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8353B - 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8353B
CN113598353B CN202110900706.3A CN202110900706A CN113598353B CN 113598353 B CN113598353 B CN 113598353B CN 202110900706 A CN202110900706 A CN 202110900706A CN 113598353 B CN113598353 B CN 113598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powder
mixed material
shearing
fee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07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8353A (zh
Inventor
魏星
武林贺
张聚洋
袁诚
黄乐坚
许文东
刘菊妍
黄晓玲
李益
李咏华
王小妹
邓颖诗
陈婕
胡丹
卢嘉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n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n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n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n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07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8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8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8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8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8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3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e.g. xylitol;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e.g. dextr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015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85Vegetable 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40Complete food formulations for specific consumer groups or specific purposes, e.g. infant formul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蛋白全营养粉及其制备工艺。该复配稳定剂,含微晶纤维素30~40%、二氧化硅46~67%、磷酸盐3~14%,本发明提供的复配稳定剂及工艺处理,不仅能够提高全营养粉产品的流动性,改善灌装时堵管等现象,且在不影响产品本身配方风味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均匀度,解决了直接使用木薯淀粉混合时产品水分含量偏高的问题,减少了配液过程的泡沫量,保证了基于大豆蛋白作为唯一蛋白来源的全营养粉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全营养粉配方具有优质植物蛋白,含人体必需脂肪酸,营养全面,所选原辅料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制得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粉。

Description

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营养支持产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背景技术
营养支持产业在世界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中国人口众多,又进入老龄化社会,代谢性疾病流行,医疗负荷加重,对此类产品的需求旺盛。在产品配方层面上,大多数产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选用麦芽糊精、葡萄糖浆等,蛋白质来源则多数为进口的乳蛋白,无法利用目前我国市场年产能已超过100万吨的大豆分离蛋白作为特医食品核心蛋白配料,这主要归因于现有大豆蛋白产品溶解性差、流动性较差,特别是在产品干混制造工艺中,易发生结块,聚结等现象,限制了其在特医全营养食品中的应用。
但大豆中的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在植物性食物中最为合理、最接近于人体所需比例,作为优质蛋白,含有丰富的赖氨酸,不含胆固醇并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中国糖尿病营养学会特别指出,大豆蛋白相比动物蛋白更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并且适量大豆蛋白摄入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LDL-C和TG,改善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减轻蛋白尿。鉴于慢病的流行现状,低血糖生成指数产品收到青睐,木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较高,相较于广泛使用的麦芽糊精具有缓慢消化的特点。但木薯淀粉粒径较小,易结块,在全营养配方食品中充当碳水化合物来源存在着流动性不佳等情况,成为制约木薯淀粉应用的主要因素。
针对需求强烈、高速发展的特医食品产业,我国存在特医食品产品总量较少,品种虽少但也同质化严重,销售价格较高等共性关键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大豆蛋白溶解性差、流动性较差,易发生结块,聚结等,及配液过程泡沫过多,分层速度较快,以及木薯淀粉粒径较小,易结块、流动性不佳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整个体系及过程的稳定性的复配稳定剂,以及获得相应植物基蛋白全营养粉的制备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配稳定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30~40%、二氧化硅46~67%、磷酸盐3~14%。
其中,磷酸盐优选为磷酸三钙,以降低使用成本和提高钙磷的营养素密度。
微晶纤维素执行标准:GB 1886.103。
二氧化硅执行标准:GB 25576。
磷酸三钙执行标准:GB 1886.332。
以木薯淀粉、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的植物基蛋白全营养粉,需要经过前处理、预混、混合、过筛等步骤,最终得到全营养粉类食品。由于采用湿法和干法混合相结合的工艺,且原料之间存在着粒径、密度等物理差异,因此保证产品的流动性和均匀度就尤为重要。但经试验考察,发现现有GB2760中规定的稳定剂,包括巴西棕榈蜡、丙二醇、硅酸钙、二氧化硅、滑石粉、聚甘油脂肪酸酯、可溶性大豆多糖、磷酸及磷酸盐类、柠檬酸铁铵、碳酸镁、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等,在单一使用时,对植物基蛋白全营养粉的助流和均匀效果较差,产品往往容易出现流动性差而且微量元素不均匀的情况,给产品带来质量风险。而多数复配也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还容易造成添加量过高,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需要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寻找到合适的稳定剂,增加产品稳定性和均匀度,同时降低原料成本,才能最终获得理想的植物基蛋白全营养粉产品。
经过研究发现,将微晶纤维素30~40%、二氧化硅46~67%、磷酸盐3~14%进行混合制备成复配稳定剂,运用到产品中能使有效解决大豆蛋白溶解性差、流动性较差,易发生结块,聚结等,以及木薯淀粉粒径较小,易结块、流动性不佳等情况,并且使植物基蛋白全营养粉中性质差异巨大的各部分原料协调配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体系及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的,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30%、二氧化硅56%、磷酸三钙14%。
一种含有上述复配稳定剂的全营养粉,包括木薯淀粉,以所述木薯淀粉为碳水化合物来源。
优选的,包括如下质量比重的组分:所述复配稳定剂3.2~4.8份,蛋白质200~300份,所述碳水化合物303~454份,膳食纤维26~40份,油脂233~349份,维生素1.6~2.4份,矿物质20~30份。
优选的,所述蛋白质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碳水化合物为木薯淀粉,所述膳食纤维为抗性糊精,所述油脂为植物脂肪粉,所述维生素为复合维生素,所述矿物质为复合矿物质。
优选的,所述植物脂肪粉来源于大豆油、菜籽油、椰子油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醋酸视黄酯、胆钙化醇、dl-α-醋酸生育酚、植物甲萘醌、盐酸硫胺素、核黄素、盐酸吡哆醇、氰钴胺、D-生物素、烟酰胺、叶酸、D-泛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复合矿物质包括L-抗坏血酸钠、焦磷酸铁、氧化锌、氧化镁、硫酸铜、硫酸锰、亚硒酸钠、碘酸钾、氯化钾、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磷酸二氢钾、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大豆分离蛋白为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需的重要物质,有助于组织的形成和生长。木薯淀粉提供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和能量主要来源。植物脂肪粉提供高能量,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维生素中,D-生物素含维生素B7;叶酸含维生素B9;泛酸含维生素B5;烟酰胺含烟酸,即维生素B3;盐酸硫胺素含维生素B1;氰钴胺含维生素B12;盐酸吡哆醇含维生素B6;胆钙化醇含维生素D3;植物甲萘醌含维生素K1;醋酸视黄酯RE含维生素A;核黄素含维生素B2;L-抗坏血酸钠含维生素C;dl-α-醋酸生育酚α-TE含维生素E。矿物质中,氯化钾含氯元素;亚硒酸钠含硒元素;碘酸钾含碘元素;磷酸二氢钠含磷元素;碳酸钙含钙元素;柠檬酸钠含钠元素;柠檬酸钾、氯化钾含钾元素;焦磷酸铁含铁元素;硫酸铜含铜元素;氧化锌含锌元素;硫酸锰含锰元素;氧化镁含镁元素。以上种种,均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一种上述全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二氧化硅、所述磷酸盐,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A;
B、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复合矿物质,取所述复合矿物质重量为3~5倍的纯化水,开启剪切,将所述复合矿物质加入至纯化水,剪切后,得到料液B;
投料顺序,取一定水,开启剪切后加复合矿物质,不易形成团块,有利于复合矿物质的分散。如果往复合矿物质中加水再剪切,刚开始少量的水接触到复合矿物质易形成团块,不利于分散。
C、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木薯淀粉、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取所述木薯淀粉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总重量4~6倍的纯化水,开启剪切,所述大豆分离蛋白与所述木薯淀粉按顺序先后加入至纯化水,再取20%~30%的所述混合物料A加入料液中,保持剪切,最后加入所述料液B,得到料液C;
投料顺序:先取一定量的水的原理同步骤B;木薯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先后顺序,先加大豆分离蛋白是为了留足量的水与蛋白质水合,先加入大豆分离蛋白再加入木薯淀粉的分散时间<先加入木薯淀粉再加入大豆分离蛋白的分散时间;之后再加入混合物料A同时起到消泡和进一步分散稳定蛋白和淀粉体系的作用,最后加料液B可以让堆积密度最大化,且不易热损失的矿物质先分散在添加量最多的碳水和蛋白质原料中,再经过均质可使体系稳定性升高。综合来看,这种顺序可以使最难溶解分散的木薯淀粉+大豆分离蛋白有最长的剪切时间,利于分散和稳定。如果不按照此顺序进行配液,所得料液可能会出现团块,粗颗粒,造成体系的不均匀,再进行均质可能会损坏均质机,再进行剪切会增加能耗。
D、将所述料液C经过均质、灭菌、浓缩,控制固形物含量为35~45brix%,得料液D;
均质、灭菌、浓缩为食品喷雾干燥工艺的常规工艺,如果浓缩后才进行灭菌,灭菌效果可能不理想,也容易发生粘壁和结块的情况。
E、将所述料液D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体积加权平均粒径控制在90~120μm,水分含量为2~5%;
F、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膳食纤维、所述复合维生素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F;
G、称取与所述混合物料F等量的所述植物脂肪粉,与所述混合物料F混合,得到混合物料G;
H、称取与所述混合物料G等量的所述植物脂肪粉,与所述混合物料G混合,得到混合物料H;
I、步骤G和步骤H完成后,按配方比例称取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备用;
J、称取50%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50%所述混合物E、50%所述C步骤的剩余混合物料A,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J;
K、称取50%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50%所述混合物E、50%所述C步骤的剩余混合物料A,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K;
J、K为相同步骤,因为混合物E和植物脂肪粉量较大,直接混合容易导致批次间均匀度不稳定的情况,进而延长混料时间,增加能耗。故将三种物料拆分一半或更多,利用混合物料A的良好助流效果进行分段混合,拆分至50%即可保证混合均匀度,拆分更多则会延长工时和增加能耗。在投料顺序上,按照植物脂肪粉、混合物E、混合物料A的顺序进行投料。植物脂肪粉流动性好,不容易粘壁,植物脂肪粉先进入混料机可以充当一种“包裹者”的角色,将后续加入的物料包裹在其中,增强其流动性。如果混合物E或混合物料A在植物脂肪粉之前先加入混料机,容易出现不同批次间均匀度不稳定的情况,则需要通过适当延长混料时间进行改善,同时会增加能耗,不利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
L、将所述混合物料J、所述混合物料H、所述混合K物料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过筛后最终得到所述全营养粉。
由于配方的特殊性,产品主要由木薯淀粉、大豆蛋白、脂肪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原料构成,原料物理化学状态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对木薯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矿物质进行预处理,在前端配液和后端混合都配合稳定剂来使整个体系及过程稳定。木薯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和复合矿物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的关键工艺过程:高速剪切、高压均质、灭菌、降膜浓缩、喷雾干燥。
上述的工艺为植物基蛋白全营养粉湿法与干法结合制备的关键工艺,由于原料物理属性各异,木薯淀粉水分含量较高且粒径较细,大豆分离蛋白粒径较细但其堆积密度较高,植物脂肪粉和抗性糊精粒径适中,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粒径较其他原料大但其堆积密度也较高。
植物脂肪粉粒径与终产品接近,也与复合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粒径接近,且其流动性好,本身有一定的助流效果,因此可以根据等量递增的原则分多次进行添加,辅助不同阶段的物料增强流动性,有利于各阶段加工。步骤J与步骤K实际为完全相同的工艺过程分步完成,主要考虑到大料与小料之间的量差异太大,若不分步完成可能存在均匀度不达标的情况。
优选的,步骤C的剪切参数为:控制水温为40~45℃,控制剪切转速为3600~4000rpm,所述大豆分离蛋白与所述木薯淀粉按顺序先后加入至纯化水,剪切1~3min后,取20%~30%的混合物料A加入料液中,保持剪切转速不变,继续剪切0.5~2min,最后加入料液B后剪切2~3min。
分多端剪切是因为大豆分离蛋白、木薯淀粉、混合物料A及料液B的性质差异较大,首段1~3min是为了分散难溶解的大豆分离蛋白和木薯淀粉,期间因为剪切导致泡沫的出现,加入混合物料A后起到一定的消泡作用,由于混合物料A量较少且容易分散,因此剪切时间较短0.5~2min。料液B为矿物质的预溶液,预溶之后体积较大,加入之后为了充分分散,所以剪切时间又适当增加为2~3min。分多端剪切可以确保性质差异巨大的大豆分离蛋白、木薯淀粉、混合物料A及料液B可以得到较好的分散。
优选的,步骤A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3min,混合转速频率为30~40Hz;进风温度控制为:140~160℃,出风温度控制为:78~85℃,产品冷却温度25~28℃;步骤B的剪切参数为:控制水温为25~30℃,控制剪切转速为1200~1800rpm,剪切时间为1~2min;步骤D的具体操作为:将所述料液C在100~400bar的均质压力下均质1~3遍,均质后温度控制为10~20℃,经过85~90℃灭菌,灭菌持续时间1~4s,经降膜浓缩控制固形物含量为35~45brix%,浓缩后温度控制为15~20℃,得所述料液D;步骤E的喷雾干燥,进风温度控制为:140~160℃,出风温度控制为:78~85℃,产品冷却温度25~28℃,制得所述混合物E;步骤F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2~4min,混合转速频率为30~40Hz;步骤G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2~4min,混合转速频率为40~60Hz;步骤H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40~60Hz;步骤J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步骤K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步骤L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12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过40目筛后最终得到所述全营养粉。
步骤D中,均质后控制低温和浓缩后控制低温主要是控制微生物的增长,具体时间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定,如果后端灭菌和浓缩工艺来不及处理,就需要较多的时间,最多不超过6个小时。降膜浓缩过程控温为78~83℃,料液D进入喷雾干燥器前应预热,温度为:70~75℃,为了降低料液D的粘度利于喷雾干燥。
一种上述复配稳定剂的应用,用于制备植物基蛋白全营养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复配稳定剂及原料前处理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全营养粉产品的流动性,改善灌装时堵管等现象,且在不影响产品本身配方风味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均匀度,解决了直接使用木薯淀粉混合时产品水分含量偏高的问题,减少了配液过程的泡沫量,保证了基于大豆蛋白作为唯一蛋白来源的全营养粉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全营养粉配方具有优质植物蛋白,含人体必需脂肪酸,营养全面,所选原辅料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制得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不使用任何稳定剂进行混料。
实施例2
使用单一稳定剂进行混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100%。
实施例3
使用单一稳定剂进行混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二氧化硅100%。
实施例4
使用单一稳定剂进行混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磷酸三钙100%。
实施例5
使用微晶纤维素和磷酸三钙进行混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50%、磷酸三钙50%。
实施例6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20%、磷酸三钙80%。
实施例7
使用二氧化硅和磷酸三钙进行混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二氧化硅50%、磷酸三钙50%。
实施例8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二氧化硅20%、磷酸三钙80%。
实施例9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20%、二氧化硅80%。
实施例10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30%、二氧化硅70%。
实施例11
使用微晶纤维素和二氧化硅进行混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50%、二氧化硅50%。
实施例12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80%、二氧化硅20%。
实施例13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33%、二氧化硅34%、磷酸三钙33%。
实施例14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30%、二氧化硅50%、磷酸三钙20%。
实施例15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30%、二氧化硅56%、磷酸三钙14%。
实施例16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40%、二氧化硅48%、磷酸三钙12%。
实施例17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40%、二氧化硅55%、磷酸三钙5%。
实施例18
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微晶纤维素30%、二氧化硅67%、磷酸三钙3%。
实施例19
一种基于植物蛋白的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40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不使用稳定剂进行配液和混料。
实施例20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2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4kg。
实施例21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3所述的二氧化硅0.4kg。
实施例22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4所述的磷酸三钙0.4kg。
实施例23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5所述的二氧化硅0.2kg、磷酸三钙0.2kg。
实施例24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6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08kg、磷酸三钙0.32kg。
实施例25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7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2kg、磷酸三钙0.2kg。
实施例26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8所述的二氧化硅0.08kg、磷酸三钙0.32kg。
实施例27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9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08kg、二氧化硅0.32kg。
实施例28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0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12kg、二氧化硅0.28kg。
实施例29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1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2kg、二氧化硅0.2kg。
实施例30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2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32kg、二氧化硅0.08kg。
实施例31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3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132kg、二氧化硅0.136kg、磷酸三钙0.132kg。
实施例32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4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12kg、二氧化硅0.20kg、磷酸三钙0.08kg。
实施例33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5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12kg、二氧化硅0.224kg、磷酸三钙0.056kg。
实施例34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6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16kg、二氧化硅0.192kg、磷酸三钙0.048kg。
实施例35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7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16kg、二氧化硅0.22kg、磷酸三钙0.02kg。
实施例36
一种全营养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薯淀粉39.6kg、植物脂肪粉29kg、大豆分离蛋白25kg、抗性糊精3kg、复合矿物质2.5kg、复合维生素0.2kg和实施例18所述的微晶纤维素0.12kg、二氧化硅0.268kg、磷酸三钙0.012kg。
实施例37
本发明全营养粉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二氧化硅、所述磷酸三钙,进行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3min,混合转速频率为30~40Hz,得到混合物料A;
B、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复合矿物质,取所述复合矿物质重量为3~5倍的纯化水,控制水温为25~30℃,开启剪切,控制剪切转速为1200~1800rpm,剪切1~2min后,得到料液B;
C、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木薯淀粉、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取所述木薯淀粉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总重量4~6倍的纯化水,控制水温为40~45℃,开启剪切,控制剪切转速为3600~4000rpm,所述大豆分离蛋白与所述木薯淀粉按顺序先后加入至纯化水,剪切1~3min后,取20%~30%的混合物料A加入料液中,保持剪切转速不变,继续剪切0.5~2min,最后加入料液B后剪切2~3min得到料液C;D、将所述料液C在100~400bar的均质压力下均质1~3遍,均质后温度控制为10~20℃,经过85~90℃灭菌,灭菌持续时间1~4s,经降膜浓缩控制固形物含量为35~45brix%,浓缩后温度控制为15~20℃,得料液D;
E、将所述料液D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控制为:140~160℃,出风温度控制为:78~85℃,产品冷却温度25~28℃,制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C体积加权平均粒径控制在90~120μm,水分含量为2~5%;
F、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膳食纤维、所述复合维生素进行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2~4min,混合转速频率为30~40Hz,得到混合物料F;
G、称取与所述混合物料F等量的所述植物脂肪粉,将所述植物脂肪粉与所述混合物料F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2~4min,混合转速频率为40~60Hz,得到混合物料G;
H、称取与所述混合物料G等量的所述植物脂肪粉,将所述植物脂肪粉与所述混合物料G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40~60Hz,得到混合物料H;
I、步骤F和步骤G完成后,按配方比例称取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备用;
J、称取50%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50%所述混合物E、50%所述B步骤的剩余混合物料A,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得到混合物料J;
K、称取50%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50%所述混合物E、50%所述B步骤的剩余混合物料A,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得到混合物料K;
L、将混合物料J、混合物料H、混合K物料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12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过40目筛后最终得到终产品。
实施例38
本实施例研究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使用效果。取实施例1~16提及的稳定剂,按实施例17~32所述配方和实施例33所述制备方法制得产品,检测产品(含中间产品)的泡沫量、均质后分层时间、堆积角和变异系数等指标,评价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使用效果,产品放行标准如表1所示。
选取3个营养成分指标,对其变异系数取平均值,取样方法参考《JB20010-2004三维混合机》,根据产品质量要求产品混合均一的判定要求为指标的RSD≤5%,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1产品(含中间产品)放行标准
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产品检测结果
/>
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使用了木薯淀粉充当碳水化合物来源,未使用稳定剂的产品(实施例19)会出现配液泡沫量过大、均质后料液分层时间过短、堆积角过大、变异系数过大等问题,而使用单一稳定剂的产品(实施例20~22)只能使问题得到轻微改善,但仍远远达不到检测标准,这是目前制约木薯淀粉应用的主要因素。而使用简单复配稳定剂的产品(实施例23~30),仍然会在一项或多项检测中出现问题。在使用了多元复配稳定剂的产品中,实施例31、32仍然无法使产品品质达到稳定,证明在多元复配稳定剂中,各组分的选择与比例对产品的最终品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使用微晶纤维素30~40%、二氧化硅46~67%、磷酸盐3~14%做为稳定剂的产品(实施例33~36),意外地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均匀度,并且使用磷酸三钙替换部分二氧化硅进行复配,不仅增强了产品整体的稳定性,还可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强化钙磷等元素,提高了营养素密度。
综上,未使用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产品较为不稳定,在某些指标难以控制在检测标准内。而使用了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产品在配液泡沫量、均质后料液分层、堆积角、变异系数等数个关键指标上有明显优于未使用本发明复配稳定剂的产品并能完全符合检测标准,证明以本发明组分及配比获得的复配稳定剂对产品前端配制和终产品的流动性和均匀度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含有复配稳定剂的全营养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重的组分:复配稳定剂3.2~4.8份,蛋白质200~300份,碳水化合物303~454份,膳食纤维26~40份,油脂233~349份,维生素1.6~2.4份,矿物质20~30份;所述复配稳定剂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微晶纤维素30~40%、二氧化硅46~67%、磷酸盐3~14%;所述蛋白质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碳水化合物来源为木薯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营养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膳食纤维为抗性糊精,所述油脂为植物脂肪粉,所述维生素为复合维生素,所述矿物质为复合矿物质;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醋酸视黄酯、胆钙化醇、dl-α-醋酸生育酚、植物甲萘醌、盐酸硫胺素、核黄素、盐酸吡哆醇、氰钴胺、D-生物素、烟酰胺、叶酸、D-泛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复合矿物质包括L-抗坏血酸钠、焦磷酸铁、氧化锌、氧化镁、硫酸铜、硫酸锰、亚硒酸钠、碘酸钾、氯化钾、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磷酸二氢钾、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营养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脂肪粉来源于大豆油、菜籽油、椰子油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二氧化硅、所述磷酸盐,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A;
B、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复合矿物质,取所述复合矿物质重量3~5倍的纯化水,开启剪切,将所述复合矿物质加入至纯化水,剪切后,得到料液B;
C、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木薯淀粉、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取所述木薯淀粉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总重量4~6倍的纯化水,开启剪切,所述大豆分离蛋白与所述木薯淀粉按顺序先后加入至纯化水,再取20%~30%的所述混合物料A加入料液中,保持剪切,最后加入所述料液B,得到料液C;
D、将所述料液C经过均质、灭菌、浓缩,控制固形物含量为35~45brix%,得料液D;
E、将所述料液D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体积加权平均粒径控制在90~120μm,水分含量为2~5%;
F、按配方比例称取所述膳食纤维、所述复合维生素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F;
G、称取与所述混合物料F等量的所述植物脂肪粉,与所述混合物料F混合,得到混合物料G;
H、称取与所述混合物料G等量的所述植物脂肪粉,与所述混合物料G混合,得到混合物料H;
I、步骤G和步骤H完成后,按配方比例称取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备用;
J、称取50%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50%所述混合物E、50%所述C步骤的剩余混合物料A,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J;
K、称取50%剩余的所述植物脂肪粉、50%所述混合物E、50%所述C步骤的剩余混合物料A,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K;
L、将所述混合物料J、所述混合物料H、所述混合K物料按顺序先后投料混合,过筛后最终得到所述全营养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全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剪切参数为:控制水温为40~45℃,控制剪切转速为3600~4000rpm,所述大豆分离蛋白与所述木薯淀粉按顺序先后加入至纯化水,剪切1~3min后,取20%~30%的混合物料A加入料液中,保持剪切转速不变,继续剪切0.5~2min,最后加入料液B后剪切2~3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全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3min,混合转速频率为30~40Hz;步骤B的剪切参数为:控制水温为25~30℃,控制剪切转速为1200~1800rpm,剪切时间为1~2min;步骤D的具体操作为:将所述料液C在100~400bar的均质压力下均质1~3遍,均质后温度控制为10~20℃,经过85~90℃灭菌,灭菌持续时间1~4s,经降膜浓缩控制固形物含量为35~45brix%,浓缩后温度控制为15~20℃,得所述料液D;步骤E的喷雾干燥,进风温度控制为:140~160℃,出风温度控制为:78~85℃,产品冷却温度25~28℃,制得所述混合物E;步骤F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2~4min,混合转速频率为30~40Hz;步骤G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2~4min,混合转速频率为40~60Hz;步骤H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40~60Hz;步骤J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步骤K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3~5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步骤L的混合在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12min,混合转速频率为50~70Hz,过40目筛后最终得到所述全营养粉。
CN202110900706.3A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Active CN113598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0706.3A CN113598353B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0706.3A CN113598353B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8353A CN113598353A (zh) 2021-11-05
CN113598353B true CN113598353B (zh) 2023-10-24

Family

ID=78307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0706.3A Active CN113598353B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8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6709A (zh) * 2023-03-06 2023-05-0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全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76727A (zh) * 2023-03-06 2023-05-0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糖尿病友好型特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4440A (zh) * 2013-10-16 2014-02-12 青岛金佳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补钙保健食品
CN105661513A (zh) * 2016-01-21 2016-06-1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不易吸湿的火龙果茎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8099A (zh) * 2016-10-08 2017-02-22 贺州学院 一种荸荠风味固体饮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4440A (zh) * 2013-10-16 2014-02-12 青岛金佳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补钙保健食品
CN105661513A (zh) * 2016-01-21 2016-06-1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不易吸湿的火龙果茎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8099A (zh) * 2016-10-08 2017-02-22 贺州学院 一种荸荠风味固体饮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8353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98353B (zh) 一种复配稳定剂及含该复配稳定剂的植物基蛋白营养粉
CN110742278B (zh) 植物蛋白体系油脂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3741B (zh)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维生素e水分散粉体制剂的方法
CN104054849A (zh) 一种高含量中链甘油三酯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5495B (zh) 速溶磷脂咖啡伴侣的制备方法
CN105532919A (zh) 一种全营养儿童配方乳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6487B (zh) 一种花生营养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6388B (zh) 一种酸性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76861A (zh) 一种速溶蛋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2091B (zh) 一种利用热榨花生粕制备花生酱的方法
CZ306182B6 (cs) Měkká tableta pro přípravu bujonu
CN103478412A (zh) 一种微囊化复合维生素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4084A (zh) 一种乳化稳定剂及含该乳化稳定剂的营养乳液
CN102630760B (zh) 一种婴儿配方浓缩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3990A (zh) 一种麦芽奶油粉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6826B (zh) 一种猪用复合维生素预混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4145452B (zh) 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
CN102138586B (zh) 一种添加果蔬制品的酸性液态奶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030564A (ko) 기능성 강화 미분 및 그의 제조 및 사용 방법
CN114794382A (zh) 用于生产谷物混合物的方法及由其产生的谷物混合物
CN113209132A (zh) 一种特殊医学用途电解质制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7732B (zh) 高纤维大米白糠冰激凌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05446A (zh) 一种有机dha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6204B (zh) 一种母乳化核桃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6583A (zh) 纳微米级营养主食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