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0102A - 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0102A
CN113670102A CN202111105849.1A CN202111105849A CN113670102A CN 113670102 A CN113670102 A CN 113670102A CN 202111105849 A CN202111105849 A CN 202111105849A CN 113670102 A CN113670102 A CN 113670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pipe
rod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58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闻天
王颖
于淼
杨利芬
李桂苓
白洪宇
孙丽娜
陈月佳
秦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58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0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0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0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1/00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leaky tubes and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3/00Rotary appliances
    • F28G3/04Rotary appliances having brus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9/00Cleaning by flushing or washing, e.g. with chemical solv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壳体内腔的后侧且位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发明通过壳体、隔板、第一电机、转盘、传动轴、推杆、活动槽、滑杆、滑套、复位弹簧、移动杆、衔接块、喷头、调节框、活动轴、竖杆、进水管、支撑柱、横板、保护箱、第二电机、转杆、第一齿轮、输气管、第二齿轮、进气管、喷洒管、支杆和清洁刷板的配合使用,具备换热效率高和便于清洁污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蓄热器换热装置的喷头位置大多是竖直向下的,存在蒸汽混合不够充分的情况,而且换热罐的底部容易沉积污垢,从而容易对蓄热器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背景技术
蓄热器又叫作蒸汽蓄热器,是一种以水为的储热介质的蒸汽容器,它是提高蒸汽使用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设备,蒸汽蓄热器的用途广泛,可应用于钢铁、冶金、纺织印染、化纤、制浆造纸、酿酒、制药、食品加工、发电等行业,蓄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换热装置对蒸汽与添加水进行换热,然而现有的蓄热器换热装置的喷头位置大多是竖直向下的,存在蒸汽混合不够充分的情况,而且换热罐的底部容易沉积污垢,从而容易对蓄热器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具备换热效率高和便于清洁污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蓄热器换热装置的喷头位置大多是竖直向下的,存在蒸汽混合不够充分的情况,而且换热罐的底部容易沉积污垢,从而容易对蓄热器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壳体内腔的后侧且位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部设置有推杆,所述隔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滑套相反的一侧均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推杆活动连接,所述隔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喷头,两个喷头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框,所述调节框的正面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后侧贯穿至调节框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贯穿至隔板的顶部并与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右侧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与喷头连通,所述壳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贯穿保护箱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横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底部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输气管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连通有喷洒管,所述输气管的两侧且位于喷洒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板。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与进气管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输气管的表面且位于进气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和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底部与推杆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与调节框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清洁刷板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壳体右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表面套设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柱的顶部连通有泄压阀,所述壳体的左侧且位于支撑柱的顶部连通有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壳体、隔板、第一电机、转盘、传动轴、推杆、活动槽、滑杆、滑套、复位弹簧、移动杆、衔接块、喷头、调节框、活动轴、竖杆、进水管、支撑柱、横板、保护箱、第二电机、转杆、第一齿轮、输气管、第二齿轮、进气管、喷洒管、支杆和清洁刷板的配合使用,具备换热效率高和便于清洁污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蓄热器换热装置的喷头位置大多是竖直向下的,存在蒸汽混合不够充分的情况,而且换热罐的底部容易沉积污垢,从而容易对蓄热器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垫,能够提高输气时的密封性,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能够对滑套进行弹性支撑,便于对移动杆进行复位,通过设置活动轴,能够带动调节框移动,便于对喷头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喷洒的范围,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能够对出气管的开合进行控制,便于将换热后的蒸汽输出,通过设置第二电磁阀,能够对排水管的开合进行控制,便于将清洁后的污垢排出,通过设置压力表,能够对壳体内的压力进行显示,方便操作人员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第一电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中:1、壳体;2、隔板;3、第一电机;4、转盘;5、传动轴;6、推杆;7、活动槽;8、滑杆;9、滑套;10、复位弹簧;11、移动杆;12、衔接块;13、喷头;14、调节框;15、活动轴;16、竖杆;17、进水管;18、支撑柱;19、横板;20、保护箱;21、第二电机;22、转杆;23、第一齿轮;24、输气管;25、第二齿轮;26、进气管;27、喷洒管;28、支杆;29、清洁刷板;30、出气管;31、排水管;32、泄压阀;33、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壳体1内腔的后侧且位于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4,转盘4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传动轴5的底部设置有推杆6,隔板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7,活动槽7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8,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9,滑杆8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滑套9相反的一侧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0,滑套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1,移动杆11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推杆6活动连接,隔板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2,衔接块1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喷头13,两个喷头1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框14,调节框14的正面设置有活动轴15,活动轴15的后侧贯穿至调节框14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竖杆16,竖杆16的顶部贯穿至隔板2的顶部并与推杆6固定连接,壳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17,进水管17的右侧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并与喷头13连通,壳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8,两个支撑柱18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9,横板19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20,保护箱2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2,转杆22的顶部贯穿保护箱20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3,壳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输气管24,输气管24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5,第二齿轮25的右侧与第一齿轮23相啮合,横板19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26,输气管24的底部与进气管26连通,输气管24的顶部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并连通有喷洒管27,输气管24的两侧且位于喷洒管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28,两个支杆28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板29,输气管24与进气管26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输气管24的表面且位于进气管2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封垫,通过设置密封垫,能够提高输气时的密封性,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套9和活动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复位弹簧10,能够对滑套9进行弹性支撑,便于对移动杆11进行复位,传动轴5的底部与推杆6相接触,活动轴15与调节框14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活动轴15,能够带动调节框14移动,便于对喷头13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喷洒的范围,清洁刷板29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相接触,壳体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30,出气管30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电磁阀,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能够对出气管30的开合进行控制,便于将换热后的蒸汽输出,壳体1底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水管31,排水管3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电磁阀,通过设置第二电磁阀,能够对排水管31的开合进行控制,便于将清洁后的污垢排出,壳体1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柱18的顶部连通有泄压阀32,壳体1的左侧且位于支撑柱18的顶部连通有压力表33,通过设置压力表33,能够对壳体1内的压力进行显示,方便操作人员观察,通过壳体1、隔板2、第一电机3、转盘4、传动轴5、推杆6、活动槽7、滑杆8、滑套9、复位弹簧10、移动杆11、衔接块12、喷头13、调节框14、活动轴15、竖杆16、进水管17、支撑柱18、横板19、保护箱20、第二电机21、转杆22、第一齿轮23、输气管24、第二齿轮25、进气管26、喷洒管27、支杆28和清洁刷板29的配合使用,具备换热效率高和便于清洁污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蓄热器换热装置的喷头位置大多是竖直向下的,存在蒸汽混合不够充分的情况,而且换热罐的底部容易沉积污垢,从而容易对蓄热器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的问题。
使用时,进入的蒸汽通过进气管26输送至输气管24内,通过喷洒管27将蒸汽排入壳体1的内腔,然后将进入的添加水通过进水管17输送至喷头13,通过喷头13将水喷出与蒸汽进行换热,通过外接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配合转盘4带动传动轴5移动,传动轴5移动推动推杆6移动,推杆6移动配合移动杆11带动滑套9对复位弹簧10进行挤压,推杆6移动的同时带动竖杆16移动,竖杆16移动配合活动轴15带动调节框14移动,调节框14移动带动喷头13以衔接块12底部的销轴为中心旋转,增加喷水的范围,提高换热的效率,然后启动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配合转杆22带动第一齿轮23转动,第一齿轮23转动配合第二齿轮25带动输气管24转动,输气管24转动带动喷洒管27转动,增加输入蒸汽的喷洒范围,进一步提高换热的效率,输气管24转动的同时带动支杆28移动,支杆28移动配合清洁刷板29对壳体1的内壁进行清洁,避免污垢沉淀在壳体1的内壁,对蓄热器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壳体(1)内腔的后侧且位于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转盘(4)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的底部设置有推杆(6),所述隔板(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7),所述活动槽(7)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杆(8)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滑套(9)相反的一侧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0),所述滑套(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推杆(6)活动连接,所述隔板(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2),所述衔接块(1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喷头(13),两个喷头(1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框(14),所述调节框(14)的正面设置有活动轴(15),所述活动轴(15)的后侧贯穿至调节框(14)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竖杆(16),所述竖杆(16)的顶部贯穿至隔板(2)的顶部并与推杆(6)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17),所述进水管(17)的右侧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并与喷头(13)连通,所述壳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8),两个支撑柱(18)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9),所述横板(19)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20),所述保护箱(2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顶部贯穿保护箱(20)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3),所述壳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输气管(24),所述输气管(24)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5),所述第二齿轮(25)的右侧与第一齿轮(23)相啮合,所述横板(19)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26),所述输气管(24)的底部与进气管(26)连通,所述输气管(24)的顶部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并连通有喷洒管(27),所述输气管(24)的两侧且位于喷洒管(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28),两个支杆(28)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板(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24)与进气管(26)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输气管(24)的表面且位于进气管(2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套(9)和活动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5)的底部与推杆(6)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15)与调节框(14)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清洁刷板(29)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30),所述出气管(30)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水管(31),所述排水管(3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柱(18)的顶部连通有泄压阀(32),所述壳体(1)的左侧且位于支撑柱(18)的顶部连通有压力表(33)。
CN202111105849.1A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Pending CN113670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5849.1A CN113670102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5849.1A CN113670102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0102A true CN113670102A (zh) 2021-11-19

Family

ID=7854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5849.1A Pending CN113670102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010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2064A (ja) * 2001-06-29 2003-01-15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液体噴出器
CN208258857U (zh) * 2018-05-18 2018-12-21 重庆市奉节县夔博脐橙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双臂摆动式农业喷洒装置
CN209763039U (zh) * 2019-01-07 2019-12-1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能产生过热蒸汽的球形蒸汽蓄热器
CN209763040U (zh) * 2019-01-07 2019-12-1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蒸汽蓄热器
CN211935610U (zh) * 2019-07-16 2020-11-17 天津市津南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粘壁的离心喷雾干燥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2064A (ja) * 2001-06-29 2003-01-15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液体噴出器
CN208258857U (zh) * 2018-05-18 2018-12-21 重庆市奉节县夔博脐橙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双臂摆动式农业喷洒装置
CN209763039U (zh) * 2019-01-07 2019-12-1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能产生过热蒸汽的球形蒸汽蓄热器
CN209763040U (zh) * 2019-01-07 2019-12-1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蒸汽蓄热器
CN211935610U (zh) * 2019-07-16 2020-11-17 天津市津南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粘壁的离心喷雾干燥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祖虞: "《蒸汽蓄热器的应用和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17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54807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清洗烘干装置
CN209035043U (zh) 一种清洁剂生产罐体内部清洁装置
CN206661788U (zh) 制动阀中间体的清洗装置
CN108856087A (zh) 一种液压阀清洗装置
CN113670102A (zh) 一种球形蓄热器的内件装置
CN204974546U (zh) 多功能清洗机构及模块化组合式清洗工作站
CN209753594U (zh) 一种管内清洗用喷头精准定向装置
CN208134064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油渣功能的汽车油箱
CN111256502B (zh) 一种换热器
CN215379058U (zh) 一种智能摄像头
CN215637105U (zh) 一种燃气锅炉全自动清洗装置
CN109124506A (zh) 一种操作方便擦洗机器人
CN211217720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油污清洗装置
CN209503645U (zh) 一种机械生产加工装置
CN212759957U (zh) 一种盖板玻璃和钢化玻璃膜用镀膜设备
CN220678730U (zh) 一种四柱油压机的清洗装置
CN104251644B (zh) 一种工业列管式水冷却器在线精确化学清垢装置及方法
CN113695144A (zh) 一种水利专用设备制造用喷涂装置
CN209371875U (zh) 空压机冷却器芯清洗装置
CN109199207B (zh) 一种可移动式擦窗机器人
CN218963409U (zh) 一种双工序回转喷淋清洗机
CN110666763A (zh) 一种机械配件储存装置
CN211134852U (zh) 一种双工位油管清洗机
CN211888107U (zh) 一种机电设备零部件清洗装置
CN218936667U (zh) 带除垢装置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