述半球壳组20一侧边缘上的第一导轮13、以及第一顶部限位件14。每组所述半球壳体20包括铰接于所述安装轴12上的中层瓣型壳体21、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中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两侧边缘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凸缘212,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背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边缘设置第二顶部限位件213,且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顶部导轮214、以及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中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侧边缘设置的第二限位凸缘222,以及在所述底部限位件朝向所述底部圆筒10一侧设置的传动带安装件223。所述驱动装置30中所述传动带33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2,所述传动带3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带安装件223,所述传动带33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轮13、所述第一顶部导轮214上,所述传动带33环绕于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上。当所述半球壳组20闭合时,所述驱动装置30中带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移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22中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缘222与相邻所述中层瓣型壳体21的所述第二顶部限位件213抵接在一起,从而可对该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一侧施加拉力,并且所述传动带33环绕至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上,从而所述传动带33拉动所述第一底部导轮215,即对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的另一侧施加拉力,以使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转动稳定。另外,所述底部圆筒主体11、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皆包括骨架11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骨架111上的轻质防护层112,通过所述轻质防护层112以减轻了所述底部圆筒主体11、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211、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221的质量。该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操作简便,减少了天文圆顶的重量,便于天文圆顶的安装,且传动稳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包括一个底部圆筒,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上的半球壳组,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上且连接所述半球壳组的驱动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一侧的智能控制装置,所述底部圆筒包括一个底部圆筒主体,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主体上的安装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主体朝向所述半球壳组一侧边缘上的第一导轮、第一顶部限位件,每组所述半球壳组皆包括至少一个铰接于所述安装轴上的中层瓣型壳体,以及一个铰接于所述安装轴上且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一侧的顶层瓣型壳体,所述底部圆筒、所述中层瓣型壳体、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依次外径增大,每个所述中层瓣型壳体皆包括一个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侧边缘上的第一限位凸缘,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背向所述底部圆筒一侧边缘的第二顶部限位件,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一侧的第一顶部导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一侧的第一底部导轮,所述顶层瓣型壳体包括一个顶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两侧边缘的第二限位凸缘,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限位件朝向所述底部圆筒一侧的传动带安装件,所述底部圆筒主体、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以及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皆包括骨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骨架上的轻质防护层,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皆包括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圆筒上的安装架,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带安装件,所述传动带架设于所述第一导轮、所述第一顶部导轮上,所述传动带环绕于所述第一底部导轮上,以使所述中层瓣型壳体在转动过程中两端均受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包括还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上的感应控制装置,两个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半球壳组一侧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半球壳组一侧的导流板、以及密封圈,所述导流板、以及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所述顶层瓣型壳体朝向另一个所述半球壳组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半球壳组对称轴的截面上,所述导流板的外轮廓成波浪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扇辦叶片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层扇辦叶片主体外侧壁上的弧形滑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缘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顶部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中层瓣型壳体主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顶部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底部圆筒主体外侧壁,所述第二限位凸缘设置于所述顶层瓣型壳体主体的内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驱动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连接所述驱动主体上的驱动轴,一个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手动驱动装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手动摇杆,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手动摇杆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圆筒一侧的支撑架,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全天相机、小型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光感开关、监控装置、以及远程控制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防护层由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二氧化硅涂层、聚氨酯、玻纤有机硅树脂、合成橡胶、防雨布、碳纤维板、以及铝板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CN202111115173.4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Active CN113700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173.4A CN113700198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173.4A CN113700198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0198A true CN113700198A (zh) 2021-11-26
CN113700198B CN113700198B (zh) 2023-07-04

Family

ID=7866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173.4A Active CN113700198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01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9027A (zh) * 2023-12-25 2024-02-02 中科院南京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球形天文圆顶
CN117631255A (zh) * 2024-01-24 2024-03-01 中科院南京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遮挡式的天文圆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2876U1 (de) * 2002-02-19 2002-08-22 Lachmann Silvio Kuppel für Sternwarten
CN2746036Y (zh) * 2004-07-13 2005-12-14 李道友 人性化开放式天文圆顶
CN202108141U (zh) * 2010-11-01 2012-01-11 南京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观测仪器保护的方位传动机构与主结构一体随动圆顶
CN102808468A (zh) * 2012-06-19 2012-12-0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南极的轻质从动式天文望远镜圆顶
CN204001341U (zh) * 2014-07-30 2014-12-10 冯兴凯 天文台、天象馆和天文馆三合一蚌式天文球顶幕
CN106284664A (zh) * 2016-10-21 2017-01-04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检修的柱面网壳屋面及其检修方法
CN206636018U (zh) * 2017-02-21 2017-11-14 福鼎市一雄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便携式天文圆顶
CN108868023A (zh) * 2017-05-08 2018-11-23 南京紫金山光学仪器厂 一种天文圆顶的天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2876U1 (de) * 2002-02-19 2002-08-22 Lachmann Silvio Kuppel für Sternwarten
CN2746036Y (zh) * 2004-07-13 2005-12-14 李道友 人性化开放式天文圆顶
CN202108141U (zh) * 2010-11-01 2012-01-11 南京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观测仪器保护的方位传动机构与主结构一体随动圆顶
CN102808468A (zh) * 2012-06-19 2012-12-0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南极的轻质从动式天文望远镜圆顶
CN204001341U (zh) * 2014-07-30 2014-12-10 冯兴凯 天文台、天象馆和天文馆三合一蚌式天文球顶幕
CN106284664A (zh) * 2016-10-21 2017-01-04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检修的柱面网壳屋面及其检修方法
CN206636018U (zh) * 2017-02-21 2017-11-14 福鼎市一雄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便携式天文圆顶
CN108868023A (zh) * 2017-05-08 2018-11-23 南京紫金山光学仪器厂 一种天文圆顶的天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9027A (zh) * 2023-12-25 2024-02-02 中科院南京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球形天文圆顶
CN117489027B (zh) * 2023-12-25 2024-03-08 中科院南京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球形天文圆顶
CN117631255A (zh) * 2024-01-24 2024-03-01 中科院南京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遮挡式的天文圆顶
CN117631255B (zh) * 2024-01-24 2024-04-02 中科院南京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遮挡式的天文圆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0198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00198B (zh) 一种智能型轻便天文圆顶
US8068282B1 (en) Solar-powered light damper for tubular skylight
JP2003240356A (ja) 太陽追尾システム
CN213367969U (zh) 一种基于雨水清洁的高适用型户外安防监控设备
MXPA05013940A (es) Valvula de mariposa para tragaluz.
CN109688312A (zh)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摄像头
CN112188050A (zh) 一种防遮挡的智能监控设备
CN211694694U (zh) 一种室内阳光照明系统
CN210063386U (zh) 一种无人机测绘仪现场取证装置
JP2012146967A (ja) 構造物内設置用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01625100A (zh) 一种太阳光采集及传输装置
KR100996634B1 (ko) 복합 링크절 경위대식 가대 구조의 추적형 채광 장치
CN107003593B (zh) 定日镜及装配定日镜的方法
CN112422899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防护型监控设备
CN114434465B (zh) 一种电力运检用仿真运行巡检机器人
CN109056886B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集水装置
CN215884895U (zh) 一种料塔自动开盖成套设备
CN107317548B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光伏板保护装置
CN216521394U (zh) 一种人防工程光导照明装置
CN113252108A (zh) 一种物联网测试系统
CN111058722B (zh) 一种材料舱外暴露装置上实验箱开关门联动机构
CN117631255B (zh) 一种无遮挡式的天文圆顶
KR20160122317A (ko) 솔라셀과 태양전지 패널 및 이를 구성한 블라인드
CN219300701U (zh) 一种新型led户外露营灯
CN218518687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高度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