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3420A -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3420A
CN113593420A CN202110924356.4A CN202110924356A CN113593420A CN 113593420 A CN113593420 A CN 113593420A CN 202110924356 A CN202110924356 A CN 202110924356A CN 113593420 A CN113593420 A CN 113593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flexible display
time
area
touch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43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3420B (zh
Inventor
张乔雅
靳增建
周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43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3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3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3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3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之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当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位于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和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上述方法通过同时获取到第一触摸指令以及第二触摸指令,且当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位于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与截止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内时,驱动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从而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发生的误触现象,防止显示屏发生误动作,进而使得柔性显示装置的整机操作更人性化。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用户对用户体验的需要不断提升,各个移动终端厂商相继推出了屏幕可以伸展或者收缩的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更大的屏幕增大面积,提供更大的屏幕更高的屏占比,进而提供给用户更大的视界。然而,当前柔性显示装置的屏幕在伸展或者收缩过程中,容易因误触导致在不需要进行伸展或者收缩的动作时,对屏幕进行伸展或者收缩操作。
因此,亟需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改善当前技术的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被误触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
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
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的第一差值;
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识别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触摸位置,以形成第一轨迹;
根据所述第一轨迹形成所述第二触摸指令;
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根据所述第一轨迹,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向所述第二显示状态转换;或者
识别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位置,以形成第二轨迹;
根据所述第二轨迹形成所述第二触摸指令;
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根据所述第二轨迹,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向所述第一显示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和所述第二轨迹相异。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迹的长度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长度呈正比例关系,所述第二轨迹的长度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长度呈反比例关系。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用户单手握持中的最大指距。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非熄屏状态,且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非特定应用程序状态,且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驱动装置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以及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以及
驱动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显示面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用户单手握持中的最大指距。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获取单元以及转换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的第一差值,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在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之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同时获取到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从而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发生的误触现象,防止显示屏发生误动作,进而使得性显示装置的整机操作更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驱动方法操作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驱动方法中第一触摸指令与第二触摸指令的信号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中显示驱动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当前技术的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被误触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S10,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
S20,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
S30,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所述第一区域识别到手指触摸时,同时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才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从而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发生的误触现象,防止显示屏发生误动作,进而使得柔性显示装置的整机操作更人性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的步骤可以包括:
首先,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卷轴屏,所述卷轴屏的屏幕可以伸展或者收缩,所述显示面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
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指纹传感器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其中,所述第一触摸指令为用户的手触摸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指令,或者,所述第一触摸指令为用户的手势触摸至所述第一区域后形成轨迹的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第一指纹传感器,用于感测当前指纹接触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壳体的边框设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指纹传感器侦测到所述第一触摸指令出现时的时间,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所述第一指纹传感器侦测到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结束时的时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的步骤可以包括:
首先,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中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位置设置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第二指纹传感器,所述第二指纹传感器用于感测当前指纹运动轨迹信息。
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指纹传感器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其中,所述第二触摸指令为用户的手势运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运动轨迹形成的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指纹传感器侦测到所述第二触摸指令出现时的时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可以包括:
首先,识别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触摸位置,以形成第一轨迹;之后,根据所述第一轨迹形成所述第二触摸指令;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根据所述第一轨迹,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向所述第二显示状态转换。
或者,所述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首先,识别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位置,以形成第二轨迹;之后,根据所述第二轨迹形成所述第二触摸指令;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根据所述第二轨迹,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向所述第一显示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第一轨迹相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完全伸展后的状态,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完全收缩后的状态。
针对用户在单手握持时不能防止对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误触摸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用户单手握持中的最大指距。具体而言,用户单手操作时,通常会用手掌以及四个手指共同握持智能手机,同时用大拇指进行触控操作。此时,大拇指给所述第一指纹传感器提供所述第一触摸指令,另外四指给所述第二指纹传感器提供所述第二触摸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靠近所述壳体的边框一侧,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边框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设置成小于或等于用户单手握持中的最大指距,且通过同时获取到第一触摸指令以及第二触摸指令,在当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位于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与截止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内时,驱动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能够有效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发生的误触现象,防止显示屏发生误动作,进而使得柔性显示装置的整机操作更人性化。
针对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只能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和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这两种显示状态转换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轨迹的长度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长度呈正比例关系,所述第二轨迹的长度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长度呈反比例关系。即,所述第一轨迹的长度越长,所述显示面板的伸展程度越大,所述第二轨迹的长度越长,所述显示面板的收缩程度越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迹停留在某一个特定的长度,此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没有完全伸展至最大值;或者,所述第二轨迹停留在某一个特定的长度,此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没有完全收缩至最小值;此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收缩状态为用户在特定场景需要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轨迹的长度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长度设置呈正比例关系,或者将所述第二轨迹的长度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长度设置呈反比例关系,在同时获取到第一触摸指令以及第二触摸指令,且当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位于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与截止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内时,驱动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的各种不同显示状态转换,有效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发生的误触现象的同时,满足用户对不同尺寸显示屏的需求。
针对用户因手指触摸至第一区域的时间太短而造成误触摸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的第一差值;
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差值为正值时,所述第二触摸指令在所述第一触摸指令后出现;此时,所述第一差值必须大于第一阈值,以使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稳定一段时间,防止所述第一触摸指令为用户误操作。之后,再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差值为负值时,所述第二触摸指令在所述第一触摸指令之前出现;此时,所述第一差值必须大于第一阈值,以使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稳定一段时间,防止所述第二触摸指令为用户误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的第一差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有效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在所述第一区域或者所述第二区域发生的误触现象,防止显示屏发生误动作,进而使得柔性显示装置的整机操作更人性化。
针对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造成误触摸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判定所述第二区域内接收的所述第二触摸指令为无效指令,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保持当前显示状态不变,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停止伸展或者收缩动作。
其中,熄屏状态即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呈黑色,不显示任何图像。这样设置可以降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功耗,进而降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发热的不良现象出现的几率。
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非熄屏状态,且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中增加熄屏状态,使得所述第二区域内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触摸指令为无效指令,从而使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停止伸展或者收缩动作,进而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发生的误触现象,防止显示屏发生误动作,进而使得柔性显示装置的整机操作更人性化。
针对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特定应用程序状态时造成误触摸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特定应用程序状态,判定所述第二区域内接收的所述第二触摸指令为无效指令,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保持当前显示状态不变,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停止伸展或者收缩动作。
其中,特定应用程序包括阅读类应用程序以及视频类应用程序。
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非特定应用程序状态,且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中增加特定应用程序状态,使得所述第二区域内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触摸指令为无效指令,从而使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停止伸展或者收缩动作,进一步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发生的误触现象,防止显示屏发生误动作,进而使得柔性显示装置的整机操作更人性化。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驱动方法操作示意图;其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20,所述壳体20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壳体20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区域21,所述壳体20的侧面设置第二区域22,所述第一区域21与所述第二区域22相邻。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区域21接收到第一触摸指令,即所述第一区域21有手指触摸,同时,所述第二区域22接收到第二触摸指令时,即所述第二区域22识别到特定手势信息时,则认为当前手势为有效手势,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开始进行伸展或者收缩动作。其中,所述特定手势信息优选为上下滑动的手指触摸手势。
如图3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驱动方法中第一触摸指令与第二触摸指令的信号示意图。
具体地,当第二起始时刻a2位于第一起始时刻a1和第一截止时刻b1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起始时刻a2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a1的第一差值;
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即,当所述第一区域21有所述第一触摸指令,并持续一段时间后(优选为3s),再对所述第二区域22进行手势检测,并根据所述第二区域22的向上滑动或者向下滑动的手势,触发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进行伸展或者收缩动作。其中,手势有效时间范围内,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不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显示屏开始进行伸展或者收缩动作。
当所述第一区域21没有接收到触摸信号时,所述第二区域22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触摸指令被认为是无效信号,此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停止伸展或者收缩动作。
具体地,锁定状态是指当用户无意触碰显示屏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停止伸展或者收缩动作,从而保持当前显示状态。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驱动装置以及显示面板;其中,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中显示驱动装置400的结构框图。
具体地,所述显示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21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
第二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22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
存储模块403,用于存储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以及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以及
驱动模块404,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20,所述显示面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正面;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21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第二区域22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侧面,所述第一区域21与所述第二区域22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用户单手握持中的最大指距。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404包括获取单元以及转换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的第一差值,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在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包括如充电提醒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模块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21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之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22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所述第一区域21识别到手指触摸时,同时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才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从而避免了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单手操作时发生的误触现象,防止显示屏发生误动作,进而使得性显示装置的整机操作更人性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
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
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的第一差值;
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识别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触摸位置,以形成第一轨迹;
根据所述第一轨迹形成所述第二触摸指令;
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根据所述第一轨迹,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向所述第二显示状态转换;或者
识别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位置,以形成第二轨迹;
根据所述第二轨迹形成所述第二触摸指令;
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根据所述第二轨迹,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向所述第一显示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和所述第二轨迹相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的长度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长度呈正比例关系,所述第二轨迹的长度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长度呈反比例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用户单手握持中的最大指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非熄屏状态,且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处于非特定应用程序状态,且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8.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驱动装置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触摸指令,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的截止时刻为第一截止时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触摸指令,所述第二触摸指令的起始时刻为第二起始时刻;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以及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以及
驱动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截止时刻之间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显示面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用户单手握持中的最大指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获取单元以及转换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的第一差值,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在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CN202110924356.4A 2021-08-12 2021-08-12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13593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4356.4A CN113593420B (zh) 2021-08-12 2021-08-12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4356.4A CN113593420B (zh) 2021-08-12 2021-08-12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3420A true CN113593420A (zh) 2021-11-02
CN113593420B CN113593420B (zh) 2022-08-23

Family

ID=78257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4356.4A Active CN113593420B (zh) 2021-08-12 2021-08-12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342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8016A (ja) * 2005-12-21 2007-07-0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サンドブラスト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WO2014169597A1 (zh) * 2013-09-09 2014-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文本擦除方法及装置
WO2016119648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误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8984095A (zh) * 2018-07-04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势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822980A (zh) * 2018-11-09 2021-05-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监护设备的响应触摸操作的方法及监护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8016A (ja) * 2005-12-21 2007-07-0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サンドブラスト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WO2014169597A1 (zh) * 2013-09-09 2014-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文本擦除方法及装置
WO2016119648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误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8984095A (zh) * 2018-07-04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势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822980A (zh) * 2018-11-09 2021-05-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监护设备的响应触摸操作的方法及监护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3420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7538B (zh) 触摸操作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925079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ethod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storage device
US8803820B2 (en) Touch detection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810023B (zh) 识别手势动作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3011395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terminal st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102193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int, select and transfer hand gesture based user interface
US20180089487A1 (en) Touch drive circuit,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5425941A (zh) 一种防止误启动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US10048726B2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JP5924942B2 (ja)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30139376A1 (en) Method for device 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521940B (zh) 移动终端装置、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448479B (zh) 单手操作模式开启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45408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18194A (zh) 一种摄像装置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2929461A (zh) 一种触屏显示装置
CN113593420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210333922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rive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A2807866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a digital camera
CN114089868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409399B2 (en) Input device and input method
CN109788361B (zh) 一种控制视频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409187A1 (en) Automatic brow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712065B (zh) 电子设备、生物特征采集方法和装置
JP371177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制御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座標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