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929A -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929A
CN113676929A CN202010928315.8A CN202010928315A CN113676929A CN 113676929 A CN113676929 A CN 113676929A CN 202010928315 A CN202010928315 A CN 202010928315A CN 113676929 A CN113676929 A CN 113676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didate
measurement period
rss
terminal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83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城
曾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0859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2277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6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来执行,也可以由终端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由终端执行的其中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包括:根据候选参考信号RS的配置信息或者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其中,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所述当前波束是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波束;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其中,第二测量周期是所述第一RS的被延长后的测量周期,第一测量周期是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RS配置的测量周期,所述第二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一测量周期。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候选波束的测量过程,降低终端的功耗,同时尽可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终端,一种网络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芯片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的高频(6GHz以上,如毫米波)通信中,基站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的通信需要使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技术,以克服高频通信中的路径损耗问题。基于此,基站和UE均能够应用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进行通信,并且,为了实现基站和UE之间的高效通信,在通信时一般会为基站和UE选择合适的收发波束对。
在毫米波频段中,无线信号的绕射能力弱。如果基站和UE之间受到阻挡,如图1所示,基站901和UE902之间被障碍物903阻挡,则可能导致当前正在通信的波束对的信号质量出现严重下降甚至中断,即发生波束失败(beam failure)。为了避免波束失败造成频繁的无线链路失败,基站在为UE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波束(以下称之为当前波束)的同时,也为UE配置其他可以作为备选的波束(以下称之为候选波束)。这样,当检测到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基站或者UE就可以将当前波束切换为其中一个候选波束,从而完成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其中,在下行通信时,基站无法得知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因此需要UE进行一系列检测,并在检测到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通知基站,请求基站切换当前波束。
在触发波束失败恢复流程之前,UE会持续周期性地进行候选波束扫描,即测量候选波束,以便在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可以立刻请求基站将当前波束切换为合适的候选波束。由于UE持续周期性地测量候选波束,这导致UE的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候选波束的测量过程,降低终端的功耗,同时尽可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候选参考信号RS的配置信息或者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其中,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所述当前波束是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波束;
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其中,第二测量周期是所述第一RS的被延长后的测量周期,第一测量周期是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RS配置的测量周期,所述第二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一测量周期。
采用本实现方式,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从候选RS中确定出一部分允许被延长测量周期的候选RS(即第一RS),延长测量这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即降低这部分候选RS的测量频率,从而降低终端的功耗,并尽可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包括:
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
所述满足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条件:
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低于第一阈值;或者,
接收到用户的进入预设模式的操作,其中,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预设模式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或者,
检测到所述终端的参数满足第一特定条件,其中,所述终端的参数包括终端的剩余电量、温度、位置和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
所述候选RS的配置信息中配置的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或者,
所述失败检测配置信息中配置的第一次数高于第四阈值,其中,在检测到的BFI大于第一次数时,所述终端的MAC确定发生波束失败。
采用本实现方式,增加了前置的触发条件(即第三条件),可以有条件地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有利于降低终端的功耗。并且,采用本实现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保障通信质量,或者,由用户来自行决定如何平衡终端的功耗和通信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候选RS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候选RS是否配置上报内容;
所述根据候选RS的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包括:
基于每个候选RS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从候选RS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RS,每个第一RS未被配置上报内容。
采用本实现方式,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候选RS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延长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有利于降低终端的功耗,并且可以避免影响协议的遵从性,避免影响空口交互。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候选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候选RS的测量周期;
所述根据候选RS的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包括:
基于每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从候选RS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RS,每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或者,
基于每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从候选RS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RS,每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小于检测RS的测量周期,所述检测RS指的是用于检测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的RS。
采用本实现方式,将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或者小于检测RS的测量周期的候选RS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延长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有利于降低终端的功耗,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保障通信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候选RS的测量结果包括: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候选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
根据所述候选RS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包括:
基于每个候选RS的所述RSRP值从候选RS中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每个第一RS的所述RSRP值低于第五阈值。
采用本实现方式,将RSRP值低于第五阈值的候选RS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延长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有利于降低终端的功耗,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保障通信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测量周期为第一测量周期的N倍,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采用本实现方式,终端直接将第一RS的测量周期由各自第一测量周期延长整数倍,这样,无论网络设备是否按照原本的发送周期来发送这些第一RS,终端都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点测量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RS,避免在某些测量第一RS的时间点,由于网络设备侧没有发送对应的第一RS而漏掉部分次数的测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
采用本实现方式,终端可以在间歇性地减少第一RS的测量频率,降低终端的功耗,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保障通信质量。并且,该方式易于实现,与其他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实现方式相比,采用该实现方式有利于规范化实现,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延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包括:
如果任一第一RS的测量结果满足第二条件,则延长所述第一RS的测量周期。
采用本实现方式,终端可以有条件地减少第一RS的测量频率,降低终端的功耗,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保障通信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延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包括:
如果任一第一RS的测量结果满足第二条件,则启动定时器;其中,在所述定时器的运行期间所述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测量周期的时长;
在所述定时器的运行期间,将所述第一RS的测量周期延长为所述第一RS的第二测量周期。
采用本实现方式,终端可以有条件地、间歇性地减少第一RS的测量频率,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避免在一些突发情况下对第一RS测量不及时,导致对波束失败恢复造成影响,保障通信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结果为RSRP值,所述第二条件包括:连续M次测量到所述第一RS的RSRP值高于第十三阈值,其中,M为正整数。
采用本实现方式,终端可以根据第一RS的测量结果有条件地减少第一RS的测量频率,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保障通信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满足第四条件,则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第一测量周期;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
发生波束失败;或者,
所述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高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
接收到用户的退出预设模式的操作;或者,
所述RS对应的定时器超时,其中,在所述定时器的运行期间所述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或者,
所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满足第二特定条件。
采用本实现方式,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及时恢复第一RS的测量周期,以便更好地保障通信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所述重配请求用于请求重配所述终端的候选参考信号RS,所述候选RS用于确定波束失败恢复流程中的候选波束;或者,所述重配请求用于请求配置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所述当前波束是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波束;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重配响应信息。
采用本实现方式,在终端与网络设备就延长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频率的问题达成一致后,终端再降低这部分候选RS的接收频率,从而降低这部分候选RS的测量频率,进而降低终端的功耗,并尽可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
采用本实现方式,可以由网络设备根据终端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来决定如何为终端重配候选RS,以便降低终端的功耗,并尽可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配置的第四测量周期。
采用本实现方式,可以由网络设备根据终端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来决定如何为终端重配候选RS,以便降低终端的功耗,并尽可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三测量周期,所述第三测量周期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重配请求之前为所述候选RS配置的测量周期。
采用本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重新为终端配置候选RS,延长这些候选RS的测量周期,以便降低终端的功耗,并尽可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中所确定的至少一个候选RS;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重配请求;或者,
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RS确定的所述第四测量周期;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重配请求。
采用本实现方式,UE可以自行决定重配哪些候选RS,并与网络设备达成一致,在网络设备同意的情况下延长这些候选RS的测量周期,降低终端的功耗,并尽可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终端的重配请求,所述重配请求用于请求重配所述终端的候选参考信号RS,所述候选RS用于确定波束失败恢复流程中的候选波束;或者,所述重配请求用于请求配置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
根据所述重配请求,生成响应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
结合第三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请求中携带:终端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配置的第四测量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三测量周期,所述第三测量周期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重配请求之前为所述候选RS配置的测量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中所确定的候选RS;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重配请求;或者,
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为所述候选RS确定的所述第四测量周期;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重配请求。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实现第三方面的任一种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任一种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任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基站和UE之间通过波束进行通信以及波束被障碍物阻挡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的一种示例性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几个技术术语作简单介绍。
波束(beam)是一种通信资源。波束可以是宽波束,或者窄波束,或者其他类型波束。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成形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具体为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模拟波束成形技术,混合数字/模拟波束成形技术等。不同的波束可以认为是不同的空域资源。通过不同的波束可以发送相同的信息或者不同的信息。可选地,可以将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特征的多个波束视为同一个波束。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上使用波束,用于传输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探测信号等。例如,发射波束可以是指信号经天线阵元加权并发送后形成的具有指向性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是指信号经天线阵元加权并接收后形成的具有指向性的信号强度的分布。可以理解的是,形成一个波束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天线端口集。波束在协议中的体现还可以是空域滤波器(spatial filter)。
当前波束,指的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等)为UE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波束。网络设备和UE之间可以基于这些波束来建立通信链路,包括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或者传输数据信息的数据信道。即,当前波束是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可以包括业务数据和控制数据,即包括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波束。
候选波束,指的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等)为UE配置的备选波束。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网络设备可以将当前波束切换为候选波束。
在NR标准中定义了下行波束的链路恢复(link recovery)流程。该流程包括波束失败检测、候选波束扫描、波束恢复请求发送以及波束恢复请求响应等过程。
针对波束失败检测过程,基站定义了一系列周期性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并使用当前波束来发送这些参考信号。这些周期性的检测RS的集合在标准中被称为q0集合。为便于区分,在本申请中将这些通过当前波束发送的RS称为检测RS。即,检测RS指的是用于检测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的RS。示例性地,检测RS可以是同步信息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中的一个或多个。
UE对这些检测RS进行测量,等效于对当前波束进行测量。基于此,在波束失败检测过程中,UE周期性地对使用这些检测RS进行测量,以便了解当前波束的情况,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
针对候选波束扫描过程,基站定义了一系列周期性参考信号,并使用其他方向的、可供切换的候选波束来发送这些参考信号。这些周期性的候选RS的集合在标准中被称为q1集合。为便于区分,在本申请中将这些在候选波束扫描过程中通过候选波束发送的RS称为候选RS。示例性地,候选RS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同步信息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中的一个或多个。
UE对这些候选RS进行测量,等效于对这些候选RS对应的候选波束进行测量。基于此,在候选波束扫描过程中,UE周期性地对这些候选RS进行测量,以便了解候选波束的情况。这样,一旦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UE就可以立刻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请求基站将当前波束切换为合适的候选波束。
当检测到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就可以触发波束失败恢复流程,包括波束恢复请求发送以及波束恢复请求响应。在这个过程中,UE可以通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通知基站进行恢复。基站通过Msg2/Msg4消息进行响应,使得UE可以切换到符合要求的候选波束。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术语和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系统架构和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采用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技术的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等。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01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2。
网络设备101是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 B),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中的eNB,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WiFi系统、LTE-U或其他免授权频谱无线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设备101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作限定。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2,也可以称为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终端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环境感应器、设备标签、定位标签等。本申请实施例对UE所采用的具体设备形态不作限定。UE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UE102与网络设备101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示例性地,在5G通信技术中,上述网络设备为5G基站gNB,UE为5G终端设备,5G基站和5G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波束来建立通信连接。
示例性地,在图2中,网络设备101和UE102之间通过当前波束建立了通信链路,网络设备101可以使用当前波束将检测RS发送给UE102。并且,网络设备101还为UE102配置了多个候选波束,网络设备101可以使用候选波束将对应的候选RS发送给UE102。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例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等未在图2中示出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UE102可以在电池剩余电量较少的时候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为了保证UE102的通信质量,UE102往往会按照网络设备101配置的测量周期来测量候选波束,这会缩短UE102的剩余的工作时间。尤其是在UE102的电池剩余电量较少的时候,用户往往会有这样的需求:如何在尽可能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延长工作时间。请参见图3A,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的一种示例性的用户界面示意图。在UE102中设置有多种预设模式,例如与电池相关的“性能模式”、“省电模式”等。当用户开启某一种特定的预设模式,例如图3A所示的“省电模式”时,UE102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来降低测量候选波束所消耗的电量。采用这样的方式,UE102可以在尽可能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延长工作时间。
在另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UE102可以在处于特定位置区域或者特定时间段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假设从UE的历史统计数据中发现,每当UE102处于某一个区域或者某一个时间段时,其通信质量往往非常好,即当前波束的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很低,进行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几率相应地很低。在这种情况下,UE102仍然按照系统配置的测量周期来测量候选波束,会消耗掉一些没必要消耗的电量。例如,对于活动规律的上班族而言,其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可能一直待在某个办公楼里。如果从历史统计数据中发现,只要UE102处在该办公楼所处的区域中,或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段,UE102的通信质量总是很好。那么,当UE102进入该区域或处于该时间段内时,其可以自行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来降低测量候选波束所消耗的电量。采用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尽量保证UE102的通信质量,也可以延长其工作时间。
在又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UE102可以在温度较高的时候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为了保证UE102的通信质量,UE102往往会按照网络设备101配置的测量周期来测量候选波束。但是,当UE102的温度较高的时候,如果UE102仍然按照这样的测量周期来测量候选波束,可能会使得UE102的温度过热而损坏UE的零部件。请参见图3B,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用户界面示意图。当UE102检测到温度超过了预设的阈值时,UE102可以在用户界面上显示对话框,以便提示用户,并询问用户是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图3B所示的“!手机温度过高,是否开启过热保护模式”。如果用户选择“是”,则UE102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来降低功耗。采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UE102在尽可能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降低UE102的温度。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情况,同样可以适用。
以下将对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构思,以及实现该技术构思的几种方案作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出一种关于候选波束测量的技术构思,对于候选波束中那些对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影响比较小的候选波束,可以延长这些候选波束的测量周期,降低其测量频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候选波束的测量过程,降低UE的功耗。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UE在发生波束失败后无法快速找到合适的候选波束的风险,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降低部分候选波束的测量频率对波束失败恢复的影响,尽可能保证通信质量。
基于上述技术构思,UE可以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从候选RS中筛选出一部分允许被延长测量周期的候选RS,延长这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即降低这部分候选RS的测量频率,从而降低UE的功耗。该方法可以由终端(例如UE)独立执行,也可以由终端与网络设备通过交互来完成。示例性地,以下实施例中将以UE为例对本申请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作说明。以下将通过实施例一和二来对UE独立实现的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通过实施例三对UE与网络设备交互来实现的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UE独立实现候选波束测量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UE执行,以降低UE在候选波束扫描时的功耗。该方法包括以下S201至S202的步骤。
S201: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
上述当前波束,指的是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波束。应理解,当UE在移动时,其接入的网络设备可能会发生变化,相应地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波束也会发生变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当前波束并不是特指某一个或几个不变的波束,而是指在某个时刻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用来传输数据(例如可以是业务数据或者控制数据)的的波束。
在UE接入某一个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UE配置了用于传输数据的当前波束之后,UE会周期性地检测当前波束,以便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
在一种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的实现方式中,UE可以利用检测RS的测量结果,例如信号质量等信息来实现。
这里的检测RS的信号质量,具体可以采用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等参数。
可选地,UE周期性地测量检测RS,判断检测RS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预设第一条件(例如检测RS的BLER值高于某一个预设的阈值,或者检测RS的RSRP值低于某一个阈值等)。如果满足的次数达到预设的第一次数,则认为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如果检测RS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次数未达到预设的第一次数,则认为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这里的第一次数是指在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时,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所需达到的临界次数。
可选地,UE可以包括物理(PHY)层、网络(MAC)层等。上述判断检测RS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的步骤,可以由PHY层来完成。每当PHY层确定某一时刻接收到的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则PHY层向MAC层上报一个特定的指示信息(例如波束失败实例指示,beam failureinstance indication,BFI_indication)。在MAC层中存在一个计数器,用于统计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的个数。示例性地,每当接收到来自PHY层的该指示信息,则计数器的数值加一个预设的数值,例如加1。当计数器的数值达到预设的第一次数时,UE就可以确定出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触发波束失败流程。如果计数器的数值没有达到预设的第一次数,UE就可以确定出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
例如,假设基站为UE配置的q0集合中包含两个检测RS,分别为SSB 1,SSB 2,并配置了检测RS的BLER值的阈值为0.1,第一次数为5次。UE对SSB 1和SSB 2进行周期性检测。在t0时刻,UE判断这两个检测RS的BLER值是否超过0.1。如果均超过,则MAC层中的计数器的数值加1,如果至少一个没有超过,则计数器的数值维持不变。假设在t0时刻MAC层中的计数器的数值为4,小于第一次数,则UE可以判断出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条件、第一次数可以由网络设备来进行配置,也可以存储在终端设备,还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预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候选RS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应理解,当UE接入的网络设备发生变化,或者,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当前波束发生变化时,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波束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相应地候选RS也可能发生变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候选RS并不是特指某一个或者几个不变的候选RS,而是指在UE接入某一个网络设备时,该网络设备为UE定义的一系列用于候选波束扫描的RS。
候选RS,指的是网络设备为与当前波束对应的候选波束定义的参考信号。网络设备为UE配置当前波束时,也为UE配置其他可以作为备选的波束,即候选波束。网络设备还为这些候选波束定义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即候选RS,以便使用这些候选波束来发送其对应的候选RS。示例性地,候选RS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同步信息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中的一个或多个。
从候选RS中确定出的至少一个候选RS,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续步骤中,将调整这些RS的测量周期。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这些从候选RS中确定出的允许被调整测量周期的RS,称为第一RS。由于候选RS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因此从中筛选出的第一RS也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
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可以根据候选RS的配置信息或测量结果来实现。以下将对其中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在确定第一RS的第一类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候选RS的配置信息来实现。
候选RS的配置信息,指的是在BFR流程中与候选RS相关的一系列参数。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由网络设备为UE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候选RS可以有多个,每个候选RS可以对应各自的配置信息,在网络设备为UE配置候选RS的时候就会有对应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用于配置资源,包括:时频域资源的位置、周期等。网络设备还可以为UE进行上报的配置,包括:上报的内容,以及在哪个资源上上报等。其中,上报的内容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RSRP)、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PMI)、是否上报(当不上报时,即上报内容为空)。上述资源的配置和上报的配置可以配在不同的字段。以下示例性地给出了候选RS的配置信息的几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以及相应的确定第一RS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这样,UE就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候选RS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灵活RS。
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候选RS是否配置上报内容。不同的RS资源可能会被配置以用于上报不同的内容。例如,对于某一个参考信号RS1,其被配置的上报内容为层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ayer One-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L1-RSRP);对于另一个参考信号RS2,其被配置的上报内容为信道状态信息CSI,包括CQI、RI和PMI;对于又一个参考信号RS3,其被配置的上报内容为空,即不配置上报内容。
对于被配置了上报内容的候选RS来说,如果将其确定为第一RS,延长其测量周期,可能会导致需要其上报的内容无法正常上报。如果某些被配置了上报内容的候选RS已经在协议中有所规定,那么将这些候选RS确定为第一RS,延长它们的测量周期,可能会影响协议的遵从性,影响空口交互。而对于未配置上报内容的候选RS,则存在允许调整其测量周期的操作空间。为此,在本实现方式中,可以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候选RS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
方式二,除第一指示信息以外,候选RS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候选RS的总数量。这样,当候选RS的总数量较大(例如大于第二阈值)时,UE就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候选RS中的至少一个,确定为第一RS。
上述候选RS的总数量,指的是UE接入基站等某一个网络设备时,该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的总数量。上述第二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例如UE自身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本申请对于第二阈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对于一个UE来说,一方面,其被配置的候选RS越多,需要测量的候选RS就越多,相应地UE的功耗就越大。另一方面,被配置的候选RS越多,候选波束就越多,候选波束之间存在重叠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可知,当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的数量较大时,其中一部分候选波束可能是不必要的,对于这些波束可以不进行测量。基于此,在本实现方式中,结合候选RS的总数量和第一指示信息,在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候选RS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有利于降低UE的功耗,并且也不会影响空口交互。
例如,假设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最多为20个,即第二阈值为20,而当前基站为UE配置的候选RS的总数量为24个,其中未配置CSI上报的候选RS有5个。由于候选RS的总数量超过了第二阈值,因此UE可以将这5个候选RS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
方式三,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候选RS的测量周期。这样,UE就可以将测量周期小于检测RS的测量周期或小于某一个预设阈值的部分或者全部候选RS,确定为第一RS。
对一个候选RS而言,UE周期性地对其进行测量,相邻的测量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该候选RS的测量周期。类似地,对于一个检测RS而言,UE周期性地对其进行测量,相邻的测量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该检测RS的测量周期。
在目前的标准协议中,检测RS需要满足前述的第一条件多次(例如前述的第一次数,以K表示,K为>1的整数),UE才会确定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为此,对于一部分候选RS而言,如果其测量周期小于检测RS的测量周期,那么,在UE测量到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1次,甚至K-1次之后,再对候选波束进行测量也来得及。基于此,UE可以将测量周期小于检测RS的测量周期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进而通过延长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来降低UE的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某个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检测RS可能存在多个,每一个检测RS都具有对应的测量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可选地,可以取多个检测RS的测量周期中最小的值,来与某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相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可以将该候选RS确定为第一RS。例如,在标准中支持的检测RS的配置个数为两个,两个检测RS的测量周期分别为T1和T2,其中,T1<T2。此时,可以取T1作为本实现方式中检测RS的测量周期。这样,对于某一个候选RS而言,如果其测量周期X小于T1,则可以将该候选RS确定为第一RS。
例如,基站为UE配置的q0集合中包含两个检测RS,分别为SSB 1和SSB 2。SSB 1的测量周期为40ms,SSB 2的测量周期为20m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测量周期小于20ms的候选RS确定为第一RS。
如果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非常小(例如小于第三阈值),这说明一段时间内测量该候选RS的次数可能过多,其中一部分次数的测量可能是没有必要的。对于这样的候选RS,也可以将其确定为第一RS,进而通过延长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来降低UE的功耗。即,在本实现方式中,UE还可以将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的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例如,假设第三阈值为5ms,则可以将测量周期小于5ms的候选RS中的一个或多个RS,确定为第一RS。
上述第三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例如可以是多个检测RS的测量周期中最小的一个。第三阈值也可以由UE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来确定。例如,统计以往的历史数据,发现当发生波束失败之后,如果5ms之内未能找到候选波束,则可能导致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失败,基于此,可以将第三阈值的取值确定为5ms。本申请对于第三阈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第三阈值可以存储终端本地,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得到是,上述根据候选RS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RS的实现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相互结合,例如以下实现方式(4)至(6)所示。
方式四,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候选RS的测量周期,以及,候选RS的总数量。这样,如果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UE就可以将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或者检测RS的测量周期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有利于降低UE的功耗。
方式五,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以及,候选RS的测量周期。这样,UE就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未配置上报内容,并且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或者检测RS的测量周期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有利于降低UE的功耗,并且也不会影响空口交互。
方式六,候选RS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候选RS的测量周期,以及,候选RS的总数量。这样,如果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UE就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未配置上报内容,并且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或者检测RS的测量周期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有利于降低UE的功耗,并且也不会影响空口交互。
(二)在确定第一RS的第二类实现方式中,可以将候选RS的配置信息和失败检测配置信息结合起来确定第一RS。
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参考前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失败检测配置信息,指的是在BFR流程中与波束失败检测相关的一系列参数,示例性地,失败检测配置信息可以是前述的第一次数、第一条件等。失败检测配置信息可以由网络设备为UE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失败检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次数;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这样,如果第一次数较大(例如高于第四阈值),则UE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
上述第四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于第四阈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如前所述,当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达到第一次数K时,UE才会确定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如果K的取值较大,那么在UE测量到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一次或多次(小于K次)之后,再开始对候选波束进行测量也来得及,无需一直高频率地对候选波束进行测量。而如果K的取值较小,那么从第一次测量到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到第K次测量到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之间相隔的时间可能很短,导致无法及时完成对候选波束的测量,进而延误波束失败恢复的时间。基于此,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次数高于第四阈值,则可以再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所述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有利于降低UE的功耗,并且也不会影响空口交互。
应理解,除了第一指示信息以外,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前述的候选RS的测量周期、候选RS的总数量等。这些候选RS的配置信息也可以与前述第一次数结合,以便从候选RS中筛选出第一RS,本申请对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再一一赘述。
(三)在确定第一RS的第三类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候选RS的测量结果来确定第一RS。
候选RS的测量结果,可以采用候选RS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例如候选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RSRP)等。
如果一个候选RS的RSRP值一直比较低,说明该候选RS对应的候选波束的波束质量较差,即便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将当前波束切换为该候选波束的机会也比较小。对于这样的候选RS可以减少测量次数甚至无需进行测量,因此,可以延长其测量周期,以降低UE的功耗。同时,这也可以进一步避免降低部分候选波束的测量频率对波束失败恢复的影响,尽可能保证通信质量。出于这样的考虑,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候选RS的测量结果包括: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候选RS的RSRP值。这样,UE就可以将RSRP值低于第五阈值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
上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其具体数值不作限定。上述第五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其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UE可能会检测到该候选RS的一个或者多个RSRP值。当仅检测到一个RSRP值时,可以直接将其与第五阈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到多个RSRP值时,可以将这多个RSRP值分别与第五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是否将该候选RS确定为第一RS。示例性地,可以要求这多个RSRP值均小于第五阈值才将该候选RS确定为第一RS。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比较方法,例如取这多个RSRP值的平均值,用该平均值来与第五阈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将该候选RS确定为第一RS。
例如,假设基站为UE配置的q1集合中包含16个候选RS,第一预设时间段为5s,候选RS的RSRP阈值,即第五阈值为0.1。如果在5s内,UE分别检测到这16个候选RS的RSRP值各5次,其中3个候选RS的RSRP值均低于0.1,则将这3个候选RS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为第一RS。如果在5s内,UE分别检测到这16个候选RS的RSRP值各5次,所有的候选RS的RSRP值均低于0.1,这说明UE的天线面板可能整个都被遮挡住了,此时,可以将这16个候选RS都确定为第一RS。
S202: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将网络设备为第一RS配置的测量周期,称为第一测量周期。对于一个第一RS而言,第一测量周期是该第一RS在被延长之前的测量周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被延长之后第一RS的测量周期,称为第二测量周期。对于一个第一RS而言,其第二测量周期的时长应大于第一测量周期的时长。本申请对于第一测量周期、第二测量周期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第二测量周期的时长可以是第一测量周期的时长的整数倍,例如2倍、4倍等,也可以是除整数倍以外的任意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测量周期的时长可以为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UE完全不测量这些第一RS。也就是说,UE完全不测量这些第一RS,可以视为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一种特殊情况。
还需要说明的是,从候选RS中可能确定出多个第一RS,对于这多个第一RS,其各自原本的测量周期,即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各自的被延长后的测量周期,即各自的第二测量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定。示例性地,假设一个第一RS的第一测量周期为X1,第二测量周期为X1’,另一个第一RS的第一测量周期为X2,第二测量周期为X2’,那么,X1与X2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X1’与X2’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降低第一RS的测量频率,从而减少UE的功耗。并且,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波束失败恢复流程造成影响。一方面,本实施例的方法是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才延长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UE在发生波束失败后无法快速找到合适的候选波束的风险,避免了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对延误波束失败恢复时间的影响,尽可能保证了UE的通信质量。另一方面,在延长测量周期时,UE仅延长符合要求的第一RS的测量周期,而不延长其他候选RS的测量周期,避免不加筛选地延长所有候选RS的测量周期,导致在发生波束失败时延误波束失败恢复的时间。此外,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UE可以独立地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第一RS的测量周期,避免反复与基站交互而增加额外的功耗开销。
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对于某个第一RS而言,可以直接延长其测量周期,也可以在该第一RS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再延长其测量周期。以下将示例性地对其中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说明。
(一)在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某一个第一RS而言,UE可以直接将该第一RS的测量周期延长为第二测量周期,其中,第二测量周期的时长为第一测量周期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
例如,假设其中两个第一RS分别为CSI-RS 1和CSI-RS 2。CSI-RS 1的第一测量周期为10ms,CSI-RS 2的第一测量周期为20ms。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可以将CSI-RS 1的测量周期延长为原本的4倍,即其延长后的第二测量周期为40ms;将CSI-RS 2的测量周期延长为原本的3倍,即其延长后的第二测量周期为60ms。
可选地,对于不同的第一RS而言,如果他们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不同,那么可以通过N的取值,来使得这些第一RS的被延长后的第二测量周期差不多大或者相同。
对于一个第一RS而言,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其对应的N的取值可以不同,本申请对N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N的取值可以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是动态变化的,本申请对此也不作限定。以下将示例性地说明几种确定N的取值的实现方式。
确定N的取值的方式一,在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较低时,波束失败概率越低,则N的取值可以越大。也就是说,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越低,第一RS的测量周期就可以被延长得越大。
采用这样的方式,在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很低的时候,就可以将测量候选波束的频率也降得很低;在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概率上升的时候,则将测量候选波束的频率也相应地增加,从而有利于平衡降低UE的功耗和减少对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影响这两个效果。
由于检测RS的测量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波束失败概率的高低,故而在确定N的取值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UE可以根据检测RS的测量结果,来确定N的取值。
可选地,检测RS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检测RS的误块率BLER值。在一段时间内,检测RS的BLER值越低,说明当前波束的信道状态越好,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越低,此时N的取值可以越大。也就是说,UE可以根据检测RS的BLER值与预设的第七阈值的差值,确定所述N的取值。
在UE根据检测RS的BLER值与预设的第七阈值的差值,确定N的取值的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UE在某一个时间点确定了N的取值之后,还可以持续根据检测RS的BLER值来更新N的取值,从而实现动态调整。示例性地,UE周期性地测量某个检测RS的BLER值,如果检测RS的BLER值持续低于第八阈值,即连续R次测量到该检测RS的BLER值低于第八阈值,则增加N的取值。本申请对R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如果当前波束的信号质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很好,那么可以逐渐增大第一RS的测量周期,从而进一步减小UE的功耗。
上述第三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可以是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该时长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上述的第七阈值应当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可以是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于第七阈值、第八阈值的具体取值也不作限定。
确定N的取值的方式二,如果某个第一RS的信号质量一直很好时,在确定其第二测量周期的时候,可以根据其信号质量好的程度,来确定N的取值。
如果某一个第一RS对应的候选波束在一段时间内的信号质量一直都很高,那么即便降低该候选波束的测量频率,对于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正常进行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当某个第一RS的信号质量一直很好的时候,可以根据其信号质量好的程度或者差的程度,来确定N的取值。
由于一段时间内第一RS的测量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对应的候选波束的信号质量,故而在确定N的取值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UE可以根据第一RS的测量结果,来确定N的取值。
可选地,第一RS的测量结果包括: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RS的BSRP值。在一段时间内,如果RS的BSRP值越高,说明该第一RS对应的候选波束的信号质量越好,此时N的取值可以越大。也就是说,UE可以根据第一RS的BSRP值与第九阈值的差值,确定所述N的取值。
在根据第一RS的BSRP值与第九阈值的差值确定所述N的取值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UE在某一个时间点确定了N的取值之后,还可以根据第一RS的BSRP值来更新N的取值,从而实现动态调整。示例性地,UE周期性地测量某个第一RS的BSRP值,如果该第一RS的BSRP值持续高于第十阈值,即连续T次测量到该第一RS的BSRP值高于第十阈值,则增加N的取值。本申请对T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如果某一个第一RS对应的候选波束的信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很好,那么可以逐渐增大该第一RS的测量周期,从而进一步减小UE的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四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可以是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该时长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上述的第九阈值应当小于或等于第十阈值。第九阈值、第十阈值可以是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于其具体取值均不作限定。
确定N的取值的方式三,如果某个第一RS的信号质量一直很差,在确定其第二测量周期的时候,可以根据其信号质量差的程度,来确定N的取值。
如果其在一段时间内信号质量一直都很差,那么在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时候UE基本不会选用这样的候选波束来替换当前波束,故而即便降低其测量频率,对于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正常进行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当某个第一RS的信号质量一直很差的时候,可以根据其信号质量差的程度,来确定N的取值。
可选地,第一RS的测量结果包括: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RS的BSRP值。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第一RS的BSRP值越低,说明该第一RS对应的候选波束的信号质量越差,此时N的取值可以越大。也就是说,UE可以根据第一RS的BSRP值与第十一阈值的差值,确定所述N的取值。
在UE根据第一RS的BSRP值与第十一阈值的差值确定N的取值的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UE在某一个时间点确定了N的取值之后,还可以根据第一RS的BSRP值来更新N的取值,从而实现动态调整。示例性地,UE周期性地测量某个第一RS的BSRP值,如果该第一RS的BSRP值持续低于第十二阈值,即连续U次测量到该第一RS的BSRP值低于第十二阈值,则增加N的取值。本申请对U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如果某一个第一RS对应的候选波束的信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很差,那么可以逐渐增大该第一RS的测量周期,从而进一步减小UE的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五预设时间段内的时长可以是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该时长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上述第十一阈值应当大于或等于第十二阈值,第十一阈值应当小于第九阈值。第十一阈值、第十二阈值可以是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于其具体取值均不作限定。
(二)在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UE可以设置激活周期,每一个激活周期包括一个激活期(即第一时间段)和一个非激活期(即第二时间段),在激活期内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即采用第一RS对应的第二测量周期,在非激活期内则不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即采用第一RS对应的第一测量周期。
具体来说,延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包括:如果所述UE的当前时间点处于激活期内,则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分别延长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各自的第二测量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激活期为在时域上划分出的时间段,在激活期内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相应地,非激活期也是在时域上划分出的时间段,在非激活期内第一RS的测量周期不允许被延长。激活期与非激活期彼此不重叠。一般地,非激活期与激活期在时域上交替设置,相邻的一个激活期与一个非激活期可以视作一个激活周期。
通过这样的方式,UE可以在间歇性地减少第一RS的测量频率,降低UE的功耗。并且,该方式易于实现,与其他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实现方式相比,采用该实现方式有利于规范化实现,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激活期和非激活期的时长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根据当前信道的情况,即当前波束的情况来决定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UE可以预先设定,每一个激活周期的时长可以为11s,其中前10s为激活期,后1s为非激活期。这样,每隔10s,UE就可以将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其各自原本的测量周期,持续的时间为1s。又例如,如果在一定时间段内当前波束的检测RS的BLER值持续低于一个预设阈值,说明当前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好,则UE可以将激活期的时长设置地比较长。否则,UE就可以将激活期的时长设置地比较短。
(三)在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对于某个第一RS而言,可以预设与第一RS的测量结果相关的条件,利用该预设的条件来实现延长该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方案。
方式一,如果某个第一RS的测量结果满足预设的条件(以下称为第二条件),则直接延长该第一RS的测量周期,即将该第一RS的测量周期延长为对应的第二测量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条件用于描述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之前,该第一RS的测量结果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如前所述,对于某一个第一RS而言,如果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多次测量结果都较好,那么即便降低其测量频率,对于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正常进行的影响也不大。因此,第二条件可以是描述第一RS的测量结果一直较好或者较差的条件。
可选地,对于某个灵活而言,其对应的第二条件可以包括:连续M次测量到第一RS的RSRP值高于第十三阈值,其中,M为正整数。上述第十三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例如由基站配置的RSRP阈值,本申请对其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第一RS各自对应的第二条件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方式二,UE可以设置一个定时器,设置对应的第二条件作为定时器启动的条件。在定时器的运行期间,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即,如果一个第一RS的测量结果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启动定时器;在所述定时器的运行期间,将该第一RS的测量周期延长为其对应的第二测量周期。定时器的时长L大于第一测量周期,其可以是一个预设的固定值,也可以是一个可变的值,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当定时器的时长L为固定值时,在每次启动定时器的时候都按照同一个固定值来判断是否超时。当定时器的时长为可变的值时,在启动定时器的时候可以按照特定的条件来修改L的取值。例如,如果当前波束的信号质量长时间都很好,则可以逐渐增大L的取值,比如第一次启动定时器时L取值为L1,第二次启动定时器时L取值为L1+Δl,第三次启动定时器时L取值为L1+2Δl,以此类推。
在定时器的运行期间,UE按照一个第一RS的第二测量周期来测量该第一RS。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第一RS的第二测量周期大于或等于定时器的时长的时候,相当于UE在定时器运行期间不对该第一RS进行测量。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UE按照第二测量周期来测量该第一RS的一种特殊情况。
可选地,在定时器超时之后,UE可以恢复第一RS的测量周期,重新按照第一RS的第一测量周期来对该第一RS进行测量。如果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那么一旦该第一RS的测量结果又满足了前述的第二条件,就可以再重新启动定时器。可选地,在定时器超时之后,如果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UE也可以直接重启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第一RS可以各自对应各自的定时器,部分或全部第一RS也可以对应一个共同的定时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条件地、间歇性地(即有时限性地)减少第一RS的测量频率,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避免在一些突发情况下对第一RS测量不及时,导致对波束失败恢复造成影响。
应理解,从候选RS中可能确定出多个第一RS,对于这多个第一RS,不同第一RS的延长测量周期的实现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S201至S202的步骤中,UE是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再从候选RS中筛选出第一RS,然后延长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在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无论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UE都可以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然后在判断出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UE再延长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前述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的实现方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实现方式,以及恢复第一RS原本的测量周期的实现方式,均可以结合应用在该方案中,此处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UE独立地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而网络设备则可以仍然按照各个候选RS原本的测量周期来发送候选RS,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尽管网络设备可能仍然按照原本的周期来发送候选RS,但对于UE来说,其延长了第一RS的测量周期,故而在部分时间点上UE可以无需再接收这些第一RS,即UE可以相应降低对这些第一RS的接收频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UE的功耗。
可选地,在特定的触发条件(以下称为第四条件)下,UE可以将调整为第二测量周期的第一RS的测量周期,重新恢复为原本的测量周期,即恢复为第一测量周期。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3:如果满足第四条件,则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
上述第四条件用于描述需要恢复第一RS原本的测量周期时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如果一个第一RS在被延长测量周期之后,满足其对应的第四条件,则可以将其测量周期恢复成该第一RS的第一测量周期。
不同的第一RS可以对应各自的第四条件,部分或者全部第一RS也可以对应同一个第四条件,在不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一个第一RS可以对应一个第四条件,也可以对应多个第四条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以下将示例性地对第四条件的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说明。
方式一,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
UE会持续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不断更新判断结果。在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被延长之后,一旦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需要UE尽快进行波束失败恢复,以尽可能保证UE的通信质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将被延长测量周期的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都恢复为其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以免延误波束失败恢复的时间。
例如,沿用前述S201步骤中的例子,假设基站为UE配置的q0集合中包含两个检测RS,分别为SSB 1,SSB 2,并配置了检测RS的BLER值的阈值为0.1,第一次数为5次。UE对SSB1和SSB 2进行周期性检测。在t0时刻之后的t2时刻,当UE检测到SSB 1和SSB 2中任一个的BLER值高于0.1时,计数器的数值加1之后的读数为5,达到了第一次数。此时,UE判断出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则UE将第一RS的测量周期都恢复为其各自对应的第一测量周期。
方式二,定时器超时。
当采用前述定时器的方案时,在一个第一RS对应的定时器超时之后,UE可以恢复该第一RS的测量周期,重新按照该第一RS的第一测量周期来对其进行测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降低UE的功耗,也可以有条件地、间歇性地减少第一RS的测量频率,进一步减小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可能对正常候选波束测量产生的影响。
实施例二UE独立实现候选波束测量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该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的步骤,增加了前置的触发条件(以下称为第三条件)。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且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延长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UE执行,以降低UE在候选波束扫描时的功耗。该方法包括以下S601至S602的步骤。
S601: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并且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
该第三条件可以是与候选RS的配置信息或失败检测配置信息相关的条件,可以是与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相关的条件,也可以是用户的操作相关的条件,还可以是与UE的参数相关的条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第三条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以下将示例性地对其中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说明。
(一)第三条件可以与候选RS的配置信息相关。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候选RS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候选RS的总数量,第三条件可以为: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
上述候选RS的配置信息指的是在BFR流程中与候选RS相关的一系列参数,可以由网络设备为UE配置。候选RS的总数量,指的是UE接入基站等某一个网络设备时,该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的总数量。
上述第二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例如UE自身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本申请对于第二阈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对于一个UE来说,一方面,其被配置的候选RS越多,需要测量的候选RS就越多,相应地UE的功耗就越大。另一方面,被配置的候选RS越多,候选波束就越多,候选波束之间存在重叠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当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的数量较大时,其中一部分候选波束可能是不必要的,对于这些波束可以不进行测量。基于此,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候选RS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或者,如果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未配置上报内容,并且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或者检测RS的测量周期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采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降低UE的功耗,并且也不会影响空口交互。又或者,如果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或者检测RS的测量周期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采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降低UE的功耗。
(二)第三条件可以与失败检测配置信息相关。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失败检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次数,第三条件可以为:第一次数高于第四阈值。
上述失败检测配置信息指的是在BFR流程中与波束失败检测相关的一系列参数,可以由网络设备为UE配置。第一次数是指在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时,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所需达到的临界次数。
上述第四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于第四阈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如果第一次数高于第四阈值,可以认为第一次数的取值较大。
如前所述,当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达到第一次数K时,UE才会确定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如果K的取值较大,那么在UE测量到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一次或多次(小于K次)之后,再开始对候选波束进行测量也来得及,无需一直高频率地对候选波束进行测量。而如果K的取值较小,那么从第一次测量到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到第K次测量到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之间相隔的时间可能很短,导致无法及时完成对候选波束的测量,进而延误波束失败恢复的时间。基于此,在本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次数高于第四阈值,则可以将未配置上报内容的所述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一RS。采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降低UE的功耗,并且也不会影响空口交互。
(三)第三条件可以与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相关。
在有的情况下,虽然当前波束没有发生波束失败,但是其即将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很高,这个时候如果UE延长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可能会延误波束失败恢复的时间,影响UE的通信质量。为此,可以将波束失败概率应用到第三条件中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条件可以是: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低于第一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波束失败概率,用于指示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可能性。示例性地,波束失败概率可以采用数值来表示,例如50%、15%等。
上述第一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于第一阈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当波束失败概率低于第一阈值时,即认为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低。
当满足上述条件时,即在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较低的情况下(应理解,此时当前波束必然未发生波束失败),UE可以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从而在降低UE的功耗的同时尽可能保证UE的通信质量。
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确定,以下将示例性地对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确定波束失败概率的方式一,利用UE的先验信息来确定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这里的先验信息,可以是UE的历史运动记录、历史通信记录、驻留过的小区历史信息、UE的姿态记录、检测RS的信号质量等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
上述UE的历史运动记录,是用于表示UE在时间维度上的位置变化情况的记录。例如,UE的历史运动记录可以是UE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的地理位置记录等。
UE的历史运动记录与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可能存在关联。例如,根据UE的运动轨迹,匹配UE当前是否处于以保存的某一条固定路径上。如果UE处在某一条固定路径上,则可以读取历史运动记录中在该条固定路径上曾经发生波束失败的位置。如果UE的当前位置距离曾经发生波束失败的位置较远,说明UE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低。相应地,当前位置距离曾经发生波束失败的位置很近,说明UE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高。又例如,在历史运动记录中,UE在某一条固定路径上的某一位置附近移动时从没有发生波束失败,那么,如果UE当前移动至该位置附近,则UE的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也较低。基于此,可以利用UE的历史运动记录来确定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
UE的历史通信记录,是用于表示UE在时间维度上的通信质量情况的记录。例如,UE的历史通信记录可以是UE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信号接收功率的记录等。
UE的历史通信记录与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可能存在关联。例如,统计UE的历史通信记录,发现其通信质量存在一定的规律。比如对于一个处于商场区域中的UE,在工作日的某一个特定时间段,由于商场区域中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小,波束被遮挡的频率较低,UE的通信质量总是很好,则相应地,UE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低。反之,在周末的某一个时间段,商场区域中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波束可能被频繁遮挡,信号质量变化幅度较大,则相应地,UE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高。基于此,可以利用UE的历史通信记录来帮助确定UE的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
驻留过的小区历史信息,可以记录UE过去所处的服务小区的信息。UE的小区历史信息与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可能存在关联。当UE接入不同的网络设备,处于对应的服务小区中时,其通信质量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一些服务小区的天线架设在高处或开阔地,通信的场景基本为直视径,当处于这样的服务小区中时UE的通信质量总是很好,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小。而另一些服务小区处于地形复杂的区域,通信场景基本为非直视径,依赖于波束的反射,则波束被遮挡的概率也较大,当处于这样的服务小区中时UE的通信质量总是很差,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大。基于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构建服务小区与波束失败概率的对应关系。每当UE进入到一个服务小区,通过查询小区ID等信息,就可以将上述对应关系中与该服务小区对应的波束失败概率,作为UE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
UE的姿态记录,是用于表示UE在时间维度上的姿态变化情况的记录。UE的姿态可以通过UE上的传感器来确定。例如,UE的姿态记录可以是在一段时间内UE中的陀螺仪、重力计等传感器的变化情况。
检测RS的信号质量则如前所述,具体可以采用BLER、SINR、RSRQ等参数来表征。
UE的姿态、检测RS的信号质量与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可能存在关联。例如,如果在一段时间内UE的姿态稳定,且检测RS的信号质量较好(例如BLER值低于某个特定阈值),说明在这一段时间内并未发生UE被遮挡的情况,信道较为稳定。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低。又例如,如果在一段时间内UE的姿态变化较快,且检测RS的信号质量逐渐变差(例如BLER值逐渐上升),说明UE可能很快要发生波束失败,也就是即将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高。基于此,可以利用UE的姿态记录和检测RS的信号质量来确定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统计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来得到波束失败概率。首先,利用上述一种或者多种先验信息以及是否发生波束失败等结果进行预先训练,构建先验信息和波束失败概率之间的模型。然后,将当前UE的位置、小区、姿态、信号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输入到模型中进行预测,从而得到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先验信息可以各自单独用于确定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也可以结合起来用于确定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确定波束失败概率的方式二,基于检测RS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的次数,以及前述第一次数,来估算波束失败概率。
在前述实施例一中,在计数器的数值没有达到第一次数,但比较接近第一次数的情况下,UE仍然会判断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进而延长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由于此时计数器的数值已经比较接近第一次数了,其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达到最大检测数值,从而判断为发生波束失败。在这种情况下,UE可能来不及完成对这些RS对应的候选波束的测量,导致延误波束失败恢复的时间。
如果检测RS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的次数远远小于第一次数,说明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小;如果检测RS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的次数接近第一次数,说明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大。基于此,UE可以利用二者来计算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除了直接将波束失败概率引入到第三条件中的实现方式以外,还可以将其他能够体现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的参数引入到第三条件中。示例性地,可以设置一个小于前述第一次数的第一次数阈值,以此来衡量当前波束即将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的高低。如果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的次数不大于第一次数阈值,就认为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较低,从而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各个步骤。如果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的次数大于第一次数阈值,就认为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较高,不适合延长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也就是说,前述第三条件可以是: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的次数小于第一次数阈值。
例如,沿用前述的例子,假设第一次数仍然为5次,第一次数阈值为1。假设在t1时刻MAC层中的计数器的数值为0,不大于第一次数阈值,则UE认为当前波束即将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低,可以执行后续的延长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的步骤。
(四)第三条件可以与用户的操作相关。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条件可以是:接收到用户的预设操作。
上述预设操作可以是进入UE的某个预设模式相关的操作,本申请对于预设操作的具体动作不作限定。示例性地,在前述图3A涉及的应用场景中,当用户通过点击“省电模式”的开启按钮来开启图3A所示的“省电模式”(即预设操作)时,UE可以响应于用户的该操作,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又示例性地,在前述图3B涉及的应用场景中,当用户通过点击交互界面中的“是”按钮来指示UE开启图3所示的“过热保护模式”(即预设操作)时,UE可以响应于用户的该操作,执行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的步骤。。
通过该方式,用户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进入某个预设模式,进而执行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方法,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降低UE的功耗,甚至保护UE的一些零部件。
(五)第三条件可以与UE的一个或者多个参数相关。
当UE的这一个或者多个参数满足特定条件(以下称为第一特定条件)时,就认为满足第三条件。UE可以自动根据UE自身的一些情况来决定是否要执行在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方法,可以不依赖用户的操作。这里的UE的参数可以是UE的剩余电量、温度、位置、时间等。
示例性地,第三条件可以是:检测到UE的剩余电量处于某个电量阈值范围之内。比如,UE的剩余电量处于0%至20%的范围之内。当满足该条件时,UE自行地开始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或者UE自行地进入前述的“省电模式”等预设模式,进而开始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
示例性地,第三条件可以是:检测到UE的温度处于某个温度阈值范围之内。比如,UE的温度处于40℃以上。当满足该条件时,UE自行地开始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或者UE自行地进入前述的“过热保护模式”等预设模式,进而开始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
示例性地,第三条件可以是:检测到UE的位置处于特定区域中。当满足该条件时,UE自行地开始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
这里的特定区域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用户自行设置的,还可以是动态生成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例如,UE从历史统计数据中发现,UE处于A办公楼所处的区域中时信号质量总是很好,那么UE就可以自行将A办公楼所处的区域确定为一个特定区域。而后续如果情况发生改变,比如A办公楼附近建造了一个新的大楼,遮挡了信号导致UE处于A办公楼所处的区域中时信号质量变差,那么UE可以不再将其作为一个特定区域。
示例性地,第三条件可以是:检测到UE的时间处于处于特定时间段内。当满足该条件时,UE自行地开始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
这里的特定时间段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用户自行设置的,还可以是动态生成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例如,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UE可以从历史统计数据中发现,UE在工作日的早上10点至下午6点之间信号质量总是很好,那么UE就可以自行将工作日的早上10点至晚上6点确定为一个特定时间段。而后续如果情况发生改变,比如UE在工作日的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之间信号质量变差,那么UE可以动态地调整,将工作日的早上10点至中午12点,以及下午1点至下午6点这两个时间段分别确定为特定时间段。
通过上述方式,UE可以自动根据UE自身的一些情况来决定是否要执行在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的方法,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降低UE的功耗,甚至保护UE的一些零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种实现方式,可以单独应用在第三条件中,也可以结合应用在测量周期改变条件中,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602: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
步骤S602中与前述实施例一中S202的步骤相同的内容,可以参考前述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特定的触发条件(以下称为第四条件)下,UE可以将调整为第二测量周期的第一RS的测量周期,重新恢复为原本的测量周期,即恢复为第一测量周期。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3:如果满足第四条件,则将所述至少一个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
上述第四条件可以参见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除了实施例一示出的两种实现方式以外,以下还示例性地对第四条件的另外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说明。
方式三,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高于第一阈值。
UE也可以持续获取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不断进行更新。在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被延长之后,一旦当前波束的更新后的波束失败概率较高,例如高于第一阈值,说明当前波束很有可能在即将发生波束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前将被延长测量周期的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其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以免在发生波束失败之后延误波束失败恢复的时间,从而尽可能保证UE的通信质量。
除了直接将波束失败概率引入到第四条件中的实现方式以外,还可以将其他能够体现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的参数引入到第四条件中。例如,如前所述,在判断是否发生波束失败时,如果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例如检测RS的BLER值高于某一个阈值,或者,检测RS的RSRP值/SNR值低于某一个阈值)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此时可以判断发生波束失败。如果未达到第一次数,但已经比较接近第一次数,说明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高,此时可以提前将被延长测量周期的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其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设置一个小于前述第一次数的次数阈值(例如前述的第一次数阈值),以此来衡量当前波束即将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的高低。如果检测RS满足第一条件的次数大于第一次数阈值,就认为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较高,从而将被延长测量周期的这些第一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其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以免在发生波束失败之后延误波束失败恢复的时间,从而尽可能保证UE的通信质量。
方式四,检测到UE的一个或几个参数满足特定条件(以下称为第二特定条件)。
上述第二特定条件用于表征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概率较高。这里UE的参数可以是UE的当前位置、移动速度等。
例如,如果UE多次在某一个位置发生波束失败,UE可以在历史运动记录中保存该历史波束失败位置。这样,当UE进入到该历史波束失败位置的一定阈值范围内时,UE就可以计算UE的当前位置与该历史波束失败位置之间的距离,以此来衡量波束失败概率的高低,进而更好地调整第一RS的测量周期。或者,UE可以根据UE的当前位置、移动速度等来预测到达该历史波束失败位置的时间,以此来衡量波束失败概率的高低,进而更好地调整第一RS的测量周期。
示例性地,对于某一个曾经发生波束失败的位置A点,当UE移动到A点附近(比如距离A点的距离d小于某一特定的距离阈值)时,或者,预测UE移动至A点的时间较短(比如预测UE到达A点的时间t小于某一特定的时间阈值)时,说明UE即将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较高(例如高于前述的第一阈值)。此时,UE可以提前将第一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第一测量周期。
方式五,接收到用户的退出预设模式的操作。
这里的预设模式,可以是在UE中预先设定好的模式。示例性地,预设模式可以是前述的“省电模式”或者“过热保护模式”等。当UE处于预设模式时,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从而使UE可以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
上述操作指令,可以是由用户对UE进行操作而输入的,也可以是UE自行生成的,本申请对于操作指令的来源不作限定。
当接收到到退出预设模式的操作指令时,UE重新按照这些第一RS各自的第一测量周期来对其进行测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降低UE的功耗,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或者UE自身的情况来减少第一RS的测量频率,提升用户体验。
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UE可以独立地延长第一RS的测量周期,或者恢复第一RS的测量周期。而网络设备则可以仍然按照各个候选RS原本的测量周期来发送候选RS,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三UE与网络设备交互以实现候选波束测量的方法
UE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交互,来延长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即,UE与网络设备在就延长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频率的问题达成一致后,UE再降低这部分候选RS的接收频率,从而降低这部分候选RS的测量频率,进而降低UE的功耗。至于延长哪一部分候选RS的测量周期,可以由UE来确定,也可以由网络设备来确定,以下将分别对这两种情况作说明。
(一)在UE和网络设备通过交互实现降功耗的一种实现方式中,UE可以自行从候选RS中筛选出一部分作为第二RS,然后将筛选出来的第二RS的信息携带在重配请求中,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便与网络设备之间达成一致。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信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UE和网络设备共同执行,以降低UE在候选波束扫描时的功耗。
S301:UE从网络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候选RS。
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UE从网络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候选RS中确定出的这些候选RS,称为第二RS。关于从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候选RS的方法,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UE从候选RS中确定第一RS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可以在判断出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之前进行,也可以在判断出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进行。
S302: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UE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二中的第三条件也可以应用到本实施例的方法中,作为UE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的触发条件,即,S302的步骤可以替换为: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并且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
关于如何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可以参考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关于第三条件,可以参考实施例二的相关描述,此处均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重配请求可以用于指示UE从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中所确定的至少一个候选RS,即用于指示UE从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中确定出来的第二RS,以便请求重配这些第二RS的测量周期。例如,重配请求可以携带第二RS的ID。应理解,重配请求中还可以携带其他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重配请求可以用于指示UE为从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中所确定的至少一个候选RS确定的第四测量周期。为了便于区分,本申请中将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重配请求之前为这些候选RS配置的测量周期,称为第三测量周期。将网络设备重新为这些候选RS配置的测量周期,即这些候选RS的被延长后的测量周期,称为第四测量周期。
S303: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重配请求,生成重配响应信息。
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来自UE的重配请求之后,根据重配请求就可以了解到UE所确定的第二RS。然后,网络设备可以生成一个重配响应信息,反馈给UE。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重配响应信息所指示的信息可以不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生成一个重配响应信息,该重配响应信息指示网络设备是否同意UE提出的重配请求,包括: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所确定出的候选RS。网络设备再将该重配响应信息发送给UE。
例如,以MAC信令作为重配响应信息,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可以在MAC信令中增加1bit的应答信令,该应答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对UE的重配请求的应答,比如取值为1表示网络设备同意UE的重配请求,取值为0表示网络设备不同意UE的重配请求。
可选地,所述重配响应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所确定出的候选RS,以及终端为这些候选RS确定的其各自的第四测量周期。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重新为第二RS配置测量周期,即,将这些第二RS的新的测量周期发送给UE。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测量周期,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测量周期,此处不再赘述。对于一个第二RS而言,其第四测量周期的时长需要大于该第二RS原本的测量周期,即大于其第三测量周期。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第四测量周期的时长可以是第三测量周期的N倍,也可以不是第三测量周期的N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只需要满足第四测量周期的时长比第三测量周期更大即可。
示例性地,以RRC信令作为重配响应信息,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可以直接将第二RS各自的第四测量周期添加在RRC信令中,将其发送给UE。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影响现有协议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重配响应信息还可以携带其他信息,例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激活周期、定时器长度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304:UE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重配响应信息。
S305:UE根据所述重配响应信息,延长测量UE从网络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候选RS中确定出的至少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
在接收到重配响应信息之后,根据响应信息中携带的内容的不同,UE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延长第二RS的测量周期。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是否同意重配请求时,如果UE根据重配响应信息确定网络设备同意了UE提出的重配请求,就可以延长测量这些第二RS的测量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如何来延长第二RS的测量周期,可以由UE自己决定。如果重配请求中没有指示UE为第二RS确定的第四测量周期,则延长后的测量周期的时长,即第四测量周期,也可以由UE自行确定,例如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如果重配请求中指示UE同意了UE为第二RS确定的第四测量周期,则UE按照这些第二RS各自的第四测量周期来进行测量。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二RS各自的第四周期时,UE可以直接将这些第二RS的测量周期延长至对应的第四测量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仍然按照原本的发送周期(与第三测量周期相同),使用对应的候选波束来发送这些第二RS,也可以将第四测量周期作为新的发送周期,来发送这些第二RS,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当网络设备仍然按照原本的发送周期来发送第二RS时,UE侧第二RS被延长后的测量周期应当为第三测量周期的N倍,从而使UE每一次使用候选波束来接收第二RS的时间点与网络设备侧的发送时间点可以对应上。否则,第二RS的测量周期与网络设备侧的发送周期既不相同,也非整数倍,UE在某些测量第二RS的时间点,会由于网络设备侧没有发送对应的第二RS而漏掉部分次数的测量。而当网络设备以第四周期作为新的发送周期,来发送第二RS时,由于UE侧第二RS被延长后的测量周期与网络设备的发送周期相同,故而不要求其是第三周期的N倍。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第二RS而言,延长其测量周期的实现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采用本实施例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UE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重配请求可以用于指示UE从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的候选RS中所确定的至少一个候选RS,还可以用于指示这些候选RS的第四测量周期。网络设备根据该重配请求,生成重配响应信息,反馈给UE,这样UE和网络设备就达成了一致。此后,UE可以根据重配响应信息,来延长这些这些候选RS的测量周期,从而降低这部分候选RS的测量频率,进而降低UE的功耗。
(二)在UE和网络设备通过交互实现降功耗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UE可以将一些能够辅助信息携带在重配请求中,上报给网络设备,然后由网络设备根据这些辅助信息重配UE的候选参考信号RS,再反馈给UE,从而使交互双方达成一致。请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信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UE和网络设备共同执行,以降低UE在候选波束扫描时的功耗。
S401: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的情况下,UE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二中的第三条件也可以应用到本实施例的方法中,作为UE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的触发条件,即,S302的步骤可以替换为:在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并且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
关于如何判断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可以参考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关于第三条件可以参考实施例二的相关描述,此处均不再赘述。
上述重配请求中可以携带辅助信息,例如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等。
对于UE而言,其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是往往是有限的,如果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数量超过了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例如,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只有20个,而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候选RS数量为24个,那么UE可能无法接收到部分候选RS,无法对其进行测量。基于此,UE可以将其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携带在重配请求中,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为UE重配候选RS。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在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小于候选RS的总数量时,从网络设备接收到重配请求之前为UE配置的候选RS中筛选出部分或者全部,重配这些候选RS的测量周期。
对于UE而言,其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往往是有下限的,不能无限度的缩短测量周期,提高测量频率。对于某一个候选RS而言,如果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该候选RS的测量周期过小,小于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例如,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是5ms,而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其中一个候选RS(例如CSI-RS1),的最小测量周期为1ms,那么UE将无法接收到网络设备在部分时间点发送的该候选RS,导致漏掉了一部分网络设备原本期望UE检测到的测量结果。基于此,UE可以将其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携带在重配请求中,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重配候选RS。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重配请求,从第三周期小于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的候选RS中筛选出部分或者全部,重配这些候选RS的测量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重配请求也可以同时携带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和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使网络设备能够结合这两种信息来重配候选RS。此外,重配请求中也可以携带其他可行的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402: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重配请求,生成重配响应信息。
根据重配请求中携带的辅助信息的不同,网络设备可以生成指示不同信息的重配响应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重配请求中携带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时,网络设备可以判断其为UE配置的候选RS数量是否超过该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如果超过,则网络设备可以重新为UE配置候选RS。重配的候选RS的数量不超过UE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超过的数量,从网络设备接收到重配请求之前为UE配置的候选RS中随机地或者通过其他可行的方法筛选出部分或者全部。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重配请求中携带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时,网络设备可以重新为UE配置候选RS。重配的候选RS的测量周期(即第四测量周期)不超过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分别比较其为每一个候选RS配置的对应的测量周期,以及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从测量周期小于UE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的候选RS中筛选出部分或全部,重新配置其测量周期。
该重配响应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的候选RS。例如,重配响应信息可以指示这些候选RS的ID。示例性地,以MAC信令作为重配响应信息,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可以在MAC信令中携带这些候选RS的ID的集合。该重配响应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配置的第四测量周期。
S403:UE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重配响应信息。
S404:UE根据所述重配响应信息,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
UE接收到重配响应信息之后,根据重配响应信息指示的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延长这些候选RS的测量周期。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重配响应信息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重新配置的候选RS时,UE可以延长这些候选RS的测量周期。可选地,延长后的测量周期可以是由UE自行确定的,具体可以参考前述第四测量周期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地,延长后的测量周期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当重配响应信息指示了网络设备为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配置的第四测量周期时,UE可以按照这些候选RS的第四测量周期来进行测量。
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在现有协议标准的基础上来实现,保证了协议标准的遵从性,并且有利于规范化实现UE的降功耗,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实施例四UE与网络设备交互以实现候选波束测量的方法
基于前述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对于那些波束质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很差的候选波束而言,即便当前波束发生波束失败,将当前波束切换为这些候选波束的机会也比较小。也就是说,无论当前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或者发生波束失败的概率是否较高,这些候选波束对于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影响都比较小。基于此,对于这样的候选波束对应的候选RS,UE可以在与基站达成一致之后,延长其测量周期,从而降低UE的功耗。
请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信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UE和网络设备共同执行,以降低UE在候选波束扫描时的功耗。
S501:UE根据候选RS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候选RS。
候选RS的测量结果可以反映出候选RS对应的候选波束的波束质量。因此,根据候选RS的测量结果,UE可以筛选出波束质量一直都比较差的那些候选波束,从其对应的候选RS中确定出部分或全部,作为第二RS。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候选RS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第六预设时间段内候选RS的RSRP值。这样,UE就可以将RSRP值低于第十四阈值的这部分候选RS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为第二RS。
上述第六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其具体数值不作限定。上述第十四阈值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数值,本申请对其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预设时间段内候选RS的RSRP值与第十四阈值比较的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一中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候选RS的RSRP值与第五阈值比较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S502:UE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
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中所确定的至少一个候选RS,即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S。
S503: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重配请求,生成重配响应信息。
S504:UE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重配响应信息。
S505:UE根据所述重配响应信息,延长所述至少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
上述S503至S505的步骤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前述实施例从终端以及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步骤,本申请中的方法不仅能够以硬件或计算机软件的形式来实现,还可以以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何种形式来实现,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和至少一个存储器702,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7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实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任一种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和至少一个存储器802,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8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801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实现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中的任一种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请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芯片系统1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当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指令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任一种方法。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接口1002,接口1002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
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702、802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存储器702或8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内存(random accessmemory,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702或8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所述存储器702或802中可以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或指令。
上述处理器701、801或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701、801或1001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701或8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简称GAL)或其任意组合。
处理器70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指令,从而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或者数据处理。例如,处理器701通过执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使得所述终端700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所执行的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处理器80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2中的指令,从而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或者数据处理。例如,处理器801通过执行存储器80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设备800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
应理解,上述芯片系统可以包括一个芯片,也可以包括多个芯片组成的芯片模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终端所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DVD、USB、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本申请对具体的存储介质形式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各步骤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不对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限定。
除非另外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多个”,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构成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还应理解,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中的实现方式,只要逻辑上不矛盾,均可以相互结合。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25)

1.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候选参考信号RS的配置信息或者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其中,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所述当前波束是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波束;
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其中,第二测量周期是所述第一RS的被延长后的测量周期,第一测量周期是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RS配置的测量周期,所述第二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一测量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包括:
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
所述满足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条件:
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低于第一阈值;或者,
接收到用户的进入预设模式的操作,其中,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预设模式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或者,
检测到所述终端的参数满足第一特定条件,其中,所述终端的参数包括终端的剩余电量、温度、位置和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
所述候选RS的配置信息中配置的候选RS的总数量大于第二阈值;或者,
所述失败检测配置信息中配置的第一次数高于第四阈值,其中,在检测到的波束失败实例BFI大于第一次数时,所述终端的MAC确定发生波束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RS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候选RS是否配置上报内容;
所述根据候选RS的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包括:
基于每个候选RS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从候选RS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RS,每个第一RS未被配置上报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候选RS的测量周期;
所述根据候选RS的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包括:
基于每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从候选RS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RS,每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小于第三阈值;或者,
基于每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从候选RS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RS,每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小于检测RS的测量周期,所述检测RS指的是用于检测当前是否发生波束失败的RS。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RS的测量结果包括: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候选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
根据所述候选RS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RS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RS,包括:
基于每个候选RS的所述RSRP值从候选RS中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每个第一RS的所述RSRP值低于第五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周期为所述第一测量周期的N倍,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延长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包括:
如果任一第一RS的测量结果满足第二条件,则延长所述第一RS的测量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包括:
如果任一第一RS的测量结果满足第二条件,则启动定时器;其中,在所述定时器的运行期间所述第一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测量周期的时长;
在所述定时器的运行期间,将所述第一RS的测量周期延长为所述第一RS的第二测量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为RSRP值,所述第二条件包括:连续M次测量到所述第一RS的RSRP值高于第十三阈值,其中,M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满足第四条件,则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测量周期恢复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RS的第一测量周期;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
发生波束失败;或者,
所述当前波束的波束失败概率高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
接收到用户的退出预设模式的操作;或者,
所述RS对应的定时器超时,其中,在所述定时器的运行期间所述RS的测量周期允许被延长;或者,
所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满足第二特定条件。
12.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重配请求,所述重配请求用于请求重配所述终端的候选参考信号RS,所述候选RS用于确定波束失败恢复流程中的候选波束;或者,所述重配请求用于请求配置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当前波束未发生波束失败,所述当前波束是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波束;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重配响应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配置的第四测量周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测量周期大于第三测量周期,所述第三测量周期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重配请求之前为所述候选RS配置的测量周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中所确定的至少一个候选RS;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重配请求;或者,
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RS确定的第四测量周期;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重配请求。
17.一种候选波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终端的重配请求,所述重配请求用于请求重配所述终端的候选参考信号RS,所述候选RS用于确定波束失败恢复流程中的候选波束;或者,所述重配请求用于请求配置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的测量周期;
根据所述重配请求,生成响应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请求中携带:所述终端支持配置的候选RS数量;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请求中携带:终端支持的最小测量周期;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个候选RS配置的第四测量周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测量周期大于第三测量周期,所述第三测量周期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重配请求之前为所述候选RS配置的测量周期。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候选RS中所确定的候选RS;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重配请求;或者,
所述重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为所述候选RS确定的第四测量周期;所述重配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同意所述重配请求。
2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以及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实现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28315.8A 2020-05-14 2020-09-07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Pending CN113676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5965 WO2021227715A1 (zh) 2020-05-14 2021-04-08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54970 2020-05-14
CN202010405497 2020-05-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929A true CN113676929A (zh) 2021-11-19

Family

ID=7853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8315.8A Pending CN113676929A (zh) 2020-05-14 2020-09-07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69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4723A1 (en) * 2022-05-02 2023-1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ight based relaxed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4017239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2619A1 (ja) * 2018-07-12 2020-01-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
US20200107337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Mediatek Inc. Measurement for Layer-1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L1-RSRP)
CN111567081A (zh) * 2017-12-19 2020-08-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下一代无线系统中的波束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7081A (zh) * 2017-12-19 2020-08-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下一代无线系统中的波束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12619A1 (ja) * 2018-07-12 2020-01-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
US20200107337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Mediatek Inc. Measurement for Layer-1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L1-RSRP)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4723A1 (en) * 2022-05-02 2023-1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ight based relaxed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4017239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95575B2 (ja) 信号送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1356877B2 (en)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1227715A1 (zh)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CN108112030B (zh) 信息上报的触发方法和装置、信号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EP3433954B1 (en) Configuration and reporting of mobility measurements
CN11466690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197185B2 (en) NR CSI-RS based beam failure detection/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FR2
US11121916B2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30454B2 (en) Beam selection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s
US11463213B2 (en) Processing device for beam monitoring on serving downlink beam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089499B2 (en) Candidate beam detection in DRX mode
WO2020134984A1 (zh)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3676929A (zh)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WO2019223696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911968B2 (e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245369B (zh) 信道质量上报方法、波束恢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070523B (zh) 传输失败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713023B2 (en) Techniques for measurement filtering for wireless systems
US202300620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19114963A1 (en) Processing device for beam tracking during off-durations of th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US10225752B2 (en) First network node, method therein,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omprising the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cting outage of a radio cell
CN112104395B (zh) 一种波束检测的方法以及波束检测装置
JP2023519756A (ja) 無間隙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3283844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for communication
US1200410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medium in deactivated state of secondary cell grou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