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5300A - 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5300A
CN113595300A CN202110908930.7A CN202110908930A CN113595300A CN 113595300 A CN113595300 A CN 113595300A CN 202110908930 A CN202110908930 A CN 202110908930A CN 113595300 A CN113595300 A CN 113595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s
bridge
wire
pad
phase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89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5300B (zh
Inventor
袁峥
田井呈
邵熙芬
黄厚佳
潘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89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530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8749 priority patent/WO20230156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5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5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2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mounted i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e.g. insert mounted components [IMC]
    • H05K1/185Components encapsulated in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incorporated in internal layers of a multilayer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包括绕组组件、绝缘结构和焊盘组件,所述绕组组件封装于所述绝缘结构内部,所述焊盘组件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绕组组件,并暴露于所述绝缘结构外部,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呈柔性的过桥线,使现有的所述过桥线相对线圈被单独取下,并汇总所有的过桥线来形成一固定形状的电路板,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以实现批量地自动化生产,还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装配效率,并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式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其中电机的种类可分为径向磁场电机和轴向磁场电机,轴向磁场电机也称为盘式电机,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轴向尺寸短和功率密度高等特点,可在多数薄型安装场合使用,因此被广泛使用。
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是电动静止不动的部分,主要由铁芯,及绕设于所述铁芯上的绕组组成,定子的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以使转子在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而产生电流。
在三相绕组结构中,每相绕组由多个线圈连接而成,并且在同一相的多个线圈之间,其通过过桥线进行连接。其中绕组大多是由漆包线盘绕而成,并且过桥线为柔性,使得成型的绕组形状不规则且不固定,导致绕组至铁芯的下线过程,只能由人工操作完成,不仅造成耗时长、成本高和一致性差等缺陷,还无法实现大批量地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且提升装配效率和一致性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包括绕组组件、绝缘结构和焊盘组件,所述绕组组件封装于所述绝缘结构内部,所述焊盘组件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绕组组件,并暴露于所述绝缘结构外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绕组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合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焊盘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焊盘、多个第二焊盘和多个第三焊盘,所述第一相绕组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一过桥线,每个所述第一过桥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相绕组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二过桥线,每个所述第二过桥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二焊盘,所述第三相绕组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三过桥线,每个所述第三过桥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三焊盘,并且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所述第三焊盘沿着定子周向错开排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焊盘,以及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焊盘依次沿着所述定子周向间隔排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第一圆柱、一第二圆柱和一第三圆柱,所述第一圆柱连接于所述第一过桥线与所述第一焊盘之间,所述第二圆柱连接于所述第二过桥线与所述第二焊盘之间,所述第三圆柱连接于所述第三过桥线与所述第三焊盘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圆柱、所述第二圆柱和所述第三圆柱的长度逐渐增大,并使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相绕组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焊盘来连接外接电路,所述第二相绕组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焊盘来连接外接电路,所述第三相绕组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来连接外接电路,并集中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桥线包括一第一线部和两第一支部,所述第一焊盘固定于所述第一支部上,以使所述第一焊盘位于多个所述第一线部组成的环形外侧;所述第二过桥线包括一第二线部和两第二支部,所述第二焊盘固定于所述第二支部上,以使所述第二焊盘位于多个所述第二线部组成的环形外侧;所述第三过桥线包括一第三线部和两第三支部,所述第三焊盘固定于所述第三支部上,以使所述第三焊盘位于多个所述第三线部组成的环形外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呈环形,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均保持在所述电路板轴向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结构由绝缘材料填充而成,所述绝缘材料分别包覆于所述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呈柔性的过桥线,使现有的所述过桥线相对线圈被单独取下,并汇总所有的过桥线来形成一固定形状的所述电路板,之后将套设于每个所述定子铁芯的齿部上的线圈,依次通过出线头焊接于所述焊盘组件即可,以使线圈与所述电路板形成完整的三相绕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过桥线为柔性而造成形状不固定,以及只能人工下线带来的耗时长、成本高、一致性差等缺陷,可见通过使用所述电路板,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以实现批量地自动化生产,还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装配效率,并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另外仅只有焊盘组件暴露于绝缘结构的外部,而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分别封装于所述绝缘结构内部,并且三者之间绝缘,以使电路板在装配时同样利用绝缘结构与其零件绝缘。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绕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绕组组件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4为绕组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绕组组件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300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311第一相绕组、3111第一过桥线、31111第一线部、31112第一支部、312第二相绕组、3121第二过桥线、31211第二线部、31212第二支部、313第三相绕组、3131第三过桥线、31311第三线部、31312第三支部、320绝缘结构、330焊盘组件、331第一焊盘、332第二焊盘、333第三焊盘、341第一圆柱、342第二圆柱、343第三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300包括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第三相绕组绕组组件310、绝缘结构320和焊盘组件330,所述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第三相绕组绕组组件310封装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内部,所述焊盘组件330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第三相绕组绕组组件310,并暴露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外部。
所述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300(以下简称电路板300)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呈柔性的过桥线,使现有的所述过桥线相对线圈被单独取下,并汇总所有的过桥线来形成一固定形状的所述电路板300,之后将套设于每个所述定子铁芯的齿部上的线圈,依次通过出线头焊接于所述焊盘组件330即可,以使线圈与所述电路板300形成完整的三相绕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过桥线为柔性而造成形状不固定,以及只能人工下线带来的耗时长、成本高、一致性差等缺陷,可见通过使用所述电路板300,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以实现批量地自动化生产,还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装配效率,并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绕组组件310可为三相绕组,当然也可为其它相绕组,以下将以三相绕组为例,具体地,所述绕组组件310包括第一相绕组31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和所述第三相绕组313,所述第一相绕组31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和所述第三相绕组313从上至下依次叠合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内,并分别与所述焊盘组件330导通。
所述第一相绕组31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和所述第三相绕组313从上至下依次叠合。所述绝缘结构320包括绝缘材料,且包覆填充于所述第一相绕组31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和所述第三相绕组313之间和表面,以实现三者之间的绝缘固定,由于所述电路板300只有所述焊盘组件330暴露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外部,因此当所述电路板300与所述定子铁芯等相对组装时,利用所述绝缘结构320同样起到与所述定子铁芯绝缘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焊盘组件330包括多个第一焊盘331、多个第二焊盘332和多个第三焊盘333。所述第一相绕组311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一过桥线3111,每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二过桥线3121,每个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二焊盘332,所述第三相绕组313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三过桥线3131,每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三焊盘333,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沿着定子周向错开排列,以使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呈间隔环形排列,以便呈环形排列的多个齿部上的线圈能够依次焊接于相应的焊盘上。
由于多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多个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和多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均呈环形排列,并且所述第一相绕组31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和所述第三相绕组313从上至下依次叠合,因此其组装形成如图1所示的环形电路板300,以适配安装于呈环形的所述定子铁芯上。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采用铜箔材质制成,并呈弧形,以使多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围成一环形。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依次间隔排列,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之间存在间隙,另外每一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焊盘331,并使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焊盘331,其对应与套设在所述齿部上的一线圈焊接。
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相同,均采用铜箔材质制成,并呈弧形结构。同理在所述第二相绕组312中,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焊盘332焊接,其对应与套设在所述齿部上的一线圈焊接。以及在所述第三相绕组313中,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其对应与套设在所述齿部上的一线圈焊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沿着定子周向错开排列,进而使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能够呈环形间隔排列。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从上至下依次叠合,其中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两端的第二焊盘332分别位于不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上,并且所述第二焊盘332位于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两端的所述第三焊盘333之间,进而使所述第二焊盘332与所述第三焊盘333错开。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两端的第一焊盘331分别位于不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上,以及分别位于不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进而使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沿着定子周向错开排列。
可以理解为,多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按间隔距离排列成环形;多个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按间隔距离排列成环形,且层叠于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上,并使第二焊盘332相对所述第三焊盘333沿着定子周向顺时针旋转第一角度,以使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两端的第二焊盘332分别位于不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上;多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按间隔距离排列成环形,且层叠于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上,并使所述第一焊盘331相对所述第三焊盘333沿着定子周向顺时针旋转第二角度,以使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两端的第一焊盘331分别位于不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上,以及分别位于不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和所述第三过桥线的弧度依次增大,以使在同一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上的两个第三焊盘333之间,其布置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焊盘332,以及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焊盘331,因此获得如图2所示的结构,其中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焊盘332,以及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焊盘331依次沿着所述定子周向间隔排列。
进而使三个相邻的齿部对应的线圈依次通过出线头焊接于所述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焊盘332,以及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焊盘331上,如此循环直至多个所述齿部对应的线圈焊接完成。
如图3所示,第一过桥线3111包括一第一线部31111和两第一支部31112,所述第一线体31111弧形,所述第一线部31111的两端且向凸起的一侧起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支部31112,所述第一焊盘331固定于所述第一支部31112上,当多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间隔排列呈环形时,多个所述第一线部31111组成环形,以使所述第一焊盘331位于多个所述第一线部31111组成的环形外侧,以便于将所述出线头121焊接于所述第一焊盘331上。
同理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包括一第二线部31211和两第二支部31212,所述第二焊盘332固定于所述第二支部31212上,以使所述第二焊盘332位于多个所述第二线部31211组成的环形外侧。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包括一第三线部31311和两第三支部31312,所述第三焊盘333固定于所述第三支部31312上,以使所述第三焊盘333位于多个所述第三线部31311组成的环形外侧。
另外所述第一相绕组311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焊盘331来连接外接电路,同理所述第二相绕组312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焊盘332来连接外接电路,以及所述第三相绕组313也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来连接外接电路,并且两个连接外接电路的两个第二焊盘332位于连接外接电路的两个第一焊盘331与连接外接电路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并且通过改变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的形状来缩小相对之间的距离,并实现集中设置,即参图2。
以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为例,可通过缩小所述第一线部31111的尺寸,并延长所述第一支部31112,以使连接外接电路的所述第一焊盘331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以便于焊接走线。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而便于将所述出线头121焊接于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从上至下叠合,当所述电路板单元300套设于所述铁芯单元200后,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靠近所述第一挡边112,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依次远离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其中所述电路板单元300还包括一第一圆柱341、一第二圆柱342和一第三圆柱343,所述第一圆柱341连接于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与所述第一焊盘331之间,所述第二圆柱342连接于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与所述第二焊盘332之间,所述第三圆柱343连接于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与所述第三焊盘333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圆柱341、所述第二圆柱342和所述第三圆柱343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综上所述,所述电路板300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呈柔性的过桥线,使现有的所述过桥线相对线圈被单独取下,并汇总所有的过桥线来形成一固定形状的所述电路板300,之后将套设于每个所述定子铁芯的齿部上的线圈,依次通过出线头焊接于所述焊盘组件330即可,以使线圈与所述电路板300形成完整的三相绕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过桥线为柔性而造成形状不固定,以及只能人工下线带来的耗时长、成本高、一致性差等缺陷,可见通过使用所述电路板300,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以实现批量地自动化生产,还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装配效率,并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另外仅只有焊盘组件330暴露于绝缘结构320的外部,而第一相绕组311、第二相绕组312和第三相绕组313分别封装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内部,并且三者之间绝缘,以使电路板300在装配时同样利用绝缘结构320与其零件绝缘。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绕组组件310封装于所述绝缘结构310内部,并使导通连接于所述绕组组件310的焊盘组件330暴露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外部,以装配成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3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绕组组件310可为三相绕组,当然也可为其它相绕组,以下将以三相绕组为例,所述绕组组件310包括第一相绕组311、第二相绕组312和第三相绕组313,从而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相绕组31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和所述第三相绕组313从上至下叠合,并封装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内。
组装方便快捷,同时利用绝缘结构对第一相绕组311、第二相绕组312和第三相绕组313之间绝缘,并包覆于三者表面,仅只有焊盘组件330暴露于绝缘结构320的外部,使电路板300在装配时同样利用绝缘结构320与其零件绝缘。另外组装完成的电路板300具有固定形状,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呈柔性的过桥线,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以实现批量地自动化生产,还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装配效率,并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相绕组311包括多个第一过桥线311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包括多个第二过桥线3121,所述第三相绕组313包括第三过桥线3131,进而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按间隔距离排列呈环形;
将多个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按间隔距离排列呈环形,并叠合于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
将多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按间隔距离排列呈环形,并叠合于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焊盘组件330包括多个第一焊盘331、多个第二焊盘332和多个第三焊盘333,每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焊盘331,每个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二焊盘332,每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三焊盘333,进而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焊盘332,以及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焊盘331依次沿着所述定子周向间隔排列。
具体说明,进而使三个相邻的齿部对应的线圈依次通过出线头焊接于所述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焊盘332,以及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焊盘331上,如此循环直至多个所述齿部对应的线圈焊接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结构320由绝缘材料填充而成,进而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绝缘材料分别包覆于所述第一相绕组311、第二相绕组312和第三相绕组313表面,以使所述第一相绕组311、第二相绕组312和第三相绕组313之间绝缘,并且三者的额表面均包覆绝缘材料,以使电路板在于零件装配时,同样实现绝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组组件(310)、绝缘结构(320)和焊盘组件(330),所述绕组组件(310)封装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内部,所述焊盘组件(330)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绕组组件(310),并暴露于所述绝缘结构(320)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组件(31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合的第一相绕组(311)、第二相绕组(312)和第三相绕组(3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组件(330)包括多个第一焊盘(331)、多个第二焊盘(332)和多个第三焊盘(333),所述第一相绕组(311)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一过桥线(3111),每个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相绕组(312)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二过桥线(3121),每个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二焊盘(332),所述第三相绕组(313)包括多个呈环形间隔排列的第三过桥线(3131),每个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三焊盘(333),并且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所述第三焊盘(333)沿着定子周向错开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焊盘(332),以及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焊盘(331)依次沿着所述定子周向间隔排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圆柱(341)、一第二圆柱(342)和一第三圆柱(343),所述第一圆柱(341)连接于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与所述第一焊盘(331)之间,所述第二圆柱(342)连接于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与所述第二焊盘(332)之间,所述第三圆柱(343)连接于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与所述第三焊盘(333)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圆柱(341)、所述第二圆柱(342)和所述第三圆柱(343)的长度逐渐增大,并使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绕组(311)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焊盘(331)来连接外接电路,所述第二相绕组(312)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焊盘(332)来连接外接电路,所述第三相绕组(313)预留有位于不同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焊盘(333)来连接外接电路,并集中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桥线(3111)包括一第一线部(31111)和两第一支部(31112),所述第一焊盘(331)固定于所述第一支部(31112)上,以使所述第一焊盘(331)位于多个所述第一线部(31111)组成的环形外侧;所述第二过桥线(3121)包括一第二线部(31211)和两第二支部(31212),所述第二焊盘(332)固定于所述第二支部(31212)上,以使所述第二焊盘(332)位于多个所述第二线部(31211)组成的环形外侧;所述第三过桥线(3131)包括一第三线部(31311)和两第三支部(31312),所述第三焊盘(333)固定于所述第三支部(31312)上,以使所述第三焊盘(333)位于多个所述第三线部(31311)组成的环形外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呈环形,所述第一焊盘(331)、所述第二焊盘(332)和所述第三焊盘(333)均保持在所述电路板轴向的同一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结构(320)由绝缘材料填充而成,所述绝缘材料分别包覆于所述第一相绕组(311)、第二相绕组(312)和第三相绕组(313)表面。
CN202110908930.7A 2021-08-09 2021-08-09 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Active CN113595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930.7A CN113595300B (zh) 2021-08-09 2021-08-09 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PCT/CN2021/118749 WO2023015667A1 (zh) 2021-08-09 2021-09-16 电路板单元、绕组定子结构、定子总成、盘式电机及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930.7A CN113595300B (zh) 2021-08-09 2021-08-09 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5300A true CN113595300A (zh) 2021-11-02
CN113595300B CN113595300B (zh) 2022-11-22

Family

ID=78256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8930.7A Active CN113595300B (zh) 2021-08-09 2021-08-09 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530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2548A (ja) * 2000-01-31 2001-10-19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1651378A (zh) * 2008-08-12 2010-02-17 通用电气公司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91543A (zh) * 2011-07-21 2013-0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62947A (zh) * 2016-04-29 2016-07-13 上海浦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枢、用于电枢的端部模块和用于装配电枢的方法
CN106059201A (zh) * 2016-06-06 2016-10-26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线路板、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
CN208904793U (zh) * 2018-08-24 2019-05-24 广州福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10041489U (zh) * 2019-07-08 2020-02-07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外转子电机
CN211183590U (zh) * 2019-12-26 2020-08-04 江西麦克斯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式绕组电机端部接线盘
CN212435464U (zh) * 2020-04-26 2021-01-29 苏州新智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2548A (ja) * 2000-01-31 2001-10-19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1651378A (zh) * 2008-08-12 2010-02-17 通用电气公司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91543A (zh) * 2011-07-21 2013-0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62947A (zh) * 2016-04-29 2016-07-13 上海浦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枢、用于电枢的端部模块和用于装配电枢的方法
CN106059201A (zh) * 2016-06-06 2016-10-26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线路板、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
CN208904793U (zh) * 2018-08-24 2019-05-24 广州福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10041489U (zh) * 2019-07-08 2020-02-07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外转子电机
CN211183590U (zh) * 2019-12-26 2020-08-04 江西麦克斯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式绕组电机端部接线盘
CN212435464U (zh) * 2020-04-26 2021-01-29 苏州新智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5300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0731B2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JP5140389B2 (ja) 回転電機用の固定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JP2008278555A (ja) 回転電機の配電部品
CN103427571A (zh) 连结马达的定子线圈的方法
CN110474461B (zh) 马达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72282B (zh) 绕组定子结构、定子总成及盘式电机
CN113595300B (zh) 集成定子绕组过桥线的电路板
CN113572293B (zh) 过桥线集成电路板的装配方法
CN103944300A (zh) 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
JP2017085843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3858319A (zh) 旋转电机的引出线连接结构
WO2023015667A1 (zh) 电路板单元、绕组定子结构、定子总成、盘式电机及装配方法
CN208112352U (zh) 模块化定子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3572322B (zh) 一种盘式电机的装配方法
JP6165454B2 (ja) 回転電機
KR102011820B1 (ko) 전기 회전 장치
US11626766B2 (en) Power connection with overmolded axially adjusted connecting rings
CN211183590U (zh) 一种集中式绕组电机端部接线盘
JP3927319B2 (ja) モータ
CN203813558U (zh) 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
JP2004208464A (ja) 電動機の巻線構造
JP6852639B2 (ja) ステータ
CN215580617U (zh) 一种盘式电机的定子骨架线圈组件
CN109842228A (zh) 一种基于无铁心盘式电机的定子结构
JP2019187179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egrated stator winding bridge line circuit boar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2

Pledgee: China Minsheng Bank Limited Jinhua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Panhu Pow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120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