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025B -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025B
CN113676025B CN202111230436.6A CN202111230436A CN113676025B CN 113676025 B CN113676025 B CN 113676025B CN 202111230436 A CN202111230436 A CN 202111230436A CN 113676025 B CN113676025 B CN 113676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resistor
nmos
circuit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04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6025A (zh
Inventor
江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97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5022A/zh
Priority to CN202111230436.6A priority patent/CN113676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6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6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02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5740 priority patent/WO202306582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该驱动电路包括:运放电路、比较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第二驱动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一NMOS管用于形成LDO负反馈系统。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在充电应用中,由于GaN功率管导致的EMI问题和满足GaN功率管驱动电压的精度要求。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艺的进步和缺陷率的不断降低,氮化镓(GaN)在交直流电力转换、改变电压电平、并且以一定数量的函数确保可靠电力供应的电子电源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进而,实际应用中,会考虑将GaN用于作为GaN功率管的材料,但是,在充电过程中,由于GaN工作在较高的频率,会存在较大的di/dt,进而会引起严重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如何解决在充电应用中,由于GaN功率管导致的EMI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在充电应用中,由于GaN功率管导致的EMI问题和满足GaN功率管驱动电压的精度要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运放电路、比较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第二驱动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运放电路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所述运放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电源,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以及通过第二电阻进行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源,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还被输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
所述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NMOS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第三端连接驱动端口,所述驱动端口用于驱动GaN功率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第三端还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第二NMOS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一端以及通过第一电容进行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NMOS管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芯片电路,所述控制芯片电路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驱动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驱动电路,或者,如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控制芯片电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驱动电路,或者,如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控制芯片电路,或者,如第三方面所描述的电源适配器。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驱动电路、芯片控制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其中,驱动电路包括:运放电路、比较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第二驱动控制模块,其中,运放电路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运放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NMOS管的第一端,第一NMOS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电源,第一MOS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运放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以及通过第二电阻进行接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源,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驱动信号,驱动信号还被输入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第一端;第二PMOS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PMOS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NMOS端的第二端,第二PMOS管的第三端连接驱动端口,驱动端口用于驱动GaN功率管;第二NMOS管的第三端还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以及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NMOS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NMOS管的第一端以及通过第一电容进行接地;第二NMOS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电源,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一PMOS管的第一端,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第三NMOS管的第一端以及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第三NMOS管连接第二PMOS管的第三端,第三NMOS管的第二端接地,能够针对GaN器件的驱动要求,采用LDO运放钳位输出驱动电压上限的控制方法,确保输出驱动电压上线严格的钳位在6V左右。同时,采用检测输出驱动电压的大小2段驱动的方法,改善EMI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MOS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MOS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5的驱动电路的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软件、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附图中相交导线的交叉处有圆点表示导线相接,交叉处无圆点表示导线不相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相关术语和概念进行介绍。
GaN器件:具有低导通电阻、高工作频率,能满足下一代电子装备对功率器件更大功率、更高频率、更小体积和更恶劣高温工作的要求。GaN功率元件整体性能更加优异,而且可以在硅基质上外延成长,在面积与整体成本考量上,也具有比碳化硅元件更划算的可能性,因此也被运用在高功率、高频率半导体元件中。
随着工艺的进步和缺陷率的不断降低,GaN在交直流电力转换、改变电压电平、并且以一定数量的函数确保可靠电力供应的电子电源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电源设计人员正在重新思考电路的设计,试图寻找能充分发挥全新GaN晶体管潜能又能避免负面影响的方法来创造电源系统。思考这类问题时通常的思路是在现有组件中寻找解决方案—GaN开关,Si开关驱动器,高速开关控制器,以及功率电感器、变压器和电容器等总体设计中的部件。生产电源产品的集成电路(IC)制造商如果能用共同设计的器件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甚至在模块封装中集成多个芯片,就能够大大提高电源设计可能性。
与硅Si基功率电子器件相比,GaN基功率电子器件具有如下3个优点:
1、高效节能:由于GaN材料特有的极化特性,在AlGaN/GaN异质结间存在极强的极化效应,形成迁移率高达2000和面密度高达量级的高浓度二维电子气(2DEG)。GaN基功率开关器件HFET利用AlGaN/GaN异质结2DEG工作,器件具有导通电阻小、开关速度快的优点,使器件的通态损耗和开关大大降低。
2、可以使电力电子装置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GaN材料比Si具有更大的禁带宽度,使GaN器件可以工作在更高温度环境,因此,可简化甚至省去散热装置。此外,由于GaN器件具有高的开关频率,使得系统的无源器件电容电感的体积大大缩小。这些都使得GaN基电力电子装置能更小型化轻量化,大大降低系统制作成本。
3、输出功率密度大,驱动力强劲:由于宽禁带等特性,GaN材料的临界击穿电场高达3.4MV/cm,是Si材料的10倍,因此,GaN器件具有更高耐压能力。同时,GaN基器件利用2DEG工作,获得低导通电阻,高电流密度,因此使GaN器件可以获得更大的功率密度。
与硅MOSFET,氮化镓基场效应晶体管(GaN)运行的速度快得多在较低的栅极阈值电压。此外,对于GaN FET的内部栅极电阻更低,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远优于硅MOSFET。GaNFET有一些输出电容,但它明显低于硅。实际应用中,GaN晶体管具有较低的电阻(RDS(ON))和栅极电荷QG。更重要的是,GaN晶体管不受像MOSFET那样的强负温度系数的影响。因此,对于GaN FET的驱动要求,是否正常或关闭,将完全不同与硅MOSFET。
与传统Si驱动相比,GaN驱动电路驱动开关频率更高,要求的驱动电压更低,效率更高。对于电源设计人员来说,驱动GaN器件需要考虑的因素:
(1)、低阈值电压
GaN FET的阈值电压一般低于1.5V,最小值低至0.7V,相比很多MOSFETs低,但它随温度几乎平缓变化。
(2)、栅源电压上限要求严格:VGS(MAX)=6V。一方面,VGS必须被设定在5.5V以下来预留0.5V的安全余量。另一方面,从Rds(ON)与VGS曲线看出,在VGS=4.5-5.5V时,RDS(ON)可以达到最小值,意味着降低传导损耗。综合考虑,将VGS设置在5V。栅源电压设计要求带来的问题:必须对栅源电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损坏GaN FET功率管栅极,适用于MOSFETs驱动的普通偏置不能被直接使用。
(3)、EMI问题
由于GaN可以工作在较高的频率,所以,存在较大的dV/dt。这将会引起严重的EMI问题。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针对NMOS管,NMOS管的第一端为栅极,第二端为源极,第三端为漏极,第四端为衬底,第四端接地;如图2所示,针对PMOS管,PMOS管的第一端为栅极,第二端为源极,第三端为漏极,第四端为衬底,第四端用于接入电源,如VDD;针对驱动控制模块,其第一端为DR,第二端为DU,第三端为DW。
相关技术中,如图3所示,图3为传统驱动的驱动控制电路,其驱动模块通过反向器链逐级驱动。输出电压驱动外部MOS功率管。外部MOS功率管在栅源之间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电容。为了快速的地导通或关断漏极电流,需要较大的电流来驱动栅极电压上升或者下降。驱动采用一段控制方式,Drive信号为0时,NMOS管N1栅极电压位置高。同时,N1打开输出大电流,瞬间GATE电压变高;同理,Drive信号为1时,NMOS管N2、N3被打开,瞬间拉低GATE电压。
其中,基于图1所示的驱动电路的缺点是,驱动采用一段控制方式,开关过程中存在的di/dt变化大,导致EMI效果差。同时,输出电压受VCC电压的限制,最高为VCC-VGS,输出电压随着VCC的变化而变化,对于GaN驱动管是不利的。要想使用该驱动,就需要增加额外电路对VCC进行控制,从而增加成本。
进一步的,图4为谐振型驱动原理图的驱动电路,其核心思想是在驱动电路中加入LC谐振电路,利用开关管内部的寄生电容与外部电感谐振来实现开关管的驱动,并对储存在谐振电感中的能量进行有效回收,从而减小驱动损耗。但该控制电路复杂,需要增加额外电路对VCC进行控制,并且谐振型驱动只有在超高频场合才能发挥其优势。对于反激结构不适用。
进而,基于上述相关技术的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芯片控制电路、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上述缺陷。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运放电路OP1、比较器CMP1、第一NMOS管MN1、第二NMOS管MN2、第三NMOS管MN3、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第二驱动控制模块CTR2,其中,
所述运放电路OP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S1,所述运放电路OP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MN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NMOS管MN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电源VDD,所述第一MOS管MN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电路OP1的反相输入端(-)以及通过第二电阻R2进行接地;
所述比较器CMP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源S2,所述比较器CMP1的输出端连接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驱动信号Drive_P,所述驱动信号Drive_P还被输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的第一端;
所述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二PMOS管MP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PMOS管MP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MP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NMOS端MN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PMOS管MN2的第三端连接驱动端口GATE,所述驱动端口GATE用于驱动GaN功率管;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第三端还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以及所述比较器CMP1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NM1的第一端以及通过第一电容C1进行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DD;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MP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MN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CTR2的第三端,所述第三NMOS管MN3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MP2的第三端,所述第三NMOS管MN3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R1、R2可以替换成一个可变电阻,通过该可变电阻调节R1与R2之间的比值。R3、R4也可以替换成一个可变电阻,通过该可变电阻调节R3与R4之间的比值。
可选的,所述运放电路OP1、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NMOS管MN1用于形成LDO负反馈系统;
所述负反馈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二电阻R2之间的比值,以及所述运放电路OP1实现动态调节所述第一NMOS管MN1的电流,以得到所述第一NMOS管MN1的第二端的第一输出电压V1;
当所述第一输出电压V1小于第一输出电压设计值时,所述运放电路OP1的输出变高,通过所述第一NMOS管NM1的电流增大,所述第一输出电压V1增加;
反之,当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大于第一输出电压设计值时,所述运放电路的输出变低,通过所述第一NMOS管的电流减小,所述第一输出电压降低,从而实现动态调节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二端的第一输出电压。
其中,第一输出电压设计值可以预先设置或者系统默认,例如,第一输出电压设计值可以为设定值,即经验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第二端的第二输出电压V2与所述第一输出电压V1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其中,预设阈值可以预先设置或者系统默认,预设阈值可以趋近于0,例如,预设阈值为0.01。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出电压V1由所述运放电路OP1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VREF、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V1=VREF*(R1+R2)/R2
可选的,所述第二输出电压V2由所述运放电路OP1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VREF、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V2=VREF*(R1+R2)/R2
可选的,所述驱动信号Drive_P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开启所述第一PMOS管MP1,且关闭所述第三NMOS管MN3,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四电阻R4分压,得到第三输出电压VO_ADOPT,将所述第三输出电压VO_ADOPT作为所述比较器CMP1的反相输入端(-)的第一输入信号,将所述比较器CMP1的同相输入端(+)的第二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到驱动控制信号;将所述驱动控制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Drive_P通过或门电路,得到输出信号,通过该输出信号开启所述第二PMOS管,由所述第一PMOS管MP1和所述第二PMOS管MP1同时充电。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包括M个反相器、第四NMOS管MN4、第五NMOS管MN5、第三PMOS管MP3和第四PMOS管MP4,所述M为偶数;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M个反相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第一端;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MN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NMOS管MN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NMOS管MN4的第三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MP3的第三端和第一端,所述第三PMOS管MP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MP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PMOS管MP4的第三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CTRL1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第三端;所述第三PMOS管MP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PMOS管MP4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DD。
具体的,如图6所示,图6中,M=4,即以4个反相器为例进行说明,图中以三角形代表反相器。反相器一方面能够提升驱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延时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CTRL2包括N个反相器、第六NMOS管MN6、第七NMOS管MN7、第五PMOS管MP5和第六PMOS管MP6,所述N为偶数;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CTRL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N个反相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CTRL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七NMOS管MN7的第一端;所述第七NMOS管MN7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CTRL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第一端,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第三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PMOS管MP5的第三端和第一端,所述第五PMOS管MP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PMOS管MP6的第一端;所述第六PMOS管MP6的第三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CTRL2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七NMOS管MN7的第三端;所述第五PMOS管MP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PMOS管MP6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DD。
具体的,如图7所示,图7中,N=4,即以4个反相器为例进行说明,图中以三角形代表反相器。反相器一方面能够提升驱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延时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或门电路的控制,实现不同时段分别控制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和第二驱动控制电路进行工作,进而,形成两段驱动控制,采用两段驱动控制和LDO运放钳位输出驱动电压上限技术,既改善了EMI,又提高了芯片驱动电压的精确值,避免了因为输出电压值的波动而损坏GaN器件。进而,能够在满足GaN驱动要求的基础上,又改善芯片EMI的效果。
具体实现中,运放OP1、电阻R1和R2,NMOS管MN1构成了LDO电路。
针对上述驱动电路,其具体工作原理:LDO是一个负反馈的系统,利用R1和R2的比值,以及运放动态调节通过MN1的电流,可以实现输出电压(V1)精确值。当输出电压V1小于设计值时,OP1输出变高,通过MN1的电流增大,输出电压V1增加,当输出电压V1大于设计值时,OP1输出变低,通过MN1的电流减小,输出电压V1减小。从而实现V1电压输出维持在设计值。同样的,将MN2和MN1的第一端口接在一起,两者尽量匹配,可以实现输出电压V2维持在设计值,即V1与V2两者相等或者几乎相等。电容C1的作用是稳定MOS管栅级的电压,降低LDO的带宽,增加LDO系统的稳定性。同时,C1和R5组成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可以减少MN2栅极电压对MN1栅极电压的影响。
其中,上述设定值可以根据需要驱动的设备的GAN功放的驱动电压确定。
具体实现中,两段驱动工作原理:首先,驱动信号Drive_P通过驱动控制模块CTRL1(电路如图6所示),开启MP1,关闭MN3,使输出电压上升。然后,通过电阻R3和R4分压,采样输出电压。采样后的输出电压通过比较器CMP1与基准电压VREF1比较输出2段驱动控制信号。再和信号Drive_P相或,通过控制模块CTRL2开启PM2,最后由MP1和MP2同时给出充电。这样使驱动电流由小到大变化,驱动电压从低到高有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降低了di/dt尖冲,改善了EMI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GaN器件的驱动要求,采用LDO运放钳位输出驱动电压上限的控制方法,确保输出驱动电压上线严格的钳位在6V左右。同时,采用检测输出驱动电压的大小2段驱动的方法,改善EMI效果。即能够满足GaN驱动要求,使输出驱动电压很好的维持在6V,避免输出电压波动对GaN造成损坏,又改善芯片EMI的效果。图5所示的驱动电路与图3所示的驱动电路相比较,本申请实施例具备EMI更小,且成本更低;图5所示的驱动电路与图4所示的驱动电路相比较,本申请实施例具备EMI更小,而且能够适用于反激结构。
其中,第一电源、第三电源均可以是AC/DC电源、DC/DC电源、稳压电源、通信电源、模块电源、变频电源、逆变电源、交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可以为相同的电源或者不同的电源。
进一步地,通过GaN功率管输出给用电设备,用于实现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用电设备可以理解为需要用户进行充电的设备,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电梯、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
具体实现中,如图8所示,其中,示出了Drive_P、DU1、DU2以及GATE信号的波形图,可以看到能够使驱动电流由小到大变化,驱动电压从低到高有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降低了di/dt尖冲,改善了EMI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驱动电路可以应用于控制芯片电路,该控制芯片电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AC-DC芯片控制电路、DC-DC芯片控制电路,在此不做限定,AC-DC芯片控制电路可以为反激AC-DC芯片控制电路或者非反激AC-DC芯片控制电路。
如此,具体实现中,采用两段驱动控制和LDO运放钳位输出驱动电压上限技术,既改善了EMI,又提高了芯片驱动电压的精确值,避免了因为输出电压值的波动而损坏GaN器件。例如,将该驱动用在反激ACDC控制芯片电路中,实现对GaN功率管的驱动。
再进一步的,上述驱动电路以及上述控制芯片电路均可以应用于电源适配器。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如图5所描述的驱动电路或者芯片控制电路或者电源适配器,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充电宝或者充电器。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运放电路、比较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第二驱动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运放电路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所述运放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电源,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以及通过第二电阻进行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源,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还被输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
所述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NMOS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第三端连接驱动端口,所述驱动端口用于驱动GaN功率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第三端还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第二NMOS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一端以及通过第一电容进行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三NMOS管的第二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放电路、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一NMOS管用于形成LDO负反馈系统;
所述负反馈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比值,以及所述运放电路实现动态调节所述第一NMOS管的电流,以得到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二端的第一输出电压;
当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小于第一输出电压设计值时,所述运放电路的输出变高,通过所述第一NMOS管的电流增大,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增加;
反之,当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输出电压设计值时,所述运放电路的输出变低,通过所述第一NMOS管的电流减小,所述第一输出电压降低,实现动态调节所述第一NMOS管的第二端的第一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MOS管的第二端的第二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电压由所述运放电路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电压由所述运放电路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开启所述第一PMOS管,且关闭所述第三NMOS管,通过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分压,得到第三输出电压,将所述第三输出电压作为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第一输入信号,将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第二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到驱动控制信号;将所述驱动控制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通过或门电路,得到输出信号,通过该输出信号开启所述第二PMOS管,由所述第一PMOS管和所述第二PMOS管同时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包括M个反相器、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所述M为偶数;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M个反相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N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五NMOS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NMOS管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NMOS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NMOS管的第三端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第三端和第一端,所述第三PMOS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PMOS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五NMOS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三PMOS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包括N个反相器、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五PMOS管和第六PMOS管,所述N为偶数;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N个反相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七N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七NMOS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N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六NMOS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NMOS管的第三端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PMOS管的第三端和第一端,所述第五PMOS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PMOS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六PMOS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七NMOS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五PMOS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PMOS管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源。
9.一种控制芯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描述的驱动电路。
10.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描述的驱动电路,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描述的控制芯片电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描述的驱动电路,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描述的控制芯片电路,或者,如权利要求10所描述的电源适配器。
CN202111230436.6A 2021-10-22 2021-10-22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676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9729.7A CN116015022A (zh) 2021-10-22 2021-10-22 驱动电路和相关的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CN202111230436.6A CN113676025B (zh) 2021-10-22 2021-10-22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15740 WO2023065829A1 (zh) 2021-10-22 2022-08-30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436.6A CN113676025B (zh) 2021-10-22 2021-10-22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9729.7A Division CN116015022A (zh) 2021-10-22 2021-10-22 驱动电路和相关的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025A CN113676025A (zh) 2021-11-19
CN113676025B true CN113676025B (zh) 2022-02-08

Family

ID=785508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9729.7A Pending CN116015022A (zh) 2021-10-22 2021-10-22 驱动电路和相关的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CN202111230436.6A Active CN113676025B (zh) 2021-10-22 2021-10-22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9729.7A Pending CN116015022A (zh) 2021-10-22 2021-10-22 驱动电路和相关的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6015022A (zh)
WO (1) WO20230658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5022A (zh) * 2021-10-22 2023-04-25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和相关的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77537B2 (ja) * 2012-02-17 2015-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デバイス制御回路およびパワーデバイス回路
CN202856608U (zh) * 2012-05-24 2013-04-03 意法半导体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功率驱动的电路
CN105453434A (zh) * 2013-04-17 2016-03-30 奥的斯电梯公司 采用氮化镓开关的驱动单元
US9571093B2 (en) * 2014-09-16 2017-02-14 Navitas Semiconductor, Inc. Half bridge driver circuits
CN105871180B (zh) * 2016-04-08 2018-07-17 厦门大学 一种大电流cmos推挽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17243B (zh) * 2019-08-05 2021-06-22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高压mosfet驱动电路
CN111224647A (zh) * 2020-03-13 2020-06-02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高可靠的GaN功率管快速门极驱动电路
CN111478562A (zh) * 2020-05-09 2020-07-31 上海坤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开关管分段驱动电路及方法
CN116015022A (zh) * 2021-10-22 2023-04-25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和相关的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5829A1 (zh) 2023-04-27
CN113676025A (zh) 2021-11-19
CN116015022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0019B2 (en) Semiconductor driver circuit an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KR101800602B1 (ko) 적층형 nmos dc―dc 전력 변환
CN103620930B (zh) 栅极驱动电路
Kinzer GaN power IC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P5290354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megami et al. A novel high-efficiency gate drive circuit for normally off-type GaN FET
US10686361B2 (en) Synchronous rectifier gate driver with active clamp
US9847722B2 (en) Voltage regulators with kickback protection
WO2014012518A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chip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ollman et al. 10 MHz PWM Converters with GaAs VFETs
Everts et al. A high-efficiency, high-frequency boost converter using enhancement mode GaN DHFETs on silicon
Huang High frequency GaN characterization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
Rose et al. A GaN HEMT driver IC with programmable slew rate and monolithic negative gate-drive supply and digital current-mode control
JP2007521543A (ja) オンチップ電源
CN113676025B (zh) 驱动电路、控制芯片电路、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CN112311103A (zh) 整流电路
US8513930B2 (en) Active power switch topology for switching regulators
US10615788B2 (en) Variable capacitance protection circuit of a circuit element, amplifier,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Ming et al. High reliability GaN FET gate drivers for next-generatio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EP3276805B1 (en)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Antonov et al. Dual 4-A High-Speed Low-Side Gate Driver IC for GaN and Si MOSFETs and IGBTs
US20160104699A1 (en) Semiconductor apparatus
JP2013219860A (ja) 充電装置
US11811313B2 (en) Switched capacitor converter and switch circuit and switch thereof
CN220234482U (zh) 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