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6710A - 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6710A
CN113666710A CN202110774861.5A CN202110774861A CN113666710A CN 113666710 A CN113666710 A CN 113666710A CN 202110774861 A CN202110774861 A CN 202110774861A CN 113666710 A CN113666710 A CN 113666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ixing
stirring
grou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48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松
张华胜
裴妍
张咪
李相辉
刘人太
李鸿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7748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6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6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6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34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03Methods for mix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us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affecting the mixing
    • B28C5/0806Detail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us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affecting the mixing
    • B28C5/10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 B28C5/12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with stirrers sweep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e.g. with incorporated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or with oscillating stirrers
    • B28C5/16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with stirrers sweep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e.g. with incorporated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or with oscillating stirrers the stirrers having motion about a vertical or steeply inclined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12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liquid ingredi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12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liquid ingredients
    • B28C7/126Supply means, e.g. nozz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70Grouts, e.g. injection mixtures for cables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为:由A液和B液按照体积比为A:B=(1~5):1混合而成,A液由重烧氧化镁、固废粉体、减水剂、增稠剂和水按照设定配比混合称量后,搅拌均匀而成;B液由磷酸盐、缓凝剂和水按照设定配比称量搅拌均匀而成。本发明通过调整A液的配比,解决了磷镁水泥A液中氧化镁密度较大导致分层明显的问题;并通过混合搅拌装置实现液态磷镁材料的充分拌合。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注浆加固技术及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镁水泥材料是一种基于酸碱反应的高性能速凝材料,主要由重烧氧化镁、磷酸盐以及适量的缓凝剂按照不同的比例,制作出来的凝结时间可控、流动度优异的特种胶凝材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它具有众多性能优势,其中材料的和易性可以动态调节,小时强度大等特点极其适用于注浆加固材料,同时磷酸镁水泥的后期强度稳定性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弥补了传统材料水泥-水玻璃的不足。将磷酸镁水泥材料应用到注浆工程领域具备理论可行性、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磷镁材料所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凝结时间短暂的特点使其在现场施工应用时存在施工时间不足问题,同时,现在市场上的磷镁材料多以粉体的形式存在,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极易受潮结块从而导致产品性能下降甚至导致失效,造成材料浪费。另外,存在现场施工效率问题,磷酸镁水泥对水量的敏感度极其高,精准的水量称量对施工速度的影响极大。所以采用粉体材料制备磷酸镁水泥对注浆工程来说局限性较大。
对于双液注浆工艺来说,现有装置只是在浆液接触后进行简单混合,常见的是利用固定叶片在注浆管内的不同角度和位置,在注入地层前利用注浆泵的压力进行浆液的初步混合。这种装置对于传统双液注浆材料水泥-水玻璃这种混合即反应的浆液来说是足够的,但是就磷酸镁水泥的特性而言,反应进行的基础是氧化镁与磷酸盐混合之后并进行充分搅拌才能使其发挥性能优势,这点特性导致了现有装置难以满足此注浆材料的拌合需求。
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将磷酸镁水泥应用于注浆领域,当作速凝类浆液加以应用。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将磷酸镁水泥按比例配制再加以外加剂、掺合料先搅拌均匀密封,之后添加骨料提升强度并降低水泥掺量,最后到工程现场加水拌合得到注浆料的制备方法;再者,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将磷酸镁材料组分分为两部分称取并以粉末状形态进行储存,到施工现场应用时再分别加水拌合,将浆液混合均匀后注入裂隙或裂缝中固化,应用于路面修补及裂缝填充的材料;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将磷酸镁水泥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液态储存处理的制备方法,但是其配比经验证仅限于普通修补工程,因其流动性差、粘度大的材料特性和缺乏配套装置导致在注浆领域难以应用;以上发明虽避免了现场称量各水泥组分的繁琐步骤,但没有避免在工程现场因磷酸镁水泥体系对用水量要求严格而给施工造成的不便,并且粉末状固体储存的严格条件也给现场施工带来挑战,并且没有考虑到因磷酸镁水泥主要成分混合后需要搅拌而对注浆装置的搅拌系统的特殊要求,从而缺乏工程现场应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通过调整A液的配比,解决了磷镁水泥A液中氧化镁密度较大导致分层明显的问题;并通过混合搅拌装置实现液态磷镁材料的充分拌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由A液和B液按照体积比为A:B=(1~5):1混合而成,A液由重烧氧化镁、固废粉体、减水剂、增稠剂和水按照设定配比混合称量后,搅拌均匀而成;B液由磷酸盐、缓凝剂和水按照设定配比称量搅拌均匀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A液中减水剂掺量为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1%,固废粉体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25%,水的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10%~30%,增稠剂的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01%~2.5%。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B液的水固比为0.2~0.5,缓凝剂的掺量占比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10%。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装置,用于所述的液态磷镁材料中A液和B液的混合;包括:
A液泵送装置,包括用于装入A液的第一储存罐,第一储存罐安装第一单液螺旋泵;所述第一单液螺旋泵连接第一单液注浆管;
B液泵送装置,包括用于装入B液的第二储存罐,第二储存罐安装第二单液螺旋泵;所述第二单液螺旋泵连接第二单液注浆管,第二单液注浆管和第一单液注浆管通过混合管连接混合搅拌装置;
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和安装于搅拌罐内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周向间隔设置若干挡板。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单液注浆管和第二单液注浆管均安装有单向阀和流量计,所述第一单液注浆管或第二单液注浆管安装泄压阀。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混合管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第一单液注浆管、第二单液注浆管,另一端依次安装双液螺旋泵和单向阀。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搅拌罐连接输出管路,且输出管路安装单向阀。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搅拌叶片通过搅拌杆连接电机,搅拌杆的轴线方向与搅拌罐轴线重合;且电机安装于搅拌罐底部。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单液注浆管和第二单液注浆管安装阀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方法,采用所述的装置,将A液加入第一储存罐、B液加入第二储存罐,启动螺旋泵、混合搅拌装置,并通过注浆管上的阀门和单向阀调节A液和B液的体积比;A液和B液经混合管混合后进入混合搅拌装置,搅拌设定时间后打开安装于输出管的单向阀,以注入待加固地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将A液中减水剂掺量设置为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1%,固废粉体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25%,水的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10%~30%,增稠剂的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01%~2.5%,使液体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悬浮状态,有利于在原料储存罐中进行储存;B液的水固比为0.2~0.5,缓凝剂的掺量占比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10%,此配比流动性好且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注浆材料通过配比优化,在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保证了浆液的稳定均匀状态,使得该种材料得以被应用于注浆领域。
(2)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将A、B浆液通过将粉体磨细,再进行高速搅拌的方式使体系处于悬浮状态,既保证了体系的稳定状态,又保证了在注浆时,A、B浆液能够在注浆管内短时间的混合均匀、并充分反应,避免了粉体磷镁材料配制工序复杂,对注浆环境要求较高,搅拌时间过长、凝结时间短而导致现场操作时间不足等问题。
(3)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双液注浆装置通过调节注浆泵内部电机的转速来改变单螺旋泵的转速,从而保证两种液体的配合比,解决了现有装置对配比控制的不精确从而难以实现预期效果的问题;选用螺旋泵是因为其泵送过程类似于叶片泵,但是使用的压力更高,从而使其具备泵送更大粘度液体的能力,也克服了传统柱塞式注浆存在脉动的缺点;通过混合搅拌装置保证A、B浆液充分接触进而完全反应,以便于充分发挥磷酸镁水泥的性能优势,提高工作性能。
(4)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注浆装置不同于传统注浆装置“不搅拌、只混合”或只利用固定叶片的阻挡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混合作用,混合装置利用电机带动搅拌叶片对浆液进行充分搅拌,使得磷酸镁水泥组分得以充分接触反应从而最大化材料的性能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混合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统双液注浆装置混合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储存罐,2、第二储存罐,3、第一单液螺旋泵,4、第二单液螺旋泵,5、第一单液注浆管,6、第二单液注浆管,7、阀门,8、单向阀,9、泄压阀,10、流量计,11、三通接头,12、混合管,13、双液螺旋泵,14、搅拌罐,15、搅拌叶片,16、搅拌杆,17、电机,18、输出管路,19、挡板,20、第一端盖,21、第二端盖,22、联轴器,23、机架,24、混合器,25、固定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由A液和B液按照设定体积比混合而成,通过双液注浆的方式对软弱地层进行注浆加固;A液由重烧氧化镁、固废粉体、减水剂、增稠剂和水按照设定配比混合称量后,搅拌均匀而成;B液由磷酸盐、缓凝剂和水按照设定配比称量搅拌均匀而成。
本实施例通过在A液中掺加粉体及增稠剂来提高体系的整体稳定度,使颗粒保持悬浮状态;而在B液中,通过将磷酸盐及缓凝剂的颗粒磨细,加大颗粒在溶液中的溶解速率,使溶液易于保持稳定状态。液态材料可以长期储存在双液注浆装置中,可以提高在工程中的施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A液和B液的体积比为A:B=(1~5):1,该体积配比经试验证明是同时具有工作强度与施工和易性的优选配比范围。如果B液掺量过多会使得形成的体系后期耐水性降低不利于后期材料稳定性;如果A液掺量过多会使得体系凝结时间缩短不利于现场施工,且A液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应用。此配合比下的磷酸镁水泥材料在一定的成本范围内能使得组分之间发生较为充分反应并保证施工和易性,且有效避免料浪费和成本过高的问题,满足绝大多数的工程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A液中重烧氧化镁的掺量40~75份;液体减水剂掺量为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1%,本实施例理论上减水剂掺量可以为0,但为了保证本实施例材料的完全水化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宜控制水的用量,故减水剂的掺量下限应大于0。减水剂的作用是减少水掺量的同时保证浆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当减水剂的掺量过大时会对体系产生不利影响,经实验证明减水剂的掺量上限定为1%。
超细固废粉体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25%,固废粉体的掺入对浆液维持稳定状态及强度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掺量过大时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本实施例材料掺加固废粉体的目的是在保证材料性能不受影响甚至得到强化的前提下,利用固体废弃物实现环境友好、使得体系形成稳定悬浮状态并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故固废粉体掺量应大于0。
水的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10%~30%,MPC体系对水灰比要求较为严格,水灰比过大会导致工作性能急剧下降。增稠剂的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01%~2.5%,掺加增稠剂的目的是使得体系维持稳定状态,同样当掺量过大时会使得浆液失去流动性,难以进行注浆。采用上述配比的目的是为了让液体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悬浮状态,有利于在原料储存罐中进行储存。
进一步的,B液的水固比为0.2~0.5,缓凝剂的掺量占比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10%(下限应大于0),本实施例缓凝剂掺量以占比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准,原因是磷酸镁水泥体系以重烧氧化镁为主要的反应物,其掺量严重影响着凝结时间和反应物的生成,故缓凝剂应随着最终体系内氧化镁的质量加以改变。此配比范围经实验验证为流动性好且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
优选地,A液中的重烧氧化镁为粉末状固体,粒径小于100m,,比表面积在200㎡/kg~300㎡/kg,最小粒径不宜小于30m。所述超细固废粉体为超细粉煤灰、超细硅灰、磨细煅烧偏高岭土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例中,超细粉煤灰的细度为300-1600目;磨细煅烧偏高岭土为800℃以上煅烧过的高岭土,细度在800-1600目。
优选地,A液中的液体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中的至少一种;增稠剂粉体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B浆液中的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混合,但磷酸二氢铵制备出来的磷镁材料具备性能可控、早期和后期强度高、水化产物相对稳定且价格便宜,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B浆液中的缓凝剂为硼砂、硼酸中的一种,常用为十水硼砂,为白色晶体,工业纯硼砂含量大于99%,实验中多研磨成粉使用。
本实施例的液态磷镁材料制备方法为:
(1)A液的制备:首先将称量好的符合要求的重烧氧化镁、超细固废粉体、液体减水剂和水进行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并使得颗粒保持稳定状态,后加入增稠剂低速搅拌,将溶液制成悬浮液后封存备用。
(2)B液的制备:首先将称量好的磷酸二氢铵、缓凝剂硼砂与水在≥10℃的环境中混合均匀并进行高速搅拌,静置一小时左右在进行低速搅拌,制成悬浮液封存备用。
(3)将制备好的A液、B液分别注入双液注浆装置的原料储存罐中,在工程现场按照双液注浆的施工标准,将浆液注入待加固地层中,实现注浆加固。
本实施例的A液与B液间的体积比,浆液之中各组分的质量比都可以在有效范围内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加固地层对注浆材料的不同现场实际需求。
本实施例制备的注浆材料3天强度可到达35MPa;抗分散能力强,在水的冲刷下留存率高,体积稳定性好,收缩小;有效解决了传统水泥基注浆材料早期强度发展缓慢、后期强度增长少,抗渗性差及抗分散能力差的缺点,实现了早期强度与后期稳定性的兼顾,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材料的现场适用性。
注浆材料因其液态磷酸镁稳定性好,使得材料在常温下较长时间放置,改进了粉体状材料极易受潮结块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不良后果,避免了材料浪费。磷酸镁水泥原材料以双液态的形式进行储存,且颗粒在体系中呈稳定悬浮状态,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储存,也便于体系中各有效组分之间的均匀混合。
本实施例在考虑液态成分储存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浆液的可注性及流动性,使得磷酸镁材料用于注浆加固成为可能。磷酸镁材料以液态双组分的形式不仅给施工现场带来了便捷,给原料的储存带来了方便,液态混合的方式也加快了磷酸镁的反应速度,缩短了凝结时间的同时液态混合的搅拌时间也只需1分钟左右,种种优势使其更有利于注浆工程的应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装置,用于实施例1所述的液态磷镁材料中A液和B液的混合;如图1所示,包括A液泵送装置、B液泵送装置和混合搅拌装置,A液泵送装置、B液泵送装置连接至混合搅拌装置的输入端;A液泵送装置用于泵送粘度大的胶状浆液,B液泵送装置用于泵送流动性较大的浆液。
进一步的,所述A液泵送装置包括第一储存罐1、第一单液注浆管5、第一单液螺旋泵3,第一储存罐1安装第一单液螺旋泵3,第一单液螺旋泵3连接第一单液注浆管5;且第一单液注浆管5上依次安装阀门7、单向阀8和流量计10。
所述B液泵送装置包括第二储存罐2、第二单液注浆管6、第二单液螺旋泵4,第二储存罐2安装第二单液螺旋泵4,第二单液螺旋泵4连接第二单液注浆管6;且第二单液注浆管6上依次安装阀门7、单向阀8和流量计10。通过流量计10监测注浆管流量,以通过调节阀门7改变单液的流量。
其中,为了避免装置内部压力过大,第一单液注浆管5或第二单液注浆管6安装泄压阀9。
进一步的,第一单液注浆管5和第二单液注浆管6通过三通接头11连接混合管12的一端,混合管12的另一端连接混合搅拌装置。所述混合管12上安装有双液螺旋泵13和单向阀8。
本实施例的单液螺旋泵为用于为单液提供动力的螺旋泵,双液螺旋泵为用于为混合后的双液提供动力的螺旋泵;单液螺旋泵、双液螺旋泵仅通过功能进行命名,对螺旋泵的结构并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4、搅拌叶片15、搅拌杆16、电机17,搅拌叶片15设置于搅拌罐14内部,搅拌杆16一端与搅拌叶片15相连,另一端通过联轴器22连接电机17,电机17通过机架23安装于搅拌罐14底部。搅拌罐14顶部安装第一端盖20,底部安装第二端盖21。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杆16的轴线方向与搅拌罐14轴线重合;搅拌叶片15的安装位置低于混合管12与搅拌罐14的连接位置,以保证对输送至搅拌罐14内的浆液进行充分搅拌。
传统的混合器24如图3所示,混合器24内部安装固定叶片25;相比于传统通过安装固定叶片25并依靠固定叶片25的阻挡冲刷作用进行混合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电机驱动搅拌叶片旋转,能够使双液充分混合。进一步的,搅拌叶片具有多个叶片,且叶片具有呈锐角的倾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6个叶片,叶片倾斜角度为45°,能够匹配实际磷酸镁水泥注浆过程中的搅拌混合要求,匹配搅拌罐14的设计形状,使得搅拌更加均匀,充分展现其性能优势。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叶片也可以设置其他个数,倾斜角度也可调整,具体根据实际搅拌要求而定。
进一步的,搅拌叶片16周向间隔设置若干挡板19,挡板19平行于搅拌杆16;通过设置挡板19使搅拌更加均匀。
所述搅拌罐14靠近底部位置连接输出管路18,且输出管路18安装单向阀8;在搅拌设定时间后,打开输出管路18上的单向阀8,使双液注入待加固地层,实现注浆。
本实施例还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清洗装置各部件。
(2)按照工程需求配制相应配比的A、B浆液,配制完成后将A浆液注入第一储存罐1中,B浆液注入第二储存罐2中。
(3)调节阀门7,使得注浆回路畅通;打开第一单液螺旋泵3、第二单液螺旋泵4,调节转速从而控制对应螺旋泵的排量至预期配比;打开混合搅拌装置的电机17、打开双液注浆螺旋泵13。
(4)电机17带动搅拌杆16、搅拌叶片15旋转,从而使得搅拌叶片15对浆液进行搅拌;搅拌1-3分钟后,打开输出管路18上的单向阀8,使混合浆液注入待加固地层。
(5)注浆结束后,关闭各螺旋泵和电机17;对注浆装置各部件进行清洗。
由于磷酸镁水泥体系对用水量要求极为严苛,所以A、B液在极少水的拌合下浆液粘度较大,但双液混合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流动度会逐渐增大,这一特性有利于后续注入地层中。在混合搅拌装置中安装了传统装置不具备的电机,使其具备搅拌胶浆混合浆液的能力,进而解决了磷酸镁水泥的混合后难以进行充分搅拌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磷镁材料,各组分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A浆液的制备:称取6kg的重烧氧化镁粉末、0.3kg超细粉煤灰粉末、1.5kg的水及30g的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搅拌3min后,加入3.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进行低速搅拌2min、静置稳定后将A浆液注入A液原料储存罐14中。
B浆液的制备:称取6kg的磷酸二氢铵、1.08kg的硼砂和3.0kg的水在室温条件下混合,高速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低速搅拌后注入B液原料储存罐14中。
制备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将A、B液分别密封保存3h、1d、3d、7d后,控制注浆装置泵送的注浆总量,按照A:B=3: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30s成型。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磷镁材料,各组分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A浆液的制备:称取6kg重烧氧化镁粉末、0.3kg超细粉煤灰、1.0kg的水和100g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搅拌3min后,继续加入2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进行低速搅拌2min,混合均匀、静置后注入A液原料储存罐14。
B浆液的制备:称取6kg的磷酸二氢铵、1.08kg的硼砂和2.1kg的水在室温下混合,先高速搅拌再低速搅拌均匀后注入B液原料储存罐14。
制备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将A、B液密封保存7d后,控制注浆装置泵送的注浆总量,按照A:B=3: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30s成型。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磷镁材料,各组分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A浆液的制备:称取6kg重烧氧化镁粉末、1.5kg超细粉煤灰、1.0kg的水和50g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搅拌3min后,继续加入2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进行低速搅拌2min,混合均匀、静置后注入A液原料储存罐14。
B浆液的制备:称取6kg的磷酸二氢铵、1.08kg的硼砂和2.1Kg的水在室温下混合,高速搅拌后再低速搅拌均匀后注入B液原料储存罐14。
制备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将A、B液密封保存7d后,控制注浆装置泵送的注浆总量,按照A:B=2.5: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30s成型。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磷镁材料,各组分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A浆液的制备:称取6kg重烧氧化镁粉末、1.0kg超细硅灰、1.0kg的水和40g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搅拌3min后,继续加入2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进行低速搅拌2min,混合均匀、静置后注入A液原料储存罐14。
B浆液的制备:称取6kg的磷酸二氢钾、2.1kg的水及1.8kg的硼砂在室温下混合,高速搅拌后再低速搅拌均匀后注入B液原料储存罐14。
制备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将A、B液密封保存1h后,控制注浆装置泵送的注浆总量,按照A:B=3: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30s成型。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磷镁材料,各组分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A浆液的制备:称取6kg重烧氧化镁粉末、1kg超细粉煤灰、0.1kg纳米二氧化硅、1.5kg的水和40g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搅拌3min后,继续加入1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速搅拌2min,混合均匀、静置后注入A液原料储存罐14。
B浆液的制备:称取6kg的磷酸二氢铵、1.44kg的硼砂和2.1kg的水在室温下混合,高速搅拌后再低速搅拌均匀后注入B液原料储存罐14。
制备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将A、B液密封保存3h后,控制注浆装置泵送的注浆总量,按照A:B=3: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30s成型。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磷镁材料,各组分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A浆液的制备:称取6kg的重烧氧化镁粉末、0.8kg超细粉煤灰粉末、0.2kg超细硅灰、0.1kg纳米二氧化硅、1.3kg的水及40g的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后高速搅拌,搅拌3min后,加入1.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速搅拌2min、静置得到稳定溶液后将A浆液注入A液原料储存罐14中。
B浆液的制备:称取6kg的磷酸二氢铵、0.18kg的硼砂和0.18kg的水在室温下混合,先高速搅拌再低速搅拌均匀后注入B液原料储存罐14。
制备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将A、B液密封保存1h后,控制注浆装置泵送的注浆总量,按照A:B=3: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30s成型。
对比例1:
将5kg重烧氧化镁粉末、2.5kg磷酸二氢铵、0.36kg硼砂粉料搅拌2min混合均匀,加入1.83kg水搅拌5min,测试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
对比例2:
将6kg重烧氧化镁粉末、2kg磷酸二氢铵、0.36kg硼砂粉料搅拌2min混合均匀,加入1.40kg水混合并搅拌2min后,再测试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
将实施例3-实施例8及对比例1、对比例2中制得的磷酸镁水泥材料测试凝结时间和不同龄期的强度,如表1所示。
表1样品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154391150000141
Figure BDA0003154391150000151
由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可知: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比,A、B液中都大幅减少了水的掺量,使得混合后的水灰比由0.28减少到了0.19,更接近于反应理论用水量,从而提高了水化程度,使得强度大幅度提升并改善了分层离析现象。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相比,大幅度提高了粉煤灰的掺量(由5%MgO提升到25%MgO),有效地提高了A液的流动性,并解决了氧化镁混合反应时的分层现象,强度也没有较大损失。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相比,用超细硅灰替代粉煤灰,流动度有所减小,强度也损失较大,但同样解决了离析分层现象,相比之下粉煤灰效果更好。
实施例7与实施例5相比较,掺加少量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其吸水作用形成稳定体系,减少增稠剂的掺加,损失了部分流动性及强度表现,但使得A浆液更加稳定。
实施例8与实施例6相比,用部分硅灰替代粉煤灰的同时减少了水的掺量,实验无分层现象,强度增加显著,流动性几无变化。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与传统的注浆料相比,该材料凝结时间可调控,早期强度发展迅速,后期强度增长稳定;与传统磷酸镁水泥料相比,采用双液组份使得材料可以更好储存,混合后的磷镁材料也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通过对浆液的储存后进行测试得知,A、B浆液均具备较好的流动性及稳定性;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磷镁单液注浆现场施工难题,并且力学性能也更加优异,充分发挥磷酸镁水泥的性能优势。
通过实验研究及分析表明,(1)当粉煤灰占比氧化镁20%~25%区间时,混合反应后才会使得体系内的离析现象得到解决;(2)经实验验证纳米二氧化硅可以少量掺入起到增稠稳定作用,掺加量占比氧化镁不宜超过5%,较大掺量会使得浆液丧失流动性,强度也会锐减;(3)超细硅灰可用来部分替代粉煤灰,不宜过多的掺入体系内,过大的掺量反而对体系产生负面作用;(4)磷酸镁体系对水的要求极其严格,水灰比不宜过大,当水的掺量远大于理论用水量时,对体系强度发展极其不利,所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在保证浆液可注性的前提下,减少水的掺量以保证体系的强度发展,最终得出上述实施例并加以说明。
本发明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将固废粉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成分进行复掺,根据工程需要选用Ⅱ级粉煤灰、纳米二氧化硅、超细硅灰等粉体加以实验,同时根据浆液的流动性及混合后成型的试件强度及均匀性进行配比调整,同时改变掺加量,测试不同效果并加以说明。
本发明着眼于浆液的流动性能与浆液的均匀性,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在保证均匀性的同时提高浆液的可注性:
(1)通过实施例3与实施例4配比的改变,通过减少水的掺量并同时提高减水剂的掺量,目的是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减少过多的水对于磷酸镁体系强度及均匀性的影响。
(2)实施例3与实施例5相比,通过大幅度提高粉煤灰占比,目的是提高浆液流动性及提高均匀性改善体系离析现象,并观察对强度的影响。
(3)实施例5与实施例6相比,用超细硅灰代替粉煤灰观察相应工作性能的变化。
(4)实施例5与实施例7相比,通过减少粉煤灰掺量同时加入少量纳米二氧化硅进而提高体系均匀性,减少甚至避免沉降现象。
(5)实施例7与实施例8相比,通过用硅灰部分取代粉煤灰来测试体系的工作性能的改变。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原因是,在考虑液态成分储存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浆液的可注性及流动性,使得磷酸镁材料用于注浆加固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发明材料配套装置,改进了混合装置,可以使得磷酸镁水泥搅拌充分并发挥性能优势,避免材料浪费。
磷酸镁材料以液态双组分的形式不仅给施工现场带来了便捷,给原料的储存带来了方便,液态混合的方式也加快了磷酸镁的反应速度,缩短了凝结时间的同时液态混合的搅拌时间也只需1分钟左右,种种优势使其更有利于注浆工程的应用
表1的数据充分说明该发明的优势,与传统的注浆料相比,该材料凝结时间可调控,早期强度发展迅速,后期强度增长稳定;与传统磷酸镁水泥料相比,采用双液组份使得材料可以更好储存,混合后的磷镁材料也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通过对浆液的储存后进行测试得知,A、B浆液均具备较好的流动性及稳定性;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磷镁单液注浆现场施工难题,并且力学性能也更加优异,充分发挥磷酸镁水泥的性能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液和B液按照体积比为A:B=(1~5):1混合而成,A液由重烧氧化镁、固废粉体、减水剂、增稠剂和水按照设定配比混合称量后,搅拌均匀而成;B液由磷酸盐、缓凝剂和水按照设定配比称量搅拌均匀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其特征在于,A液中减水剂掺量为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1%,固废粉体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25%,水的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10%~30%,增稠剂的掺量占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0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液的水固比为0.2~0.5,缓凝剂的掺量占比重烧氧化镁质量的0~10%。
4.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态磷镁材料中A液和B液的混合;包括:
A液泵送装置,包括用于装入A液的第一储存罐,第一储存罐安装第一单液螺旋泵;所述第一单液螺旋泵连接第一单液注浆管;
B液泵送装置,包括用于装入B液的第二储存罐,第二储存罐安装第二单液螺旋泵;所述第二单液螺旋泵连接第二单液注浆管,第二单液注浆管和第一单液注浆管通过混合管连接混合搅拌装置;
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和安装于搅拌罐内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周向间隔设置若干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液注浆管和第二单液注浆管均安装有单向阀和流量计,所述第一单液注浆管或第二单液注浆管安装泄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第一单液注浆管、第二单液注浆管,另一端依次安装双液螺旋泵和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连接输出管路,且输出管路安装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通过搅拌杆连接电机,搅拌杆的轴线方向与搅拌罐轴线重合;且电机安装于搅拌罐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液注浆管和第二单液注浆管安装阀门。
10.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4-9任一所述的装置,将A液加入第一储存罐、B液加入第二储存罐,启动螺旋泵、混合搅拌装置,并通过注浆管上的阀门和单向阀调节A液和B液的体积比;A液和B液经混合管混合后进入混合搅拌装置,搅拌设定时间后打开安装于输出管的单向阀,以注入待加固地层。
CN202110774861.5A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3666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4861.5A CN113666710A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4861.5A CN113666710A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6710A true CN113666710A (zh) 2021-11-19

Family

ID=78538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4861.5A Pending CN113666710A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67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3011A (zh) * 2022-12-13 2023-04-25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用液二氧化碳拌合氧化镁制备无缓凝磷酸镁水泥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948A1 (en) * 2000-08-10 2002-05-16 Steinar Roald Multi grouting system
CN107143496A (zh) * 2017-06-01 2017-09-08 长安大学 双液注浆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9928711A (zh) * 2019-04-19 2019-06-25 辽宁科大中驰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镁质高强注浆修补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92328A (zh) * 2020-06-15 2020-08-28 重庆安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液态磷酸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74634A (zh) * 2020-10-19 2021-01-05 常州工学院 一种磷酸镁水泥基双液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948A1 (en) * 2000-08-10 2002-05-16 Steinar Roald Multi grouting system
CN107143496A (zh) * 2017-06-01 2017-09-08 长安大学 双液注浆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9928711A (zh) * 2019-04-19 2019-06-25 辽宁科大中驰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镁质高强注浆修补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92328A (zh) * 2020-06-15 2020-08-28 重庆安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液态磷酸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74634A (zh) * 2020-10-19 2021-01-05 常州工学院 一种磷酸镁水泥基双液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3011A (zh) * 2022-12-13 2023-04-25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用液二氧化碳拌合氧化镁制备无缓凝磷酸镁水泥的装置及方法
CN116003011B (zh) * 2022-12-13 2023-07-28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无缓凝磷酸镁水泥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6045B (zh) 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069B (zh) 一种超细硅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5083B (zh)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用套筒灌浆料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灌浆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10176A (zh) 一种低粘度高流态水泥基灌浆料
CN109265034A (zh) 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72994A (zh) 用于富水砂层注浆治理的高效超细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
CN110510933A (zh) 一种超高强地质聚合物基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424073A (zh) 一种高耐磨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0840A (zh) 一种c60全机制砂超高层泵送混凝土
CN111592328B (zh) 一种双液态磷酸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0416B (zh) 一种低回弹的高强喷射混凝土强化剂
CN108558350A (zh) 一种粉煤灰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300A (zh) 一种糯米灰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3857A (zh) 一种盾构施工同步注浆用干混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1932A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用高稳定性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8037A (zh) 一种湿排灰基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4028A (zh) 纳米氧化硅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方法
CN114671644B (zh) 一种高早强低回弹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162A (zh) 混凝土用的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6710A (zh) 一种用于双液注浆的液态磷镁材料、装置及方法
WO2020015509A1 (zh) 一种注浆料制备方法
Sha et al.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microfine cementitious grout with high amount of fly ash, silica fume, and slag
CN104072052A (zh) 一种纳米SiO2增强苯丙乳液改性砂浆
WO2024108868A1 (zh) 一种基于膨胀土和工业固废的泡沫轻质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9355A (zh) 高抗冻碾压混凝土胶砂裹石拌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