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7552B -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7552B
CN110727552B CN201910968655.0A CN201910968655A CN110727552B CN 110727552 B CN110727552 B CN 110727552B CN 201910968655 A CN201910968655 A CN 201910968655A CN 110727552 B CN110727552 B CN 110727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module
functional
function
tim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86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27552A (zh
Inventor
刘均
赵涛
张秋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686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7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7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7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27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7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47Verification or detection of system hardware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是,则根据所有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所述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本申请能够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设备测试系统、一种存储介质及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测,以便了解设备实际的性能状况。相关技术中,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测时,需要等待一个设置的固定时长,达到固定时长后根据单项检测结果汇总给出检测报告。但是,使用上述方式,如果时间设置过短则会出现有些项来不及测试从而测试报告不合格,如果时间设置过长则会出现所有单项结果检测已经完成,但是测试报告却还需要等时间到了才能给出,造成长时间等待。
因此,如何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能够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测试方法,该设备测试方法包括:
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
若是,则根据所有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
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所述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生成所述第一设备检测结果或所述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对应的诊断报告;其中,所述诊断报告包括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的测试参数。
可选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
相应的,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
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测试停止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测试操作。
可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重新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对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重新执行测试操作。
可选的,还包括:
记录所述目标设备对同一所述功能模块的测试次数;
当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停止发送所述重新测试指令。
可选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网络模块、GPS模块、Flash模块和IO模块中的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可选的,还包括:
确定已生成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
根据所述模块比例和所述测试时长确定所述标准时长;其中,所述模块比例与所述标准时长负相关,所述测试时长与所述标准时长正相关。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测试系统,该设备测试系统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
第一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时,根据所有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
第二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所述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
诊断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生成所述第一设备检测结果或所述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对应的诊断报告;其中,所述诊断报告包括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的测试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
相应的,还包括:
关联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测试停止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测试操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
重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重新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对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重新执行测试操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
次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目标设备对同一所述功能模块的测试次数;
测试终止模块,用于当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停止发送所述重新测试指令。
进一步的,还包括:
比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已生成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
时长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块比例和所述测试时长确定所述标准时长;其中,所述模块比例与所述标准时长负相关,所述测试时长与所述标准时长正相关。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测试方法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设备测试方法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测试方法,包括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是,则根据所有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所述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本申请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之后,若在标准时长内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则直接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若测试时长已经超过标准时长时本申请直接根据已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测试结果。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设备测试方案能够根据功能测试结果的接收情况调整设备检测结果的生成时长,可以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测试系统、一种存储介质和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测试标准时长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测试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在检测设备功能时会预先设置固定时间,当检测时间达到固定时间时,根据单项检测结果汇总给出检测报告。在上述相关技术中的设备测试方式中,如果固定时间设置过短则会出现有些项来不及测试从而测试报告不合格,如果固定时间设置过长则会出现所有单项结果检测已经完成,但是测试报告却还需要等时间到了才能给出,造成长时间等待。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的种种缺陷,本申请通过以下几种实施例提供新的设备测试方式,能够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
下面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S101: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
其中,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与目标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功能检测仪等。本实施例可以在接收到用户下发的操作指令的前提下,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也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实现对于目标设备的定期测试,当然还可以存在其他的执行S101的触发条件,此处不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也不限定目标设备的具体型号或用途,例如目标设备可以为物联网设备、服务器设备或机床加工设备等。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的方式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测试指令为控制目标设备执行相应测试功能的指令。目标设备可以包括多种功能,例如联网功能、定位功能、存储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目标设备中基于相应的功能付款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基于网络模块实现联网功能、基于GPS模块实现定位功能、基于Flash模块实现存储功能、基于IO模块实现数据处理功能等。目标设备在接收到测试指令之后,可以确定需要测试的功能,进而确定需要参与测试的功能模块并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
功能测试结果为特定功能模块某项测试功能的结果,功能测试结果可以包括两类结果,第一类为通过或不通过的功能测试结果,第二类为带有具体测试参数的功能测试结果。举例说明以上论述,例如测试蓝牙功能是否正常得到的功能测试结果为通过(即正常)或不通过(即不正常),这属于第一类功能测试结果;例如测试联网速度得到的功能测试结果为包括具体网速的值的结果,属于第二类功能测试的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之前,可以根据测试指令确定需要进行测试的功能模块总数量。在理想情况下,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数量等于功能模块总数量。
S102: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是,则进入S103;若否,则等待接收功能测试结果;
其中,目标设备在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测试操作后,可以返回功能测试结果,本步骤的目的在于判断是否所有的功能模块均测试完毕并得到功能测试结果。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具有不同的测试时长,因此可以存在功能测试结果接收时间不一致的情况。若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则说明所有功能模块均测试完毕可以结束设备测试操作的相应流程。若未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还存在功能模块未测试完毕,需要等待所有的功能测试结果。
S103:根据所有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
其中,本步骤建立在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所有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第一设备检测结果中可以包括功能测试结果中的所有信息,也可以包括对于所有功能测试结果的分析信息,如功能模块通过率、设备性能水平等。
S104: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
其中,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时本实施例可以执行记录测试时长的操作,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若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即使尚未接收到某些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为了提高整体的检测效率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对于未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本实施例可以默认测试失败或测试超时。
本实施例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之后,若在标准时长内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则直接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若测试时长已经超过标准时长时本实施例直接根据已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测试结果。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测试方案能够根据功能测试结果的接收情况调整设备检测结果的生成时长,可以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若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说明目标设备存在功能异常因此可以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或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对应的诊断报告。具体的,诊断报告中可以包括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的测试参数、模块名称、测试时长等信息。在生成诊断报告后,可以从诊断知识库中查询与该诊断报告对应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种可能存在应用场景,本实施例中的功能模块可以包括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具体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可以为存在依赖的模块,当第一功能模块测试失败时第二功能模块必然测试失败,或当第二功能模块测试失败时第以功能模块必然测试失败。例如GPS模块和惯性导航模块就相当于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若GPS模块测试失败时惯性导航模块也会测试失败。
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可以先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尚未接收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则将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停止指令,以便目标设备停止对第二类功能模块的测试操作。通过上述关于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处理方法,能够提高设备测试效率。
作为对于以上实施方式的进一步补充,当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本实施例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重新测试指令以便目标设备对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重新执行测试操作。若重新测试得到的结果为测试通过时,可以更新该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重新执行测试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记录目标设备对同一功能模块的测试次数;当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说明该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无误,可以将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停止发送重新测试指令,以便提高设备测试效率。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测试标准时长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对图1中所提到的标准时长的设置方法的具体介绍,可以将本实施例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结合得到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确定已生成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
S202:根据模块比例和测试时长确定标准时长;其中,模块比例与标准时长负相关,测试时长与标准时长正相关。
其中本实施例根据已生成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动态调整标准时长,例如参与设备测试的功能包括共5个,收到前4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的测试时长为1分钟,此时标准时长可以为5分钟;若收到前4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的测试时长为2分钟,此时标准时长可以为5分钟30秒。再例如,1分钟内收到了80%的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此时标准时长可以为5分钟;若,1分钟内收到了60%的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此时标准时长可以为5分钟30秒。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标准时长可以根据时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长计算公式为T为标准时长,t为预设时长,Δt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即测试时长,P为已生成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k为预先设置的比例系数。
下面通过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例说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测试原理示意图,目标设备与PC工具连接方式为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串口)。PC工具可以设置单次检测时长,目标设备中被检测的功能模块可以包括网络模块,GPS模块,FLASH模块,IO模块等硬件模块。通过连接串口,对目标设备上电可以进入硬件模块功能检测。PC工具端在收到设备进入工装测试指令时开始记录测试时间。目标设备将各单项检测结果(即功能测试结果)循环发送至PC工具端显示。PC工具端记录每一次给出的单项测试结果,并且实时监控各模块测试状态,根据检测结果在合适时间给出检测结论。
上文提到的合适时间指的是当设备所有测试项全部通过时,则无需等待设置的固定时长,在最后一个测试项通过时,立马给出测试结论(PASS);而如果一直有个别测试项测试无法通过,则需要等待设置的固定时长,测试时间达到设定的测试时间才给出测试结论(PASS/FAIL)。
例如需要检测设备网络模块,GPS模块,FLASH模块和IO模块,且预先设置的检测时间为5分钟。当PC工具收到设备进入工装测试指令开始测试计时:如果1分钟内4个模块全部都测试通过,那么则最后一个通过时马上给出测试结论(PASS)。如果4个测试模块在5分钟内一直有模块测试不通过,则需等到设定的测试时间5分钟到了,才给出测试结论(FAIL)。当测试结论弹出后,可以结束本次设备检测操作。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系统可以包括:
测试模块401,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
判断模块402,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
第一结果生成模块403,用于当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时,根据所有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
第二结果生成模块404,用于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本实施例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之后,若在标准时长内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则直接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若测试时长已经超过标准时长时本实施例直接根据已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测试结果。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测试方案能够根据功能测试结果的接收情况调整设备检测结果的生成时长,可以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
诊断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当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或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对应的诊断报告;其中,诊断报告包括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的测试参数。
进一步的,功能模块包括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
相应的,还包括:
关联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否,则将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停止指令,以便目标设备停止对第二类功能模块的测试操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
重测模块,用于当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向目标设备发送重新测试指令以便目标设备对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重新执行测试操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
次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目标设备对同一功能模块的测试次数;
测试终止模块,用于当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停止发送重新测试指令。
进一步的,还包括:
比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已生成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
时长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模块比例和测试时长确定标准时长;其中,模块比例与标准时长负相关,测试时长与标准时长正相关。
由于系统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系统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具体结构包括:
存储器10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0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
具体的,存储器100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处理器200为车载导航装置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执行存储器100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是,则根据所有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所述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本实施例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之后,若在标准时长内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则直接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若测试时长已经超过标准时长时本实施例直接根据已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测试结果。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测试方案能够根据功能测试结果的接收情况调整设备检测结果的生成时长,可以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
优选的,处理器200执行存储器100中保存的计算机子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生成所述第一设备检测结果或所述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对应的诊断报告;其中,所述诊断报告包括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的测试参数。
优选的,处理器200执行存储器100中保存的计算机子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一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测试停止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测试操作;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
优选的,处理器200执行存储器100中保存的计算机子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重新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对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重新执行测试操作。
优选的,处理器200执行存储器100中保存的计算机子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记录所述目标设备对同一所述功能模块的测试次数;当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停止发送所述重新测试指令。
优选的,处理器200执行存储器100中保存的计算机子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确定已生成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根据所述模块比例和所述测试时长确定所述标准时长;其中,所述模块比例与所述标准时长负相关,所述测试时长与所述标准时长正相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输入接口300,与处理器200相连,用于获取外部导入的计算机程序、参数和指令,经处理器200控制保存至存储器100中。该输入接口300可以与输入装置相连,接收用户手动输入的参数或指令。该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终端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显示单元400,与处理器200相连,用于显示处理器200发送的数据。该显示单元400可以为PC机上的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等。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400可以显示设备检测结果。
网络端口500,与处理器200相连,用于与外部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该通信连接所采用的通信技术可以为有线通信技术或无线通信技术,如移动高清链接技术(MHL)、通用串行总线(USB)、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无线保真技术(WiFi)、蓝牙通信技术、低功耗蓝牙通信技术、基于IEEE802.11s的通信技术等。
视频采集器600,与处理器200相连,用于获取视频数据,然后将视频数据发送至处理器20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后续处理器200可以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显示单元400进行显示,或者传输至处理器100进行保存,又或者可以通过网络端口500发送至预设的数据接收终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是,则根据所有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所述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本实施例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之后,若在标准时长内接收到所有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则直接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若测试时长已经超过标准时长时本实施例直接根据已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测试结果。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测试方案能够根据功能测试结果的接收情况调整设备检测结果的生成时长,可以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
优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具体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生成所述第一设备检测结果或所述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对应的诊断报告;其中,所述诊断报告包括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的测试参数。
优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具体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一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测试停止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测试操作;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
优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具体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重新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对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重新执行测试操作。
优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具体可以实现以下步骤:记录所述目标设备对同一所述功能模块的测试次数;当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停止发送所述重新测试指令。
优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具体可以实现以下步骤:确定已生成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根据所述模块比例和所述测试时长确定所述标准时长;其中,所述模块比例与所述标准时长负相关,所述测试时长与所述标准时长正相关。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9)

1.一种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
若是,则根据所有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
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所述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所述设备测试方法还包括:
确定已生成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
根据所述模块比例和所述测试时长确定所述标准时长;其中,所述模块比例与所述标准时长负相关,所述测试时长与所述标准时长正相关;
其中,所述标准时长根据时长计算公式得到,所述时长计算公式为T为标准时长,t为预设时长,Δt为测试时长,P为已生成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k为预先设置的比例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生成所述第一设备检测结果或所述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对应的诊断报告;其中,所述诊断报告包括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的测试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存在功能关联的第一类功能模块和第二类功能模块;
相应的,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
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测试停止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二类功能模块的测试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功能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重新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对测试失败的功能模块重新执行测试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所述目标设备对同一所述功能模块的测试次数;
当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测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测试结果设置为测试失败,并停止发送所述重新测试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网络模块、GPS模块、Flash模块和IO模块中的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7.一种设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以便所述目标设备控制功能模块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得到功能测试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
第一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时,根据所有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一设备检测结果;
第二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当测试时长大于标准时长时,根据已接收到的功能测试结果生成第二设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试时长为当前时刻与发送所述测试指令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比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已生成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
时长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模块比例和测试时长确定标准时长;其中,模块比例与标准时长负相关,测试时长与标准时长正相关;
其中,所述标准时长根据时长计算公式得到,所述时长计算公式为T为标准时长,t为预设时长,Δt为测试时长,P为已生成所述功能测试结果的功能模块占所有所述功能模块的模块比例,k为预先设置的比例系数。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设备测试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上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设备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68655.0A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727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8655.0A CN110727552B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8655.0A CN110727552B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7552A CN110727552A (zh) 2020-01-24
CN110727552B true CN110727552B (zh) 2023-10-31

Family

ID=6922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8655.0A Active CN110727552B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75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2941B1 (en) * 2011-05-27 2015-06-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testing of online functionality providers
CN106130815A (zh) * 2016-06-15 2016-11-1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板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268366A (zh) * 2016-12-30 2018-07-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9684213A (zh) * 2018-12-21 2019-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726103A (zh) * 2018-05-14 2019-05-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报告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32431A (zh) * 2018-01-12 2019-07-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2941B1 (en) * 2011-05-27 2015-06-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testing of online functionality providers
CN106130815A (zh) * 2016-06-15 2016-11-1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板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268366A (zh) * 2016-12-30 2018-07-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0032431A (zh) * 2018-01-12 2019-07-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26103A (zh) * 2018-05-14 2019-05-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报告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84213A (zh) * 2018-12-21 2019-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7552A (zh) 2020-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9000B (zh) 一种服务器压力测试方法、系统及终端
US9384114B2 (en) Group server performance correction via actions to server subset
US106217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iagnostic commands to a vehicle
CN105577722B (zh) 积分兑换方法和装置
CN109597653A (zh) Bios与bmc命令交互的方法、bios及bmc
CN11294822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6188101A1 (zh) 一种针对业务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US87389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WOL function of computers
US10432490B2 (en) Monitoring single content page application transitions
CN110727552B (zh)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38815A (zh) 一种接口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54929A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3861A (zh) 物联网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463574A (zh) 软件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7857B (zh) 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785431B1 (en) Industrial monitoring system device connection
CN113742185A (zh) 一种服务器及服务器除错的状态监控方法
CN108199918B (zh) 一种测试洗衣机的方法及系统
CN113965447A (zh) 一种在线云诊断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41046A (zh) 数据上报方法、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881060B (zh) 一种接口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49356B (zh)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9358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nd user timing
CN115292158B (zh) 获取和配置页面加载进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25693B (zh) 系统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