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9174B -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9174B
CN113629174B CN202110874703.7A CN202110874703A CN113629174B CN 113629174 B CN113629174 B CN 113629174B CN 202110874703 A CN202110874703 A CN 202110874703A CN 113629174 B CN113629174 B CN 113629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47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9174A (zh
Inventor
刘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47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9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9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9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9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9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93Wafer bonding; Removal of the growth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5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e.g. plate or f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一第一基板;S2、在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S3、在第一基板设置有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一侧制备黑胶层,黑胶层覆盖发光二极管阵列;S4、提供一第二基板;S5、在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水胶层;S6、将第二基板设置有水胶层的一侧与黑胶层压合;S7、剥离第一基板。本发明首先将黑胶层完全覆盖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上表面,然后将黑胶层与水胶层压合固定到第二基板后,再将第一基板剥离,从而使得黑胶层的下表面与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下表面完全切齐,保证了黑胶层和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高平整度,实现了较好的显示均匀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蓝色发光二极管叠加量子点的色转换结构,是实现发光二极管显示的一种常规器件结构。因为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容易发生光串扰,所以需要在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设置黑色的光阻挡层进行遮挡。这一光阻挡层要求高平整度、且表面需与发光二极管的表面完全切齐,如此才能保证较好的显示均匀性。而常规的打印和压胶工艺容易产生各种突起、凹陷、覆盖等不良,严重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均匀性。故,有必要改善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由于常规的打印和压胶工艺导致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光阻挡层出现各种突起、凹陷、覆盖等不良,严重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均匀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提供一第一基板;
S2、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
S3、在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一侧制备黑胶层,所述黑胶层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
S4、提供一第二基板;
S5、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水胶层;
S6、将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水胶层的一侧与所述黑胶层压合;
S7、剥离所述第一基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
S21、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制备驱动线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S8、提供一第三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水胶层的一侧;
S9、在所述第三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包括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镂空区;
S10、向所述多个镂空区分别填充色阻以形成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由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S11、在所述红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制备红色量子点层,在所述绿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制备绿色量子点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基板、水胶层、黑胶层以及发光二极管阵列;所述水胶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黑胶层位于所述水胶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黑胶层远离所述水胶层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凹槽;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位于所述多个凹槽内;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黑胶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齐平。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靠近所述黑胶层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线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黑胶层与所述水胶层的接触界面具有凹凸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基板、阻隔层、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所述第三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水胶层的一侧;所述阻隔层位于所述第三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包括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镂空区;所述多个红色色阻、所述多个绿色色阻以及所述多个蓝色色阻位于所述多个镂空区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由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红色量子点层和绿色量子点层,所述红色量子点层位于所述红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所述绿色量子点层位于所述绿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一第一基板;S2、在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S3、在第一基板设置有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一侧制备黑胶层,黑胶层覆盖发光二极管阵列;S4、提供一第二基板;S5、在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水胶层;S6、将第二基板设置有水胶层的一侧与黑胶层压合;S7、剥离第一基板。本发明通过利用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下表面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处于一个平面的特点,首先将黑胶层完全覆盖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上表面,然后将黑胶层与水胶层压合固定到第二基板后,再将第一基板剥离,从而使得黑胶层的下表面与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下表面完全切齐,没有各种突起、凹陷、覆盖,保证了黑胶层和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高平整度,从而可实现较好的显示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a~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中各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附图中,为了清晰及便于理解和描述,附图中绘示的组件的尺寸和厚度并未按照比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提供一第一基板;
S2、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
S3、在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一侧制备黑胶层,所述黑胶层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
S4、提供一第二基板;
S5、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水胶层;
S6、将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水胶层的一侧与所述黑胶层压合;
S7、剥离所述第一基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显示面板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主动发光,无需设置液晶层,而且拥有极高的分辨率,可实现精准控光。现有技术为了防止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发生串扰,一般会在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设置黑色的光阻挡层,然而由于常规的打印和压胶工艺容易产生各种突起、凹陷、覆盖等不良,严重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均匀性。本发明通过利用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下表面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处于一个平面的特点,首先将黑胶层完全覆盖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上表面,然后将黑胶层与水胶层压合固定到第二基板后,再将第一基板剥离,从而使得黑胶层的下表面与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下表面完全切齐,没有各种突起、凹陷、覆盖,保证了黑胶层和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高平整度,从而可实现较好的显示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二极管阵列与第一基板接触的一端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发光端,可通过在第一基板上涂布一层低粘性胶与发光二极管阵列粘连,后续通过紫外光照射解粘,以剥离第一基板,得到黑胶层与发光二极管阵列齐平的表面,以实现较好的显示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黑胶层远离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一侧还是具有凹凸结构,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胶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或改性硅烷胶,具有流动性,当压合所述水胶层和所述黑胶层时,所述水胶层可以填平所述黑胶层上的凹凸结构,而且所述水胶层与所述第二基板接触的一侧为平整的平面,因此,可以抵消黑胶层的凹凸结构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制备驱动线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与所述第一基板接触的一端为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发光端,相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为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绑定端,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制备驱动线路,为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提供驱动电压,以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亮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S8、提供一第三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水胶层的一侧;
S9、在所述第三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包括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镂空区;
S10、向所述多个镂空区分别填充色阻以形成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只是显示面板的背光单元,因此,还需制备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单元,所述彩色滤光单元应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出光侧,所述彩色滤光单元包括上述的第三基板、阻隔层、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其中,制备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的先后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的排布方式也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间隙内已设置黑胶层来遮挡相邻的发光二极管,因此,所述阻隔层无需采用遮光材料,只需将不同颜色的色阻隔开即可,所述阻隔层的材料也可采用水胶等具有流平性的材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由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11、在所述红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制备红色量子点层,在所述绿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制备绿色量子点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红色量子点层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出射,所述绿色量子点层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出射。其中,红色量子点层对应红色色阻设置,绿色量子点层对应绿色色阻设置,由于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无需通过量子点层进行转换,则对应蓝色色阻的区域可不设置量子点层(即为空白区域)。在一种实施例中,任一色阻层与任一量子点层的高度之和,与所述阻隔层的高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蓝色发光二极管激发量子点材料(红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或空白区域)已经可以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因此也可省略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本实施例设置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是为了增加红光、绿光、蓝光的纯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也可由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组成,例如MiniLED或Micro LED。
接下来,请参阅图2a~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中各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首先如图2a、图2b所示,在第一基板101上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然后在第一基板101上涂布一层黑胶层103,所述黑胶层103完全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其中,所述黑胶层103的上表面具有凹凸结构。
接下来,如图2c、图2d所示,提供一第二基板104,并在第二基板104面向所述黑胶层103的一侧制备水胶层105,然后将所述水胶层105与所述黑胶层103压合,由于所述水胶层105具有流动性,可以填平所述黑胶层103上表面的凹凸结构,而且所述水胶层105远离所述黑胶层103的一侧与第二基板104贴合,具有平整的表面,因此,抵消了所述黑胶层103上的凹凸结构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将第一基板101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以及所述黑胶层103剥离,即可得到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以及所述黑胶层103切齐的表面。
具体的,可通过在第一基板101上涂布一层低粘性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粘连,后续通过紫外光照射解粘,以剥离第一基板101,得到所述黑胶层103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齐平的表面,以实现较好的显示均匀性。
接下来,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第二基板104、水胶层105、黑胶层103以及发光二极管阵列102;所述水胶层105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04的一侧表面;所述黑胶层103位于所述水胶层105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04的一侧表面,所述黑胶层103远离所述水胶层105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凹槽1031;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位于所述多个凹槽1031内;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04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黑胶层103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04的一侧表面齐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是根据图1至图2d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工艺流程制备而成的,即首先将黑胶层103完全覆盖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的下表面,然后将黑胶层103与水胶层105压合固定到第二基板104后,再将第一基板101(如图2d)剥离,从而使得黑胶层103的上表面与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的上表面完全切齐,没有各种突起、凹陷、覆盖,保证了黑胶层103和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的高平整度,从而可实现较好的显示均匀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靠近所述黑胶层10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线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远离所述黑胶层103的一端为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的发光端,相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靠近所述黑胶层103的一端为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的绑定端,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靠近所述黑胶层103的一侧制备驱动线路,为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提供驱动电压,以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的亮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黑胶层103与所述水胶层105的接触界面具有凹凸结构1032。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胶层105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或改性硅烷胶,具有流动性,当压合所述水胶层105和所述黑胶层103时,所述水胶层105可以填平所述黑胶层103上的凹凸结构1032,而且所述水胶层105与所述第二基板104接触的一侧为平整的平面,因此,可以抵消黑胶层103的凹凸结构1032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三基板106、阻隔层107、多个红色色阻1081、多个绿色色阻1082以及多个蓝色色阻1083;所述第三基板106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04设置有所述水胶层105的一侧;所述阻隔层107位于所述第三基板106面向所述第二基板104的一侧表面,包括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镂空区Z1;所述多个红色色阻1081、所述多个绿色色阻1082以及所述多个蓝色色阻1083位于所述多个镂空区Z1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的间隙内已设置黑胶层103来遮挡相邻的发光二极管,因此,所述阻隔层107无需采用遮光材料,只需将不同颜色的色阻隔开即可,所述阻隔层107的材料也可采用水胶等具有流平性的材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由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1021组成,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红色量子点层1091和绿色量子点层1092,所述红色量子点层1091位于所述红色色阻1081远离所述第三基板106的一侧;所述绿色量子点层1092位于所述绿色色阻1082远离所述第三基板106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红色量子点层1091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出射,所述绿色量子点层1092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出射。其中,红色量子点层1091对应红色色阻1081设置,绿色量子点层1092对应绿色色阻1082设置,由于蓝色发光二极管1021发出的蓝光无需通过量子点层进行转换,则对应蓝色色阻1083的区域可不设置量子点层(即为空白区域)。在一种实施例中,任一色阻层与任一量子点层的高度之和,与所述阻隔层107的高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蓝色发光二极管1021激发量子点材料(红色量子点层1091、绿色量子点层1092或空白区域)已经可以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因此也可省略红色色阻1081、绿色色阻1082以及蓝色色阻1083。本实施例设置多个红色色阻1081、多个绿色色阻1082以及多个蓝色色阻1083是为了增加红光、绿光、蓝光的纯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102也可由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组成,例如Mini LED或Micro LED。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以及制备工艺方法请参阅图1至图3及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导航仪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一第一基板;S2、在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S3、在第一基板设置有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一侧制备黑胶层,黑胶层覆盖发光二极管阵列;S4、提供一第二基板;S5、在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水胶层;S6、将第二基板设置有水胶层的一侧与黑胶层压合;S7、剥离第一基板。本发明通过利用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下表面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处于一个平面的特点,首先将黑胶层完全覆盖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上表面,然后将黑胶层与水胶层压合固定到第二基板后,再将第一基板剥离,从而使得黑胶层的下表面与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下表面完全切齐,没有各种突起、凹陷、覆盖,保证了黑胶层和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高平整度,从而可实现较好的显示均匀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由于常规的打印和压胶工艺导致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光阻挡层出现各种突起、凹陷、覆盖等不良,严重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均匀性的技术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提供一第一基板;
S2、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
S3、在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一侧制备黑胶层,所述黑胶层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
S4、提供一第二基板;
S5、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水胶层;
S6、将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水胶层的一侧与所述黑胶层压合;
S7、剥离所述第一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
S21、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制备驱动线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S8、提供一第三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水胶层的一侧;
S9、在所述第三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制备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包括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镂空区;
S10、向所述多个镂空区分别填充色阻以形成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由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S11、在所述红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制备红色量子点层,在所述绿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制备绿色量子点层。
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板;
水胶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
黑胶层,位于所述水胶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黑胶层远离所述水胶层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凹槽;
发光二极管阵列,位于所述多个凹槽内;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黑胶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齐平,所述黑胶层与所述水胶层的接触界面具有凹凸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靠近所述黑胶层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线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水胶层的一侧;
阻隔层,位于所述第三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包括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镂空区;
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位于所述多个镂空区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由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红色量子点层,位于所述红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
绿色量子点层,位于所述绿色色阻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874703.7A 2021-07-30 2021-07-30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629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4703.7A CN113629174B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4703.7A CN113629174B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9174A CN113629174A (zh) 2021-11-09
CN113629174B true CN113629174B (zh) 2023-07-25

Family

ID=7838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4703.7A Active CN113629174B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9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8566B (zh) * 2022-03-28 2023-06-09 东莞市中麒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色转换结构、发光单元及发光单元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7613B (zh) * 2018-06-22 2024-01-0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發光二極體陣列之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JP6990265B2 (ja) * 2019-03-08 2022-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素子
CN111682094B (zh) * 2020-05-28 2022-04-01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ed发光背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11769108A (zh) * 2020-06-30 2020-10-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9174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39163B1 (ko) 발광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및 발광 모듈
JP4300223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2022033642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and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e of display device
CN112151567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958548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结构
CN101521183B (zh) 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2617483B1 (ko) 마이크로 led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11508989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33811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2233567A (zh) 色彩转化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US11977292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88582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80776A (zh) Led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288524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CN113130466A (zh) Led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JP2019212739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面発光光源
CN11175204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4137582A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3629174B (zh)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15907B2 (en) Full-color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403768U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组件
CN114843306A (zh) 显示装置
CN210428035U (zh) 一种彩色电子墨水显示屏的上层结构
CN113809116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961947B2 (en)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