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7694A - 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7694A
CN113697694A CN202010429202.3A CN202010429202A CN113697694A CN 113697694 A CN113697694 A CN 113697694A CN 202010429202 A CN202010429202 A CN 202010429202A CN 113697694 A CN113697694 A CN 113697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telescopic
pin
power
telescopic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92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越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dan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dan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dano Ltd filed Critical Tadan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92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7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7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7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70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 B66C23/701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机械,其能够提高伸缩臂的分体作业的作业效率。所述作业机械具备能够通过使多个臂部件依次移动来进行伸缩的伸缩臂。所述作业机械中包括:连接销,其使相邻的所述臂部件彼此连接,或解除相邻的所述臂部件彼此之间的连接;以及销移动部,其通过第一动力和第二动力中的任意一者的动力使连接销移动,由此解除相邻的臂部件彼此之间的卡合。

Description

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机械,其具备伸缩臂,该伸缩臂例如包括多个臂部件,并能够通过改变彼此相邻的臂部件的位置来进行伸缩动作。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作业机械,已知有具备如下的伸缩臂的起重机装置:包括多个臂部件,并能够通过改变彼此相邻的臂部件的位置来进行伸缩动作的伸缩臂(例如:专利文献1)。
起重机装置包括臂连接销,其使相邻的臂部件彼此连接;以及销驱动机构,其对通过臂连接销进行的臂部件的彼此之间的连接和连接的解除进行切换。
起重机装置在使用一般道路进行在保管地点与工作地点之间移动时或在实施维护时,有时需要进行伸缩臂的分体。
在起重机装置中,例如,在将伸缩臂分体为两部分时,操作员以手动驱动销驱动机构而移动臂连接销,解除相邻的臂部件彼此之间的连接,从而将伸缩臂分体为两个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42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作业机械中,需要能够高效地进行伸缩臂的分体作业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伸缩臂的分体作业的作业效率的作业机械。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作业机械的一个方式是具备能够通过使多个臂部件依次移动来进行伸缩的伸缩臂的作业机械,
该作业机械包括:
连接销,其使相邻的臂部件彼此之间连接,或解除相邻的所述臂部件彼此之间的连接;以及
销移动部,其通过第一动力和第二动力中的任意一者的动力使连接销移动,由此解除相邻的臂部件彼此之间的卡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提高伸缩臂的分体作业的作业效率的作业机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式起重机的侧视图。
图2是伸缩臂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3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臂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1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移动式起重机
10 车身
11 车轮
12 外伸支腿
20 起重机装置
21 伸缩臂
21a 基本臂(臂部件)
21b 第二节臂(臂部件)
21c 第三节臂(臂部件)
21d 第四节臂(臂部件)
21e 第五节臂(臂部件)
21f 顶端臂(臂部件)
211a、211b 固定部
212c、212d 横侧板部
213d 上侧板部
22 驾驶室
23 起伏缸
30 臂伸缩机构
31 伸缩缸
31a 缸筒
31b 活塞杆
32 缸-臂连接机构
32a 缸销
32b凹部
32c 缸-臂连接切换致动器
33 臂连接机构
33a1、33a2 臂连接销
33b 销驱动机构
33b1 操作部
33c1、33c2 销卡合孔
33d 开口
37 支撑件
371 基部
372a、372b 安装部
373 支撑部
374 通孔
34a、34b 销移动部
342a、342b 支撑轴
343a、343b 套筒
344a、344b 施力弹簧
345a、345b 连接部
35a、35b 第一传递部
36 第二传递部
361 操作轴
361a 轴侧齿轮
361b 轴承
362 传递轴
362a 被支撑部
362b 第一外螺纹部
362c 第二外螺纹部
363 齿轮
363a 键
364 第一螺母
364a 内螺纹部
365 第二螺母
365a 内螺纹部
40 回旋台
41 致动器
50 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如图1所示,具备本发明的起重机装置的移动式起重机1包括用于在一般道路或作业区域内行驶的车身10和用于进行起重作业的起重机装置20。起重机装置20相当于作业机械的一例。应予说明,作业机械不仅限于起重机装置。作业机械例如也可以是搭载在高空作业车上的升降装置。即,作业机械可以是具备可伸缩的伸缩臂的各种作业机械。
车身10包括车轮11,并以发动机为动力源行驶。此外,在车身10的前侧及后侧的左右两侧设有外伸支腿12,该外伸支腿12用于在起重作业时抬起车身10并进行支撑。
起重机装置20包括以起伏自如的方式设置于车身10且伸缩自如的伸缩臂21和用于进行起重机装置20的起重作业的操作的驾驶室22。伸缩臂21及驾驶室22被可相对于车身10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回旋台40支撑。在回旋台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配置有起重机装置20,在回旋台4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配置有驾驶室22。
伸缩臂21包括多个臂部件21a、21b、21c、21d、21e、21f(以下,以如下方式记载:“臂部件21a~21f”)。该伸缩臂21是在臂部件21a~21e的内部出入自如地容纳与其前端侧相邻的臂部件21b~21f的、套入式的伸缩臂。本实施方式的伸缩臂21是从基端侧起,按如下顺序,由基本臂21a、第二节臂21b、第三节臂21c、第四节臂21d、第五节臂21e和顶端臂21f构成的六段式臂。
基本臂21a的基端部摆动自如地连接于回旋台40。在基本臂21a与回旋台40之间连接有液压式起伏缸23。伸缩臂21通过起伏缸的伸缩动作进行起伏动作。
伸缩臂21通过臂伸缩机构30进行伸缩动作。
如图2~图4所示,臂伸缩机构30包括:用于使除基本臂21a之外的臂部件21b~21f移动的伸缩缸31;用于将除基本臂21a以外的臂部件21b~21f可拆装地与伸缩缸31连接的缸-臂连接机构32;以及用于将臂部件21a~21e和与其前端侧相邻的臂部件21b~21f可拆装地彼此连接的臂连接机构33。
如图2所示,伸缩缸31包括缸筒31a及活塞杆31b,并利用从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进行伸缩动作。伸缩缸31的活塞杆31b侧的端部在基本臂21a内连接于基本臂21a的基端部,且缸筒31a相对于活塞杆31b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杆31b相当于伸缩缸31的固定部的一例。缸筒31a相当于伸缩缸31的可动部的一例。
如图3所示,缸-臂连接机构32包括缸销32a和缸-臂连接切换致动器32c。缸销32a设置于伸缩缸31的缸筒31a的外周部。缸销32a能够与除基本臂21a以外的臂部件21b~21f卡合。臂部件21b~21f是在伸缩臂21的伸缩动作中在伸缩臂21的轴向上可移动的臂部件。缸-臂连接切换致动器32c例如是液压缸,其被设置于伸缩缸31的缸筒31a。缸-臂连接切换致动器32c对除基本臂21a以外的臂部件21b~21f的凹部32b,安装或拆卸一对缸销32a。
臂连接机构33包括: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销卡合孔33c1、33c2;以及销驱动机构33b。如图3所示,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设置于除基本臂21a以外的臂部件21b~21f各自的基端侧。
臂连接销33a1、33a2分别连接臂部件21a~21f中彼此相邻的臂部件。销驱动机构33b通过使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分别在臂部件21a~21f的宽度方向(以下,称作“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来对通过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进行的臂部件21a~21f彼此之间的连接和连接的解除进行切换。
销卡合孔33c1、33c2设置于位于基端侧的臂部件21a~21e(即,除顶端臂21f以外的臂部件),并能够与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嵌合。
如图2所示,销卡合孔33c1、33c2设置于臂部件21a~21e中的每一个上的多个位置。销卡合孔33c1、33c2除了设置于臂部件21a~21e上的基端侧和前端侧以外,还设置于臂部件21a~21e上的、使得基端侧的臂部件21a~21e各自的前端侧的臂部件21b~21f达到规定的伸出长度的位置。
应予说明,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方向是指如下方向:从伸缩臂21的轴向上的中心轴朝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的方向。另一方面,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方向是指如下方向:从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朝向伸缩臂21的轴向上的中心轴的方向。
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分别由大致形状为圆柱形形状的部件构成。臂连接销33a1、33a2在各自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分别具有一对平面部(未图示)。该一对平面部在臂连接销33a1、33a2的径向上相对。上述平面部是为了降低臂连接销33a1、33a2的与销卡合孔33c1、33c2抵接的抵接部上的平均接触压力而设置的。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以使其圆柱形形状的中心轴朝向臂部件21b~21f的宽度方向的姿势,且以在臂部件21b~21f的宽度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于臂部件21b~21f的宽度方向两侧。
销驱动机构33b配置于臂部件21b~21f的内侧的位于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之间的位置。销驱动机构33b具有例如滚珠螺杆、导螺杆等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销驱动机构33b通过电动驱动或液压驱动的致动器41致动,从而使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分别在臂部件21b~21f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41设置在作为伸缩缸31的可动部的缸筒31a上。由此,致动器41与缸筒31a一起在伸缩臂21的轴向上移动。
以下,参照图3~图6对销驱动机构33b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对设置于臂部件21d(第四节臂21d)的销驱动机构33b进行说明。就与臂部件21c的关系而言,臂部件21d相当于内侧臂部件的一例。就与臂部件21d的关系而言,设置于臂部件21d的外侧且基端侧,且与臂部件21d相邻的臂部件21c(第三节臂)相当于外侧臂部件的一例。臂部件21b、21c、21e、21f的销驱动机构33b的结构与臂部件21d的销驱动机构33b相同。因此,关于臂部件21b、21c、21e、21f的销驱动机构33b的结构,可适当套用以下的关于臂部件21d的销驱动机构33b的说明。
销驱动机构33b包括:支撑件37;一对销移动部34a、34b;第一传递部35a、35b;以及第二传递部36。在伸缩臂21的伸缩动作中,在解除内侧臂部件即臂部件21d与外侧臂部件即臂部件21c的连接时,一对销移动部34a、34b分别通过致动器41的动力致动,从而使臂部件21d的臂连接销33a1、33a2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方向移动。其结果,臂连接销33a1、33a2与臂部件21c的销卡合孔33c1、33c2的卡合被解除。致动器41的动力相当于第一动力的一例。
此外,在伸缩臂21的伸缩动作中,在使内侧臂部件即臂部件21d与外侧臂部件即臂部件21c连接时,当不再从致动器41施加动力时,销驱动机构33b通过后述的从施力弹簧344a、344b施加的弹力(施力),使臂部件21d的臂连接销33a1、33a2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方向移动。其结果,臂部件21d的臂连接销33a1、33a2与臂部件21c的销卡合孔33c1、33c2卡合。
此外,在以手动解除内侧臂部件即臂部件21d与外侧臂部件即臂部件21c的连接时,销驱动机构33b利用通过操作员的动作而从伸缩臂21的外侧被输入的动力,使臂连接销33a1、33a2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方向移动。其结果,臂连接销33a1、33a2与臂部件21c的销卡合孔33c1、33c2的卡合被解除。通过操作员的动作而从伸缩臂21的外侧输入的动力相当于第二动力的一例。
支撑件37是用于将销移动部34a、34b支撑在臂部件21d的固定部211a、211b上的部件。固定部211a、211b设置于臂部件21d的内表面。固定部211a、211b以在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状态相对配置。
支撑件37包括基部371和一对安装部372a、372b。基部371为在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箱状部件。基部371包括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图3~图6中的右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和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图3~图6中的左侧的端部)即第二端部。在这样的基部371内,容纳有后述的第二传递部36的一部分。
安装部372a为板状,且设置于基部371的第一端部。安装部372a通过固定件(螺栓及螺母等紧固部件)被固定于臂部件21d的固定部211a。
安装部372b为板状,且设置于基部371的第二端部。安装部372b通过固定件(螺栓及螺母等紧固部件)被固定于臂部件21d的固定部211b。
销移动部34a、34b分别包括:支撑轴342a、342b;套筒343a、343b;施力弹簧344a、344b;以及连接部345a、345b。
支撑轴342a、342b分别为在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支撑轴342a、342b分别包括轴向上的一侧(图3~图6中的右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和轴向上的另一侧(图3~图6中的左侧)的端部即第二端部。
支撑轴342a、342b以彼此平行且在伸缩臂21的轴向上相邻的状态设置。支撑轴342a、342b的两侧的端部被支撑件37的安装部372a、372b支撑。
套筒343a、343b分别为在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套筒343a、343b分别包括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图3~图6中的右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和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图3~图5中的左侧)的端部即第二端部。
在套筒343a的内侧插通有支撑轴342a的靠第一端部(图6中的右端部)的部分。因此,套筒343a的中心轴与支撑轴342a的中心轴一致。套筒343a可相对于支撑轴342a在轴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在臂连接销33a1与销卡合孔33c1卡合的状态下,套筒343a的第一端部侧的端面即第一端面与支撑件37的安装部372a抵接。
此外,在套筒343b的内侧插通有支撑轴342b的靠第二端部(图6中的左端部)的部分。因此,套筒343b的中心轴与支撑轴342b的中心轴一致。套筒343b可相对于支撑轴342b在轴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在臂连接销33a2与销卡合孔33c2卡合的状态下,套筒343b的第二端部侧的端面即第二端面与支撑件37的安装部372b抵接。
施力弹簧344a、344b分别为线圈弹簧。在施力弹簧344a中插通有支撑轴342a的靠第二端部(图6中的左端部)的部分。施力弹簧344a以被压缩的状态设置于套筒343a与支撑件37的安装部372b之间。施力弹簧344a始终对套筒343a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外侧)施力。
在施力弹簧344b中插通有支撑轴342b的靠第一端部(图6中的右端部)的部分。施力弹簧344b以被压缩的状态设置于套筒343b与支撑件37的安装部372a之间。施力弹簧344b始终对套筒343b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外侧)施力。
连接部345a、345b分别连接套筒343a、343b与臂连接销33a1、33a2。因此,臂连接销33a1、33a2能分别与套筒343a、343b一起移动。
第一传递部35a、35b接受第一动力即致动器41(参照图3)的动力,并将该动力传递至销移动部34a、34b。
第一传递部35a被固定于套筒343a。因此,第一传递部35a能与套筒343a一起移动。并且,第一传递部35a能卡止在设置于致动器41的卡止部上。这样的第一传递部35a将从致动器41输入的动力传递至套筒343a。
第一传递部35b被固定于套筒343b。因此,第一传递部35b能与套筒343b一起移动。并且,第一传递部35b能卡止在设置于致动器41的卡止部(未图示)上。这样的第一传递部35b将从致动器41输入的动力传递至套筒343b。
在从臂连接销33a1、33a2与销卡合孔33c1、33c2卡合的状态(以下,称作“臂连接状态”)向臂连接销33a1、33a2与销卡合孔33c1、33c2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以下,称作“臂非连接状态”)转变时,致动器41的卡止部与第一传递部35a、35b卡合。
而且,通过致动器41的动力,第一传递部35a、35b从图3、图5及图6所示的状态,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移动。于是,套筒343a、343b与第一传递部35a、35b一起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移动。
套筒343a、343b经由连接部345a、345b连接于臂连接销33a1、33a2,因此臂连接销33a1、33a2与套筒343a、343b一起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移动。其结果,臂连接销33a1、33a2与销卡合孔33c1、33c2的卡合被解除,从而臂部件21c与臂部件21d成为臂非连接状态。
第二传递部36接受通过操作员的动作而从伸缩臂21的外侧被输入的动力(第二动力),并将该动力传递至销移动部34a、34b。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动力为操作员通过扳手等工具T(参照图3)输入至第二传递部36的旋转力。
另外,第二动力只要是通过操作员的动作而从伸缩臂21的外侧被输入的动力即可,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式。例如,工具T也可以是电动工具。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传递部36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传递部36在能够从臂部件21d的外侧接触到的位置,具有在解除臂部件21c与臂部件21d的连接时操作的操作部33b1。操作部33b1能够与工具T连接,并设置在臂部件21d的外表面附近。
操作部33b1是操作员通过使用扳手等工具T,以手动输入用于使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在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操作的部分。
具体而言,第二传递部36包括操作轴361、传递轴362、齿轮363、第一螺母364和第二螺母365。
操作轴361是在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操作轴361包括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内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和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外侧)的端部即第二端部。
操作轴361在靠第一端部的部分具有轴侧齿轮361a。操作轴361的第一端部被支撑件37的安装部372b可旋转地支撑。操作轴361的第二端部经由轴承361b被臂部件21d的横侧板部212d可旋转地支撑。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轴361的第二端部被横侧板部212d支撑。但也可以是操作轴361的第二端部被横侧板部212d以外的侧板部支撑。
例如,也可以是操作轴的第二端部被臂部件21d的上侧板部213d支撑。在该情况下,操作轴也可以是在臂部件21d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臂部件21d的上下方向是指,在伸缩臂21处于完全倒伏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时的上下方向(天地方向)。
操作轴361的第二端部侧的端面(以下,称作“被操作面”)位于比横侧板部212d的外侧面更靠外侧的位置。换言之,被操作面存在于横侧板部212d的外侧面与臂部件21c的横侧板部212c的内侧面之间的空间50中。
前面所述的操作部33b1设置于操作轴361的被操作面。操作部33b1为与设置于操作员所使用的工具T的前端部的凹部嵌合的六棱柱形状。操作部33b1能够经由开口33d来操作,该开口33d是设置在与臂部件21d在基端侧且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外侧相邻的臂部件21c上的开口。操作部33b1位于距臂部件21d的外侧面例如约40mm的靠外侧的位置。
传递轴362是在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传递轴362包括轴向上的一侧(图3、图4及图6中的右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和轴向上的另一侧(图3、图4及图6中的左侧)的端部即第二端部。
传递轴362在轴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具有被支撑部362a。被支撑部362a的外径大于传递轴362中的其他部分的外径。
这样的被支撑部362a以可旋转且被阻止了在轴向(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状态,被在支撑件37的基部371上设置的支撑部373支撑。即,传递轴362能旋转,但不能在轴向上移动。
传递轴362在外周面上,在第一端部与被支撑部362a之间,具有第一外螺纹部362b。传递轴362在外周面上,在第二端部与被支撑部362a之间,具有第二外螺纹部362c。此外,在传递轴362的第二端部未设置第二外螺纹部362c。
第一外螺纹部362b与后述的第一螺母364的内螺纹部364a螺合。第二外螺纹部362c与后述的第二螺母365的内螺纹部365a螺合。
传递轴362的靠第二端部的部分插通在支撑件37的安装部372b的通孔374中。传递轴362的第二端部突出至比安装部372b更靠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齿轮363为筒状部件,且在外周面上具有齿部。齿部由在周向上间隔开排列的多个齿构成。齿轮363中插通有传递轴362的第二端部。齿轮363与传递轴362的第二端部通过键363a卡合。因此,齿轮363能与传递轴362一体旋转。
齿轮363的齿部与操作轴361的轴侧齿轮361a啮合。轴侧齿轮361a的旋转经由齿轮363传递至传递轴362。
第一螺母364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364a。第一螺母364的内螺纹部364a与传递轴362的第一外螺纹部362b螺合。此外,第一螺母36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销移动部34a的套筒343a卡合,因此,第一螺母364的旋转被阻止。这样的第一螺母364通过传递轴362的旋转而在轴向上移动。即,传递轴362与第一螺母364构成将传递轴362的旋转转换为第一螺母364的轴向上的移动的导螺杆机构。
在臂连接状态(图3及图4所示的状态)下,第一螺母364的内螺纹部364a与第一外螺纹部362b的第一端部(图3及图4中的右端部)螺合。
第二螺母365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365a。第二螺母365的内螺纹部365a与传递轴362的第二外螺纹部362c螺合。此外,第二螺母365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销移动部34b的套筒343b卡合。
因此,第二螺母365的旋转被阻止。这样的第二螺母365通过传递轴362的旋转而在轴向上移动。即,传递轴362与第二螺母365构成将传递轴362的旋转转换为第二螺母365的轴向上的移动的导螺杆机构。此外,在传递轴362向第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一螺母364向轴向上的一侧移动,而第二螺母365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因此,第一螺母364的移动方向与第二螺母365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臂连接状态(图3及图4所示的状态)下,第二螺母365的内螺纹部365a与第二外螺纹部362c的第二端部(图3及图4中的左端部)螺合。
以下,对第二传递部36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臂连接状态下,操作员如图3所示,使工具T的前端部与操作部33b1卡合。接着,操作员使工具T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
于是,操作轴361旋转。操作轴361的旋转经由齿轮363传递至传递轴362。当传递轴362旋转时,第一螺母364通过第一外螺纹部362b与第一螺母364的内螺纹部364a的螺合,向轴向上的一侧(图3、图4中的左侧且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内侧)移动。
此外,当传递轴362旋转时,第二螺母365通过第二外螺纹部362c与第二螺母365的内螺纹部365a的螺合,向轴向上的另一侧(图3、图4中的右侧且伸缩臂21的宽度方向内侧)移动。
当第一螺母364移动时,销移动部34a的套筒343a与第一螺母364一起移动。套筒343a经由连接部345a连接于臂连接销33a1,因此臂连接销33a1与套筒343a一起移动,从而臂连接销33a1与销卡合孔33c1的卡合被解除。
另外,当第二螺母365移动时,销移动部34b的套筒343b与第二螺母365一起移动。套筒343b经由连接部345b连接于臂连接销33a2,因此臂连接销33a2与套筒343b一起移动,从而臂连接销33a2与销卡合孔33c2的卡合被解除。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第二传递部36也可以具有用于维持臂连接销33a2与销卡合孔33c2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的锁定机构。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设置于臂部件21d的销驱动机构33b进行了说明。臂部件21b、21c、21e及21f具有与臂部件21d相同的销驱动机构33b。另外,臂部件21b、21c、21e、21f可以具有销驱动机构33b中的第二传递部36,也可以不具有该第二传递部36。就臂部件21b、21c、21e及21f而言,在无需操作员以手动解除臂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第二传递部36。换言之,在将伸缩臂分体为两部分的作业机械中,第二传递部只要设置于被分体的一对臂部件(例如臂部件21c、21d)中的前端侧(内侧)的臂部件即可。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移动式起重机1中,通过使臂伸缩机构30(伸缩缸31、缸-臂连接机构32和臂连接机构33)驱动,从而伸缩臂21进行伸缩动作。伸缩臂21进行伸展动作时,针对处于被容纳在位于基端侧的臂部件21a~21e中的状态下的臂部件21b~21f,从位于最前端侧的臂部件起,依次使各臂部件移动。此外,伸缩臂21在进行收缩动作时,针对处于从位于基端侧的臂部件21a~21e伸出的状态下的臂部件21b~21f,从位于最基端侧的臂部件起,依次使各臂部件移动。
此外,当移动式起重机1在保管地点与工作地点之间移动时,有时会使拆下了伸缩臂21的车身10行驶,并将伸缩臂21分体为两部分,将该两部分利用拖车等搬运用车辆分别搬运。
在将伸缩臂21分体为两部分时,起重机装置20的操作员使第四节臂21d相对于第三节臂21c移动至规定的伸缩位置。伸缩臂21的规定的伸缩位置是使从第四节臂21d的外侧面突出的操作部33b1位于第三节臂21c的开口33d的内侧的伸缩位置。此时,操作部33b1位于第三节臂21c的外侧面的附近(比外侧面稍靠内侧)的位置。此外,在进行将伸缩臂21分体为两部分的作业时,使位于伸缩臂21前端侧的臂部件21d~21f成为被其他起重机装置等支撑的状态。
其后,操作员从开口33d插入工具T的前端部,使工具T的前端部与操作部33b1嵌合。使工具T的前端部与操作部33b1嵌合后,操作员使用工具T操作操作部33b1,从而使操作轴361旋转。此时,销驱动机构33b通过操作轴361的旋转进行驱动,从而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向第四节臂21d的宽度方向内侧移动。由此,伸缩臂21中的由一对臂连接销33a1、33a2进行的第三节臂21c与第四节臂21d的连接被解除,从而伸缩臂21能够分体为两部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起重机装置,操作部33b1配置于臂部件21a~21e的外表面的附近。
由此,进行伸缩臂21的分体作业的操作员能够容易地使工具T的前端部与操作部33b1卡合,因此能够提高伸缩臂21的分体作业的作业效率。
此外,操作部33b1的一端连接于销驱动机构33b,并被设置在从销驱动机构33b向臂部件21b~21f的外表面延伸的操作轴361的被操作面上。另外,操作轴361的第二端部被轴承361b支撑。
由此,能够抑制操作设置于操作轴361的第二端部的端面的操作部33b1时的操作轴361的挠曲,因而能够提高操作部33b1的操作性能。此外,操作操作部33b1时,作用于操作轴361的弯曲应力主要作用于操作轴361的第二端部侧,因此,能够降低经由操作轴361作用于销驱动机构33b的负荷,从而能够提高销驱动机构33b的耐久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一个伸缩缸进行伸缩臂21的伸缩动作的起重机装置20,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可分体的伸缩臂,即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中,例如,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以两个以上的伸缩缸进行伸缩动作的起重机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伸缩臂21分体为两部分,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可分体为三个部分以上的伸缩臂。

Claims (9)

1.一种作业机械,其具备能够通过使多个臂部件依次移动来进行伸缩的伸缩臂,所述作业机械的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销,其使相邻的所述臂部件彼此之间连接,或解除相邻的所述臂部件彼此之间的连接;以及
销移动部,其通过第一动力和第二动力中的任意一者的动力使所述连接销移动,由此解除相邻的所述臂部件彼此之间的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作业机械还包括:
第一传递部,其接受所述第一动力,并将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至所述销移动部;以及
第二传递部,其接受所述第二动力,并将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至所述销移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第二传递部包括操作轴,该操作轴通过以手动操作被输入的所述第二动力旋转,并将旋转传递至所述销移动部,
所述销移动部通过所述操作轴的旋转来使所述连接销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第一动力是从设置于所述伸缩臂的内侧的致动器输入至所述第一传递部的动力,
所述第二动力是通过操作员的动作,从所述伸缩臂的外侧输入至所述第二传递部的动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操作轴在能够从所述伸缩臂的外侧接触到的位置上,具有能够与工具连接的操作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第二传递部包括将所述操作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销移动部的传递轴,
所述操作轴在所述伸缩臂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其第一端部与所述传递轴连接,其第二端部以可旋转的状态被所述伸缩臂的侧板部支撑,
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操作轴的第二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操作部从所述侧板部向所述伸缩臂的外侧突出。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操作轴的第二端部被所述伸缩臂的宽度方向上的侧板部支撑。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连接销被所述伸缩臂的侧板部支撑,
所述操作轴被与支撑所述连接销的所述侧板部为同一侧板部的侧板部支撑。
CN202010429202.3A 2020-05-20 2020-05-20 作业机械 Pending CN113697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9202.3A CN113697694A (zh) 2020-05-20 2020-05-20 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9202.3A CN113697694A (zh) 2020-05-20 2020-05-20 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7694A true CN113697694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45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9202.3A Pending CN113697694A (zh) 2020-05-20 2020-05-20 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769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78196A (fr) * 1958-09-25 1959-08-17 Erhard Kirsten Grue à commande hydraulique
JP2004210517A (ja) * 2003-01-08 2004-07-29 Tadano Ltd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ブーム伸縮機構
CN102050392A (zh) * 2011-01-31 2011-05-11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吨位随车起重机
CN105923555A (zh) * 2016-05-12 2016-09-0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缸销臂销机械互锁装置、单缸插销伸缩系统和伸缩臂组件
JP2019142620A (ja) * 2018-02-16 2019-08-29 株式会社タダノ クレーン
CN110902582A (zh) * 2019-12-04 2020-03-24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臂及包括这种伸缩臂的起重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78196A (fr) * 1958-09-25 1959-08-17 Erhard Kirsten Grue à commande hydraulique
JP2004210517A (ja) * 2003-01-08 2004-07-29 Tadano Ltd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ブーム伸縮機構
CN102050392A (zh) * 2011-01-31 2011-05-11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吨位随车起重机
CN105923555A (zh) * 2016-05-12 2016-09-0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缸销臂销机械互锁装置、单缸插销伸缩系统和伸缩臂组件
JP2019142620A (ja) * 2018-02-16 2019-08-29 株式会社タダノ クレーン
CN110902582A (zh) * 2019-12-04 2020-03-24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臂及包括这种伸缩臂的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80090B2 (ja) シザージャッキ
EP2589565B1 (en) Mobile lift crane with variable position counterweight
US11479450B2 (en) Telescoping jack for lifting large capacity trucks
AU2020281125B2 (en) Telescoping jack for lifting large capacity trucks
CA2998248C (en) Telescoping jack for lifting large capacity trucks
CN113697694A (zh) 作业机械
EP1125832B1 (en) Crawler crane having identical left and right crawler assemblies
US20210292136A1 (en) Vehicle crane system having an attachment part transporting unit for a brac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lateral superlift, of a vehicle crane
JP3227327U (ja) クレーン装置
CN101374755B (zh) 剪式千斤顶
US11401676B2 (en) Drilling machine, assembly procedure, and kit for a drilling machine
US11591193B2 (en) Telescoping jack for lifting large capacity trucks
US6305667B1 (en) Lifting device for lifting heavy loads, in particular derailed rail vehicles
AU2019457339B2 (en) Telescoping jack for lifting large capacity trucks
CN110382398B (zh) 剪式千斤顶
WO2011066466A2 (en) Actuator with thrust flanges and laterally tiltable tool assembly using same
CA3161228A1 (en) Telescoping jack for lifting large capacity trucks
CN213059899U (zh) 一种起重机
EP0260362A1 (en) Improvements in cranes
CN114408767A (zh) 吊具及起重机械
JPS6246897A (ja) ジブ内蔵形伸縮ブ−ム
MX2008007119A (es) Acoplamiento y metodo de eje conductor y equipo de utilizacion del mism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