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1919B - 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1919B
CN113631919B CN201980094781.6A CN201980094781A CN113631919B CN 113631919 B CN113631919 B CN 113631919B CN 201980094781 A CN201980094781 A CN 201980094781A CN 113631919 B CN113631919 B CN 113631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electrode liquid
eluent
io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47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1919A (zh
Inventor
坂本胜正
藤原理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31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1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1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1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38Flow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42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ment mode, e.g. by displacement or by elution
    • B01D15/424Elution mode
    • B01D15/426Specific type of solv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26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
    • B01D15/36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 involving ionic interaction
    • B01D15/361Ion-exchan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using ion-exchan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7Liquid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using ion-exchange
    • G01N2030/965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using ion-exchange suppressor colum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的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离子抑制器具有洗脱液流路、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洗脱液流路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彼此相向,且以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分别与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相向。从分离柱导出的洗脱液被供给至洗脱液流路。以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且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分别向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Description

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离子色谱仪中,将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与洗脱液一起导入到分离柱。试样通过经过分离柱而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与洗脱液一起被导入到检测器的流动池。通过依次检测导入到流动池的试样的电导度,从而生成色谱图(chromatogram)。在分离柱与检测器之间,有时会配置离子抑制器。
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离子抑制器中,在第一再生液流路支撑体与第二再生液流路支撑体之间配置有洗脱液流路支撑体。在洗脱液流路支撑体、第一再生液流路支撑体及第二再生液流路支撑体,分别形成有洗脱液流路、第一再生液流路及第二再生液流路。
来自分离柱的洗脱液被导入到洗脱液流路后,到达电导计。经过电导计的洗脱液作为再生液而分别被导入到第一再生液流路及第二再生液流路。在洗脱液流路的洗脱液、与第一再生液流路及第二再生液流路之间通过电渗析进行离子交换,由此洗脱液的电导率降低。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2135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提高离子抑制器的渗析效率,色谱图的背景减少。但是,仅提高离子抑制器的渗析效率,无法充分削减色谱图的背景。因此,期望开发一种能够充分削减色谱图的背景、进一步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的离子色谱仪。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的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形态涉及一种离子色谱仪,包括:分离柱,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离子抑制器,具有从所述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检测器,对经过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进行检测;以及电极液供给部,分别向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形态涉及一种离子色谱仪,包括:分离柱,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离子抑制器,具有从所述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检测器,对经过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进行检测;以及电极液供给部,分别向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的形态涉及一种离子色谱仪,包括:分离柱,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离子抑制器,具有从所述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检测器,对经过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进行检测;以及电极液供给部,分别向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的形态涉及一种离子成分分析方法,包括:将从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的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供给到离子抑制器的步骤;以及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步骤,所述离子抑制器具有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所述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步骤包括: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以及以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离子抑制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的离子抑制器的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离子色谱仪的连接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离子色谱仪的连接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五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离子色谱仪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离子色谱仪200包括:离子抑制器100、洗脱液供给部110、试样供给部120、分离柱130、检测器140、处理部150以及三通阀160。
洗脱液供给部110包括例如药液瓶、送液泵及脱气装置,将水溶液等洗脱液作为流动相来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洗脱液包含碳酸系洗脱液。试样供给部120例如是注射器(injector),将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与由洗脱液供给部110供给的洗脱液一起导入到分离柱130。分离柱130收容在未图示的柱恒温槽的内部,被调整到规定的一定温度。分离柱130将导入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
检测器140是电导度检测器,依次检测经过离子抑制器100的后述的洗脱液流路1的来自分离柱130的试样及洗脱液的电导度。处理部150通过对由检测器140得到的检测结果进行处理,生成表示各离子种类成分的保持时间与电导度的关系的色谱图。
三通阀160具有输入端口161及输出端口162、输出端口163。输入端口161通过配管201而与检测器140连接。经过检测器140的洗脱液经由配管201从输入端口161作为电极液被导入到三通阀160。三通阀160对从输入端口161导入的电极液进行分支,分别从输出端口162、输出端口163导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检测器140与三通阀160构成电极液供给部210。
离子抑制器100包括洗脱液流路1、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及连通路1a~连通路3a、连通路1b~连通路3b,且配置于分离柱130与检测器140之间。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分别是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的例子。连通路1a、连通路1b分别与洗脱液流路1的两端相通。连通路2a、连通路2b分别与电极液流路2的两端相通。连通路3a、连通路3b分别与电极液流路3的两端相通。
离子抑制器100具有在一方向(以下,称为流路方向)上延伸的形状。连通路1a、连通路2a、连通路1b、连通路3b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连通路3a、连通路2b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电极液流路2与电极液流路3以夹着洗脱液流路1相向的方式配置。
洗脱液流路1具有折回结构,包括流路部分1A、流路部分1B。流路部分1A、流路部分1B分别是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部分1A是洗脱液流路1的上游部分,流路部分1B是洗脱液流路1的下游部分。流路部分1B相对于流路部分1A以折回的方式相向地配置。流路部分1A与电极液流路2相向,流路部分1B与电极液流路3相向。
包含经过分离柱130的试样的洗脱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1a被导入到洗脱液流路1,并流经流路部分1A。然后,洗脱液在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从流路部分1A被导入流路部分1B,并流经流路部分1B。然后,洗脱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1b从洗脱液流路1被导出,从而如上所述被引导到检测器140。
连通路2a通过配管202而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2连接。从输出端口162导出的电极液经由配管202从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2a被导入到电极液流路2,并流经电极液流路2。然后,电极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连通路2b从电极液流路2被导出,并被废弃。
连通路3a通过配管203而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3连接。从输出端口163导出的电极液经由配管203从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连通路3a被导入到电极液流路3,并流经电极液流路3。然后,电极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3b从电极液流路3被导出,并被废弃。
在所述结构中,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流动的方向、与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流动的方向相反。另一方面,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流动的方向、与电极液流路2中的电极液流动的方向相同。另外,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流动的方向、与电极液流路3中的电极液流动的方向相同。在离子抑制器100中,通过利用电渗析进行离子交换,从而减低经过洗脱液流路1的洗脱液的电导度。
(2)离子抑制器的结构
图2是表示图1的离子抑制器10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离子抑制器100包括:离子交换膜11、一对洗脱液密封构件12、13、一对离子交换膜20、30、一对电极液密封构件40、50、一对电极60、70以及一对支撑构件80、90。离子交换膜11、离子交换膜20、离子交换膜30、洗脱液密封构件12、洗脱液密封构件13、电极液密封构件40、电极液密封构件50、电极60、电极70及支撑构件80、支撑构件90分别具有在流路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状。
离子交换膜11在测定对象离子为阴离子的情况下是阳离子交换膜,在测定对象离子为阳离子的情况下是阴离子交换膜。关于离子交换膜20、离子交换膜30也同样。离子交换膜11具有贯通孔11a~贯通孔11c。贯通孔11a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贯通孔11b、贯通孔11c在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另一端部朝向一端部按顺序配置。
洗脱液密封构件12例如由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形成,且具有贯通孔12a、贯通孔12b及开口部12c。贯通孔12a、贯通孔12b分别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开口部12c以在流路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于贯通孔12a与贯通孔12b之间。开口部12c内的空间成为流路部分1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路部分1A设置有网构件12d。
洗脱液密封构件13由与洗脱液密封构件12相同的材料形成,且具有贯通孔13a、贯通孔13b及开口部13c。贯通孔13a、贯通孔13b分别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开口部13c以在流路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于贯通孔13a与贯通孔13b之间。开口部13c内的空间成为流路部分1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路部分1B设置有网构件13d。
在离子交换膜11由洗脱液密封构件12、洗脱液密封构件13夹着的状态下层叠离子交换膜11及洗脱液密封构件12、洗脱液密封构件13,由此形成洗脱液密封部10。另外,流路部分1A的端部与流路部分1B的端部经由贯通孔11c相连,由此形成洗脱液流路1。流路部分1A与流路部分1B夹着离子交换膜11相向。
离子交换膜20具有贯通孔21~贯通孔23。贯通孔21、贯通孔23在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按顺序配置。贯通孔22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离子交换膜30具有贯通孔31~贯通孔33。贯通孔31、贯通孔33在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按顺序配置。贯通孔32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
电极液密封构件40例如由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形成,且具有贯通孔41~贯通孔43及开口部44。贯通孔41、贯通孔43在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按顺序配置。贯通孔42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开口部44以在流路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于贯通孔43与贯通孔42之间。开口部44内的空间成为电极液流路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液流路2设置有网构件45。
电极液密封构件50由与电极液密封构件40相同的材料形成,且具有贯通孔51~贯通孔53及开口部54。贯通孔51、贯通孔53在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按顺序配置。贯通孔52配置于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开口部54以在流路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于贯通孔53与贯通孔52之间。开口部54内的空间成为电极液流路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液流路3设置有网构件55。
电极60例如是阳极,具有贯通孔61~贯通孔65。贯通孔61、贯通孔63、贯通孔64在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按顺序配置。贯通孔62、贯通孔65在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另一端部朝向一端部按顺序配置。电极70例如是阴极,具有贯通孔71~贯通孔75。贯通孔71、贯通孔73、贯通孔74在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按顺序配置。贯通孔72、贯通孔75在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另一端部朝向一端部按顺序配置。
支撑构件80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且具有贯通孔81~贯通孔85。贯通孔81、贯通孔83、贯通孔84在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按顺序配置。贯通孔82、贯通孔85在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另一端部朝向一端部按顺序配置。支撑构件90由与支撑构件80相同的材料形成,且具有贯通孔91~贯通孔95。贯通孔91、贯通孔93、贯通孔94在流路方向上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按顺序配置。贯通孔92、贯通孔95在流路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另一端部朝向一端部按顺序配置。
从上方朝向下方,按顺序在上下方向上层叠支撑构件80、电极60、电极液密封构件40、离子交换膜20、洗脱液密封构件12、离子交换膜11、洗脱液密封构件13、离子交换膜30、电极液密封构件50、电极70及支撑构件90。所述情况下,在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贯通孔81、贯通孔61、贯通孔41、贯通孔21、贯通孔12a、贯通孔11a、贯通孔13a、贯通孔31、贯通孔51、贯通孔71、贯通孔91重叠。在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贯通孔82、贯通孔62、贯通孔42、贯通孔22、贯通孔12b、贯通孔11b、贯通孔13b、贯通孔32、贯通孔52、贯通孔72、贯通孔92重叠。
另外,流路部分1A与电极液流路2夹着离子交换膜20相向,流路部分1B与电极液流路3夹着离子交换膜30相向。贯通孔83、贯通孔63、贯通孔43、贯通孔23及流路部分1A的一端部重叠,贯通孔93、贯通孔73、贯通孔53、贯通孔33及流路部分1B的一端部重叠。贯通孔83、贯通孔63、贯通孔43、贯通孔23成为连通路1a(图1),贯通孔93、贯通孔73、贯通孔53、贯通孔33成为连通路1b(图1)。
贯通孔84、贯通孔64及电极液流路2的一端部重叠,贯通孔85、贯通孔65及电极液流路2的另一端部重叠。贯通孔94、贯通孔74及电极液流路3的一端部重叠,贯通孔95、贯通孔75及电极液流路3的另一端部重叠。贯通孔84、贯通孔64成为连通路2a(图1),贯通孔85、贯通孔65成为连通路2b(图1)。贯通孔95、贯通孔75成为连通路3a(图1),贯通孔94、贯通孔74成为连通路3b(图1)。
此处,从上方朝向下方将螺纹构件101插通至贯通孔81、贯通孔61、贯通孔41、贯通孔21、贯通孔12a、贯通孔11a、贯通孔13a、贯通孔31、贯通孔51、贯通孔71、贯通孔91。另外,从上方朝向下方将螺纹构件102插通至贯通孔82、贯通孔62、贯通孔42、贯通孔22、贯通孔12b、贯通孔11b、贯通孔13b、贯通孔32、贯通孔52、贯通孔72、贯通孔92。在螺纹构件101、螺纹构件102的下端部,分别安装有螺母103、螺母104。由此,在洗脱液密封部10、离子交换膜20、离子交换膜30、电极液密封构件40、电极液密封构件50及电极60、电极70由支撑构件80、支撑构件90一体地支撑的状态下,组装离子抑制器100。
(3)离子抑制器的动作
图3是用于说明图2的离子抑制器100的动作的图。包含经过图1的分离柱130的试样的洗脱液从图3的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经由贯通孔83、贯通孔63、贯通孔43、贯通孔23(连通路1a)被引导到作为洗脱液流路1的上游部分的流路部分1A。接着,洗脱液朝向另一端部并流经流路部分1A,经由贯通孔11c被引导到作为洗脱液流路1的下游部分的流路部分1B。
然后,洗脱液朝向一端部并流经流路部分1B,从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经由贯通孔33、贯通孔53、贯通孔73、贯通孔93(连通路1b)被引导到图1的检测器140。如上所述,在检测器140中,依次检测试样及洗脱液的电导度。
经过检测器140的洗脱液经由配管201(图1)从输入端口161(图1)作为电极液被导入到三通阀160(图1)。导入到三通阀160的电极液的一部分经由输出端口162(图1)及配管202(图1),从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贯通孔84、贯通孔64(连通路2a)被引导到电极液流路2。所述电极液在朝向另一端部流经电极液流路2后,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贯通孔65、贯通孔85(连通路2b)被排出到外部。
导入到三通阀160的电极液的另一部分经由输出端口163(图1)及配管203(图1),从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贯通孔95、贯通孔75(连通路3a)被引导到电极液流路3。所述电极液在朝向一端部流经电极液流路3后,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贯通孔74、贯通孔94(连通路3b)被排出到外部。
向电极60施加正电压,向电极70施加负电压。所述情况下,由于水的电解,在电极液流路2中生成氢离子及氧分子,在电极液流路3中生成氢氧化物离子及氢分子。电极液流路2中生成的氢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20移动到流路部分1A,在流路部分1A中与洗脱液中的钠离子或钾离子等阳离子进行置换。
在流路部分1A中与氢离子进行置换的阳离子、以及在流路部分1A中未进行置换的氢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11移动到流路部分1B。在流路部分1A中未进行置换的氢离子在流路部分1B中与洗脱液中的钠离子或钾离子等阳离子进行置换。在流路部分1A或流路部分1B中与氢离子进行置换的阳离子从流路部分1B透过离子交换膜30移动到电极液流路3,在电极液流路3中与氢氧化物离子结合后,与电极液一起被导出。
根据所述动作,于在电极液流路2中移动的电极液与在流路部分1A中移动的洗脱液之间、在流路部分1A中移动的洗脱液与在流路部分1B中移动的洗脱液之间、以及在流路部分1B中移动的洗脱液与在电极液流路3中移动的电极液之间,进行离子交换。由此,经过洗脱液流路1的洗脱液的电导度得到减低。结果,由图1的处理部150生成的色谱图的背景减少,试样的分析精度提高。
(4)效果
通过使洗脱液流路1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洗脱液与电极液之间的离子交换的级数增加。所述情况下,离子抑制器100的渗析效率提高。以前,认为通过提高离子抑制器100的渗析效率,可减少色谱图的背景。
另一方面,本发明者等人发现,若使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则因通过电解产生的氧分子或氢分子的气体而电渗析的效率变得不均匀。
具体而言,在洗脱液流路1的上游部分,与下游部分相比,应渗析的阳离子的浓度高,因此容易流动电流。所述情况下,在洗脱液流路1的上游部分大量产生氧分子或氢分子的气体。所述气体阻碍洗脱液与电极液之间的离子交换。因此,洗脱液流路1的上游部分的电渗析的效率与下游部分的电渗析的效率相比变低。
本发明者等人反复进行了各种实验及考察,结果获得如下见解:若电渗析的效率变得不均匀,则离子色谱图的背景增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子色谱仪200中,离子抑制器100具有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1、以及电极液要经过的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洗脱液流路1的流路部分1A、流路部分1B彼此相向,且以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分别与流路部分1A、流路部分1B相向。
从分离柱130导出的试样被供给到离子抑制器100的洗脱液流路1。以电极液流路2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电极液流路3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由电极液供给部210将电极液分别供给到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由检测器140检测经过离子抑制器100的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因此和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相比,洗脱液流路1的下游部分中的电渗析的效率降低。但是,如上所述,因通过电解产生的气体而洗脱液流路1的上游部分的电渗析的效率降低,因此就洗脱液流路1整体而言,电渗析的效率接近均匀。
另外,洗脱液流路1具有彼此相向的流路部分1A、流路部分1B,于在流路部分1A中移动的洗脱液与在流路部分1B中移动的洗脱液之间也进行离子交换。因此,防止洗脱液流路1的下游部分中的电渗析的效率过度降低。由此,可充分削减色谱图的背景。结果,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5)变形例
(a)第一变形例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与电极液流路2中的电极液以相同方向流动、且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与电极液流路3中的电极液以相同方向流动的情况称为并行流。另一方面,将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与电极液流路2中的电极液以相反方向流动、且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与电极液流路3中的电极液以相反方向流动的情况称为相向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子色谱仪200以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并行流的方式构成,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离子色谱仪200可构成为能够切换为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并行流的连接关系、以及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相向流的连接关系。图4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的结构的图。关于第一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说明与图1的离子色谱仪200不同的点。
如图4所示,第一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进而包括切换部204、切换部205。各切换部204、切换部205例如是方向控制阀。切换部204与切换部205例如可由8端口的切换阀等一体地构成。切换部204连接于离子抑制器100的连通路2a、连通路2b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2之间。切换部205连接于离子抑制器100的连通路3a、连通路3b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3之间。
图5及图6是表示离子色谱仪200的连接关系的图。使用者通过对切换部204、切换部205进行切换,从而可将离子色谱仪200切换为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并行流的图5的连接关系、以及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相向流的图6的连接关系。
具体而言,在图5的离子色谱仪200中,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2输出的电极液经由配管202及切换部204从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2a被导入到电极液流路2,并流经电极液流路2。然后,电极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连通路2b从电极液流路2被导出,并经由切换部204而被废弃。
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3输出的电极液经由配管203及切换部205从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连通路3a被导入到电极液流路3,并流经电极液流路3。然后,电极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3b从电极液流路3被导出,并经由切换部205而被废弃。在所述连接关系中,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并行流。
在图6的离子色谱仪200中,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2输出的电极液经由配管202及切换部204从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连通路2b被导入到电极液流路2,并流经电极液流路2。然后,电极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2a从电极液流路2被导出,并经由切换部204而被废弃。
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3输出的电极液经由配管203及切换部205从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3b被导入到电极液流路3,并流经电极液流路3。然后,电极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连通路3a从电极液流路3被导出,并经由切换部205而被废弃。在所述连接关系中,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相向流。
本发明者等人进行了使用各种洗脱液来生成色谱图的实验及考察。结果,本发明者等人获得了如下见解:关于包含碳酸系洗脱液的特定种类的洗脱液,通过与电极液成为并行流,能够大幅削减色谱图的背景。认为其原因在于:虽然电渗析的效率降低,但如上所述,因通过电解产生的氧分子或氢分子的气体而引起的电渗析的效率的不均匀性得到减轻。
另一方面,本发明者等人获得了如下见解:关于包含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其他特定种类的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相向流时有时会大幅削减色谱图的背景。认为其原因在于:提高电渗析的效率的效果超出减轻电渗析的效率的不均匀性的效果。
因此,例如在使用碳酸系洗脱液的情况下,使用者以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并行流的方式对切换部204、切换部205进行切换。另一方面,例如在使用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情况下,使用者以洗脱液与电极液成为相向流的方式对切换部204、切换部205进行切换。由此,可更确实地削减所生成的色谱图的背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再者,在第一变形例中,离子色谱仪200包括切换部204、切换部205,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使用者也可根据所使用的洗脱液的种类,改变配管202在连通路2a与连通路2b之间的连接构造,并且改变配管203在连通路3a与连通路3b之间的连接构造。所述情况下,离子色谱仪200也可不包括切换部204、切换部205。
(b)第二变形例
图7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的结构的图。关于第二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说明与图4的离子色谱仪200不同的点。第二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以在第一动作模式与第二动作模式下选择性地进行动作的方式构成,如图7所示,进而包括控制部170。
控制部170例如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或微计算机构成。再者,控制部170与处理部150可由同一计算机构成。控制部170包括模式接收部171及切换控制部172作为功能部。通过控制部170的CPU或微计算机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从而实现控制部170的功能部。控制部170的功能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通过电子电路等硬件来实现。
模式接收部171接收离子色谱仪200的动作模式的选择。使用者通过操作模式接收部171,而可在第一动作模式与第二动作模式之间选择离子色谱仪200的动作模式。切换控制部172与由模式接收部171接收到的动作模式对应地对切换部204、切换部205进行切换。
具体而言,在由模式接收部171接收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部172以在流路部分1A中流动的洗脱液与在电极液流路2中流动的电极液成为并行流的方式对切换部204进行切换。另外,切换控制部172以在流路部分1B中流动的洗脱液与在电极液流路3中流动的电极液成为并行流的方式对切换部205进行切换。
在由模式接收部171接收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部172以在流路部分1A中流动的洗脱液与在电极液流路2中流动的电极液成为相向流的方式对切换部204进行切换。另外,切换控制部172以在流路部分1B中流动的洗脱液与在电极液流路3中流动的电极液成为相向流的方式对切换部205进行切换。
在第二变形例中,例如在使用碳酸系洗脱液的情况下,使用者选择第一动作模式。另一方面,例如在使用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情况下,使用者选择第二动作模式。由此,可更确实地削减所生成的色谱图的背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c)第三变形例
图8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的结构的图。关于第三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说明与图7的离子色谱仪200不同的点。如图8所示,在第三变形例中,控制部170包括液体种类接收部173及模式决定部174作为功能部,来代替图7的模式接收部171。
液体种类接收部173接收所使用的洗脱液的种类的选择。使用者通过操作液体种类接收部173,而可选择所使用的洗脱液的种类。模式决定部174与由模式接收部171接收到的洗脱液的种类对应地来决定离子色谱仪200的动作模式。
具体而言,例如在由模式接收部171接收到碳酸系洗脱液的情况下,模式决定部174将离子色谱仪200的动作模式决定为第一动作模式。例如,在由模式接收部171接收到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情况下,模式决定部174将离子色谱仪200的动作模式决定为第二动作模式。
切换控制部172以离子色谱仪200在由模式决定部174决定的动作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方式对切换部204、切换部205进行切换。因此,例如在使用碳酸系洗脱液的情况下,离子色谱仪200在第一动作模式下进行动作。另一方面,例如在使用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情况下,离子色谱仪200在第二动作模式下进行动作。由此,可更确实地削减所生成的色谱图的背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d)第四变形例
图9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的结构的图。关于第四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说明与图1的离子色谱仪200不同的点。如图9所示,本例中的电极液流路2与三通阀160的连接关系和图1的离子色谱仪200中的电极液流路2与三通阀160的连接关系相同。
另一方面,关于电极液流路3,连通路3a不与三通阀160连接,连通路3b通过配管203而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3连接。从输出端口163导出的电极液经由配管203从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3b被导入到电极液流路3,并流经电极液流路3。然后,电极液经过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连通路3a从电极液流路3被导出,并被废弃。
在所述连接关系中,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流路3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但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流路2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因此,与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流路2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相比,流路部分1A整体的电渗析的效率接近均匀。由此,能够削减色谱图的背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e)第五变形例
图10是表示第五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的结构的图。关于第五变形例的离子色谱仪200,说明与图1的离子色谱仪200不同的点。如图10所示,本例中的电极液流路3与三通阀160的连接关系和图1的离子色谱仪200中的电极液流路3与三通阀160的连接关系相同。
另一方面,关于电极液流路2,连通路2a不与三通阀160连接,连通路2b通过配管202而与三通阀160的输出端口162连接。从输出端口162导出的电极液经由配管202从离子抑制器100的另一端部的连通路2b被导入到电极液流路2,并流经电极液流路2。然后,电极液经由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的连通路2a从电极液流路2被导出,并被废弃。
在所述连接关系中,流路部分1A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流路2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但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流路3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因此,和流路部分1B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液流路3中的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相比,流路部分1B整体的电渗析的效率接近均匀。由此,能够削减色谱图的背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6)其他实施方式
(a)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流路部分1A、流路部分1B分别设置有网构件12d、网构件13d,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不在流路部分1A设置网构件12d,也可不在流路部分1B设置网构件13d。同样地,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分别设置有网构件45、网构件55,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不在电极液流路2设置网构件45,也可不在电极液流路3设置网构件55。
(b)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用于向流路部分1A导入洗脱液的贯通孔23、贯通孔43、贯通孔63、贯通孔83分别形成于离子交换膜20、电极液密封构件40、电极60及支撑构件80,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用于向流路部分1A导入洗脱液的多个贯通孔也可分别形成于离子交换膜11、洗脱液密封构件13、离子交换膜30、电极液密封构件50、电极70及支撑构件90。
同样地,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用于从流路部分1B导出洗脱液的贯通孔33、贯通孔53、贯通孔73、贯通孔93分别形成于离子交换膜30、电极液密封构件50、电极70及支撑构件90,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用于从流路部分1B导出洗脱液的多个贯通孔也可分别形成于离子交换膜11、洗脱液密封构件12、离子交换膜20、电极液密封构件40、电极60及支撑构件80。
(c)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从检测器140导出的洗脱液作为电极液而被供给到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另行设置电极液供给部,并由所述电极液供给部将洗脱液作为电极液供给到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另外,也可设置第一电极液供给部及第二电极液供给部,并由所述第一电极液供给部及第二电极液供给部将电极液分别供给到电极液流路2、电极液流路3。所述情况下,也可不在离子色谱仪200设置三通阀160。
(d)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螺纹构件101、螺纹构件102将离子抑制器100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固定,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通过四个螺纹构件将离子抑制器100的四角附近固定。另外,在支撑构件90的贯通孔91、贯通孔92为螺纹孔的情况下,也可不在螺纹构件101、螺纹构件102安装螺母103、螺母104。
(7)形态
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离子抑制器那样,通过使洗脱液流路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再生液流路及第二再生液流路中的再生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洗脱液与再生液之间的离子交换的级数增加。由此,离子抑制器的渗析效率提高。以前,认为,通过提高离子抑制器的渗析效率,可减少色谱图的背景。
另一方面,本发明者等人发现,若使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再生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则因通过电解产生的氧分子或氢分子的气体而电渗析的效率变得不均匀。具体而言,在洗脱液流路的上游部分,与下游部分相比,应渗析的阳离子的浓度高,因此容易流动电流。所述情况下,在洗脱液流路的上游部分大量产生氧分子或氢分子的气体。所述气体阻碍洗脱液与再生液之间的离子交换。因此,洗脱液流路的上游部分的电渗析的效率与下游部分的电渗析的效率相比变低。
本发明者等人反复进行了各种实验及考察,结果获得了如下见解:若电渗析的效率变得不均匀,则离子色谱图的背景增加。本发明者等人基于所述见解,想到了以下结构。
(第1项)一形态的离子色谱仪可包括:
分离柱,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
离子抑制器,具有从所述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
检测器,对经过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进行检测;以及
电极液供给部,分别向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
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在所述离子色谱仪中,离子抑制器具有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以及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分别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洗脱液流路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彼此相向,且以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分别与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相向。
从分离柱导出的试样被供给到离子抑制器的洗脱液流路。以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将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分别供给到离子抑制器的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由检测器检测经过离子抑制器的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因此和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相比,洗脱液流路的下游部分中的电渗析的效率降低。但是,如上所述,因通过电解产生的气体而洗脱液流路的上游部分的电渗析的效率降低,因此就洗脱液流路整体而言,电渗析的效率接近均匀。
另外,洗脱液流路具有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于在第一流路部分中移动的洗脱液与在第二流路部分中移动的洗脱液之间也进行离子交换。因此,防止洗脱液流路的下游部分中的电渗析的效率过度降低。由此,可充分削减色谱图的背景。结果,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第2项)在第1项所述的离子色谱仪中,可为
所述洗脱液包含碳酸系洗脱液。
所述情况下,可更充分地削减色谱图的背景。
(第3项)在第1项所述的离子色谱仪中,可进而包括:
切换部,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间切换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与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的连接状态,
所述电极液供给部
在所述切换部处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时,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在所述切换部处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时,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本发明者等人进行了使用各种洗脱液来生成色谱图的实验及考察,结果获得了如下见解:关于特定的洗脱液,使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时有时会大幅削减色谱图的背景。认为其原因在于:提高电渗析的效率的效果超出减轻电渗析的效率的不均匀性的效果。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对切换部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可切换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因此,通过根据所使用的洗脱液的种类来适当地切换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可更确实地削减色谱图的背景。
(第4项)在第3项所述的离子色谱仪中,可进而包括:
模式接收部,选择性地接收第一动作模式与第二动作模式作为所述离子色谱仪的动作模式;以及
切换控制部,在由所述模式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成为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在由所述模式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成为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
所述情况下,通过选择离子色谱仪的动作模式,可容易地切换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
(第5项)在第3项所述的离子色谱仪中,可进而包括:
液体种类接收部,选择性地接收碳酸系与氢氧化物系作为所述洗脱液的种类;
模式决定部,在由所述液体种类接收部接收到碳酸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离子色谱仪的动作模式决定为第一动作模式,在由所述液体种类接收部接收到氢氧化物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离子色谱仪的动作模式决定为第二动作模式;以及
切换控制部,在由所述模式决定部决定了所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成为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在由所述模式决定部决定了所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成为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
本发明者等人发现,在洗脱液为碳酸系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而大幅削减色谱图的背景。另外,本发明者等人发现,在洗脱液为氢氧化物系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而有时会大幅削减色谱图的背景。
根据所述结构,在洗脱液为碳酸系的情况下,离子色谱仪在第一动作模式下进行动作。在洗脱液为氢氧化物系的情况下,离子色谱仪在第二动作模式下进行动作。所述情况下,无需选择离子色谱仪的动作模式。由此,可更确实且容易地削减色谱图的背景。
(第6项)另一形态的离子色谱仪可包括:
分离柱,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
离子抑制器,具有从所述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
检测器,对经过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进行检测;以及
电极液供给部,分别向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
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根据所述结构,和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相比,第一流路部分整体的电渗析的效率更接近均匀。由此,能够削减色谱图的背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第7项)又一形态的离子色谱仪可包括:
分离柱,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
离子抑制器,具有从所述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
检测器,对经过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进行检测;以及
电极液供给部,分别向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
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根据所述结构,和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相比,第二流路部分整体的电渗析的效率更接近均匀。由此,能够削减色谱图的背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第8项)又一形态的离子成分分析方法可包括:
将从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的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供给到离子抑制器的步骤;以及
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步骤,
所述离子抑制器具有
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所述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
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
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步骤包括:
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以及
以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
根据所述离子成分分析方法,就洗脱液流路整体而言,电渗析的效率接近均匀。另外,在洗脱液流路中,于在第一流路部分中移动的洗脱液与在第二流路部分中移动的洗脱液之间也进行离子交换,因此防止洗脱液流路的下游部分中的电渗析的效率过度降低。由此,可充分削减色谱图的背景。结果,可提高试样的分析精度。
(第9项)在第8项所述的离子成分分析方法中,可为
所述洗脱液包含碳酸系洗脱液,
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包括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碳酸系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
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包括以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碳酸系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
所述情况下,可更充分地削减色谱图的背景。
(第10项)在第8项所述的离子成分分析方法中,可为
所述洗脱液包含碳酸系洗脱液或氢氧化物系洗脱液,
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包括:在所述洗脱液包含所述碳酸系洗脱液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碳酸系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在所述洗脱液包含所述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
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包括:在所述洗脱液包含所述碳酸系洗脱液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碳酸系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在所述洗脱液包含所述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氢氧化物系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
所述情况下,可更确实地削减色谱图的背景。

Claims (7)

1.一种离子色谱仪,包括:
分离柱,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
离子抑制器,具有从所述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
检测器,对经过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进行检测;以及
电极液供给部,分别向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
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离子色谱仪被构成为能够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间切换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与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的连接状态,
所述电极液供给部在所述连接状态处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时,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所述电极液供给部在所述连接状态处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时,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色谱仪,其中所述洗脱液包含碳酸系洗脱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色谱仪,进而包括:
切换部,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间切换所述电极液供给部与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的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色谱仪,进而包括:
模式接收部,选择性地接收第一动作模式与第二动作模式作为所述离子色谱仪的动作模式;以及
切换控制部,在由所述模式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成为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在由所述模式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成为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色谱仪,进而包括:
液体种类接收部,选择性地接收碳酸系与氢氧化物系作为所述洗脱液的种类;
模式决定部,在由所述液体种类接收部接收到碳酸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离子色谱仪的动作模式决定为第一动作模式,在由所述液体种类接收部接收到氢氧化物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离子色谱仪的动作模式决定为第二动作模式;以及
切换控制部,在由所述模式决定部决定了所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成为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在由所述模式决定部决定了所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以成为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
6.一种离子成分分析方法,包括:
将从对洗脱液中所含的试样按照离子种类成分进行分离的分离柱导出的所述洗脱液供给到离子抑制器的步骤;以及
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步骤,
所述离子抑制器具有所述洗脱液要经过的洗脱液流路、所述第一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一电极液流路、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液要经过的第二电极液流路,
所述洗脱液流路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
所述第一流路部分及第二流路部分以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以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所述步骤被构成为能够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间切换电极液供给部与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电极液供给部是分别向所述离子抑制器的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向所述离子抑制器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连接状态处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时,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且以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分别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在所述连接状态处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时,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并且以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及第二电极液流路分别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及第二电极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子成分分析方法,其中所述洗脱液包含碳酸系洗脱液,
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包括以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分中的所述碳酸系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一电极液,
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包括以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极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分中的所述碳酸系洗脱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液流路供给所述第二电极液。
CN201980094781.6A 2019-04-01 2019-04-01 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 Active CN1136319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4487 WO2020202436A1 (ja) 2019-04-01 2019-04-01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およびイオン成分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1919A CN113631919A (zh) 2021-11-09
CN113631919B true CN113631919B (zh) 2023-12-29

Family

ID=7266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4781.6A Active CN113631919B (zh) 2019-04-01 2019-04-01 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2653B2 (zh)
JP (1) JP7287456B2 (zh)
CN (1) CN113631919B (zh)
WO (1) WO2020202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0143B2 (en) * 2021-12-21 2024-01-02 Dione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regulating a suppresso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3882A (ja) * 1993-01-14 1994-08-05 Yokogawa Analytical Syst Kk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JP2002228645A (ja) * 2001-01-29 2002-08-14 Shimadzu Corp サプレッサ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のサプレッサカートリッジ
CN101910835A (zh) * 2008-01-07 2010-12-0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抑制器及采用该抑制器的离子色谱仪
JP2012127804A (ja) * 2010-12-15 2012-07-05 Tosoh Corp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JP2013195301A (ja) * 2012-03-21 2013-09-30 Shimadzu Corp サプレッ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WO2016098260A1 (ja) * 2014-12-19 2016-06-2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WO2019021353A1 (ja) * 2017-07-24 2019-01-3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サプレッサーおよび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2927B2 (en) 2001-03-01 2004-06-22 Dionex Corporation Suppressed chromatography and salt conversion system
US9400268B2 (en) 2014-08-08 2016-07-26 Dione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ducing suppressor noise
WO2019021352A1 (ja) 2017-07-24 2019-01-3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サプレッサーおよび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US11940426B2 (en) * 2019-03-27 2024-03-26 Shimadzu Corporation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
WO2020194607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サプレッサ
JP7070792B2 (ja) * 2019-03-27 2022-05-1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サプレッサ
WO2020194608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CN115541800B (zh) * 2022-10-20 2023-05-16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离子色谱仪及其抑制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3882A (ja) * 1993-01-14 1994-08-05 Yokogawa Analytical Syst Kk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JP2002228645A (ja) * 2001-01-29 2002-08-14 Shimadzu Corp サプレッサ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のサプレッサカートリッジ
CN101910835A (zh) * 2008-01-07 2010-12-0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抑制器及采用该抑制器的离子色谱仪
JP2012127804A (ja) * 2010-12-15 2012-07-05 Tosoh Corp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JP2013195301A (ja) * 2012-03-21 2013-09-30 Shimadzu Corp サプレッ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WO2016098260A1 (ja) * 2014-12-19 2016-06-2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WO2019021353A1 (ja) * 2017-07-24 2019-01-3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サプレッサーおよび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87456B2 (ja) 2023-06-06
CN113631919A (zh) 2021-11-09
JPWO2020202436A1 (zh) 2020-10-08
US20220155265A1 (en) 2022-05-19
US11982653B2 (en) 2024-05-14
WO2020202436A1 (ja)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5855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high purity eluant
EP1463686B1 (en)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and electrolytic method for purifying an aqueous stream containing a contaminant ion
US11534700B2 (en) Ion suppressor and ion chromatograph
WO2011091030A1 (en) Multichannel ion chromatography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238825A1 (en) Electrolytic four-channel device and method
CN113631919B (zh) 离子色谱仪及离子成分分析方法
CN113631918B (zh) 离子抑制器
CN111487362A (zh) 用于离子色谱的带有洗脱液屏障的抑制器
JP7192965B2 (ja)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
US9931585B2 (en) Electrolytic device for contaminant removal and method
JP7193758B2 (ja) イオンサプレッサ
Shelor et al. Molecular Size-Selective Electrodialytic Desalters for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JP3486895B2 (ja) イオン分析装置
US11733218B2 (en) Automated valve switching setup for ion chromatography (IC) that facilitates equilibration of consumables or allows for normal IC operation
JP2005031012A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JPS63135855A (ja) 陰イオン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