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8094A - 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8094A
CN113688094A CN202110979524.XA CN202110979524A CN113688094A CN 113688094 A CN113688094 A CN 113688094A CN 202110979524 A CN202110979524 A CN 202110979524A CN 113688094 A CN113688094 A CN 113688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data
component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95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8094B (zh
Inventor
李丰军
周剑光
周琪
繆理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95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8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8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8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8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8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76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 G06F15/78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comprising a singl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G06F15/7807System on chip, i.e. computer system on a single chip; System in package, i.e. computer system on one or more chips in a single pack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从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中,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本申请可以无需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简化通信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车机系统中,微控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和片上系统(SoC,Systemon Chip)之间需要相互通信,MCU需要向SoC发送控制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数据、控制通知数据等,SoC需要向MCU发送控制数据。
现阶段,MCU和SoC采用1个或2个串行外设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进行互相通信,虽然,SPI的数据传输速度快,但是在使用SPI时,需要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并且,通信的发起必须由主设备执行,使得通信流程较为复杂。此外,当MCU和SoC之间的通信出现问题,在重新建立通信连接之前,MCU和SoC之间不能进行通信,容易造成系统卡顿和反应不及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无需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简化通信流程,可以提高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其中,车机系统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至少两个通信组件;
数据通信方法包括:
从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中,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
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为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
第一通信组件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三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第二通信组件包括第二通信接口、第四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和复位组件;
第一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第三通信接口依次连接;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三通信接口上,第二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第四通信接口依次连接;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二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上;
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发送模块上,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设置在接收模块上。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包括:
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包括:
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收发组件,向第四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包括:
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复位组件,向第四通信接口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进一步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还包括缓存单元;
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包括:
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格式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携带有帧头、帧号和校验码数据;
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存储于缓存单元;
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后,还包括:
接收接收模块发送的重发指令;重发指令是接收模块检测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为错误传输数据,且检测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错误次数阈值时发送的指令;
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装置,其中,车机系统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至少两个通信组件;
数据通信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从至少两个通信组件,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为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
第一通信组件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三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第二通信组件包括第二通信接口、第四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
第一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第三通信接口依次连接;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三通信接口上,第二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第四通信接口依次连接;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二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上;
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发送模块上,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设置在接收模块上。
进一步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收发组件,向第四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复位组件,向第四通信接口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进一步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还包括缓存单元;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格式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携带有帧头、帧号和校验码数据;
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存储于缓存单元;
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装置还包括:出错重传模块,用于在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后,还包括:
接收接收模块发送的重发指令;重发指令是接收模块检测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为错误传输数据,且检测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错误次数阈值时发送的指令;
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微控单元,微控单元设有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
上片系统,上片系统设备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
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三通信接口对应,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三通信接口间具有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
第二通信接口与第四通信接口对应,第二通信接口与第四通信接口间具有第二收发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从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中,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其中,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基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车机系统中设置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可以无需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简化通信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格式处理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义的待传输数据帧号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义传输反馈数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为”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请参阅图1,其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包括车辆,该车辆上设有车机系统100,该车机系统包括微控单元MCU 101、片上系统SoC 103和至少两个通信组件105。其中,微控单元MCU 101可以从至少两个通信组件105中,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并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片上系统SoC 103发送待传输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片上系统SoC 103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片上系统SoC 103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车机系统中设置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可以无需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简化通信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稳定性。
下面介绍本申请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机系统可以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可以是微控单元MCU,接收模块可以是片上系统SoC。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可以是片上系统SoC,接收模块可以是微控单元MCU。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机系统可以包括两个通信组件,即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其中,第一通信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三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第一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三通信接口依次连接,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三通信接口上。第二通信组件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接口、第四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第二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和第四通信接口依次连接,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二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上。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可以设置在发送模块上,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可以设置在接收模块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均可以设置在微控单元MCU上,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均可以设置在片上系统SoC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组件均可以为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具有通信协议。可选的,通信协议包括握手机制、数据校验机制、应答机制、数据缓存流量控制机制、超时机制、出错重传机制和异常复位机制。
在握手机制中,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分别启动,启动速度快的一方可以等待启动速度慢的一方发出握手信息,并反馈应答信息,进而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MCU启动速度快于SoC,在MCU完成各个通信接口的初始化之后,可以等待SoC发送的握手信息。SoC启动后,完成对各个通信接口的初始化,进而在每个接口上发送握手信息给MCU,并在接收到MCU发送的应答信息后,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步骤实现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从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中,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可以从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中,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其中,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即发送方根据两个通信组件的负载情况,选择空闲或负载较低的接口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当发送模块是微控单元MCU,接收模块是片上系统SoC时,微控单元MCU可以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中选择空闲或负载较低的通信接口与片上系统SoC进行数据通信。
S203: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接口时,发送模块可以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可选的,发送模块可以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在数据缓存流量控制机制中,发送模块在发送待传输数据时,会先把待传输数据存放在发送缓存中,然后通知发送线程完成待传输数据的发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目标通信组件还可以包括缓存单元。发送模块可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格式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该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携带有帧头、帧号和校验码数据。进而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存储于缓存单元中,然后通知发送线程完成数据的发送,即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
在数据校验机制中,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数据,即待传输数据和传输反馈数据,都携带有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数据。
可选地,发送模块的应用层可以将待传输数据Application data给到传输层,传输层对待传输数据Application data添加帧头、帧号、帧总长度、填充字节和校验码等字段,组成一帧数据。该一帧数据的长度为8n字节,n≥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格式处理的示意图,其中,帧头Header占3个字节,依次可以为0XFF、0XA5、0X5A。帧号Frame ID占1个字节。帧总长度Len和8n各占1个字节。填充字节Fill占1个字节,可以为0x00,以使整个数据帧的长度为8的倍数。校验码crc占1个字节。
其中,应用层数据即待传输数据可以由应用层定义。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义的待传输数据帧号的示意图。图中,第一字符为优先级HQ/LQ,当优先级HQ/LQ为1时,表示需要反馈传输反馈数据,当优先级HQ/LQ为0时,表示不需要反馈传输反馈数据。第二字符为身份标识S/M,当身份标识S/M为1时,表示该帧数据来自微控单元MCU,当身份标识S/M为0时,表示待帧数据来自片上系统SoC。第三字符为:属性标识D/A,当属性标识D/A为1时,表示该帧数据为待传输数据,当属性标识D/A为0时,表示该帧数据为传输反馈数据。第四字符至第八字符为轮转编号Running number,可以自增加,其范围0-31。
S205: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模块在接收到发送模块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之后,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解析,并返回一个8字节的传输反馈数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可以基于第三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发送模块发送传输反馈数据。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义传输反馈数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帧头Header占3个字节,帧号Frame ID占1个字节,对应待传输数据中的轮转编号Running number,描述信息占1个字节,描述了对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的错误信息描述或正确信息描述,校验码占1个字节。
在超时机制中,当发送模块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接收模块之后,开始计时,若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则认为超时。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发送模块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发送待传输数据超时后,可以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可选地,发送模块可以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收发组件,向第四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在出错重传机制中,当接收模块接收到发送模块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之后,需要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校验,若校验结果为出错,则将在传输反馈数据中设置校验出错标志,以告知发送模块使其重新发送待传输数据。其中,发送模块的发送次数是可以设置的,如果对待传输数据的重发次数超过设置值,则认为发送模块发送出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发送模块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后,可以接收接收模块发送的重发指令,即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传输数据反馈,该重发指令是接收模块检测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为错误数据,且检测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错误次数时发送的指令。进而可以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可选地,可以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收发组件,向第四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S207: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发送模块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可以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型发送复位指令,该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即在发送模块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成功后,继续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以通知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可选地,当微控单元MCU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SoC发送待传输数据超时,且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收发组件向SoC发送待传输数据成功后,可以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复位组件,向SoC发送复位指令。具体地,可以在微控单元MCU侧的第二复位组件上发送一个低电平脉冲信号,通知SoC复位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三通信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模块完成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三通信接口的复位后,可以通过第四通信接口和第二收发组件向发送模块发送应答数据。发送模块在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复位成功的应答数据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握手信息。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通过在车机系统中设置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可以无需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简化通信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装置,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机系统可以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可以是微控单元MCU,接收模块可以是片上系统SoC。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可以是片上系统SoC,接收模块可以是微控单元MCU。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机系统可以包括两个通信组件,即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其中,第一通信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三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第一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三通信接口依次连接,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三通信接口上。第二通信组件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接口、第四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第二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和第四通信接口依次连接,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第二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上。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可以设置在发送模块上,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可以设置在接收模块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均可以设置在微控单元MCU上,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均可以设置在片上系统SoC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组件均可以为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具有通信协议。可选的,通信协议包括握手机制、数据校验机制、应答机制、数据缓存流量控制机制、超时机制、出错重传机制和异常复位机制。
在握手机制中,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分别启动,启动速度快的一方可以等待启动速度慢的一方发出握手信息,并反馈应答信息,进而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MCU启动速度快于SoC,在MCU完成各个通信接口的初始化之后,可以等待SoC发送的握手信息。SoC启动后,完成对各个通信接口的初始化,进而在每个接口上发送握手信息给MCU,并在接收到MCU发送的应答信息后,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如图6所示,该数据通信装置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601用于从至少两个通信组件,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
第一发送模块603用于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605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第三发送模块607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收发组件,向第四通信接口发送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二复位组件,向第四通信接口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通信组件还包括缓存单元;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格式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携带有帧头、帧号和校验码数据;
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存储于缓存单元;
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收发组件,向第三通信接口发送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通信组件装置还包括:出错重传模块,用于在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后,还包括:
接收接收模块发送的重发指令;重发指令是接收模块检测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为错误传输数据,且检测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错误次数阈值时发送的指令;
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申请构思。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装置,通过在车机系统中设置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可以无需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简化通信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微控单元,微控单元设有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
上片系统,上片系统设备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
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三通信接口对应,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三通信接口间具有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
第二通信接口与第四通信接口对应,第二通信接口与第四通信接口间具有第二收发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设置于服务器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存储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设置于服务器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服务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由上述本申请提供的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或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可见,本申请中方法包括从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中,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其中,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基于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复位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基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车机系统中设置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可以无需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简化通信流程。并且,可以提高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本说明书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他实施例也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者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特定顺序或者而连接顺序才能够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均为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于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机系统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至少两个通信组件;
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中,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所述传输反馈数据,基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所述复位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组件为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组件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
所述第一通信组件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三通信接口、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包括第二通信接口、第四通信接口、第二收发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收发组件、所述第三通信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三通信接口上,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收发组件、所述第四通信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第四通信接口上;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发送模块上,所述第三通信接口和所述第四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接收模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一收发组件,向所述第三通信接口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收发组件,向所述第四通信接口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向所述第四通信接口发送所述复位指令;所述复位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还包括缓存单元;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一收发组件,向所述第三通信接口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格式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携带有帧头、帧号和校验码数据;
将所述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存储于所述缓存单元;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一收发组件,向所述第三通信接口发送所述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重发指令;所述重发指令是所述接收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传输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错误传输数据,且检测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错误次数阈值时发送的指令;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9.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机系统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至少两个通信组件;
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组件,确定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和第二目标通信组件;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低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的负载;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待传输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传输反馈数据,基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所述传输反馈数据,基于所述第二目标通信组件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复位指令;所述复位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通信组件复位。
10.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控单元,所述微控单元设有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
上片系统,所述上片系统设备第三通信接口和第四通信接口;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三通信接口对应,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三通信接口间具有第一收发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第四通信接口对应,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第四通信接口间具有第二收发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CN202110979524.X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88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9524.XA CN113688094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9524.XA CN113688094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8094A true CN113688094A (zh) 2021-11-23
CN113688094B CN113688094B (zh) 2024-03-22

Family

ID=78582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9524.XA Active CN113688094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80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703A (zh) * 2022-03-14 2022-06-1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05244A (zh) * 2023-05-22 2023-08-18 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与车机系统协同处理车机任务的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8345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Thomas Matthieu Alsi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based pairing of mobile devices
WO2012044262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The Thailand Research Fund Embedded system design, programming, and simulation architecture
CN108351855A (zh) * 2015-12-11 2018-07-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单线pmic主机低级控制接口
CN109714318A (zh) * 2018-12-06 2019-05-03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车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8721A (zh) * 2019-09-05 2020-01-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042884A1 (zh) * 2018-08-28 2020-03-05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0868701A (zh) * 2018-08-28 2020-03-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接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轨道车辆
US20210011820A1 (en) * 2019-07-12 2021-0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2306941A (zh) * 2019-07-26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34442A1 (en) * 2018-01-31 2021-02-04 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CN112347015A (zh) * 2021-01-08 2021-02-09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片上系统异构多处理器间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12822002A (zh) * 2021-01-04 2021-05-18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pi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8345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Thomas Matthieu Alsi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based pairing of mobile devices
WO2012044262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The Thailand Research Fund Embedded system design, programming, and simulation architecture
CN108351855A (zh) * 2015-12-11 2018-07-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单线pmic主机低级控制接口
US20210034442A1 (en) * 2018-01-31 2021-02-04 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WO2020042884A1 (zh) * 2018-08-28 2020-03-05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0868701A (zh) * 2018-08-28 2020-03-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接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轨道车辆
CN109714318A (zh) * 2018-12-06 2019-05-03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车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11820A1 (en) * 2019-07-12 2021-0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2306941A (zh) * 2019-07-26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8721A (zh) * 2019-09-05 2020-01-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822002A (zh) * 2021-01-04 2021-05-18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pi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47015A (zh) * 2021-01-08 2021-02-09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片上系统异构多处理器间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福俊;姜学东;: "MSP430系列多单片机间的SPI主从通信",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no. 09, pages 20 - 2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703A (zh) * 2022-03-14 2022-06-1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05244A (zh) * 2023-05-22 2023-08-18 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与车机系统协同处理车机任务的方法
CN116605244B (zh) * 2023-05-22 2023-10-17 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与车机系统协同处理车机任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8094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8094A (zh) 一种车机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25414B (zh) 多模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多模通信系统
CN100365994C (zh) 用于调试以太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00811B (zh) 一种tws耳机及其升级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767859A1 (e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ynami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codebook with multiple valid unicast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per monitoring occasion index per serving cell
CN107679844B (zh) 资源转移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20045813A1 (en) Dmrs bundling schemes for uplink non-codebook transmissions
CN106954276B (zh) 一种重传调度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101125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CN104660639B (zh) 云终端升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817886A (zh) 基于spi的主从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694776A (zh) 一种芯片中通讯接口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EP39825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beam failure recovery
CN107277245A (zh) 打卡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2181147B (zh) 基于小程序的可穿戴设备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038366A (zh) 集群节点失效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9347907A (zh) 安装包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15695077A (zh) 一种总线数据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5260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495336B (zh) 基于无线通讯的数据收发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074594A (zh) 电子雷管的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电子雷管、起爆器
CN110727552B (zh)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06069B (zh) 一种核电站系统交互方法、装置、外围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9977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CN117319214B (zh) 一种pcie传输带宽处理方法、pcie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