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146A -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146A
CN113630146A CN202110778528.1A CN202110778528A CN113630146A CN 113630146 A CN113630146 A CN 113630146A CN 202110778528 A CN202110778528 A CN 202110778528A CN 113630146 A CN113630146 A CN 113630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ne
module
processing module
scene mod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85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0146B (zh
Inventor
孟航
宋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85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0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RF模块、切换模块、处理模块和N个通信线路。其中,所述切换模块设置在所述RF模块和所述N个通信线路之间,用于建立所述RF模块与所述N个通信线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线路的连通;所述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RF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每个所述通信线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并识别高电平信号后,根据所述通信线路所对应的功率值控制所述切换模块对所述通信线路及该通信线路所处的场景模式进行切换,避免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时出现质检误报的问题,提升了终端在质检时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传导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RadioFrequency,简称RF)是一种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终端通过发射射频信号得以实现通信功能。因此,为了保证终端的通信功能正常,射频测试是终端进行质检的重要环节。射频测试包括射频传导测试,调制测试,频谱测试和码域测试等。其中,射频传导测试是指对终端RF模块发出的射频的功率进行检测。通过提高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的合格率可以提高终端进行质检的合格率,其中,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等。
对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时,采用质检设备直接连接并检测终端的通信线路上的发射功率,当质检设备连接到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且该通信线路恰好处于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时,检测得到的结果为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如果测试结果符合规范,则说明该终端通信功能正常,通过质检;否则,说明该终端通信功能异常,需要返厂检修。
但是,每个终端都对应多根天线,形成多条通信线路,每条通信线路都对应多个工作场景,不同的通信线路发射的功率有差别,相同的通信线路处于不同的工作场景时,其发射的功率大小也不同,质检设备只有连接到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且该通信线路处于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时,检测得到的结果才是准确的,否则会出现质检误报的问题,使得终端在射频传导测试时的结果不符合预期,降低对终端质检的合格率;因此,在多条通信线路中,正确识别到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且在其处于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时,对该通信线路进行检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可以正确识别发射功率最大的通信线路进行检测,避免对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时出现质检误报的问题,提升了终端在质检时的合格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包括:RF模块、切换模块、处理模块和N个通信线路,N≥2且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切换模块设置在所述RF模块和所述N个通信线路之间,用于建立所述RF模块与所述N个通信线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线路的连通;所述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RF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每个所述通信线路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由所述通信线路传来的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传至所述RF模块;所述RF模块用于发射第一射频信号,和接收由所述处理模块传来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切换模块建立所述RF模块与指定通信线路的连接。
每个所述通信线路上包括检测电路和天线;所述检测电路上设置有检测插座,所述检测插座用于接入质检设备。
所述N个通信线路包括第一通信线路,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中包括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当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中的检测插座与所述质检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将会通过所述检测插座流入所述质检设备,所述质检设备可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上的功率值,此时,所述处理模块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
可选的,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检测插座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切换模块,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天线。
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是混有部分低频信号的高频信号,所述第一电容C1用于阻止由所述切换模块传来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通过,得到第二射频信号;由于所述第一电容C1不能完全阻止所述低频信号的通过,因此,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仍混有少量低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引脚传入检测插座。所述第二电容C2用于阻止传入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通过,得到第三射频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射频信号传至所述天线,所述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三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可选的,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电感L1,所述电感L1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接地,形成电感到地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处在通路状态时,使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接节点处的电平是一个固定的低电平和防止电路悬空。
可选的,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另一端连接处理模块。所述电阻R1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所述低频信号将流入所述处理模块。
可选的,所述检测插座包括壳体、导入段、导出段和接触片,所述导入段、所述导出段和所述接触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导入段一端与所述接触片接触连接,所述导入段另一端通过所述检测插座的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导出段一端与所述接触片固定连接,所述导出段另一端通过所述检测插座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导入段靠近所述接触片上方。
质检设备通过将其连接头插入到所述开口中实现与所述检测插座的连接。所述连接头插入到所述开口中时,与所述导入段接触,并给予所述导入段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得所述导入段和所述接触片分开。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当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通时,所述处理模块接收到由所述第一检测电路流入的低电平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信息储存单元、信号生成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信息储存单元和所述信号生成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所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和当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中的检测插座接入质检设备时,生成高电平信号,并将所述高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一功率值传入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和识别由所述信号生成单元传来的所述高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一功率值,读取所述储存模块储存的所述N个通信线路的功率参数信息,和控制所述切换模块切换通信线路,以连通第二通信线路,并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第二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管脚,所述管脚的数量与所述检测电路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检测电路通过多个所述管脚连接所述处理模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所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上的检测插座在接入到质检设备时,所述处理模块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判断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是否是第二通信线路,所述第二通信线路是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
如果否,则向所述RF模块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切换模块建立所述RF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向所述RF模块发送第一指令后,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第二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输出的低电平信号时,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切换模块保持所述RF模块和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是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则向所述RF模块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切换模块保持所述RF模块和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向所述RF模块发送第三指令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第一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对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的场景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插座插入连接头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管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待测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终端是指具有信号收发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电脑以及其他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终端可以基于特定的通信方式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实现无线通信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通信功能,终端可以包括收发组件和转换组件。其中,所述收发组件是指负责调制和发射电磁波信号和将回送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并送入其他智能单元的部件。所述转换组件是指能将在传输线上传播的有线电磁波信号变换为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无线电磁波信号,或反之,将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无线电磁波信号变换为在传输线上传播的有线电磁波信号。终端的收发组件发射有线信号,并将所述有线信号传至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将所述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电磁波信号并发射出去,或转换组件接收外部的无线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有线信号传至收发组件,实现终端的通信功能。
对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是检测终端信号收发能力的手段之一,参见图1,为目前对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的场景图。由图1可知,终端包括通信模块110和多根天线120,多根天线120分别连接通信模块110,形成多条通信线路。其中,通信模块用于发射有线信号,即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传至天线120,天线120用于接收由通信模块110传来的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每条通信线路在通信模块110和天线120之间均设置有检测口130,质检设备通过将其连接头140插入任一检测口130对待测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
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当连接头140插入到通信模块110与天线120~3之间的检测口130时,通信模块110与天线120~3断开连接,通信模块110发送到天线120~3的射频信号将通过连接头140传至质检设备,质检设备进一步检测出通信模块110与天线120~3之间的通信线路的功率信息,并对功率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完成测试。
但是,每个待测终端都具有多条通信线路,每条通信线路都对应多个场景模式,例如语音通话场景模式、蓝牙传输场景模式、移动热点开启场景模式等。通过上述方法对待测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时,质检设备所连通的通信线路可能是待测终端处在任意场景模式下的任意一条通信线路,对该通信线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符合预期的,无法反应待测终端真实的通信性能。只有质检设备对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在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下进行射频传导测试,得到的结果才是准确的,否则会出现质检误报的问题,使得终端在射频传导测试时的结果不符合预期,降低对终端质检的合格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以提高终端在射频传导测试质检时的合格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所述系统包括:RF模块210、切换模块220、处理模块230和N个通信线路240,N≥2且为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切换模块220包括一个输入端221和N个输出端222,输入端221可以与任意输出端222连接,切换模块220设置在RF模块210和N个通信线路240之间,RF模块210连接切换模块220的输入端221,N个通信线路240分别与N个输出端222连接,用于建立所述RF模块210与所述N个通信线路240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线路240的连通。
进一步的,切换模块220可以是单刀多掷开关。
处理模块230的一端与RF模块21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每个通信线路240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从通信线路240传来的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传至RF模块210;RF模块210用于发射第一射频信号,和接收由处理模块230传来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切换模块220建立RF模块210与指定通信线路240的连接。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线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知,每个通信线路240上都包括检测电路241和天线242。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知,检测电路241上设置有检测插座S,检测插座S用于接入质检设备。
当检测插座S与质检设备连接时,与所述检测插座S所在的检测电路241连接的RF模块210和天线120处在断开状态。
当所述检测插座S与质检设备断开时,与所述检测插座S所在的检测电路241连接的RF模块210和天线120处在连通状态。
更为具体的,通过调整切换模块220,RF模块210可以与N个通信线路240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线路240连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通过切换模块220与RF模块210连通的通信线路240称作第一通信线路,将第一通信线路上的检测电路241称作第一检测电路。
当第一检测电路中的检测插座S与质检设备连接时,第一射频信号将会通过检测插座S流入质检设备,质检设备可检测到第一通信线路上的发射功率值,此时,RF模块210-切换模块220-第一检测电路-处理模块230-RF模块210这条线路处于断路状态,处理模块230默认设置生成高电平信号。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信号的电压大于等于一个阈值时,称为高电平信号,当信号的电压小于一个阈值时,称为低电平信号,所述阈值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当第一检测电路中的检测插座S未接入质检设备时,RF模块210-切换模块220-第一检测电路-处理模块230-RF模块210这条线路处于通路状态,第一射频信号将会通过检测插座S流入处理模块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路241还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检测插座S包括第一端口S1和第二端口S2。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一端口S1,另一端连接切换模块220,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二端口S2,另一端连接天线120。
进一步地,第一射频信号是混有部分低频信号的高频信号,第一电容C1用于阻止由切换模块传来的第一射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通过,得到第二射频信号;由于第一电容C1不能完全阻止所述低频信号的通过,因此,第二射频信号仍混有少量低频信号。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传入检测插座。第二电容C2用于阻止传入的第二射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通过,得到第三射频信号,并将第三射频信号传至所述天线120,天线120用于将所述第三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路S还包括第一支路A1。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6可知,第一支路A1与第一端口S1连接。第一支路A1包括电感L1,电感L1一端与第一端口S1连接,另一端接地,形成电感接地电路,用于防止电路悬空,和在第一通信线路处在通路状态时,使第一支路A1与第一端口S1的连接节点o处的电平是一个固定的低电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支路A2。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支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7可知,第二支路A2与第二端口S2连接。第二支路A2包括电阻R1,电阻R1一端连接第二端口S2,另一端连接处理模块230。电阻R1用于通过第二射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所述低频信号将流入处理模块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检测插座S包括壳体S3、导入段S4、导出段S5和接触片S6。其中,所述导入段S4、导出段S5和接触片S6均设置在所述壳体S3中。导入段S4一端与接触片S6接触连接,导入段S4另一端通过第一端口S1与第一电容C1连接;导出段S5一端与接触片S6固定连接,导出段S4另一端通过第二端口S2与第二电容C2连接,壳体S3表面设有开口S31,所述开口S31设置在导入段S4靠近接触片S6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入段S4、导出段S5和接触片S6均为导电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且接触片S6具有回弹能力。质检设备通过将其连接头140插入到开口S31中实现与检测插座S的连接。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插座插入连接头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连接头140插入到开口S31中时,会与导入段S4接触,并给予导入段S4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得导入段S4和接触片S6分开;将连接头140从开口S31中拔出后,接触片S6会自动回到原位,重新与导入段S4接触。
更为具体地,处理模块230还用于,接收第一检测电路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当第一检测电路与处理模块230连通时,处理模块230接收到由第一检测电路流入的低电平信号。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0可知,处理模块230包括信息储存单元231、信号生成单元232和控制单元233。其中,信息储存单元231和信号生成单元232分别连接控制单元233。
信号生成单元232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线路所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和当第一检测电路中的检测插座S接入质检设备时,生成高电平信号,并将高电平信号和第一功率值传入控制单元233。
控制单元233用于接收和识别由信号生成单元232传来的高电平信号和第一功率值,读取信息储存单元231储存的所述N个通信线路240的功率参数信息,和控制切换模块220切换通信线路240,以连通第二通信线路;获取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如果否,则控制第二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30上设置有多个管脚a,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管脚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1可知,管脚a的数量与检测电路241的数量相同,多个检测电路241通过多个管脚a连接处理模块230。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参见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RF模块210、切换模块220以及处理模块230。其中,切换模块220和处理模块230之间设置有3条通信线路,分别为第一通信线路、第二通信线路以及第三通信线路,预先设置第二通信线路为该系统工作时具备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切换模块220连通第一通信线路,此时,第二通信线路和第三通信线路均未连通;
当处在第一通信线路上的检测插座Sa未接入质检设备时,第一通信线路处于通路状态,由RF模块210发射的射频信号经过第一电容C1~a和第二电容C2~a过滤后,由天线120~1辐射出去,同时,处理模块230检测到有低电平信号流入,并向RF模块210发出指令,以控制切换模块220保持连通第一通信线路。
当处在第一通信线路上的检测插座Sa接入质检设备时,第一通信线路处于断路状态,且在接入质检设备的瞬间,处理模块230由于检测不到有低电平信号继续流入,在其内部将自动生成高电平信号,同时向RF模块210发出指令,以控制切换模块220连通第二通信线路,此时RF模块210发射的射频信号将流入第二通信线路,使得接入第一通信线路的质检设备无法检测到第一通信线路上的发射功率,避免出现质检误报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切换模块220连通第二通信线路,此时,第一通信线路和第三通信线路均未连通;
当处在第二通信线路上的检测插座Sb未接入质检设备时,第二通信线路处于通路状态,由RF模块210发射的射频信号经过第一电容C1~b和第二电容C2~b过滤后,由天线120~2辐射出去,同时,处理模块230检测到有低电平信号流入,并向RF模块210发出指令,以控制切换模块220保持连通第二通信线路。
当处在第二通信线路上的检测插座Sb接入质检设备时,第二通信线路处于断路状态,且在接入质检设备的瞬间,处理模块230由于检测不到有低电平信号继续流入,在其内部将自动生成高电平信号,同时向RF模块210发出指令,但由于第二通信线路为该系统工作时具备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因此所述指令为控制切换模块220保持连通第二通信线路,并获取第二通信线路当前所处的场景模式,判断第二通信线路当前所处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如果否,则控制第二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之后,RF模块210发射的射频信号仍流入第二通信线路,并从检测插座Sb流出,流入到与检测插座Sb连接的质检设备中,质检设备通过检测流入的信号功率值,以获得第二通信线路在工作时的发射功率。此时检测的结果为终端在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下时,对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的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结果符合预期,则说明该终端通信功能正常,通过质检;否则,说明该终端通信功能异常,需要返厂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切换模块220连通第三通信线路,此时,第一通信线路和第二通信线路均未连通;
第三通信线路包括检测插座Sc、第一电容C1~c和第二电容C2~c,当处在第三通信线路上的检测插座Sc未接入质检设备时,所发生的信号流转情况、线路切换情况以及场景模式切换情况与上述实施例切换模块220连通第一通信线路时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当处在第三通信线路上的检测插座Sc接入质检设备时,所发生的信号流转情况、线路切换情况以及场景模式切换情况与上述实施例切换模块220连通第一通信线路时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处理模块230,所述处理模块230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由图13可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所对应的第一功率值。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为通过切换模块220与RF模块210连通的线路通路。
进一步地,电平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
更为具体的,当第一检测电路上的检测插座S接入质检设备时,处理模块230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当第一检测电路上的检测插座S未接入质检设备时,处理模块230接收到由第一检测电路流入的低电平信号。
若处理模块230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则根据第一通信线路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判断第一通信线路是否是第二通信线路。其中,第二通信线路是N个通信线路240之一,且为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240。
若第一通信线路是第二通信线路,则处理模块230向RF模块210发送第三指令,第三指令用于指示切换模块220保持RF模块210和第一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RF模块210将第三指令转换为切换模块220能够读取的第三指令信息,并将第三指令信息发送至切换模块220,切换模块220根据第三指令信息执行指令,即保持RF模块210和第一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之后,获取前述第一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前述第一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如果是,则保持该第一通信线路处在当前场景模式的状态,如果否,则控制该第一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若第一通信线路不是第二通信线路,则向RF模块210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切换模块220建立RF模块210和第二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RF模块210将第一指令转换为切换模块220能够读取的第一指令信息,并将第一指令信息发送至切换模块220,切换模块220根据第一指令信息执行第一指令,即建立RF模块210和第二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之后,获取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如果是,则保持第二通信线路处在当前场景模式的状态,如果否,则控制第二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若处理模块230接收到第一检测电路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则处理模块230向RF模块210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指示切换模块220保持RF模块210和第一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RF模块210将第二指令转换为切换模块220能够读取的第二指令信息,并将第二指令信息发送至切换模块220,切换模块220根据第二指令信息执行第二指令,即保持RF模块210和第一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终端设备时,该终端设备可以处在如语音通话场景模式、数据业务场景模式、WiFi连接场景模式、耳机场景模式以及WiFi热点场景模式等的任意场景模式。通过预先测试可以得到手机具有最大发射功率时所连通的通信线路240以及该通信线路240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如下表一,为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终端的不同通信线路处在各场景模式下发射功率的数值。由表一可知,该待测终端包括5根天线120,对应5条通信线路240,分别是通信线路240~a、通信线路240~b、通信线路240~c、通信线路240~d以及通信线路240~e,每条通信线路240都对应6个场景模式,分别是第一场景模式、第二场景模式、第三场景模式、第四场景模式、第五场景模式以及第六场景模式。其中,通信线路240~a是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240,且通信线路240~a处在第二场景模式、第三场景模式以及第四场景模式时,具有最大的发射功率,最大发射功率值为24.0dBm。
表一:
通信线路240~a 通信线路240~b 通信线路240~c 通信线路240~d 通信线路240~e
第一场景模式 19.5dBm 20.0dBm 20.0dBm 19.5dBm 20.0dBm
第二场景模式 24.0dBm 22.0dBm 20.0dBm 23.5dBm 23.0dBm
第三场景模式 24.0dBm 22.0dBm 20.0dBm 23.5dBm 23.0dBm
第四场景模式 24.0dBm 22.0dBm 20.0dBm 23.5dBm 23.0dBm
第五场景模式 19.5dBm 20.0dBm 20.0dBm 19.5dBm 20.0dBm
第六场景模式 19.5dBm 20.0dBm 20.0dBm 23.0dBm 20.0dBm
示例性的,通过本申请所述的方法对该待测终端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时,参见图15,首先判断已连通的通信线路240上的检测插座S是否连接质检设备。具体的,该通信线路240与处理模块230相连,若处理模块230识别到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则说明检测插座S未接入质检设备,若处理模块230识别到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则说明检测插座S接入质检设备。
进一步地,若判定检测插座S未接入质检设备,则手机继续保持正常工作模式。若判定检测插座S接入质检设备,则手机进入射频传导测试模式,并判断当前所连通的通信线路240是否为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240,若是,则保持该通信线路240的连通状态,若否,则控制切换模块220连通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240。
示例性的,若连通该待测终端的通信线路240~c,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时,将质检设备与通信线路240~c上的检测插座S相连,此时,与通信线路240~c连接的处理模块230将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待测终端进入射频传导测试模式。且由于通信线路240~a是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240,处理模块230将控制切换模块220断开RF模块210与通信线路240~c的连接,使通信线路240~c处于断路状态,并建立RF模块210与通信线路240~a的连接,使通信线路240~a处于连通状态。此时,由于质检设备所连接的通信线路240~c处于断路状态,因此,与通信线路240~c上的检测插座S连接的质检设备将没有射频信号流入,也就无法测得连通通信线路240~c时,待测终端的发射功率;此时,可以更改待测终端的通信线路,重新进行射频传导测试,将质检设备与新的通信线路上的检测插座S相连,如果该通信线路不是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240~a,则与该通信线路上的检测插座S连接的质检设备依然没有射频信号流入,也无法测得连通该通信线路时,待测终端的发射功率。只有当质检设备连接通信线路240~a上的检测插座S时,才会有射频信号流入,避免质检误报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240连通后,处理模块230将进一步获取当前连通的通信线路240所处的场景模式。判断该通信线路240当前所处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如果是,则保持该通信线路240继续处在当前场景模式,如果否,则控制该通信线路240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示例性的,通信线路240~a处于连通状态后,处理模块230获取通信线路240~a所处的场景模式,由于通信线路240~a处在第二场景模式、第三场景模式以及第四场景模式时,具有最大的发射功率。因此,若通信线路240~a所处的场景模式为第一场景模式,则控制通信线路240~a进入第二场景模式、第三场景模式以及第四场景模式中的任意一个场景模式。若通信线路240~a所处的场景模式为第二场景模式、第三场景模式以及第四场景模式中的任意一个场景模式,则保持通信线路240~a继续处在当前场景模式,此时,待测终端中的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240~a被连通,且通信线路240~a处在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当质检设备与通信线路240~a中的检测插座S连接时,有射频信号流入质检设备,质检设备检测到的结果为该待测终端所能发射的最大发射功率的数值,对该数值进行评估,可以反映手机真实的通信性能,避免了质检误报的问题,提升了对手机进行射频传导测试时的合格率。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模块、切换模块、处理模块和N个通信线路,N≥2且为正整数;
所述切换模块设置在所述RF模块和所述N个通信线路之间,用于建立所述RF模块与所述N个通信线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线路的连通;
所述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RF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每个所述通信线路连接;
每个所述通信线路上均包括检测电路和天线;
所述检测电路上设置有检测插座,所述检测插座用于接入质检设备;
当第一检测电路中的检测插座接入质检设备时,所述处理模块识别到高电平信号生成,其中,第一通信线路中包括所述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是所述N个通信线路之一;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并识别所述高电平信号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判断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是否是第二通信线路,所述第二通信线路是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如果是,则进行射频传导测试,如果否,则控制所述切换模块对所述第一通信线路进行切换,以连通所述第二通信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所述检测插座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切换模块,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电感L1,所述电感L1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支路;
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另一端连接处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插座包括壳体、导入段、导出段和接触片;
所述导入段、所述导出段和所述接触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导入段一端与所述接触片接触连接,所述导入段另一端通过所述检测插座的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导出段一端与所述接触片固定连接,所述导出段另一端通过所述检测插座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
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导入段靠近所述接触片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输出的低电平信号;
当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通时,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低电平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信息储存单元、信号生成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信息储存单元和所述信号生成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和当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中的检测插座接入质检设备时,生成高电平信号,并将所述高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一功率值传入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并识别由所述信号生成单元传来的所述高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一功率值,读取所述储存模块储存的所述N个通信线路的功率参数信息,和控制所述切换模块切换通信线路,以连通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并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第二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管脚,所述管脚的数量与所述检测电路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检测电路通过多个所述管脚连接所述处理模块。
9.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配置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所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上的检测插座在接入到质检设备时,所述处理模块识别到有高电平信号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对应的第一功率值判断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是否是第二通信线路,所述第二通信线路是具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通信线路;
如果否,则向所述RF模块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切换模块建立所述RF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RF模块发送第一指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第二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输出的低电平信号时,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切换模块保持所述RF模块和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通信线路是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则向所述RF模块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切换模块保持所述RF模块和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RF模块发送第三指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判断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当前的场景模式是否是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第一通信线路进入最大发射功率场景模式。
CN202110778528.1A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630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8528.1A CN113630146B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8528.1A CN113630146B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146A true CN113630146A (zh) 2021-11-09
CN113630146B CN113630146B (zh) 2022-06-14

Family

ID=7837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8528.1A Active CN113630146B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1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2717A (zh) * 2021-12-16 2022-03-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判断电子设备射频测试模式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2280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Nickel Joshua G Test probe alignment structures for radio-frequency test systems
CN105100308A (zh) * 2015-06-26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测试方法
CN106658674A (zh) * 2016-09-08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输出传导功率的方法
CN106877889A (zh) * 2017-02-08 2017-06-20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及功率调整方法
WO2017202184A1 (zh) * 2016-05-26 2017-11-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471468A (zh) * 2018-02-28 2018-08-3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传导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1431634A (zh) * 2020-03-26 2020-07-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射频功率控制电路
CN112532274A (zh) * 2020-12-03 2021-03-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开关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射频测试设备及其系统
CN112595920A (zh) * 2021-02-26 2021-04-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传导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2280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Nickel Joshua G Test probe alignment structures for radio-frequency test systems
CN105100308A (zh) * 2015-06-26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测试方法
WO2017202184A1 (zh) * 2016-05-26 2017-11-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658674A (zh) * 2016-09-08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输出传导功率的方法
CN106877889A (zh) * 2017-02-08 2017-06-20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及功率调整方法
CN108471468A (zh) * 2018-02-28 2018-08-3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传导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1431634A (zh) * 2020-03-26 2020-07-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射频功率控制电路
CN112532274A (zh) * 2020-12-03 2021-03-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开关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射频测试设备及其系统
CN112595920A (zh) * 2021-02-26 2021-04-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传导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2717A (zh) * 2021-12-16 2022-03-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判断电子设备射频测试模式的方法
CN114252717B (zh) * 2021-12-16 2023-08-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判断电子设备射频测试模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146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5510B2 (en) Interface device providing power management and load termination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7294557B (zh) 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电路和整机耦合测试方法
EP145333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tenna state of mobile station
CN106912069B (zh) 分布式天线系统远端机及其上行信号链路检测方法、装置
CN113630146B (zh)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4811524A (zh) 一种终端射频性能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109379141B (zh) 一种时分双工光载无线传输系统
CN106571878B (zh) 一种射频故障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2737628A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7750433B (zh) 用于具有发送活动性探测的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4337722B (zh) 一种耦合集成器件、射频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14710180A (zh) 一种射频处理电路控制方法、射频系统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13078961B (zh) 电子设备测试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3708852B (zh) 一种天线的在位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4301492A (zh) 多路选择器件、控制方法、射频系统及无线通信设备
US6141538A (en) Transmit detection circuit
CN114285424A (zh)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38738A (zh) 一种射频测试装置和系统
CN113726351B (zh) 接收装置和动态调整接收信号的衰减值的方法
KR100957641B1 (ko) 수동상호변조왜곡 신호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KR20090005652A (ko) 컨택 타입 rf 측정용 지그를 이용한 rf 성능 측정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4798107B2 (ja) 通信回路の測定評価方法及び測定評価システム装置
CN220830453U (zh) 电子设备
CN114978226B (zh) 一种通信装置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GB239026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ult detection in a radio trans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