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2095A -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2095A
CN113682095A CN202110911562.1A CN202110911562A CN113682095A CN 113682095 A CN113682095 A CN 113682095A CN 202110911562 A CN202110911562 A CN 202110911562A CN 113682095 A CN113682095 A CN 113682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groove
carriage
terrain vehicle
amphibi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15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chang High En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chang High En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chang High En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chang High En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15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2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2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209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07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 B60F3/0015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comprising track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61Amphibious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of a particular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所述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车体和驾驶室,所述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飞轮端设置有高压变量柱塞油泵,所述车体的内部且位于发动机的前面设置有传动减速机,所述车体的内部且位于传动减速机尾部设置有变量马达,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操纵杆,所述驾驶室的内部且位于液压控制操纵杆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桨运行按钮。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通过在通用化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承载平台上安装不同功能的机械设备,可实现应急救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油田勘探、河道清理、滩涂整治等。

Description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全地形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车是可以在陆地上和水上行驶的车辆,两栖车的行走系统一般采用车轮或履带。
履带式两栖车既能应对各种陆地地形,也适合在水中行驶,尤其在水陆结合处,不会出现像轮式车那样陷入沙滩或淤泥而不能行走的情况,因此更适合复杂情况使用,具有全地形适用的特点。
现有技术的履带式两栖车一般只能在陆地或者水中行走,但是对于当需要进行油田勘探、滩涂整治等工作时,由于地形本体,因此履带式两栖车不能很好的运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履带式两栖车不能适应全地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
车体和驾驶室,所述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飞轮端设置有高压变量柱塞油泵,所述车体的内部且位于发动机的前面设置有传动减速机,所述车体的内部且位于传动减速机尾部设置有变量马达;
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操纵杆,所述驾驶室的内部且位于液压控制操纵杆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桨运行按钮,驾驶室的内部且位于螺旋桨运行按钮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桨升降按钮,所述车体的尾部通过液压缸设置有螺旋桨。
优选的,所述变量马达用于驱动履带。
优选的,所述传动减速机供履带运行。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甲板上方设置有车厢,所述车厢用于存储货物。
优选的,所述车厢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
优选的,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厢体,所述厢体的一侧设置有辅助下料组件,所述辅助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内部开设有下料通槽,所述下料板的内部且位于下料通槽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下料通槽相配合使用的闭合门。
优选的,所述厢体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所述厢体的内部且位于存放槽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缓冲组件,所述辅助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缓冲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顶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缓冲槽和存放槽并延伸至存放槽的内部,所述缓冲杆延伸至存放槽内部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闭合门上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有左侧挤压板,所述厢体内壁的一侧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有右侧挤压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通过在通用化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承载平台上安装不同功能的机械设备,可实现应急救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油田勘探、河道清理、滩涂整治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驾驶室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辅助下料组件的三维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左侧挤压板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
100、车体,200、驾驶室,1、发动机,2、高压变量柱塞油泵,3、变量马达,4、传动减速机,5、液压控制操纵杆,6、螺旋桨运行按钮,7、螺旋桨,8、螺旋桨升降按钮,9、液压缸,10、车厢,11、液压油缸;
12、缓冲组件,121、厢体,122、辅助下料组件,1221、下料板,1222、下料通槽,1223、辅助槽,1224、液压缸,1225、闭合门,123、存放槽,124、右侧挤压板,125、辅助缓冲组件,1251、缓冲槽,1252、缓冲弹簧,1253、滑动块,1254、缓冲杆,1255、连接板,1256、顶部挤压板,126、左侧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驾驶室的结构剖视图。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
车体100和驾驶室200,所述车体100的内部设置有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的飞轮端设置有高压变量柱塞油泵2,所述车体100的内部且位于发动机1的底部设置有变量马达3,所述车体100的内部且位于发动机1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减速机4,所述车体100的顶部设置有驾驶室200,所述驾驶室200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操纵杆5,所述驾驶室200的内部且位于液压控制操纵杆5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桨运行按钮6,驾驶室200的内部且位于螺旋桨运行按钮6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桨升降按钮8,所述车体100的尾部通过液压缸9设置有螺旋桨7。
本发明的车体100采用分层焊接结构,下层为安装悬挂履带装置、发动机、液压传动箱的底盘,上层为密封式浮体,并且驾驶室200位于车体100甲板前艏左侧,此位置视野较为开阔,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在车体100后部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台液压马达驱动的可升降导管式螺旋桨,可达到陆上行走、水上航行的通用承载平台;除此之外,本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还配备了水上航行和陆上行走时所需的灯号、声号系统,从而可确保水上航行和陆上行走安全。
所述变量马达3用于驱动履带。
所述传动减速机4供履带运行。
所述车体100的甲板上方设置有车厢10,所述车厢10用于存储货物。
所述车厢10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11。
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第一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通过安装在车体100内的发动机1飞轮端安处的高压变量柱塞油泵可向全车供应液压油,通过变量马达3可驱动履带,传动减速机4可供履带运行;
陆上行走时,通过安装在驾驶室200内的液压控制操纵杆5可使两栖车在陆上行走达到前进、停止、后退、转弯和快慢速的要求;
水上航行时通过安装在驾驶室200内的液压控制操纵杆5并开启螺旋桨运行按钮6可切换油路,这时,再驱动螺旋桨7运转,从而可在水中航行达到前进、停止、后退、转弯、掉头和慢速的要求;
在两栖车上岸时避免碰障螺旋桨,操纵螺旋桨升降按钮8使液压缸9动作提升,即可使螺旋桨增加离地高度,进而可达到安装生产的目的;
本履带式水陆两栖车采用全液压驱动原理,在供应左右两条履带使用的液压油之外,还有5条油路供应各种液压机械装备使用,均由远程电液控制提供控制各机械的动作;达到不同作业工况所需液压油流量和压力的规定要求。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通过在通用化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承载平台上安装不同功能的机械设备,可实现应急救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油田勘探、河道清理、滩涂整治等。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4-7,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厢10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12,所述缓冲组件12包括厢体121,所述厢体12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下料组件122,所述辅助下料组件122包括下料板1221,所述下料板1221的内部开设有下料通槽1222,所述下料板1221的内部且位于下料通槽122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槽1223,所述辅助槽122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224,所述液压缸12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下料通槽1222相配合使用的闭合门1225。
所述厢体121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123,所述厢体121的内部且位于存放槽12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缓冲组件125,所述辅助缓冲组件125包括缓冲槽1251,所述缓冲槽125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253,所述滑动块12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252,所述缓冲弹簧1252的一端与缓冲槽125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1253的顶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缓冲杆1254,所述缓冲杆1254的一端依次贯穿缓冲槽1251和存放槽123并延伸至存放槽123的内部,所述缓冲杆1254延伸至存放槽123内部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255,所述连接板1255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挤压板1256。
所述闭合门1225上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有左侧挤压板126,所述厢体121内壁的一侧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有右侧挤压板124。
通过左侧挤压板126、右侧挤压板124和顶部挤压板1256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好的对厢体121内部存储的物品进行很好的保护,从而可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运输。
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第二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可驱动液压缸1224,使得闭合门1225上升,这时,下料通槽1222就会打开,通过下料通槽1222可将物料放置在厢体121的内部,通过厢体121内部的辅助缓冲组件125和左侧挤压板126以及右侧挤压板124可以很好的对物料进行保护,物料全部进入厢体121的内部;
当需要卸料时,可通过驱动液压缸1224,使得闭合门1225上升,这时,再驱动液压油缸11即可完成卸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和驾驶室,所述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飞轮端设置有高压变量柱塞油泵,所述车体的内部且位于发动机的前面设置有传动减速机,所述车体的内部且位于传动减速机尾部设置有变量马达;
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控制操纵杆,所述驾驶室的内部且位于液压控制操纵杆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桨运行按钮,驾驶室的内部且位于螺旋桨运行按钮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桨升降按钮,所述车体的尾部通过液压缸设置有螺旋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马达用于驱动履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减速机供履带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甲板上方设置有车厢,所述车厢用于存储货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厢体,所述厢体的一侧设置有辅助下料组件,所述辅助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内部开设有下料通槽,所述下料板的内部且位于下料通槽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下料通槽相配合使用的闭合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所述厢体的内部且位于存放槽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缓冲组件,所述辅助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缓冲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顶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缓冲槽和存放槽并延伸至存放槽的内部,所述缓冲杆延伸至存放槽内部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挤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门上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有左侧挤压板,所述厢体内壁的一侧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有右侧挤压板。
CN202110911562.1A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Withdrawn CN113682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1562.1A CN113682095A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1562.1A CN113682095A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2095A true CN113682095A (zh) 2021-11-23

Family

ID=78579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1562.1A Withdrawn CN113682095A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209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0649A (zh) * 2011-08-04 2012-03-28 董为 垃圾集装箱三重门封闭结构
JP2013129331A (ja) * 2011-12-21 2013-07-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推進器及び水陸両用車
CN105882338A (zh) * 2016-02-24 2016-08-24 邢鑫鑫 一种水陆两栖污水处理船
CN207683634U (zh) * 2017-11-28 2018-08-03 山东极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桥施工材料运输车的装料装置
CN108674105A (zh) * 2018-04-27 2018-10-19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水陆两栖岩土工程勘察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08791407A (zh) * 2018-05-28 2018-11-13 杭州富阳富宝仪表机床厂 一种带有高强度减震效果的印刷机运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0649A (zh) * 2011-08-04 2012-03-28 董为 垃圾集装箱三重门封闭结构
JP2013129331A (ja) * 2011-12-21 2013-07-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推進器及び水陸両用車
CN105882338A (zh) * 2016-02-24 2016-08-24 邢鑫鑫 一种水陆两栖污水处理船
CN207683634U (zh) * 2017-11-28 2018-08-03 山东极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桥施工材料运输车的装料装置
CN108674105A (zh) * 2018-04-27 2018-10-19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水陆两栖岩土工程勘察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08791407A (zh) * 2018-05-28 2018-11-13 杭州富阳富宝仪表机床厂 一种带有高强度减震效果的印刷机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00069A (en) Trailing arm suspension
CN110978917B (zh) 海底集矿车行走防沉陷底盘履带装置及其行走自救方法
US20140020370A1 (en) Closed loop drive circuit with open circuit pump assist for high speed travel
US11352763B2 (en) Amphibious platform vehicle-vessel
CN105172500A (zh)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防爆柴油机陆轨两用车
CN109398007A (zh) 一种海底集矿车行走底盘及其自救方法
CN101033054A (zh) 一种铲板式支架搬运车
CN103496410A (zh) 一种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及一种汽车移动装置
CN211710570U (zh) 一种车辆混合动力驱动布置结构及车辆
CN201808416U (zh) 一种浮箱履带沼泽车
CN201721533U (zh) 旋挖钻机履带行走底盘
CN113682095A (zh)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CN204570784U (zh) 一种两用式挖掘机
CN202130273U (zh) 水陆两栖履带式大流量应急移动泵站
CN102350925A (zh) 水陆两栖履带式大流量应急移动泵站
CN104973027A (zh) 汽车轮胎陷入自救装置
CN2145742Y (zh) 橡胶履带全地形车
CN110978920A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布置结构及车辆
CN204750337U (zh) 一种保护型两用式挖掘机
RU2549300C1 (ru) Вездеход
RU2345916C1 (ru) Самоходная амфибий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
CN206766168U (zh) 一种方便调节履带的履带行走装置
CN107963067A (zh) 汽车安全阻拦墩及设置该阻拦墩的汽车
CN111776097B (zh) 一种全地形矿用防爆双节履带运输车
CN114440708A (zh) 一种防雷探路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