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2774A -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2774A
CN113652774A CN202011631723.3A CN202011631723A CN113652774A CN 113652774 A CN113652774 A CN 113652774A CN 202011631723 A CN202011631723 A CN 202011631723A CN 113652774 A CN113652774 A CN 113652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ontroller
rotor
motor
monofil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17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2774B (zh
Inventor
张志�
杨瑞华
李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uod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uod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uod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uod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17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2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2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2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2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2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4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contact of fibres with a running surface
    • D01H4/08Rotor spinning, i.e. the running surface being provided by a rot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 D01H13/16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 D01H13/16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or
    • D01H13/1633Electronic actuators
    • D01H13/165Photo-electric sens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8Threads in which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are wound with other yarns or filaments, e.g. wrap yarns, i.e. strands of filaments or staple fibres are wrapped by a helically wound binder ya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复合纱纺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中,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纺制,外层缠纱由外设喂入机构喂入,包缠纱控制步骤如下:获取断纱信号,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将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引纱管内,将单丝或纱线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喂入通道内;获取接头指令后,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启动喂入棉条;同时第一引纱电机倒转将种子纱沉入转杯内,第一纱筒落下,完成纺纱单元接头动作;第二引纱电机工作,将单丝或纱线喂入转杯内;包缠纱在引出卷装的过程中,单丝或纱线缠绕在芯纱表面形成包缠纱。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断头控制控制精度高且接头质量好。

Description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纱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包缠纱又称包芯纱,是一种复合纱。包缠纱一般是由两种纤维组成的,可以是长丝包缠在短纤维(毛型或棉型)纱芯上,也可以是短纤维包缠在长丝纱芯上,外包纱按照螺旋的方式对芯纱进行包覆,其特点为条干均匀、膨松丰满、纱线光滑而毛羽少、强力高、断头少。当然,也有三种纤维组成的包缠纱,例如将短纤维包缠在长丝外面作纱芯再缠以另一种长丝;或用一长丝内芯缠以长丝外芯,再用短纤维包覆。包缠纱线因有这种特殊结构而兼具各组成分的特性。目前,纺制包缠纱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空心锭子法、空气涡流法、自拈包缠纱和转杯纺包缠纱。
对于转杯纺包缠纱,转杯纺纱机上的纱线断头后必须恢复纺纱过程,这样导致了接头过程的产生。一方面,由于断头既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又会形成须条缠绕罗拉,极易给纺织器构件造成损伤。因此,对纱线的断头检测是及其必要的。另一方面,与正常的纱线比较,接头纱在外观与强度上会有缺陷。许多昂贵的机器采用特殊的接头方法来减少这些缺陷——比如气动方法,是将初始喂入的纤维取出,这样一旦破损的纤维被取出,原料的喂入将重新开始,但是这种方案在工艺上很难实现,并且机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如何基于转杯纺包缠纱,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断头控制控制精度高且接头质量好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包缠纱的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通过喂入的棉条纺制而出,外层缠纱由外设的喂入机构提供,标准转杯纺纱机增加一个外设喂入机构即可纺制包缠纱;同时,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分别采集转杯纺纱机的和外设喂入机构的断头信息进行断头控制,断头控制精度高。进一步,还设置组分添加单元将一个或多个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中与包缠纱复合以制作多功能性纱,工艺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纺制,外层缠纱由外设喂入机构喂入,所述纺纱单元包括第一纱筒,托纱杆,第一纱线检测器,第一引纱电机,引纱管,转杯,输纤通道,分梳辊和喂给电机;所述外设喂入机构包括第二纱筒,第二引纱电机,切断机构,第二纱线检测器和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采集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信息,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采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信息;
包缠纱控制步骤如下:
获取第一纱线检测器或第二纱线检测器发送的断纱信号,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控制外设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
将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定长好后,放入纺纱单元的引纱管内;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内;
获取接头指令后,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启动工作,喂入棉条,棉条经分梳辊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纤维经输纤通道进入到转杯,转杯内的纤维凝聚形成须条后加捻成纱条形成芯纱;同时第一引纱电机倒转将种子纱沉入转杯内,第一纱筒落下,完成纺纱单元接头动作;然后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工作,将第二纱筒上的单丝或纱线喂入纺纱单元的转杯内;
包缠纱在引出卷装的过程中,外设喂入机构喂入的单丝或纱线缠绕在芯纱表面,形成包缠纱。
进一步,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的步骤如下,接收断纱信号;
根据断纱信号的发送对象判断是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还是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
判定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时,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发出断纱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命令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命令外设喂入机构的切断机构间断单丝或纱线,以及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完成断头控制;
判定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时,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发出断纱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命令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命令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完成断头控制。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外层缠绕单丝或纱线的螺距大小通过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的速度大小来调节。
进一步,设置有接头按钮,通过所述接头按钮采集用户的接头指令;当所述接头按钮被触发时,向控制器发出接头指令。
进一步,还包括组分添加单元,组分添加单元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在形成包缠纱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组分添加单元工作,将一个或多个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中以使功能组分在所述包缠纱上分布,从而复合得到具有相应功能的包缠纱。
进一步,所述组分添加单元包括组分供应腔和输送管路,组分供应腔中设置有功能组分原料和驱动机构,输送管路的输入端连接输送管路组分供应腔,输送管路的输出端连接转杯,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控制;
控制器获取功能组分添加指令后,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产生气流或喷射力使功能组分原料通过输送管路进入到转杯内部;在单丝或纱线缠绕芯纱时,所述功能组分作用在包缠纱的芯纱和/或外层缠纱上并被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外设喂入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纺纱单元包括第一纱筒,托纱杆,第一纱线检测器,第一引纱电机,引纱管,转杯,输纤通道,分梳辊和喂给电机,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纺制;
所述外设喂入机构包括第二纱筒,第二引纱电机,切断机构,第二纱线检测器和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外层缠纱由外设喂入机构喂入;
所述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采集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信息,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采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信息;
所述控制器包括断头控制模块、接头准备模块和接头模块,
所述断头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纱线检测器或第二纱线检测器发送的断纱信号,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控制外设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
接头准备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定长好后放入纺纱单元的引纱管内,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内;
所述接头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接头指令后,控制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启动工作,喂入棉条,棉条经分梳辊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纤维经输纤通道进入到转杯,转杯内的纤维凝聚形成须条后加捻成纱条形成芯纱;同时控制第一引纱电机倒转将种子纱沉入转杯内,第一纱筒落下,完成纺纱单元接头动作;然后控制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工作,将第二纱筒上的单丝或纱线喂入纺纱单元的转杯内;
所述包缠纱在引出卷装的过程中,外设喂入机构喂入的单丝或纱线缠绕在芯纱表面,形成包缠纱。
进一步,还包括组分添加单元,组分添加单元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在形成包缠纱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组分添加单元工作,将一个或多个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中以使功能组分在所述包缠纱上分布,从而复合得到具有相应功能的包缠纱。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包缠纱的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通过喂入的棉条纺制而出,外层缠纱由外设的喂入机构提供,标准转杯纺纱机增加一个外设单丝或纱线喂入机构即可纺制包缠纱;同时,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分别采集转杯纺纱机的和外设喂入机构的断头信息进行断头控制,断头控制精度高。
进一步,还设置组分添加单元将一个或多个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中与包缠纱复合以制作多功能性纱,工艺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与外设喂入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缠纱控制方案的模块结构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缠纱控制方案的模块结构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组分添加单元将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分添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牵引部吸附带电组分的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纺纱单元100,第一纱筒1,托纱杆2,卷绕辊3,导纱嘴4,张力弓5,第一纱线检测器6,第一引纱电机8,包缠纱7,引纱管9,转杯纱10,转杯11,输纤通道12,分梳辊13,喂给电机14;
外设喂入机构200,第二纱筒15,导向环16,单丝或纱线17,第二引纱电机18,切断机构19,第二纱线检测器20,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21;
组分添加单元300,组分供应腔31,功能组分311,带电组分311’,驱动机构312,通风口313,输送管路32;
控制器400;
电荷释放部500;
牵引部6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公开的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纺制,外层缠纱由外设喂入机构喂入。
所述纺纱单元包括第一纱筒,托纱杆,第一纱线检测器,第一引纱电机,引纱管,转杯,输纤通道,分梳辊和喂给电机。
所述外设喂入机构包括第二纱筒,第二引纱电机,切断机构,第二纱线检测器和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采集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信息,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采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信息。
包缠纱控制步骤如下:
S100,获取第一纱线检测器或第二纱线检测器发送的断纱信号,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控制外设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
S200,将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定长好后,放入纺纱单元的引纱管内;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内。
S300,获取接头指令后,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启动工作,喂入棉条,棉条经分梳辊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纤维经输纤通道进入到转杯,转杯内的纤维凝聚形成须条后加捻成纱条形成芯纱;同时第一引纱电机倒转将种子纱沉入转杯内,第一纱筒落下,完成纺纱单元接头动作;然后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工作,将第二纱筒上的单丝或纱线喂入纺纱单元的转杯内。
S400,包缠纱在引出卷装的过程中,外设喂入机构喂入的单丝或纱线缠绕在芯纱表面,形成包缠纱。
步骤S100中,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的步骤具体可以如下:
S110,接收断纱信号。
S120,根据断纱信号的发送对象判断是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还是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
S130,判定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时,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发出断纱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命令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命令外设喂入机构的切断机构间断单丝或纱线,以及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完成断头控制。
S140,判定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时,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发出断纱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命令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命令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完成断头控制。
参见图2所示,示例了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100连接外设喂入机构200形成的组合机构。
所述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100包括第一纱筒1,托纱杆2,卷绕辊3,导纱嘴4,张力弓5,第一纱线检测器6,第一引纱电机8,引纱管9,转杯11,输纤通道12,分梳辊13和喂给电机14等结构,各结构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
所述外设喂入机构200包括第二纱筒15,导向环16,第二引纱电机18,切断机构19,第二纱线检测器20,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21等结构,各结构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
所述第一纱线检测器6和第二纱线检测器20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6采集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100的纱线断头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20采集外设喂入机构200的单丝或纱线断头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控制外设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所述控制器还能够在获取接头指令后,控制纺纱单元100和外设喂入机构200的各结构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具体的,首先,当纱线断头时,控制器进行断头控制。如果是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则第一纱线检测器发断纱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命令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停止工作和托纱杆抬起,同时命令外设喂入机构的切断机构间断单丝或纱线,以及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完成断头控制。如果是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则第二纱线检测器发断纱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命令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停止工作和托纱杆抬起,同时命令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完成断头控制。
然后,控制器根据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和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长度,将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定长好后放入纺纱单元的引纱管内,同时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内。
触发接头按钮,向控制器发出接头指令。根据所述接头指令,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14启动工作,喂入棉条,棉条经分梳辊13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纤维经输纤通道12进入到转杯11,转杯11内的纤维凝聚形成须条后加捻成纱条形成转杯纱10,转杯纱10作为包缠纱7的芯纱;喂入棉条同时,控制第一引纱电机8倒转将种子纱沉入转杯11内以与芯纱进行接头,并控制第一纱筒1落下,完成纺纱单元接头动作;然后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18工作,将第二纱筒15上的单丝或纱线17喂入纺纱单元的转杯11内。
触发接头按钮的方式,可以是基于用户的触发指令,也可以是基于系统预设的条件,当条件满足时自动触发接头按钮。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预设条件可以为采集到第一纱筒的包缠纱放入引纱管内且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放入的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内时,或者上述放入操作完成10秒后。
纺杯11中的纱线(包缠纱)通过引纱管9引出卷装的过程中,外设喂入机构喂入的单丝或纱线17自动缠绕在芯纱(即转杯纱10)表面,形成包缠纱7。一边形成包缠纱一边通过引纱管引出并通过第一纱筒进行卷装。
所述外层缠绕单丝或纱线的螺距大小,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的速度大小来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优选的采用PLC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以PLC控制器为例,参见图3所示,PLC控制器分别与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和外设喂入机构通信连接进行信息交互,所述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和外设喂入机构中的各结构能够接收PLC控制器的控制。
所述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优选的采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接头按钮,通过所述接头按钮采集用户的接头指令。当所述接头按钮被触发时,向控制器发出接头指令。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优点:一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转杯纺纱机增加一个外设单丝喂入机构即可纺制包缠纱;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控制,不仅提高了断头控制精度和接头操作精度,还可以灵活地调整外层缠绕纤维的螺距大小。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组分添加单元,所述组分添加单元与PLC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在形成包缠纱过程中,PLC控制器控制组分添加单元300工作,将一个或多个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中以使功能组分在所述包缠纱上分布,参见图5所示,从而复合得到具有相应功能的包缠纱——比如具有芳香的包缠纱线、具有多种颜色的包缠纱线、具有抗菌作用的包缠纱线等。
具体的,所述功能组分可以为芳香型粉末颗粒或纤维、具有色彩的粉末颗粒或纤维、具有夜光的粉末颗粒或纤维、抗菌型粉末颗粒或纤维、珍珠粉末和短绒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功能组分采用芳香型植物粉末颗粒。具体的,可以先将植物打磨成粉末,将粉末装入组分添加单元中,通过喂给电机将棉条喂入转杯纺纱机的喇叭口进行纺纱时,外设喂入机构喂入外层缠纱,粉末也同时通过组分添加单元被输入到转杯中,粉末进入转杯后聚集在转杯的凝聚槽中,粉末可以附着在包缠纱的芯纱纤维、外层缠纱纤维上,并通过加捻作用和/或外层缠纱的缠绕作用固定在包缠纱上,得到含粉末的功能性包缠纱线。
所述植物,作为举例而非限制,可以为檀香、天竺葵、薰衣草、鳶尾草等。
所述抗菌型粉末颗粒或纤维优选的采用无机抗菌剂,比如氧化锌粉末。
所述功能组分采用纤维时,优选为纳米级纤维。制备纳米级纤维的方法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6所示,示例了组分添加单元300的典型结构。
所述组分添加单元300可以包括组分供应腔31和输送管路32。所述组分供应腔31中设置有功能组分原料(即功能组分311)和驱动机构312。所述输送管路32的输入端连接输送管路组分供应腔31,输送管路32的输出端连接转杯11,驱动机构312与控制器400连接并接收控制器400控制。
控制器400获取功能组分添加指令后,可以控制驱动机构312启动产生气流或喷射力使功能组分原料通过输送管路32进入到转杯11内部。在单丝或纱线17缠绕芯纱时,所述功能组分作用在包缠纱的芯纱和/或外层缠纱上并被固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312可以包括引流风扇和扬起风扇,引流风扇可以设置在组分供应腔和输送管路的连接处,扬起风扇可以设置在组分供应腔的内壁上。通过引流风扇产生输向转杯的气流,通过扬起风扇带动功能组分扬起以使功能组分随气流进入转杯内,在转杯内形成具有功能组分的分布区域。此时,组分供应腔31上设置有通风口313,通风口313的作用是进气口,同时也作为补充功能组分311的入口,通风口313的大小可调节。
该引流风扇的原理并不局限,比如,它可以是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来构成的风扇;也可以是通过磁场的变化,来构造工作部件的吸附及排斥效果,从而形成风力的结构;或者是其它能够形成风力的结构。作为举例,比如是电风发生结构,该电风发生结构是向空气中加载电荷,通过同性电荷相斥的原理,加速气体的流动,包括气体中微粒的流动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引流风扇还可以用鼓风机或者气泵代替,其设置位置作为优选而非限制。只要能够对腔体进行空气流动加速并将气流导向输送管路的输出端的空气动力结构,都可以用在组分供应腔31中作为驱动机构,以为输送管路32提供气流。进一步,凡能构成气体流动的结构,都有望应用于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具体原理及结构并不局限。该空气动力结构只要能够加快工作空间中的气体和/或工作空间中气体所携带的功能组分的流通进程即可。
本实施例中,为使更多的功能组分作用在包缠纱上,优选的,对应组分供应腔或输送管路还可以设置有电荷释放部和牵引部,通过电荷释放部和牵引部的相互配合来促使功能组分作用在包缠纱上。
具体的,电荷释放部设置有一静电发生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荷释放部的静电发生器释放净电荷物质使所述功能组分带电形成带电组分。以及对应输送管路的输出端设置一牵引部,所述输送管路的输出端与牵引部分设在芯纱两侧——比如输送管路的输出端位于芯纱的下侧区域,牵引部位于芯纱的上侧区域。所述牵引部设置有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以吸附带电组分向牵引部方向运动,运动的带电组分途径所述芯纱时被加捻和/或被外层缠纱缠绕以复合在包缠纱上。
本实施例中,静电发生器能够生成及排放净电荷物质。在空气中,该静电发生器能够通过高电压激发,生成净电荷为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物质。所述静电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作为举例,以输送管路出口处设置负离子发生器为例,负离子发生器所激发出的电子,遇到输送管路中的功能组分——粉末颗粒或纤维时,附着在功能组分上后,使得的功能组分具有净电荷属性形成带电组分。为便于净电荷物质的排放,所述静电发生器还可以设置静电布置结构,比如设置限定净电荷物质分布的框体结构,或者设置用以导通净电荷物质的导管,或者设置其它类似结构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电发生器可以包括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安装在输送管路上且电极末端对应着输送管路内腔,放电电极通过高电压激发生成净电荷为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物质并在转杯内腔形成电荷释放区,功能组分经过电荷释放区时吸附净电荷物质形成带电组分。
作为典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荷释放部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静电发生器。静电发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
所述电源作为静电发生器的供电结构,可以是蓄电池结构,也可以是外接电源,或者无线供电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蓄电池。
所述静电发生器具体可以包括电极导线和放电电极,通过电极导线连接有竖向排列的多个放电电极。在触发电荷吸附指令后,控制器可以启动静电发生器,高电压通过放电电极激励产生净电荷物质。所述放电电极优选为具有尖端的放电针,通过放电针的尖端尺寸为微米量级,利用所述尖端形成强电场提升高压放电效应。作为典型方式的举例,所述放电针的直径优选为20微米,长度为500微米。放电针可以是通过在硅衬底材料上使用高深宽比干法刻蚀工艺,并双面电镀金属铜制造而成。由于放电针末端尺寸在微米量级,且两面金属距离非常近,只需要使用小功率电源就可在放电针末端形成高压放电效应。
参见图7所示,对应输送管路的输出端设置一牵引部,图7中,输送管路的输出端位于芯纱(转杯纱10)的下侧区域,且输出端与转杯11内部连通,牵引部600则位于芯纱(转杯纱10)的上侧区域。牵引部600设置有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以吸附带负电的带电组分311’向牵引部600所在方向运动,运动的带电组分311’途径所述芯纱(转杯纱10)时被加捻和/或被外层缠纱缠绕,从而复合在包缠纱7上,形成多功能包缠纱。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部600的牵引电极包括金属极片和通电线路,通电线路可以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通电线路的通电和断电。通电线路通电后,所述金属极片形成与前述净电荷物质相反的电极,使得带电组分受到向下的电场力,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组分向牵引部方向运动。
所述的金属极片,比如可以采用金属铝箔片。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通过高电压激发释放电子,所激发出的电子对应着输送管路的输出端排出,遇到输送管路中的功能组分后形成带负电的带电组分;而牵引电极的铝箔片通电后形成正极,吸引输出端中的带负电的带电组分向铝箔片位置移动,带负电的带电组分途径所述芯纱时被加捻和/或被外层缠纱缠绕以复合在包缠纱上。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部采用牵引驻极体作为电荷吸附结构。具体的,所述牵引驻极体为具有反向电极的驻极体,通过所述驻极体形成与前述激发的净电荷物质相反的电荷属性,从而吸附带电组分向所述向牵引部方向运动。该方式通过利用驻极体的长期存储电荷特性,在牵引部形成与前述净电荷物质相反的电荷属性,使净电荷物质向所述牵引部运动,如此无需再设置通电线路。
优选的,所述牵引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每组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包括一个或多个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以设置两组引驻极体为例,可以包括同构(结构相同)的第一组牵引结构和第二种牵引结构,第一组牵引结构和第二种牵引结构可以通过移位机构连接,并可以通过移位机构调节第一组牵引结构和第二种牵引结构的位置,从而使得在任意时刻,都有一组牵引结构位于有效吸附位置起吸附作用,另一组牵引结构则处于闲置待用状态。
在当前起吸附作用的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组需要清理时,通过移位机构带动该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从有效吸附位置离开,同时带动新的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组进入有效吸附位置。如此,当一组牵引结构被带电组分污染而无法有效吸附带电组分时,可以将未被污染的、处于闲置待用状态的另一组牵引结构调整到有效吸附位置以继续起吸附作用。然后,再对被污染的那组牵引结构进行清洁,除去带电组分后,使其进入闲置待用状态。
所述移位机构,可以是基于水平运动调整牵引结构位置的机构,也可以是基于旋转运动调整牵引结构位置的机构。
优选的,对应所述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组设置有清理器,在牵引电极或牵引驻极体组移位过程中,清理器与被污染的第一组牵引结构接触,通过清理器清理第一组牵引结构上吸附的带电组分,完成对第一组牵引结构的清洁。对应多组牵引结构,清理器可以设置多个。
所述的清理器,可与采用毛刷、粘贴吸附、风力吸附等清洁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清理器还可以通过回收管路连接组分添加单元300的组分供应腔,如此,能够将清理的带电组分经去电荷后,通过回收管路回收到组分供应腔。带电组分去电荷(或称去静电)的方式,可以是采用中和方式——比如通过离子风机产生具有离子的气流,气流吹在带负电的带电组分上可中和静电,使组分处于中性;也可以是通过金属网与带电组分接触以将净电荷导走,使组分处于中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
参见图8所示,所述系统包括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外设喂入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纺纱单元包括第一纱筒,托纱杆,第一纱线检测器,第一引纱电机,引纱管,转杯,输纤通道,分梳辊和喂给电机,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纺制。
所述外设喂入机构包括第二纱筒,第二引纱电机,切断机构,第二纱线检测器和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外层缠纱由外设喂入机构喂入。
所述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采集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信息,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采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信息。
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断头控制模块、接头准备模块和接头模块。
所述断头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纱线检测器或第二纱线检测器发送的断纱信号,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控制外设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
接头准备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定长好后放入纺纱单元的引纱管内,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内。
所述接头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接头指令后,控制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启动工作,喂入棉条,棉条经分梳辊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纤维经输纤通道进入到转杯,转杯内的纤维凝聚形成须条后加捻成纱条形成芯纱;同时控制第一引纱电机倒转将种子纱沉入转杯内,第一纱筒落下,完成纺纱单元接头动作;然后控制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工作,将第二纱筒上的单丝或纱线喂入纺纱单元的转杯内。
所述包缠纱在引出卷装的过程中,外设喂入机构喂入的单丝或纱线缠绕在转杯芯纱表面,形成包缠纱。
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组分添加单元,组分添加单元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在形成包缠纱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组分添加单元工作,将一个或多个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中以使功能组分在所述包缠纱上分布,从而复合得到具有相应功能的包缠纱。
其他技术特征参见在前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面的描述中,在本公开内容的目标保护范围内,各组件可以以任意数目选择性地且操作性地进行合并。另外,像“包括”、“囊括”以及“具有”的术语应当默认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开放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或封闭性,除非其被明确限定为相反的含义。所有技术、科技或其他方面的术语都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其被限定为相反的含义。在词典里找到的公共术语应当在相关技术文档的背景下不被太理想化或太不实际地解释,除非本公开内容明确将其限定成那样。
虽然已出于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出现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纺制,外层缠纱由外设喂入机构喂入,所述纺纱单元包括第一纱筒,托纱杆,第一纱线检测器,第一引纱电机,引纱管,转杯,输纤通道,分梳辊和喂给电机;所述外设喂入机构包括第二纱筒,第二引纱电机,切断机构,第二纱线检测器和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采集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信息,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采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信息;
包缠纱控制步骤如下,
获取第一纱线检测器或第二纱线检测器发送的断纱信号,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控制外设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
将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定长好后,放入纺纱单元的引纱管内;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内;获取接头指令后,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启动工作,喂入棉条,棉条经分梳辊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纤维经输纤通道进入到转杯,转杯内的纤维凝聚形成须条后加捻成纱条形成芯纱;同时第一引纱电机倒转将种子纱沉入转杯内,第一纱筒落下,完成纺纱单元接头动作;然后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工作,将第二纱筒上的单丝或纱线喂入纺纱单元的转杯内;
包缠纱在引出卷装的过程中,外设喂入机构喂入的单丝或纱线缠绕在芯纱表面,形成包缠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的步骤如下,
接收断纱信号;
根据断纱信号的发送对象判断是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还是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
判定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时,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发出断纱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命令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命令外设喂入机构的切断机构间断单丝或纱线,以及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完成断头控制;
判定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时,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发出断纱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命令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命令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完成断头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层缠绕单丝或纱线的螺距大小通过控制器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的速度大小来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接头按钮,通过所述接头按钮采集用户的接头指令;当所述接头按钮被触发时,向控制器发出接头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分添加单元,组分添加单元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在形成包缠纱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组分添加单元工作,将一个或多个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中以使功能组分在所述包缠纱上分布,从而复合得到具有相应功能的包缠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添加单元包括组分供应腔和输送管路,组分供应腔中设置有功能组分原料和驱动机构,输送管路的输入端连接输送管路组分供应腔,输送管路的输出端连接转杯,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控制;
控制器获取功能组分添加指令后,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产生气流或喷射力使功能组分原料通过输送管路进入到转杯内部;在单丝或纱线缠绕芯纱时,所述功能组分作用在包缠纱的芯纱和/或外层缠纱上并被固定。
9.一种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外设喂入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纺纱单元包括第一纱筒,托纱杆,第一纱线检测器,第一引纱电机,引纱管,转杯,输纤通道,分梳辊和喂给电机,芯纱由转杯纺纱机纺纱单元纺制;
所述外设喂入机构包括第二纱筒,第二引纱电机,切断机构,第二纱线检测器和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外层缠纱由外设喂入机构喂入;
所述第一纱线检测器和第二纱线检测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一纱线检测器采集转杯纺纱机的纱线断头信息,通过第二纱线检测器采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断头信息;
所述控制器包括断头控制模块、接头准备模块和接头模块,
所述断头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纱线检测器或第二纱线检测器发送的断纱信号,控制器根据所述断纱信号进行断头控制,控制纺纱单元的第一引纱电机和喂给电机停止工作,托纱杆抬起第一纱筒,同时控制外设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停止工作;
接头准备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纱筒的包缠纱长度定长好后放入纺纱单元的引纱管内,将外设喂入机构的单丝或纱线长度定长好后放入单丝或纱线喂入通道内;
所述接头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接头指令后,控制纺纱单元的喂给电机启动工作,喂入棉条,棉条经分梳辊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纤维经输纤通道进入到转杯,转杯内的纤维凝聚形成须条后加捻成纱条形成芯纱;同时控制第一引纱电机倒转将种子纱沉入转杯内,第一纱筒落下,完成纺纱单元接头动作;然后控制外设喂入机构的第二引纱电机工作,将第二纱筒上的单丝或纱线喂入纺纱单元的转杯内;
所述包缠纱在引出卷装的过程中,外设喂入机构喂入的单丝或纱线缠绕在芯纱表面,形成包缠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分添加单元,组分添加单元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在形成包缠纱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组分添加单元工作,将一个或多个功能组分输入到转杯中以使功能组分在所述包缠纱上分布,从而复合得到具有相应功能的包缠纱。
CN202011631723.3A 2020-12-30 2020-12-30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652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1723.3A CN113652774B (zh) 2020-12-30 2020-12-30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1723.3A CN113652774B (zh) 2020-12-30 2020-12-30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2774A true CN113652774A (zh) 2021-11-16
CN113652774B CN113652774B (zh) 2022-12-02

Family

ID=7847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1723.3A Active CN113652774B (zh) 2020-12-30 2020-12-30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27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1833A (zh) * 2022-01-14 2022-04-22 江南大学 纱线成纱过程中的联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5434050A (zh) * 2022-09-07 2022-12-06 江苏博越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包覆纱加工用裁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7911A (en) * 1966-08-24 1971-08-10 Rieter Ag Masch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open-end spinning devices
US4527384A (en) * 1983-09-01 1985-07-09 Vyzkumny Ustav Bavinarsky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ulticomponent spun-twisted yarns by open-end spinning
CN1986924A (zh) * 2005-12-20 2007-06-27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通过接合器在气流纺纱机上恢复纺制组分纱线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CN103343408A (zh) * 2013-07-05 2013-10-09 宜宾纬络纺织有限公司 转杯纺纱加捻工艺
CN103789891A (zh) * 2013-12-30 2014-05-14 中原工学院 功能性转杯纺纱线的粉末施加辅助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3966709A (zh) * 2013-01-15 2014-08-06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处接纱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35899A (zh) * 2016-10-09 2017-02-22 宜宾纬络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芯鞘型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5952A (zh) * 2015-10-08 2017-08-01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以及转杯纺纱机
CN110144660A (zh) * 2019-06-18 2019-08-20 江南大学 转杯纺长丝与短纤维包芯纱和包覆纱生产装置及其工艺
CN211771734U (zh) * 2019-12-27 2020-10-27 徐州锦丰纺织有限公司 半自动转杯纺纱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7911A (en) * 1966-08-24 1971-08-10 Rieter Ag Masch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open-end spinning devices
US4527384A (en) * 1983-09-01 1985-07-09 Vyzkumny Ustav Bavinarsky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ulticomponent spun-twisted yarns by open-end spinning
CN1986924A (zh) * 2005-12-20 2007-06-27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通过接合器在气流纺纱机上恢复纺制组分纱线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CN103966709A (zh) * 2013-01-15 2014-08-06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处接纱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43408A (zh) * 2013-07-05 2013-10-09 宜宾纬络纺织有限公司 转杯纺纱加捻工艺
CN103789891A (zh) * 2013-12-30 2014-05-14 中原工学院 功能性转杯纺纱线的粉末施加辅助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6995952A (zh) * 2015-10-08 2017-08-01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以及转杯纺纱机
CN106435899A (zh) * 2016-10-09 2017-02-22 宜宾纬络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芯鞘型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44660A (zh) * 2019-06-18 2019-08-20 江南大学 转杯纺长丝与短纤维包芯纱和包覆纱生产装置及其工艺
CN211771734U (zh) * 2019-12-27 2020-10-27 徐州锦丰纺织有限公司 半自动转杯纺纱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1833A (zh) * 2022-01-14 2022-04-22 江南大学 纱线成纱过程中的联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5434050A (zh) * 2022-09-07 2022-12-06 江苏博越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包覆纱加工用裁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434050B (zh) * 2022-09-07 2024-03-29 江苏博越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包覆纱加工用裁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2774B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52774B (zh)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324177C (zh) 包芯丝制造装置和包芯丝制造方法
US4468922A (en) Apparatus for spinning textile fibers
CN101418472B (zh) 蜘蛛丝蛋白/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10021B (zh) 一种纳米纤维纱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4762704A (zh) 一种新型纳米级静电摩擦纺纱装置
CN113943990B (zh) 包芯纺纱装置及宏量芯全裹覆的新结构包芯纺纱方法
EP319163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ontinuous nanofibrous yarns and bundles from electrospun fibers and fibrils
CN103437004B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半自动接头方法
CN103343408B (zh) 转杯纺纱加捻工艺
CN106894135B (zh) 一种纯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9457337A (zh) 一种静电装置
CN114687018B (zh) 自清洁的复合纱组分添加装置及智能清洁方法
CN111996640B (zh) 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及其纺纱工艺
CN113652775B (zh) 转杯纺包缠纱的智能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CN209759670U (zh) 一种改进的包芯纱机牵伸装置
CN104988611A (zh) 加捻装置及使用加捻装置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01323994B (zh) 电磁式振动摩擦纺制平行股线的装置
CN114687017B (zh) 包缠纱功能组分的智能喂入装置及喂入方法
CN114687020B (zh) 基于杂质检测的转杯纺纱机ai排杂分梳系统
CN110387605A (zh) 一种流水线式的环保气流纺纱装置
CN209412389U (zh) 基于涡流纺技术的涤纶纤维连续化生产设备
KR101801246B1 (ko) 나노섬유로 구성된 필라멘트의 제조방법
US6745553B2 (en) Air-spinning arrangement
CN113652778B (zh) 转杯纺纱机的ai排杂分梳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798, Yuexiu Road, Lili Tow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211

Applicant after: SUZHOU DUOD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215 Fen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oneer Park, No. 558 FenHu Avenue, Lili Tow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DUOD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