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3609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3609B
CN113643609B CN202010345612.XA CN202010345612A CN113643609B CN 113643609 B CN113643609 B CN 113643609B CN 202010345612 A CN202010345612 A CN 202010345612A CN 113643609 B CN113643609 B CN 1136436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body
roller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56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3609A (zh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56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360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8737 priority patent/WO20212183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3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3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3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3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运动体,第二运动体,滚轮设置于第一运动体的一端,滚轮可相对于第一运动体转动;柔性屏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运动体连接,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绕过滚轮与第二运动体连接;限位组件和滚轮设置于第一运动体的同一端,且限位组件设置于滚轮的外侧,以使得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限位组件和滚轮之间;其中,第一运动体和第二运动体可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以驱动柔性屏组件运动,并通过柔性屏组件的运动带动滚轮转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顺畅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显示装置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其显示屏显示画面。
其中,柔性显示屏因具有可折叠和弯曲的特性而备受关注,通过将柔性显示屏折叠或弯曲可以减少显示装置的整体尺寸。但是,柔性显示屏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与周围壳体结构产生抵接而形成摩擦力,从而影响柔性显示屏的正常运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提高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顺畅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运动体;
第二运动体;
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体的一端,所述滚轮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运动体转动;
柔性屏组件,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体连接,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运动体连接;和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体的同一端,且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滚轮的外侧,以使得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滚轮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运动体和所述第二运动体可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以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运动,并通过所述柔性屏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滚轮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运动体和第二运动体可以进行相对的运动,第一运动体和第二运动体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柔性屏运动,以及带动滚轮转动。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滚轮外侧的限位组件的限位,可以保持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弯曲半径,防止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弯曲半径过大。且防止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因弯曲半径增加而与外侧的结构组件外壳抵接,从而可以提高柔性屏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顺畅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图4所示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图4所示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一运动体和第二运动体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限位组件的爆炸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限位组件和滚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传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传动组件和滚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一运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第一运动体的爆炸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滚轮、限位组件和第一固定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运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第二运动体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20可包括第一运动体100、第二运动体200和柔性屏组件300。第一运动体100、第二运动体200可滑动的连接以使得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从而可以实现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收拢状态可以参阅图1,即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最终形成的状态。其中,展开状态可以参阅图2,即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形成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的展开状态可以有多种,诸如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彼此远离方向的最大运动距离是H,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可以在收拢状态进行相互远离的运动,以达到四分之一H、二分之一H、四分之三H等距离形成不同距离的展开状态。可以将距离逐渐边远的状态依次定义为第一展开状态、第二展开状态、第三展开状态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处于第一展开状态时,诸如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处于第一展开状态所相对远离运动的距离为四分之一H,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仍然可以进行相互远离运动,以达到第二展开状态,诸如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处于第二展开状态所相对远离运动的距离为二分之一H。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的一种或多种展开状态仅为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的展开状态的限制。
柔性屏组件300的一端与第一运动体100固定连接,柔性屏组件300的另一端与第二运动体200固定连接。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可以对柔性屏组件300起到支撑作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运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柔性屏组件300一起运动,或者说驱动柔性屏组件300运动,从而可以调节柔性屏组件300的长度,进而可以改变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大小。
当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彼此靠近的方向相对运动时,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可以驱动柔性屏组件300的一部分收纳于显示装置20内部,诸如显示装置20的第一外壳115内。当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彼此远离的方向相对运动时,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可以驱动柔性屏组件300的一部分从显示装置20内部伸出。
其中,第一外壳115可以盖设在第一运动体100的周缘,第二外壳230可以盖设在第二运动体200的周缘。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尤其是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相对运动时,柔性屏组件300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形成折叠、卷曲等变形而与显示装置20的第一外壳115抵接,进而产生摩擦力,影响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的顺畅度。而且还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因卷曲、折叠等变形会增加柔性屏组件300的弯曲半径变大,不利于显示装置20的轻薄化设计。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组件300长期与显示装置20的第一外壳115形成摩擦力还容易损坏柔性屏组件300,降低柔性屏组件300的寿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限位组件对柔性屏组件300的弯折部位进行限位,以限定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的弯曲半径,即限定柔性屏组件300在弯曲部位的空间,保持柔性屏组件300不会额外扩大弯曲半径,有利于显示装置20的轻薄化。而且限位组件还可以避免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与外侧的结构诸如第一外壳115抵接而形成摩擦力,从而提高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顺畅度,以及增加柔性屏组件300的寿命。
请参阅图3至图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图6为图4所示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图4所示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一运动体和第二运动体配合示意图。
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滚轮400,滚轮400可以设置于第一运动体100的一端,第一运动体100可以设置一避让空间,以安装滚轮400。滚轮400可与第一运动体100采用销轴连接,以使得滚轮400可以相对于第一运动体100滚动,或者说转动。
柔性屏组件300的一端与第一运动体100固定连接,柔性屏组件300的另一端绕过滚轮400与第二运动体200固定连接。即柔性屏组件300可以绕过滚轮400以连接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从而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状态下可以带动滚轮400转动。
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限位组件500,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限位组件的爆炸图。限位组件500可以设置于第一运动体100的一端,且限位组件500和滚轮400设置于第一运动体100的同一端。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限位组件和滚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限位组件500可以设置于滚轮400的外侧,从而限位组件500和滚轮400之间限定出间隙201,以收纳柔性屏组件300的一部分,即使得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限位组件500和滚轮400之间。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限位组件500与滚轮400的配合可以对柔性屏组件300的弯折部位(或者说围绕滚轮400部分)进行限位,以限定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的弯曲半径,即限定柔性屏组件300在弯曲部位的空间,保持柔性屏组件300不会额外扩大弯曲半径,有利于显示装置20的轻薄化。而且限位组件500和滚轮400的配合还可以避免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与外侧的结构诸如第一外壳115抵接而形成摩擦力,从而提高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顺畅度,以及增加柔性屏组件300的寿命。
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第一运动体100在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运动时,柔性屏组件300受力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运动而将收纳于第一运动体100内的部分展示出来,以增加柔性屏组件300的显示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在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在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运动而运动时,柔性屏组件300紧贴于滚轮400进行运动,且滚轮400跟随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而转动。在此过程中,柔性屏组件300所受到的作用力施加于滚轮400上,以带动滚轮400转动,柔性屏组件300运动不会产生卷曲、弯折等形变,即不会增加其弯曲半径,也不会与外侧的结构诸如第一外壳115抵接而产生摩擦力。此时,限位组件500可以对柔性屏组件300进行限位,限位组件500也可以不对其进行限位。即在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在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运动而运动时,限位组件500可以与柔性屏组件300贴合,限位组件500也可以与柔性屏组件300不贴合。可以将限位组件500和滚轮400之间的间距设计略大于柔性屏组件300的厚度。
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第一运动体100在相互靠近的方向相对运动时,柔性屏组件300受力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运动而将伸展于第一运动体100外的一部分收纳于第一运动体100内,以减少柔性屏组件300的显示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在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在相互靠近的方向相对运动而运动时,柔性屏组件300仍紧贴于滚轮400进行运动,且滚轮400跟随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而转动。在此过程中,柔性屏组件300所受到的作用力一部分施加于滚轮400上,以带动滚轮400转动。柔性屏组件300所受的作用力另一部分容易使得柔性屏组件产生卷曲、弯折等形变,以增加柔性屏组件300的弯曲半径,导致柔性屏组件300与外侧的结构诸如第一外壳115抵接而产生摩擦力。此时,限位组件500可以对柔性屏组件300进行限位,诸如柔性屏组件300所受的作用力另一部分作用到限位组件500上,对柔性屏组件300在滚轮400位置的运动空间进行限定,即限制了柔性屏组件300的弯曲半径,避免柔性屏组件300与外侧的结构诸如第一外壳115抵接而产生摩擦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运动,以及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运动,柔性屏组件300均会贴合于滚轮400和限位组件500进行运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运动,柔性屏组件300均会贴合于滚轮400运动,但与限位组件500不贴合。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运动,柔性屏组件300均会贴合于滚轮400和限位组件500进行运动。此方式仍会使柔性屏组件300在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运动时增加一定的弯曲半径,但是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柔性屏组件300在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运动时的弯曲半径。
其中,限位组件500可以设计成相对于第一运动体可转动,诸如限位组件500采用销轴等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运动体100上。从而即使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贴合于限位组件500,因限位组件500可以跟随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而转动,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也会比较顺畅。当然,限位组件500也可以设计成相对于第一运动体100不转动,直接固定连接在第一运动体100上,此时可以将第一运动体100靠近柔性屏组件300的部分设计成光滑的弧形结构,以使得柔性屏组件300在贴合于限位组件500运动时,减少摩擦力。
为了减小限位组件500与柔性屏组件300在贴合过程中的摩擦力,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小限位组件500与柔性屏组件300贴合的面积。诸如限位组件500可以包括一限位轴510和至少一个限位套520。限位轴510设置于第一运动体100的一端,即与滚轮400设置于同一端。限位轴510固定在第一运动体100上,可以不运动。至少一个限位套520可以为一个限位套520,也可以为多个,诸如两个限位套520。限位套520均套设于限位轴510上,且套设于限位轴510上的限位套520仅套设在限位轴510的部分区域,即限位轴510仍有其他部位未被限位套520套设住而裸露在外。限位套520套设在限位轴510上可相对于限位轴510转动。
其中,限位套520可以为两个,两个限位套520中的一个套设于限位轴510的一端,两个限位套520中的另一个套设于限位轴510的另一端。即两个限位套520中的一个位于第一运动体100的一侧,两个限位套520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一运动体100的另一侧。
为了避免限位套520的尺寸诸如直径过大而对整个显示装置20的尺寸有所影响,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在限位轴510上开设槽结构诸如开槽512,将限位套520设置在槽结构诸如开槽512的位置,以使得限位套520的外周缘略凸出于限位轴510。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限位轴510的尺寸诸如直径和限位套520的尺寸诸如直径设计均小于滚轮400的尺寸诸如直径。
从而本申请实施例柔性屏组件300在跟随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的相对运动而运动时,柔性屏组件300可以贴合于限位套520,以带动限位套520围绕限位轴510转动。从而就可以大大减少柔性屏组件300和限位组件500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提高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顺畅度。
为了保持限位组件500诸如限位套520始终可以对柔性屏组件300产生有效的限位,或者说为了保持限位组件500诸如限位套520始终可以贴合于柔性屏组件30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设计至少一个弹性件530。至少一个弹性件53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诸如两个弹性件530。弹性件530抵接于限位轴510和第一运动体100,以形成限位轴510朝向滚轮400方向顶压的弹性作用力。弹性件530可以为扭簧、弹簧等弹性结构。以弹性件530为扭簧530为例,限位轴510的一端通过一扭簧530固定连接在第一运动体的一侧,限位轴510的另一端通过一扭簧530固定连接在第一运动体100的另一侧。诸如一扭簧530套设于限位轴510的一端,并将扭簧530顶接于第一运动体100的一侧,另一扭簧530套设于限位轴510的另一端,并将该另一扭簧530顶接于第一运动体100的另一侧。且两个扭簧530都顶接到第一运动体100的一端外侧,以使得扭簧530能够通过与第一运动体100的顶接,或者说抵接而形成朝向滚轮400方向的弹性作用力,该弹性作用力作用到限位轴510上,限位轴510将该作用力传递到限位套520上。从而通过该两个扭簧530可以保持限位套520朝向滚轮400方向的弹性作用力,以保证限位套520可以始终与柔性屏组件300产生顶压作用力。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柔性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柔性屏组件300可以包括柔性屏320和设置于柔性屏320的非显示面的支撑片340,支撑片340的另一面和滚轮400抵接。在柔性屏组件300与限位组件500诸如限位套520抵接的部位可以只设计支撑结构,而不设计柔性屏结构,以避免柔性屏320部分直接与限位套520抵接,对柔性屏320起到有效的保护。
比如:柔性屏320的尺寸小于支撑片340的尺寸,柔性屏320的非显示面与支撑片340固定时可以在支撑片340的周缘形成抵接部342,抵接部342可以与限位组件500的限位套520抵接,或者说支撑片340的一部分被限位于限位套520和滚轮400之间。从而柔性屏组件300的柔性屏320可以被限位在两个限位套520之间,或者说柔性屏320被限位在限位轴510和滚轮400之间而不与限位套520抵接。支撑片340可以采用金属等耐磨材质,从而通过支撑片340与限位套520抵接,不仅可以对柔性屏320起到保护,还具有耐磨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将柔性屏320的一部分和支撑片340的一部分限位于限位轴510和滚轮400之间。或者说柔性屏320直接与限位组件500诸如限位套520抵接。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限位组件500诸如限位套520与柔性屏组件300的柔性屏320直接抵接而损坏柔性屏组件300,可以在柔性屏组件300的柔性屏320与限位组件500诸如限位套520贴合的位置设置额外的保护层。
请参阅图14和图15,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所示传动组件的爆炸图。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传动组件诸如传动组件600,该传动组件600用于传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运动。传动组件600的一部分可以设置于第一运动体100,传动组件600的另一部分可以设置于第二运动体200。诸如传动组件600包括设置于第一运动体100的第一齿轮610、第二齿轮620和传动带630,以及传动组件600包括设置于第二运动体200的齿条640。齿条64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二运动体200上,诸如齿条640上开设多个螺丝孔644,以便于螺丝螺接到该螺丝孔644内以实现与第二运动体200的固定连接。
齿条640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齿轮610啮合的齿642。齿条640与第一齿轮610啮合,第一齿轮610和传动带630啮合,传动带630和第二齿轮620啮合,第二齿轮620和滚轮400固定连接在一起。齿条640可以驱动第一齿轮610转动,第一齿轮610转动带动传动带630运动,传动带630运动带动第二齿轮620和滚轮400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的传动,使得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且使得柔性屏组件300围绕滚轮400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传动带630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齿轮610及第二齿轮620啮合的齿63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限定的传动带630也可以采用其他部件代替,诸如采用一个或多个第三齿轮代替传动带630。或者说可以在第一齿轮610和第二齿轮620之间采用齿轮组的方式替代传动带630。还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部件来替代传动带630,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传动组件和滚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600可以在传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相互远离或靠近的方向相对运动时,还可以带动滚轮400转动,从而使得各个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实现作用力的同步,传动效果更佳。可以将第二齿轮620与滚轮400固定连接在一起。诸如在第二齿轮620上开设一固定孔622,在滚轮400的端部设置转轴420,可以将转轴420插入到固定孔622内以实现滚轮400和第二齿轮620的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齿轮620和滚轮400的固定方式并不限于此,诸如第二齿轮620上设置转轴,而在滚轮400上开设固定孔,将第二齿轮620的转轴插入到滚轮400上开设的固定孔实现固定连接。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传动组件600通过齿条640可以驱动第一齿轮610转动,然后通过传动带630带动第二齿轮620和滚轮400转动,通过齿条640、第一齿轮610、第二齿轮620及传动带630的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上的柔性屏组件300处于被限位的状态。
或者说通过齿条640、第一齿轮610、第二齿轮620及传动带630的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上的柔性屏组件300处于拉紧的状态,在柔性屏组件300运动过程中,也不易出现较大的卷绕、弯折等形变,即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齿条640、第一齿轮610、第二齿轮620及传动带630的相互配合始终对柔性屏组件300具有拉紧作用力,防止柔性屏组件300产生较大的形变。基于此,结合显示装置20的限位组件500对柔性屏组件300的限位效果更佳。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20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限定的传动组件600,不设置限位组件500也是可以的。
其中,齿条640可以设置于第二运动体200的边侧,诸如齿条640为两条,其中一条设置于第二运动体200的一侧,另一条设置于第二运动体200的另一侧。对应的,第一齿轮610可以为两个,第二齿轮620可以为两个,传动带630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齿轮610、一个第二齿轮620和一个传动带630设置于第一运动体100的一侧,另一个第一齿轮610、另一个第二齿轮620和另一个传动带630设置于第一运动体的另一侧。位于显示装置20的同一侧的一个第一齿轮610和一条齿条640啮合,一个第一齿轮610和一个传动带630啮合,一个传动带630和第二齿轮620啮合。一个第二齿轮620与滚轮400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二齿轮620与滚轮4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7和图18,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一运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所示的第一运动体的爆炸图,第一运动体100可以包括本体11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第一固定板120设置于本体110的一侧,第二固定板130设置于本体110的另一侧。第一固定板120、第二固定板130和本体110可以一体成型,诸如机械加工、注塑等形成。第一固定板120也可以与本体110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诸如螺丝螺接、焊接、插接等方式。第二固定板130也可以与本体110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诸如螺丝螺接、焊接、插接等方式。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20上开设螺丝孔123,以通过螺丝将第一固定板120固定在本体110的一侧,以及可以在第二固定板130上开设螺丝孔133,以通过螺丝将第二固定板130固定在本体110的另一侧。
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滚轮、限位组件和第一固定板配合的示意图,滚轮400可以设置于该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上,且滚轮400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之间。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20上开设一通孔121诸如圆孔以容置滚轮400的一端,或者说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20上开设一通孔121诸如圆孔以容置滚轮400与第二齿轮620固定连接的部分。以及在第二固定板130上开设一通孔131诸如圆孔以容置滚轮400的另一端,或者说可以在第二固定板130上开设一通孔131诸如圆孔以容置滚轮400与第二齿轮620固定连接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装置20包括限位组件500时,限位组件50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上。诸如限位组件500的限位轴510的一端和其中一个弹性件530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20上,限位轴510的另一端和另外一个弹性件530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30上。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20上开设一通孔122诸如腰型孔以容置限位轴510的一端,在第二固定板130上开设一通孔132诸如腰型孔以容置限位轴510的另一端。以及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20上开设一与腰型孔连通的限位槽125以容置一个弹性件,在第二固定板130上开设一与腰型孔连通的限位槽以容置另一个弹性件。本申请实施例将限位轴510限定在腰型孔中可以实现限位轴510的位置调动,当需要时,诸如不同的柔性屏组件的厚度不同,从而可以根据不同柔性屏组件的厚度来调整限位轴510的位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装置20包括传动组件600时,传动组件600中的第一齿轮610、第二齿轮620及传动带630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上。诸如第一固定板120设置有一第一齿轮610、一第二齿轮620和一传动带630,第二固定板130设置有一第一齿轮610、一第二齿轮620和一传动带630。
每一第一齿轮610可以包括第一齿部612、第二齿部614和第一连接部616。滚轮400一端的转轴420与一第二齿轮620的固定孔622固定连接,滚轮400另一端的转轴与另一第二齿轮620的固定孔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20还设置有通孔126,通孔126设置有一第一齿轮610的第一连接部616,一第一齿轮610的第一齿部612位于第一固定板120的内表面、且与一齿条640啮合,一第一齿轮610的第二齿部614位于第一固定板120的外表面、且与一传动带630啮合,一第二齿轮620位于第一固定板120的外表面、且与一传动带630啮合。
第二固定板130还设置有通孔136,通孔136设置有另一第一齿轮610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第一齿轮610的第一齿部位于第二固定板130的内表面、且与另一齿条640啮合,另一第一齿轮610的第二齿部位于第二固定板130的外表面、且与另一传动带630啮合,另一第二齿轮620位于第二固定板130的外表面、且与传动带630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显示装置20的其中一侧或其他位置设置一齿条640、一第一齿轮610、一第二齿轮620及一传动带630。
其中,本体11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支撑板112和主体板113,第一支撑板111、主体板113和第二支撑板112依次层叠设置,第一支撑板111设置于主板113的一面,第二支撑板112设置于主体板113的另一面。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支撑板112和主体板113可以一体成型,诸如机械加工、注塑等形成。第一支撑板111和主体板113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诸如螺丝700螺接、焊接、插接等方式。第二支撑板112和主体板113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诸如螺丝700螺接、焊接、插接等方式。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支撑板112固定在主体板113的两面时,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支撑板112之间可以形成一收纳腔,以收纳第二运动体200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运动体100还可以包括后盖114,后盖114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12的外侧。即第一支撑板111、主体板113、第二支撑板112和后盖114依次层叠设置。
可以将主体板113理解为具有三部分,诸如包括主体部1133、第一侧部1131和第二侧部1132,第一侧部1131和第二侧部1132连接于主体部1133的两侧。第一侧部1131和第二侧部113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当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固定到主体板113上时,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形成收纳腔以收纳第二运动体200的一部分。其中,主体部1133靠近滚轮400的位置设置。其中,第一固定板120设置于主体板113的第一侧部1131上,第二固定板130设置于主体板113的第二侧部1132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运动体100的第一外壳115可以盖设在滚轮400和限位组件500的外侧。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运动体100还可以包括两个外盖116,一个外盖116位于第一运动体100的一侧,另一外盖116位于第一运动体100的另一侧。可以将一个外盖116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20上,诸如在第一固定板120上开设螺丝孔124,以通过螺丝将外盖116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20上。可以将另一个外盖116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30上,诸如在第二固定板140上开设螺丝孔134,以通过螺丝将外盖116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30上。
请参阅图20和图21,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运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所示的第二运动体的爆炸图,第二运动体200可以包括承载板210和第三支撑板220。第三支撑板220可以固定在承载板210上,诸如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其中,齿条640可以固定在承载板210上,诸如采用螺丝穿过齿条640的螺丝孔644,以将齿条640固定在承载板210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运动体200的第二外壳230可以盖设在第三支撑板220和承载板210的一面和边侧。
为了增加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之间设置导向结构。诸如第一运动体100设置有导向件1112,第二运动体200设置有导向槽221,导向件1112可以在导向槽221内运动。本申请实施例导向槽22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导向件1112的个数与导向槽221的个数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相邻两个导向槽221之间形成有间隔板222,相邻两个导向件1112之间形成有间隙1113,第二运动体200的间隔板222可以在间隙1113中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运动体200的导向槽221的侧壁上设置有凸条223,凸条223可以对导向件1112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
其中,导向槽221可以设置在第三支撑板220上。导向件1112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支撑板111设置导向槽,在第三支撑板220设置导向件也是可以的。
为了能够保证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的顺畅度,而避免柔性屏组件300在滚轮400位置卡住。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将滚轮400设计成台阶轴结构,诸如滚轮400设置有多个间隔的凹槽410。可以理解的是,凹槽410可以围绕滚轮400的一圈设置。本体110的一端与滚轮400邻接,诸如本体110的与滚轮400邻接的位置设置多个凸块117,一凸块117设置于一凹槽410内,且凸块117与滚轮400的外表面不接触。其中,凸块117的个数可以与凹槽410的个数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凸块117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诸如凸块117包括第一凸块1111和第二凸块1121,第一凸块1111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1的端部,第二凸块1121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12的端部。其中,第一凸块1111和第二凸块1121均位于凹槽410内,且第一凸块1111和第二凸块1121之间间隔有主体部1113。
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驱动传动组件600运动。诸如施加第一方向的作用力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上,可以将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作用到齿条640上,齿条640运动以驱动第一齿轮610沿第一预设方向诸如顺时针转动,进而通过传动带630驱动第二齿轮620及滚轮400转动,使得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远离的方向上运动,且使得柔性屏组件300运动,以增加显示区域。再比如施加第二方向的作用力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上,可以将第二方向的作用力作用到齿条640上,齿条640运动以驱动第一齿轮610沿第二预设方向诸如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传动带630驱动第二齿轮620及滚轮400转动,使得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运动,且使得柔性屏组件300运动,以减小柔性屏组件300的显示区域。
也可以采用电动的方式驱动传动组件600以驱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相对运动。若采用电动的方式驱动传动组件600,则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驱动机构,诸如马达、齿轮组等结构。
下面举例来说明显示装置20中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相互运动以带动柔性屏组件300运动进而改变柔性屏组件300的显示区域。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9,图1、图3、图5、图7和图9示意出显示装置20的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处于收拢状态。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驱动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进行相互远离的运动以切换至展开状态,图2、图4、图6和图8示意出显示装置20的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处于展开状态。
比如将处于收拢状态的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如下:用户一只手握住第一运动体100,或者说握住盖设在第一运动体100外的第一外壳115。另一只手握住第二运动体200,或者说握住盖设在第二运动体200外的第二外壳230。
然后,其中两只手沿显示装置20的运动方向、且沿显示装置20的内部朝向外部的方向拉动。此时,从显示装置20的外侧可以看到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进行相互远离的运动,且柔性屏组件300原本收纳于显示装置20内部的一部分被拉出,从而使得柔性屏组件300的显示区域逐渐增加。
此时,在显示装置20的内部,用户将作用力作用到第一运动体100及第二运动体200上,通过第一运动体100将作用力作用到齿条640上,通过第二运动体200将作用力作用到第一齿轮610上。从而使得齿条640和第一齿轮610相互之间产生驱动运动,以带动传动带630运动,从而驱动第二齿轮620和滚轮400一起转动,同时带动柔性屏组件300绕着滚轮400运动。从而实现作用力的同步,减少对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折叠或弯曲。若显示装置20包括限位组件500,则柔性屏组件300运动时被限位组件500限位,诸如带动限位组件500的限位套520转动。
比如将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切换至收拢状态的过程如下:用户一只手握住第一运动体100,或者说握住盖设在第一运动体100外的第一外壳115。另一只手握住第二运动体200,或者说握住盖设在第二运动体200外的第二外壳230。
然后,其中两只手沿显示装置20的运动方向、且沿显示装置20的外部朝向内部的方向推动。此时,从显示装置20的外侧可以看到第一运动体100和第二运动体200在进行相互靠近的运动,且柔性屏组件300原来裸露在外的显示装置20外部的一部分被收纳至显示装置20的内部,从而使得柔性屏组件300的显示区域逐渐减小。
此时,在显示装置20的内部,用户将作用力作用到第一运动体100及第二运动体200上,通过第一运动体100将作用力作用到齿条640上,通过第二运动体200将作用力作用到第一齿轮610上。从而使得齿条640和第一齿轮610相互之间产生驱动运动,以带动传动带630运动,从而驱动第二齿轮620和滚轮400一起转动,同时带动柔性屏组件300绕着滚轮400运动。从而实现作用力的同步,减少对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折叠或弯曲的可能性。若显示装置20包括限位组件500,则柔性屏组件300运动时被限位组件500限位,诸如带动限位组件500的限位套520转动。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运动体100及第二运动体200无论是进行靠近的运动,还是进行远离的运动,柔性屏组件300的一端始终与第二运动体200固定连接,以及柔性屏组件300的另一端始终与第一运动体固定连接,通过齿条640、第一齿轮610、第二齿条620及传动带630的配合可以保持柔性屏组件300的两个端部的相对作用力,或者说张力。减少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卷曲或折叠的可能性,提高了柔性屏组件300运动的顺畅度,且对柔性屏组件300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其寿命。若结合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限位组件500则可以避免柔性屏组件300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卷曲或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显示装置20可以不设置外壳诸如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的构造并不限于以上内容,诸如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主板、电池等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限定的显示装置是包括以上柔性屏组件、第一运动体及第二运动体的装置,或者说设备,其可以是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腕表设备、电视机、媒体播放器、计算机监视器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所限定的第一运动体100、第二运动体100及装配在第一运动体100上的滚轮400和限位组件500可以构成一承载装置,其可以承载如上所述的柔性屏组件300。可以理解的是,承载装置也可以承载其他器件,其并不限于承载柔性屏组件300。
本申请实施例所限定的第一运动体100、第二运动体100及装配在第一运动体100上的滚轮400和传动组件600可以构成一承载装置,其可以承载如上所述的柔性屏组件300。可以理解的是,承载装置也可以承载其他器件,其并不限于承载柔性屏组件300。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运动体;
第二运动体;
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体的一端,所述滚轮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运动体转动;
柔性屏组件,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体连接,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运动体连接;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体的同一端,且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滚轮的外侧,以使得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滚轮之间;和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体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带,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体的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运动体和所述第二运动体可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所述齿条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所述传动带运动,所述传动带运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滚轮一起转动以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运动体转动;
当所述第一运动体和所述第二运动体在相互靠近方向上相对运动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位所述柔性屏组件在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滚轮之间运动,以防止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弯曲半径变大;
当所述第一运动体和所述第二运动体在相互远离方向上相对运动时,所述柔性屏组件围绕所述滚轮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轴,所述限位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体的一端;
至少一个限位套,所述至少一个限位套套设在所述限位轴上,且所述至少一个限位套可围绕所述限位轴转动;和
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件抵接于所述限位轴和所述第一运动体,以形成将所述限位轴朝向所述滚轮方向顶压的弹性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屏和设置于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滚轮抵接,所述柔性屏被限位于所述限位轴和所述滚轮之间,所述支撑片的一部分被限位于所述限位套和所述滚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屏和设置于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滚轮抵接,所述柔性屏的一部分和支撑片的一部分被限位于所述限位轴和所述滚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为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限位轴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的一端通过一扭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运动体的一侧,所述限位轴的另一端通过一扭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运动体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的直径和所述限位套的直径均小于所述滚轮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运动体的一端,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滚轮的间距略大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齿。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体包括本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本体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一所述第一齿轮、一所述第二齿轮和一所述传动带,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一所述第一齿轮、一所述第二齿轮和一所述传动带;
所述第二运动体的一侧设置有一所述齿条,所述第二运动体的另一侧也设置有一所述齿条,一所述齿条与一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滚轮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滚轮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齿部,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通孔,所述第一齿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传动 带啮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滚轮的端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体的另一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凹槽,所述第一运动体设置有多个凸块,一所述凸块设置于一所述凹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体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运动体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以限定所述第一运动体和所述第二运动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
CN202010345612.XA 2020-04-27 2020-04-2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643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5612.XA CN113643609B (zh) 2020-04-27 2020-04-27 显示装置
PCT/CN2021/078737 WO2021218360A1 (zh) 2020-04-27 2021-03-02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5612.XA CN113643609B (zh) 2020-04-27 2020-04-2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3609A CN113643609A (zh) 2021-11-12
CN113643609B true CN113643609B (zh) 2022-11-01

Family

ID=7833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5612.XA Active CN113643609B (zh) 2020-04-27 2020-04-2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3609B (zh)
WO (1) WO20212183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0201B (zh) * 2021-11-18 2024-03-2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220351A (zh) * 2021-12-28 2022-03-2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显示装置
CN114598764A (zh) * 2022-03-21 2022-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5846A (zh) * 2016-12-30 2017-06-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调整机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0316544A (zh) * 2019-07-04 2019-10-11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显示屏定位机构及翻板机
CN110992833A (zh) * 2019-12-19 2020-04-10 倪承明 一种用于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转轴式折叠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78518A1 (ko) * 2014-05-21 2015-11-26 임유섭 사용자의 펼침조작력 작용에 의해 회전하는 롤러를 갖는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KR20160058329A (ko) * 2014-11-14 2016-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장치
KR102326034B1 (ko) * 2014-11-17 2021-1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05726753U (zh) * 2016-04-29 2016-11-23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铰链及动力输出模块
KR102468289B1 (ko) * 2016-05-30 2022-1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장치
CN207781089U (zh) * 2018-01-29 2018-08-2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2458690B1 (ko) * 2018-04-04 2022-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모듈 및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I667568B (zh) * 2018-04-24 2019-08-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KR102477229B1 (ko) * 2018-07-30 2022-1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208922704U (zh) * 2018-11-06 2019-05-31 李丽敏 一种健康教育宣传栏
CN210093271U (zh) * 2019-07-31 2020-02-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可隐藏摄像头的移动终端
CN110718149A (zh) * 2019-09-06 2020-01-21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伸缩屏产品的伸缩构造
CN210443169U (zh) * 2019-09-06 2020-05-01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辊式限位伸缩构造
CN212278267U (zh) * 2020-05-26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510538A (zh) * 2020-05-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899644A (zh) * 2020-07-29 2020-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5846A (zh) * 2016-12-30 2017-06-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调整机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0316544A (zh) * 2019-07-04 2019-10-11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显示屏定位机构及翻板机
CN110992833A (zh) * 2019-12-19 2020-04-10 倪承明 一种用于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转轴式折叠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8360A1 (zh) 2021-11-04
CN113643609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3609B (zh) 显示装置
WO2021238958A1 (zh) 电子设备
CN109270987B (zh) 一种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CN106790829B (zh) 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147637B (zh) 转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071096B (zh) 连接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389197A (zh)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WO2021036677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1375464U (zh) 电子装置
CN113643610B (zh) 显示装置
CN111128016B (zh) 电子设备
WO2021143500A1 (zh) 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CN211741963U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US7509710B1 (en) Damper apparatus
US2022030863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99470A (zh) 电子设备
KR20220019545A (ko) 힌지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KR20220079231A (ko) 카메라 모듈
US20230393632A1 (en) Hinge device of portable terminal with foldable structure
JP2009187059A (ja) 電子機器
CN111312081A (zh) 电子设备
JP2009187059A5 (zh)
US7814620B2 (en) Hinge
CN116016735A (zh) 电子设备
CN112153832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