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4888A - 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4888A
CN113654888A CN202110908505.8A CN202110908505A CN113654888A CN 113654888 A CN113654888 A CN 113654888A CN 202110908505 A CN202110908505 A CN 202110908505A CN 113654888 A CN113654888 A CN 113654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aceous mudstone
permanent deformation
dry
carbonaceous
muds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85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4888B (zh
Inventor
常锦
雷鸣
蒋建清
张锐
唐仁华
聂重军
匡希龙
周品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9085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48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4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4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4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4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3Stea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9Fatigue, creep, 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01N2203/0075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5Geometry of the test
    • G01N2203/0256Triaxial, i.e. the forces being applied along three normal axes of the specime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82Spatial dimension, e.g. length, area, ang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炭质泥岩,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对经过干湿循环实验的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得到每一干湿循环次数、加载应力、压实度下的永久变形特性;根据所述永久变形特性、Tseng模型拟合得到预估模型参数,基于所述预估模型参数和所述Tseng模型得到所述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值;如此,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试验耗时,降低了试验难度,为不具备三轴试验条件的单位提供了明显的工程便利,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另一方面,与现有规范方法相比能够便捷、准确的获得不同条件下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较便利的指导了炭质泥岩在道路结构中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炭质泥岩在我国湘桂黔地区分布十分广泛,随着该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及施工成本的考虑,在筑路材料贫乏地区采用自然状态下充分崩解的炭质泥岩作为路基填料势在必行。然而,炭质泥岩有着强度低、遇水易崩解、风化速率快、时效变形显著的工程特性,应用该填料的路基常在湿热环境与车辆动荷载的综合作用下出现较大变形,甚至发生整体失稳破坏,因此,基于道路工程稳定性与耐久性的战略目标,科学评价炭质泥岩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永久变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往研究结果及现场施工经验来看,不同黏土掺入量下的碎石-黏土混合填料在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与此同时,永久变形作为表征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对道路结构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为了碎石-黏土混合填料在路基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有必要对其最佳黏土掺入量及最佳黏土掺入量下混合填料的永久变形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永久变形的确定通常采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经验法确定,但给出的各路基填料永久变形变化范围较大,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第二种是建立较为复杂的本构模型来模拟每一个循环过程,这种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记忆每一循环过程所产生的屈服面,计算量很大,在工程中难以普遍推广应用。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动三轴试验,进而通过Mechanistic-Empirical Pavement Design Guide(MEPDG)规范中的Tseng模型进行永久变形预估,虽然Tseng模型具有模型参数少、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该模型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忽略了干湿循环、应力变量及状态变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考虑干湿循环的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能够便捷、准确的获得炭质泥岩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永久变形,科学指导炭质泥岩在路基填筑的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炭质泥岩,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干湿循环试验;
对经过干湿循环实验的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得到每一干湿循环次数、加载应力、压实度下的永久变形特性;
根据所述永久变形特性、Tseng模型拟合得到预估模型参数,基于所述预估模型参数和所述Tseng模型得到所述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值。
其中,所述Tseng模型进行预测,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202785810000021
式中,εp表示永久变形,N表示循环加载次数,α1、α2和α3为模型参数。
其中,所述制备炭质泥岩,包括:
对炭质泥岩试样进行24小时的烘干处理;以2%的梯度差进行所述炭质泥岩试样含水率的配置,并完成18小时闷料处理以使其内部湿度均匀化;当闷料完成后选用重型击实法将所述炭质泥岩试样分三层进行击实,每层击实次数为98次;选取所述炭质泥岩试样成型典型部分进行含水率及干密度的测定,确定所述炭质泥岩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得到炭质泥岩。
其中,所述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包括:
制备压实度为90%、93%、96%,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直径10cm,高度20cm的炭质泥岩,其中,成型过程中,所述炭质泥岩的实际含水率、压实度与目标值误差控制在1%以内;所述炭质泥岩在密封箱中浸水汽24小时,在105℃的温度下完成24小时的烘干;其中,干湿循环次数采用向后差值递增的方法选取为0、1、3、6、10。
其中,所述对经过干湿循环实验的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得到每一干湿循环次数、加载应力、压实度下的永久变形特性,包括:
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其中,所述动三轴试验中荷载形式为半正弦波,频率lHz,加载时间0.2s,间歇时间0.8s,围压选取30kPa,加载应力选取20kPa、40kPa、60kPa,得到永久变形特性。
其中,所述干湿循环次数与所述模型参数α1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3202785810000031
式中,NDW表示干湿循环次数。
其中,所述压实度与所述模型参数α2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α2=-30.47+0.54K
式中,K表示压实度。
其中,所述加载应力与所述模型参数α3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α3=6.34+13.01ln(σd)
式中,σd表示加载应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炭质泥岩,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对经过干湿循环实验的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得到每一干湿循环次数、加载应力、压实度下的永久变形特性;根据所述永久变形特性、Tseng模型拟合得到预估模型参数,基于所述预估模型参数和所述Tseng模型得到所述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值;如此,一方面,综合考虑了干湿循环、应力变量及状态变量对其永久变形的影响。同时,该模型物理意义明确、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试验耗时,降低了试验难度,为不具备三轴试验条件的单位提供了明显的工程便利,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另一方面,与现有规范方法相比能够便捷、准确的获得不同条件下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较便利的指导了炭质泥岩在道路结构中的设计和施工,且可以将本方法推广至其他同类材料的设计与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0次干湿循环、96%压实度条件下不同加载应力对应的永久变形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0次干湿循环、40kPa加载应力条件下不同压实度对应的永久变形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96%压实度、40kPa加载应力条件下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对应的永久变形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湿循环次数与模型参数α1的关系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实度与模型参数α2的关系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载应力与模型参数α3的关系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的鲁棒性验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制备炭质泥岩,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干湿循环试验;
步骤S2:对经过干湿循环实验的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得到每一干湿循环次数、加载应力、压实度下的永久变形特性;
步骤S3:根据所述永久变形特性、Tseng模型拟合得到预估模型参数,基于所述预估模型参数和所述Tseng模型得到所述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值。
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一方面,综合考虑了干湿循环、应力变量及状态变量对其永久变形的影响。同时,该模型物理意义明确、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试验耗时,降低了试验难度,为不具备三轴试验条件的单位提供了明显的工程便利,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另一方面,与现有规范方法相比能够便捷、准确的获得不同条件下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较便利的指导了炭质泥岩在道路结构中的设计和施工,且可以将本方法推广至其他同类材料的设计与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Tseng模型进行预测,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202785810000051
式中,εp表示永久变形,N表示循环加载次数,α1、α2和α3为模型参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炭质泥岩,包括:
对炭质泥岩试样进行24小时的烘干处理;以2%的梯度差进行所述炭质泥岩试样含水率的配置,并完成18小时闷料处理以使其内部湿度均匀化;当闷料完成后选用重型击实法将所述炭质泥岩试样分三层进行击实,每层击实次数为98次;选取所述炭质泥岩试样成型典型部分进行含水率及干密度的测定,确定所述炭质泥岩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得到炭质泥岩。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包括:
制备压实度为90%、93%、96%,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直径10cm,高度20cm的炭质泥岩,其中,成型过程中,所述炭质泥岩的实际含水率、压实度与目标值误差控制在1%以内;所述炭质泥岩在密封箱中浸水汽24小时,在105℃的温度下完成24小时的烘干;其中,干湿循环次数采用向后差值递增的方法选取为0、1、3、6、10。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经过干湿循环实验的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得到每一干湿循环次数、加载应力、压实度下的永久变形特性,包括:
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其中,所述动三轴试验中荷载形式为半正弦波,频率lHz,加载时间0.2s,间歇时间0.8s,围压选取30kPa,加载应力选取20kPa、40kPa、60kPa,得到永久变形特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湿循环次数与所述模型参数α1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3202785810000061
式中,NDW表示干湿循环次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实度与所述模型参数α2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α2=-30.47+0.54K
式中,K表示压实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应力与所述模型参数α3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α3=6.34+13.01ln(σd)
式中,σd表示加载应力。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步骤一: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3430-2020)对炭质泥岩开展击实试验,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将击实试验所需的炭质泥岩进行24小时的烘干处理;然后,以2%的梯度差进行炭质泥岩含水率的配置,并完成18小时闷料处理以使其内部湿度均匀化;当闷料完成后选用重型击实法将炭质泥岩分三层进行击实,每层击实次数为98次;最后,选取炭质泥岩成型试样典型部分进行含水率及干密度的测定,从而确定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结果表明炭质泥岩的最大干密度为2.02g/cm3,最佳含水率为13.82%。
步骤二:基于步骤一结果制备压实度为90%、93%、96%,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10cm×20cm(直径×高度)的圆柱形炭质泥岩试样。成型过程中,试样的实际含水率、压实度与目标值误差控制在1%以内。然后,将试样放入高低温交变试验机进行干湿循环试验,为尽可能地模拟我国南方湿热地区公路实际遭受干湿循环的影响,一个完整的干湿循环周期设置如下:试样在密封箱中浸水汽24小时,然后在105℃的温度下完成24小时的烘干。为尽可能的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干湿循环次数采用向后差值递增的方法选取为0、1、3、6、10。
步骤三:在步骤二干湿循环试验完成后,立即对炭质泥岩试样进行动三轴试验。动三轴试验中荷载形式为半正弦波,频率lHz,加载时间0.2s,间歇时间0.8s。围压选取30kPa,加载应力选取20kPa、40kPa、60kPa,间歇式加载多次后,得到试件永久变形值。0次干湿循环、96%压实度条件下不同加载应力(20kPa、40kPa、60kPa)与永久变形的关系如图1所示。0次干湿循环、40kPa加载应力条件下不同压实度(90%、93%、96%)与永久变形的关系如图2所示。96%压实度、40kPa加载应力条件下不同干湿循环次数(0、1、3、6、10)与永久变形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2-图4可知不同加载次数与永久变形的关系。
步骤四:根据动三轴试验分别测得步骤三中不同工况下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值,并采用MEPDG中推荐的Tseng模型进行永久变形预测,具体公式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3202785810000081
式中,εp表示永久变形,N表示循环加载次数,α1、α2和α3为模型参数。
步骤五:依据步骤三的动三轴试验数据及步骤S4的Tseng模型预测数据绘制干湿循环次数与模型参数α1、压实度与模型参数α2、加载应力与模型参数α3的关系曲线(分别如图5、图6、图7所示),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模型参数与试验变量间的经验关系式。由图5可知,干湿循环次数与模型参数α1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3202785810000082
由图6可知,压实度与模型参数α2间的经验关系式表达式为:
α2=-30.47+0.54K (3)
由图7可知,加载应力与模型参数α3间的经验关系式表达式为:
α3=6.34+13.01ln(σd) (4)
将式(2)、式(3)、式(4)代入式(1)可得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公式,具体公式如式(5)所示:
Figure BDA0003202785810000091
为确定本发明所提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公式的适用性,本发明对公式(5)进行鲁棒性验证,结果如图8所示。结果表明,该快速预测公式能够满足一般工程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炭质泥岩,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干湿循环试验;
对经过干湿循环实验的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得到每一干湿循环次数、加载应力、压实度下的永久变形特性;
根据所述永久变形特性、Tseng模型拟合得到预估模型参数,基于所述预估模型参数和所述Tseng模型得到所述炭质泥岩的永久变形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seng模型进行预测,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202785800000011
式中,εp表示永久变形,N表示循环加载次数,α1、α2和α3为模型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炭质泥岩,包括:
对炭质泥岩试样进行24小时的烘干处理;以2%的梯度差进行所述炭质泥岩试样含水率的配置,并完成18小时闷料处理以使其内部湿度均匀化;当闷料完成后选用重型击实法将所述炭质泥岩试样分三层进行击实,每层击实次数为98次;选取所述炭质泥岩试样成型典型部分进行含水率及干密度的测定,确定所述炭质泥岩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得到炭质泥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包括:
制备压实度为90%、93%、96%,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直径10cm,高度20cm的炭质泥岩,其中,成型过程中,所述炭质泥岩的实际含水率、压实度与目标值误差控制在1%以内;所述炭质泥岩在密封箱中浸水汽24小时,在105℃的温度下完成24小时的烘干;其中,干湿循环次数采用向后差值递增的方法选取为0、1、3、6、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经过干湿循环实验的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得到每一干湿循环次数、加载应力、压实度下的永久变形特性,包括:
对所述炭质泥岩进行动三轴试验,其中,所述动三轴试验中荷载形式为半正弦波,频率lHz,加载时间0.2s,间歇时间0.8s,围压选取30kPa,加载应力选取20kPa、40kPa、60kPa,得到永久变形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循环次数与所述模型参数α1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Figure FDA0003202785800000021
式中,NDW表示干湿循环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度与所述模型参数α2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α2=-30.47+0.54K
式中,K表示压实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应力与所述模型参数α3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α3=6.34+13.01ln(σd)
式中,σd表示加载应力。
CN202110908505.8A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Active CN113654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505.8A CN113654888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505.8A CN113654888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4888A true CN113654888A (zh) 2021-11-16
CN113654888B CN113654888B (zh) 2024-05-24

Family

ID=7849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8505.8A Active CN113654888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48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4023A (zh) * 2021-12-16 2022-04-12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建筑废弃物路基填料破坏强度快速预测方法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3927A (zh) * 2010-01-12 2010-08-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
CN102331249A (zh) * 2011-06-13 2012-01-25 重庆交通大学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评估方法
CN103115825A (zh) * 2013-01-17 2013-05-22 东南大学 沥青面层结构室内环境模拟与高温变形试验方法
JP2015102472A (ja) * 2013-11-27 2015-06-04 国立大学法人横浜国立大学 三軸試験装置及び三軸試験方法
US9573307B1 (en) * 2016-02-02 2017-02-21 Coretech System Co., Ltd. Method for preparing a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article by using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CN106480868A (zh) * 2016-09-22 2017-03-0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细粒土路基永久变形预估方法
CN107195561A (zh) * 2016-03-14 2017-09-22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化学机械研磨缺陷检测方法
CN110186789A (zh) * 2019-06-20 2019-08-30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灰色系统的建筑废弃物路基永久变形正交预估方法
JP2019203765A (ja) * 2018-05-23 2019-11-28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大変形域又は多軸応力下の応力ひずみ特性計測装置、及び大変形域又は多軸応力下の応力ひずみ特性解析装置
CN110532694A (zh) * 2019-08-29 2019-12-03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的拱坝安全评价方法
CN112163352A (zh) * 2020-08-13 2021-01-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碳钢超细晶棒材3d-spd轧制损伤预测方法及模型
CN112347630A (zh) * 2020-10-30 2021-02-09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湿度和应力的建筑废弃物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方法
CN112461657A (zh) * 2020-11-18 2021-03-0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路基土临界破坏应力快速预测方法
CN113326555A (zh) * 2021-06-08 2021-08-31 长沙学院 一种基土永久变形的快速预估方法
CN113341116A (zh) * 2021-06-07 2021-09-03 长沙学院 一种建筑废弃物路基填料的黏土掺入量预估方法
CN114739841A (zh) * 2022-04-13 2022-07-1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干湿循环下改良建筑废弃物-膨胀土永久变形的预估方法
CN115098921A (zh) * 2022-06-24 2022-09-23 重庆交通大学 建筑固废-红黏土混合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及建模、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3927A (zh) * 2010-01-12 2010-08-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
CN102331249A (zh) * 2011-06-13 2012-01-25 重庆交通大学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评估方法
CN103115825A (zh) * 2013-01-17 2013-05-22 东南大学 沥青面层结构室内环境模拟与高温变形试验方法
JP2015102472A (ja) * 2013-11-27 2015-06-04 国立大学法人横浜国立大学 三軸試験装置及び三軸試験方法
US9573307B1 (en) * 2016-02-02 2017-02-21 Coretech System Co., Ltd. Method for preparing a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article by using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CN107195561A (zh) * 2016-03-14 2017-09-22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化学机械研磨缺陷检测方法
CN106480868A (zh) * 2016-09-22 2017-03-0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细粒土路基永久变形预估方法
JP2019203765A (ja) * 2018-05-23 2019-11-28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大変形域又は多軸応力下の応力ひずみ特性計測装置、及び大変形域又は多軸応力下の応力ひずみ特性解析装置
CN110186789A (zh) * 2019-06-20 2019-08-30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灰色系统的建筑废弃物路基永久变形正交预估方法
CN110532694A (zh) * 2019-08-29 2019-12-03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的拱坝安全评价方法
CN112163352A (zh) * 2020-08-13 2021-01-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碳钢超细晶棒材3d-spd轧制损伤预测方法及模型
CN112347630A (zh) * 2020-10-30 2021-02-09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湿度和应力的建筑废弃物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方法
CN112461657A (zh) * 2020-11-18 2021-03-0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路基土临界破坏应力快速预测方法
CN113341116A (zh) * 2021-06-07 2021-09-03 长沙学院 一种建筑废弃物路基填料的黏土掺入量预估方法
CN113326555A (zh) * 2021-06-08 2021-08-31 长沙学院 一种基土永久变形的快速预估方法
CN114739841A (zh) * 2022-04-13 2022-07-1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干湿循环下改良建筑废弃物-膨胀土永久变形的预估方法
CN115098921A (zh) * 2022-06-24 2022-09-23 重庆交通大学 建筑固废-红黏土混合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及建模、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EN WEIBO等: "《Accumulated permanent axial strain of a subgrade fill under cyclic high-speed railway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vol. 18, no. 5, 30 May 2018 (2018-05-30), pages 751 - 761 *
ZHAI BIN等: "《Critical dynamic stress and shakedown limit criterion of coarse-grained subgrade soil》",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vol. 23, 15 June 2020 (2020-06-15), pages 100354 *
张军辉 等: "《南方湿热地区高液限黏土临界破坏应力室内试验与快速预估模型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2, no. 7, 15 July 2021 (2021-07-15), pages 2221 - 2231 *
张磊: "《南方湿热地区高液限黏土永久变形预估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I辑》, no. 3, 15 March 2019 (2019-03-15), pages 034 - 16 *
董城 等: "《重复荷载作用下粉性路基土累积塑性变形研究》", 《岩土力学》, no. 12, 10 December 2014 (2014-12-10), pages 1 - 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4023A (zh) * 2021-12-16 2022-04-12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建筑废弃物路基填料破坏强度快速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4888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5676B (zh)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季冻区路基土材料损伤检测与评价方法
CN106813978B (zh) 环刀、含该环刀的土体侧向膨胀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8225950B (zh) 基于基质吸力和应力状态的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方法
CN109142118B (zh) 基于状态变量和应力变量的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方法
CN113326555B (zh) 一种基土永久变形的快速预估方法
CN106092745A (zh) 一种有荷膨胀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2865952A (zh) 一种混凝土工作应力的无损测试方法
CN113654888B (zh) 一种炭质泥岩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CN113640505B (zh) 一种碎石-黏土混合填料的永久变形预估方法
CN112098295A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无粘性土渗透系数的方法
CN206557205U (zh) 一种土体有荷膨胀试验用环刀
CN112461657B (zh) 一种路基土临界破坏应力快速预测方法
CN113075102B (zh) 一种建立多孔介质自发渗吸量与时间关系数学模型的方法
CN105134185A (zh)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CN109583113A (zh) 一种岩石地层压实系数和有效孔隙体积压缩系数计算方法
CN113092361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表征方法
CN108896418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多序列局部加载高温性能试验方法
CN106950357A (zh) 一种双掺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估方法
Jiang et al.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pore structures of underground rocks in cold regions subject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s
Tao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in fractal and empirical models
CN106442253B (zh) 支撑剂嵌入造成人工裂缝壁面压实伤害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6442603A (zh) 一种模拟不同热负荷下土体热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
CN114739841A (zh) 一种干湿循环下改良建筑废弃物-膨胀土永久变形的预估方法
CN108240957A (zh) 一种动态力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5098921A (zh) 建筑固废-红黏土混合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及建模、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