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3495B -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3495B
CN113663495B CN202110691031.6A CN202110691031A CN113663495B CN 113663495 B CN113663495 B CN 113663495B CN 202110691031 A CN202110691031 A CN 202110691031A CN 113663495 B CN113663495 B CN 1136634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alkali absorption
alkali
uni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1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3495A (zh
Inventor
宋开荣
胡兵
李顺彬
杜峰
赵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Zedong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Zedong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Zedong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Zedong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10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3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3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3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3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3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54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56Nitrogen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9/00Nitrates of sodium, potassium or alkali metals in gener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40Nitrogen compounds
    • B01D2257/404Nitrogen oxides other than dinitrogen ox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该系统,包括: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碱吸收单元、碱液存储单元、吸收液存储单元和排空筒;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进气口分别与空气和氮氧化物生产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碱吸收单元的进气口分别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碱吸收单元的出气口与排空筒通过管道连通。本发明的系统和工艺能够在提高中和液亚硝比的同时降低尾气中一氧化氮的排放量,且碱液吸收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硝酸钠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工业上一般通过碱吸收氮氧化物的方式生产两钠产品。在碱吸收过程中,提高碱吸收系统操作压力,有利于一氧化氮向二氧化氮转化,进一步提高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减小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但压力过高,也会降低中和液的亚硝比。
由于亚硝酸钠的价格远高于硝酸钠,提高中和液的亚硝比以便更多的制备高价格的亚硝酸钠产品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提高亚硝比的方法为采用较低的NOx氧化度和较大的喷淋量。但NOx氧化度低又不利于降低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兼顾高中和液亚硝比和低氮氧化物尾气排放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包括: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碱吸收单元、碱液存储单元、吸收液存储单元和排空筒;
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进气口分别与空气和氮氧化物生产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碱吸收单元的进气口分别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碱吸收单元的出气口与排空筒通过管道连通;碱吸收单元的进液口与碱液存储单元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碱吸收单元的出液口与吸收液存储单元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的低氧化度NOx气体进入第一碱吸收塔,经第一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直接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的低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二碱吸收塔,经第二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进入第三碱吸收塔、经第三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四碱吸收塔,经第四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五碱吸收塔,经第五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六碱吸收塔,经第六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经排气筒排经处理后放到空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系统和工艺能够在提高中和液亚硝比的同时降低尾气中一氧化氮的排放量,且碱液吸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碱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包括: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碱吸收单元4、碱液存储单元5、吸收液存储单元6和排空筒7。碱吸收单元4的进气口分别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碱吸收单元4的出气口与排空筒7通过管道连通;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进气口分别与空气和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以便使低氧化度的NOx气体在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中被空气氧化;碱吸收单元4的进液口与碱液存储单元5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碱吸收单元4的出液口与吸收液存储单元6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
其中,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冷凝器31和氧化塔32,冷凝器31的进气口分别与空气和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的出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氧化塔32的出气口与碱吸收单元4通过气体管道连通。进一步地,冷凝器31的冷凝液出口、氧化塔32的出液口分别与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进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通,冷凝器31用于冷却NOx气体,氧化塔32用于冷却NOx气体并使NOx气体与空气充分反应提高NOx气体的氧化度,冷却后产生的冷凝酸进入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这种设置方式,可使氮氧化物气体依次进入冷凝器31和氧化塔32中经除水、降温、氧化后再进入碱吸收单元4,以便调节进入碱吸收单元4的氮氧化物气体的氧化度,最终实现提高亚硝比、降低尾气中一氧化氮含量的目的。
其中,碱吸收单元4包括通过气体管道依次首尾连通的6个碱吸收塔。具体地,沿气体运动方向,碱吸收塔依次为:第一碱吸收塔、第二碱吸收塔、第三碱吸收塔、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第一碱吸收塔的进气口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六碱吸收塔的出气口与排空筒7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碱吸收塔的进气口还分别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这种设置方式,可降低第一碱吸收塔的吸收负荷,提高亚硝比。
进一步地,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出气口分别与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的进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这种设置方式,可使经除水、降温和氧化后的高氧化度NOx气体分别进入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和第六碱吸收塔中,以便调节进入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和第六碱吸收塔内NOx气体的氧化度、降低塔温,以提高亚硝比、并降低尾气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每个碱吸收塔均包括塔体401和在塔体40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填料层402和喷淋层403。喷淋层403的进液口与碱液存储单元5的出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通,从而使碱液存储单元4内的碱液进入喷淋层403并喷出,并与氮氧化物气体在填料层402接触。具体地,填料层402为不锈钢填料层,喷淋层403选用槽盘式分布器。本发明通过选用SM250不锈钢规整填料替代现有的Φ76陶瓷矩鞍环填料,比表面积由86m2/m3增加到250m2/m3,单塔填料的比表面积将提高190.7%,孔隙率由75%增加到97%,这对提高碱塔吸收效率,降低碱塔阻力有很大的帮助;将现有塔盘式分布器改为槽盘式分布器,液体分布器对碱吸收塔的性能影响很大,液体预分布不均,填料层有效润湿面积就会相应减少,甚至发生液体偏流现象,从而影响吸收效率及中和液亚硝比。槽盘式分布器与塔盘式分布相比,槽盘式分布器对气、液相分布更均匀,喷淋点密度是塔盘式分布器的数十倍,它兼具液体收集器、液体分布器和气体分布器三者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碱吸收塔的进液口与碱液存储单元5的出液口间的液体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控制阀门404,第一碱吸收塔的出液口与吸收液存储单元6的进液口间的液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液位控制阀门405。第一液位控制阀门404和第二液位控制阀门405间形成液位联锁,以便根据碱吸收塔内液位的变化及时排出吸收液或补充碱液。本发明中采用液位联锁方式为常规方式,在此不作详细介绍。改造前,第一碱吸收塔为间歇式补充碱液,每次在最短时间内补进大量新鲜一次碱液,碱度在250g/L左右,等降到工艺规定的40~60g/L时,再一次性送出,如此循环。大量高碱度溶液进入后,第一碱吸收塔塔温较高,溶液结晶堵塞塔内填料,补液送液流量很大,在送到低液位时会夹带氧化氮气体,并且会产生抢液现象;在一次性送出时,塔内循环液量严重偏低,同时在送出这段时间循环液碱度会继续下降,影响吸收效率和亚硝比。改造后,第一碱吸收塔为连续式补充碱液,始终让吸收液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碱度和循环量,提高吸收效率,避免低碱度送液时的吸收效率和亚硝比下降。
进一步地,每个碱吸收塔塔体401底部的出液口与喷淋层403的进液口间还设置有循环液管道,循环液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实现碱吸收液的循环利用,提高吸收率。
其中,吸收液存储单元6包括贫液贮槽61和中和液贮槽62。第一碱吸收塔、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的出液口分别与贫液贮槽61通过液体管道连通,第二碱吸收塔、第三碱吸收塔的出液口分别与中和液贮槽62通过液体管道连通。贫液是用一次碱液吸收而得,总溶质含量较低;而在贫液中再加一次碱,形成二次碱液,而二次碱液吸收后形成的中和液总溶质含量较高。
本发明中,碱液存储单元5中,碱液贮槽的个数为3~6个,便于通过不同碱吸收塔的工艺要求贮存不同的碱液。
本发明中,该系统还包括转化洗涤塔8,转化洗涤塔8的进气口与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转化洗涤塔8的出气口与第二碱吸收塔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这种设置,有利于去除转化气中携带的酸雾或冷凝酸。具体地,本发明选用的转化洗涤塔8的填料层的高度为6~9m,具体为7m;填料为瓷填料。这种设置能够增加洗涤面积,提高洗涤液与转化气接触几率和延长接触时间,减少带入碱吸收系统的冷凝酸,减少硝酸钠的生成量,提高中和液亚硝比。
进一步地,第一碱吸收塔的循环泵与氧化塔32联锁,转化洗涤塔8与第二碱吸收塔的进气口间的气体管道上安装有快切阀,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中氧化风机的进口阀门和第六碱吸收塔出口阀门为电动控制阀,便于提高自动控制水平。改造前,若碱吸收塔循环泵调停或者故障时,转化气和氧化气仍大量进入碱吸收单元,在缺少一个主力吸收塔的时候,吸收效率严重下降,尾气排放量大幅增加。而改造后,一旦主力循环泵调停或者故障,立即切断转化气和氧化气,避免尾气大量排出。
本发明中,其余管道上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泵、流量计和阀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的低氧化度NOx气体进入第一碱吸收塔,经第一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直接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低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二碱吸收塔,经第二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进入第三碱吸收塔、经第三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四碱吸收塔,经第四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五碱吸收塔,经第五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六碱吸收塔,经第六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经排气筒排经处理后放到空气中。
本发明的工艺中,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和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低氧化度NOx气体经第一碱吸收塔、第二碱吸收塔和第三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NOx气体氧化度降低,有效气体与碱吸收液接触几率下降,吸收效率下降。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和第六碱吸收塔配高氧化度NOx气体,尽量达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比例为50:50,以便提高整塔吸收效率,降低尾气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进一步地,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压力为0.057~0.06MPa,氧化量(即加氨量)为1050~1100m3/h;碱吸收单元压力0.045~0.055MPa。具体地,第一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5~0.055MPa,第二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5~0.053MPa,第三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48~0.052MPa,第四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48~0.052MPa,第五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47~0.050MPa,第六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45~0.048MPa。
进一步地,第一碱吸收塔的温度为80~85℃,碱度为45~60g/L,吸收液比重为1.26~1.30;第二碱吸收塔的温度为78~82℃,碱度为2.12~5.3g/L,吸收液比重为1.22~1.26;第三碱吸收塔的温度为78~82℃,碱度为2.12~5.3g/L,吸收液比重为1.22~1.26;第四碱吸收塔的温度为55~60℃,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第五碱吸收塔的温度为50~55℃,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第六碱吸收塔的温度为45~50℃,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
进一步地,第一碱吸收塔的补送液流量为7~9m3/h;第一碱吸收塔、第二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的循环液流量为190~210m3/h,第三碱吸收塔、第四碱吸收塔和第五碱吸收塔的循环液流量170~190m3/h。
实施例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包括: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碱吸收单元4、碱液存储单元5、吸收液存储单元6和排空筒7。
其中,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冷凝器31和氧化塔32,冷凝器31的进气口分别与空气和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的出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冷凝器31的冷凝液出口、氧化塔32的出液口分别与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进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通。
其中,碱吸收单元4包括通过气体管道依次首尾连通的6个碱吸收塔。具体地,沿气体运动方向,碱吸收塔依次为:第一碱吸收塔、第二碱吸收塔、第三碱吸收塔、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第一碱吸收塔的进气口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六碱吸收塔的出气口与排空筒7通过管道连通。进一步地,第二碱吸收塔的进气口还分别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的进气口分别与氧化塔32的出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
更进一步地,每个碱吸收塔均包括塔体401和在塔体40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填料层402和喷淋层403。喷淋层403的进液口与碱液存储单元5的出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通,从而使碱液存储单元4内的碱液进入喷淋层403并喷出,并与氮氧化物气体在填料层402接触。具体地,填料层402为不锈钢填料层,喷淋层403选用槽盘式分布器。
其中,吸收液存储单元6包括贫液贮槽61和中和液贮槽62。第一碱吸收塔、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的出液口分别与贫液贮槽61通过液体管道连通,第二碱吸收塔、第三碱吸收塔的出液口分别与中和液贮槽62通过液体管道连通。贫液是用一次碱液吸收而得,总溶质含量较低;而在贫液中再加一次碱,形成二次碱液,而二次碱液吸收后形成的中和液总溶质含量较高。
进一步地,第一碱吸收塔的进液口与碱液存储单元5的出液口间的液体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控制阀门404,第一碱吸收塔的出液口与贫液贮槽61的进液口间的液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液位控制阀门405。第一液位控制阀门404和第二液位控制阀门405间形成液位联锁,以便根据碱吸收塔内液位的变化及时排除吸收液或补充碱液。
进一步地,每个碱吸收塔塔体401底部的出液口与喷淋层403的进液口间还设置有循环液管道,循环液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本发明中,碱液存储单元5中,碱液贮槽的个数为6个。
本发明中,该系统还包括转化洗涤塔8,转化洗涤塔8的进气口与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转化洗涤塔8的出气口与第二碱吸收塔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具体地,本发明选用的转化洗涤塔8的填料层的高度为7m;填料为瓷填料。
进一步地,第一碱吸收塔的循环泵与氧化塔32联锁,转化洗涤塔8与第二碱吸收塔的进气口间的气体管道上安装有快切阀,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中氧化风机的进口阀门和第六碱吸收塔出口阀门为电动控制阀。
本发明中,其余管道上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泵、流量计和阀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的低氧化度NOx气体进入第一碱吸收塔,经第一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直接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低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二碱吸收塔,经第二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进入第三碱吸收塔、经第三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四碱吸收塔,经第四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五碱吸收塔,经第五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3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六碱吸收塔,经第六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经排气筒排经处理后放到空气中。
进一步地,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压力为0.057~0.06MPa,氧化量为1050~1100m3/h;第一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5~0.055MPa,第二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5~0.053MPa,第三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48~0.052MPa,第四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48~0.052MPa,第五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47~0.050MPa,第六碱吸收塔的压力为0.045~0.048MPa。
进一步地,第一碱吸收塔的温度为80~85℃,碱度为45~60g/L,吸收液比重为1.26~1.30;第二碱吸收塔的温度为78~82℃,碱度为2.12~5.3g/L,吸收液比重为1.22~1.26;第三碱吸收塔的温度为78~82℃,碱度为2.12~5.3g/L,吸收液比重为1.22~1.26;第四碱吸收塔的温度为55~60℃,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第五碱吸收塔的温度为50~55℃,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第六碱吸收塔的温度为45~50℃,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
进一步地,第一碱吸收塔的补送液流量为8m3/h;第一碱吸收塔、第二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的循环液流量为200m3/h,第三碱吸收塔、第四碱吸收塔和第五碱吸收塔的循环液流量180m3/h。
对比例
与实施例相比,区别仅在于,对比例的第一碱吸收塔和碱液存储单元5、吸收液存储单元6间未形成液位联锁,而是间歇式补加碱液;第二碱吸收塔和第三碱吸收塔的碱度为45~60g/L;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1和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2的低氧化度NOx气体至直接进入第一碱吸收塔,经第一碱吸收塔处理后再依次进入其余碱吸收塔。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碱吸收塔(1#塔)的流量
由表1可知,1#塔在补送共13分钟的时间里,吸收效率是下降的,造成溶液亚硝比不稳定、尾气排放量增大;同时补液送液流量很大,在送到低液位时会夹带氧化氮气体,并且会产生抢液现象;实施例的工艺连续稳定。
表2不同工艺下碱吸收塔(1~6#塔)、中和液、贫液的亚硝比
1#塔 2#塔 3#塔 4#塔 5#塔 6#塔 中和液 贫液
实施例 19.28 11.82 12.05 12.49 23.51 20.3 12.0 18.13
对比例 11.12 8.01 9.0 11.33 21.65 19.5 8.27 11.64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工艺亚硝比均大幅上升。贫液和中和液亚硝比进一步提升。
表3不同工艺下碱吸收单元尾气中一氧化氮含量
一氧化氮含量(mg/m3)
实施例 1100
对比例 1900
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尾气中一氧化氮含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碱吸收单元、碱液存储单元、吸收液存储单元和排空筒;
所述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进气口分别与空气和氮氧化物生产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碱吸收单元的进气口分别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碱吸收单元的出气口与排空筒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碱吸收单元的进液口与碱液存储单元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碱吸收单元的出液口与吸收液存储单元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冷凝器和氧化塔,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分别与空气和氮氧化物生产单元的出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氧化塔的出气口与碱吸收单元通过气体管道连通;
所述碱吸收单元包括通过气体管道依次首尾连通的第一碱吸收塔、第二碱吸收塔、第三碱吸收塔、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所述第一碱吸收塔的进气口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六碱吸收塔的出气口与排空筒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碱吸收塔的进气口还分别与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出气口分别与第四碱吸收塔、第五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的进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碱吸收塔的进液口与所述碱液存储单元的出液口间的液体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控制阀门,所述第一碱吸收塔的出液口与所述吸收液存储单元的进液口间的液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液位控制阀门,所述第一液位控制阀门和所述第二液位控制阀门间形成液位联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碱吸收塔均包括塔体和在塔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填料层和喷淋层;所述填料层为不锈钢填料层,所述喷淋层选用槽盘式分布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转化洗涤塔,所述转化洗涤塔的进气口与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转化洗涤塔的出气口与第二碱吸收塔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转化洗涤塔的填料层的高度为6~9m,填料为瓷填料。
4.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的低氧化度NOx气体进入第一碱吸收塔,经第一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直接来自氮氧化物生产单元、亚硝酸钠母液转化单元的低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二碱吸收塔,经第二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进入第三碱吸收塔、经第三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四碱吸收塔,经第四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五碱吸收塔,经第五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与来自氮氧化物预处理单元的高氧化度NOx气体汇合进入第六碱吸收塔,经第六碱吸收塔吸收处理后经排气筒排经处理后放到空气中;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用于执行所述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吸收单元压力0.045~0.055MPa;所述第一碱吸收塔的温度为80~85℃,碱度为45~60g/L,吸收液比重为1.26~1.30;所述第二碱吸收塔的温度为78~82℃,碱度为2.12~5.3g/L,吸收液比重为1.22~1.26;第三碱吸收塔的温度为78~82℃,碱度为2.12~5.3g/L,吸收液比重为1.22~1.26;所述第四碱吸收塔的温度为55~60℃,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所述第五碱吸收塔的温度为50~55℃,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所述第六碱吸收塔的温度为45~50℃,碱度为80~100g/L,吸收液比重为1.13~1.17;所述第一碱吸收塔的补送液流量为7~9m3/h;所述第一碱吸收塔、第二碱吸收塔、第六碱吸收塔的循环液流量为190~210m3/h,所述第三碱吸收塔、第四碱吸收塔和第五碱吸收塔的循环液流量170~190m3/h。
CN202110691031.6A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Active CN113663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1031.6A CN113663495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1031.6A CN113663495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3495A CN113663495A (zh) 2021-11-19
CN113663495B true CN113663495B (zh) 2023-11-24

Family

ID=78538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1031.6A Active CN113663495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34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5725B (zh) * 2022-05-07 2023-05-16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
CN115155287A (zh) * 2022-06-16 2022-10-11 西安明时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升两钠生产装置中转化气效率的工艺
CN115155277A (zh) * 2022-06-16 2022-10-11 西安明时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硝盐生产中降低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4271A (en) * 1977-01-31 1978-08-18 Ube Ind Ltd Absorbing and removing method of nox in exhaust gas
EP0292823A2 (de) * 1987-05-27 1988-11-30 Bayer Antwerpen N.V. Verfahren zur NO-Rückgewinnung aus dem bei der Ammoniumnitritherstellung anfallenden Abgas
RU2069173C1 (ru) * 1993-09-07 1996-11-2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зот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 продуктов органического синтеза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нитрита натрия
JP2003170025A (ja) * 2001-12-11 2003-06-17 Mitsubishi Kakoki Kaisha Ltd 排ガス中の窒素酸化物除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1783294U (zh) * 2010-09-01 2011-04-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硝盐生产尾气中nox气体的治理装置
CN102078752A (zh) * 2010-12-27 2011-06-01 南京大学 多级氧化吸收氮氧化物废气制备亚硝酸钠的方法
JP2013212437A (ja) * 2012-03-30 2013-10-17 Jfe Engineering Corp ガス処理装置
CN106669390A (zh) * 2015-11-05 2017-05-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一种含NOx工艺尾气的脱硝处理方法
WO2017106277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Cannon Technology, Inc.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contaminants from flue gas streams
CN108654532A (zh) * 2018-03-07 2018-10-16 临沂鲁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两钠转化生产硝酸钠的装置和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10391B2 (en) * 2018-01-25 2021-09-07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 Construction Co., Ltd. System for simultaneously removing nitrogen oxides (NOx) and sulfur oxides (SOx) from exhaust ga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4271A (en) * 1977-01-31 1978-08-18 Ube Ind Ltd Absorbing and removing method of nox in exhaust gas
EP0292823A2 (de) * 1987-05-27 1988-11-30 Bayer Antwerpen N.V. Verfahren zur NO-Rückgewinnung aus dem bei der Ammoniumnitritherstellung anfallenden Abgas
RU2069173C1 (ru) * 1993-09-07 1996-11-2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зот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 продуктов органического синтеза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нитрита натрия
JP2003170025A (ja) * 2001-12-11 2003-06-17 Mitsubishi Kakoki Kaisha Ltd 排ガス中の窒素酸化物除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1783294U (zh) * 2010-09-01 2011-04-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硝盐生产尾气中nox气体的治理装置
CN102078752A (zh) * 2010-12-27 2011-06-01 南京大学 多级氧化吸收氮氧化物废气制备亚硝酸钠的方法
JP2013212437A (ja) * 2012-03-30 2013-10-17 Jfe Engineering Corp ガス処理装置
CN106669390A (zh) * 2015-11-05 2017-05-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一种含NOx工艺尾气的脱硝处理方法
WO2017106277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Cannon Technology, Inc.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contaminants from flue gas streams
CN108654532A (zh) * 2018-03-07 2018-10-16 临沂鲁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两钠转化生产硝酸钠的装置和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3495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63495B (zh)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CN103223292B (zh) 酸性尾气氨法烟气治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92576B (zh) 一种脱除裂解气中酸性气体的方法
CN107551813B (zh) 一种船舶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及其装置
CN103920384A (zh) 一种常压法吸收高浓度氮氧化物的设备
CN113511659A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装置和方法
CN110787766A (zh) 一种制备脂肪酸丁酯的塔式反应装置及工艺
CN107051158A (zh) 一种用于硫酸尾气处理的过氧化氢脱硫装置及方法
CN202226657U (zh) 一种吸收氯化氢制盐酸的生产系统
CN105236451B (zh) 一种连续转化生产硝酸钠的方法和设备
CN220317417U (zh) 硫酸系统干吸工段热回收装置及硫酸生产线
CN106345288A (zh) 一种利用磷矿浆处理含硫烟气的方法和系统
CN201609626U (zh) 利用烟气脱氯生产盐酸的工艺在氨法烟气脱硫中应用的装置
CN109381887B (zh) 变换单元高氨氮酸性冷凝液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3402928U (zh) 一种仲钨酸铵生产过程中的含氨废气/汽的资源化处理工艺系统
CN215208573U (zh) 一种高氨废水吹脱系统
CN114669193A (zh) 一种用于水泥厂低温scr脱硝的还原剂供给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4210042U (zh) 一种氨法烟气脱硫的装置系统
CN206676219U (zh) 一种用于硫酸尾气处理的过氧化氢脱硫装置
CN217220901U (zh) 一种控制气溶胶和氨逃逸的氨法脱硫装置
CN220550010U (zh) 一种用于间接空冷循环水系统的防腐蚀装置
CN212409430U (zh) 用于电厂烟气余热回收和消白烟的大型填料冷却塔装置
CN210559384U (zh) 一种高效三氧化硫吸收塔系统
CN114618276B (zh) 一种控制气溶胶和氨逃逸的氨法脱硫方法
CN203683103U (zh) 以co2为媒介回收led氮化镓生产炉废氨气为工业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