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5309A -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5309A
CN113695309A CN202110932214.2A CN202110932214A CN113695309A CN 113695309 A CN113695309 A CN 113695309A CN 202110932214 A CN202110932214 A CN 202110932214A CN 113695309 A CN113695309 A CN 113695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leaning
fixed
rod
mai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22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5309B (zh
Inventor
谢红忠
张铭斯
张仲伟
陈方灿
段光福
刘海涌
向光红
黄逸飞
薛鹏
马玉娟
陈浩
高菲
廖奇志
魏元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ianjiangs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ianjiangs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ianjiangs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ianjiangs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22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5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5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5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5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5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10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 B08B3/12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by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2Cleaning pipes or tubes or systems of pipes or tubes
    • B08B9/023Cleaning the external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2Cleaning pipes or tubes or systems of pipes or tubes
    • B08B9/027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包括外绝缘外壳,外绝缘外壳内侧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块的内端设置有管道外壁,所述腔体外壁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杆,所述主管道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内层;清理机构安装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防护盖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超声波发生器;转向机构设置于清理机构的前端,所述防护盖包括定位环、固定杆和限位柱,所述定位环的内侧固定有固定杆;衔接环固定于外绝缘外壳的外侧并用于衔接外绝缘外壳单体;密封橡胶环设置于管道外壁单体之间内侧。该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能够对附着污物进行物理清理,减少其污物的附着率,且能够对管道内部进行大范围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损防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浸没在海水及淡水水线以下的海洋设施、船舶壳体和螺旋桨,受到各种生物和其他污物的附着,使设施受到污损,在影响美观的同时,导致海洋设施和船舶的生物腐蚀,船舶航行时的表面阻力增大,航速降低,燃料的消耗速率增加,船舶需定期进行清理,耗资耗时巨大。因此,如何有效防止海洋设施及船舶的生物污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共同关心的课题。目前,防污损的主要方法为涂覆防污损涂料的方法。其中,有毒自抛光防污涂料技术成熟,效果好,但随着有机锡的禁用,及人们对以铜系和农药DDT、敌百虫等为防污剂的防污涂料的毒性及其所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的认识不断加深,而低毒涂料及低表面能等技术防污效果有限,人们期待着高效环保防污方法的问世。电流防污技术是一种环保的防污方法,其原理为,在阳极和阴极之间通以电流,海水在阳极表面被电解,产生次氯酸。阳极的电极表面由次氯酸离子覆盖,这样就可以防止微生物、藻类、贝类等海洋生物的附着。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3865307B的一种利用高压脉冲电场作用在高电阻导电涂料上,通过高压电场对生物的破坏作用防止设施上海水及淡水生物污损的方法。将导电涂料层引线至高压脉冲电源,使外加高压电场作用在高电阻导电涂料上,在外加高压电场下杀菌、抗污损,所施加高压脉冲电压峰值为1000V~50000V,每次作用时间为0.001秒以上。导电涂料表面可进行绝缘处理,即不需要电流通过海水或淡水。导电涂料涂于金属表面之前需对金属表面进行绝缘处理。本发明运用于海洋设施及船舶生物污损的防治,将有效杀灭材料表面微生物防止微生物膜的形成,并有效抑制藻类及藤壶等宏观生物的附着。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12645407A的一种长距离调水工程生物污损处置工艺,处置工艺基于空化射流技术,利用空化射流喷嘴内设置有急剧收缩的流通截面,使得在液体射流内诱使空化发生并让空化泡长大,当含有此类空化泡的射流冲击物体表面时,利用空化泡破灭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强冲击波、高速微射流极端的微观条件来实现表面生物污损的清除,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用水下空化射流清洗技术,通过在高速流体中诱发空化现象的产生,利用空化泡破灭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强冲击波、高速微射流等极端的微观条件来实现表面生物污损的清除,具有安全可靠、作业高效、环保节能、且对水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的长距离调水工程生物污损处置工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不便于对淡水输送管道内部可能出现的各种生物和其他污物的附着进行物理清理,且难以对管道内部进行大范围的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其不便于对淡水输送管道内部可能出现的各种生物和其他污物的附着进行物理清理,且难以对管道内部进行大范围的清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包括:
外绝缘外壳,外绝缘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加固层,加固层的内侧固定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内端设置有管道外壁,管道外壁的内侧设置有腔体外壁,所述腔体外壁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杆,加固杆的内侧固定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内层,主管道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槽;
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安装于限位槽的内部,清理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排水管,并且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超声波发生器;
转向机构,转向机构设置于清理机构的前端,清理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通电杆,并且清理机构单体外侧设置有固定于绝缘内层内的限位架;
衔接环,衔接环固定于外绝缘外壳的外侧并用于衔接外绝缘外壳单体;
密封橡胶环,密封橡胶环设置于管道外壁单体之间内侧,且密封橡胶环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于加固块单体一侧的密封环。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前固定座、后固定座、扇叶、蓄电池、第二衔接轮、主动轮、第一衔接轮、电机和调节杆;
前固定座内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后端设置主动轮,并且主动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衔接轮,第一衔接轮的后端固定有调节杆;
后固定座外侧设置有扇叶,且扇叶的内端固定有第二衔接轮,并且后固定座和蓄电池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
所述第二衔接轮与调节杆构成蜗轮蜗杆结构,且第二衔接轮外端固定的扇叶与后固定座构成转动连接,并且扇叶关于后固定座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
所述主动轮与第一衔接轮构成啮合连接,且第一衔接轮外侧固定的调节杆与第二衔接轮呈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板、清理外板、中部清理板、主动杆、定位杆、清理内板和限位板;
固定板外端固定有清理外板,且固定板的内端固定有中部清理板,并且中部清理板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外侧的主动杆;
定位杆固定于中部清理板的内端,且定位杆的内端设置有限位板,并且限位板的内侧螺栓固定有清理内板。
所述主动杆与固定板构成卡合连接,且主动杆的外侧开设有呈螺旋状的槽状结构,并且主动杆关于固定板的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清理外板、中部清理板和清理内板的纵截面均呈弧形,且清理外板的外侧与腔体外壁的内侧为贴合式滑动连接,并且中部清理板的内侧与主管道的外侧为贴合式滑动连接,而且限位板的外表面与绝缘内层的内表面为贴合式滑动连接。
所述清理内板的外侧开设有槽状结构,且该槽状结构内侧滑动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架,并且清理内板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开排水管的槽状结构。
所述排水管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内侧呈倾斜设置的孔状结构,并且主管道的外侧通过排水管与绝缘内层内侧构成连通。
所述转向机构单体之间呈左右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能够对附着污物进行物理清理,减少其污物的附着率,且能够对管道内部进行大范围清理;
1、通过清理外板、中部清理板和清理内板的纵截面均呈弧形,清理外板的外侧与腔体外壁的内侧为贴合式滑动连接和中部清理板的内侧与主管道的外侧为贴合式滑动连接,以及限位板的外表面与绝缘内层的内表面为贴合式滑动连接,能够对管道内部产生的多个内壁进行清理,对附着污物进行物理清理,减少其污物的附着率,且通过第二衔接轮与调节杆构成蜗轮蜗杆结构,且第二衔接轮外端固定的扇叶与后固定座构成转动连接,并且扇叶关于后固定座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能够使扇叶进行角度转动,从而使清理外板、中部清理板和清理内板能够进行往复,以便于下个周期进行清理;
2、通过清理机构在主管道内的等角度设置,能够对主管道的内外侧进行全面清理,增加清理范围,且通过清理内板的外侧开设有槽状结构,且该槽状结构内侧滑动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架,能够对清理内板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其出现弯折,同时通过清理内板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开排水管的槽状结构,能够确保清理内板的移动不受阻碍;
通过排水管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内侧呈倾斜设置的孔状结构,使得超声波发生器运作使水中产生的空化泡能够贴合主管道的内壁排出,从而对主管道的内壁进行清理,且通过排水管在主管道内的等角度设置,能够增加清理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前固定座与后固定座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杆与定位环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板与主动杆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绝缘外壳;2、加固层;3、加固块;4、管道外壁;5、腔体外壁;6、加固杆;7、主管道;8、转向机构;801、前固定座;802、后固定座;803、扇叶;804、蓄电池;805、第二衔接轮;806、主动轮;807、第一衔接轮;808、电机;809、调节杆;9、清理机构;901、固定板;902、清理外板;903、中部清理板;904、主动杆;905、定位杆;906、清理内板;907、限位板;10、限位槽;11、衔接环;12、密封环;13、密封橡胶环;14、绝缘内层;15、通电杆;16、超声波发生器;17、防护盖;1701、定位环;1702、固定杆;1703、限位柱;18、排水管;19、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包括外绝缘外壳1内侧设置有加固层2,且加固层2的内侧固定有加固块3,加固块3的内端设置有管道外壁4,且管道外壁4的内侧设置有腔体外壁5,腔体外壁5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杆6,且加固杆6的内侧固定有主管道7,主管道7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内层14,且主管道7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槽10,清理机构9安装于限位槽10的内部,且清理机构9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7内的排水管18,并且排水管18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7内的防护盖17,清理机构9包括固定板901、清理外板902、中部清理板903、主动杆904、定位杆905、清理内板906和限位板907,固定板901外端固定有清理外板902,且固定板901的内端固定有中部清理板903,并且中部清理板90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7外侧的主动杆904,定位杆905固定于中部清理板903的内端,且定位杆905的内端设置有限位板907,并且限位板907的内侧螺栓固定有清理内板906,防护盖17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7内的超声波发生器16;
转向机构8设置于清理机构9的前端,且清理机构9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7内的通电杆15,并且清理机构9单体外侧设置有固定于绝缘内层14内的限位架19,转向机构8包括前固定座801、后固定座802、扇叶803、蓄电池804、第二衔接轮805、主动轮806、第一衔接轮807、电机808和调节杆809,前固定座801内侧设置有电机808,且电机808的后端设置主动轮806,并且主动轮80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衔接轮807,第一衔接轮807的后端固定有调节杆809,后固定座802外侧设置有扇叶803,且扇叶803的内端固定有第二衔接轮805,并且后固定座802和蓄电池804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804,防护盖17包括定位环1701、固定杆1702和限位柱1703,定位环1701的内侧固定有固定杆1702,且固定杆1702的内端固定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柱1703,衔接环11固定于外绝缘外壳1的外侧并用于衔接外绝缘外壳1单体,密封橡胶环13设置于管道外壁4单体之间内侧,且密封橡胶环1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于加固块3单体一侧的密封环12;
在使用该装置时,具体如图1、图2和图3中,主管道7的内外两侧通水后,扇叶803随水流,以带动前固定座801和后固定座802进行转动,而通过转向机构8单体之间呈左右交错设置,使固定板901两侧设置的主动杆904单体能够进行反向转动,且如图5和图6中,通过固定板901外侧设置的凸起结构与主动杆904的卡合连接,使得主动杆904的转动带动固定板901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使固定板901能够带动清理外板902的外侧与腔体外壁5的内侧为贴合式滑动连接,并且中部清理板903的内侧与主管道7的外侧为贴合式滑动连接,而且限位板907的外表面与绝缘内层14的内表面为贴合式滑动连接,对管道内部产生的多个内壁进行清理,对附着污物进行物理清理,同时使定位杆905在限位槽10内进行滑动,便于使其外侧固定的各零件进行联动,而且如图7和图8中,通过清理内板906的外侧开设有槽状结构,且该槽状结构内侧滑动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架19,能够对清理内板906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其出现弯折,同时通过清理内板906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开排水管18的槽状结构,能够确保清理内板906的移动不受阻碍;
具体如图3和图6中,经过通电杆15的通电后,使前固定座801和后固定座802内侧设置的蓄电池804能够对通电杆15产生的电力进行一定的储存,使其能够带动电机808启动,使主动轮806带动第一衔接轮807进行转动,通过调节杆809与第二衔接轮805之间构成的蜗轮蜗杆结构,使得调节杆809能够带动第二衔接轮805进行转动,从而使扇叶803进行转向,以能够使转向机构8外侧设置的主动杆904能够进行下一周期的反向转动,使清理机构9能够进行往复;
具体如图4和图7中,在通电杆15通电时,使超声波发生器16开始运作,使超声波带动诱发产生空化泡,且通过排水管18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内侧呈倾斜设置的孔状结构,使得超声波发生器16运作使水中产生的空化泡能够贴合主管道7的内壁排出,从而对主管道7的内壁进行清理,且通过排水管18在主管道7内的等角度设置,能够增加清理范围;
具体如图1和图2中,通过外绝缘外壳1能够对外侧进行绝缘,通过加固层2对装置内部进行加固,而通过加固层2内侧等角度设置的加固块3能够增加加固层2与管道外壁4之间的固定稳定性,随后通过管道外壁4单体之间的密封橡胶环13以增加密封性,而通过腔体外壁5与主管道7之间形成的腔体,增加水体的流通率,同时通过加固杆6增加腔体外壁5与主管道7之间的固定稳定性,其中通电杆15通点后使用的清理原理与公开号为CN103865307B的一种利用高压脉冲电场防海水及淡水生物污损的方法相同,其中超声波发生器16产生空化泡的工作原理以及清理原理与公开号为CN112645407A的一种长距离调水工程生物污损处置工艺相同。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绝缘外壳,外绝缘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加固层,加固层的内侧固定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内端设置有管道外壁,管道外壁的内侧设置有腔体外壁,所述腔体外壁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杆,加固杆的内侧固定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内层,主管道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槽;
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安装于限位槽的内部,清理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排水管,并且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超声波发生器;
转向机构,转向机构设置于清理机构的前端,清理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内的通电杆,并且清理机构单体外侧设置有固定于绝缘内层内的限位架;
衔接环,衔接环固定于外绝缘外壳的外侧并用于衔接外绝缘外壳单体;
密封橡胶环,密封橡胶环设置于管道外壁单体之间内侧,且密封橡胶环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于加固块单体一侧的密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前固定座、后固定座、扇叶、蓄电池、第二衔接轮、主动轮、第一衔接轮、电机和调节杆;
前固定座内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后端设置主动轮,并且主动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衔接轮,第一衔接轮的后端固定有调节杆;
后固定座外侧设置有扇叶,且扇叶的内端固定有第二衔接轮,并且后固定座和蓄电池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接轮与调节杆构成蜗轮蜗杆结构,且第二衔接轮外端固定的扇叶与后固定座构成转动连接,并且扇叶关于后固定座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与第一衔接轮构成啮合连接,且第一衔接轮外侧固定的调节杆与第二衔接轮呈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板、清理外板、中部清理板、主动杆、定位杆、清理内板和限位板;
固定板外端固定有清理外板,且固定板的内端固定有中部清理板,并且中部清理板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主管道外侧的主动杆;
定位杆固定于中部清理板的内端,且定位杆的内端设置有限位板,并且限位板的内侧螺栓固定有清理内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与固定板构成卡合连接,且主动杆的外侧开设有呈螺旋状的槽状结构,并且主动杆关于固定板的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外板、中部清理板和清理内板的纵截面均呈弧形,且清理外板的外侧与腔体外壁的内侧为贴合式滑动连接,并且中部清理板的内侧与主管道的外侧为贴合式滑动连接,而且限位板的外表面与绝缘内层的内表面为贴合式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内板的外侧开设有槽状结构,且该槽状结构内侧滑动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架,并且清理内板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开排水管的槽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内侧呈倾斜设置的孔状结构,并且主管道的外侧通过排水管与绝缘内层内侧构成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单体之间呈左右交错设置。
CN202110932214.2A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Active CN113695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2214.2A CN113695309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2214.2A CN113695309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5309A true CN113695309A (zh) 2021-11-26
CN113695309B CN113695309B (zh) 2022-10-28

Family

ID=7865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2214.2A Active CN113695309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530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1137A (ja) * 1994-03-17 1995-10-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管内水中清掃装置
CN106964614A (zh) * 2017-05-15 2017-07-21 宿州迅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往复式管道清洁机器人
CN107138485A (zh) * 2017-04-27 2017-09-08 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口径水路管道清洗装置及方法
CN108502123A (zh) * 2018-04-18 2018-09-07 天津艾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清除船底海洋污损生物的方法
CN111609248A (zh) * 2020-05-25 2020-09-01 汪军军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自动清渣水利管道
CN112170392A (zh) * 2020-10-19 2021-01-05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外管道清扫机器人
CN112570396A (zh) * 2020-10-28 2021-03-3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天然气管道清管机器人
CN212854879U (zh) * 2020-08-03 2021-04-02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海水中金属构件防污损装置
CN213558906U (zh) * 2020-09-10 2021-06-29 韩跃稳 一种暖通管道内外壁清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1137A (ja) * 1994-03-17 1995-10-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管内水中清掃装置
CN107138485A (zh) * 2017-04-27 2017-09-08 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口径水路管道清洗装置及方法
CN106964614A (zh) * 2017-05-15 2017-07-21 宿州迅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往复式管道清洁机器人
CN108502123A (zh) * 2018-04-18 2018-09-07 天津艾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清除船底海洋污损生物的方法
CN111609248A (zh) * 2020-05-25 2020-09-01 汪军军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自动清渣水利管道
CN212854879U (zh) * 2020-08-03 2021-04-02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海水中金属构件防污损装置
CN213558906U (zh) * 2020-09-10 2021-06-29 韩跃稳 一种暖通管道内外壁清理装置
CN112170392A (zh) * 2020-10-19 2021-01-05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外管道清扫机器人
CN112570396A (zh) * 2020-10-28 2021-03-3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天然气管道清管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5309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6028U (zh) 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系统
AU75107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hibiting fouling of an underwater surface
EP2300310A2 (en) An anti-foul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CN101850836A (zh) 船舶水下空化清洗装置
CN113118093B (zh) 一种基于水下机器人的超声波网箱清洁装置
CN113695309B (zh) 一种淡水污损生物的防控装置
CN113104158B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浮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86662U (zh) 一种船体附着物清除装置
CN106347602A (zh) 一种解决舰船螺旋桨污损问题的方法
CN114313137B (zh) 船体表面海生物清理系统及其清理方法
CN101474770A (zh) 反推式对转刷水下除污装置
CN114604387B (zh) 一种用于维持大型舰船船体外板清洁的仿生软体机器人
CN205528023U (zh) 一种水体除垢洁净装置
CN111409786A (zh) 船体附着物清除装置
CN218967160U (zh) 一种内置电机驱动的全海深下推进器
CN216827522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专用清洗枪
CN219406060U (zh) 一种反推螺旋桨清洗机器人
KR200382098Y1 (ko) 선박용 해양생물 부착 방지장치
CN117485504B (zh) 一种船体附着物的清理设备
CN217416069U (zh) 一种水下防污除污机器人
CN110733616B (zh) 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及方法
CN220243485U (zh) 具有三叶轮推流曝气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船
CN212921939U (zh) 加装于船舶侧向推进器的封盖舱
CN113002724A (zh) 一种船体清洁机
CN215399275U (zh) 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清刷的智能清洗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e Hongzhong

Inventor after: Ma Yujuan

Inventor after: Chen Hao

Inventor after: Gao Fei

Inventor after: Liao Qizhi

Inventor after: Wei Yuanqin

Inventor after: Wu Qian

Inventor after: Xiang Guanghong

Inventor after: Chen Fangca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ongwei

Inventor after: Liu Haiyong

Inventor after: Duan Guangfu

Inventor after: Huang Yifei

Inventor after: Xue Peng

Inventor before: Xie Hongzhong

Inventor before: Ma Yujuan

Inventor before: Chen Hao

Inventor before: Gao Fei

Inventor before: Liao Qizhi

Inventor before: Wei Yuanq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Mingsi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ongwei

Inventor before: Chen Fangcan

Inventor before: Duan Guangfu

Inventor before: Liu Haiyong

Inventor before: Xiang Guangho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Yifei

Inventor before: Xue P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