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0395A -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0395A
CN113650395A CN202110897205.4A CN202110897205A CN113650395A CN 113650395 A CN113650395 A CN 113650395A CN 202110897205 A CN202110897205 A CN 202110897205A CN 113650395 A CN113650395 A CN 113650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aerogel
finished product
film layer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72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智
胡庆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u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u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u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u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72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0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0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0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6Drying; Softening; Cleaning
    • B32B38/164Dr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4Insul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原料如下: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气凝胶、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本发明专利通过制备出现原纳米隔热材料的膜层,通过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裁剪成与压膜后的膜层厚度相同,再通过将膜层和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交叉放置,经复合后,再喷涂上成品纳米隔热涂料,实现了三层隔热性能,利用成品纳米隔热涂料、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原纳米隔热材料组合成新的隔热材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使其使用在纳米碳工业数字烘干系统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长时间隔热,从而降低系统作业时的热量流失,降低系统作业时所需要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一般定义的复合材料需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材料必须是人造的,是人们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材料,复合材料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分,以所设计的形式、比例、分布组合而成,各组分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存在,它具有结构可设计性,可进行复合结构设计,复合材料不仅保持各组分材料性能的优点,而且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和关联可以获得单一组成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性能。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范围(1nm~100nm)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是指纳米晶体粒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例如粒子直径为10纳米时,微粒包含4000个原子,表面原子占40%;粒子直径为1纳米时,微粒包含有30个原子,表面原子占99%。
复合纳米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组分构成的纳米颗粒体系,各成分间具有相互接触的界面。
以上三种材料均存在隔热类型的材料,且三种材料均可使用在纳米碳工业数字烘干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含有电加热烘干环节的工业设备内部,如上光机、瓦楞纸机、大型食品烤箱、工业烘炉等应用场景,该系统使用上述三种材料时,因为系统需要长时间进行作业,以上三种材料配合系统使用只能达到短暂的保温效果,随着系统的长时间的不断高温运作,三种材料则会出现热量流失的情况,而随着热量的流失,系统所需要耗费的电能则不会增加,从而导致系统使用的成本增高。
为此提出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解决了目前的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纳米材料的隔热类型材料在配合纳米碳工业数字烘干系统时无法长时间进行隔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原料如下:
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气凝胶、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
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气凝胶、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的总比例分别为,纳米材料20%-25%、陶瓷纤维10%-15%、二氧化硅1%-3%、抗氧剂1%-2%、消泡剂1%-2%、改性剂1%-3%、溶剂1%-2%、气凝胶3%-5%、成品纳米微孔材料20%-25%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5%-10%。
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为纳米粉。
优选的,所述气凝胶具体为纳米气凝胶,气凝胶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与聚酰亚胺。
优选的,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污水乙醇与丁酮。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料准备:根据比例所需,准备所有需要的原料;
步骤2:制备气凝胶:根据气凝胶所需材料,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与聚酰亚胺,通过多个设备进行搅拌混合、加热、冷却和干燥步骤,得到气凝胶,得到气凝胶后,使用粉碎设备对气凝胶进行粉碎;
步骤3:混合物制备:气凝胶粉碎后,将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和粉碎后的气凝胶加入混合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均匀混合后得到混合物;
步骤4:生成膜层:准备模具,将得到混合物加入模具内进行压膜,压膜完成后得到膜层,之后依照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压膜,直至多次压膜后的膜层厚度达到需要厚度,然后对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进行裁剪,裁剪厚度与膜层厚度相同;
步骤5:完成制备: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放置,然后将膜层放置于成品纳米微孔材料顶部,随后在放置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之后依次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待达到需要厚度后,将交叉的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置于复合装置进行加热融合,支撑复合材料,然后使用喷涂装置对加热融合后的复合材料喷涂成品纳米隔热涂料,之后进行烘干,得到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2中,气凝胶制备后,进行冷却,冷却后使用粉碎装置进行粉碎,气凝胶粉碎后进行过滤筛选,过滤筛选后将大块气凝胶进行二次粉碎,直至气凝胶完全成为粉末状,气凝胶粉碎必须要达到粉末状。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3中,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和粉碎后的气凝胶混合时长为5分钟,5分钟后打开混合设备检查上述材料是否完全混合,若未完全混合则再次进行1分钟时长混合,随后打开混合设备检查,之后混合以此类推。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4中,膜层制作时,根据所需膜层厚度选择不同深度的模具,膜层的压膜压力为0.5~15MPa,压膜的速度为0.1~50mm/s,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裁剪,裁剪的形状要与膜层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5中,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时,要保证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位置和膜层位置相对应,不能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时,也能选择两层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两层膜层交叉放置或者选择三层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三层膜层交叉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专利通过制备出现原纳米隔热材料的膜层,通过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裁剪成与压膜后的膜层厚度相同,再通过将膜层和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交叉放置,经复合后,再喷涂上成品纳米隔热涂料,实现了三层隔热性能,利用成品纳米隔热涂料、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原纳米隔热材料组合成新的隔热材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使其使用在纳米碳工业数字烘干系统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长时间隔热,从而降低系统作业时的热量流失,降低系统作业时所需要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性的而没有任何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原料如下:
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气凝胶、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气凝胶、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的总比例分别为,纳米材料20%-25%、陶瓷纤维10%-15%、二氧化硅1%-3%、抗氧剂1%-2%、消泡剂1%-2%、改性剂1%-3%、溶剂1%-2%、气凝胶3%-5%、成品纳米微孔材料20%-25%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5%-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气凝胶、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的总比例分别为,纳米材料20%-25%、陶瓷纤维10%-15%、二氧化硅1%-3%、抗氧剂1%-2%、消泡剂1%-2%、改性剂1%-3%、溶剂1%-2%、气凝胶3%-5%,用于制备出原纳米隔热材料,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可以与原纳米隔热材料贴合经复合后粘接到一起,从而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成品纳米隔热涂料则用于对经复合后的新材料进行表面防护隔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纳米材料为纳米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纳米粉也叫纳米颗粒,一般指尺寸在1-1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气凝胶具体为纳米气凝胶,气凝胶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与聚酰亚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气凝胶是指通过溶胶凝胶法,用一定的干燥方式使气体取代凝胶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种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气凝胶是一种固体物质形态,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其常用于隔热材料方面,用于制备隔热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污水乙醇与丁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
制备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前面所描述的纳米隔热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原料准备,根据比例所需,准备所有需要的原料,然后制备气凝胶,根据气凝胶所需材料,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与聚酰亚胺,通过多个设备进行搅拌混合、加热、冷却和干燥步骤,得到气凝胶,得到气凝胶后,使用粉碎设备对气凝胶进行粉碎,随后混合物制备,气凝胶粉碎后,将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和粉碎后的气凝胶加入混合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均匀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之后生成膜层,准备模具,将得到混合物加入模具内进行压膜,压膜完成后得到膜层,之后依照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压膜,直至多次压膜后的膜层厚度达到需要厚度,然后对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进行裁剪,裁剪厚度与膜层厚度相同,最后完成制备,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放置,然后将膜层放置于成品纳米微孔材料顶部,随后在放置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之后依次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待达到需要厚度后,将交叉的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置于复合装置进行加热融合,支撑复合材料,然后使用喷涂装置对加热融合后的复合材料喷涂成品纳米隔热涂料,之后进行烘干,得到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先原料准备,是为了后续步骤原料的使用,同时也是为了方便材料制作时对所有需要的原料进行记录,从而方便下次的制备,然后制备气凝胶,制备气凝胶是为了对材料隔热性能的第一步做准备,使材料可以实现初步的隔热性能,同时也使为了能进行下一步骤的原纳米隔热材料的制备,随后混合物制备,是为了得到原纳米隔热材料的原料,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膜层制备,之后的生成膜层,用于使膜层可以和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进行均匀复合,最后完成制备,一方面得到了隔热性能远超传统隔热材料的材料,一方面创造出了新的隔热材料,由此通过制备出现原纳米隔热材料的膜层,通过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裁剪成与压膜后的膜层厚度相同,再通过将膜层和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交叉放置,经复合后,再喷涂上成品纳米隔热涂料,实现了三层隔热性能,利用成品纳米隔热涂料、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原纳米隔热材料组合成新的隔热材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使其使用在纳米碳工业数字烘干系统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长时间隔热,从而降低系统作业时的热量流失,降低系统作业时所需要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气凝胶制备后,进行冷却,冷却后使用粉碎装置进行粉碎,气凝胶粉碎后进行过滤筛选,过滤筛选后将大块气凝胶进行二次粉碎,直至气凝胶完全成为粉末状,气凝胶粉碎必须要达到粉末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气凝胶粉碎成粉末状,是为了保证气凝胶可以完全的和后续的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均匀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和粉碎后的气凝胶混合时长为5分钟,5分钟后打开混合设备检查上述材料是否完全混合,若未完全混合则再次进行1分钟时长混合,随后打开混合设备检查,之后混合以此类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次混合是为了保证所有的原料可以均匀混合,避免所有原料混合不均匀,导致制备出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膜层制作时,根据所需膜层厚度选择不同深度的模具,膜层的压膜压力为0.5~15MPa,压膜的速度为0.1~50mm/s,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裁剪,裁剪的形状要与膜层形状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膜层的压力和速度限定是为了保证膜层可以保持最佳的成膜状态,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裁剪,裁剪的形状要与膜层形状相同,是为了方便下一步骤的复合,使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可以和膜层完全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时,要保证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位置和膜层位置相对应,不能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时,也能选择两层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两层膜层交叉放置或者选择三层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三层膜层交叉放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材料放置要保证位置相对应,则是为了使材料在后期的复合中可以完全融合到一起,从而保证材料复合后的各个位置的隔热效果都一样,选择两层或三层的复合,是为了实现不同厚度的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的材料复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如下:
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气凝胶、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气凝胶、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的总比例分别为,纳米材料20%-25%、陶瓷纤维10%-15%、二氧化硅1%-3%、抗氧剂1%-2%、消泡剂1%-2%、改性剂1%-3%、溶剂1%-2%、气凝胶3%-5%、成品纳米微孔材料20%-25%与成品纳米隔热涂料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纳米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具体为纳米气凝胶,气凝胶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与聚酰亚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污水乙醇与丁酮。
6.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料准备:根据比例所需,准备所有需要的原料;
步骤2:制备气凝胶:根据气凝胶所需材料,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与聚酰亚胺,通过多个设备进行搅拌混合、加热、冷却和干燥步骤,得到气凝胶,得到气凝胶后,使用粉碎设备对气凝胶进行粉碎;
步骤3:混合物制备:气凝胶粉碎后,将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和粉碎后的气凝胶加入混合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均匀混合后得到混合物;
步骤4:生成膜层:准备模具,将得到混合物加入模具内进行压膜,压膜完成后得到膜层,之后依照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压膜,直至多次压膜后的膜层厚度达到需要厚度,然后对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进行裁剪,裁剪厚度与膜层厚度相同;
步骤5:完成制备: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放置,然后将膜层放置于成品纳米微孔材料顶部,随后在放置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之后依次将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待达到需要厚度后,将交叉的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置于复合装置进行加热融合,支撑复合材料,然后使用喷涂装置对加热融合后的复合材料喷涂成品纳米隔热涂料,之后进行烘干,得到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2中,气凝胶制备后,进行冷却,冷却后使用粉碎装置进行粉碎,气凝胶粉碎后进行过滤筛选,过滤筛选后将大块气凝胶进行二次粉碎,直至气凝胶完全成为粉末状,气凝胶粉碎必须要达到粉末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3中,纳米材料、陶瓷纤维、二氧化硅、抗氧剂、消泡剂、改性剂、溶剂和粉碎后的气凝胶混合时长为5分钟,5分钟后打开混合设备检查上述材料是否完全混合,若未完全混合则再次进行1分钟时长混合,随后打开混合设备检查,之后混合以此类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4中,膜层制作时,根据所需膜层厚度选择不同深度的模具,膜层的压膜压力为0.5~15MPa,压膜的速度为0.1~50mm/s,成品纳米微孔材料裁剪,裁剪的形状要与膜层形状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5中,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时,要保证成品纳米微孔材料位置和膜层位置相对应,不能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膜层交叉放置时,也能选择两层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两层膜层交叉放置或者选择三层成品纳米微孔材料和三层膜层交叉放置。
CN202110897205.4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Pending CN113650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7205.4A CN113650395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7205.4A CN113650395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0395A true CN113650395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78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7205.4A Pending CN113650395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039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74954U (zh) * 2019-08-16 2020-07-24 浙江唐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板
CN112321313A (zh) * 2020-11-30 2021-02-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74954U (zh) * 2019-08-16 2020-07-24 浙江唐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板
CN112321313A (zh) * 2020-11-30 2021-02-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8528B2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graphene/metal composite board
Guo et al. Incorporation of microencapsulated dodecanol into wood flour/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composite as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KR101363423B1 (ko) 팽창 퍼라이트·실리카 성형 구조체를 갖는 저밀도 무기질 파우더 진공단열재,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의 성형기
Wang et al. Fabrication of Mo–Cu composite powders by heterogeneous precipitation and the sintering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mpacts
WO2021181951A1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用断熱材および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García-Murillo et al. Effects of Eu content on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Y2O3: Eu3+ aerogels and Y (OH) 3/Y2O3: Eu3+@ SiO2 glassy aerogels
Xu et al. Thermal conductivity enhanced polyethylene glycol/expanded perlite shape-stabilized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ith Cu powder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N102021460A (zh) 一种采用冷等静压和液相烧结制备W-10Ti合金靶材的方法
CN1180907C (zh) 一种钨铜梯度热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Stereolithographi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Luneburg lens using Al2O3-based low sintering temperature ceramics for 5G MIMO antenna
CN105734318A (zh) 纳米梯度复合W-Cu材料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sintering properties of palygorskite nanofibers
CN113650395A (zh) 一种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CN112094109B (zh) 变压器骨架用氧化铝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Peng et al. New energy-saving building developed by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halloysite nanotube energy-storage blanket and heat-insulating glass with NaxWO3@ SiO2 nano-coating
CN110295408A (zh) 一种芳纶1313网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芳纶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of hierarchical porous kaolinite geopolymer based shape-stabilized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CN116396089B (zh) 一种三维碳化硅/碳化钼陶瓷骨架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69143A (zh) 一种高强度纳微米级微孔隔热材料
Zhao et al. Properties comparison of pure Al2O3 and doped Al2O3 ceramic cores fabricated by binder jet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20220169571A1 (en) Alumina sintered body production method and alumina sintered body
CN104066692A (zh) 使用废玻璃制造泡沫玻璃的方法以及使用膨胀计预测玻璃的发泡范围的方法
CN115011311B (zh)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29072B (zh) 一种从铁尾矿制备氧化铁及纳米复合隔热保温材料的方法
CN115011313B (zh)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