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5654A - 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5654A
CN113655654A CN202110895292.XA CN202110895292A CN113655654A CN 113655654 A CN113655654 A CN 113655654A CN 202110895292 A CN202110895292 A CN 202110895292A CN 113655654 A CN113655654 A CN 113655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
dimming
layer
spacers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52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52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56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5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565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6Spacers having different siz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结构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电致调光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一侧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电致调光层包括电致调光材料以及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起支撑作用的间隔物;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分散的一部分或全部间隔物位置固定,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电致调光层上待弯折的区域;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分散的间隔物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在经受弯折的处理后,具有均匀的盒厚。

Description

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致调光是指利用调光材料的透射、散射现象,在通断电状态下,出现透明或不透明的现象。目前PLDC(聚合物分散液晶)等调光膜广泛应用于大面积投影屏幕、建筑和汽车门窗、玻璃幕墙、房间内部隔断等场合。
在PDLC中,一般添加一定量的间隔子(Spacer)做支撑,支撑起一个液晶盒,实现盒厚(cell gap)的均匀和稳定,但将这种调光膜用于弯折造型时,会出现弯折处盒厚变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弯折时盒厚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电致调光组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致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电致调光层;
所述第一透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
所述电致调光层包括电致调光材料以及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起支撑作用的间隔物;
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分散的一部分或全部间隔物位置固定,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电致调光层上待弯折的区域;
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分散的间隔物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致调光组件的制备方法。
所述电致调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
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设有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一侧的预设位置形成位置固定的间隔物,得到第一中间板;
于第二透明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
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电致调光预聚物,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中分散有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的间隔物,得到第二中间板;
将所述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位组合,对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进行固化处理使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形成电致调光材料,所述电致调光材料及分散在其中的所述间隔物构成电致调光层,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电致调光层上待弯折的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体,包括盖板以及设于所述盖板上的上述电致调光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电致调光组件或壳体。
与传统方案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电致调光组件的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固定设置了间隔物,预设位置为所述电致调光层上待弯折的区域,由于该处间隔物固定设置,可以提供支撑力,抵抗弯折受力导致的预设位置处盒厚变化,避免功能失效。同时,在除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搭配使用能够随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间隔物,较好地控制间隙,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弯折时,整体盒厚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电致调光组件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术语
除非另外说明或存在矛盾之处,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或短语具有以下含义:
本文中,“一种或几种”指所列项目的任一种、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其中,“几种”指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
本发明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发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中,PDLC指聚合物分散液晶,是液晶以微米级液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液晶自由取向时,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两者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从而进行显示。
本发明中,OCA指光学胶带,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的优点。
本发明中,Spacer指间隔物,是非感光聚合物,在TFT-LCD制程中,传统的LCD间隙控制材料为球状,采用喷雾的方法分散在TFT基板上用来控制盒厚的圆球型颗粒。
本发明中,PS(Photo Spacer),指感光聚合物,可通过光刻在固定位置通过曝光显影形成固定高度的柱状物,用于液晶显示面板。
电致调光是指利用调光材料的透射、散射现象,在通断电状态下,出现透明或不透明的现象。目前PLDC(聚合物分散液晶)等调光膜广泛应用于大面积投影屏幕、建筑和汽车门窗、玻璃幕墙、房间内部隔断等场合。
在一个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公开了光固化材料、液晶材料、引发剂、Spacer、表面活性剂等组分组成的PDLC调光材料,可用在调光膜或调光玻璃上。在该方案中,PDLC调光材料直接贴在建筑用的平面玻璃上,或把PDLC调光材料夹在两层平面玻璃之间,此时,PDLC调光材料仅仅受到垂直于玻璃表面的压力,没有受到平行于玻璃表面的剪切力,因而只要在PDLC调光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Spacer做支撑,就可以实现盒厚的均匀和稳定。然而,这类PDLC调光材料仅仅适合用于平面结构。
在另一个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在混合液体中加入球形Spacer微珠的PDLC材料,使用30mW/cm2的LED紫外灯固化形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也即电致调光层。该调光层与玻璃基板、装饰层相组合可作为电子产品的外壳使用。该方案也是在聚合物中加入了不易压缩的Spacer,虽然这类PDLC材料可以用于制备柔性器件,解决平面垂直受压导致的盒厚变化,但未提及如何解决弯折导致的盒厚变小的问题。
本申请发明人经过研究认为,含有Spacer和液晶的聚合物固化形成电致调光材料后,会有一部分Spacer位于液晶微滴中,呈游离状态,当将其用于3D曲面造型时,在弯折的位置,极易发生液晶微滴变形,使Spacer移动,这是导致弯折区域盒厚减小的重要原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弯折时盒厚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电致调光组件。
如图1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包含电致调光组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盖板12以及贴设于所述盖板12上的电致调光组件,所述电致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第二透明基板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电致调光层6;
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6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3;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6一侧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4;
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分散的一部分或全部间隔物位置固定,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电致调光层上待弯折的区域;
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分散的间隔物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
可以理解地,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分散的间隔物可以是全部均位置固定,也可以一部分位置固定。当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分散的一部分间隔物位置固定时,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分散的剩余部分的间隔物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
预设位置分散的间隔物位置固定,可以理解为: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间隔物相对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位置固定。
间隔物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可以理解为,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间隔物相对于电致调光材料的位置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全部间隔物不应理解为对间隔物数量的限制,当间隔物数量为1时,也可以称为全部间隔物。同理,一部分间隔物可不应理解为对间隔物数量的限制。当间隔物数量为1时,也可以称为一部分间隔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致调光层6包括电致调光材料以及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的起支撑作用的第一间隔物7和第二间隔物8;
所述第一间隔物7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层6的预设位置且位置固定;
所述第二间隔物8分散于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且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和第二透明基板2分别独立地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ET)、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PI)和环状环烯烃共聚物(COP)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和第二透明基板2的厚度均为23μm-100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与所述电致调光层6之间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的侧边设有用于形成天线净空区5的留空;所述第一间隔物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间隔物分别独立固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或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间隔物出现在留空处时,第一间隔物固设于留空处的第一透明基板上,当第一间隔物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一透明导电层之间时,第一间隔物固设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
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对应设置,与天线净空区5的留空位置对应处为固化后的电致调光材料。由于留空区域没有导电的物质,因此对天线的影响很小;但是由于没有导电层,因此该区域无法进行雾度和透明状态的变化。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分别独立地选自氧化铟锡(ITO)、掺杂氧化锌(AZO)、氧化锡掺氟(FTO)和金属网格(Metal mesh)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以PET(基底)/ITO(导电层)最为成熟。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方块电阻均为20欧-1000欧。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厚度均为20nm-100n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一侧设置有第一装饰膜10;
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4一侧设置有第二装饰膜11。
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饰膜10和第二装饰膜11均通过OCA9贴附于第一透明基板1和第二透明基板2上。
可以理解地,第一装饰膜10和第二装饰膜11均与第一透明基板1和第二透明基板2相平齐。
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饰膜10被称为底层装饰膜,第二装饰膜11被称为顶层装饰膜。
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饰膜10通过OCA9与盖板12贴附,构成完整的壳体。
本实施例中,盖板12为透明盖板。
本实施例中,盖板12为曲面盖板,具体为3D盖板。3D盖板在长边的弯曲程度大,在短边的弯曲程度很小或者没有。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为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
可选地,所述电致调光层的厚度为10μm-15μm。
可选地,所述待弯折的区域包括加工时需要弯折的区域和使用时需要弯折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在所述预设位置均匀分布,或者,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在待弯折程度高的区域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待弯折程度低的区域的分布密度。弯折程度越高,受力越大,此时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的分布密度大,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位置对应于所述电致调光层的边缘区域;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的材质为感光聚合物PS,可通过光刻的方法固定分散在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的间隔物的材质为非感光聚合物Spacer。本申请发明人发现,材质为感光聚合物PS的间隔物,在通电和断电状态下一直保持同样的颜色外观状态,在显示区域会对光线产生一定的阻碍,这会导致通电和断电状态下发生外观颜色不均匀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边缘区域相对于整个电致调光层的面积有限,当只在与电致调光层的边缘区域对应的预设位置处通过光刻固定形成材质为感光聚合物PS的间隔物,而在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形成非感光聚合物Spacer,可以避免感光聚合物PS的大量使用,造成通断电外观颜色不均匀的问题。
同理,如果弯折区域相对于整个电致调光层的面积较小时,在预设位置固定形成材质为感光聚合物PS的间隔物,在预设位置外形成材质为非感光聚合物Spacer的间隔物,同样可以起到时电致调光组件在通电和断电时,外观颜色均匀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且位置固定的间隔物为第一间隔物7,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的间隔物为第二间隔物8;第二间隔物8既在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分散,也在预设位置分散。所述第一间隔物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间隔物7等距分布。所述第二间隔物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间隔物8为非感光聚合物,呈球形,第二间隔物8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用于提供支撑,稳定盒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且位置固定的间隔物为第一间隔物7,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的间隔物为第二间隔物8;第二间隔物8既在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分散,也在预设位置分散。随着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功能层的边缘线,相邻的所述第一间隔物7之间的距离渐近。可以理解地,距离渐近指越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的边缘线的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间隔物7之间的距离越近。越靠近边缘线处,弯曲程度越大,第一间隔物7之间的距离越近,分布密度越大,越能在弯折受力时提供更好的支撑。所述第二间隔物8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用于稳定盒厚。
可选地,所述第二间隔物8的分布密度为50-200个/mm2
可选地,所述第二间隔物8选自塑料系树脂粒子、玻璃系棒状粒子和硅氧系球状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地,塑料系树脂粒子为压克力树脂微粒子。
可选地,所述第二间隔物8的粒径为9μm-20μm。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隔物8的粒径为10μm-15μm。
可选地,沿所述电致调光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间隔物7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间隔物8的尺寸。
可选地,沿所述电致调光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间隔物7的尺寸较所述第二间隔物8的尺寸大5%~10%。
可选地,所述第一间隔物7为负性光刻胶,其固化后的模量比电致调光材料高,光刻后可以固定在透明基板或透明导电层上,不会在弯折受力下随形变而相对移动,可以提供支撑力,抵抗弯折受力导致的该区域盒厚变化,避免功能失效。
可选地,第一间隔物7呈柱状,其径向截面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矩形、菱形、十字形等一系列形状,其直径/外接圆直径/对角线长度等特征尺寸与第二间隔物8的粒径相当。第一间隔物7的分布密度可视受弯曲的程度(最大弯曲90°)来定,可以从接近第二间隔物8的分布密度到第二间隔物8的10倍的分布密度的范围内选择。
通过在预设位置,也就是待弯折的区域固定设置的间隔物,可以提供支撑力,抵抗弯折受力导致的预设位置处盒厚变化,避免功能失效。同时,在除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搭配使用能够随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间隔物,较好地控制间隙,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弯折时,整体盒厚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将上述电致调光组件贴合在曲面盖板上,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对应于曲面盖板的曲面,可以在曲面盖板的平面和曲面保持相同的盒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未刻蚀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未设有第一天线净空区和第二天线净空区的留空,所述第一间隔物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间隔物均固定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并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抵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外接电路组件电连接的缓冲电极层。
可选地,所述缓冲电极层的材质选自银、铜、铝和钼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缓冲电极层的目的是为了绑定FPC(柔性电路板)时不至于压头的压力过大导致ITO破碎,进而导致电致调光组件失效,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可以理解地,银电极层通过银浆固化形成,铜电极层通过铜浆固化形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致调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如图4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电致调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第一透明基板(PET)1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ITO)3,刻蚀,移除ITO的边缘,形成第一天线净空区5。刻蚀可以是黄光刻蚀。
S2、于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露出的第一透明基板1上涂覆感光聚合物PS,利用掩膜板,UV光刻,在预设位置形成位置固定的第一间隔物7,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电致调光层上待弯折的区域,所述第一间隔物7用于提供支撑力,得第一中间板。具体地,该步骤可以是黄光刻蚀。可采用旋转涂覆的方式,通过改变旋涂机的转数及时间来控制第一间隔物7的高度。可选地,形成的第一间隔物7的高度比第二间隔物8的高度多5-10%。根据需要的第一间隔物7密度,经过对应的掩膜(mask)、曝光、显影、坚膜,最终形成第一间隔物7。本实施例中,一部分第一间隔物7固定在第一透明导电层3上,一部分第一间隔物7固定在露出的第一透明基板1上。
S3、参照上述方法,于第二透明基板(PET)2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ITO)4,刻蚀,移除ITO的边缘,使第二透明导电层与第一透明导电层对应。
S4、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4和露出的第二透明基板2上涂覆分散有第二间隔物8的电致调光预聚物,得第二中间板;分散有第二间隔物8的电致调光预聚物的组分包括:胶水、液晶、引发剂和助剂,利用UV光进行预固化,第二间隔物8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
S5、将所述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位组合,对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进行固化处理使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形成电致调光材料,所述电致调光材料及分散在其中的所述第一间隔物7及所述第二间隔物8构成电致调光层6。所述电致调光层6的厚度控制在10μm-15μm,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形成第一装饰膜;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一侧形成第二装饰膜。可通过OCA贴合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电致调光层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分别形成用于与外接电路组件电连接的缓冲电极层。
缓冲电极层覆盖了含ITO的区域和非ITO区域,非ITO区域为PET/ITO被刻蚀掉仅剩下PET的部分;金属电极可以使用银浆、铜浆,通过丝网印刷,将印刷好之后在烤箱或者IR炉中进行固化来制备,固化温度可以是80℃-100℃。
形成所述电致调光层之后,还包括:利用激光镭射机在待绑定的位置做半切,半切深度需要达到电致调光层且不得损伤缓冲电极层。
还包括:除去PET/ITO废料,使用无尘布蘸可以溶解电致调光层的溶剂(优选酒精和丙酮),擦除待绑定位的电致调光层从而露出缓冲电极层。
还包括:在绑定位置利用ACF(异方性导电胶膜)把FPC粘接上去,实现外电场与电致调光组件上下基板的电连接。
上述方法制备电致调光层后,成功的地将间隔物固定了预设位置,该预设位置可以对应待弯折的区域,例如柔性器件的曲面,结合在除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搭配使用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的间隔物,避免了电致调光组件贴合在曲面(例如3D造型的手机盖板)上由于弯折导致的受力不均匀,进一步造成盒厚不均匀的问题。
而且,位置固定的间隔物可以是感光聚合物经过光刻制备而成,模量较高,还解决了经过UV固化后,电致调光层模量偏低,受力后发生变形甚至恢复很慢的问题。
而且,预设位置可以对应面积较小的电致调光层的边缘区域,当只在该位置通过光刻固定形成材质为感光聚合物的间隔物,而在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形成非感光聚合物,可以避免感光聚合物大量使用造成通断电外观颜色不均匀的问题。
而且,在电致调光预聚物也就是电致调光材料未完全固化时,均匀地混合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的间隔物,可以较好地控制两基板之间的间隙,使电致调光层的厚度可以保持非常均匀。
综合以上,在弯折易受外力影响的预设位置,有了来自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的支撑,而且可以根据受力情况合理地设置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的密度,在越弯曲的位置设置越大密度的位置固定的间隔物,适用性较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电致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电致调光层;
所述第一透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
所述电致调光层包括电致调光材料以及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起支撑作用的间隔物;
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分散的一部分或全部间隔物位置固定,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电致调光层上待弯折的区域;
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除所述预设位置之外的位置分散的间隔物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弯折的区域包括加工时需要弯折的区域和使用时需要弯折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在所述预设位置均匀分布,或者,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在待弯折程度高的区域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待弯折程度低的区域的分布密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预设位置对应于所述电致调光层的边缘区域;
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等距分布,或者,随着靠近所述电致调光功能层的边缘线,相邻的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之间的距离渐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且位置固定的间隔物为第一间隔物,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中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変而移动的间隔物为第二间隔物;
所述第一间隔物的材质为感光聚合物,通过光刻方法固定分散于所述电致调光层的预设位置;
所述第二间隔物的材质为非感光聚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致调光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间隔物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间隔物的尺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物呈柱状;和/或
所述第一间隔物固定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所述电致调光层之间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侧边设有用于形成第一天线净空区的留空,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位置固定的间隔物分别独立固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或留空处的第一透明基板上;
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对应。
9.一种电致调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
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设有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一侧的预设位置形成位置固定的间隔物,得到第一中间板;
于第二透明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
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电致调光预聚物,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中分散有能够随所述电致调光材料的形变而移动的间隔物,得到第二中间板;
将所述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位组合,对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进行固化处理使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形成电致调光材料,所述电致调光材料及分散在其中的所述间隔物构成电致调光层,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电致调光层上待弯折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位置固定的间隔物之前,还包括:
对形成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进行刻蚀处理,以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侧边形成用作第一天线净空区的留空;
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所述电致调光预聚物之前,还包括:
对形成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进行刻蚀处理,使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对应。
1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以及设于所述盖板上的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致调光组件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
CN202110895292.XA 2021-08-05 2021-08-05 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Withdrawn CN113655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292.XA CN113655654A (zh) 2021-08-05 2021-08-05 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292.XA CN113655654A (zh) 2021-08-05 2021-08-05 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5654A true CN113655654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9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5292.XA Withdrawn CN113655654A (zh) 2021-08-05 2021-08-05 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565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462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WO2024060252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8233A (ja) * 1996-03-27 1997-10-03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KR20000071751A (ko) * 1999-04-21 2000-11-25 다나카 쇼소 액정표시소자용 스페이서, 그 제조방법 및 액정표시소자
JP2004126197A (ja) * 2002-10-02 2004-04-22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15933A (ja) * 2007-11-05 2009-05-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05040A (ja) * 2016-07-05 2018-01-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調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200409208A1 (en) * 2019-06-27 2020-12-31 Wicue, Inc. Liquid crystal dimmable fil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8233A (ja) * 1996-03-27 1997-10-03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KR20000071751A (ko) * 1999-04-21 2000-11-25 다나카 쇼소 액정표시소자용 스페이서, 그 제조방법 및 액정표시소자
JP2004126197A (ja) * 2002-10-02 2004-04-22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15933A (ja) * 2007-11-05 2009-05-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05040A (ja) * 2016-07-05 2018-01-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調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200409208A1 (en) * 2019-06-27 2020-12-31 Wicue, Inc. Liquid crystal dimmable fil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462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WO2024060252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6280B1 (ko) 광학소자 및 이 광학소자를 사용하는 조명장치,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전자장치
US7505188B2 (en) Light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3655654A (zh) 电致调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KR101630322B1 (ko)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배향막 제조 방법
US6606142B2 (en) Electrooptical displays with polymer localized in vicinities of substrate spacers
TWI457682B (zh) 電泳顯示裝置的製備方法
JP5117761B2 (ja) 光調節組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調節組立体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WO2019061724A1 (zh) Bps型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US9891498B2 (en) Electrophoretic device,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P3382449A1 (en) Display device
JP4710671B2 (ja) 電気泳動表示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810898B2 (en) Micro-cup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6841427B2 (en) Electrooptical displays constructed with polymerization initiating and enhancing elements positioned between substrates
US6618114B2 (en) Electrooptical displays with multilayer structure achieved by varying rates of polymerization and/or phase separat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polymerization
US20150015934A1 (en) Electrophoretic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phoret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6221435B2 (ja) 電気泳動装置、電気泳動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EP1377873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onstructed with polymerization initiating and enhancing elements positioned between substrates
CN110794624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1709410B2 (en) Black barrier wall pattern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EP4270102A1 (en) Dimmer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JP3072514B2 (ja)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00724A (ja) 配向制御用突起を有する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13514997A (zh) 一种电致变色工艺及电致变色器件
TW202414054A (zh) 調光裝置
CN111650786A (zh) 一种微米窄边框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