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6079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6079B
CN113686079B CN202110324393.1A CN202110324393A CN113686079B CN 113686079 B CN113686079 B CN 113686079B CN 202110324393 A CN202110324393 A CN 202110324393A CN 113686079 B CN113686079 B CN 113686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wall
wall plate
refrigerator
storage chamber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43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6079A (zh
Inventor
早川隆人
秋吉浩一
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86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6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6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6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4Doors; Covers with special compartments, e.g. butter conditio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05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using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储藏室内部的美观性优良的冰箱。本发明的冰箱(1)具备:冰箱主体(2),具备在内部设有向前方开口的储藏室(6c)的内箱(4)、配置在内箱(4)的外侧的外箱(3)、和容纳在设在内箱(4)与外箱(3)之间的隔热空间(5)中的隔热材料;冷却装置(21),生成对储藏室(6c)进行冷却的冷气;以及后壁板(41),对储藏室(6c)的背面进行划分;后壁板(41)的前面由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面(41a1、41b、41c)构成。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冷藏室等的冰箱的储藏室的背面,设有使由冷却器冷却后的冷气流通的供给路(管道)及电气配线等的内部部件,但如果这些内部部件在储藏空间中露出,则外观较差。所以,有时在储藏室中设置后壁板而将内部部件从前方覆盖遮挡(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该后壁板是与内箱的左右侧面及顶棚面一起构成储藏室的内壁面并且容易引起使用者注目而容易给冰箱的美观带来影响的部件,但关于后壁板的形状没有充分研究,还有改良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0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藏室内部的美观性优良的冰箱。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一技术方案的冰箱具备:冰箱主体,具有在内部设有向前方开口的储藏室的内箱、配置在上述内箱的外侧的外箱、和被容纳在设在上述内箱与上述外箱之间的隔热空间中的隔热材料;冷却装置,生成对上述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气;以及后壁板,对上述储藏室的背面进行划分;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壁板的前面由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面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改善储藏室内部的美观性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概略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2是将门省略的冰箱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4是后壁板的立体图。
图5是后壁板的后视图。
图6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冰箱上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将罩省略的冰箱上部的后视图。
图9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1是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冰箱1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例示,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价的范围中。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表示从正面观察冰箱时的方向,左右方向相当于冰箱的宽度方向。此外,右、左、上、下、里、背、近前,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表示从正面观察冰箱时的位置或一侧等。此外,在冰箱1的内箱4中将朝向储藏室的一侧设为箱内侧,将夹着隔热材料与外箱3对置的一侧设为隔热空间侧。
(1)冰箱1的结构
参照附图对冰箱1的结构进行说明。冰箱1如图1~图3所示,具备在前面开口的冰箱主体2。冰箱主体2具备钢板制的外箱3和合成树脂制的内箱4,在与外箱3及内箱4之间形成有容纳发泡隔热材料及真空隔热面板等的隔热材料的隔热空间5。冰箱主体2在内箱4的内侧设有多个储藏室。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从上段起依次设有冷藏室6、蔬菜室7,在其下方设有冷冻室10。
冷藏室6及蔬菜室7是基于设在其后面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的检测温度被冷却为冷藏温度带(例如1~4℃)的储藏室。冷藏室6与蔬菜室7之间被合成树脂制的分隔板11上下分隔,但使得冷藏室6的空气经由设在分隔板11的后端部的连通孔17向蔬菜室7流动。在冷藏室6的前面开口部,设有被铰链枢轴支撑的转动式的隔热门6a。
冷藏室6的后面被隔开间隔设在内箱背面4e的前方的后壁部件40划分。后壁部件40在与内箱背面4e之间,形成构成向冷藏室6供给的冷气所流动的冷藏侧流路24的一部分的第1流路部24b及第2流路部24c。此外,在后壁部件40,设有用于使用者进行冷藏室6及冷冻室10等的温度设定等的各种设定的操作面板39、及检测冷藏室6内的温度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
在冷藏室6的内部空间,上下隔开间隔设有多个搁板12。在被分隔板11和最下段的搁板12a上下分隔的空间中,形成有容纳供水罐30及收纳容器14那样的抽屉式的容器的下侧储藏室6b,在最下段的搁板12a的上方划分出的空间中,形成有设置搁板12的上侧储藏室6c。
下侧储藏室6b被靠近冷藏室6的一侧壁(左侧壁)而配设的纵分隔壁13在冰箱宽度方向上划分(参照图3)。在被冷藏室6的左侧壁和纵分隔壁13夹着的空间中,设有供水罐30及供水装置31。供水罐30是通过设在分隔板11上的未图示的定位部而被容纳在前后方向上的规定位置的抽屉式的容器。
在被纵分隔壁13和冷藏室6的另一侧壁(右侧壁)夹着的空间中,容纳着抽屉式的收纳容器14。纵分隔壁13如图3所示那样被配置为隐藏在收纳容器14的前侧部分的后方。
在下侧储藏室6b中,配置在其后部的后壁部件40及后述的容纳盒38通过供水罐30及收纳容器14而被从前方覆盖遮挡。
上侧储藏室6c是在冰箱1中被配置在最上段的储藏室,在没有容纳储藏品的状态下,配置在上侧储藏室6c的后部的后壁部件40的后壁板41露出而能够从前方视觉识别。
另外,最下段的搁板12a既可以被固定在内箱4的左右侧面4a、4b,或者也可以相对于内箱4的左右侧面4a、4b可拆装地安装。
在形成冷藏室6的顶棚面的冰箱主体2的顶棚壁上,形成有从箱内侧向上方(隔热空间侧)凹陷的照明容纳凹部8,在该照明容纳凹部8内容纳着对冷藏室6内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80。
在蔬菜室7的前面开口部,设有抽屉式的隔热门7a。在该隔热门7a的背面部,连结着构成储藏容器的收纳容器15,并且构成为随着开门动作收纳容器15被向箱外拉出。
冷冻室10是基于设在其后面的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而被冷却为冷冻温度带(例如,-10~-20℃)的储藏室。蔬菜室7与冷冻室10之间通过在内部设有隔热材料的隔热分隔壁16而上下分隔。在冷冻室10的前面开口部,设有抽屉式的隔热门10a。
在冷冻室10,如图1所示,上下排列设置有由下段容器100、中段容器101及上段容器102构成的3个收纳容器。在隔热门10a的背面部连结着下段容器100,并且构成为,随着开门动作,下段容器100和支承于下段容器100的中段容器101被向箱外拉出。
在上段容器102的上方,设有包括制冰盘和离冰机构的制冰装置105,由制冰装置105制作的冰向上段容器102掉落而被上段容器102储冰。制冰装置105与设在冷藏室6中的供水罐30及供水装置31一起构成自动制冰装置,被供水装置31吸起的供水罐30的水被向制冰盘供给。
在冷冻室10的里部,设有生成对储藏室6、7、10进行冷却的冷气的冷却器21和容纳冷却器风扇22的冷却器室23。在冷却器室23中,连接着将由冷却器21生成的冷气向冷藏室6供给的冷藏侧流路24、将由冷却器21生成的冷气向冷冻室10供给的冷冻侧流路26、和将在各储藏室6、7、10中流动的空气向冷却器室23送回的返回管道19。在冷却器室23与冷藏侧流路24的连接部分设有冷藏调节风门25,在冷却器室23与冷冻侧流路26的连接部分设有冷冻调节风门27。
冷藏侧流路24由设在蔬菜室7的后面的蔬菜室流路24a和设在冷藏室6的后方的第1流路部24b及第2流路部24c从下方依次连接而形成。
蔬菜室流路24a的宽度方向中心比蔬菜室7的宽度方向中心更靠近宽度方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右侧)而配置。蔬菜室流路24a随着从冷藏调节风门25向上方前进而流路宽度变宽,连接在第1流路部24b的下端部。
第1流路部24b从下侧储藏室6b的下端向上方延伸,延伸到比最下段的搁板12a靠上方位置,设在下侧储藏室6b的后方及上侧储藏室6c的下部后方。第1流路部24b的宽度方向中心比冷藏室6的宽度方向中心更靠近宽度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右侧)而配置。
第1流路部24b的上端经由相对于上下方向朝向宽度方向内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侧)斜着倾斜的倾斜部24d与第2流路部24c连接。第2流路部24c的宽度方向中心比第1流路部24b的宽度方向中心更靠近冷藏室6的宽度方向中央而配置。
在第1流路部24b的前面,设有向下侧储藏室6b开口的吹出口18b,在第2流路部24c的前面,设有向上侧储藏室6c开口的吹出口18c。
冷却器21与被容纳在形成于冰箱主体2的背面下部的机械室28中的压缩机29及冷凝器一起构成冷冻循环,通过从压缩机29喷出的制冷剂而被冷却。冷却器21将冷却器室23的空气冷却而生成用来将各储藏室6、7、10冷却的冷气。
在冰箱主体2的背面上部,如图6~图8所示,设有向前方凹陷的基板收纳部60,在其内部,设有控制冰箱1的控制基板70和电抗器等的电气部件71。
控制基板70基于从各种传感器36、37及操作面板39输入的检测信号和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对冷藏调节风门25及冷冻调节风门27的开闭、冷却器风扇22的旋转速度及压缩机29的运转频率进行控制,对冰箱1的动作整体进行控制。
在这样的结构的冰箱1中,通过对冷却器风扇22的旋转和冷藏调节风门25及冷冻调节风门27的开闭进行控制、将冷却器21生成的冷气向冷藏室6及蔬菜室7和冷冻室10切换供给,从而将各储藏室6、7、10冷却,以使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及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满足规定的温度条件。
具体而言,在对冷藏室6及蔬菜室7进行冷却的情况下,一边通过对压缩机29进行驱动而使冷却器21低温化,一边在将冷藏调节风门25开放、将冷冻调节风门27封闭的状态下对冷却器风扇22进行驱动。由此,被冷却器21冷却后的空气经过蔬菜室流路24a、第1流路部24b、倾斜部24d及第2流路部24c向上方流动,从吹出口18b、18c向冷藏室6供给,将冷藏室6冷却。流过冷藏室6后的空气经过设在分隔板11上的连通孔17向蔬菜室7流入,在将蔬菜室7内冷却后,从设在蔬菜室7的背面上的吸入口19a向返回管道19取入,回到冷却器室23,再次与冷却器21热交换而被冷却。
此外,在对冷冻室10进行冷却的情况下,一边通过对压缩机29进行驱动而使冷却器21低温化,一边在将冷冻调节风门27开放、将冷藏调节风门25封闭的状态下对冷却器风扇22进行驱动。由此,被冷却器21冷却后的空气经过冷冻侧流路26从吹出口34向冷冻室10供给,将冷冻室10冷却。流过冷冻室10后空气从设在冷冻室10的背面上的吸入口19b向返回管道19取入,回到冷却器室23,再次与冷却器21热交换而被冷却。
(2)冰箱主体2
接着,对冰箱主体2的结构进行说明。
内箱4由通过真空成形机一体成形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呈具有内箱左侧面4a、内箱右侧面4b、内箱上面4c、内箱底面4d及内箱背面4e的在前面开口的箱状。
如图1及图6所示,在内箱背面4e中位于冷藏室6的后方的部分由越向上方前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面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箱背面4e具有:内箱铅直面4e1,从冷藏室6的下端与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内箱倾斜面4e2,设在内箱铅直面4e1的上侧,以越向上方前进越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以及内箱连结面4e3,将内箱铅直面4e1与内箱倾斜面4e2平滑地连结。
另外,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面,并不限定于如上述那样将内箱铅直面与1个内箱倾斜面连结的面,例如,也可以是将内箱铅直面与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不同的多个内箱倾斜面以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方式上下排列而连结的面,或不设置内箱铅直面而将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不同的多个内箱倾斜面以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方式上下排列而连结的面,或以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方式逐渐弯曲的面。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内箱铅直面和内箱倾斜面经由内箱连结面平滑地连结,但也可以不经由内箱倾斜面而与内箱铅直面直接连结,或将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不同的倾斜面不经由连结面而直接连结。
此外,在内箱左侧面4a、内箱右侧面4b及内箱上面4c中将上侧储藏室6c划分的部分经由连结部4f与内箱背面4e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侧储藏室6c划分的内箱左侧面4a、内箱右侧面4b及内箱上面4c是从内箱背面4e的左右侧端及上端经由连结部4f向前方延伸的前延伸面。
如图3、图6、图10及图11所示,连结部4f具备与前延伸面4a、4b、4c的后端连接的台阶部4g、和设在台阶部4g的后端的凹形成部4h,与内箱背面4e一起在内箱4的里部形成带台阶的凹部。
台阶部4g具备与前延伸面4a、4b、4c的后端连结的弯曲面4g1和从弯曲面4g1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平面4g2。弯曲面4g1由以越向后方行进越朝向上侧储藏室6c的内方的方式向后方隆起的曲面构成。弯曲面4g1在与前延伸面4a、4b、4c的连结部位具有共同的接线,与前延伸面4a、4b、4c平滑地连结。平面4g2由从弯曲面4g1的后端在切线方向上延伸的平面构成,在其后端连结着凹形成部4h。
凹形成部4h具备从平面4g2的后端朝向后方弯折并朝向后方延伸的后延伸部4h1、和从后延伸部4h1的后端以越向后方行进越朝向宽度方向内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4h2。
此外,在凹形成部4h,如图3及图11所示,隔开间隔设有多个与设在后壁部件40的后壁板41的背面周缘部上的卡止片50卡合的内箱卡合部4i。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形成部4h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置为比台阶部4g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此外,凹形成部4h的倾斜部4h2相对于前后方向的角度θh比台阶部4g的平面4g2相对于前后方向的角度θg小,倾斜部4h2从平面4g2在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参照图10)。
构成冰箱主体2的外轮廓的钢板制的外箱3呈具有与内箱4的内箱左侧面4a、内箱右侧面4b、内箱上面4c、内箱底面4d及内箱背面4e分别对置的外箱左侧面3a、外箱右侧面3b、外箱上面3c、外箱底面3d及外箱背面3e的在前面开口的箱状。外箱左侧面3a、外箱右侧面3b、外箱上面3c通过将一片长尺寸的钢板弯折为大致U字状而形成。外箱底面3d及外箱背面3e是与外箱左侧面3a、外箱右侧面3b及外箱上面3c单独设置的部件。在外箱底面3d,弯折形成有用来形成机械室28的阶差部。
如图7~图8所示,在外箱背面3e的左右上端,设有左右一对把手部35。左右的把手部35分别具备从外箱背面3e向前方凹陷的挖空部35a、和形成与挖空部35a连通的上面开口的把持部35b。在图8所示那样的后视的情况下,挖空部35a在冰箱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下侧角部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外方凹陷的退避部35c。此外,在外箱背面3e的上端部,在左右的把手部35之间,设有容纳控制基板70及电气部件71的基板收纳部60。
(3)基板收纳部60
主要参照图6~图8,对下个基板收纳部60的结构进行说明。基板收纳部60呈向后方开口的在前后方向上扁平的盘状。基板收纳部60以构成其底面的收纳部底面61经由隔热材料与内箱倾斜面4e2前后对置的方式被配置在内箱倾斜面4e2的后方。
具体而言,如图7及图8所示,收纳部底面61具备设在下侧的后视大致矩形状的基板安装面61a、和设在基板安装面61a的上侧的部件安装面61b。部件安装面61b以与左右一对把手部35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设在一对把手部35之间,呈越向上方行进宽度越窄的形状。
如图6所示,基板收纳部60以收纳部底面61的下端(基板安装面61a的下端)位于比内箱倾斜面4e2的下端(与内箱连结面4e3的连结部位)靠上方的方式设于外箱背面3e。
基板安装面61a与位于其前方的内箱倾斜面4e2同样,构成以越向上方行进越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的收纳倾斜面。部件安装面61b构成从基板安装面61a的上端相对于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延长面,设在比基板安装面61a靠前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安装面61a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θ1被设定为比内箱倾斜面4e2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θ2小。另外,基板安装面61a的倾斜角度θ1并不限定于被设定为比内箱倾斜面4e2的倾斜角度θ2小的情况,也可以与内箱倾斜面4e2的倾斜角度θ2相同,也可以比内箱倾斜面4e2的倾斜角度θ2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安装面61a整体以与内箱倾斜面4e2前后对置的方式设置,基板收纳部60以部件安装面61b的上侧部分与内箱4的连结部4f前后对置的方式,设置于外箱背面3e。
在基板安装面61a,以印刷基板70a的板面相对于基板安装面61a平行的方式安装着控制基板70。即,控制基板70以印刷基板70a越向上方行进越朝向前方那样的倾斜状态设在冰箱主体2上。
在部件安装面61b,如图8所示,安装着电气部件71,夹着电气部件71在宽度方向两侧设有第1插入孔62及第2插入孔63。
基板收纳部60如图6及图7所示,在内部容纳着控制基板70及电气部件71的状态下后方开口部被盖体64覆盖。盖体64通过螺钉等的固定件65固定在外箱背面3e。在这样被固定在外箱背面3e上的状态下,盖体64位于比把手部35的把持部35b的后端靠前方。
(4)控制基板70及电气部件71
接着,主要参照图6~图8对控制基板70及电气部件71的结构进行说明。
控制基板70在印刷基板70a上安装有控制冰箱1的微控制器、存储控制程序等的存储器及构成整流电路的一部分的平滑电容器等的多个安装部件72,并且连接着安装于部件安装面61b的电气部件71。
安装在控制基板70上的安装部件72中的从印刷基板70a的突出高度最大的部件(以下,有时也将该部件称作“高度较高部件”)72a被安装在从印刷基板70a的中央靠近某个周缘部的位置。
这样的控制基板70以高度较高部件72a位于比印刷基板70a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靠上侧的方式被安装在基板安装面61a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高度较高部件72a的至少一部分以位于安装在部件安装面61b上的电气部件71的下方的方式被安装在印刷基板70a上。
电气部件71是电抗器或在控制基板70之外另外设置的追加基板等、与控制基板70连接的1个或多个部件。构成电气部件71的电抗器如图6所示,安装在部件安装面61b上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的大小比从印刷基板70a到高度较高部件72a的前端的高度(突出高度)大。
在控制基板70上,连接着从外部供给电源的电源线73,并且连接着用于对设在冰箱1中的传感器及电气设备进行电源供给或信号通信的具有1或多个导线的第1基板导线74a及第2基板导线74b。
第1基板导线74a与连接在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7、冷却器风扇22、冷藏调节风门25、冷冻调节风门27、操作面板39及照明装置80上的设备导线75a、75b、75c、75d连接,对这些传感器或电气设备供给电源或进行信号的收发。
第1基板导线74a穿过设在部件安装面61b上的第1插入孔62从基板收纳部60向冰箱主体2的隔热空间5进入,穿过隔热空间5的后部的左右一侧(例如左侧)而向容纳盒38拉出,在容纳盒38内经由连接器与设备导线75a、75b、75c、75d连接。
此外,第2基板导线74b穿过设在部件安装面61b上的第2插入孔63从基板收纳部60向冰箱主体2的隔热空间5进入,穿过隔热空间5而向机械室28拉出,与压缩机29连接。另外,第2基板导线74b优选的是,在穿过第2插入孔63向隔热空间5进入后,避开第1基板导线74a所布线的隔热空间5的后部的左右一侧,穿过隔热空间5的后部的左右另一侧而向机械室28布线。
(5)后壁部件40
设在冷藏室6的里部的后壁部件40如图4~图6所示,具备构成其前面部分的后壁板41、安装在后壁板41的背面的流路形成部件42、和从后壁板41的背面向后方突出的突条52a、52b。
后壁板41由对上侧储藏室6c的后面进行划分的板状体构成,其前面由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面构成。
具体而言,后壁板41的前面具有从冷藏室6的下端与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铅直面41a、设在铅直面41a的上侧且以越向上方行进越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41b、和将铅直面41a与倾斜面41b平滑地连结的连结面41c。
即,后壁板41的前面由将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不同的铅直面41a及倾斜面41b以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方式上下排列、并且经由连结面41c连结的面构成。
另外,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面,并不限于如上述那样将铅直面与1个倾斜面连结的面,例如也可以是将铅直面与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不同的多个倾斜面以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方式上下排列而连结的面,或不设置铅直面而将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不同的多个倾斜面以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方式上下排列而连结的面,或以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方式逐渐弯曲的面。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铅直面和倾斜面经由连结面平滑地连结,但也可以将铅直面和倾斜面直接连结,或将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不同的倾斜面不经由连结面而直接连结。
此外,构成后壁板41的铅直面41a、倾斜面41b及连结面41c优选的是与设在内箱背面4e的内箱铅直面4e1、内箱倾斜面4e2及内箱连结面4e3在前后方向上保持一定间隔而平行地设置。
铅直面41a及倾斜面41b由在宽度方向上没有凹凸的平坦的平面构成,连结面41c由在宽度方向上没有凹凸的曲面构成。这里,在宽度方向上没有凹凸的平坦的平面、以及在宽度方向上没有凹凸的曲面,是指不使后壁板41的实质性的板厚变化而后壁板41的前面及背面对应地不会在前后方向上突出或凹陷的面,也包括使后壁板41的前面凹凸以使后壁板41的板厚变化而在后壁板41的前面设置了记号或图案的面。
在后壁板41中在将上侧储藏室6c的后面划分的平面之中,位于最上方的平面被设置为比其他的面在上下方向上更长。在本实施方式中,铅直面41a中的位于比最下段的搁板12a靠上方的部分(以下,有时也将该部分称作“铅直面上部”)41a1及倾斜面41b对上侧储藏室6c的后面进行划分,位于最上方的倾斜面41b的上下方向的高度h1被设置为比铅直面上部41a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h2长。
此外,如图10及图11所示,后壁板41的周缘的前侧角部41d与后侧角部41e相比通过曲面或平面较大地被倒角。
如图2及图4所示,在对下侧储藏室6b的后面进行划分的后壁板41的下端部,将覆盖流路形成部件42的前面的部分保留而在左右两侧设有缺口部45a、45b。在一侧的缺口部45a配置有供水装置31及容纳盒38,在另一方的缺口部45b的下方设有将冷藏室6与蔬菜室7连通的连通孔17。
这样的后壁板41如果如图2所示那样被安装在冷藏室6的里部,则在上侧储藏室6c中,将内箱背面4e及设在其外侧的凹形成部4h的整面和设在凹形成部4h的外侧的台阶部4g的一部分从前方覆盖。
具体而言,如图2、图3、图6、图10及图11所示,以后壁板41的左右侧缘与台阶部4g的平面4g2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重叠、且后壁板41的上缘与台阶部4g的平面4g2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将后壁板41配置在上侧储藏室6c的里部。即,后壁板41与内箱背面4e的左右侧方及上方连续而将内箱4的台阶部4g的凹形成部4h侧(后侧)从前方覆盖。
在后壁板41的背面,安装着宽度比后壁板41窄的流路形成部件42。流路形成部件42由将发泡隔热材料等的隔热材料成形为向后方开口的水平截面大致“コ”字状的隔热成形体构成。流路形成部件42的后端面42a经由软带等密封部件与内箱背面4e抵接(参照图3)。由此,流路形成部件42在与内箱背面4e之间形成第1流路部24b和第2流路部24c。
在第1流路部24b的前面,设有将流路形成部件42的前面及后壁板41贯通而在下侧储藏室6b中开口的吹出口18b,在第2流路部24c的前面,设有将流路形成部件42的前面及后壁板41贯通而在上侧储藏室6c中开口的吹出口18c。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出口18b及吹出口18c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被设置为位于后壁板4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并被设在下侧储藏室6b及上侧储藏室6c的宽度方向中央部。
如图5及图6所示,在后壁板41的背面,设有外突起51a、内突起51b、第1突条52a和第2突条52b。
外突起51a在流路形成部件42的宽度方向外侧从后壁板41的背面向后方突出,通过与比内箱背面4e向前方突出的保持件51c(参照图6)卡合,将后壁板41固定于内箱背面4e。内突起51b从后壁板41的背面将流路形成部件42贯通而向后方突出,通过与从内箱背面4e向前方突出的未图示的突起卡合,以在与内箱背面4e之间夹着流路形成部件42的状态将后壁板41固定于内箱背面4e。
后壁部件40如果通过外突起51a及内突起51b而固定于内箱背面4e,则后壁板41的周缘部在上侧储藏室6c中以与后壁板41的前面平行、并且在远离后壁板41的周缘的方向(以下,有时也将该方向称作“后壁板41的面外方向”)上与内箱4的台阶部4g重叠的方式被配置在冷藏室6的里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后壁板41的前面左右侧缘与内箱4的台阶部4g在上侧储藏室6c的宽度方向上重叠、并且后壁板41的前面上缘与内箱4的台阶部4g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将后壁板41配置在冷藏室6的里部。
第1突条52a以在后壁部件40安装于冷藏室6的状态下与内箱4的凹形成部4h隔开规定间隔对置的方式,沿着后壁板41的背面周缘部设置。第1突条52a在与设在凹形成部4h处的内箱卡合部4i对置的位置设有卡止片50。卡止片50如果与对置的内箱卡合部4i卡合,则以后壁板41的周缘在后壁板41的面外方向上与内箱4的台阶部4g的平面4g2重叠的方式被固定于内箱4。
第2突条52b沿着流路形成部件42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第2突条52b的上端与沿着后壁板41的上缘部在冰箱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突条52a连结。第2突条52b通过朝向流路形成部件42突出的突起52b1与流路形成部件42卡止来保持流路形成部件42。
这样的第1突条52a及第2突条52b的板厚被设置为比后壁板41的板厚薄。
此外,在后壁板41的背面,在突起51a、51b及突条52a、52b以外,还设有用于保持与操作面板39连接的设备导线75a的爪部53及导线导引部54、以及将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固定到后壁板41的背面上的传感器安装部55。
如图4所示,在后壁板41上,设有容纳操作面板39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横长的矩形状的贯通孔56和冷气导入窗57。贯通孔56以将铅直面上部41a1贯通的方式设在比冷藏室6的宽度方向中心靠近宽度方向一侧而配置的第1流路部24b的宽度方向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侧)。
(6)操作面板39及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
如图4及图5所示,在贯通孔56的周缘部,设有向后方突出的框体58,插入在贯通孔56中的操作面板39与框体58卡止。在框体58的下侧,设有将与操作面板39连接的设备导线75a向后壁板41的背面的框体58的外侧拉出的孔部58a。操作面板39以将操作按钮及显示部朝向前方而容纳在贯通孔56和处于其后方的内箱背面4e之间的状态下被固定。操作面板39被配置于设在后壁板41的缺口部45a中的容纳盒38的上方。
与操作面板39连接的设备导线75a穿过框体58的孔部58a而向操作面板39的下方拉出,沿着后壁板41的背面向容纳盒38布线。
具体而言,如图4、图5及图9所示,从框体58的孔部58a朝向下方拉出的设备导线75a在设在操作面板39的下方的爪部53,朝向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第1流路部24b)弯曲,沿着导线导引部54布线。导线导引部54一边以越是远离操作面板39(在本实施方式中越是向第1流路部24b接近)越位于上方的方式使设备导线75a倾斜、一边向设在第2突条52b上的插通孔52b2引导。
设备导线75a穿过插通孔52b2向第2突条52b的内侧(流路形成部件42侧)进入,穿过形成在第2突条52b与流路形成部件42之间的导线收纳部59沿着第1流路部24b的边缘部被布线到下侧储藏室6b的下端。并且,设备导线75a穿过设在第2突条52b的下端部的导出孔52b3而向容纳盒38的下方拉出。
此外,在贯通孔56的上方,在后壁板41的背面上设有传感器安装部55,在传感器安装部55固定着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在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的前方,设有将后壁板41贯通的冷气导入窗57,上侧储藏室6c内的空气能够穿过冷气导入窗47与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接触。
连接在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上的设备导线75b也与操作面板39的设备导线75a同样,穿过设在第2突条52b上的插通孔52b4向第2突条52b的内侧进入,穿过导线收纳部59布线到下侧储藏室6b的下端,与操作面板39的设备导线75a一起穿过导出孔52b3而向容纳盒38的下方拉出。
(7)容纳盒38
如图9所示,容纳盒38由具备在前面设有开口部的壳体主体38a和将开口部封闭的盖体38b的箱体构成,设备导线75a、75b从设在壳体主体38a的下面的下面孔部38a1向容纳盒38内部进入。
在容纳盒38上,除了与操作面板39及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连接的设备导线75a、75b以外,与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7、冷却器风扇22、冷藏调节风门25、冷冻调节风门27连接的设备导线75c及与照明装置80连接的设备导线75d从下面孔部38a1向容纳盒38内部进入。
在下面孔部38a1的前方,设有从盖体38b的下端向下方及第1流路部24b侧突出的遮蔽板38b1。遮蔽板38b1将从容纳盒38的下方向下面孔部38a1进入的设备导线75a、75b、75c、75d从前方覆盖遮挡。
在壳体主体38a的背面,设有与设在内箱背面4e的孔部连通并向隔热空间5开口的背面孔部38a2,从控制基板70延伸的第1基板导线74a穿过背面孔部38a2向容纳盒38内部进入。
从背面孔部38a2向容纳盒38内部进入的第1基板导线74a与从下面孔部38a1向容纳盒38内部进入的设备导线75a、75b、75c、75d在容纳盒38内部经由连接器连接。
(8)效果
在以上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壁板41由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面构成,所以在能够从前方视觉识别的上侧储藏室6c的背面,在上下方向上没有形成凹凸形状,能够改善上侧储藏室6c内部的美观性。
特别是,在后壁板41的前面由以越向上方行进越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的面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将难以被有效利用的上侧储藏室6c的上方里部在抑制视觉上的违和感的同时用后壁板41进行前后划分,在其后方形成用来配设控制基板70等的冰箱构成部件的空间。即,能够不损害上侧储藏室6c的实质上的收纳容积、隔热性能及内部的美观性而确保用来配置冰箱构成部件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壁板41以在后壁板41的面外方向上与台阶部4g重叠、并且将台阶部4g的一部分从前方覆盖的方式被配置在内箱背面4e的前方的情况下,能够使后壁板41的周缘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接近于内箱4的台阶部4g。由此,后壁板41不会看起来从内箱4不自然地跃出,而是看起来从前延伸面4a、4b、4c经由台阶部4g平滑地相连,能够改善上侧储藏室6c内部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壁板41的周缘的前侧角部41d与后侧角部41e相比通过曲面或平面较大地倒角的情况下,后壁板41的周缘更加不易变得醒目,能够改善上侧储藏室6c内部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构成后壁板41的前面的平面41a1、41b中的位于最上方的倾斜面41b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得较长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倾斜面41b带来的视觉上的违和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壁板41的前面在上侧储藏室6c的宽度方向上平坦地设置的情况下,在上侧储藏室6c的背面整体不会形成凹凸形状,能够进一步改善上侧储藏室6c内部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操作面板39容纳在设在后壁板41上的贯通孔56与内箱背面4e之间的情况下,在不会牺牲冰箱主体2的隔热空间的厚度的情况下,使操作面板39的前侧周缘部比后壁板41的前面稍稍向前方突出而以外观良好地强调操作面板39的方式进行配置,或配置为使操作面板39的前面与后壁板41的前面无阶差地构成同一面等,操作面板39的配置的自由度变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形成在后壁板41与内箱背面4e之间的第1流路部24b比上侧储藏室6c的宽度方向中心更靠近宽度方向一侧而配置、并且在宽度方向另一侧配置容纳操作面板39的贯通孔56的情况下,在后壁板41上容易设置贯通孔56,操作面板39的大小及配置的自由度变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容纳操作面板39的贯通孔56设置在后壁板41的铅直面41a上的情况下,能够在朝向冰箱1的正面的铅直面41a上安装操作面板39,能够将操作面板39配置到容易操作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内箱背面4e与前延伸面4a、4b、4c连结的连结部4f具备以越向后方行进越朝向上侧储藏室6c的内方的方式向后方隆起的弯曲面4g1、和在与内箱背面4e之间形成向后方凹陷的凹部的凹形成部4h的情况下,在向隔热空间5发泡填充隔热材料时能够抑制在内箱4的连结部4f发生的变形。
即,为了将隔热材料发泡填充到隔热空间5中,一边用与外箱3及内箱4的外侧分别对应的形状的夹具支承外侧一边填充隔热材料。此时,如果在连结部4f形成有弯曲面4g1,则由于在内箱4的成形时发生的误差等,内箱4的形状不易匹配于支承内箱4的夹具,在发泡填充时弯曲面4g1容易变形。在如上述那样内箱4在弯曲面4g1的后方具备凹形成部4h的情况下,内箱4的形状容易匹配于支承内箱4的夹具,能够将弯曲面4g1成形为美观的弯曲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在后壁板41与内箱背面4e之间的冷藏侧流路24具备比上侧储藏室6c的宽度方向中心靠近宽度方向一侧而配置的第1流路部24b、和比第1流路部24b靠近上侧储藏室6c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而配置的第2流路部24c的情况下,能够在第1流路部24b的侧方确保配置操作面板39的空间的同时,在上侧储藏室6c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地供给冷气而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操作面板39连接的设备导线75a的连接器、和与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6、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7、冷却器风扇22、冷藏调节风门25、冷冻调节风门27、操作面板39及照明装置80连接的设备导线75b、75c、75d的连接器,设于配置在操作面板39的下方的容纳盒38,当在容纳盒38内部与连接在控制基板70上的第1基板导线74a连接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各导线的长度,并且能够从冰箱正面连接各连接器,能够提高作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面板39的下侧连接着设备导线75a的情况下,结露于设备导线75a上的水不会沿着设备导线75a向操作面板39进入。此外,在后壁板41上设有以越是远离操作面板39越位于上方的方式使设备导线75a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引导的导线导引部54的情况下,结露于设备导线75a上的水不会沿着设备导线75a向操作面板39进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容纳盒38的前方设有抽屉式的供水罐30及收纳容器14,所以在冰箱的使用时容纳盒38不易变得醒目,不会损害冷藏室6内部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操作面板39连接的设备导线75a沿着设在容纳盒38的侧方的第1流路部24b的边缘部向容纳盒38布线的情况下,能够使设备导线75a的长度变短,并且能够使对第1流路部24b进行划分的后壁部件40保持设备导线75a,组装作业性良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在后壁板41的背面周缘部的卡止片50与设在内箱4的连结部4f上的内箱卡合部4i卡合,所以能够将后壁板41的周缘部配置到内箱4的希望位置,能够改善上侧储藏室6c内部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厚度比后壁板41的板厚小的突条52a、52b从后壁板41的背面向后方突出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后壁板41的翘曲及扭转等的变形,并且能够抑制在后壁板41的前面由突条52a、52b造成的沉陷(凹陷)的发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控制基板70及电气部件71的基板收纳部60的收纳部底面61以与越向上方行进越向前方倾斜的内箱倾斜面4e2前后对置的方式配置。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不使上侧储藏室6c的背面产生凹凸形状的情况下,将难以被有效利用的上侧储藏室6c的上方里部用内箱背面4e在前后划分,在其后方容纳控制基板70和电气部件71。因此,能够在不损害上侧储藏室6c的实质上的容纳容积、隔热性能及内部的美观性的情况下,确保用来配置冰箱构成部件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收纳部60的收纳部底面61在安装控制基板70的基板安装面61a的上侧具备安装电气部件71的部件安装面61b的情况下,能够将电抗器等那样有高度而在安装时容易伸出的电气部件71配置到通过内箱倾斜面4e2的倾斜而容易形成空间的上方,能够有效地将控制基板70及电气部件71设置到冰箱主体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与内箱倾斜面4e2前后对置的方式设置的基板收纳部60的收纳部底面61具备越向上方行进越向前方倾斜的基板安装面61a的情况下,能够在维持着上侧储藏室6c的容纳容积及隔热性能等的情况下扩大基板收纳部60的容积,能够更有效率地将控制基板70及电气部件71设置到冰箱主体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基板安装面61a以越向上方行进越向前方倾斜的方式将控制基板70安装到基板安装面61a上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有效地将控制基板70设置到冰箱主体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高度较高部件72a位于比控制基板7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靠上侧的方式将控制基板70安装在基板安装面61a的情况下,能够在基板安装面61a中将高度较高部件72a配置到靠前方的位置,能够有效地将控制基板70设置到冰箱主体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部件安装面61b呈在上下方向上平行地延伸的平面的情况下,即使安装在部件安装面61b上的电气部件71是电抗器那样的较大的电气部件,也能够稳定地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电气部件的侧方设有将连接在控制基板70上的第1基板导线74a及第2基板导线74b向隔热空间插入的插入孔62、63,所以能够使第1基板导线74a及第2基板导线74b的长度变短。并且,在电气部件71的宽度方向一侧设有第1插入孔62、在电气部件71的宽度方向另一侧设有第2插入孔63的情况下,第1基板导线74a及第2基板导线74b的一方不易受到从另一方产生的噪声的影响,能够抑制误动作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基板收纳部60的收纳部底面61的下端位于比内箱倾斜面4e2的下端靠上方的方式将基板收纳部60设在外箱背面3e的情况下,即使将内箱倾斜面4e2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设置得较小,也能够确保基板收纳部60所需要的前后方向的空间。因此,能够使上侧储藏室6c的背面平缓地倾斜而抑制视觉上的违和感,能够改善上侧储藏室6c内部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基板安装面61a的角度θ1比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内箱倾斜面4e2的角度θ2小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相对于上下方向的控制基板70的角度。除此以外,能够在基板收纳部60的上侧增大从内箱背面4e到收纳部底面61的距离,在容易发热的电抗器等的电气部件71的周围能够使隔热空间5变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基板安装面61a向上方延伸的部件安装面61b位于在冰箱主体的背面上端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的一对把手部35之间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利用被冰箱主体2的背面上端部的把手部35夹着的空间。
(9)变更例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更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后壁板4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吹出口18b及吹出口18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从后壁板4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偏移的位置设置吹出口18b及吹出口18c的宽度方向中央部。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构成连结部4f的台阶部4g具备与前延伸面4a、4b、4c的后端连结的弯曲面4g1和从弯曲面4g1的后端向后方向延伸的平面4g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台阶部4g仅具备弯曲面4g1,在弯曲面4g1的后端连结凹形成部4h。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后壁板41的周缘部在后壁板41的面外方向上与内箱4的台阶部4g重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与弯曲面4g1在后壁板41的面外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后壁板41。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后壁板41以越向上方行进越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越向上方行进越朝向后方而倾斜的方式使后壁板41倾斜。
标号说明
1…冰箱;2…冰箱主体;3…外箱;4…内箱;4a…内箱左侧面;4b…内箱右侧面;4c…内箱上面;4d…内箱底面;4e…内箱背面;4e1…内箱铅直面;4e2…内箱倾斜面;4e3…连结面;4f…连结部;4g…台阶部;4g1…弯曲面;4g2…平面;4h…凹形成部;4h1…后延伸部;4h2…倾斜部;4i…内箱卡合部;6…冷藏室;6b…下部冷藏室;6c…上侧冷藏室;21…冷却器;24…冷藏侧流路;24b…第1流路部;24c…第2流路部;35…把手部;36…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8…容纳盒;39…操作面板;40…后壁部件;41…后壁板;41a…铅直面;41a1…铅直面上部;41b…倾斜面;41c…连结面;41d…前侧角部;42…流路形成部件;42a…后端面;50…卡止片;52a…第1突条;52b…第2突条;56…贯通孔;60…基板收纳部;61…收纳部底面;61a…基板安装面;61b…部件安装面;62…第1插入孔;63…第2插入孔;64…盖体;65…固定件;70…控制基板;71…电气部件;72…安装部件;72a…高度较高部件;74a…第1基板导线;74b…第2基板导线;75a…设备导线;75b…设备导线;75c…设备导线;75d…设备导线。

Claims (4)

1.一种冰箱,具备:
冰箱主体,具有在内部设有向前方开口的储藏室的内箱、配置在上述内箱的外侧的外箱、和被容纳在设在上述内箱与上述外箱之间的隔热空间中的隔热材料;
冷却装置,生成对上述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气;以及
后壁板,对上述储藏室的背面进行划分;
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壁板的前面由越向上方行进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越大的面构成,
上述内箱具备与上述后壁板前后对置的内箱背面、从上述内箱背面的上端及左右侧端向前方延伸的前延伸面、和将上述内箱背面与上述前延伸面连结的连结部;
上述连结部具备台阶部和凹形成部,该台阶部具有以越向后方行进越朝向上述储藏室的内方的方式向后方隆起的弯曲面,该凹形成部设在比上述台阶部靠后方并且在与上述内箱背面之间形成向后方陷入的凹部,
上述后壁板以在上述后壁板的面外方向上与上述台阶部重叠、并且将上述台阶部的一部分从前方覆盖的方式被配置在上述内箱背面的前方,上述后壁板的周缘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接近于上述台阶部,
上述后壁板的前面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铅直部、将上述铅直部贯通的贯通孔、和被容纳在上述贯通孔与上述内箱背面之间的操作面板,
形成在上述后壁板与上述内箱背面之间的冷藏侧流路具备比上述储藏室的宽度方向中心靠近宽度方向一侧而配置的第1流路部、和比上述第1流路部靠近上述储藏室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而配置的第2流路部,在上述第1流路部的侧方配置上述操作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壁板的前面具备将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不同的多个平面以越向上方行进则上述倾斜越大的方式上下排列并连结而成的面;
上述多个平面中的位于最上方的平面,与上述多个平面中的该位于最上方的平面以外的平面相比,在上下方向上较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壁板的前面在上述储藏室的宽度方向上平坦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壁板具备从背面周缘部向后方突出的突条和设在上述突条上的卡合部;
上述连结部具备与上述卡合部卡合的内箱卡合部。
CN202110324393.1A 2020-05-18 2021-03-26 冰箱 Active CN113686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7003A JP2021181845A (ja) 2020-05-18 2020-05-18 冷蔵庫
JP2020-087003 2020-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6079A CN113686079A (zh) 2021-11-23
CN113686079B true CN113686079B (zh) 2024-05-07

Family

ID=7857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4393.1A Active CN113686079B (zh) 2020-05-18 2021-03-26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81845A (zh)
CN (1) CN11368607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8120A (ja) * 1994-01-26 1995-08-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H10103844A (ja) * 1996-09-30 1998-04-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室用ダクト
JP2001059673A (ja) * 1999-08-20 2001-03-06 Hitachi Ltd 冷蔵庫
JP2002062018A (ja) * 2000-08-10 2002-02-28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7071521A (ja) * 2005-08-10 2007-03-22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9052808A (ja) * 2007-08-27 2009-03-12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9068754A (ja) * 2007-09-12 2009-04-0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2012002394A (ja) * 2010-06-15 2012-01-05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CN105135804A (zh) * 2014-06-02 2015-12-09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2019032158A (ja) * 2014-07-01 2019-02-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8120A (ja) * 1994-01-26 1995-08-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H10103844A (ja) * 1996-09-30 1998-04-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室用ダクト
JP2001059673A (ja) * 1999-08-20 2001-03-06 Hitachi Ltd 冷蔵庫
JP2002062018A (ja) * 2000-08-10 2002-02-28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7071521A (ja) * 2005-08-10 2007-03-22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9052808A (ja) * 2007-08-27 2009-03-12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9068754A (ja) * 2007-09-12 2009-04-0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2012002394A (ja) * 2010-06-15 2012-01-05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CN105135804A (zh) * 2014-06-02 2015-12-09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2019032158A (ja) * 2014-07-01 2019-02-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6079A (zh) 2021-11-23
JP2021181845A (ja)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6288B1 (en) Refrigerator
EP3486585B1 (en) Refrigerator
KR20160143412A (ko) 냉장고
KR102385823B1 (ko) 냉장고
CN113686079B (zh) 冰箱
CN113686080B (zh) 冰箱
CN113686076B (zh) 冰箱
CN113686077B (zh) 冰箱
JP7481162B2 (ja) 冷蔵庫
JP2009186102A (ja) 冷蔵庫
JP7466379B2 (ja) 冷蔵庫
CN116324316A (zh) 冰箱
KR20210101097A (ko) 냉장고
KR101166581B1 (ko) 냉장고 아웃도어의 가이드프레임 장착구조
JP6803530B2 (ja) 冷蔵庫
KR100331998B1 (ko) 냉장고
US20220397330A1 (en) Refrigerator
KR20180080082A (ko) 냉장고
JP2022137782A (ja) 冷蔵庫、および冷蔵庫の製造方法
KR100441011B1 (ko) 냉장고
JP2022137790A (ja) 冷蔵庫
CN117704701A (zh) 冷藏库
CN114623647A (zh) 冰箱
KR20210109941A (ko) 냉장고
CN115046351A (zh) 冰箱和冰箱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