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4976B -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4976B
CN113674976B CN202110848911.XA CN202110848911A CN113674976B CN 113674976 B CN113674976 B CN 113674976B CN 202110848911 A CN202110848911 A CN 202110848911A CN 113674976 B CN113674976 B CN 113674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transformer
support insulator
unit
vacuum ar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89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4976A (zh
Inventor
唐良雄
余仕麒
李鑫
冯明昕
郭永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Bao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ao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ao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ao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89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4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4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4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20Instruments transformers
    • H01F38/22Instruments transformers for single phase ac
    • H01F38/28Current transformers
    • H01F38/30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包括穿墙套管、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和第三支撑绝缘子,穿墙套管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电流互感器位于所述穿墙套管内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通过套设在第二支撑绝缘子内部通道的一次导体与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通过套设在第三支撑绝缘子内部通道的二次导体与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空间利用率高,功能上更加完善、齐全,大大降低了绝缘材料和导电铜材的用量,节省成本,节约材料。

Description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电开关多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结构,缺点是当熔断器进行开断之后应立即更换,因此成本较高,并且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结构的开断电流小。而如今随着风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风电开关往往需要更大的开断电流,因此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结构的断路器(或风电开关)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上风电设备的要求。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主要由弹簧操作机构、主轴、第一绝缘拉杆、固封极柱、第一铜排、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传感器以及第二绝缘拉杆相互连接安装在框架上构成。由于本发明所述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采用的是电流互感器和断路器组合结构,不像传统熔断器那样需要在使用之后就进行更换,因此成本更低;并且本发明所述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检侧保护,采用断路器进行开断,因此开断电流更大,能够满足当前市场上风电设备需要更高开断电流的需求。但是,由于电流互感器位于所述框架的一侧,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电流互感器相互干扰,其设计安放时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加紧凑、占据空间小,同时避免在如此小的空间内相邻两个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仅位于安装框架的一侧,导致两个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相互干扰的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穿墙套管、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和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穿墙套管外部具有用于与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所述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电流互感器以浇筑的方式固定位于所述穿墙套管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一次导体和二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具有与一次回流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通过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入接头上,其输出端通过另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出接头上,所述二次线圈具有与二次回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外形约为380*250*420(长*宽*高,mm)、支撑绝缘子外形约为150*415(直径*高,mm)、穿墙导管外形约为300*640(直径*高,mm),其整体体积很大,通过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其一,体积大幅变小,空间利用率高;其二,功能上相比与传统的交流互感而言,更加完善、齐全;其三颠覆了传统观念上交流互感器必须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的安装方式,如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一种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并且传统的断路器中,在现在市面上绝缘子一个大概6~8kg,穿墙套管一个30kg以上,电流互感器一个也30kg以上,而本集成式电流互感器集成后的一个只有43kg,从而可知,大大降低了绝缘材料和导电铜材的用量,节省成本,节约材料,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对环保更好,尤其是在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成本节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一种户内断路器,包括安装框架、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真空灭弧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安装框架呈板状,一侧面安装有第一支撑绝缘子,另一侧面安装有第四支撑绝缘子;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的正上方的第二支撑绝缘子,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的正上方的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隔离单元,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和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通断;其中,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真空灭弧单元和控制单元为一组控制结构,所述户内断路器包含有三组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第二接线端与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与空灭弧单元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两侧面,再将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所述安装框架为对称面对称地装配在所述安装框架的两侧面,加之,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的设计,使整个户内断路器更加规整,从而极大地缩小了整个户内断路器所占据的空间,避免相邻的两个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相互干扰。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穿墙套管、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和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穿墙套管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电流互感器以浇筑的方式固定位于所述穿墙套管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一次导体和二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具有与一次回流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通过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入接头上,其输出端通过另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出接头上,所述二次线圈具有与二次回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所述输入接头软连接(软连接采用铜导线实现,铜导线的两端部镀银处理),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接头与所述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集成化的设计,占据空间小、制造成本低。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单元包括隔离刀、输出端隔离座和输入端隔离座;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包括真空灭弧室、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动导电杆、静导电杆和拐臂,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轴、隔离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绝缘拉杆和第二绝缘拉杆,所述输出端隔离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出端隔离座和所述输入端隔离座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所述隔离刀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隔离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所述真空灭弧室为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内的一端滑动套设有所述动导电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静导电杆,在导通时,所述动导电杆沿靠近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至并且抵接在所述静导电杆上,在断开时,所述动导电杆脱开抵接所述静导电杆并沿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导电杆连接,所述静导电杆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室位于所述动导电杆的一端部通过所述上出线座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真空灭弧室位于所述静导电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下出线座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主轴、所述隔离轴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同一侧,所述主轴位于所述隔离轴的正上方且所述主轴、所述隔离轴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和第四支撑绝缘子组合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主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隔离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拉杆的一端部与所述隔离轴活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隔离刀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拉杆的一端部与所述主轴活动连接,另一端部通过拐臂与所述动导电杆活动连接。
通过控制单元旋转的方式的设计,分别对应控制所述主轴、所述隔离轴,从而分别对应控制所述第一绝缘拉杆、所述第二绝缘拉杆,实现分别对应控制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通断。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当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均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隔离刀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轴线平行。
以保证位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的所述隔离单元与位于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的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彼此不会相互干扰。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拐臂呈“L”型形状,所述拐臂的中间位置铰接与所述上出线座固定连接的两块对称布置的安装板之间,所述拐臂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绝缘拉杆的另一端部铰接,该拐臂的另一端部通过导向杆和弹簧与所述动导电杆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导向杆竖向布置,其上设置有两块导向滑块,上端由销与拐臂铰接,下端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动导电杆螺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台阶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导向杆之间的固定连接处,每块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一个竖向布置的导向槽,每块所述导向滑块对应一个导向槽。
通过拐臂呈“L”型形状,使所述第二绝缘拉杆更容易拉动所述动导电杆向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减缓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磨损。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包括多根所述绝缘支撑杆,每根所述绝缘支撑杆的两端部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出线座和所述下出线座上。
通过多个绝缘支撑杆的设计,一方面保证整个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所述真空灭弧单元被外物撞击损坏。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户内断路器还包括接地单元,所述接地单元包括接地刀和安装在所述下出线座处的接地座,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接地轴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接地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位于与所述隔离轴同一侧的侧面上,所述接地轴位于所述隔离轴的正下方且所述接地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和第四支撑绝缘子组合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隔离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接地刀的一端部与所述接地轴活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接地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
通过接地单元的设计,保证了户内断路器检修过程的安全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拉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22°,且所述第二绝缘拉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7.5°。
通过所述第一绝缘拉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22°,且所述第二绝缘拉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7.5°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约占据的空间,另一方面,所述第一绝缘拉杆与所述第二绝缘拉杆相互配合,使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更加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一种户内断路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驱动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闭合,使所述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真空灭弧单元和第一接线端电导通;控制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驱动所述隔离单元和/或所述真空灭弧单元断开,使所述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真空灭弧单元和第一接线端断开电导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外形约为380*250*420(长*宽*高,mm)、支撑绝缘子外形约为150*415(直径*高,mm)、穿墙导管外形约为300*640(直径*高,mm),其整体体积很大,通过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其一,体积大幅变小,空间利用率高;其二,功能上相比与传统的交流互感而言,更加完善、齐全;其三颠覆了传统观念上交流互感器必须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的安装方式,如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一种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并且传统的断路器中,在现在市面上绝缘子一个大概6~8kg,穿墙套管一个30kg以上,电流互感器一个也30kg以上,而本集成式电流互感器集成后的一个只有43kg,从而可知,大大降低了绝缘材料和导电铜材的用量,节省成本,节约材料,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对环保更好,尤其是在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成本节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第二接线端与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与空灭弧单元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两侧面,再将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所述安装框架为对称面对称地装配在所述安装框架的两侧面,加之,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的设计,整体上的相对对称关系,使整个户内断路器更加规整,从而极大地缩小了整个户内断路器所占据的空间,避免相邻的两个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相互干扰。
3.本发明中,集成化的设计,占据空间小、制造成本低。
4.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单元旋转的方式的设计,分别对应控制所述主轴、所述隔离轴,从而分别对应控制所述第一绝缘拉杆、所述第二绝缘拉杆,实现分别对应控制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通断。
5.本发明中,以保证位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的所述隔离单元与位于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的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彼此不会相互干扰。
6.本发明中,通过拐臂呈“L”型形状,使所述第二绝缘拉杆更容易拉动所述动导电杆向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减缓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磨损。
7.本发明中,通过多个绝缘支撑杆的设计,一方面保证整个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所述真空灭弧单元被外物撞击损坏。
8.本发明中,通过接地单元的设计,保证了户内断路器检修过程的安全性。
9.本发明中,通过所述第一绝缘拉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22°,且所述第二绝缘拉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7.5°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约占据的空间,另一方面,所述第一绝缘拉杆与所述第二绝缘拉杆相互配合,使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户内断路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户内断路器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隔离单元;101—隔离刀;102—第二接线端;
20—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1—穿墙套管;202—电流互感器;203—第二支撑绝缘子;204—第三支撑绝缘子;205—安装板;206—一次线圈;207、209—一次导体;208—二次线圈;210—输入接头;211—输出接头;
30—真空灭弧单元;301—第一接线端;302—真空灭弧室;303—上出线座;304—下出线座;305—拐臂;306—绝缘支撑杆;307—安装板;
40—安装框架;401—第一支撑绝缘子;402—第四支撑绝缘子;
50—接地单元;501—接地刀;502—同步条形片;
60—控制单元;601—主轴;602—隔离轴;603—第一绝缘拉杆;604—第二绝缘拉杆;605—接地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流互感器,该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包括穿墙套管201、集成到该穿墙套管201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202(例如,通过所述穿墙套管201的内壁卡接电流互感器202)以及分别对应集成(例如,焊接、一体成型方式连接)到该穿墙套管201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203和第三支撑绝缘子204,所述穿墙套管201外部具有用于与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205(在所述安装板205的四角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安装框架对应安装集成式交流互感器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孔,集成式交流互感器的穿墙套管201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以后,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并固定,下同),所述穿墙套管201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203、第三支撑绝缘子204,所述电流互感器202以浇筑的方式固定位于所述穿墙套管201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202包括一次线圈206、一次导体(207、209)和二次线圈208,所述一次线圈206具有与一次回流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通过一根一次导体207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穿墙套管201的输入接头210上,其输出端通过另一根一次导体209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穿墙套管201的输出接头211上,所述二次线圈208具有与二次回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使用中,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202的所述输入接头210软连接(软连接采用铜导线实现,铜导线的两端部镀银处理),所述电流互感器202的输出接头211与所述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外形约为380*250*420(长*宽*高,mm)、支撑绝缘子外形约为150*415(直径*高,mm)、穿墙导管外形约为300*640(直径*高,mm),其整体体积很大,通过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设计,其一,体积大幅变小,空间利用率高;其二,功能上相比与传统的交流互感而言,更加完善、齐全;其三颠覆了传统观念上交流互感器必须安装在安装板205的一侧的安装方式,如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一种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并且传统的断路器中,在现在市面上绝缘子一个大概6~8kg,穿墙套管一个30kg以上,电流互感器一个也30kg以上,而本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集成后的一个只有43kg,从而可知,大大降低了绝缘材料和导电铜材的用量,节省成本,节约材料,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对环保更好,尤其是在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成本节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另外,上述一次线圈206与二次线圈208的布置方向为现有成熟技术。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户内断路器,包括安装框架40、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第二接线端102、隔离单元10、第一接线端301、真空灭弧单元30和控制单元60,所述安装框架40呈板状,一侧面安装有第一支撑绝缘子401,另一侧面安装有第四支撑绝缘子402;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40上,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的正上方的第二支撑绝缘子203,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40的另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的正上方的第三支撑绝缘子204;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第二接线端102和所述隔离单元10,所述第二接线端102与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入端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指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例如,焊接],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例如,焊接]),所述安装框架40的另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和所述第一接线端301,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301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指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例如,焊接];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例如,焊接]);所述控制单元60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40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隔离单元10、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通断;其中,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第二接线端102、隔离单元10、第一接线端301、真空灭弧单元30和控制单元60为一组控制结构,所述户内断路器包含有三组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例如,420mm、445mm或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510mm、520mm、532mm或545mm)。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第二接线端102与隔离单元10、第一接线端301与空灭弧单元位于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两侧面(指第二接线端102与隔离单元10位于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一侧面,第一接线端301与空灭弧单元位于所述安装框架40的另一侧面),再将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以所述安装框架40为对称面对称地装配在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两侧面,加之,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的设计,使整个户内断路器更加规整,从而极大地缩小了整个户内断路器所占据的空间,避免相邻的两个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相互干扰。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包括穿墙套管201、集成到该穿墙套管201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202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201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203和第三支撑绝缘子204,所述穿墙套管201通过安装板205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40上(所述安装板205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框架40上开设有匹配于该安装孔的螺栓孔,螺栓依次穿过安装孔、螺栓孔,使所述安装板205固定贴合在安装框架40上),所述穿墙套管201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203、第三支撑绝缘子204(所述穿墙套管20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203,所述穿墙套管201的另一端对称地安装有第三支撑绝缘子204),所述电流互感器202以浇筑的方式固定位于所述穿墙套管201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202包括一次线圈206、一次导体(207、209)和二次线圈208,所述一次线圈206具有与一次回流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通过一根一次导体207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穿墙套管201的输入接头210上,其输出端通过另一根一次导体209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穿墙套管201的输出接头211上,所述二次线圈208具有与二次回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202的所述输入接头210软连接(软连接采用铜导线实现,铜导线的两端部镀银处理),所述电流互感器202的输出接头211与所述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入端连接。高度地集成化的设计,占据空间小、制造成本低。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隔离单元10包括隔离刀101、输出端隔离座和输入端隔离座;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包括真空灭弧室302、上出线座303、下出线座304、动导电杆、静导电杆和拐臂305,所述控制单元60包括主轴301、隔离轴602、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绝缘拉杆603和第二绝缘拉杆604,所述输出端隔离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102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出端隔离座和所述输入端隔离座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指所述输出端隔离座固定安装[例如,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所述输入端隔离座固定安装[例如,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所述隔离刀101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隔离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所述真空灭弧室302为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内的一端滑动套设有所述动导电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静导电杆,在导通时,所述动导电杆沿靠近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至并且抵接在所述静导电杆上,在断开时,所述动导电杆脱开抵接所述静导电杆并沿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导电杆连接,所述静导电杆与所述第一接线端301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室302位于所述动导电杆的一端部通过所述上出线座303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真空灭弧室302位于所述静导电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下出线座304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主轴601、所述隔离轴602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40的同一侧(所述主轴601的两端部、所述隔离轴602的两端部均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40上),所述主轴601位于所述隔离轴602的正上方且所述主轴601、所述隔离轴602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第二支撑绝缘子203、第三支撑绝缘子204和第四支撑绝缘子402组合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主轴601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隔离轴602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拉杆603的一端部与所述隔离轴602活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隔离刀101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的一端部与所述主轴601活动连接,另一端部通过拐臂305与所述动导电杆活动连接。通过控制单元60旋转的方式的设计,控制单元60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对应控制所述主轴601和所述隔离轴602(指控制单元60的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所述主轴601,控制单元60的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对应控制所述隔离轴602),从而分别对应控制所述第一绝缘拉杆603、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实现分别对应控制所述隔离单元10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通断(指所述主轴601控制所述第一绝缘拉杆603,对应控制所述隔离单元10的通断;所述隔离轴602控制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对应控制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通断)。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所述隔离单元10、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均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隔离刀10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真空灭弧室302的轴线平行。以保证位于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一侧面的所述隔离单元10与位于所述安装框架40的另一侧面的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彼此不会相互干扰。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拐臂305呈“L”型形状,所述拐臂305的中间位置铰接与所述上出线座303固定连接的两块对称布置的安装板307之间(其中,两块对称布置的安装板307均采用镀锌的铁板制成),所述拐臂305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的另一端部铰接,该拐臂305的另一端部通过导向杆和弹簧与所述动导电杆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导向杆竖向布置,其上设置有两块导向滑块,上端由销与拐臂铰接,下端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动导电杆螺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台阶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导向杆之间的固定连接处,每块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一个竖向布置的导向槽,每块所述导向滑块对应一个导向槽。通过拐臂305呈“L”型形状,使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更容易拉动所述动导电杆向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减缓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磨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包括多根所述绝缘支撑杆306,每根所述绝缘支撑杆306的两端部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出线座303和所述下出线座304上(指每根所述绝缘支撑杆306的顶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出线座303,每根所述绝缘支撑杆306的底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出线座304上)。通过多个绝缘支撑杆306的设计,一方面保证整个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被外物撞击损坏。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该户内断路器还包括接地单元50,所述接地单元50包括接地刀501和安装在所述下出线座304处的接地座,所述控制单元60还包括接地轴605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接地轴605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40位于与所述隔离轴602同一侧的侧面上(所述接地轴605的两端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40上),所述接地轴605位于所述隔离轴602的正下方且所述接地轴605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第二支撑绝缘子203、第三支撑绝缘子204和第四支撑绝缘子402组合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隔离轴602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接地刀501的一端部与所述接地轴605活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接地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所述接地刀501为三片,彼此之间通过同步条形片502连接,以保证同步摆动动作)。通过接地单元50的设计,保证了户内断路器检修过程的安全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绝缘拉杆60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22°(例如,20°、21.1°、21.7°或22°),且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7.5°(例如,6.8°、6.9°、7.1°或7.5°)。通过所述第一绝缘拉杆60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22°,且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7.5°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约占据的空间,另一方面,所述第一绝缘拉杆603与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相互配合,使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安装位置更加稳定。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一种户内断路器,包括安装框架40、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第二接线端102、隔离单元10、第一接线端301、真空灭弧单元30和控制单元60,所述安装框架40呈板状,一侧面安装有第一支撑绝缘子401,另一侧面安装有第四支撑绝缘子402;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40上,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的正上方的第二支撑绝缘子203,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40的另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的正上方的第三支撑绝缘子204;
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第二接线端102和所述隔离单元10,所述第二接线端102与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入端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指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例如,焊接],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安装框架40的另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和所述第一接线端301,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301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指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例如,焊接],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装配[例如,焊接]);所述控制单元60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40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隔离单元10、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通断;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第二接线端102、隔离单元10、第一接线端301、真空灭弧单元30和控制单元60为一组控制结构,所述户内断路器包含有三组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包括穿墙套管201、第二支撑绝缘子203、第三支撑绝缘子204和电流互感器202,所述穿墙套管201通过安装板205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40上,所述穿墙套管201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203和第三支撑绝缘子204(指所述穿墙套管201的左端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203,所述穿墙套管201的右端安装有第三支撑绝缘子204,第二支撑绝缘子203和第三支撑绝缘子204保持对称),所述电流互感器202位于所述穿墙套管201内部,所述穿墙套管201的中间位置具有一个容纳腔,用于承装并卡住电流互感器202(容纳腔的两端开口均小于电流互感器202的外轮廓,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内部通道连通,另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内部通道连通),所述电流互感器202(该电流互感器202包括铁芯[即CT],分别缠绕在铁芯两侧的一次线圈206和二次线圈208)的一次线圈206通过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内部通道的一次导体207与所述隔离单元10的输入端连接(一次导体20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一端部设置的连接头连接,该连接头与输出隔离座连接,一次导体207的另一端与所述一次线圈206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202的二次线圈208通过套设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内部通道的二次导体209与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的输出端连接(二次导体209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一端部设置的连接头连接,该连接头与动导电杆连接,二次导体209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次线圈208连接)。所述隔离单元10包括隔离刀101、输出端隔离座和输入端隔离座;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包括真空灭弧室302、上出线座303、下出线座304、动导电杆、静导电杆和拐臂305,所述控制单元60包括主轴601、隔离轴602、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绝缘拉杆603和第二绝缘拉杆604,所述输出端隔离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102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出端隔离座和所述输入端隔离座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指所述输出端隔离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所述输入端隔离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203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所述隔离刀101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隔离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所述真空灭弧室302为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内的一端滑动套设有所述动导电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静导电杆,在导通时,所述动导电杆沿靠近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至并且抵接在所述静导电杆上,在断开时,所述动导电杆脱开抵接所述静导电杆并沿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导电杆连接,所述静导电杆与所述第一接线端301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室302位于所述动导电杆的一端部通过所述上出线座303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204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真空灭弧室302位于所述静导电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下出线座304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402远离所述安装框架40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主轴601、所述隔离轴602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40的同一侧,所述主轴601位于所述隔离轴602的正上方且所述主轴601、所述隔离轴602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401、第二支撑绝缘子203、第三支撑绝缘子204和第四支撑绝缘子402组合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主轴601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隔离轴602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拉杆603的一端部与所述隔离轴602活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隔离刀101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的一端部与所述主轴601活动连接,另一端部通过拐臂305与所述动导电杆活动连接。不仅集成化、均匀布置的设计,占据空间小,而且控制方式简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一种包含上述户内断路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控制单元60,所述控制单元60分别驱动所述隔离单元10、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闭合,使所述第二接线端102、隔离单元10、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真空灭弧单元30和第一接线端301电导通;控制所述控制单元60,所述控制单元60分别驱动所述隔离单元10和/或所述真空灭弧单元30断开,使所述第二接线端102、隔离单元10、集成式电流互感器20、真空灭弧单元30和第一接线端301断开电导通。
另外,这三组控制结构还可以(控制结构指控制电流通断的结构)由上至下(指由所述主轴601朝向所述隔离轴602的方向,下同)的投影分别与所述安装框架40由上至下投影形成正弦曲线的对应波峰相交。进一步在保证占据空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避免相邻的二组控制结构相互干扰。上述活动连接可以为轴铰接。上述铰接可以为轴铰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断开所述第二接线端102与所述第一接线端301之间的通路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该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主轴601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带动第一绝缘拉杆603移动,从而拉动所述拐臂305偏转一定角度,从而将所述动导电杆竖向拉起(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从而断开真空灭弧单元30,从而使所述第二接线端102与所述第一接线端301之间处于断路状态。此过程中,所述隔离轴602、接地轴605均保持不动。反之依然。并且,在前述过程中,所述隔离刀101始终处于常闭、接地刀501始终处于常开的状态;
而在断路器检修时,驱动第二驱动电机,隔离轴602转动,该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隔离轴602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带动第二绝缘拉杆604移动,从而所述第二绝缘拉杆604推动所述隔离刀101从输入端隔离座上断开,接地刀501闭合。同时,驱动第三驱动电机,接地轴605转动,该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接地轴605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所述接地刀501的一端部以所述接地轴605为偏摆点,另一端部与所述接地座卡接,从而使所述隔离刀101处于断开状态,所述接地刀501处于导通状态,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检修完毕,驱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使所述隔离刀10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接地刀501处于断开状态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其他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际操作发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主轴一侧驱动所述主轴转动时,所述第一根第二绝缘拉杆、所述第二根第二绝缘拉杆、所述第三根第二绝缘拉杆彼此转动不同步(滞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组所述真空灭弧单元依次沿所述主轴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方向布置,每组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对应一根所述第二绝缘拉杆,且这三根所述第二绝缘拉杆沿所述主轴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方向依次设为第一根第二绝缘拉杆、第二根第二绝缘拉杆、第三根第二绝缘拉杆,所述主轴位于所述第一根第二绝缘拉杆的主轴部分的外径等于所述主轴位于所述第二根第二绝缘拉杆的主轴部分的外径的(1.02~1.05)倍(例如,1.02倍、1.03倍或1.05倍),所述主轴位于所述第二根第二绝缘拉杆的主轴部分的外径等于所述主轴位于第三根第二绝缘拉杆的主轴部分的外径的(1.02~1.05)倍(例如,1.02倍、1.03倍或1.05倍)。通过这种略微改变所述主轴直径的方式,很好地提高所述第一根第二绝缘拉杆、所述第二根第二绝缘拉杆、所述第三根第二绝缘拉杆彼此转动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了各个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通断一致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包含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户内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穿墙套管、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和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穿墙套管外部具有用于与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所述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对应、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电流互感器以浇筑的方式固定位于所述穿墙套管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一次导体和二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具有与一次回流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通过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入接头上,其输出端通过另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出接头上,所述二次线圈具有与二次回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户内断路器包括安装框架、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真空灭弧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安装框架呈板状,一侧面安装有第一支撑绝缘子,另一侧面安装有第四支撑绝缘子;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的正上方的第二支撑绝缘子,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的正上方的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隔离单元,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和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软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通断;其中,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真空灭弧单元和控制单元为一组控制结构,所述户内断路器包含有三组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
所述隔离单元包括隔离刀、输出端隔离座和输入端隔离座;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包括真空灭弧室、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动导电杆、静导电杆和拐臂,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轴、隔离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绝缘拉杆和第二绝缘拉杆,所述输出端隔离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出端隔离座和所述输入端隔离座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所述隔离刀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隔离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所述真空灭弧室为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内的一端滑动套设有所述动导电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静导电杆,在导通时,所述动导电杆沿靠近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至并且抵接在所述静导电杆上,在断开时,所述动导电杆脱开抵接所述静导电杆并沿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导电杆连接,所述静导电杆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室位于所述动导电杆的一端部通过所述上出线座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真空灭弧室位于所述静导电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下出线座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主轴、所述隔离轴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同一侧,所述主轴位于所述隔离轴的正上方且所述主轴、所述隔离轴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和第四支撑绝缘子组合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主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隔离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拉杆的一端部与所述隔离轴活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隔离刀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拉杆的一端部与所述主轴活动连接,另一端部通过拐臂与所述动导电杆活动连接;
当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均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隔离刀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轴线平行;
所述拐臂呈“L”型形状,所述拐臂的中间位置铰接与所述上出线座固定连接的两块对称布置的安装板之间,所述拐臂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绝缘拉杆的另一端部铰接,该拐臂的另一端部通过导向杆和弹簧与所述动导电杆远离所述静导电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导向杆竖向布置,其上设置有两块导向滑块,上端由销与拐臂铰接,下端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动导电杆螺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台阶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导向杆之间的固定连接处,每块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一个竖向布置的导向槽,每块所述导向滑块对应一个导向槽;
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包括多根所述绝缘支撑杆,每根所述绝缘支撑杆的两端部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出线座和所述下出线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内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该户内断路器还包括接地单元,所述接地单元包括接地刀和安装在所述下出线座处的接地座,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接地轴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接地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位于与所述隔离轴同一侧的侧面上,所述接地轴位于所述隔离轴的正下方且所述接地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和第四支撑绝缘子组合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隔离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接地刀的一端部与所述接地轴活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接地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内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拉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22°,且所述第二绝缘拉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7.5°。
4.用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户内断路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驱动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闭合,使所述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真空灭弧单元和第一接线端电导通;
控制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驱动所述隔离单元和/或所述真空灭弧单元断开,使所述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真空灭弧单元和第一接线端断开电导通。
CN202110848911.XA 2021-07-27 2021-07-27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674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8911.XA CN113674976B (zh) 2021-07-27 2021-07-27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8911.XA CN113674976B (zh) 2021-07-27 2021-07-27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976A CN113674976A (zh) 2021-11-19
CN113674976B true CN113674976B (zh) 2023-08-18

Family

ID=7854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8911.XA Active CN113674976B (zh) 2021-07-27 2021-07-27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497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2050Y (zh) * 2007-02-17 2008-02-13 衡阳华瑞电气有限公司 抗外力损伤防爬电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
CN201311840Y (zh) * 2008-11-17 2009-09-16 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相一体穿芯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及分界负荷开关
CN103680897A (zh) * 2013-11-26 2014-03-26 江苏科兴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绝缘环网柜用电流互感器
CN203596270U (zh) * 2013-10-23 2014-05-14 安徽华能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链型结构穿墙式高压电流互感器
CN204349222U (zh) * 2015-01-05 2015-05-20 熊宏兵 一种开关柜用隔离开关
CN104716597A (zh) * 2015-01-05 2015-06-17 熊宏兵 一种交流高压移动式智能化固体绝缘真空开关柜
CN106571603A (zh) * 2016-11-09 2017-04-19 成都聚立汇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安装用穿墙套管
CN107731619A (zh) * 2017-11-14 2018-02-23 宁波天安智能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海拔户内高压交流组合式真空断路器
CN107731457A (zh) * 2017-10-18 2018-02-23 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210607087U (zh) * 2019-10-23 2020-05-22 宁波天安智能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2050Y (zh) * 2007-02-17 2008-02-13 衡阳华瑞电气有限公司 抗外力损伤防爬电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
CN201311840Y (zh) * 2008-11-17 2009-09-16 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相一体穿芯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及分界负荷开关
CN203596270U (zh) * 2013-10-23 2014-05-14 安徽华能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链型结构穿墙式高压电流互感器
CN103680897A (zh) * 2013-11-26 2014-03-26 江苏科兴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绝缘环网柜用电流互感器
CN204349222U (zh) * 2015-01-05 2015-05-20 熊宏兵 一种开关柜用隔离开关
CN104716597A (zh) * 2015-01-05 2015-06-17 熊宏兵 一种交流高压移动式智能化固体绝缘真空开关柜
CN106571603A (zh) * 2016-11-09 2017-04-19 成都聚立汇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安装用穿墙套管
CN107731457A (zh) * 2017-10-18 2018-02-23 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107731619A (zh) * 2017-11-14 2018-02-23 宁波天安智能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海拔户内高压交流组合式真空断路器
CN210607087U (zh) * 2019-10-23 2020-05-22 宁波天安智能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976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5185U (zh)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用断路器
WO2010031290A1 (zh) 环氧浇注固体绝缘双隔离开关
CN103219666A (zh) 一种模块化固体绝缘环网柜
CN101504894A (zh) 智能高压双电源切换开关
CN210628176U (zh) 一种高压开关
CN101001005A (zh)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CN113674976B (zh)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CN201142295Y (zh) 小型旋转隔离开关
CN204011230U (zh) 252kV母线分箱式GIS组合电器新型母线接地开关
CN102110552A (zh) 中压断路器
CN110233082B (zh) 永磁真空断路器和充气柜
CN216213095U (zh) 一种具有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户内断路器
CN116741565A (zh) 一种三工位隔离开关装置以及充气柜
KR101185593B1 (ko) 옥내 기중형 부하개폐기
CN210296215U (zh) 永磁真空断路器和充气柜
CN203434031U (zh) 一种固封式真空负荷开关
CN208093429U (zh) 断路器
CN214477153U (zh) 一种三相隔离开关装置
CN217427473U (zh) 一种组合式电气开关设备
CN211605701U (zh) 一种组合式高压开关柜
CN217881298U (zh) 一种紧凑型电气制动开关
CN219626534U (zh) 一种环保柜用的带上隔离开关的真空断路器
CN204858383U (zh) 全包覆式三工位隔离断路器
CN214384855U (zh)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CN111313264B (zh) 一种固体绝缘母联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egrated current transformer and circuit breaker and control method including the transform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818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Xindu sub branch

Pledgor: SICHUAN BAOG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