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9030A -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9030A
CN113599030A CN202110923922.XA CN202110923922A CN113599030A CN 113599030 A CN113599030 A CN 113599030A CN 202110923922 A CN202110923922 A CN 202110923922A CN 113599030 A CN113599030 A CN 113599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tubular
stent
self
anchoring
mig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39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9030B (zh
Inventor
林婧
陶慧
王璐
王富军
关国平
吴雨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j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9239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9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9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9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9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9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48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having means for fixation to the vessel wall, e.g. bar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6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A61F2/90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和防滑移弹簧圈,圆柱管状支架由单根或单股金属丝按纬编工艺加工而成,单股金属丝由两根以上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防滑移弹簧圈由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环绕圆O螺旋缠绕一圈形成,圆O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圆柱管状支架的中心轴,防滑移弹簧圈的外径大于圆柱管状支架的外径;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每个防滑移弹簧圈都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时,形成防滑移弹簧圈的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的线圈中;间接连接时,防滑移弹簧圈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通过缝合线连接。本发明防滑移效果好,不影响支架主体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管支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统计,2020年全球新增食管癌患者60.4万,并有超54.4万患者死于食管癌。90%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即为中晚期,食管支架置入作为食管癌诱发恶性食管狭窄的姑息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进食梗阻,维持营养摄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推荐的治疗方案。
食管支架迁移是食管支架植入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因为食管的反复蠕动和粗颗粒食物的拖曳,食管支架从有效支撑部位向下滑移甚至脱落掉进胃中。食管支架迁移后需手术取出后重新置入新的食管支架,给病人带来巨大经济、身体负担。
早期解决食管迁移问题的技术是在食管支架外固定倒刺防止迁移,倒刺插入食管造成患者疼痛,并存在刺破血管引发大出血的风险。目前针对食管支架迁移问题,多数商用食管支架在其两端设置直径大于支架主体的喇叭口,喇叭口增大了食管支架与食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防止食管支架迁移。但这种喇叭口直径相对支架主体直径增加,造成编织、针织食管支架的编织密度、针织密度下降,引起径向支撑力下降,这又增加食管支架迁移的发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和防滑移弹簧圈;
圆柱管状支架由单根或单股金属丝按纬编工艺加工而成,单股金属丝由两根以上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
防滑移弹簧圈由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环绕圆O螺旋缠绕一圈形成,圆O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圆柱管状支架的中心轴,防滑移弹簧圈的外径大于圆柱管状支架的外径,防滑移弹簧圈外径与圆柱管支架外径差值优选4~7mm,差值过小,防滑移效果不佳,差值过大,对食管壁损伤大,不易置入;
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每个防滑移弹簧圈都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时,形成防滑移弹簧圈的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的线圈中;间接连接时,防滑移弹簧圈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通过缝合线连接。直接连接时,穿套后不易取出,支架不可回收;间接连接后,可在剪断缝合线后,取出防滑移弹簧圈,再回收支架主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分别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和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同,螺旋直径相同。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同,螺旋直径不同;大小弹簧圈复合作为防滑移圈,小弹簧圈作为内衬可以增强防滑移弹簧圈的支撑性,从而防滑移效果更佳。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防滑移弹簧圈为一组,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另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同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同,螺旋直径不同。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直径相同;旋向相反的弹簧圈组合,不同旋向的弹簧在受力时不易扭转,支撑性更好。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防滑移弹簧圈为一组,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另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同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直径相同。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分别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和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直径相同。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圆柱管状支架和防滑移弹簧圈的材质为镍钛合金、医用不锈钢、钴铬合金或镁合金中的一种以上,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常用的体内植入金属材料。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50~250mm,内径为10~25mm,构成圆柱管状支架的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的直径为0.035~0.2mm(单股金属丝由两根以上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此处“单股金属丝的直径”指的是两根以上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的整体的直径),若构成圆柱管状支架的金属丝直径过低,强力不足,织造时极易发生断裂;若金属丝直径过大,弯曲刚度过大,而无法在织造时顺利弯纱成圈。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构成防滑移弹簧圈的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的直径为0.035~0.4mm,防滑移弹簧圈的螺距为2~10mm。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平针组织、纬编罗纹组织、纬编双罗纹组织、纬编双反面组织或纬编集圈组织,因为纬编平针组织、纬编罗纹组织、纬编双罗纹组织、纬编双反面组织或纬编集圈组织均可逆编织方向脱散从而实现支架可回收性能。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还包括单根或多根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的中心轴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中心轴重合,不重合的情况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中(可以是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整体区域中,此时食管支架可用于治疗食管良性狭窄;也可以是圆柱管状支架沿长度方向分为多段,螺旋状金属丝仅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一段中,此时食管支架可用于防止食管肿瘤组织生长挤压支架或长入支架,造成食管再狭窄),螺旋状金属丝的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中,螺旋状金属丝的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当支架在回收时,线圈的针编弧和圈干从上一横列的线圈中退出,沉降弧中的螺旋状金属丝并不影响这一回收过程,从而保留纬编支架的可回收性;多根螺旋状金属丝相互独立地从圆柱管状支架不同的沉降弧中穿入穿出,或者多根螺旋状金属丝相互交叠,全部或部分从圆柱管状支架相同的沉降弧中穿入穿出,本发明中多根螺旋状金属丝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只要其分别满足“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的要求即可。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螺旋状金属丝的材质为镍钛合金、医用不锈钢、钴铬合金或镁合金中的一种以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螺旋状金属丝的直径为0.035~0.3mm(表征的是金属丝的粗细情况),根数为1~10根,螺距为5~100mm,螺旋方向为正旋或反旋;若螺旋状金属丝直径过低,强力不足,无法实现增强圆柱管状支架径向支撑性的目的;若螺旋状金属丝直径过大,弯曲刚度过大,而无法顺利穿入食管圆柱管状支架中;螺旋状金属丝根数过多会影响支架的柔顺性,若螺距过大,对支架的径向支撑性增强效果不佳;若螺距过小,会使穿入的螺线金属丝的浮线过长,食管支架置入后会被粗颗粒食物拖曳,同时也会影响支架的柔顺性;当螺旋状金属丝为多根时,优选地,每根螺旋状金属丝的直径都相同。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螺旋状金属丝的根数为d,d为偶数,其中,d/2根螺旋状金属丝的螺旋方向都为正旋,d/2根螺旋状金属丝的螺旋方向都为反旋,此种情况下,自锚定食管支架不易扭转,增强效果更好。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螺旋状金属丝按
Figure BDA0003208477020000031
周期性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中,其中,n为螺旋状金属丝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之间的线圈纵列数,m为螺旋状金属丝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之间的线圈横列数,n小于圆柱管状支架的总纵列数(即制备时所用圆纬机的针筒针数)。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目前市售商用食管支架,喇叭口处编织或针织的纱线根数不变,仅增大食管支架直径,使得食管支架置入后,喇叭口处压缩比例增加,从而增加食管支架径向支撑力,但直径增加同时降低了喇叭口的编织或针织密度,造成支架径向支撑力下降,故这类喇叭口的抗迁移效果不佳。本发明中防滑移弹簧圈的直径大于圆柱管状支架的直径,对管壁的压力更大,使其与食管壁连接更紧密,因而防止食管支架滑移;并且,防滑移弹簧圈与圆柱管状支架结构不同,径向支撑性不会因其直径大于圆柱管状支架而下降。此外,在不影响食管圆柱管状支架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防滑移弹簧圈的金属丝直径、弹簧圈螺距、弹簧圈直径等参数,可对防滑移弹簧圈的力学性能进行设计,有效减少食管支架迁移的发生率。
此外,本发明的支架主体还可以由基于纬编工艺采用单根或单股金属丝制成的圆柱管状支架和单根或多根螺旋状金属丝组成,单根或多根螺旋状金属丝是通过有序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形成。通过喂入不同直径、螺距、根数的螺旋状金属丝,在保证食管支架柔顺性和体内可回收性的临床需求上,有效提高了食管支架的径向支撑性,保证食道管腔通畅。
由于螺旋状金属丝的加入,使圆柱管状支架在受到径向压缩时,螺旋状金属丝与圆柱管状支架共同受力,从而达到径向增强的目的;且螺旋状金属丝的穿入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当支架在回收时,线圈的针编弧和圈干从上一横列的线圈中退出,沉降弧中的螺旋状金属丝并不影响这一回收过程,从而保留纬编支架的可回收性。此外,由于螺旋弹簧丝有一定的轴向变形能力,且螺旋状金属丝位于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相对圆柱管状支架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在受到外力时,螺旋增强丝可在沉降弧中小范围移动,从而具有更大的变形能力,对圆柱管状支架的柔顺性影响较小。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设计防滑移弹簧圈可有效减少食管支架滑移的发生,避免二次手术;
(2)本发明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一体成型但防滑移弹簧圈与圆柱管状支架结构不同,可独立设计防滑移弹簧圈的大小和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自锚定食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独防滑移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热定型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大、小防滑移弹簧圈复合的防滑移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7的热定型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反、正旋防滑移弹簧圈复合的防滑移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1的热定型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的热定型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5制得的支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预留的金属丝);
图10为实施例15制备自锚定食管支架时金属丝按照
Figure BDA0003208477020000051
周期性喂入方式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5制备的自锚定食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7制备自锚定食管支架时金属丝按照
Figure BDA0003208477020000052
周期性喂入方式示意图;
其中,1-圆柱管状支架,2-螺旋状金属丝,3-穿入位置,4-穿出位置,5-大螺纹段,6-单独防滑移弹簧圈,7-光滑圆柱,8-反旋螺纹段,9-正旋螺纹段,10-小螺纹段,11-大、小防滑移弹簧圈复合的防滑移弹簧圈,12-反、正旋防滑移弹簧圈复合的防滑移弹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25mm,针数为22针)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12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各预留一段金属丝,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平针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120mm,内径为20mm;
(2)设计热定型芯棒如图3所示,中段为光滑圆柱7,两端为螺旋方向相同的螺纹(反旋螺纹段8),中段长度、直径即为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内径;两端螺纹的螺距都为2mm,长度都为73mm,螺旋直径都为5mm;
(3)将步骤(1)制得的两端各有一段预留金属丝的圆柱管状支架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圆柱管状支架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两端预留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在两端固定后在550℃下热定型15min,脱模即得到两端为螺纹金属丝、中段为圆柱管状支架的半成品;
(4)将步骤(3)的半成品两端的螺纹金属丝分别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的线圈中,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如图1、2所示,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2个单独防滑移弹簧圈6。
实施例2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35mm,针数为12针)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035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平针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250mm,内径为25mm;
(2)将两根材质为镍钛合金的金属丝(直径为0.035mm)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上,制得两端带有金属丝的圆柱管状支架;
(3)设计热定型芯棒,中段为光滑圆柱,两端为螺旋方向相同的螺纹,中段长度、直径即为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内径;两端螺纹的螺距都为5mm,长度都为88mm,螺旋直径都为6mm;
(4)将步骤(2)制得的两端带有金属丝的圆柱管状支架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圆柱管状支架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两端的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在两端固定后在550℃下热定型15min,脱模即得到两端为螺纹金属丝、中段为圆柱管状支架的半成品;
(5)将步骤(4)的半成品两端的螺纹金属丝分别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的线圈中,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3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15mm,针数为50针)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2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平针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50mm,内径为10mm;
(2)设计热定型芯棒,中段为光滑圆柱,两端为螺旋方向相同的螺纹,中段长度、直径即为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内径;两端螺纹的螺距都为10mm,长度都为38mm,螺旋直径都为4mm;
(3)将两根材质为镍钛合金的金属丝(直径为0.4mm)和步骤(1)制得的圆柱管状支架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圆柱管状支架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两根金属丝分别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固定后在550℃下热定型15min,脱模即得两根螺纹金属丝和热定型后的圆柱管状支架;
(4)将两根螺纹金属丝分别与热定型后的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通过缝合线(聚酯缝合线,规格3-0)连接,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4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2)中设计的热定型芯棒的两端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如图8所示,一端为反旋螺纹段8,一端为正旋螺纹段9。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5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3)中设计的热定型芯棒的两端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6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2)中设计的热定型芯棒的两端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7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20mm,针数为15针)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12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平针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150mm,内径为18mm;
(2)将单股材质为镍钛合金的金属丝(直径为0.3mm)的一端固定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一端上,制得一端带有金属丝的圆柱管状支架;单股金属丝由2根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
(3)设计热定型芯棒如图5所示,主体为光滑圆柱7,一端为螺纹(螺纹是由相连的大螺纹段5和小螺纹段10组成,且大螺纹段5与光滑圆柱7连接),光滑圆柱7的长度、直径即为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内径;大螺纹段5的螺距为5mm,长度为63mm,螺旋直径为6mm;小螺纹段10的螺旋方向(反旋)、长度与大螺纹段5相同,螺距为5mm,螺旋直径为4mm;
(4)将步骤(2)制得的一端带有金属丝的圆柱管状支架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圆柱管状支架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一端的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固定后在600℃下热定型10min,脱模即得到一端为螺纹金属丝、其余部分为圆柱管状支架的半成品;
(5)将步骤(4)的半成品一端的螺纹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一端的线圈中,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如图4所示,为大、小防滑移弹簧圈复合的防滑移弹簧圈11)。
实施例8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20mm,针数为25针)将材质为医用不锈钢的单股金属丝(直径为0.14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罗纹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100mm,内径为18mm;单股金属丝由2根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
(2)设计热定型芯棒,主体为光滑圆柱,一端为螺纹(螺纹是由相连的大螺纹段和小螺纹段组成,且大螺纹段与光滑圆柱连接);光滑圆柱的长度、直径即为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内径;大螺纹段的螺距为5mm,长度为63mm,螺旋直径为6mm;小螺纹段的螺旋方向(正旋)、长度与大螺纹段相同,螺距为5mm,螺旋直径为4mm;
(3)将材质为医用不锈钢的单股金属丝(直径为0.3mm)和步骤(1)制得的圆柱管状支架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圆柱管状支架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单股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固定后在450℃下热定型25min,脱模即得到单股螺纹金属丝和热定型后的圆柱管状支架;
(4)将单股螺纹金属丝与热定型后的圆柱管状支架的一端用缝合线(聚酯缝合线,规格3-0)连接,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9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30mm,针数为12针)将材质为钴铬合金的单股金属丝(直径为0.10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双反面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120mm,内径为23mm;单股金属丝由3根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
(2)将两根材质为钴铬合金的金属丝(直径为0.3mm)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上,制得两端带有金属丝的圆柱管状支架;
(3)设计热定型芯棒,中段为光滑圆柱,两端为螺纹(螺纹是由相连的大螺纹段和小螺纹段组成,且大螺纹段与中段连接);光滑圆柱的长度、直径即为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内径;大螺纹段的螺距为5mm,长度为79mm,螺旋直径为6mm;小螺纹段的螺旋方向(反旋)、长度与大螺纹段相同,螺距为5mm,螺旋直径为4mm;
(4)将步骤(2)制得的两端带有金属丝的圆柱管状支架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圆柱管状支架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两端的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两端固定后在950℃下热定型15min,脱模即得到两端为螺纹金属丝、中段为圆柱管状支架的半成品;
(5)将步骤(4)的半成品两端的螺纹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的线圈中,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10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15mm,针数为15针)将材质为镁合金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18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集圈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160mm,内径为10mm;
(2)设计热定型芯棒,中段为光滑圆柱,两端为螺纹(螺纹是由相连的大螺纹段和小螺纹段组成,且大螺纹段与中段连接);光滑圆柱的长度、直径即为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内径;大螺纹段的螺距为5mm,长度为38mm,螺旋直径为5mm;小螺纹段的螺旋方向(正旋)、长度与大螺纹段相同,螺距为5mm,螺旋直径为4mm;
(3)将材质为镁合金的两股金属丝(直径为0.3mm)和步骤(1)制得的圆柱管状支架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圆柱管状支架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两股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固定后在150℃下热定型20min,脱模即得到两股螺纹金属丝和热定型后的圆柱管状支架;其中,单股金属丝由2根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
(4)将两股螺纹金属丝分别与热定型后的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通过缝合线(聚酯缝合线,规格3-0)连接,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11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热定型芯棒的设计中,如图7所示,螺纹由相连的反旋螺纹段8和正旋螺纹段9组成,正旋螺纹段9和光滑圆柱7相连,反旋螺纹段8和正旋螺纹段9的螺距都为5mm,长度都为63mm,螺旋直径都为6mm。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如图6所示,为反、正旋防滑移弹簧圈复合的防滑移弹簧圈12)。
实施例12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8,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热定型芯棒的设计中,螺纹由相连的反旋螺纹段和正旋螺纹段组成,正旋螺纹段和光滑圆柱相连,反旋螺纹段和正旋螺纹段的螺距都为5mm,长度都为63mm,螺旋直径都为6mm。
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13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9,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热定型芯棒的设计中,螺纹由相连的反旋螺纹段和正旋螺纹段组成,正旋螺纹段和中段相连,反旋螺纹段和正旋螺纹段的螺距都为5mm,长度都为63mm,螺旋直径都为6mm。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14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0,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热定型芯棒的设计中,螺纹由相连的反旋螺纹段和正旋螺纹段组成,正旋螺纹段和中段相连,反旋螺纹段和正旋螺纹段的螺距都为5mm,长度都为38mm,螺旋直径都为5mm。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
实施例15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25mm,针数为22针)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12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两端各预留一段金属丝,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平针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120mm,内径为20mm;
(2)如图9、图10所示,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4根金属丝(直径相同,都为0.20mm)按照螺距(60mm)、根数(4根)、螺旋方向(都为反旋)和穿套周期(
Figure BDA0003208477020000101
周期,n为螺旋状金属丝2穿入位置3和穿出位置4之间的线圈纵列数,m为螺旋状金属丝2穿入位置3和穿出位置4之间的线圈横列数,n和m均为1)的要求螺旋喂入圆柱管状支架1指定穿入穿出位置的沉降弧中,使得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整体区域中,得到两端各有一段预留金属丝的支架主体;
(3)设计热定型芯棒,中段为光滑圆柱,两端为螺旋方向相同的螺纹(反旋螺纹段),中段长度、直径即为支架主体的长度、内径;两端螺纹的螺距都为2mm,长度都为73mm,螺旋直径都为5mm;
(4)将步骤(2)制得的两端各有一段预留金属丝的支架主体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支架主体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两端预留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在两端固定后在550℃下热定型15min,脱模即得到两端为螺纹金属丝、中段为支架主体的半成品;
(5)将步骤(4)的半成品两端的螺纹金属丝分别穿套在支架主体的两端的线圈中,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如图9和图11所示,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1、2个单独防滑移弹簧圈6和4根螺旋状金属丝2;螺旋状金属丝2螺旋的中心轴与圆柱管状支架1的中心轴重合;螺旋状金属丝2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1的整体区域中,螺旋状金属丝2的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1的沉降弧中;4根螺旋状金属丝2相互平行,相邻两根的轴向间距(即圆柱管状支架的同一线圈纵列中,相邻的两根螺旋状金属丝间沿圆柱管状支架轴向的距离)为15mm。
实施例16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35mm,针数为12针)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035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平针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250mm,内径为25mm;
(2)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10根金属丝(直径相同,都为0.035mm)按照螺距(100mm)、根数(10根)、螺旋方向(都为正旋)和穿套周期(
Figure BDA0003208477020000111
周期,n为螺旋状金属丝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之间的线圈纵列数,m为螺旋状金属丝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之间的线圈横列数,n和m均为1)的要求螺旋喂入圆柱管状支架指定穿入穿出位置的沉降弧中,使得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整体区域中,得到支架主体;
(3)将两根材质为镍钛合金的金属丝(直径为0.035mm)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主体的两端上,制得两端带有金属丝的支架主体;
(4)设计热定型芯棒,中段为光滑圆柱,两端为螺旋方向相同的螺纹,中段长度、直径即为支架主体的长度、内径;两端螺纹的螺距都为5mm,长度都为88mm,螺旋直径都为6mm;
(5)将步骤(3)制得的两端带有金属丝的支架主体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支架主体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两端的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在两端固定后在550℃下热定型15min,脱模即得到两端为螺纹金属丝、中段为支架主体的半成品;
(6)将步骤(5)的半成品两端的螺纹金属丝分别穿套在支架主体的两端的线圈中,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和10根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的中心轴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中心轴重合;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整体区域中,螺旋状金属丝的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10根螺旋状金属丝相互平行,相邻两根的轴向间距(即圆柱管状支架的同一线圈纵列中,相邻的两根螺旋状金属丝间沿圆柱管状支架轴向的距离)为10mm。
实施例17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20mm,针数为15针)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12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平针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150mm,内径为18mm;
(2)如图12所示,将材质为镍钛合金的2根金属丝(直径相同,都为0.15mm)按照螺距(70mm)、根数(2根)、螺旋方向(都为反旋)和穿套周期(
Figure BDA0003208477020000121
周期,n为螺旋状金属丝2穿入位置3和穿出位置4之间的线圈纵列数,m为螺旋状金属丝2穿入位置3和穿出位置4之间的线圈横列数,n为2,m为1)的要求螺旋喂入圆柱管状支架1指定穿入穿出位置的沉降弧中,使得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整体区域中,得到支架主体;
(3)将单股材质为镍钛合金的金属丝(直径为0.3mm)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主体的一端上,制得一端带有金属丝的支架主体;单股金属丝由2根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
(4)设计热定型芯棒,主体为光滑圆柱,一端为螺纹(螺纹是由相连的大螺纹段和小螺纹段组成,且大螺纹段与光滑圆柱连接),光滑圆柱的长度、直径即为支架主体的长度、内径;大螺纹段5的螺距为5mm,长度为63mm,螺旋直径为6mm;小螺纹段10的螺旋方向(反旋)、长度与大螺纹段5相同,螺距为5mm,螺旋直径为4mm;
(5)将步骤(3)制得的一端带有金属丝的支架主体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支架主体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一端的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固定后在600℃下热定型10min,脱模即得到一端为螺纹金属丝、其余部分为支架主体的半成品;
(6)将步骤(5)的半成品一端的螺纹金属丝穿套在支架主体的一端的线圈中,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和2根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的中心轴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中心轴重合;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整体区域中,螺旋状金属丝的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2根螺旋状金属丝相互平行,相邻两根的轴向间距(即圆柱管状支架的同一线圈纵列中,相邻的两根螺旋状金属丝间沿圆柱管状支架轴向的距离)为35mm。
实施例18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纬编工艺,使用小针筒直径的圆纬机(针筒直径为20mm,针数为25针)将材质为医用不锈钢的单股金属丝(直径为0.14mm)织造成圆柱管状支架,圆柱管状支架的组织结构为纬编罗纹组织,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100mm,内径为18mm;单股金属丝由2根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
(2)将材质为医用不锈钢的单根金属丝(直径为0.30mm)按照螺距(50mm)、根数(1根)、螺旋方向(正旋)和穿套周期(
Figure BDA0003208477020000122
周期,n为螺旋状金属丝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之间的线圈纵列数,m为螺旋状金属丝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之间的线圈横列数,n和m均为2)的要求螺旋喂入圆柱管状支架指定穿入穿出位置的沉降弧中,使得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整体区域中,得到支架主体;
(3)设计热定型芯棒,主体为光滑圆柱,一端为螺纹(螺纹是由相连的大螺纹段和小螺纹段组成,且大螺纹段与光滑圆柱连接);光滑圆柱的长度、直径即为支架主体的长度、内径;大螺纹段的螺距为5mm,长度为63mm,螺旋直径为6mm;小螺纹段的螺旋方向(正旋)、长度与大螺纹段相同,螺距为5mm,螺旋直径为4mm;
(4)将材质为医用不锈钢的单股金属丝(直径为0.3mm)和步骤(2)制得的支架主体穿套在热定型芯棒上,支架主体套在热定型芯棒的光滑圆柱,单股金属丝缠绕在热定型芯棒的螺纹上,固定后在450℃下热定型25min,脱模即得到单股螺纹金属丝和热定型后的支架主体;
(5)将单股螺纹金属丝与热定型后的支架主体的一端用缝合线(聚酯缝合线,规格3-0)连接,形成防滑移弹簧圈,即得到带防滑移圈的自锚定食管支架。
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和单根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的中心轴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中心轴重合;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整体区域中,螺旋状金属丝的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
实施例19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5,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2)中,4根金属丝只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部分区域中。
最终制得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支架、防滑移弹簧圈和4根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状金属丝螺旋的中心轴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中心轴重合;螺旋状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部分区域中,螺旋状金属丝的穿入位置和穿出位置在圆柱管状支架的沉降弧中;螺旋方向相同的2根螺旋状金属丝相互平行,相邻两根的轴向间距(即圆柱管状支架的同一线圈纵列中,相邻的两根螺旋状金属丝间沿圆柱管状支架轴向的距离)为15mm;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状金属丝对称分布。

Claims (10)

1.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管状支架和防滑移弹簧圈;
圆柱管状支架由单根或单股金属丝按纬编工艺加工而成,单股金属丝由两根以上金属丝拧在一起形成;
防滑移弹簧圈由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环绕圆O螺旋缠绕一圈形成,圆O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圆柱管状支架的中心轴,防滑移弹簧圈的外径大于圆柱管状支架的外径;
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每个防滑移弹簧圈都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时,形成防滑移弹簧圈的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穿套在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的线圈中;间接连接时,防滑移弹簧圈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通过缝合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分别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和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同,螺旋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同,螺旋直径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防滑移弹簧圈为一组,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另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同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同,螺旋直径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或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防滑移弹簧圈为一组,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另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同时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同一组的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防滑移弹簧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移弹簧圈分别与圆柱管状支架的上端和下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两个防滑移弹簧圈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圆柱管状支架和防滑移弹簧圈的材质为镍钛合金、医用不锈钢、钴铬合金或镁合金中的一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圆柱管状支架的长度为50~250mm,内径为10~25mm,构成圆柱管状支架的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的直径为0.035~0.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构成防滑移弹簧圈的单根或单股金属丝的直径为0.035~0.4mm,防滑移弹簧圈的螺距为2~10mm。
CN202110923922.XA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Active CN113599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3922.XA CN113599030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3922.XA CN113599030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9030A true CN113599030A (zh) 2021-11-05
CN113599030B CN113599030B (zh) 2022-06-17

Family

ID=78340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3922.XA Active CN113599030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903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6730A (ja) * 1996-08-28 1998-03-10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管腔ステ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89271A (zh) * 2001-05-31 2003-01-08 东华大学 针织医用金属内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2605866Y (zh) * 2003-02-11 2004-03-10 徐维华 腔道内支架
US20090270966A1 (en) * 2008-04-24 2009-10-29 Medtronic Vascular, Inc. Stent Graf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CN108904106A (zh) * 2018-09-21 2018-11-30 上海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新型可固定、回收、防位移食管金属支架
US20200138610A1 (en) * 2018-07-17 2020-05-07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Stent having a stent body and detachable anchor por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6730A (ja) * 1996-08-28 1998-03-10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管腔ステ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89271A (zh) * 2001-05-31 2003-01-08 东华大学 针织医用金属内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2605866Y (zh) * 2003-02-11 2004-03-10 徐维华 腔道内支架
US20090270966A1 (en) * 2008-04-24 2009-10-29 Medtronic Vascular, Inc. Stent Graf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200138610A1 (en) * 2018-07-17 2020-05-07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Stent having a stent body and detachable anchor portion
CN108904106A (zh) * 2018-09-21 2018-11-30 上海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新型可固定、回收、防位移食管金属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9030B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3090B (zh) 一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US6161399A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wire reinforced monolayer fabric stent
EP1763600B1 (en) Metallic fibers reinforced textile prosthesis
US7582108B2 (en) Tubular implant
CN101610738B (zh) 具有球状部分的织造主动脉窦假体
WO2017157320A1 (zh) 一种主动脉裸支架及主动脉夹层支架
EP2331012B1 (en) Stent comprising stranded wire
US20210030523A1 (en) Textile insert for medical purpos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090157158A1 (en) Self-expanding biodegradable stent
JPH1170172A (ja) 医療用ステ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925031B2 (en) Endoluminal device with kink-resistant regions
CN113599030B (zh) 一种自锚定食管支架
EP4101959A1 (en)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9893309B (zh) 负泊松比结构的防滑移自扩张可降解食道管支架及其制备
CN113081419B (zh) 一种可显影可回收自膨式输尿管支架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3856B (zh) 一种z型编织支架
CN1142932A (zh) 真丝与涤纶长丝交织的人造血管
CN115702842A (zh) 一种医疗支架
CN116370008B (zh) 多节距编织支架
CN111728736A (zh) 一种大网孔疝修补补片及其编织方法
CN116019607B (zh) 一种心房分流减压装置
CN219963176U (zh) 一种悬吊带
CN117942123A (zh) 一种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
CN116831794A (zh) 编织支架
CN116250962A (zh) 一种气道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3

Address after: 201620 No. 2999 North Renmin Road,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DONGHUA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Fuj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20 No. 2999 North Renmin Road,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DONGHUA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