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5029B - 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5029B
CN113665029B CN202110771272.1A CN202110771272A CN113665029B CN 113665029 B CN113665029 B CN 113665029B CN 202110771272 A CN202110771272 A CN 202110771272A CN 113665029 B CN113665029 B CN 113665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woven bag
woven
ba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12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5029A (zh
Inventor
周修累
周朝汉
徐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hengu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hengu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hengu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hengu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12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5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5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5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5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5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2017/001Pretreating the materials before recovery
    • B29B2017/0015Washing, rin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29B2017/0203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29B2017/0213Specific separating techniques
    • B29B2017/0217Mechanical separating techniques; devices therefor
    • B29B2017/0237Mechanical separating techniques; devices therefor using density difference
    • B29B2017/0244Mechanical separating techniques; devices therefor using density difference in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29B2017/0213Specific separating techniques
    • B29B2017/0286Cleaning means used for sepa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包括进口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箱的下方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的右侧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清洁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安装有管道,所述检测机构的下方固定有收集腔,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有洗涤池,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有洗涤池,所述洗涤池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块,所述洗涤池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安装有缸体一,所述缸体一的内部分为上下腔,所述缸体一的上腔与感应块的内部气管连接,所述缸体一的上腔与下腔之间设置有分界板,所述缸体一的下腔内部安装有球体,所述球体为弹性材质,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具备质量筛选功能的特点。

Description

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用于包装的塑料袋,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在国内,为了保护环境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往往会对废旧编织袋进行回收,并进行再生改性,重新进行造粒生产,但是一些编织袋由于长时间使用,其内部性能以不足以进行改性生产了,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性会导致成品质量差,由此对废旧编织袋进行质量筛选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聚乳酸剂可进行塑料的生物降解,在一定比例调和下,聚乳酸可对编织袋进行拉伸性能减弱,从而方便对编织袋的检测,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具备质量筛选功能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包括进口箱,所述进口箱的下方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的右侧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清洁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安装有管道,所述检测机构的下方固定有收集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有洗涤池,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有洗涤池,所述洗涤池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块,所述洗涤池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安装有缸体一,所述缸体一的内部分为上下腔,所述缸体一的上腔与感应块的内部气管连接,所述缸体一的上腔与下腔之间设置有分界板,所述缸体一的下腔内部安装有球体,所述球体为弹性材质,所述球体的内部填充有除油剂,所述球体的下方固定有除油剂进口管,所述除油剂进口管的内部安装有进液阀,所述洗涤池的一侧安装有两组喷剂盘,两组所述喷剂盘的内部与球体的内部管道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喷剂盘的同侧池壁上固定有三组圆柱块,三组所述圆柱块的内部均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洗涤池的外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转轴的内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上均固定有翻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的外部设置有进液泵,所述检测腔的内部安装有液缸,所述液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下方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下端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内部开设有四组滑槽,四组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侧固定有抓手杆,所述抓手杆的中间设置有转动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圆盘的中央开设有喷口,所述喷口的外部安装有四组气腔,四组所述气腔位于相应滑槽的内部,所述圆盘的外部设置有集气块,所述气腔的内部与集气块的内部管道相通,所述气腔与滑块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一端面与气腔的一侧弹簧连接,所述检测腔与收集腔之间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四个直角处均设置有弹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三个限位槽,所述推杆的内部安装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的一端管道连接有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内部填充有聚乳酸剂,所述检测盒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通块一、通块二、通块三,所述通块一、通块二、通块三的内部均安装有球囊,所述球囊的上方均设置有卡口,所述通块一内球囊与集气块的内部管道相通,所述通块一和通块二的左侧均安装有通气块,所述通气块的内部分为左右腔,所述通气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若干所述球囊的左侧分别与通块一、通块二、通块三左侧通气块内的推板端面弹簧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板的左侧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侧开设有扩径口,所述通块一左侧的通气块左腔与通块二内的球囊相通,所述通块二左侧的通气块左腔与通块三内的球囊相通,所述通块一、通块二、通块三的右侧均安装有同尺寸管道,所述管道均位于检测盒的内部且其另一端与储液管的内部相通,所述储液管与下方的喷口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腔的外部安装有进液泵,所述进液泵的内部与液缸的内部管道连接,所述压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漏孔,所述压板的内部轴承连接有若干滚筒,所述压板的外部设置有电机,若干所述滚筒的内部与外部电机电连接,所述检测腔的左侧下方设置有进袋口,所述检测腔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出袋口,所述检测腔的后侧固定有进流管,所述检测腔的前侧设置有出液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该塑料生产工艺中清除油渍包括如下步骤:
S1、废旧编织袋预先分类,将回收的编织袋进行用途分类,以方便对同种类编织袋进行集中检测;
S2、废旧编织袋有无毒分类,将上一步同种类的编织袋放入大型圆筒中进行清水搅拌清洗,由于有毒编织袋内部成分中的聚氯乙烯密度大于水密度,因此将沉于水底,而无毒编织袋内部的聚丙烯密度小于水,因此其会上浮至水面;
S3、捞取无毒编织袋,有毒编织袋不能用于再生改性的造粒过程之中,应将其进行焚烧或填埋,之后将无毒的编织袋进行捞取,并将其倒入进口箱,以此进行废旧编织袋表面的油渍清除工序,因为编织袋表面的油渍会使得后续的检测过程中,抓手杆不能对夹持的编织袋进行紧固,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S4、感应块的挤压程度判断除油剂的剂量,废旧编织袋经进口箱对下方的感应块进行挤压,通过感应块内部对缸体一内部的充气量来对球体内部的除油剂进行不同量的挤压,从而防止除油剂剂量的过量或不足;
S5、翻轮对编织袋进行除油擦拭以及有序输送,翻轮在转轴的带动下进行翻转,而堆积在感应块上方的编织袋受重力作用向下滑动,此时翻轮与编织袋充分接触,并对混有除油剂的编织袋进行摩擦清洗,同时编织袋在翻轮的带动下依次通过进袋口进入到压板的上方,以此实现对编织袋的夹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机构确定聚乳酸剂用量包括如下步骤:
A1、单个编织袋依次进入到压板上方,启动进液泵并通过液量控制实现推杆的下移,以使抓手杆对编织袋的四角固定;
A2、当抓手杆对编织袋进行固定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控制进液量,从而实现三种程度的夹持,而三种程度的夹持分别对应检测盒内部通过聚乳酸剂的剂量,聚乳酸剂进储液管并通喷口喷出,从而实现后续对下方编织袋的强度检测;
A3、通过不同程度聚乳酸剂的进入,压板上方的编织袋的强度会减弱,当某单位量的聚乳酸剂浸湿编织袋,且编织袋在抓手杆的夹持下一旦撕裂后,就会使弹板与抓手杆之间失去挤压物,撕裂后的编织袋只能在后侧水流的作用下从前侧出口排出,并进入到下方的收集腔的内部,可见此编织袋的成分已不足以进行再次改性造粒,而当某单位量的聚乳酸剂剂量未能使编织袋破裂,说明此编织袋的内部成分可以进行再次改性造粒;
A4、当确定好聚乳酸剂的检测剂量时,通过控制进液泵的进液量来进行编织袋的筛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检测机构,质量好的编织袋在检测过后进入到下一步生产工序,质量差的编织袋在检测过后直接进入到收集腔的内部,以方便对其进行集中处理,这样就能够实现对质量好的编织袋进行筛选,从而有效提高改性后产品的质量,以及避免改性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感应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检测腔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圆盘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检测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口箱;2、洗涤池;3、感应块;4、缸体一;5、球体;6、进液阀;7、喷剂盘;8、圆柱块;9、转轴;10、翻轮;11、检测腔;12、收集腔;13、压板;14、液缸;15、活塞板;16、进流管;17、推杆;18、储液管;19、圆盘;20、抓手杆;21、滚筒;22、漏孔;23、进液泵;24、检测盒;25、进袋口;26、出袋口;27、弹板;28、滑槽;29、滑块;30、卡槽;31、垫板;32、气腔;33、喷口;34、球囊;35、卡口;36、通块一;37、通块二;38、通块三;39、伸缩杆;40、扩径口;41、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包括进口箱1,进口箱1的下方设置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的右侧安装有检测机构,清洁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安装有管道,检测机构的下方固定有收集腔12,在进行废旧编织袋的再生改性生产时,先将编织袋进行初步清洗,清洁机构对进行初步清洗后的编织袋进行除油处理,同时对混杂在一起的编织袋进行梳理,以方便编织袋有序进入到检测机构的内部以进行质量检测,质量好的编织袋在检测过后进入到下一步生产工序,质量差的编织袋在检测过后直接进入到收集腔12的内部,以方便对其进行集中处理,这样就能够实现对质量好的编织袋进行筛选,从而有效提高改性后产品的质量,以及避免改性材料的浪费。
清洁机构包括有洗涤池2,洗涤池2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块3,洗涤池2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的内部安装有缸体一4,缸体一4的内部分为上下腔,缸体一4的上腔与感应块3的内部气管连接,缸体一4的上腔与下腔之间设置有分界板,缸体一4的下腔内部安装有球体5,球体5为弹性材质,球体5的内部填充有除油剂,球体5的下方固定有除油剂进口管,除油剂进口管的内部安装有进液阀6,洗涤池2的一侧安装有两组喷剂盘7,两组喷剂盘7的内部与球体5的内部管道连接,支架对洗涤池2进行支撑,初步清洁后的编织袋从进口箱1倒入并对下方的感应块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感应块3的内部气体受压力作用通过气管进入到缸体一4的上腔内部,进入上腔内的气体对分界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分界板受力向下滑动并对下腔内的球体5进行挤压,由于进液阀6对除油剂的进入方向进行了确定,所以除油剂只可经下方管道进入到球体5的内部,而无法通过下方管道排出,当球体5受到挤压后,其内部的除油剂从右侧管道进入到喷剂盘7的内部,并由喷剂盘7对外部的编织袋进行剂量喷洒,当编织袋沿洗涤池2的倾斜面向下滑动时,感应块3所受的压力逐渐降低,缸体一4上腔内的气体经管道回到感应块3的内部,同时球体5不再受分界板的向下压力,且其内部受负压作用影响,除油剂经进液阀6从下至上对球体5的内部进行液量补充,以方便进行下一步剂量喷洒,这样就可以自行根据编织袋对感应块3施加的压力来控制除油剂的喷洒量,同时实现了球体5内除油剂剂量的自行补充,无须人力监督。
喷剂盘7的同侧池壁上固定有三组圆柱块8,三组圆柱块8的内部均轴承连接有转轴9,洗涤池2的外部设置有电机,转轴9的内部与电机电连接,转轴9的表面上均固定有翻轮10,当将编织袋投放到洗涤池2内时,启动外部的转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9进行顺时针转动,翻轮10跟随转轴9进行同方向的转动,当感应块3上的编织袋受力向下滑动时,编织袋与翻轮10充分接触,且翻轮10的板面对所接触的编织袋进行充分摩擦,从而使除油剂更加完全地对编织袋上的油污进行清洗,油污的清洗对编织袋的检测至关重要,因为油污会与聚乳酸剂进行反应,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实,因此对油污的清洁提高了检测精度,同时有秩序的翻轮10转动对混乱的编织袋进行了排序,有效使编织袋有序沿洗涤池2的倾斜面进入到压板13的上方,从而方便进行编织袋的质量检测。
检测机构包括有检测腔11,检测腔11的外部设置有进液泵23,检测腔11的内部安装有液缸14,液缸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5,活塞板15的下方固定有推杆17,推杆17的下端固定有圆盘19,圆盘19的内部开设有四组滑槽28,四组滑槽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9,滑块29的下侧固定有抓手杆20,抓手杆20的中间设置有转动销,当编织袋进入到检测腔11的内部时,启动进液泵23,进液泵23内部的液体经管道进入到液缸14的上腔,进入到上腔内的液体对活塞板15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由此活塞板15向下滑动并使液缸14下腔内的液体经管道回到进液泵23的内部,而推杆17在活塞板15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并使圆盘19下移,当进入一个单位量的液量时,抓手杆20的底部与下方的编织袋上表面充分接触,当进入两个单位量的液量时,抓手杆20的下半部分沿转动销向外转动,而抓手杆20的底部与下方弹板27对所接触的编织袋处进行夹持,防止编织袋在检测时受水流作用进行滑动,同时此刻的滑块29受力沿其相应滑槽28的内部方向进行滑动直至与垫板31的端面接触,这样就有效实现了对检测编织袋的稳固夹持,提高了装置检测时的稳定性。
圆盘19的中央开设有喷口33,喷口33的外部安装有四组气腔32,四组气腔32位于相应滑槽28的内部,圆盘19的外部设置有集气块,气腔32的内部与集气块的内部管道相通,气腔32与滑块29之间设置有垫板31,垫板31的一端面与气腔32的一侧弹簧连接,检测腔11与收集腔12之间安装有压板13,压板13的四个直角处均设置有弹板27,当继续对液缸14的上腔内部输入液体时,滑块29与垫板31的端面充分接触并且推动垫板31向内滑动,此时垫板31与气腔32之间的弹簧受压缩并对气腔32进行挤压,受挤压的气腔32将其内部气体经管道输送到集气块的内部,并经集气块球囊34的内部,当输入液缸14内的液体越多时,气腔32受挤压程度越高,且经集气块进入到球囊34内的气体越多,这样就使得后续进入检测盒24的聚乳酸剂剂量实现不同剂量喷洒,当除油后的编织袋经进袋口25进入到压板13的上方时,压板13四周的弹板27受力压缩,从而触发进液泵23开始工作,当压板13上方的压力消失时,进液泵23停止工作。
滑槽28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30,卡槽30的内部均设置有三个限位槽,推杆17的内部安装有检测盒24,检测盒24的一端管道连接有储液管18,储液管18的内部填充有聚乳酸剂,检测盒24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通块一36、通块二37、通块三38,通块一36、通块二37、通块三38的内部均安装有球囊34,球囊34的上方均设置有卡口35,通块一36内球囊34与集气块的内部管道相通,通块一36和通块二37的左侧均安装有通气块,通气块的内部分为左右腔,通气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41,若干球囊34的左侧分别与通块一36、通块二37、通块三38左侧通气块内的推板41端面通过弹簧管连接,当滑块29与垫板31的端面充分接触时,进液泵23再往液缸14的上腔内再输入三分之一的液量时,抓手杆20的底部继续对下方编织袋施加向下作用力,滑块29受抓手杆20的作用力影响推动垫板31进入到卡槽30内部的第一个限位槽的内部,弹簧连接气腔32并对气腔32施加压力,在压力作用下,四个气腔32内部的气体进入到集气块内部,并经集气块进入到通块一36内的球囊34的内部,初始的球囊34在弹簧管的支撑力作用下位于卡口35的内部,同时堵住了聚乳酸剂进入口,当球囊34内部进气时,通块一36内部的球囊34膨胀并挤压下方弹簧管,但弹簧管内部的气体不足以打通左侧通气块的内部,由此聚乳酸剂只可从通块一36的右侧管道输出并进入到储液管18的内部,由于聚乳酸剂的进管口直径是通块一36右侧管口直径的三倍,因此其进入储液管18内部的液量标注为一个单位剂量,此一个单位剂量的聚乳酸剂再经储液管18下方的喷口33对下方编织袋进行喷洒,聚乳酸剂对编织袋的拉伸性能有减弱作用,当一个剂量的聚乳酸剂对编织袋进行喷洒后,编织袋若在一个剂量的作用以及抓手杆20的夹持下发生撕裂,说明此编织袋的质量不足以再进行再生改性的生产,当编织袋未发生破裂时,再对液缸14的上腔内部输入三分之一的液量,在上述动作的基础上,垫板31进入到第二个限位槽的内部,气腔32在挤压力作用下继续向球囊34的内部输送气体,气体经通块一36内部的球囊34以及下方弹性管的内部打通左侧通气块,气体经通块一36左侧的通气块进入到通块二37内的球囊34内部,通块二37内部的球囊34开始膨胀并脱离上方的卡口35,通块二37右侧的管道打通,且通块二37左侧的通气块未通,这样进入到通块一36内部的聚乳酸剂不仅可以经其右侧管道输出,同时还可经下方管道进入到通块二37的内部并从其右侧管道输出,这样就实现了两个单位剂量的聚乳酸剂对下方编织袋进行性能减弱,此时的编织袋若完好无损,说明其编织袋质量好,可直接进行再生改性生产,若编织袋开始出现细小撕口但未破裂,说明此编织袋质量还可以,也可以进行再生改性,并进入到下一步工序,若编织袋发生破裂,则说明此编织袋质量检测介于一到二之间的单位剂量检测,此时再往液缸14的内部输入三分之一的液量,垫板31进入到第三限位槽的内部,根据上述步骤,通块三38内部通道打开,三个单位剂量的聚乳酸剂喷洒到下方编织袋的上方,观察编织袋是否会撕裂,根据上述实验步骤,持续对20只编织袋测验,结果表明,极少数编织袋会在一个单位剂量的聚乳酸剂的作用下发生破裂,这样性能的编织袋一定是无须进行再生改性生产的,且几乎所有的编织袋会在三个单位剂量的聚乳酸剂作用下发生破裂,说明三个剂量的聚乳酸剂并不能对编织袋进行检测,相比较而言,两个单位剂量的聚乳酸剂刚好可以对编织袋进行检测,少数编织袋会发生破裂,多数编织袋仅会发生小撕口,并不影响编织袋的再生改性,这样就在多次试验中确定了聚乳酸剂的检测剂量,既保证废旧编织袋的再生质量,同时又保证了编织袋的再造数量,由此在后续检测中,对液缸14的上腔内部输入两个再带三分之二个单位量的进液量即可对编织袋进行夹持和检测。
推板41的左侧固定有伸缩杆39,伸缩杆39的两侧开设有扩径口40,通块一36左侧的通气块左腔与通块二37内的球囊34相通,通块二37左侧的通气块左腔与通块三38内的球囊34相通,通块一36、通块二37、通块三38的右侧均安装有同尺寸管道,管道均位于检测盒24的内部且其另一端与储液管18的内部相通,储液管18与下方的喷口33固定连接,在通气块打通过程中,弹簧管受挤压并且其内部的气体推动左侧的推板41向左滑动,推板41对左侧伸缩杆39施加向左推力,伸缩杆39压缩并对推板41施加向右的支撑力,当推板41移动到扩径口40处时,通气块内部打通,气体经推板41的上下两侧进入到下个通块内的球囊34的内部中,这样就打通了下个通块内的通液管道,从而实现不同剂量聚乳酸剂的输出。
检测腔11的外部安装有进液泵23,进液泵23的内部与液缸14的内部管道连接,压板1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漏孔22,压板13的内部轴承连接有若干滚筒21,压板13的外部设置有电机,若干滚筒21的内部与外部电机电连接,检测腔11的左侧下方设置有进袋口25,检测腔11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出袋口26,检测腔11的后侧固定有进流管16,检测腔11的前侧设置有出液口,当正式进行检测时,进液泵23进液时确定好进液及回液时间,压板13外的电机带动滚筒21同方向缓慢转动,且后侧的进流管16不断对压板13上的编织袋进行冲洗,当编织袋从进袋口25滑动到压板13的上方时,抓手杆20对编织袋进行夹持和检测,在固定检测时间里,若编织袋发生破裂,抓手杆20的底部与弹板27之间将失去夹持力,弹板27回升并触发抓手杆20上升,破裂的编织袋在进流管16的水流引导下从出液口排出并进入到下侧的收集腔12内部,若在规定时间内,编织袋在聚乳酸剂的作用下未破裂,那么在进液泵23回流过程,抓手杆20向上滑动且编织袋的四周失去夹持力,编织袋在滚筒21的带动下从右侧的出袋口26排出,以方便进行下一步工序。
该塑料生产工艺中清除油渍包括如下步骤:
S1、废旧编织袋预先分类,将回收的编织袋进行用途分类,以方便对同种类编织袋进行集中检测;
S2、废旧编织袋有无毒分类,将上一步同种类的编织袋放入大型圆筒中进行清水搅拌清洗,由于有毒编织袋内部成分中的聚氯乙烯密度大于水密度,因此将沉于水底,而无毒编织袋内部的聚丙烯密度小于水,因此其会上浮至水面;
S3、捞取无毒编织袋,有毒编织袋不能用于再生改性的造粒过程之中,应将其进行焚烧或填埋,之后将无毒的编织袋进行捞取,并将其倒入进口箱,以此进行废旧编织袋表面的油渍清除工序,因为编织袋表面的油渍会使得后续的检测过程中,抓手杆不能对夹持的编织袋进行紧固,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S4、感应块的挤压程度判断除油剂的剂量,废旧编织袋经进口箱对下方的感应块进行挤压,通过感应块内部对缸体一内部的充气量来对球体内部的除油剂进行不同量的挤压,从而防止除油剂剂量的过量或不足;
S5、翻轮对编织袋进行除油擦拭以及有序输送,翻轮在转轴的带动下进行翻转,而堆积在感应块上方的编织袋受重力作用向下滑动,此时翻轮与编织袋充分接触,并对混有除油剂的编织袋进行摩擦清洗,同时编织袋在翻轮的带动下依次通过进袋口进入到压板的上方,以此实现对编织袋的夹持。
检测机构确定聚乳酸剂用量包括如下步骤:
A1、单个编织袋依次进入到压板上方,启动进液泵并通过液量控制实现推杆的下移,以使抓手杆对编织袋的四角固定;
A2、当抓手杆对编织袋进行固定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控制进液量,从而实现三种程度的夹持,而三种程度的夹持分别对应检测盒内部通过聚乳酸剂的剂量,聚乳酸剂进储液管并通喷口喷出,从而实现后续对下方编织袋的强度检测;
A3、通过不同程度聚乳酸剂的进入,压板上方的编织袋的强度会减弱,当某单位量的聚乳酸剂浸湿编织袋,且编织袋在抓手杆的夹持下一旦撕裂后,就会使弹板与抓手杆之间失去挤压物,撕裂后的编织袋只能在后侧水流的作用下从前侧出口排出,并进入到下方的收集腔的内部,可见此编织袋的成分已不足以进行再次改性造粒,而当某单位量的聚乳酸剂剂量未能使编织袋破裂,说明此编织袋的内部成分可以进行再次改性造粒;
A4、当确定好聚乳酸剂的检测剂量时,通过控制进液泵的进液量来进行编织袋的筛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包括进口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箱(1)的下方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的右侧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清洁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安装有管道,所述检测机构的下方固定有收集腔(12);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有检测腔(11),所述检测腔(11)的外部设置有进液泵(23),所述检测腔(11)的内部安装有液缸(14),所述液缸(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5),所述活塞板(15)的下方固定有推杆(17),所述推杆(17)的下端固定有圆盘(19),所述圆盘(19)的内部开设有四组滑槽(28),四组所述滑槽(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9),所述滑块(29)的下侧固定有抓手杆(20),所述抓手杆(20)的中间设置有转动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有洗涤池(2),所述洗涤池(2)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块(3),所述洗涤池(2)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安装有缸体一(4),所述缸体一(4)的内部分为上下腔,所述缸体一(4)的上腔与感应块(3)的内部气管连接,所述缸体一(4)的上腔与下腔之间设置有分界板,所述缸体一(4)的下腔内部安装有球体(5),所述球体(5)为弹性材质,所述球体(5)的内部填充有除油剂,所述球体(5)的下方固定有除油剂进口管,所述除油剂进口管的内部安装有进液阀(6),所述洗涤池(2)的一侧安装有两组喷剂盘(7),两组所述喷剂盘(7)的内部与球体(5)的内部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剂盘(7)的同侧池壁上固定有三组圆柱块(8),三组所述圆柱块(8)的内部均轴承连接有转轴(9),所述洗涤池(2)的外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转轴(9)的内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转轴(9)的表面上均固定有翻轮(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9)的中央开设有喷口(33),所述喷口(33)的外部安装有四组气腔(32),四组所述气腔(32)位于相应滑槽(28)的内部,所述圆盘(19)的外部设置有集气块,所述气腔(32)的内部与集气块的内部管道相通,所述气腔(32)与滑块(29)之间设置有垫板(31),所述垫板(31)的一端面与气腔(32)的一侧弹簧连接,所述检测腔(11)与收集腔(12)之间安装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的四个直角处均设置有弹板(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8)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30),所述卡槽(30)的内部均设置有三个限位槽,所述推杆(17)的内部安装有检测盒(24),所述检测盒(24)的一端管道连接有储液管(18),所述储液管(18)的内部填充有聚乳酸剂,所述检测盒(24)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通块一(36)、通块二(37)、通块三(38),所述通块一(36)、通块二(37)、通块三(38)的内部均安装有球囊(34),所述球囊(34)的上方均设置有卡口(35),所述通块一(36)内球囊(34)与集气块的内部管道相通,所述通块一(36)和通块二(37)的左侧均安装有通气块,所述通气块的内部分为左右腔,所述通气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41),若干所述球囊(34)的左侧分别与通块一(36)、通块二(37)、通块三(38)左侧通气块内的推板(41)端面弹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1)的左侧固定有伸缩杆(39),所述伸缩杆(39)的两侧开设有扩径口(40),所述通块一(36)左侧的通气块左腔与通块二(37)内的球囊(34)相通,所述通块二(37)左侧的通气块左腔与通块三(38)内的球囊(34)相通,所述通块一(36)、通块二(37)、通块三(38)的右侧均安装有同尺寸管道,所述管道均位于检测盒(24)的内部且其另一端与储液管(18)的内部相通,所述储液管(18)与下方的喷口(3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11)的外部安装有进液泵(23),所述进液泵(23)的内部与液缸(14)的内部管道连接,所述压板(1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漏孔(22),所述压板(13)的内部轴承连接有若干滚筒(21),所述压板(13)的外部设置有电机,若干所述滚筒(21)的内部与外部电机电连接,所述检测腔(11)的左侧下方设置有进袋口(25),所述检测腔(11)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出袋口(26),所述检测腔(11)的后侧固定有进流管(16),所述检测腔(11)的前侧设置有出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塑料生产工艺中清除油渍包括如下步骤:
S1、废旧编织袋预先分类,将回收的编织袋进行用途分类,以方便对同种类编织袋进行集中检测;
S2、废旧编织袋有无毒分类,将上一步同种类的编织袋放入大型圆筒中进行清水搅拌清洗,由于有毒编织袋内部成分中的聚氯乙烯密度大于水密度,因此将沉于水底,而无毒编织袋内部的聚丙烯密度小于水,因此其会上浮至水面;
S3、捞取无毒编织袋,有毒编织袋不能用于再生改性的造粒过程之中,应将其进行焚烧或填埋,之后将无毒的编织袋进行捞取,并将其倒入进口箱,以此进行废旧编织袋表面的油渍清除工序,因为编织袋表面的油渍会使得后续的检测过程中,抓手杆不能对夹持的编织袋进行紧固,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S4、感应块的挤压程度判断除油剂的剂量,废旧编织袋经进口箱对下方的感应块进行挤压,通过感应块内部对缸体一内部的充气量来对球体内部的除油剂进行不同量的挤压,从而防止除油剂剂量的过量或不足;
S5、翻轮对编织袋进行除油擦拭以及有序输送,翻轮在转轴的带动下进行翻转,而堆积在感应块上方的编织袋受重力作用向下滑动,此时翻轮与编织袋充分接触,并对混有除油剂的编织袋进行摩擦清洗,同时编织袋在翻轮的带动下依次通过进袋口进入到压板的上方,以此实现对编织袋的夹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确定聚乳酸剂用量包括如下步骤:
A1、单个编织袋依次进入到压板上方,启动进液泵并通过液量控制实现推杆的下移,以使抓手杆对编织袋的四角固定;
A2、当抓手杆对编织袋进行固定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控制进液量,从而实现三种程度的夹持,而三种程度的夹持分别对应检测盒内部通过聚乳酸剂的剂量,聚乳酸剂进储液管并通喷口喷出,从而实现后续对下方编织袋的强度检测;
A3、通过不同程度聚乳酸剂的进入,压板上方的编织袋的强度会减弱,当某单位量的聚乳酸剂浸湿编织袋,且编织袋在抓手杆的夹持下一旦撕裂后,就会使弹板与抓手杆之间失去挤压物,撕裂后的编织袋只能在后侧水流的作用下从前侧出口排出,并进入到下方的收集腔的内部,可见此编织袋的成分已不足以进行再次改性造粒,而当某单位量的聚乳酸剂剂量未能使编织袋破裂,说明此编织袋的内部成分可以进行再次改性造粒;
A4、当确定好聚乳酸剂的检测剂量时,通过控制进液泵的进液量来进行编织袋的筛选。
CN202110771272.1A 2021-07-08 2021-07-08 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Active CN113665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1272.1A CN113665029B (zh) 2021-07-08 2021-07-08 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1272.1A CN113665029B (zh) 2021-07-08 2021-07-08 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5029A CN113665029A (zh) 2021-11-19
CN113665029B true CN113665029B (zh) 2023-03-28

Family

ID=7853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1272.1A Active CN113665029B (zh) 2021-07-08 2021-07-08 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50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12515A1 (en) * 2000-09-19 2005-03-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for recycling plastic products
CN109551664A (zh) * 2018-12-07 2019-04-02 开平市源成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旋流型的废塑料破碎分选清洗系统
CN212795531U (zh) * 2020-04-29 2021-03-26 晋江鑫泰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薄膜再利用的加工设备
CN212948636U (zh) * 2020-05-12 2021-04-13 董衡 一种农业废旧地膜清洗造粒回收装置
CN111632854A (zh) * 2020-06-08 2020-09-08 永康本元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成型塑料件的检测清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5029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5220U (zh) 一种洗衣机
CN1782646A (zh) 自洁式离心颗粒干燥器及其方法
CN104652098A (zh) 一种自动投放添加剂的洗衣机及方法
TW294737B (zh)
CN109940786B (zh) 一种白色垃圾回收设备
CN202962956U (zh) 一种塑料清洗装置
CN201079786Y (zh) 一种卧式废旧塑料高速清洗机
CN104074023A (zh) 洗衣机及洗衣控制方法
CN113665029B (zh) 基于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及工艺
CN108746016A (zh) 一种汽车模具用循环高效清洗装置
CN208101074U (zh) 一种3d打印零件的清洗装置
CN207197217U (zh) 一种逆流式大米清洗烘干装置
CN204602672U (zh) 一种柔性树脂版自动清洗机
CN207524371U (zh) 一种市政垃圾桶清洗装置
CN202096469U (zh) 滴丸脱油干燥机
CN208131541U (zh) 一种精密模具加工用表面清洗装置
CN208879286U (zh) 一种回收塑料预清洗机
CN113007462B (zh) 一种抗压型路政pvc管材
CN208343227U (zh) 一种新型塑料清洗装置
CN213068876U (zh) 一种尿液化学分析仪器
CN211679193U (zh) 一种塑料瓶循环热洗装置
CN111890597B (zh) 一种pe料回收处理装置
CN212227660U (zh) 一种螺旋烘干机
CN103121022B (zh) 节能高效塑料清洗机
CN209697608U (zh) 混凝土骨料精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